液氨罐区安全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液氨操作规程《液氨操作规程》一、液氨的基本性质液氨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气体,在常温下可以压缩成液体。
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在液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以确保操作安全。
二、液氨操作的基本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液氨的危害性及安全操作规程。
2. 液氨操作场所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气味浓度过高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
3. 液氨的储存、运输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确保安全可靠。
4. 液氨操作时必须穿着防护装备,包括防护面罩、手套、工作服等,以防止液氨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液氨操作的具体流程1. 液氨的储存和运输:将液氨储存在专门的存储罐中,严格按照规定的压力和温度进行储存。
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泄漏和事故发生。
2. 液氨的使用:在使用液氨之前,必须进行操作规程的确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安全阀、泄压阀等设备完好有效。
在使用过程中严禁直接接触液氨,必须利用专门的管道和阀门进行输送和控制。
3. 液氨的处理:液氨使用完毕后,必须经过专门的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和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液氨操作的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或私自更改设备。
2. 液氨操作设备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3. 发现液氨泄漏或其他不安全状况时,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相关人员处理。
总之,液氨是一种具有一定危害性的物质,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只有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和规范操作,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液氨罐区安然技巧规范1.液氨存储与装卸装配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必须相符以下请求:——应用单位应该设专(兼)职人员治理,树立特种装备安然技巧档案;——按照TSGR0004.GB/T 20801.5等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按期进行检测磨练,未经磨练或者磨练不及格的,不准应用;——液氨储罐.输送管道应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讨,并作出记载.对日常保护保养时发明平常情形的,应该实时处理.2.液氨储罐应知足下列请求:——液氨储罐应设置液位计.压力表和安然阀等安然附件,超出100m3的液氨储罐应设双安然阀,要按期校验,包管无缺敏锐.——安然阀应为全启式,安然阀出口管,应接至火把体系.确有艰苦时,可当场放空,但其排气管口应凌驾8m规模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m以上;——依据工艺前提,液氨储罐应设置上.下限液位报警装配;——日常储罐充装系数不该大于0.85;——存储量组成重大安全源的,应在设置温度.压力.液位等检测举措措施的基本上完美视频监控和联锁报警等装配.装配中液氨总量超出500吨的,应配备温度.压力.液位等信息的不间断监测.显示和报警装配,并具备信息远传和持续记载等功效,电子记载数据的保管时光许多于60天.3.液氨存储装卸区域应增强安然用电治理,并知足以下请求:——电气.内心装备以及照明灯具和控制开关应相符防爆等级请求;——电力电缆不该和液氨管道.热力管道敷设在统一管沟内;——应急照明灯具和灯光分散指导标记的备用电源的持续供电时光不该少于30min;——装备.举措措施的电器开关宜设置在远离防火堤处,严禁将电器开关设在防火堤内.4.防雷接地应相符以下请求:——液氨罐体应作防雷接地,接地点不该少于两处,间距不该大于18m,并应沿罐体周边平均安插;——防雷装配和举措措施,每季度至少检讨1次,每年至少检测一次.5.静电衔接.接地应知足以下请求:——液氨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装卸栈台,应设专用静电接地装配;——泵房的门外.储罐的上罐扶梯进口处.操纵平台的扶梯进口处等部位应设人体静电释放装配;——临盆岗亭人员对防静电举措措施天天至少检讨一次,车间每月至少检讨一次,企业每年至少抽查两次.6.液氨存储与装卸场合应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其装配保护应相符以下请求:——装备.管道的法兰处和阀门组处应设置检测点,其有用距离不宜大于2m;——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装配高度应凌驾释放源0.5m~2m;——检测体系应采取两级报警,且二级报警优先于一级报警;——报警旌旗灯号应发送至现场报警器和有人值守的控制室或现场操纵室的指导报警装备,并且进行声光报警;——按期校验,增强保护,包管敏锐好用.7.安然警示标记.标识7.1现场应在能干地位高处设置风向标.7.2应规范设置职业伤害告诉牌和防火.防爆.防中毒等安然警示标识,并设置警示线.7.3消火栓.阀门.消防水泵接合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响应的永远性固定标识.8.