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缺铁性黄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缺铁引发作物叶片黄化早衰,认识症状及时防治这几年来,在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盲目施肥的现象。
很多农民朋友缺乏对土壤营养学的了解,认为化肥用的越多,作物的产量越高。
盲目、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土壤残留大量的酸根离子,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引发土壤酸化板结。
而土壤的酸化,抑制了各种养分的吸收利用率。
特别是中微量元素,虽然作物需求量比较少,一旦缺乏危害却很严重。
铁元素代号Fe中微量元素譬如钙、镁、硫、铜、铁、锌、钼等,它们在作物体内的移动性比较差,缺乏症状多表现在新叶黄化,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我们都知道,铁元素参与人体的造血,缺铁会引发缺铁性贫血。
对于作物来说,缺铁导致作物叶片黄化早衰。
目前在农业生产中,缺铁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各国的农田普遍都有缺铁的发生。
而在我国,无论是南方的沿海地区,还是北方的黄土地、蒙古草原,乃至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多存在大面积缺铁的土壤。
由于缺铁,导致大田作物、果树、蔬菜等产量、品质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今天,老王就为大家讲一下作物缺铁的危害及症状,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铁元素对作物生长的作用根据植物营养学介绍,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一共需要17种必须的营养元素。
这17种必须营养元素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缺一不可性,一旦某种元素缺乏作物就无法正常的生长。
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来自于空气,而大量元素氮、磷、钾我们通过使用化肥的方式进行补充。
剩余的11种营养元素,作物的需求量比较小,我们称之为中微量元素,譬如钙、镁、硫、铜、铁、锌、钼、镍、氯等。
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的组成在对植物营养研究的过程中,铁元素是最早发现的作物必须的中微量元素。
虽然铁的含量在作物体内很少,仅占植物干重的千分之三左右。
但是铁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参与叶绿体的形成。
铁在植物体内含量很低,而且多集中在叶绿体中。
它能够影响叶片中叶绿体的构造组成,而叶绿体是作物叶绿素形成的先决条件,决定了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和制造养分的效率。
果树叶片发黄干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高唐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聊城__)果树叶片黄化干枯的问题时有发生,通过多次现场实地调查,发现果树叶片黄化干枯的原因有很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树种,不同品种之间有相似也有区别,可以分为以下4种情况:常见的有缺铁性的黄叶病,缺锌引起的小叶病,缺钾引起的叶片边缘干枯,缺镁引起的黄叶等,其中常见的,易发生的有缺铁性黄叶,缺镁和缺钾引起的叶片发黄干枯。
1.1 缺铁性黄叶病症状。
新梢幼叶叶片失绿发黄,但叶脉仍然绿色,呈现绿色网状,缺铁严重的幼叶变白,边缘干枯,严重的呈新梢顶端枯死。
苹果、梨、桃等多种果树普遍存在,以核果类较重。
盐碱地和土壤粘重的果园发生也较重。
原因分析。
缺铁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的因素有多种。
果树是多年生植物,其根系每年在固定位置和土壤中吸收养分,如果土壤中养分供应不及时或者流失严重,极易导致缺素症的发生。
但有的土壤中并不缺铁,而由于土壤和根系的问题造成缺铁,例如盐碱地,浇的水含盐量高,pH值高,土壤板结透气性差,不能及时排水,夏季高温干旱等因素都有可能使果树根系发育不良,造成铁元素无法被有效地吸收。
由于铁元素在树体中流动性差,所以缺铁性黄叶病主要表现在幼叶和新梢上。
防治措施。
预防和防治生理性病害一定要树上和地下综合防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改良土壤是最根本的措施,可以结合秋季施基肥进行,基肥选择土杂肥或者有机复混肥,盛果期果树土杂肥每666.7 m2施2立方左右,再加上硫酸亚铁或者柠檬酸铁15 kg左右,混匀后施入,以树两侧开沟施入为好。
