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画家笔下的中国
- 格式:docx
- 大小:427.32 KB
- 文档页数:5
朝鲜王朝晚期画家申润福和他的风俗画申润福,和金弘道,金俊根一起并称为朝鲜王朝晚期三大风俗画家。
说起申润福的名字,看过韩剧《风之画员》和韩影《美人图》的读者大概会有些印象。
没错,这两部影视作品都是以申润福为主人公而创作出来的故事。
但是为了戏剧冲突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两部作品都把申润福设定为女性,而且都以申润福女扮男装进入宫廷绘画机构—图画署为线索而展开故事。
可是申润福真的就如影视剧所说的一样,是一位对爱情充满憧憬,为爱情奋不顾身的女子吗?暂且不说古代人是否真如现代影视剧所描述的一样,女扮男装都看不出来。
就仅考虑当时朝鲜女性低下的地位,她们能不能系统接收耗费不菲的书画教育都是一个问号。
更何况申润福的出身并非是两班贵族,仅仅只是中人阶层而已。
虽然现存的有关申润福的历史记录寥寥无几,但根据现有史料推测,笔者更倾向认定申润福是一位男性画家。
据《画士谱略》的记载,申润福,字笠夫,号蕙园,出生于世代画员的高灵申家,为画员申汉枰之子。
申汉枰在当时亦是有名的宫廷画家。
根据《朝鲜王朝实录·正祖实录》,正祖5年8月26日条的记载,申汉枰和画员金弘道,韩宗裕一起曾参与正祖大王御真的制作。
不过有关申润福的具体生卒年代,则未见于任何史料。
现在韩国学界的一般看法是:申润福的出生时间约在1755-1758年之间,主要活动在正祖(在位1776~1800年)年间到纯祖(在位1800~1834年)初年,大致活了50-60岁上下。
也就是说,申润福的主要活动时间大概相当于我国的乾隆中晚期到嘉庆初期。
蕙园申润福所处的朝鲜王朝晚期,一方面可以说是社会氛围在表面上日趋保守,僵化的时期,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各种新思潮在逐渐暗流涌动的时期。
从正祖中晚期开始,外戚势道政治日益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政治核心权力日趋集中在丰山洪氏,庆州金氏,安东金氏,潘南朴氏等几家两班贵族手中。
以他们为中心,形成了所谓的“京华豪族”。
这些京华豪族们一边在公的舞台上强调程朱理学的真理性,不惜余力地在朝鲜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强化程朱理学的影响,而另一边又在私的生活里,把程朱的教诲放到一边,纵情于各种声色犬马。
绘画令生命之花更加璀璨--访画家郑虎彪殷毅【期刊名称】《中国船检》【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4页(P110-113)【作者】殷毅【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绘画是瞬间意念的产物,是对瞬间意念的执着和对纯粹表现的痴迷。
我喜欢在一种自由、轻松、愉快的状态下作画。
我深深地感到绘画是精神与情感的自然流露,所以单纯描绘某一个场景并不是我的目的。
我不追求作品的外在表象,我追求作品蕴含的内在意义,因为透过它的背后可以令人感受到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无可奈何。
——郑虎彪郑虎彪,自由画家。
出生于吉林省图们市,北京油画学会会员。
曾举办中国宋庄郑虎彪油画写生展、油画个人展,韩、中美术交流激情展,《雪》、《风》油画写生展、第十届全国水彩画、粉画作品展等。
1郑虎彪是一位朝鲜族画家,出生于吉林省东部的图们市。
图们市位于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下游,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边境小城,素有“边疆明珠”的美誉。
可能正因为此,尽管他如今已离乡近二十载,但人们还是能从他的北京老胡同系列画里寻找到他故乡的气息。
有人说,他笔下的北京老胡同很美但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伤,那是因为离开家乡后的日子里,他时常在北京的老街感觉到什么。
那就是北京的老胡同的古雅气韵更加重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郑虎彪说,每每夜幕来临,太阳投射出来的金色光芒使老房子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剪影。
