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4.19 MB
- 文档页数:48
有关公共外交研究的几个问题有关公共外交研究的几个问题一、关于公共外交的提出与界定虽然公共外交的具体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拿破仑时代,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共外交”这一概念,是在1965年由美国学者埃德蒙·格里恩首先提出。
公共外交自其被明确地表述以后,受关注的程度可谓越来越高。
(一)有关公共外交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有关公共外交的研究成果已积累甚多。
第一,西方学者对公共外交的研究。
公共外交的研究始自西方,其具体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其一,冷战时期,公共外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外交流的领域。
在冷战前期,西方公共外交的研究主要是为了配合美国对苏冷战的大战略的需要,集中于对苏的宣传策略的领域。
1953年,美国国务院负责公共事务的前助理国务卿爱德华·W. 巴特雷出版了《真实是我们的武器》。
他认为应该把宣传作为同苏联竞争的一个重要武器,在他眼里,公共外交等同于宣传[1]。
同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成立了“美国新闻署”,由其主管美国公共事务和对外宣传项目,并将“美国之音”收入旗下。
进入20世纪60年代,即公共外交概念正式提出后,对外宣传,跨文化传播等一系列的理念相继提出,丰富了公共外交的内涵,同时也对公共外交的实践发挥了指导性的作用。
当时,一些美国外交官纷纷提议扩展美国新闻署的职能,并强调公共外交的目的主要是要说服自己的对手。
由此,公共外交逐渐与对外宣传有所区别。
其二,进入20世纪90年代,公共外交的研究逐渐关注于国际互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正式步入多极化时代。
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与科技信息化,和平、发展、合作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主题。
这一时期西方的公共外交研究,逐渐向国家间的良性互动倾斜。
许多学者们开始触及“形象管理”、“传播控制”等领域,把传播学引入了外交学研究,将公共外交定义为外交学、政治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
其三,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共外交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构建国家形象。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请您牢记爱考机构网址:“爱考”两个字全拼外交学系政治学理论招生目录系所代码及名称专业代码及名称招生人数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003外交学系030201政治学理论6 09政治学理论与方法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711政治学综合④810政治学理论10政治发展研究030206国际政治15 11当代国际政治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11政治学综合④808国际政治概论12比较政治制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711政治学综合④808国际政治概论030208外交学25 13当代中国外交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4法语③711政治学综合④806外交学14外交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4法语③711政治学综合④806外交学15中国对外关系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4法语③711政治学综合④806外交学外交学系政治学理论专业介绍外交学院外交学系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设立的外交学系(1980年),拥有全国“四个第一”:第一个外交学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1990年),第一个外交学单设四年制本科专业(1996年),第一批获得外交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第一个获得外交学二级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
外交学系设有外交学与中国外交教研室、政治学与公共管理教研室、国际文化与发展教研室。
外交学系师资队伍精干,梯队合理。
外交学系教师承担外交学系和全院各层次学生的外交业务课的教学工作。
现有教职员工29名,教师24人(其中一名副教授在国外任高级外交官),教辅人员5人。
24名教师中,教授5名、副教授8名、讲师11名,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4.2%以上。
24名教师中的学历情况是拥有博士学位的19名、硕士学位4名、学士学位1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9.2%,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5.8%。
外交谈判导论篇一:外交谈判导论钱程《外交谈判导论》布里吉特.斯塔奇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第一章导论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对谈判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在社会各个领域,谈判无处不在,而在政治舞台,外交谈判更以其涉及利害关系及无确定的执行,惩罚机制的独特性,成为避免陷入以武力解决纷争境地的唯一可行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传媒与次区域主义发展,导致民族国家体系对国家利益计算的改变,另有非政府全球外交人士与国内行为体在世界舞台的活跃,使国家行为体面对的谈判环境日益复杂化。
书中以京都会议,朝核危机为例,京都会议涉及利益方众多,使其成为不只是单一事件的持续过程。
发达工业国家面对双层博弈,再一次说明即便是美国这样的世界大国也无法只手遮天。
朝核危机更多地给人故作姿态,相互恐吓的特征。
美,日,中,韩,俄,朝均从本国切身利益出发,确定在朝核问题中的态度,而多方力量在此问题中态度暧昧不清,使得构建六方会谈也困难重重。
因此朝核危机多次走向战争边缘,朝鲜半岛一度成为世界政治的焦点,朝鲜也在风口浪尖中获得其想要的资源援助,六方会谈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法左右朝核问题,该现象在当今政坛屡见不鲜。
书中深入分析这两次谈判,揭示出国际谈判的日益重要性与复杂性。
第二章背景本章重点阐述国际谈判的背景即谈判环境。
宏观上看,国际体系环境包括极性结构,危机与第三方干预。
极性结构的影响在冷战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两极格局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将国际谈判的决策权控于股掌。
危机则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将议题拉向战争边缘,也可以促使谈判双方尽快达成协定。
第三方干预理应将秉持中立原则,然而出于自身利益,这一点往往很难做到。
在利比亚动乱中,北约武力介入影响事件进展,体现更多操作性。
微观上看,谈判的个体特征包括行为体特征,议题特征与过程特征。
作为谈判的参与者,行为体特征对谈判进程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行为体的能力,准则,风格等极易在谈判中显露出来并为对方所利用,而近代随着国际组织,国民外交,跨国公司等发展壮大,参与者不再仅仅是国家行为体,行为体的多样化也注定了国际谈判的复杂性。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自从1981年开始,就从高校本科毕业生当中招生学位研究生。
中央党校的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拥有着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和一批在教学科研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都享有高尚的学术地位与重大的影响力。
中央党校自从建校30连年以来,由于比较完善的研究生培育体系和独具特色的人材培育模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已经毕业的学位研究生当中,前后有29位校友成长为省部级领导干部,137位成长为司局级正职领导干部,一大量校友成长为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政策研究部门的专家、哲学社会科学的带头人,还有一大量成长为著名的企业家,为推动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个优秀的考研培训机构,必然拥有着高度专业化的灵魂人物。