轨制.规程8.1液氨存储与装卸单位应树立健全安然临盆治理轨制和操纵规程,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岗亭安然临盆义务制;——消防防火治理轨制;——开具提货单前的天资磨练.装卸前的车辆安然状态磨练轨制;——装卸进程中的操纵轨制;——车辆出厂前的安然核准轨制;——装卸登记轨制;——存储.装卸功课操纵规程等.8.2液氨存储与装卸岗亭人员应严厉遵照操纵规程或功课指点书请求,车间和科室要按期检讨履行情形,并实时修订完美.8.3液氨储存区组成重大安全源的,必须履行以下划定:——应树立重大安全源治理轨制,完美厂.车间.班组三级治理体系;——必须按期进行风险辨识.重大安全源登记和安然评估,随时控制存储数目.安然状态;——每季度许多于一次专项检讨,实时排查治理隐患,完美监控运行措施;——编制专项应急救济预案,至少每半年练习训练一次.9安然培训岗亭人员应严厉岗前安然培训,必须考察及格取得上岗证,特种功课人员除取得本单位安然功课证外,还需取得当局主管部分的特种功课操纵资历证后,方可上岗功课.安然培训应包含以下内容:——岗亭安然义务制.安然治理轨制.操纵规程;——工作情形.安全身分及可能遭遇的职业损害和伤亡变乱;——预防变乱和职业伤害的措施及应留意的安然事项;——自救互救.急救办法,分散和现场紧迫情形的处理;——安然装备举措措施.小我防护用品的应用和保护;——氨《安然技巧解释书》.《安然标签》;——应急救济预案的内容及对外救济接洽方法;——有关变乱案例;——其他须要培训的内容.外来人员在进入现场前,应由装配地点单位进行功课前的安然教导.安然防护依据氨的理化特征及相干划定,液氨存储.装卸岗亭应配备响应安然防护用品.——过滤式防毒面具.防冻手套.防护眼镜应知足每人一副;——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化服每个岗亭至少应分离配备两套;——现场应设置洗眼喷淋举措措施;——岗亭应配备便携式氨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应急通信器材.应急药品等.防护用品.应急救济器材和消防器材等应定点存放,专人治理,按期检讨校验,实时更新.操纵人员应按划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准确应用.保护和保养消防.应急救济器材.。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液氨罐区安全管理规定(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液氨罐区安全管理规定(新版)一、液氨特点:(1)理化性质分子量:17.03危害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相对密度(水=1):0.63(5℃),熔点-77.7℃,沸点-33.35℃,氨的水溶液呈碱性,1%水溶液PH值为11.7左右。
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V/V):15.7-27.4。
遇高热、明火易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危险性氨属低毒类。
氨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除少部分为二氧化碳中和外余下吸收至血液。
被吸收的氨,在肝脏中解毒形成尿素;又可随汗液、尿和呼气排除体外。
氨对人的毒性,主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低浓度液氨对粘膜有刺激性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浓度过高时,直接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组织呈溶解性坏死,并可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泡的损伤,发生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
高浓度吸入,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增强,引起痉挛,并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周边地区工作、居住人员较多,一旦发生液氨泄漏后处理不及时,会造成大量氨弥漫到空气中,造成人员窒息中毒,严重者死亡;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15%-30.2%),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
二、危险目标的确定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储存区液氨的临界储量为10t。
液氨安全操作规程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液氨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必须熟悉岗位操作规程,了解掌握液氨使用要求,持证上岗;2、液氨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3、充氨管道上的接头,阀门、仪表不能与油脂接触;4、运行中的设备严禁擦洗、敲击、冲撞、挤伤和发生火花,以防触电;禁止用水冲洗电气设备,保持周围干燥清洁;5、开压力阀时,切勿面对阀门,应站在阀门一侧,以防人身事故。
充氨作业,必须穿戴好防护服、眼镜、口罩、手套、胶鞋;6、开机前仔细检查设备以及所有阀门无误方可启动;7、严禁各种泵的空转运行;8、严禁氨气由压力设备及管道内急剧放出,以防止流体急速流动而产生静电,发生爆炸;9、液氨罐在充装前必须保证正压,防止内存空气;10、液氨罐充装中和充装后压力不超过;11、液氨罐充装量不得超过安全警戒线。
备注:(1)、氨的特性:A、分子式:NH3;分子量:;CAS编号:7664-41-7;熔点:-77.7℃;沸点:-33.4℃;蒸汽压力:992kPa(20℃);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液氨相对密度(水=1):(25℃);自燃点:651.11℃;爆炸极限:16%~25%;1%水溶液pH值:。
