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18
集体备课讲稿主讲人:穆丽一、说教材:1、对教材的理解:《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哲学常识》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第二节第两框的内容。
主要是讲唯物辩证法“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这一课中学生要根据上节课掌握的矛盾特殊性原理,来掌握其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课是对第一节“矛盾的普遍性”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后面教学内容“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的前提,是教育学生学习和坚持矛盾分析方法的关键环节。
同时,本课内容还是高考常考考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明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活的灵魂。
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作用,并能运用其分析﹑解决社会热点问题。
着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辨证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组比赛,在合作中探讨,在竞争中学习的教学方法;围绕生活实际,师生共同讨论。
引导学生重基础、重能力,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精深的体系的哲思之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成就之美。
3、教学重、难点的确立:(1)本课的教学重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2)本课的教学难点: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
确立的理由是:关于矛盾的理论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学习这一理论,就要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中去。
二、说教法: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采用互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了使学生会学。
因此,创设情景,通过教师巧妙的设问,学生分析、归纳等环节,去探究新知,这些都是通过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来完成。
(利用猜谜活动,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之一:它是人们正确认识的基础。
详细问题详细剖析的例子【篇一:详细问题详细剖析的例子】(1)正例:唐太宗李世民为广罗人材,令封德彝推选圣人。
好久,封德彝未推荐过一个,太宗诘问他,他说 : 不是我不悉心去找实在是由于此刻没有什么优秀大才。
太宗严明批判:君子用人好像使用用具同样,应当各取所长,自古以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莫非都是向其他朝代去借人材来用的吗 ? 我们只应当担忧自己不可以辨他人材,怎么能够冤枉此刻一世的人啊 ! 封德彝听后无话可说。
《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状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
以后改变方法,从检查下手,详细问题详细剖析,于是熟习了盘陀路,拆开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结盟,而且部署了藏在仇敌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获胜。
三国期间的名医华佗,给李延、倪寻两人治病,他们症状基真同样,都是头疼发热。
但是,华佗给李延开的药方是发散剂,给倪寻开倒是通导剂。
本来,华佗详细问题详细剖析,他从李延的病情看出是由外面感嚣惹起的,从倪寻的病情看出是由内部积食惹起的,所以用不一样的处方治好了两人的病。
兴建三峡工程,是利多弊少,仍是弊多利少 ? 对三峡工程持思疑态度的主要顾忌是库尾泥沙,移民部署、生态环境,文物保护以及国力等问题。
但兴建三峡工程,将带来防洪、发电、航运,以及南水北调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便像生态环境等问题,也是既有弊更有益的。
先人云 : 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重。
经过仔细周祥的科学论证,专家们的结论是 :建设三峡工程,对四化建设是必需的,技术上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好。
在社会生活中,办理各样矛盾要特别注意划分矛盾的性质。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是两类不一样性质的矛盾。
假如混杂了矛盾的性质,采纳不适合的方法去办理,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关于敌我矛盾,要用专政的方法去解决 ;而关于人民的内部矛盾,则应当用民主的方法,即说理的方法,责备与自我责备的方法去解决。
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用6篇)对详细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篇1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初步把握冲突特别性和详细问题详细分析原理,初步理解冲突的普遍性与特别性辨证关系的原理。
在冲突特别性的含义及表现的教学中,进一步培育同学分析与综合的力量;在引导同学理解冲突的普遍性与特别性辨证关系的原理时,留意提高同学的理性思维、辨证思维力量;在引导同学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详细问题、理解和熟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留意培育同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使同学①进一步把握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②把握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的科学方法。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同学①正确熟悉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冲突的特别性,进一步增加同学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同时引导同学克服思想上、行动上的盲目性,增加自觉性。
②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观看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冲突。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一节内容的深化。
是在冲突的概念及冲突的普遍性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冲突的特别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它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列宁称:详细问题详细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活的灵魂”。
毛泽东认为: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冲突问题的精髓”。
本节共三框。
包括两部分内容。
前两框为一部分,讲冲突的特别性及方法论意义。
第三框为一部分,讲冲突的普遍性与特别性的辨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第一框事物的冲突各有自己的特点。
整体讲冲突特别性原理。
从两方面论述。
(1)指出冲突特别性的含义。
(2)指出冲突特别性的表现:包括不同事物的冲突各不相同;同一事物的冲突在不同的进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冲突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教学重点,是冲突特别性的详细表现。