尚考教育由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等众多研究生班主任联合执掌,将整个机构的教学计划与后勤保障体系整合到为考生提供辅导的每一个环节中。
实行吃、住、学封锁一体,真题、重点、模拟考试全方位高三式训练。
渴望学生成功的责任感、良好的教学环境、专业化的教学管理者、人性化的管理办法,魔鬼化的学习气氛,在尚考教育这一切都能充分感受到,另外通过对考生和考生家长的访谈,发现尚考教育也取得了很高的认可,口碑位居行业翘楚。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一、马克思主义大体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1.赵曜等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大体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马列高作选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1.赵曜等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大体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不指定参考书;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赵曜等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大体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金春明著:《毛泽东思想大体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3.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4.张蔚萍主编:《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五、马哲、中哲、外哲、伦理学专业参考书:1.韩树英:《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杨春贵:《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修订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3.杨春贵:《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4.侯才、阮青:《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高作选介》(修订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5.张志伟:《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7.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六、科技哲学专业参考书: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2.黄顺基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周光召主编:《今世科技》,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4.王鸿生主编:《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七、政治经济学专业:1.王天义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程》,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2.李兴山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3.胡希宁主编:《今世西方经济学概论》,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八、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专业:1.王天义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程》,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2.2. 董艳玲主编:《金融学》,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3.3. 储东涛:《区域经济学通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九、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经济法专业:1.沈宗灵: 《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谷春德: 《西方式律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姜明安: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王利明: 《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高铭暄: 《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潘静成: 《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十、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专业:1.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4.顾肃:《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浦兴祖:《今世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吴大英:《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十一、行政管理专业:1.张国庆:《公共行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吴江、胡冶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4.孙卫敏主编:《组织行为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5.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6.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7.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8.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十二、科学社会主义专业:1.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王怀超:《科学社会主义大体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4.萧贵毓:《社会主义思想史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十三、社会学专业: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郑杭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十四、党史、党建专业:1.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盖军:《新编中共党史简明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4.《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理论学习纲要》,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6.许志功:《邓小平理论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十五、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同国家考试参考书目十六、文艺学专业: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1-4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3.童庆炳主编:《文艺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二版);4.傅腾霄主编:《马列文论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5.中国现今世文学史(不指定具体书目,复试时用)十七、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1.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鲁毅等著《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5.秦治来编著:《国际政治学简明教程》,渐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6.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7.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十八、世界经济专业: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张伯里:《世界经济学》,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中央党校一对一考研培训班尚考考研一对一辅导班,是北京唯一一家专注高端定制化的考研辅导机构。
