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语文A版四年级上册《斑竹姑娘》教学设计 1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6
10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篇、枣、怯、通、缎、影、悲、纤、茧、竭、挣”11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冠、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生动形象的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蕴涵的道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我们要勇于面对成长中的挑战,才能品尝成长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了解小马和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从小马和小毛虫的成长中受到启迪。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课课测评》学生用书。
【授课类型】新授【教学方法】教师:导读、归纳相结合。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小马》中的重点词句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马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马的图片)同学们,你们喜欢马吗?为什么?因为马给人留下了温顺、勤劳、勇敢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认识这样一匹小马。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通过自学,你掌握了哪些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随机正音。
重点指导:“篇”的声母是p不是b。
“枣”是平舌音。
“影”是后鼻音。
“冠”是多音字,在文中读“guān”。
形近字:“篇和遍”“缎和锻”的异同。
(2)指名分段读课文,听后评价。
三、品读探究,指导朗读。
1.默读课文,找出小马在成长过程中变化的句子,用横线标记。
(1)指名说说小马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变化?(2)学生汇报,板书:胆小得不敢离开→怯生生地离开→长大了许多2.课文中的哪些描写让你喜欢,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1)课件出示:“丹丹的四条小腿直打战,毛乎乎的身子紧紧挨着枣红马。
我想去抱抱它,枣红马老用身子挡着。
它太温顺了,胆子小得不敢离开妈妈一步。
”①读了这段你觉得这是一匹怎样的小马?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从“直打战”“毛乎乎”“紧紧挨着”这些词语,体会到刚出生的小马瘦弱胆小,十分依赖妈妈。
少年总编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能就感受最深的地方谈谈自己的感受或体会。
3.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处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学文触动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迪罗达贝里富有同情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音像资料。
学生课前做好预习。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说一说我们平常能为家乡、为社会做些什么?2.引入12岁的迪罗达贝里的故事。
3.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接龙读课文。
2.评议并正音。
注意:鞋袜赚钱刊登文章印刷厂撰稿方式沉默致谢3.合作小组检测本课的会认字。
4.同桌两人检测读文情况。
三、感知课文。
1.齐读课文。
2.说一说:你从读文中知道了什么?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练习写字。
1.师重点指导写“袜、费、剩”,注意“袜”字的右边、“剩”字左边和“费”字的笔顺。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1.将本课的“会写字“写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
听写:杂志袜子文章浪费口袋工厂剩下二、读文理解。
1.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读读画画,并写上批注。
)2.交流并随机朗读,谈自己的体会(交流批注)。
重点句段如:……他写了一封又一封,每封信上都写着:“我打算一个人办一份杂志,用赚来的钱给同学们买袜子……”达贝里坚定地说:“如果杂志卖不出去,我可以在你的印刷厂干活,干一年或者两年都行,用这样的方式来支付印刷费。
”一出印刷厂,他马上去了商店,用所有的钱买了五十双袜子,根本没想到为自己买双新鞋。
……3.读到这里,你想对达贝里说些什么?4.在书上写下自己的话。
三、对比阅读。
对比《少年总编》和《心愿》,你发现它们在故事内容、写作人称、叙述方式等方面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篇?为什么?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斑竹姑娘》资料
毛竹笋的营养价值
毛竹笋是公认的最佳绿色天然食品,是传统的森林蔬菜之一,被列为“素食第一品”的“山珍”之一;在日本、加拿大和韩国,更是被认作“餐餐必备,天天必食”的蔬菜。
据测定,每100克竹笋中含蛋白质3克、脂肪0.2克、糖类0.4克,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磷、铁、钙和18种氨基酸、胡萝卜素等成分,是一种全天然营养食品。
近年来还发现竹笋具有减肥、降血脂、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能,是一种新型的保健食品。
竹笋中含量最多的纤维素,在现代营养保健上有着重要作用。
常吃纤维素多的食品,可防治高血脂症、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病、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疾病。
这是因为纤维素在肠内可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增加肠里动,促进烘便函排泄。
因此,纤维素又被现代营养学家称之为“第七营养素”。
雪姑娘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7个会认字(包括1个多音字),练习书写本课的6个会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美、意境美、人物美。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间的真情。
4.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美、意境美、人物美。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间的真情。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积累导入。
