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347.29 KB
- 文档页数:2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102XIANGCUN KEJI 2021年6月(中)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理念在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皇甫佳槚荆珂王靖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3)[摘要]新中式园林景观的发展可以解决风景园林本土化缺失问题,从而尽可能解决和避免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新中式景观设计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新中式园林对古典园林的传承,不仅仅是设计手法的传承,更应该是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思想的传承。
本文主要阐述新中式景观对古典园林的传承与体现,分析古典园林在新中式园林景观中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古典园林;营造理念;设计思想;创新;新中式景观[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17-102-2中国古典园林是在古代思想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等背景下逐渐形成的艺术景观,其悠久的历史性体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与古代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逐渐改变,古典园林的功能与形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曾经璀璨的古典园林造园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中面临着困境。
面对古典园林设计本土化的缺失,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如今,由于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设计者更注重新中式园林景观的形式与功能,而忽视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与思想。
部分设计者仅仅是简单地模仿或把古典园林的元素进行简单堆砌,并不能完全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和深邃意境。
随着景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在城市快节奏生活与文化消费的影响下,人们更容易接受简洁、容易识别的景观,也更多地转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
这就要求新中式园林景观要加入现代设计的元素与形式,满足时代与群众的需求[1]。
因此,设计师应该立足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方式,对古典园林进行传承和创新,将古典园林的营造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特点相结合,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新中式景观山水院落林致远(福州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0)摘要:设计旨在从项目的建筑规划和地域丰富的自然山水、书院文化及历史名城承载的自身丰富的多元文化中挖掘题材,中国园林讲究“师法自然”,植物在景观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利用植物来展现地域、文化、艺术美,新中式景观设计要把功能与艺术美、地域、文化进行完美结合才能既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关键词:新中式;山水意境;地域文化;中式植物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0)22-0074-020引言凯兴天下社区位于山东菏泽城市的重要发展区域,周边生活、教育、娱乐、公园配套较为完善,地块靠近老城区,交通便捷,地理区位优越,是该区域上风上水的风水宝地,尽揽繁华都会生活,如图1所示。
1新中式景观设计理念该项目采用新中式景观的空间设计手法,在空间序列上通过两条主要轴线的贯穿,层层递进,一步一景,形成一府(即状元府),两院(即国学院和学士院),一台(融境台),六园(即儒庭园、览山园、缤纷园、石林园、桑榆园、莺飞园)的三重十境景观空间格局。
该项目以书院文化为承载对象,打造书院文化和自然山水为主体,通过感受游、立、闲的人生三重境界依次展开景观空间节点,以带有文化特征的国学院、融境台、学士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景观节点在中轴线上自然和谐的延展开。
项目选择新中式景观自然美属性和精神美属性兼具的植物。
在社区咫尺空间,尽量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空间。
形成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园林空间意境。
2新中式社区景观整体规划设计以解读现有规划建筑围合的景观空间为基础,以新中式经典的设计手法,重现原生的中式门堂楼阁的五进空间序列,完成现代书院及自然山水空间的打造。
与其文化脉络景观相呼应形成该项目最独特的自然山水景观,景观除了在文化上考虑人文的营造及熏陶,更在功能上提出打造一个温暖的、人文的、互动的、社交的、健康的居住环境。
社区的景观满足人群全年龄化,共享互动化,健康场景化的人居需求,从5大健康维度,10大场景模块诠释健康内核,实现0~100岁全龄人群身心灵的健康关怀,在共享互助中赋予丰富的居住体验,在温暖场景中重构健康生活方式。
2023年第02期现代园艺新中式风格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探究左沐(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新郑51100)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逆城市化”的概念被提出来,大城市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开始向往能静心养性的乡村生活,在这种大背景下,民宿成为旅游市场炙手可热的业态之一,而民宿的概念不断扩展,服务质量也不断提升,原有的家庭式民宿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人们更注重其景观设计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