B、一是液氨具有毒、腐蚀等理化特性;二是液氨的生产、储存、充装设施的安全性要求较高;三是系统的操作与管理要求严格,其危险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介质易挥发扩散:液氨在充装过程中,稍有泄漏就会在空气中迅速挥发扩散,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将会危害人体健康,严重污染周围环境。
②介质腐蚀性:液氨具有腐蚀性,大量泄漏时极易对设备、贮罐区地面造成腐蚀,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
因此,要求管道、贮罐能抗腐蚀,并且充装管线接口要绝对密封。
③氨蒸气爆炸极限低,空气中氨蒸汽浓度达到%~%时,遇火星会引起燃烧爆炸。
有油类存在时,将增加燃烧的危险性。
④毒性:低浓度氨对人的粘膜有刺激性作用;高浓度氨除可因组织溶解性坏死,造成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灼伤外,还可引起肺部充血,严重时可致死亡。
液氨充装安全操作规程一、概述液氨在生产、运输、贮存、充装以及使用过程中,因其本身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的性质,因此我们必须要熟悉它的性质,掌握其安全操作技术。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保证充氨操作安全稳定进行行,特制定本安全规程。
二、氨的理化性质氨是具有强烈刺激性、催泪性和特殊臭气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20℃时,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
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碱性。
氨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27%。
人对氨的嗅觉阈为3.5毫克/m2。
三、安全技术要求1、对液氨充装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并取得安全作业资格证,且熟悉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方可上岗操作。
与本岗位相关的有关的操作人员,也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2、在液氨贮藏罐区及充装平台区,应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3、进行液氨充装工作时,必须按要求穿戴好劳保用品。
4、工作场所内,禁止吸烟,不得带入火柴、打火机等物品。
5、未经批准,作业区内禁止动火动土。
6、应将消防水带、灭火器按规定放在指定位置,以便于迅速取用。
对使用灭火器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懂得使用灭火器材。
7、防毒面具及呼吸器也应放于指定地点,操作人员应懂得其使用方法。
8、因整个充氨统常处于带压状态,禁止非充装人员随意乱动各阀门,必要时拆除有关阀门的手轮。
检修时要采取相应措施,禁止带压检修。
9、应在醒目位置挂警示牌,同时写明消防、气防、医院的电话号码。
四、安全检查制度1、岗位操作人员和班长,必须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做到定时定点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检查,以保证本岗位处于严密的监护之下。
2、根据本岗位的特点,在充装工作前和充装工作中都要对工作环境、安全措施、防护用品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检查。
3、班组长及安全员应常监督和检查岗位工作人员对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杜绝违章。
4、槽车到厂后,应通知有关人员对槽车及押运人员、驾驶员(汽车)进行验证,只有符合规定的,才能允许进入充装区。
液氨罐区安全管理规定一、背景介绍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化学品,具有强腐蚀性和高毒性,因此对液氨的安全管理至关紧要。
为确保液氨罐区的安全运营,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本企业职能部门订立了以下液氨罐区安全管理规定。
二、管理标准1. 罐区布局要求1.1 罐区应依据液氨储存量、罐体数量和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1.2 罐区周边应设置防火带、防爆设施和防护墙,以防止火灾和爆炸扩散。
2. 罐区建设和设备管理2.1 罐区的建设必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经过专业部门的验收。
2.2 液氨罐体的选用、运输、安装和维护必需符合相关安全规程,确保罐体的质量和正常运行。
2.3 液氨泄漏、溢出的处理应依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以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2.4 罐区应设有特地的监控和报警系统,及时监测液氨罐区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并能发出警报。
3. 员工培训和操作规范3.1 安全培训:全部在液氨罐区工作的员工必需参加相关液氨安全培训,了解液氨的特性、危害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3.2 操作规范:全部操作液氨罐区的员工必需遵守液氨操作规范,包含正确佩戴安全防护装备,符合现场管理标准,严禁违章操作。
3.3 考核:对液氨罐区操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员工连续遵守操作规范。