外交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主要参考书目710法学综合科目:①《宪法》(第二版),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②《民法》(第三版),魏振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③《民事诉讼法》(第三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④《刑法学》(第三版),高铭暄、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801国际法专业科目:①《国际法》,邵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②《国际私法》,韩德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③《国际经济法》,余劲松、吴志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711政治学:①《权力·制度·文化》,秦亚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②《政治科学基础》,唐晓、杨帆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5月版。
802国际关系史:《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肖月、朱立群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806外交学(含中国外交史):①《外交学概论》,鲁毅等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②《中国近现代外交史(1840-1949)》,熊志勇、苏浩等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③《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谢益显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④《外交决策》,张历历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807经济学综合:①《世界经济学》,庄宗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②《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版。
③《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版。
808国际政治概论:①《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当代中国政府》,王春英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④《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唐晓等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2000年《外交学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外交团2、外交庇护3、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4、外交豁免5、多边外交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请回答外交代表机关的主要职责。
2、请举例说明当代公认的主要外交基本准则。
三、论述题(30分)请分析美国袭击中国驻南使馆违反了哪些重要的外交公约原则及美国企图达到何种险恶目的。
《当代国际政治与中国外交》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两极格局2、非政府组织3、“新干涉主义”4、万隆会议5、“三砸一烧”事件6、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论第二代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特点2、试论新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建交高潮?各有什么特点?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北约东扩对当代国际政治的影响。
2、试论世纪之交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及其对中国经济建设产生的影响。
2001年《外交学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位次2、外交报复3、外事4、外交调研5、联合国常驻代表团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外交承认的理论含义和实践方式是什么?2、首脑外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作用如何?三、论述题:(30分)论述科技革命影响外交的主要途径并以互联网络技术为例予以分析。
《当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华沙条约组织2、安理会242号决议3、《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4、“美蒋共同防御条约”5、“珍宝岛事件”6、“八•一七公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美、俄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斗争。
2、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主张和原则立场。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述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对大国关系的影响。
2、论述80年代中国在裁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及对美苏军备谈判的态度。
2002年《外交学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外交团2、公使3、临时代办4、管辖豁免5、正式照会6、国宴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多边外交的特点和作用2、新中国外交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述外交礼仪在外交工作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外交工作是高度事务性的特点。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课程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主要专业课程如下:
国际战略学、外交学概论、近现代国际关系、当代国际关系、国际法、国际经济概论、中国外交史、当代中国政治与外交、欧美政治、东北亚政治、东南亚政治、经济学概论、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比较政府与政治等。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学生可以考虑外交机关和外事部门、新闻媒体、涉外企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前景及方向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能适应于外交机关和外事部门、新闻媒体、涉外企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概论比较复杂。
政治学概论的题目06年开始改革,大概包括了政治学原理与国际政治理论两部分。
由于这门课是全院统考的,所以政治学原理占得比重要大一些,而且主要难度也在这块;国际政治概论的题目比较基础。
主要是徐振洲老师(负责政治学原理部分)和王联老师(负责国政概论部分)出的题目,一直到09年的试卷都是。
06到09年的卷子看似比较难,但只要拿到徐振洲老师的笔记,困难就会小很多。
基本就只剩最后两道大题需要自己总结了。
但是今年的试卷题风大变。
我看到试卷的时候吃了一惊,幸好自己对这块知识比较感兴趣,书也看得比较多,所以答的还可以。
后来去复试才知道今年换成唐士其老师出卷了。