因此,新中式风格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以某民宿为例,分析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新中式风格的应用。
关键词:新中式风格;居住区;民宿;景观设计1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涵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指通过环境、绿化设计等美化住宅建筑以外的空间。
因此,景观设计不仅要方便居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及人际交往,还要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实现景观设计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如果按照居住区风格分类说明新中式居住区,其是以居民经济、生活需求为基础,提炼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文化元素并创新应用,形成别具一格的现代中式风格与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建筑风格。
与传统的中式风格建筑相比,新中式风格仍沿用传统中式风格的布局格式,但建筑中的各个元素用现代材料及手法呈现,既能满足居民更现代化的居住习惯及心理需求,又能保留中式住宅的空间意韵及文化精髓,使居民能更深切地感受我国古典建筑文化的魅力。
与传统中式景观设计相比,新中式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也有很大不同,如传统中式景观设计更注重空间的丰富性、灵活性、多变性,而新中式强调简洁性、实用性及舒适性;新中式的道路设计往往幽静而曲折,新中式则明快而便捷;传统中式景观设计中,往往以自然式的水体为中心,住宅沿水体设计,新中式则以水体环绕主体住宅;传统景观设计中以山石为主要造景元素,新中式则以山石为点缀等,这些均能看出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与传统中式景观设计有很大区别。
2新中式风格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功能要求2.1新中式风格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用新中式风格,要能够满足以下3点基本原则。
中国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案例一、苏州园林——古典中国元素的集大成者。
1. 元素呈现。
苏州园林那可算是把中国元素玩得明明白白的。
首先是那白墙黑瓦,就像一幅水墨画一样。
白色的墙简洁素雅,黑色的瓦就像乌篷船的篷一样,盖在屋顶上,随着屋顶的起伏,有高有低,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园林里的漏窗也是一绝。
那些漏窗的形状五花八门,有圆形、方形、扇形,还有些奇奇怪怪的几何形状组合。
透过漏窗看过去,那景色就像是被画框框起来的画一样。
这边是几竿翠竹,透过扇形的漏窗看,就像是一幅天然的竹石图;那边是一泓清泉,圆形的漏窗里就出现了一个灵动的水圈画。
假山和怪石更是中国园林的招牌元素。
这些石头就像从地下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有的像狮子,威风凛凛;有的像乌龟,趴在那里一动不动。
它们按照造园者的心思,堆成了各种小山丘,有山洞,有峡谷,人走在里面就像走进了一个缩小版的山林。
2. 设计效果。
这种充满中国元素的设计,让整个园林充满了诗意。
在这里,一步一景,每一个角落都有惊喜。
你走着走着,可能就会看到一个小亭子,飞檐翘角,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鸟儿。
坐在亭子里,听着周围的潺潺流水声,看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假山和翠竹,感觉自己就像古代的文人雅士一样,能在这里写诗作画一整天。
而且,这种设计还特别注重空间的曲折变化,不会让你一眼就看透整个园林,就像在玩一场寻宝游戏,吸引着人们不断去探索。
二、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1. 元素呈现。
奥森公园在很多地方都巧妙地融入了中国元素。
比如说那龙形水系,龙在中国文化里可是吉祥和权威的象征。
这个水系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盘踞在公园中,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
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就像龙身上的鳞片在闪烁。
公园里还有很多传统的植物配置。
像梅花、竹子和松树这“岁寒三友”就经常被组合在一起种植。
冬天的时候,梅花傲雪开放,红红的花朵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鲜艳;竹子依然翠绿挺拔,像是坚强的卫士;松树则用它那苍劲的枝干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
新中式景观设计理念的探讨之“牡丹·青花瓷”摘要:通过皇册家园三期景观方案的设计方案阐述新中式理念的景观表达,皇家气质的文化再现,古典元素的创新融合,意在探讨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新主张。
挖掘古典元素牡丹、青花瓷的文化内涵,营造一种特定的人文情怀,打造中式生活的归属感。
关键词:景观设计;新中式;居住环境;文化前言梁思成先生将建筑分成四等:“一是中而新;二是西而新;三是中而古;四是西而古”。
梁先生对“中而新”的建筑风格的赞许指出了中国建筑在遵循传统基础上的现代创新之路,也是广大建筑与景观设计者几十年来不懈的追求。
可以说,梁思成“中而新”的提法开启了“新中式”建筑与景观风格探索的源头。
海德格尔说,人就是要寻找诗意的栖居。
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的园林有情绪、情感、诗意与历史文化。