此时,北京作为几朝帝都积淀下来的特有的古风古韵令黄昏的老街更美。
有人说,虽然郑虎彪这个大胖子嘴里喊着笔下画着《北京、北京》,但他内心里涌动着的是对故乡的深深地思念,或许他在嘴里叨咕着的是《故乡、故乡》……郑虎彪说,他喜欢表现那些消失了的或正在消失的东西。
如老胡同、古村镇、老渔船、旧上海的外滩等,直接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怀旧”情感。
第一次来到南戴河是他与大海的第一次零距离接触。
他十分地惊讶!远处海天一色,一片朦胧;近处海水清澈、小船荡漾。
没有豪华邮轮,没有现代化的海上“巨无霸”,只有清澈的海水和一条条透着沧桑感的渺小的渔船。
朝鲜使臣洪良浩与清朝文人的尺牍交流摘要:洪良浩,生于1724,卒于1802,字汉师,后改名良浩,号耳溪,丰山人。
北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英祖壬申生员,文科。
历检阅修撰。
甲午登俊试,擢大提学判义禁府事。
人耆社,谥文献。
有《耳溪集》、《耳溪洪良浩全书》等存世。
洪良浩曾两次出使中国,1782年(壬寅)十月第一次出使中国时,交流过的清文士有徐绍薪、戴衢亨、德保、博明、金简、齐佩莲、李美等。
1794年(甲寅)第二次出使中国之时,交流的清文士有纪昀、铁保、李鼎元、释广老等。
归国后,他仍然与戴衢亨、戴心亨、纪昀、齐佩莲、李美等保持着诗书联繁。
其间,洪良浩与他们有书信往复、诗歌赠酬、学术研讨、礼物互赠等等。
洪良浩先后与清朝文人、画家、学者有过频繁的尺牍交流,这为清代中期中韩尺牍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朝鲜使臣;洪良浩;清朝文人;尺牍;交流1782年(壬寅,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二十二日,洪良浩以冬至副使身份出使中国。
《使行录》载:“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二十二日,三节年贡兼谢恩行:正使判中枢郑存谦,副使吏曹判书洪良浩。
”《正祖实录》卷一四亦载:“六年十月二十二日乙西,召见冬至正使郑存谦、副使洪良浩、书状官洪文泳,辞陛也。
”1794年(甲寅,乾隆五十九年)十月二十九日,洪良浩冬至兼谢恩正使身份出使中国。
《使行录》载:“乾隆五十九年十月二十九日,三节年贡兼谢恩行:正使判中枢洪良浩。
”《正祖实录》卷四〇亦载:“十八年七月七日,以洪良浩马冬至兼满恩正使。
”洪良浩出使的年份在18世纪,经历了康乾盛世的繁荣,清朝在此时显得熠熠生光。
许多朝鲜文臣怀着景仰之心前往清朝。
洪良浩在正祖朝文学地位很高,“五盖公之文章,名于天下”心。
正祖曾称其曰“巨儒也”又赞其为“当世鸿匠”。
其创作及理论对朝鲜文增有极大的贡献,李晚秀称云:“夫燕、并作于唐,而三古之大雅复兴;欧苏倡于宋,而一代之文体不变。
世必有握文权,长铜盟之大宗师,然后方可以仪型后生,鼓发衰俗,渢泱灏噩之美,与治道齐升矣。
1,论述高句丽壁画发展过程。
高句丽是三国之一,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
其古坟文化,在形式分为两种:一是石塚,一是石室封土坟,大部分壁画出现在这类墓中。
中心一为中国吉林省的集安(古称“国内城”),一是朝鲜的平壤。
时间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4——5世纪)墓:“T(品)”的形式,多室墓,主要画的是墓主人生活风俗和肖像画。
中期(5——6世纪)墓:“吕”形式,二室墓,主要画的是人物风俗画和四神图。
后期(6——7世纪》墓:“口”形式,单室墓,比较强调的是四神图。
1、平壤地区的早期墓葬:安岳三号墓,357年,黄海道安岳郡龙顺面柳雪里,1949年发现。
以前室为中心的T (品)”形多室墓。
西侧有墓主夫妇像和起居壁画,和河北安平汉墓墓主肖像的关联,关于墓主的身份引发争论,一说是冬寿,一说是高句丽美川王。
在题材上与东汉墓葬有着继承和变化:与儒家思想相关的古代圣人、忠孝人物、烈女题材和祥瑞图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庖厨、车马、行列图等世俗题材和女性题材。
侧室屋顶和墓主肖像中的莲花图案,与佛教因素的介入有关。
德兴里壁画墓,408年,平安南道大安市德兴里,壁画分为两层,上层神话传说,如升仙辟邪图像、牛郎织女传说和狩猎图像,其中人头鸟身的形象可能与佛教的传入有关。