4. 应急预案和演练4.1 建立液氨罐区的应急预案,明确液氨泄漏、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并定期进行演练。
4.2 罐区应急预案中包含抢险救援、人员疏散、通信联络、资源调配等各项实在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5. 安全巡检和隐患整改5.1 安全巡检:定期开展液氨罐区的安全巡检,检查液氨罐体、设备、通风系统、报警系统等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
5.2 隐患整改:对发现的液氨罐区安全隐患,要立刻整改并定期跟进,确保隐患得到及时处理和除去。
三、考核标准1. 管理标准考核1.1 罐区布局和建设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验收合格率实现100%。
液氨罐区充装安全规范液氨(氨水)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农业、制药、制冷等多个领域的化学品,由于其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其充装和存储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为了维护液氨罐区充装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规范要求。
防护措施罐区内禁止吸烟、明火和静电在液氨罐区内严禁吸烟、明火和其他明显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的活动。
同时还应注意防止静电产生,如使用防静电地毯等工具。
穿着专业防护装备在罐区内工作的人员必须穿着专业的防护装备。
包括但不限于防毒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眼镜等。
限制罐区内人员数量液氨罐区内的人员应严格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内,限制人员数量并严格监管。
排放危险气体在充装过程中若要排放危险气体,必须使用特别的防护装置,如专业排气管道。
同时应注意及时排放废气,避免罐区内产生压力过大等安全隐患。
充装流程禁止过量充装在充装时,应根据液氨罐的容积大小和使用需求合理控制充装量,禁止过量充装。
充装过度会导致罐压力过大,一旦罐体震裂,将会引起巨大风险。
充装时使用专业的工具使用专业的充装工具和设备能够减少充溢和泄露的风险。
特别是有自动停止装置的工具,可以在液体到达罐顶时自动停止充装,整个过程更加安全。
安全间隔时间在每次充装结束后,应等待足够长的时间,让充入的液氨平稳均匀地散热,并等到压力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次充装。
这一等待期间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了下一次充装的安全与否。
紧急处理紧急撤离一旦发生液氨泄漏、罐压过大、火灾等情况,首先应立即撤离罐区内的人员并迅速拉响紧急报警装置。
停止充装操作在发现充装操作异常或有安全隐患时,必须立即停止充装操作,尽快安排工作人员核查并采取措施处理。
应急处理措施在罐区内设置专门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喷淋、防护墙、机械排气等。
在安装这些设施时应考虑到红外线探测、火焰探测设备、气体检测设备等先进的安全技术。
液氨罐区充装安全是一项极其重要和严肃的工作,任何不慎之举都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这些安全规范要求必须切实贯彻执行,旨在为液氨罐区充装保驾护航。
火电厂液氨罐区安全管理规定1. 引言火电厂液氨罐区是重要的储存和供应液氨的地点。
为了确保液氨罐区的安全运营,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规定。
2. 液氨罐区安全管理责任液氨罐区的安全管理责任由火电厂领导层负责,他们有权指示和监督液氨罐区的安全工作。
液氨罐区经理负责组织、协调和执行液氨罐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对其安全责任负总责。
3. 液氨罐区的安全要求3.1 安全设备:液氨罐区必须配备完善的安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防火、防爆、通风、泄漏报警等设备。
这些设备必须经常维护保养,并配备专业人员负责监控和操作。
3.2 安全操作规程:液氨罐区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了解并遵守规程。
规程应包括液氨储存、运输、装卸、泄漏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操作要求。
3.3 安全防护措施:液氨罐区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周围围护设施、防火墙、警示标志等。
应定期检查这些防护设施的完好性,确保其功能正常。
3.4 安全检查和维护:液氨罐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液氨罐区的设备和设施还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4. 液氨罐区的作业管理4.1 作业许可制度:液氨罐区必须建立作业许可制度,所有作业人员在进行液氨罐区作业之前,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办理作业许可证。
作业许可证应明确作业人员的姓名、作业内容、作业时间等信息,并由现场监管人员授予。
4.2 作业人员培训:液氨罐区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了解液氨罐区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要求。
在持有作业许可证之前,必须经过相关技能和安全知识的考核。
4.3 作业审查和监督:液氨罐区应进行作业审查和监督,确保作业人员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作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