但不知道明年会怎么样。
听说唐老师在北大有门课,你最好想办法弄到那门课的笔记。
10年北大没有开参考书,但08的时候有,政治学概论部分开的参考书目包括:《政治科学》、《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比较政治学》华夏出版社《政治学手册精选》商务印书馆(这本书不用理,是博士生看的)《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大出版社《国际政治学理论》梁守德北大出版社《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王逸舟上海人民出版社我当时看的书有点多,一共有十五六本的样子。
其实现在看来不用看那么多,北大开的参考书也与试卷不一定吻合。
我总结一下大概看这么几本就差不多了:1《政治学十五讲》燕继荣北大出版社2《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人大出版社3《西方政治思想史》唐士其北大出版社4《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上海人民出版社5《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这本书看后面几章)6还有就是北大的笔记,我会发给你。
至于华夏社的那三本书我来说两句。
如果还是徐振洲老师出题的估计用处比较大,比如“违宪审查”的概念《政治科学》中有提到,07年大题“试论述不同政治制度产生的社会基础。
”就要看《比较政治学》了。
但是我个人估计明年徐振洲老师出题的概率不大,所以不太用看。
如果一定想看的话主要看看《政治科学》就可以了。
2000年外交学院外交学考研真题《外交学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外交团2、外交庇护3、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4、外交豁免5、多边外交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请回答外交代表机关的主要职责。
2、请举例说明当代公认的主要外交基本准则。
三、论述题(30分)请分析美国袭击中国驻南使馆违反了哪些重要的外交公约原则及美国企图达到何种险恶目的。
《当代国际政治与中国外交》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两极格局2、非政府组织3、“新干涉主义”4、万隆会议5、“三砸一烧”事件6、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论第二代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特点2、试论新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建交高潮?各有什么特点?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北约东扩对当代国际政治的影响。
2、试论世纪之交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及其对中国经济建设产生的影响。
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③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行政权力”。
2000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论第二代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特点2、试论新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建交高潮?各有什么特点?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北约东扩对当代国际政治的影响。
2、试论世纪之交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及其对中国经济建设产生的影响。
2001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美、俄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斗争。
2、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主张和原则立场。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述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对大国关系的影响。
2、论述80年代中国在裁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及对美苏军备谈判的态度。
2002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印巴冲突的症结所在。
2、请回答中苏关系正常化是如何实现的。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90年代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及其面临的问题。
2、为什么说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中之重?中国在对美关系中应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原则?“9•11事件”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会带来何种影响?2003二、论述题:(共30分)请分析自“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的对日外交政策的演变。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述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缓和的背景下在第三世界的扩张战略及其表现。
2、试述建国初期外交领域的三大决策及其含义。
3、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确立了中日关系的哪些原则?三、论述题:(42分)试论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的变化及中国的外交对应。
2004二、论述题:(26分)试分析二战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对美政策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比较杜鲁门主义与罗斯福世界蓝图有何不同,并评述杜鲁门主义的影响。
2、简析当前美国与朝鲜围绕朝鲜核问题的争执以及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政策主张。
第六讲外交机构的组成与职责一、高度集中的外交决策机构1、外交是主权国家的行为,外交决策涉及一国的最高国家利益,具有典型高度集中性(外交无小事,大权在中央,外交工作授权有限)。
外交决策权都掌握在一国最高领导或者实际掌握一国最高行政权利的执行机关手中。
外交决策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特点。
2、几种不同的情况:1)总统制国家(美国),权力高度集中于总统。
2)内阁制国家(日本,英国、印度),国家元首具有象征意义,有签署任命驻外使节国书和接受外国使节国书的权力,但只是名义上,真正掌握实权的是内阁。
3)总统内阁制(法国),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4)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掌握在执政党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5)封建世袭制国家,外交决策权掌握在封建君主手中。
(沙特)3、中美宪法规定(法律与实践不一致)(1)美国(法律早有规定,执行有变)①国会—外交权所在,无限制;②总统—有限制(一战后,战争状态使外交权越来越掌握在总统手中)(2)中国(先有实践,再制定法律)①全国人大—决定战争与和平(但从未决定过)②国家主席—国事活动(2004年加的)4、外交决策者也是最高级别的外交政策执行者。
•一个国家的外交决策者同时也是最高执行者。
他们首先是外交政策的首要制订者,但他们一旦从外交后台走上外交后台,就成为外交政策的执行者,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广泛发展,首脑外交越来越活跃。
•首脑外交的兴起和对外交机构职能的冲击。
二、外交执行机构1、外交部——专职外交执行机构外交部(职能的变化:协调、参与决策,主持执行)。
“使馆承派遣国之命与接受国洽商公务,概应经与或经由接受国外交部或另经商定之其它部办理。
”因此各国外交部即为授权代表国家对外进行交涉的专职外交执行机构,并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所确认。
★不同称谓:✧国务院(国务卿)——美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大臣)——英国✧外务省(相)——日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务部——满清✧外交和通商部——韩国✧外交与合作部——马里✧阿根廷(外交和宗教部),✧巴巴多斯则由总检查长兼管司法和外交部,✧牙买加则由一人兼任外交和国防部长。