下层主要表现日常生活。
前室后室北壁都出现墓主像,前者是公共的对外空间,绘画技法上应用是透视法,后者是私人空间。
前室西壁有《十三郡太守来拜图》,后室西壁出现建筑、人马图像,东壁有莲花纹,2、平壤地区的中期墓葬双楹塚,平安南道龙冈郡池云面真池洞,5世纪,前室后室之间有八角形石柱,与早期相比,无侧室,前室面积缩小,功能退化,图像变得简单,大多是装饰花纹。
后室北部的《墓主夫妇坐像》表现形式与神像相似,大小与其他人物无如同生活中的私人空间。
与后来的风俗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室顶的莲花花纹已经稳定下来。
高松塚,700年左右,在日本奈良明日香发现异,。
5世纪初墓葬形式通过百济传到日本,其服装形式与双楹塚相似,面部受到汉的影响。
八位朝鲜功勋艺术家绘画作品欣赏《福禄》,朝鲜功勋艺术家金哲镇油画作品。
金哲镇,1968年5月21日在咸鏡南道,1999年毕业于平壤美术大学版画系,1999年至2012年平壤美术大学版画教师,2005年荣获功勋艺术家称号,现职:白虎美术创作社,代表作:《申阳的秋天》等。
《夏日情怀》,朝鲜功勋艺术家沈光哲油画作品。
沈光哲,万寿台创作社油画创作团美术家,1979年8月6日出生于朝鲜平壤市,2000年3月31日毕业于平壤美术大学油画系,2010年7月20日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称号,沈光哲的作品以人物绘画为主,他的作品刻画出来人物既生动形象,又栩栩如生。
《山顶美景》朝鲜功勋艺术家金光哲油画作品。
金光哲,1973年4月23日出生于平壤。
退役后,于2004年毕业平壤美术大学绘画学部油画系。
此后两年间,在万寿台创作社开展创作活动。
2006年开始进入万寿台创作社从事创作活动。
《自画像》,朝鲜功勋艺术家崔正旭油画作品。
崔正旭,1948年月出生于咸镜北道清津市,1974年毕业于平壤美术大学,1975年平壤美术大学教员、讲座长,1998年荣获功勋艺术家的称号,2000年担任副教授。
作为名画家培养出了很多弟子并执笔了很多美术图书。
他的作品在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举行的展览会上均得到好评。
《丰收的喜悦》,朝鲜功勋艺术家卞昌润油画作品。
卞昌润,1977年出生于平壤,1997年4月毕业于平壤美术大学,代表作:《早晨》等。
《农乐,土地改革》朝鲜功勋艺术家金哲献油画作品。
金哲献,1937年出生于两江道,1955年至1958年元山农业大学毕业,1962年毕业于平壤美术大学绘画系,1962年以后朝鲜艺术电影制作社美术家,1968年第10届国家美术展览会上美术电影《故乡之道》获得一等奖,1979年荣获功勋称号。
《高兴》,朝鲜功勋艺术黄哲油画作品。
黄哲,1971年在平壤市平川区域平川洞出生,1993年毕业于平壤美术大学壁画学部,1993年至1995年任职平壤美术大学研究员,1995年至2007年在平壤美术大学任教,2008年开始在对外展览总局三池淵创作社创作家。
明朝与朝鲜王朝丹青的区别明朝和朝鲜王朝的丹青,就像是两个性格迥异却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好朋友,各有各的魅力,区别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呢。
明朝的丹青,那可是大气磅礴,就像一位身着华丽龙袍的帝王,充满着自信和威严。
明朝的绘画在风格上往往追求一种宏大的叙事感。
你看那些山水画,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其间,感觉画家想要把整个天地都纳入自己的画卷之中。
像沈周、文征明这些大家的作品,笔触细腻却又不失豪迈。
他们笔下的山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树木、山石、溪流都是舞台上的演员,各有各的姿态,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出精彩的大戏。
而且明朝绘画中的色彩运用也是相当有特色的,颜色浓郁而不艳俗,就像精心调配的美酒,每一种颜色都恰到好处,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不及。
再看看朝鲜王朝的丹青,就像是一位温婉的邻家少女,透着一股清新雅致的气息。
朝鲜王朝的绘画更加注重自然的描绘,画家们仿佛是大自然的忠实记录者。