盐碱地和土壤粘重的果园除了增施有机肥和硫酸亚铁,还要以含盐量低的水灌溉压碱,建议安装喷灌滴灌设施或者水肥一体化设施。
(2)生长季结合地下施肥,树上进行叶面施肥,作为缺铁性黄叶病的补救应急措施,叶面施肥见效快,但是持效期短,可以每间隔20 d左右喷施一次。
发芽前喷施1%的硫酸亚铁,发芽后喷施黄腐酸二胺铁200倍液或者0.3%硫酸亚铁加上0.1%的尿素效果较好。
在北方很多地区的果树黄化现象很多,其中缺铁性黄化又称黄化病、白叶病。
会给果树产量、品质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根据经验造成黄化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主要有这些。
一、具体原因
1、土壤含盐碱多
在碱性土壤中pH过高,使铁水解沉淀而使活性铁转化成非活性铁,果树根系难以吸收,铁素不足,降低叶绿素的合成,叶片黄化,因而缺铁性黄化多发在盐碱地区。
2、同土质及灌水有关
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及经常灌水的果园容易出现缺铁性黄化。
干旱时由于水分蒸发,表层土壤中含盐量增加,也导致黄化病发生。
3、施肥不当
有机肥施用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铁的有效性下降,不能被果树吸收利用,
或是偏施氮肥,造成新梢生长过旺,铁元素吸收不足,也会使新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铁失绿症状。
二、防治方法
①改良土壤
将好土和杂草、树叶、秸秆等加上适量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混合后回填。
经过几年的深翻改土,不仅可以使土壤得到改良,还能有效预防黄化病的发生。
②加强肥水管理
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干旱时及时灌溉,雨季注意排水。
③叶面喷施铁肥
此法是最常用的校正果树缺铁黄化病的高效方法,也就是采用均匀喷雾的方法将螯合铁营养液喷到叶面上,在土壤PH值2- 12范围中有很强的稳定性,喷施时间应避免高温和阳光,喷施后不在喷施其它铁肥,可以和其它酸性、微碱性、中性肥料农药混合施用。
果树缺铁最快补救方法果树缺铁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不足问题,它会导致叶子出现黄色或白色的斑点,嫩叶变小,叶片变脆,果实不均匀发育甚至影响果实数量和质量。
快速补救果树缺铁的方法可以分为土壤施肥和叶面喷洒两种方式。
土壤施肥是预防和纠正果树缺铁的有效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施用富含铁元素的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中富含大量的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微生物活动,从而增加铁元素的有效性。
常用的有机肥料有鸡粪、猪粪、牛粪等,可以将其均匀撒在果树周围的土壤表面,然后用铁铲或锄头轻轻混合土壤。
2.施用含铁肥料和铁螯合剂:含铁肥料如硫酸亚铁、硫酸铁等,可以通过土壤和水分迅速被吸收和利用,供给果树所需的铁元素。
铁螯合剂可以增加土壤中铁元素的可利用性,使其更容易被果树吸收。
3.调整土壤pH值:土壤pH值的变化会影响果树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
铁元素在酸性土壤中更易溶解,因此可以使用酸性化土壤的方法来增加铁元素的有效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施用硫酸铵、硫酸钾等酸性肥料,或使用硫酸进行土壤酸化。
然而,这种方法需要注意控制土壤酸度,以免对其他作物或土壤微生物造成伤害。
叶面喷洒是针对果树缺铁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果树迅速吸收铁元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叶面喷洒方法:1.使用含铁肥料的叶面喷雾剂:硫酸亚铁、硫酸铁等含铁肥料可以制作成叶面喷雾剂,喷洒到果树嫩叶上。
这样可以直接供给果树需求的铁元素,并通过叶片吸收快速补充缺铁状况。
2.使用铁螯合剂的叶面喷雾剂:铁螯合剂可以增加铁元素在叶片上的可利用性,使其更容易被果树吸收。
将铁螯合剂稀释成适当的浓度,喷洒在果树嫩叶上,可以提高铁元素的吸收效果。
3.结合叶片施肥和根部施肥:可以通过同时进行叶面喷洒和土壤施肥,以补充果树全身的铁元素需要。
叶面喷洒可供果树迅速吸收,而土壤施肥则可以提供较长时间的营养补给。
需要注意的是,补救果树缺铁的方法应该在果树生长季节进行,以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果树缺铁性黄化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程才杨其斌朵宝庆马岩兵(甘肃农垦张掖农场林果站 734013)一、缺铁性黄化病的表现:果树缺铁性黄化病首先从新梢顶部嫩叶开始表现出来,初期先是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呈绿网纹状,随着黄化程度加重,新梢嫩叶全叶呈黄白色,下部老叶也出现黄化,继而新梢顶部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边缘开始产生褐色焦枯斑,叶片逐渐坏死,严重者叶焦枯脱落,顶芽枯死,甚至导致整株死亡。