第四讲当代外交的基本规范、惯例及发展趋势一、国际规范的概念、形成条件和主要特点1、定义:(1)规范(Norm):Standard, model, or pattern regarded as typical for a specific group.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
某个群体认定的那些标准、模式或方式。
(2)社会规范(Social norms):社会正常的行为方式和准则;(3)国际规范:国际社会(International community)认为正常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
2、国际规范的主要特点:(1)国际行为规范是国家在长期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那些成文和不成文方式和规则。
(2)它是国与国之间正常相处的基础和保障。
(3)和任何行为规范一样,它是复杂的,约束力是有限度的,同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4)认识和把握国际行为规范对于我们分析和处理对外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3、国际法与国际规范(1)国际法与国际规范:外交之所以能够发展,得益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交往的基本规范,结束了外交在其萌芽、初创时期所出现的那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是否按照这种规范行事曾被作为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
这种规范通常被称为国际法。
(2)国际法是由世界各国或大多数国家的意志而产生的义务效力法律,它是由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原则、规章、制度所构成的的一个总体。
(3)国际法的渊源①成文法,即国际条约②国际惯例(国际习惯)★各国在长期交往中逐步形成的先例或习惯,由于被许多国家反复援用,并得以普遍遵守和承认者。
4、当代外交基本规范形成的环境(1)联合国在国际社会发挥重要作用(2)交通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世界日益融为一个整体,形成了所谓的国际社会和国际舆论环境(3)以国际会议为代表的多边外交的广泛展开,形成了一个各国之间共同的交流平台(4)各国之间交往的一些基本做法成为国际上的基本习惯二、主要的规范1.主权与主权平等2.不干涉内政3.和平解决国际争端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民族自决1、主权与主权平等(1)发展:原指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利,是一个西方的概念。
2014年各高校政治学&国际关系&外交学考研专业课基础班视频课程+近五年真题、笔记等全套资料+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1680~3000元7月1日前报名,8折优惠!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1949-2000)牛军编著•导论•一、研究对象•二、教学目的•三、学习的基本线索•(一)中国革命运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二)国际环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互动•(三)中国内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的分期•五、研究概况•第一章新中国对外关系的缘起和发展(1949¡ª1955)•总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此为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关系亦开始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革命运动的产物,这场革命运动历时20余年,是一个渐进并在最后阶段发生飞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这场革命运动和建国的中国共产党已经逐步形成了处理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的指导原则,概括地说包括三个主要内容:“独立自主”,“以自力更生为主,以争取外援为辅”,“利用矛盾、各个击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它所制定的对外政策已经成为中国国家的对外政策,它要处理的对外关系主要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但是,中共中央在革命时期形成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指导原则,一直指导着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发展。
这不仅是因为观念的延续性,也同一个简单的历史事实有直接和密切的关系,即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是在革命运动的后期提出的。
随着建国的进程,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外部事件和处理重大外交问题后,才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对外政策。
1954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
1955年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是当时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一次最重要的实践。
可以说,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标志,中国形成了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架构。
国际政治推荐书目国际政治推荐书目1.(美国)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23年版。
2.(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3.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 (美) 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 : 理论与历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235、俞正梁:《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6、资中筠:《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7、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年。
8、(日本)中西治著,汪鸿祥译:《新国际关系论》,学林出版社,2023年。
9.(美国)康威·汉得森著,金帆译:《国际关系——世纪之交的冲突与合作》,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23年。
10.王圣诵:《国际关系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23年。
13.(美)斯坦利霍夫曼《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4.(美)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5.(美)莫顿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6.(英)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7.(美)塞潦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8.布热津斯基著:《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国际政治推荐书目1.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汉斯·摩根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02.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塞·亨廷顿新华出版社 19993.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布热津斯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4.国际政治的系统与过程卡普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895.国际政治理论沃尔兹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6.大外交基辛格海南出版社 19977.