如发现作业不符合规定,应及时制止并整改。
4.4 消防演练:液氨罐区应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以检验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和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应计划周密,参与人员应熟悉演练流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5. 泄漏应急处理5.1 泄漏报警:液氨罐区应安装泄漏报警设备,并定期进行测试和维护。
液氨储罐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液氨主要用于生产硝酸、尿素和其他化学肥料,还可用作医药和农药的原料。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容易发生事故。
液氨由气体压缩机从槽车中吸气、向储罐中排气,在环境温度的作用下,槽车内残余的液氨汽化并排向储罐,直至槽车中的气相压力达到0.1MPa时,气体压缩机停机。
液氨卸车操作规程:
1、运送液氨和氨水的汽车槽车到达现场后,必须服从站台卸车人员的指挥,汽车押运员只负责车上软管的连接,
不准操作卸车站台的设备、阀门和其它部件,罐区卸车人员负责管道的连接和阀门的开关操作。
2、卸车时应保留罐内有0.05MPa以上余压,但最高不得超过当时环境温度下介质的饱和压力。
3、液氨卸料时,押运员、罐区卸车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驾驶员必须离开驾驶室。
4、卸料导管应支撑固定,卸料导管与阀门的联接要牢固,阀门应逐渐开启,若有泄漏,消除后才能恢复卸料。
5、液氨卸料时,应排尽管内残余气体,严禁用空气压料和用有可能引起罐体内温度迅速升高的方法进行卸料。
液氨罐。
6、液氨卸料速度不应太快,且要有静电导除设施。
7、当贮罐液位达到安全高度以后,禁止往贮罐强行卸料。
8、槽车内的物料必须卸净,然后关闭阀门,收好卸料导管和支撑架。
9、罐车卸料完毕后,关闭紧急切断阀,并将气液相阀门加上盲板,收好卸料导管和支
撑架。
10、卸车结束后,押运员要将罐车所有配件及卸车记录随车返回。
11、卸料的设备管线应定期进行检查,装卸管线应选用相应压力等级的材料,并可靠连接。
12、卸料场所应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定的要求,并配备一定量的防毒面具等防护器材。
液氨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制冷、化工、电子等领域。
然而,液氨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
为了确保液氨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制定液氨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来阐述液氨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1. 操作前准备1.1 确定操作人员1.2 检查设备和工具1.3 确保通风良好1.4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2. 液氨的储存和运输2.1 储存液氨的容器要求2.2 液氨的运输方式2.3 液氨的存放区域要求2.4 液氨的标识和警示牌3. 液氨的操作技术3.1 液氨的装卸操作3.2 液氨的泄漏应急处理3.3 液氨的加热和蒸发控制3.4 液氨的排放和废弃物处理4. 液氨的安全措施4.1 液氨操作区域的限制4.2 液氨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证书要求4.3 液氨操作的监测和报警系统4.4 液氨事故的应急预案5. 液氨操作的风险评估5.1 液氨操作的风险识别5.2 液氨操作的风险评估方法5.3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6. 液氨操作的质量控制6.1 液氨的采样和检测方法6.2 液氨操作的质量监控措施6.3 液氨操作的记录和报告要求总结:液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液氨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液氨的储存和运输、操作技术、安全措施、风险评估以及质量控制都是液氨操作规程中的重要内容。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同时不断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以确保液氨操作的顺利进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只有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前提下,液氨的应用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液氨罐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第一条总则为加强液氨罐区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液氨罐区的安全管理,包括液氨的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
第三条安全责任1. 公司是液氨罐区安全责任主体,全面负责液氨罐区的安全管理工作。
2. 液氨罐区负责人对本区域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3. 液氨罐区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对自身的安全生产行为负责。
第四条安全管理要求1. 液氨罐区应布置在厂区边缘,处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设置必要数量的风向标。
2. 液氨罐区应符合国家有关火灾危险性乙类和抗震重点设防类标准和要求。