除叶子表现失绿症状外,果实也表现黄化现象。
二、发生黄化病的原因:果树黄化病主要是因为缺铁引起的,是铁在土壤中有效性低,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差造成的。
容易缺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 土壤含盐碱多。
在碱性土壤中pH过高,使铁水解沉淀而使活性铁转化成非活性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形成缺铁性失绿,因而缺铁性黄化多发少在盐碱地区。
2. 土壤有机质过低。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铁的有效性下降,不能被果树吸收利用。
3. 土壤中磷、锰或锌含量过高可能引起缺铁,不合理施肥,尤其是磷肥施用过多也容易引起缺铁。
肥水过量,尤其偏施氮肥,造成新梢生长过旺,铁元素吸收不足,也会使新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铁失绿症状。
4. 同土质及灌水有关。
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及经常灌水的果园发病较重。
干旱时由于水分蒸发,表层土壤中含盐量增加,也导致黄化病发生。
三、防治黄化病的方法:(1)改土施肥。
在盐碱地定植的梨树,每年秋天在行间(或株间)挖沟,将好土和杂草、树叶、秸秆等加上适量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混合后回填。
经过几年的深翻改土,可以使土壤得到改良,还能极大地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可有效的防治黄化病的发生。
(2)平衡施肥。
要注意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增施有机肥、微肥。
(3)叶面喷施铁肥。
叶面喷施铁肥是最常用的校正植物缺铁黄化病的高效方法,也就是采用均匀喷雾的方法将含铁营养液(如硫酸亚铁、EDTA-Fe)喷到叶面上,可与酸性农药混合喷施。
根据黄化程度,每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桃树黄化病是果树种植中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叶脉绿色,严重时整片叶变为黄色或白色,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产量。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缺铁性黄化: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可以通过施用含铁肥料来改善。
例如,在春季萌芽前喷洒0.3%~0.4%硫酸亚铁溶液或者0.1%~0.2%螯合铁溶液;也可用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树干注射。
2. 根系管理:对于土壤黏重、板结、盐碱地地块,可以施用微生物菌剂如地力旺,以释放土壤中固化的营养元素。
3. 合理施肥:增施优质有机肥,控施化肥,提高土壤通透性和理化性状。
在定植坑内加入河沙也有助于改善土壤条件。
4. 修剪管理:采果后轻剪结果枝,疏除背上枝、直立枝、细弱枝、病虫枝、交叉枝,保留一定数量的营养枝,平衡树势。
5. 防治根系病害:检查苗木是否有病害,并使用硫酸铜溶液或石灰水浸根处理,发现根癌病植株要及时切除并消毒。
6. 品种选择:种植抗病品种也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
7. 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加强整体的田间管理,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8. 水分管理:注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桃树的影响,确保适量供水。
综合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有效地控制桃树黄化病的发生,保证桃树健康生长和高产优质的果实产出。
果树缺铁性黄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铁元素对作物重要作用
而如果作物缺铁,氨基酸合成蛋白就会受阻,细胞不能很好分裂,作物的呼吸、固氮、光合、代谢功能以及叶绿素合成都会受到制约和影响,从而行成枝叶枯黄、失绿、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影响正常生长.这些现象在核果类果树上表现尤为明显,直接造成减产减收,影响种植效益.