他们画的花鸟鱼虫,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
比如说画一朵花,花瓣上的脉络、露珠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就像真的把那朵花搬到了画纸上。
朝鲜王朝的丹青在构图上也比较简洁,不会有太多繁杂的元素,就像一首简洁的小诗,简单却能打动人心。
从绘画的题材上来看,明朝的丹青除了山水之外,人物画也很有特色。
那些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从衣着到神态都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
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能透过它看到明朝人的生活。
而朝鲜王朝的丹青虽然也有一些人物画,但更多的是集中在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上。
比如描绘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看了感觉特别温馨。
在绘画的技法上,明朝的丹青讲究笔墨的运用,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多端。
画家们就像魔术师一样,用笔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效果。
朝鲜王朝的丹青则在勾勒线条方面比较擅长,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就像一根细细的丝线,却能把物体的轮廓清晰地勾勒出来。
你说这明朝和朝鲜王朝的丹青是不是很不一样呢?这就好比中国的京剧和朝鲜的民谣,都是艺术的瑰宝,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朝鲜油画的收藏价值及方法朝鲜油画现在进入到了中国市场,大家知道朝鲜油画有没有收藏的价值?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朝鲜油画的收藏价值,一起来看看。
朝鲜油画的收藏价值如今,朝鲜画越来越被中国和世界认可。
有两个事实,一是中国的拍卖公司,专场拍卖朝鲜画的越来越多,尤其以上海、北京、深圳为最;二是朝鲜画价位越来越高。
拍卖会上,一个朝鲜三流画家的小作品,也在七八万间,北京际华春秋拍卖公司,一次拍卖一百二十张朝鲜画,只有四张没出手,其余全部拍卖成功。
象人民艺术家鲜于英等大师的一幅大画都在数十万元以上。
朝鲜画为什么如此火爆,首先,朝鲜画画功精细,画家们可谓功夫到家了,画家的时间都是“公家”的,时间充足;其次,朝鲜画家功利性小,吃穿及工资等待遇都是国家给的,故画家们心静如水;第三,朝鲜画,派别少,不勾心斗角,只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创作;第四,当代朝鲜画有历史价值,如同中国““””时期的收藏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倍加增值。
画为心声,绘画作为一门高雅艺术,画家要想创作出精美作品,除了他们的艺术造诣之外,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宁静。
只有作到心静如水,不受外界任何干扰,才能创作出最佳的艺术作品。
而这一点,因为有着特殊的国情,朝鲜艺术家们都有着比较理想的心态。
有的藏家和爱好者只关注到朝鲜画成交非常好,但真正了解朝鲜大师级别的画家有多少、其影响力如何的中国藏友并不太多,而国画上朝鲜金成日奖得主的画家作品也很少,但可以说随着这些大师的离去,这些进博物馆的画家作品应该是有多少收多少,今日的朝鲜就是30年前的中国,大量的艺术大师作品被外国人买去,等自己经济实力具备了就得花几十倍乃至几百倍的价格买回来。
所以要收藏朝鲜大师作品,说句行内话真正的艺术品时间会检验其价值的。
本期特选登部分朝鲜画家的风景作品,从另一角度观摩和审视朝鲜画家的写实风格和创作心态。
这些风景作品画风清新、自然且富有灵动,用崭新的画技表现朝鲜的真山真水真景色,以写实为主,作品尺寸较大,一般在320X90CM以上,价位却比同样尺寸的中国画便宜很多。
朝鲜艺术家名单∙郑昶谟/郑昌谟(정창모)职衔级别:人民艺术家郑昶谟/郑昌谟(人民艺术家《金日成奖》)号“孝远”人民艺术家《金日成奖》获得者 1931年12月16日出生于全罗北道全州市,因为从小具备绘画天赋,他身为文人画家的外祖父李光烈开始教他绘画。