由于同学对冲突特别性的详细表现,不能全面熟悉和理解,往往忽视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是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篇第一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处理问题时,必须根据问题的性质、情况、特点和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具体分析方法,从而得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一方法强调: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不能急于对所有问题进行泛泛而谈的处理,而应该深入研究每个具体问题的内在本质,做到有的放矢、剖析问题、科学求解。
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认真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譬如:历史背景、产生原因、现实影响等,作为处理问题的参考与依据。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步骤1.明确问题:清晰地确定问题的性质、情况、特点和状况。
2.收集材料:包括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数据、文献和统计数据等。
3.分析问题:对材料进行针对性深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明确问题的结构、内部和外部矛盾等。
4.求解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具体、科学的解决方案,考虑各种可能的影响和后果。
5.验证方案: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防止方案不完善或不实际。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应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政治、经济、社会等。
在政治上,人们也是采用该方法,例如在针对某个地区的问题时,需要考虑该地区的文化、历史、规律、习惯和行政管理模式等,才能够制定出具体实际、带有科学性的政策和解决方案。
在经济领域,也应该借助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这有助于更精细、更科学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可以定向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合法性,从而有效推广公司的产品与服务。
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在处理问题时,对于提高针对性、解决性简单的问题,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第二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践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学习中的实践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可以更深入、更有效地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设计不同的学习策略,适应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具体办法。
其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二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第一层是认识问题,第二层是解决问题。
认识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第二层是第一层的目的和落脚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方法论要求,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
一、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之所以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的矛盾,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其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正确认识事物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解决矛盾,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只有承认矛盾的普遍存在,才能进一步对矛盾作具体分析。
二是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
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只有研究这些特点,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是在运动中把握事物及其矛盾。
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是反对“一刀切”、“一风吹”。
这种不分时间、地点、条件、千篇一律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损失。
五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什么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从唯物论的角度,侧重强调从客观存在的时事中提炼正确认识,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则从辩证法的角度,侧重认识解决问题时,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具体问题应该如何具体分析?人们常说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但是根据这种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时,不同的人经常得出不同的结论,采取不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由于手段不同,经常出现纷争,甚至导致战争。
一、纷争产生的原因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很多人不明白信息或者说具体问题是主观的。
根据日常与人打交道的经验,笔者发现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信息是客观的。
但是,这些人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无论目前海量信息的世界,还是曾经信息匮乏的时代,人们往往留意对自己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即使很多人都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对于每个人价值的高低、意义的大小是完全不同的。
一场绵绵春雨,对于备春耕的农民可谓是春雨贵如油,来得正是时候;对于很多恋爱中的情侣,可以增加一些浪漫情调儿,感觉也非常不错;而对于出早摊、忙夜市谋生的小商小贩就绝非福音。
现实中,如果小商小贩在农民、情侣面前唉声叹气还好。
按常理推断,农民和情侣也许会偷着乐,但是一般不会当面以自己满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反驳、刺激小商小贩,这也是俗称的同理心。
反之,如果农民和情侣在无法做生意、家无隔夜粮的小商小贩面前自鸣得意、欣喜若狂,就容易发生冲突——虽然这不是规律,但是从经验上讲非常容易发生。
也许有人认为笔者是在胡诌八扯,不知所云。
其实笔者要表达的意思是,所谓信息是主观的,并不是否认信息的真实性,——如人人都知道下了一场绵绵春雨——而是希望读者明白主观性体现在:即使是真实的信息,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进而采取不同的行动。
也许自然界的例子对于某些人来说意义不大,举一个经济学的例子。
假如一个国家某年GDP——这个指标本身存在很大问题,这里只是借用,并不意味着笔者赞同以这个指标衡量经济好坏——增速为10%。
一般人会认为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很不错。
但这只是一个宏观指标,根本反映不出该国每个个体的状况和感受。
如果以金钱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准,对于财富增长超过10%的人,也许会认为自己变好了;而对于财富增长大大低于10%甚至严重缩水的人,他们会乐得起来吗?会认为自己变好吗?即使按照GDP的计量标准增速10%是真实的,那些财富严重缩水的人怀疑甚至坚信GDP有水分,值得大惊小怪吗?能说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完全错误,心存不良吗?二是标准不一致,俗称“双标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