二、果树类缺铁表现症状
果树缺铁性黄化病首先从新梢顶部嫩叶开始表现出来,初期先是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呈绿网纹状,随着黄化程度加重,新梢嫩叶全叶呈黄白色,下部老叶也出现黄化,继而新梢顶部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边缘开始产生褐色焦枯斑,叶片逐渐坏死,严重者叶焦枯脱落,顶芽枯死,甚至导致整株死亡。
除叶子表现失绿症状外,果实也表现黄化现象。
三、为什么作物容易缺铁?
1、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导致以往蠢蠢欲动的锰离子和铝离子越来越肆无忌惮起来,以前在中性或者偏碱的环境下,它们主要以三价的形式存在,活跃程度受到限制。
土壤酸化使他们由三价变为二价,它们活跃之后,大量的锰和铝离子进入植物体内,排斥其他阳离子元素的吸收,造成植物缺铁缺镁缺钙,果树出现粗皮病。
2、土壤含盐碱多。
在碱性土壤中pH过高,使铁水解沉淀而使二价铁转化成非活性三价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形成缺铁性失绿,因而缺铁性黄化也发生在盐碱地区。
3、土壤有机质过低。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铁的有效性下降,不能被果树吸收利用。
4、铁肥的自身特点决定,因为二价铁很容易被氧化成不可被作物吸收的三价铁。
四、为什么普通铁产品效果不佳?
铁化合物以二价铁和三价铁的形式存在。
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是二价铁,但是二价铁在遇到空气和水以后很容易快速被氧化成三价铁(铁锈的主要成分),而三价铁不能被作物吸收。
五、究竟该如何补充铁元素
综合上述原因,解决补铁难题主要有两点
1、解决二价铁容易氧化的问题
2、解决二价铁在酸性土壤及碱性土壤中稳定性及活性问题
郑州千美植保的新型螯合铁,采用国际先进螯合技术,使二价铁稳定期达五年以上(国际上较为高端的一般为三年),其功效是硫酸亚铁几百倍,是一般有机铁的几十倍,吸收利用率极高,是目前补铁产品的最佳选择。
郑州千美植保螯合铁具有高效、高品质、超强生物活性,在土壤PH值3-10范围中有极强的稳定性,具有全水溶性,快速溶解,迅速吸收利用,见效快,安全、方便,增产幅度,大提高产品的品质等特点!
具体使用步骤
(1)灌根用法:将螯合铁先用少量水溶解,再根据需要加适量水备用。
绕果树树冠或沿植物两侧挖15-20厘米深槽沟,把溶液均匀倒入槽沟并立即填平,加水量以溶液能在沟内分布均匀并渗入到根部为准。
(2)滴灌及冲施用法:定期加入灌溉水中,随水冲施,施用次数依缺铁严重程度,适量增减,每亩用量100-250克。
(3)叶面喷施:用水稀释3000-3500倍施用。
果树:一个结果周期施用两次,第一次为新叶萌芽期,第二次为花落时。
第一次每株施用量为30克,第二次追肥用量减半;按1克本品兑0.5升水的比例,然后施于根系土壤中,尽量使根系均匀受肥。
豆科植物:一个结果周期施用两次,第一次为新叶萌芽期,第二次为花落时;用水稀释3000-3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观赏植物:参照豆科植物用法和一次用量,在新叶萌芽期施用一次即可。
其他农作物:参照上述使用方法使用,一般来讲,使用量越大效果越好,但不能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