3. 液氨罐区的设备配置和系统应满足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4. 液氨罐区应设置避雷保护装置,并采取防止静电感应的措施,储罐以及氨管道系统应可靠接地。
5. 液氨罐区内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液氨罐区的工艺管线介质及流向,具备应有的安全防护知识和应急处理措施。
6. 液氨罐区内不得同时存放性质相抵触的爆炸物品和其他危险物品,并不得超过规定的储存数量。
7. 液氨罐区内的压力容器和压力设备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8. 液氨罐区内的各种防护装置、信号、标志、仪表、指示器、安全装置应保持完好,定期检查、校验。
第五条安全操作规程1. 液氨卸车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液氨卸车安全管理规定》。
2. 操作人员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禁止违规操作。
3. 操作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不得隐瞒不报。
第六条安全培训与教育1. 公司应定期组织液氨罐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七条安全检查与维护1. 公司应定期对液氨罐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液氨罐区的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罐区岗位操作规程1.目的及任务罐区岗位主要负责原料(液氨、甲醛、硫酸、氢氧化钠)的接收与贮存;将合格的原料发送至QJ、YA、硫氨装置,并负责天然气系统的加压及计量;同时也担负着农化公司液氨及甲醛的贮存和发放。
2、概况本部分主要有液氨罐区、综合罐区(硫酸、甲醛、氢氧化钠罐区)组成。
2.1液氨罐区:共有7个100m3的液氨罐,其中V0101/AB供QJ装置作原料;V0202/AB供YA装置作原料;V0901/ABC供农化公司使用。
共有机泵8台,其中天然气压缩机3台,氨压机2台,喷淋水泵2台,倒罐泵1台;2.2综合罐区:共有十个储罐组成,其中包括甲醛储罐5个,三个400 m3甲醛贮罐(位号为V0129/AB、V0902),两个50m3的甲醛中间储罐(位号为V0103/AB),甲醛贮罐部分共有10台泵,两台甲醛卸料泵(P0118/AB)、两台甲醛转料泵(P0119/AB)、四台甲醛输送泵(P0120/ABCD,其中P0120/AB供循环接受罐输送使用,P0120/CD供尾气吸收塔甲醛输送使用)、两台甲醛输送泵(P0901/AB)供农化输送使用;三个硫酸贮罐(V0132/AB体积为100m3、V0209体积为50m3),硫酸贮罐部分由八台泵组成,浓硫酸卸料泵(P0122/AB)浓硫酸输送泵(P0123/AB)去QJ装置配酸稀释器,浓硫酸输送泵(P0123/CD)去QJ装置浓硫酸贮罐,浓硫酸输送泵(P0203/AB)去YA装置各浓硫酸酸计量罐;一个氢氧化钠贮罐V0243体积为30 m3、一个氢氧化钠配置罐V0244体积为8m3,氢氧化钠贮罐部分有氢氧化钠卸料泵(P0224/AB)、氢氧化钠输送泵(P0223/AB)。
3.工艺流程简述:3.1液氨罐区(1)、液氨卸车线:此线自卸车区到罐区分别与V0101A/B、V0202/AB、V0901/ABC七个液相进料管相连,此管线自各罐顶插入罐内底部2.8米,作用是将液氨自槽车倒入贮罐;(2)、液氨气相线(两条):此线与各罐相通(自罐顶部接入),分别与压氨机进出口相连;(3)、液氨去QJ装置线:此线自V0101A/B罐(自罐顶插入2.8米)至QJ装置E0103/E0104液氨蒸发器进口;(4)、液氨去YA装置线:此线自V0201A/B罐(自罐顶插入2.8米)至YA装置X0201液氨分配器入口;(5)、液氨去农化公司线:此线自V0901A/B/C罐(自罐顶插入2.8米)至农化装置液氨储罐(此线在罐区东侧管廊有切断阀及流量计);3.2综合罐区甲醛罐区:(1)甲醛卸车线:此线至槽车由卸车泵P0118/AB输送至V0129/AB、V0902;(2)甲醛转料线:甲醛由V0129/AB经转料泵输送至甲醛中间储罐V0130/AB;(3)甲醛输送线:甲醛由V0130/A经过P0120/AB输送至V0135/AB、T0130/A;(4)甲醛输送线:甲醛由V0130/B经过P0120/CD输送至V0135/CD、T0130/B;(5)98%浓硫酸卸车线:此线至槽车由卸车泵P0122/AB输送至V0132/AB、V0209;(6)硫酸去QJ输送线:98%浓硫酸由V0132/AB经泵P0123/AB输送至QJ装置30%配酸稀释器;(7)硫酸去硫氨吸收部分输送线:98%浓硫酸由V0132/AB经泵P0123/CD输送至浓硫酸贮罐V0301/AB;(8)98%浓硫酸去YA输送线:98%浓硫酸经泵P0203/AB输送至YA各浓硫酸计量罐。
液氨储存安全规范(罐区)(1)液氨储罐须设防火堤。
堤内有效容积须为最大储罐容积的60%。
(2)卧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一般为1.0倍卧罐直径且不大于1.5m,球罐之间的防火间距,有事放排放至火炬或吸收处理装置时。
不小于0.5倍球罐的直径;无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措施时,不小于1.0倍球罐的直径。
同一罐组内球罐与卧罐的防火间距,须采用较大值。
(3)液氨储罐的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重要工艺指标实施远程监控。
完善连锁报警。
有毒气体报警等装置。
(4)液氨储罐必须配置液位检测仪表。
同一储罐至少配备两种不同类别的液位检测仪表,且须配备高、低液位报警回路。
必要时还须配有液位与相关工艺参数之间的联锁系统。
高液位报警器的安装高度。
须满足从报警开始10~15min内液氨不会超过规定的最高液位的要求。
低液位报警器的安装高度,须满足从报警开始10-20min内泵不会抽空的要求。
(5)液氨储存、装卸区域使用的仪表及其安装、接线等必须符合防爆类型及等级要求。
仪表的明显部门须有清晰的防爆标志。
(6)仪表的安装位置与罐的进出口接合管和罐内附件的水平距离不少于1000mm。
(7)检测仪表的设置须符合以下要求。
①确保检测参数具有代表性。