情感与文化的融入使我们的传统园林变得情景交融,相对于西方传统园林理性的光芒,中国园林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人文的情怀,这是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师必须坚持的理想。
于是,新中式理念的探索就成了设计师们的一个课题。
下面由皇册家园三期景观设计的一个方案来论述对于这个课题的一次尝试与探讨。
釉染春韵牡丹妆,素胚青花浓淡彩。
富贵幽居书画里,翰墨拾忆那朝事。
(图1总平面图)1基地分析1.1项目概况南京皇册家园三期,基地南临集庆路,东临船板巷与秦淮河,占地面积为25244m2,其中景观面积为14943m2。
一期、二期景观现已经建设完成,以皇家园林的大气沉稳为主,体现高贵的生活品质。
1.2项目背景项目源于明朝皇家的遗址,延续皇家园林的高贵大气。
依傍秦淮河边,濡染于秦淮文化的熏陶,拥有着独特的人文气质。
1.3风格定位延续皇家园林的大气高贵,创造高品质的生活休闲空间。
升级品位,形成三期独立的特色—“雅”。
高贵中的淡雅别致,挖掘关于明朝皇室的痕迹与秦淮的文化,标志土地记忆。
渗透现代的设计手法与景观元素,打造一个紧跟潮流的新中式居住区景观。
对现代中式风格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探究作者:黄勐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6期摘要:现代中式风格是由传统中式风格逐渐演变,其风格特点是形式简洁大气,色彩统一,各类构筑小品符号性强,整体气质庄重自然,是时下最流行的国际潮流之一。
本文从现代中式的意义、应用的整体性、元素合理配设、材料适用、植物搭配、配套小设施六方面分析了现代中式风格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很好地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为现代中式风格在景观设计中很好地应用。
关键词:现代中式风格;景观设计;应用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A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也有所要求,在国内景观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异国风格的设计案例,但同时多元化的设计风格使得中国本土设计文化受到巨大冲击。
什么是“新中式”景观设计呢?“新中式”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里的邂逅,以内敛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它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景观,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让使用者感受到浩瀚无垠的传统文化。
“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
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
一、现代中式的意义本人认为现代中式风格是由传统中式风格逐渐演变,其风格特点是形式简洁大气,色彩统一,各类构筑小品符号性强,整体气质庄重自然,是时下最流行的国际潮流之一。
本文从现代中式的意义、应用的整体性、元素合理配设、材料适用、植物搭配、配套小设施六方面分析了现代中式风格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中式风格结合了现代的功能需求,以当代景观设计语言表现传统园林的精神内涵,摒弃程式化的东西,在中国古典园林精髓中寻找寓意、内涵与元素,赋予现代审美的形式和手法,删繁就简,在设计语言上进行创新,在具体造景手法上追求意境。
中式园林案例分析苏州的留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它在园林空间素质、建筑布局、叠石理水、植物配置等园林构成上的处理都代表了江南园林艺术的精华。
留园紧邻于邸宅之后,分为西、中、东三区。
三区备具特色;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以山、水兼长。
东区以建筑取胜。
如今。
西区已较荒疏,中区和东区则为全园之精华所在。
下面从园林的四个特别分别论述: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如翔如舞,如伏如蹚;秀逾灵璧,巧夺平泉。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
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
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一-本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出。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目的在于求得一个概括、精练、典型的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
这样的创作又必需合乎自然之理。
方能获致天成之趣。
否则就不免流十矫揉造作,犹如买椟还珠、徒具抽象的躯壳而失却风景园林的灵魂止从假山尤其是山石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上,既能看到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提练,也能看到诸如“布山形、取峦向、分石脉”、“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等山水画理的表现,乃至某些笔墨技法和皴法、矾头、点苔等的具体摹拟。
可以说,叠山艺术把借鉴于山水画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写意方法在三度空间的情况下发挥到了极致。
它既是园林里面复现大自然的重要手段,也是造园之因画成景的主要内容。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东区的西部仅占全国面积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却是园内建筑物集中、建筑密度最高的地方。
这部分的规划,利用灵活多变的院落空间创造出一个安静恬适、仿佛深邃无穷的园林建筑环境。
满足了园主人以文会友、多样性的园居生活的功能要求。
建筑物一共五幢分别结合游廊、墙垣再分划为三个小区:五峰仙馆、鹤所一区与还我读书处一区采取有中轴线但非对称均齐的布局:揖峰轩、石林小屋一区采取既无中轴线又非对称均齐的自由布局。