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罗伯特·吉尔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8.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亚历山大·温特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9.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基欧汉和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210.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基欧汉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11.大国政治的悲剧米尔斯海默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12.大国的兴衰肯尼迪求实出版社 1988国际政治推荐书目1.世界政治拉西特等华夏出版社 20232.大失控与大混乱布热津斯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3.历史的地理枢纽麦金德商务印书馆 19854.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斯坦利·霍夫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5.理解国际冲突约瑟夫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6.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吉尔平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97.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斯特兰奇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08.全球政治经济学吉尔平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9.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王逸舟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10.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秦亚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11.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肯尼思·华尔兹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12.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费丽莫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313.政治地理学王恩涌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14.奥本海国际法瓦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15.邓小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世界知识出版社 202316.世界民族主义论王联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17.防务与外交决策中的政治罗杰·希尔斯曼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18.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罗赛蒂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719.美国政府与美国政治李道揆商务印书馆 199920.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背景贝科威茨商务印书馆 197921.现代外交巴斯顿世界知识出版社 202322.外交学概论鲁毅等世界知识出版社 202323.西方外交思想史王福春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
【盛世清北】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笔记-北大考研辅导培训班盛世清北分享: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北大考研复试推迟数日,但是丝毫不会阻止2021届考生备考北京大学考研的决心。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基础差的同学更该要早做准备,早规划。
为了帮助考生在北大考研中能成功上岸,盛世清北整理了北大各专业相关复习资料。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参考书:以下为盛世清北老师为大家搜集的网络参考书目资源,包括但不仅限于这些书籍:政治学概论参考书目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重点参考书目)孙关宏《政治学概论》(作为第一本的补充,结合第一本没有的知识点来复习)海伍德《政治学》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这本书考察的简答题、论述题较多)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潘维《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陈岳《国际政治概论》李少军《国际政治概论》宋伟《国际关系理论》孙学峰国际关系理论讲义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王联《中东政治与社会》国际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目《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王正毅;《国际政治经济学》朱文莉;《全球政治经济学》罗伯特.吉尔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宋新宁、陈岳国际关系史参考书目1.《国际关系史》上册王绳祖武汉大学出版社(可参考法律版)2.《国际关系史》(现代卷)方连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方连庆、王炳元主编3.《国际关系史》(战后卷)方连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方连庆、王炳元主编4.《冷战后的国际关系》宫少朋等世界知识出版社作者:宫少朋、朱立群、周启朋主编5.《国际关系史》袁明北京大学出版社6.《国际关系史纲》何春超、张志、张季良编著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参考书目1. 《当代中国外交史》谢益显中国青年出版社2. 《当代中国外交》颜声毅复旦大学出版社3. 《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孙岩北京大学出版社4. 《香港模式与台湾前途》李义虎张植荣世界知识出版社5. 《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张植荣北京大学出版社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参考书目1. 《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册)方连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 《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谢益显,中国青年出版社3. 《新中国外交思想》,叶自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 《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张植荣,北京大学出版社5. 《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杨公素,张植荣,北京大学出版社6. 《中东政治与社会》,王联,北京大学出版社7. 《国际组织》讲义,张海滨8. 《当代中国外交》,颜声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王泰平,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10.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宫少朋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比较政治学(含政治思想史)参考书目1.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该书内容在每年的真题中都会占到非常大的比重,是复习的重点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