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②温度检测点须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
测量罐内介质温度时,可根据罐的容量和介质特性设置单个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温度检测点。
③对于有压液氨储罐,须设置压力检测仪表。
(8)仪表接地连线及连接须符合以下要求:①仪表系统的接地连线,须采用多股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
②仪表系统的接地连接,须根据不同要求分别接至下列设施;单独设置的仪表系统接地体;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电气系统在不同装置或不同界区分设的接地分配器。
③个别现场仪表、电缆接线盒等保护接地连接。
可就近接至己接地的金属构件或金属管道。
禁止接至输送可燃性物质的金属管道。
利用以上设施作接地连接时。
须保证其接地的连续性、可靠性。
须满足仪表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④接地连接板须采用铜板制作,须采用绝缘支架固定。
液氨罐区充装安全规范液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和制冷等领域的化工品。
在液氨的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充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确保液氨罐区充装的安全,必须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氨罐区充装安全规范,以帮助相关人员遵循规范,确保液氨充装过程的安全。
1. 液氨罐区充装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液氨罐区充装之前,需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充装过程的安全。
1.1 罐区检查在充装前,必须对液氨罐区进行检查。
首先要确保罐区没有明显的泄漏或损坏,特别是液氨管道、阀门和接口等部位。
其次,要检查液氨罐的体积和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
1.2 人员准备进行液氨罐区充装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罐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爆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靴等。
此外,液氨充装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证书和许可。
1.3 环境准备液氨罐区充装必须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首先要确保罐区周围没有易燃物质和可燃物品,以避免发生火灾。
同时,必须确保罐区有足够的通风,以防止液氨积聚造成爆炸。
2. 液氨罐区充装操作规范液氨罐区充装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以确保充装过程的安全。
2.1 充装设备检查在充装前,必须对充装设备进行检查。
首先要确保充装设备的管道、阀门和接口等部位没有泄漏或损坏。
其次,要检查充装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正常操作,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2 锁定液氨罐在进行液氨罐区充装时,必须先锁定液氨罐。
锁定液氨罐是为了防止其他人员误操作或接近液氨罐区。
锁定液氨罐的具体方法需要根据液氨罐的具体型号和设计来确定。
2.3 充装操作步骤液氨罐区充装的操作步骤如下:1.将充装设备连接至液氨罐的充装接口。
2.打开液氨罐的进气阀门,以将其与充装设备连接起来。
3.启动充装设备,逐步将液氨充装至罐区。
4.监控液氨充装过程,确保液氨的流量和压力稳定。
5.当液氨达到充装量或达到设计压力时,关闭充装设备,停止充装。
液氨罐区安全操作规程
1.为加强液氨罐区安全管理,确保公司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液氨罐区通风要良好,严禁烟火,不准把火种、易燃物品带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罐区。
3.液氨罐区应按跪地你给配备防毒面具和消防器材,定期检查,保证处于良好状态。
岗位人员要会正确使用和保管个体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器材严禁移作它用。
4.液氨罐区不得同时存放性质相抵触的爆炸物品和其他危险物品。
5.液氨罐区内压力容器严禁超压运行,岗位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勤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
6.液氨罐区内各种防护装置、标志、仪表要经常检查,定期校验,保证齐全、完好、灵敏、可靠。
未经批准,不得拆除、移动或停用。
7.凡在液氨罐区的管道、容器等生产设施上动火作业时,必须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绝,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办理动火许可证,方可动火作业。
8.液氨罐区施工作业,必须制定施工作业安全方案,落实安全检修、防护措施,主管领导要亲临现场,监护作业。
9.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
动火作业前应清除现场及周围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好消防器材。
10.检修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