1938年他进入全州莞山小学读书,他的蜡笔画“早晨的太阳”参加了当时的儿童美术展览会。
在部队服兵役期间,为话剧《正点5点30分》制作舞台背景,还在部队组织的美术展览会上发表作品。
1956年,他退伍后在开城市设计研究院工作,同时,在美术研究院夜大学习素描,每周末去野外写生(水彩画)。
当时开城市同盟委员会委员长林郡兴给予他特别的关心和指导。
1957年26岁的郑昶谟进入平壤美术大学学习,他虽然是“大叔”学生,但是没有就读大学一年级,而是从大二开始读起。
班主任老师为了练习郑昶谟因练拳击而僵硬的手费了不少心思。
郑昶谟升入朝鲜画专业后,受到郑锺汝先生和李律鲜的指导 1963年创作了毕业作品 1966年,他的作品“北万的春天”入选第9届全国美术展览会 1977年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白头山的春天”“友谊台的秋天”),从那时起他开始作为山水画画家进行创作活动。
他创作了近千幅山水、花鸟等水墨画作品,同时在万寿台艺术创作社培养优秀的年轻画家,与鲜于荣一起成为在万寿台艺术创作社拥有个人画室的画家。
他还任朝鲜美术家同盟中央委员会常任委员,作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与李律鲜、金相稷并称为朝鲜最优秀画家。
1977年被授予“功勋艺术家”称号 1989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2004年在“北京国际美术展览会”上获金奖 2005年获美术博士学位 2007年荣获“金日成”奖 2010年7月因病去世∙鲜于英/鲜于荣(선우영)职衔级别:人民艺术家鲜于英(人民艺术家) 1946年11月29日出生于平壤市龙城区 1969年平壤美术大学毕业 1970年以后在万寿台创作社 2005年4月荣获过金日成奖 2005年10月在北京国际展览会上荣获金奖人民艺术家七宝山公鸡岩 1999∙金相稷(김상직)职衔级别:人民艺术家金相稷(人民艺术家)副教授,学者,人民艺术家 1934年4月16日出生于翰京北道罗镇郡出生 1961年平壤美大入学 1965年毕业作品〈矿工〉入选第8次全国美术展 1966年平壤少年宫美术教师 1970年朝鲜美术家同盟会员。
朝鲜人民艺术家和功勋级画家
朝鲜画于2006年正式进入中国,由于朝鲜经济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画家个人还不能卖画,全部由国家统包统销。
朝鲜已在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过朝鲜画展,朝鲜画被喻为“世界的艺术瑰宝”。
朝鲜名家绘画作品已被中国书画爱好者大量购买和收藏。
目前在中国比较有影响力的朝鲜人民艺术家和功勋级画家有:
人民艺术家:金林权、李律善、方圣熙、金福正、郑昌模、鲜于英、郑钟汝、李华植、崔帝南、金承姬、金春田、金相稷、李京南、朴来川、韩泰舜、刘兴燮、金尚勋、金昌盛、金正中、金尚勋、张明龙、金天日、金圣民、鲜于荣、崔明植、廉太淳、文华春、郑永万、李石浩、崔成龙等。
功勋艺术家:金继革、田英、吴永成、金成根、林波、车正宪、韩春日、韩太淳、金哲振、金哲俊、金哲浩、金振京、金龙学、全永、金昌盛、金富正、尹植、韩成奎、李勇、李承赫、李恩贞、李京南、李龙哲、李文灿、李宪明、李永金、李钟元、金赫、金明山、吴贤哲、朴七贤、金相淑、申圣燮、申哲灵、许永振、安学日、安哲南、白尹淑、崔春洪、方仁洙、崔成植、崔石根、吕仁善、安昌国、金在赫、朴忠成、朴丙吉、林金民、朴京喜、朴夏龙、郑玄文、洪有成、李承振、鲜于宗、宋日男、南伟、古正勋、姜正秀、吴腊森、吴贤哲、李惠玉、赵东君等。
以上由于翻译的原因,可能跟实际有出入,仅供参考所用。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1、《疏松幽岫亭》曹知白元代立轴纸本水墨纵48厘米横36.4厘米(法)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藏前景是挂满藤蔓的参天松柏,中景、远景的山峰层叠而巍峨。
山间有飞流的瀑布,瀑布下有平常的人家。
虽然仍能找到宋代山水画的遗风,但曹知白也将自己的个性色彩加了进去。
由于家中雄厚的财力,曹知白的日子过得舒心如意,与倪瓒等人同为太湖一带的著名文人。
传世之作有《疏松幽岫亭》《群山雪霁图》《溪山泛艇图》等。
2、《花卉图》陈遵明代立轴绢本设色纵136.8厘米横57.8厘米(日)泉屋博古馆藏。