浅析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发表时间:2018-07-13T13:52:23.16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 作者: 叶浩彬[导读] 通过与古典园林的对比,剖析了当前中式园林在中国造园思想方面的继承、发展和普遥存在的问题。
摘要:新中式”景观设计是将时尚元素融合进中国传统风格中,从而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既不失传统的文化精髓,又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本文从中国园林的造园思维方式和基本设计技术方面出发,通过与古典园林的对比,剖析了当前中式园林在中国造园思想方面的继承、发展和普遥存在的问题。关键词:新中式景观设计;特点;手法;问题及缺陷;
引言
新中式风格景观介于古典中式与现代中式之间,它延续了古典园林中的一些景观要素并做了一定的改进,根据各地特色吸收了当地的风格,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兼容了一些时尚的元素。能从景观外表上捕捉到中式景观的影子,也能从意境上感受到中式生活的韵味。新中式是介于古典中式与现代中式之前的风格。由于新中式风格在传统景观基础上有较多改进和创新,目前在别墅和公寓项目中都有应用。
一、新中式园林景观特点
园林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种植树木花草、改造地形、布置景观、营造建筑的方式,创作出的优美的人造自然环境。园林景观建设不仅能美化城市,改善环境质量,同时还发挥着绿化作用,能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为人们营造了一个优美、舒适、自然的休息空间。因此,园林景观不仅要美观,富有创意,同时还要具有环保属性。新中式园林景观是当前最能体现传统园林设计风格的园林形式,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现代元素。这种设计手法,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又体现了时代特色,增强了园林景观时代性、观赏性、文化性,突破了中国传统园林景观风格的沉稳有余,使园林景观更符合现代化的审美取向。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以再现自然山水为基本原则,设计中注重对自然与建筑和谐关系的体现,巧妙的把自然与人工美进进行结合。而新中式园林景观则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注重对人需要的满足,强调园内舒适性,既尊重自然和谐理念,也融入了改造理念,在保留原有传统元素特征的同时,利用现代设计方式,优化自然元素,利用声、光、垫再现自然美与人工美,摒弃了奢华铺张的设计方式,弥补了传统设计缺陷,增强了园林景观意境与情趣,提高了园林景观实用性与现实性,既降低了设计成本,同时也使园林景观职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二、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手法 2.1 空间布局的技术
很多的中外艺术家喜欢把中国的新式园林景观设计看做是一件艺术品来欣赏,其主要是因为中国新式园林景观的设计不仅融入了设计的要素,而且也融入了心理学的要素,在实际的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把人们在欣赏景观时的心理感受和视觉冲击等考虑进去,以此来设计整个建筑物园林景观的空间布局,其中大多数新中式园林景观的设计都遵循:开始、引导、高潮和尾声四个基本部分,层层深入、层层递进引人入胜,这样既不会使欣赏者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且也会使得整个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变得更专业,另外一个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在空间布局上的突破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了空间转换的思想,这样的思想融入到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就使得整个建筑更有艺术气息,为景观增添了更多的美感。 2.2 构景手法
首先就是借景,借景顾名思义就是借助周围的环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景都是可以借的,而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借助有利的景观,目的是提升现有设计景观的美观程度,其次就是隔景和障景,这主要是指在现有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如果有不被需要,同时又影响美观程度的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选择对其进行隔断等,避免给正常的景观设计带来影响,最后就是色彩配置,色彩是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对视觉冲击力最大的一个自然景观,同时也是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最为关注的一个焦点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到人们的欣赏路径来确定色彩搭配,最好是在欣赏着最有欣赏兴趣的时候搭配最鲜艳的颜色,对视觉造成冲击,刺激他们的神经,提高其对景观的欣赏程度。例如,苏州园林风情青砖砌半露天餐厅装修设计的很有味道,古色古香的江南气息迎面而来,竹子式的顶棚设计的与众不同,很有韵味,墙壁的设计很有韵味,桌子的设计很有浓郁的古典气息,地板采用的是米色,给人的感觉很舒心美好,再加上壁画的设计很自然美好,周围绿植的设计很清新自然,使人眼前一亮,不一样的视觉冲击,整体的设计很有味道,给人的感觉也很好,带给你美丽的心情。 2.3 花木配置
在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也是如此,花木配置是一个基本的要素,但是同时也是在配置时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水平和素养的技术,在对花木进行配置时需要考虑到鲜花的种类、数量、摆放的位置等,都是需要有科学、合理的依据的,否则随意的摆放和配置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则可能会影响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合适、恰当的花木配置能够使得整个园林景观设计锦上添花,增加其整个工程美观程度。