溪流自左至右贯穿着画面,岸边繁花似锦,色彩缤纷。
花草以没骨法画成,色彩浓淡层次丰富。
轻柔的笔法,完美地表现出小溪边的清新景致。
陈遵,生平不详,明代画家。
字汝循,浙江嘉兴人。
擅长描绘花鸟,栩栩如生。
传世作品有《三友图》《枇杷图》《蓼花蛱蝶图》。
3、《陶渊明故事图》陈洪绶明末清初长卷绢本设色纵30.3厘米横308厘米(美)火奴鲁鲁艺术学院藏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名士,不阿权贵,嗜酒安贫,喜好在宁静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这幅画抓取解印、种秫、归去、无酒等几个特写镜头来描绘陶渊明辞官归田后的清馨生活(此选两幅)。
作者陈洪绶(1598—1652)是明末清初的人物画家,少年时得到北宋李公麟所作《孔门七十二贤》的拓本,关门在家终日鉴习。
到晚年已突破前人陈规,自成一派。
4、《仙山图》陈汝言元代长卷绢本设色纵33厘米横102.9厘米(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山峦层叠起伏,错落有致。
山顶和山脚都配以墨色厚重的松树,它们压住了山峰鲜亮的绿色,使画面趋于沉稳。
山峦中安排了小桥、村落、浮云、人物,左下角两人正在看山羊戏耍,右边有高士与童子,一片世外仙境的境象。
陈汝言,元末画家,和元四家之一的王蒙是好友。
传世之作有《仙山图》《百丈泉图》《荆溪图》等。
5、《猿图》法常宋代立轴绢本水墨纵173.9厘米横98.8厘米(日)京都大德寺藏一棵枯松斜插天际,猿猴的重色稳定了画面的重心。
韩国近代诗人白石文学作品中的华人和韩人形象作者:田月梅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2期田月梅(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387)摘要:白石是韩国近代著名的诗人。
白石作品中的中国人的形象是从容中有内涵。
中国人从容的性格来源于乐天主义,而乐天主义则来源于传承数千年的天命思想和宿命论,以及追求解脱的神仙思想。
白石作品中的朝鲜人的形象是勤勉多情的,这来源于韩民族悠久的农耕社会集体生活。
在农耕社会中,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人们积累感情,收获果实。
同时,对于满洲朝鲜人的生活,白石是带着无限的怜爱进行批判的,同时呼吁人们学会沉默,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精神。
这就是殖民时代朝鲜人真正的自我反省,也带有韩国人的书生思想。
关键词:从容中内涵;勤勉多情;学会沉默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50-02基金项目: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 Grant(AKS-2013-R87);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海外韩国学项目(AKS-2013-R87)研究成果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通过这一描述,揭示出他们置身于其间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空间。
形象学是比较文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他主要研究一国文学对“异国”形象的塑造和描述。
如果要探讨殖民时期作家作品所折射出的形象,那么应该选择站在中间立场进行写作的作家作品。
中日战争后,伪满洲国朝鲜人文学内部产生了极大的分化。
日本称霸东北亚,建立了帝国主义新秩序。
朝鲜人当中有人选择了与日殖民主义合作的道路,有人选择反抗,而又有一些作家不顺从也不反抗,以朴素的中立立场进行创作。
这其中有朝鲜诗人白石。
白石于1912年出生于平安北道定州。
1930年在朝鲜日报的新春征文中发表短篇小说《母与子》,在文坛崭露头角。
与他同为定州出身的同乡方应模时任朝鲜日报社长,白石作为朝鲜日报的奖学生于1930—1934年赴日本留学。
朝鲜书家尹溪石在中国作者:暂无来源:《收藏/拍卖》 2013年第5期从江南到岭南大约在十年前,朝鲜书家尹溪石的书法第一次出现在广州的拍卖市场,此后他的作品也不时出现。
尹溪石,别署尹囷,出生于1841 年。
从文献记载,他最早到中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886 年。
从1887 年起,上海《申报》便不断出现他的行踪与鬻书润例的广告,而且头衔大得很。
且录几则如下:《朝鲜名笔》:“朝鲜国溪石先生尹稛,笔法雄健,名闻天下,当世独步,凡泐石锓梓,联屏扇面,草楷额真,间一从人,愿写给在四马路南昼锦里始宗裱画店楼上。
”(1887 年3 月30 日《申报》)《草圣寓湖》:“朝鲜名士尹稛住杭写字,湖州多士闻其名熟矣,请寓于太和坊珠联室。
素以大笔游华四载,墨磨万锭,笔秃千管。
至于笔仙之名而极矣。
终不取润,只收笔墨之费,远地来件,又囗信力,广派其迹也。
”(1890 年7 月29 日)《姑苏纪事》:“朝鲜名士尹稛,初游苏州,昔日草圣,伊后四载,写无限量,尽善尽美,世称笔仙,不求贵售,只取堂幅横披寿幛四五六尺各洋三四五角,屏条减半,联对纨摺扇匾额每尺各二角为游资。
今重到,现寓元妙观前宫巷,郡多士必当拭目再对也。
”(1890 年8 月23 日)《笔圣住镇江》:“朝鲜国名士尹稛,以草圣独步当世,天下人已皆见闻也。
其最多于江浙,今于镇江设席于西门外泰来分栈内,将住一月,写无限量,取些润游资与笔墨之费。
匾字一二三四尺二五角一二元,书福、龙、虎、神、(喜喜)等大字,四五尺四五角,堂幅四五六八尺四五七角一元,横披同,屏条减半,楹联三四五八角,摺纨扇琴操琴对各二角,墓碑帐颜手卷册页及大小余件远难面议商量,送惠忠节烈江山楼台联额及七旬以上寿幛不取润,大字额真行草向各随其请,馀皆草书,远地求写之诸君子,请由信局寄带焉。
赵宝康启。
”(1891 年5 月7 日)《草圣到海盐》:“朝鲜游士尹囷,草圣之声名天下,人孰不见闻乎?到处风采龙翔凤舞。
今寓于海盐天宁寺,而近年江浙纸货之踊贵,得非草圣遨游之故耶。
赏析朝鲜人体油画:清新自然甜美,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我们印象中,朝鲜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那么在艺术方面肯定也是很贫乏的,可没想到朝鲜画家的绘画竟然这么漂亮,风景画很迷人,油画也这么出色!这些穿着朝鲜服饰的女子,简直像天女下凡一样!
朝鲜绘画分朝鲜水墨画和朝鲜油画两种,我国的国画是“三分形
似,七分神似”,而朝鲜的国画正好相反,是“七分形似,三分神似”,又受到俄罗斯写实画风的影响,偏重于写实主义,因此画面更具有强力的视觉冲击力!
朝鲜的山水画、花鸟、人物等,显得更加生机盎然,富有诗意和美感!尤其是山水画,画面山棱和水波显得层次分明,树和草木错落有致,生机勃勃!鸟兽和人物立体感十足,犹如放映3D片,生动形象逼真,如身临其境!
但是朝鲜还没有实行市场经济,相当于我国的60、70年代,艺术家依等级而分,由国家根据等级排名,发给相应的待遇!所以朝鲜绘画还没有走出国门,一幅画的收藏价格,也是很低的,最高的才几万!一流的绘画水平,却只有三流的价格!
所以在当今的朝鲜,朝鲜画家们毫无争名逐利之心态,那么其作品自然也一直保持着本真的风格,朴实无华,真挚质朴,没有受到商业气息的污染!所以在笔者看到这些朝鲜人物绘画时,竟然有了一丝
感动,久违的亲切!
朝鲜绘画,给人的感觉就是清新自然,安详、宁静、甜美!当然也体现了朝鲜人民的和平愿望与乐观向上的精神!。
朝鲜画家笔下的中国
203
朝鲜画家笔下的中国红绸军装玩穿越(组图) 鸟巢、水立方、央视大楼,这是朝鲜画家笔下的中国。
他们曾经为朝鲜政府创作宣传画,又没有亲眼见过这些建筑物,因此画作有了别样的味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02
朝鲜画家笔下的中国红绸军装玩穿越(组图) 鸟巢、水立方、央视大楼,这是朝鲜画家笔下的中国。
他们曾经为朝鲜政府创作宣传画,又没有亲眼见过这些建筑物,因此画作有了别样的味道。
68
朝鲜画家笔下的中国红绸军装玩穿越(组图) 鸟巢、水立方、央视大楼,这是朝鲜画家笔下的中国。
他们曾经为朝鲜政府创作宣传画,又没有亲眼见过这些建筑物,因此画作有了别样的味道。
51
朝鲜画家笔下的中国红绸军装玩穿越(组图) 鸟巢、水立方、央视大楼,这是朝鲜画家笔下的中国。
他们曾经为朝鲜政府创作宣传画,又没有亲眼见过这些建筑物,因此画作有了别样的味道。
41
朝鲜画家笔下的中国红绸军装玩穿越(组图) 鸟巢、水立方、央视大楼,这是朝鲜画家笔下的中国。
他们曾经为朝鲜政府创作宣传画,又没有亲眼见过这些建筑物,因此画作有了别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