三、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缺陷
大量的中式园林,随着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不断涌现这其中不乏优秀的园林作品,但也有大量的仿古景观在设计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新建和扩建的中式园林景观中的存在,大多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或艺术的了解不够深人,或是地理经济因素条件的限制所致。 3.1新建的园林景观
①植物配置缺乏意境,与建筑和环境未充分结合《园冶》中曾经提出:“ 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提,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耸翠。”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对植物的培植要求极高,不同种类的植物有其特定的栽种位置来体现园林自然之美。植物配置之精巧在于遵循画理诗情,还常常赋花木以人性,这也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牡丹豪放富贵,莲花象征吉祥,而梅则代表坚强高洁,此外,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紫薇代表家庭和睦,这些都在园林中有大量的体现。另外,建筑的名也与植物相配合,体现非凡的意境和情趣。但现在建成的许多中式园林,在建筑采用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同时,却使用西方风致园的植物搭配风格,色彩丰富,变化多端,高低错落有致,这虽然体现了自然之美,却忽略了园中的诗意。更有甚者,用大量五颜六色的植物带,拼出各类图案,一味追求视觉效果,连自然之趣也丧失殆尽。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多赋草木以情趣,才能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也才能体现出中式园林的意境,使整体风格相互协调呼应。
②缺乏对地形条件的考虑
中华名园的景致,往往讲求蜿蜒曲折、起伏跌宕、地形高差和空间大小的变化,带来丰富的游园乐趣。而现在一些设计师,不考虑城市的地形单调、缺乏变化的特点,营造中国古典风格的景观,无论亭台楼榭多么精美华丽,都无法充分展现园林艺术的美。而有的设计,强行改造地形,凿池堆山,虽然营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但后期的维护缺乏管理,导致山枯水竭,反而影响景观。地形是否适合建造中国古典式的园林景观,应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认真考虑。
③建筑物装饰及其他硬质景观缺乏意境和文化内涵
丰富的意境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不同的材料或装饰也表达了不同的含义。铺装的图案、门窗的雕花等都具有各自独特的象征意义。例如古典园林中常用云石来作为踏步,代表平步青云的含义。而现代完成的许多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师省去了大量精美的装饰,而有些装饰也仅是为了景观效果的饱满,并不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之相反,有的设计为了体现主题,而在古典景观中加人现代景观造型,显得突兀而缺乏美感。
④单纯模仿名园,缺乏对现代环境的分析
皇帝下江南,可命工匠模仿江南名园建造园林。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盲目地将此法用于现代园林的建造,有失妥当。不同的地域环境,应该有适合该环境的园林景观。比如叠假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表现山水这一主旨所必备的。它在私家园林中虽然实际的尺度和体量都不大,却仍然能体现其高峻与幽深的境界,宛若自然。可是,不考虑场地规模或外部环境条件,不分场合地堆叠假山,既显不出山峦的气势,破坏了原有环境的整体性。例如狮子林的石景,远近闻名,但如果将其照搬到现在某些完全开放性的园林景观当中,石林中的很多地方则可能成为无人问津的消极空间。 3.2改建、扩建的旧园
在人们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在不断建设新的景观场所的同时,许多人也开始钟情于原有传统景观的扩建来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而诸多的改建和扩建中也带来许多的败笔,甚至毁坏原有景观的美。这种破坏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使布局结构的整体性被破坏,缺乏统一性。狮子林中后建的舫便是一例,体量过大,从而使原有的并不宽敞的空间显得局促狭小,甚至产生了喧宾夺主的结果。
第二,原有景观与扩建或修复景观风格缺乏一致性。许多的新建或修复部分的建筑或景观,建造得粗糙,缺乏考究,有的还带有浓厚商业气息,无法体现园林中的情趣和如诗如画的意境。
第三,扩建的设计缺乏对文化历史背景的了解,从而造成扩建的部分的园林风格年代模糊,细部更无法体现园林美感,抹杀了原有的景观特色和整体性。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城市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们渴望亲近自然,需要一个自然的休息环境。园林景观就是为人们提供自然休息环境的重要设施,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弥补了传统设计不足,同时继承了传统园林文化内涵,十分值得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郭岚.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2]杜莹.苏州园林对现代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的启示南昌大学 2016.03. [3]孙勃.新中式景观的形式与肌理研究.长安大学 2012.07. [4]黄倩.传统审美文化与住宅景观设计.北京林业大学 2014.10. [5]张远.试论园林设计理念对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影响.东南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