1.积累与雪有关的诗句。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2.今天,我们来读一读一则与雪有关的童话:《雪姑娘》。
3.学生读课题(怀着亲切的语气读)。
二、初读课文,识字教学。
1.听录音朗读课文,感知童话内容。
2.自主合作认识本课的生字。
(1)会认字:嘴唇chún照耀yào繁fán花似锦夜莺yīnɡ榕rónɡ树草莓méi花冠ɡuān(2)会写字:妻子嘴唇照耀花冠依然似乎3.检测识字情况。
(1)指名小组开火车认读,还有疑问的生字集体记忆。
(2)词语练一练。
晨()衣()乎()唇()依()呼()冠guān()guàn()4.写字练习。
观察6个会写字,找出你认为难写或平时容易写错的字,连同它的词一起抄两三遍。
同桌互评写字情况。
5.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同桌互挖地雷读课文。
教师巡视学生朗读情况,及时解决争议。
7.指名接读课文,相机正音。
8.学生用自己的话概述童话的大概内容。
三、作业。
1.写一写生字表里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与雪有关的成语。
第二课时一、积累词语,导入新课。
学生积累与雪有关的成语(或词语)。
如“冰天雪地”“鹅毛大雪”“大雪纷飞”……二、品读童话,感受真情。
1.指名分段轮读课文。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你喜欢雪姑娘吗?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琢磨琢磨,怎样读才能表达你的感受?3.四人小组内交流朗读。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敦煌莫高窟 3教案 浙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文及观赏,感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2、学会10个生字,正确理解词语。 3、能给各段找出重点词句。 4、流利朗读全文,背诵第4、5自然段。 5、通过《作业本》中的习题,练习相应的语文技巧,如关联词造句、缩写句子、加标点等。 教学准备: 敦煌莫高窟视频资料 教学设计流程:
一、视频观赏,入情入境 师: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天,我们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说说看了后,哪一点留给你的印象最深?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结合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2、研究这10个生字,哪几个容易念错或写错,用不同的符号注上,如*。自己写几次或念准确。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把你赞赏的词圈出来。 4、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什么?找出重点词。 (教师板书生字) 三、自学交流 1、请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看看生字念准了没有。 2、谁想当小老师?把你刚才标出的容易出错的生字上讲台向同学们介绍指导。评评哪个小老师当得好。 3、指名把你最欣赏的词大声念出来,有同感的举手以示赞同。 4、交流重点词,说说理由,统计支持者,归纳结论。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悟 再读课文,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课文中有的把它画下来,也可以自己想出一句来说。 五、设计练习,培养能力 1、自己设计一个复习生字的练习题,相互交换做。 2、熟读第4、5自然段,能背诵。 六、播放课件,诱发兴致 1、播放自行制作的课件,内容根据课文定,但只有画面,没有讲解。 2、你觉得老师做的这些画面用来上课给小朋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需配上讲解和合适的音乐) 3、老师想请你们大家来给画面配上讲解的声音,课文作为讲解台词。分几个人作介绍。 A、你们看,要请几个人讲?为什么?(明确课文分三段) B、你愿意讲哪个内容? C、想想一名好的讲解员或导游必须符合哪几个条件?(或:你对自己的讲解有什么要求?) D、你需要多长时间作准备? E、如果你能比课文中的文字讲得更生动具体,就更了不起,老师支持你! 七、尝试讲解,点拔引导。 1、请准备好的同学在学习小组内试解 2、指名上台指着画面介绍,师生们作为游客的身份倾听并观赏,然后组织评议。 3、评选最佳讲解员:强调“点”“面”结合的讲解方法。 (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八、选配音乐,陶冶情感 1、你想,这些画面,我们配上什么样的音乐比较合适? (启发:课文最后一句话可以作为依据) 2、教师播放几段不同风格不同器乐演奏的曲段,让同学们听后择一段。 A、小提琴曲《新疆之春》 B、古琴曲《高山流水》 C、笛子独奏…… 九、再播课件,激发想象 该课件有讲解有音乐,声情并茂:看看这些塑像和壁画,你想到了什么? 十、课外拓展,练习写作 请同学们课后去观赏一幅自己喜欢的图画,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十一、复习字词,尝试背诵(略) 十二、习作交流,组织评议(略) 十三、作业指导,独立完成(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一、班级分析本班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但主动性较差,不能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
大部分学生已初步学会了听懂别人讲述的事,能复述主要内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
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学会了写日记、作文,但也有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
学生虽然思维活跃,爱读书、爱思考,发言积极,敢于表达。
但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差,一是书写不是很规范,二是习作水平,缺乏表达技巧,不能把平时读书积累到的优美词句运用到习作当中去。
因此本学期应该着力于学生书写和习作水平的提高。
二、本册教材分析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教材是从2019年秋正式试行,本册教材分单元编排。
全册共分8个单元。
各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排。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思考置疑、观察与发现、神话故事、多彩生活、童年往事、爱国立志、历史故事篇。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2—4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
全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部分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提示本篇课文的学习要求及注意事项。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在每组例文的后面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习作及语文园地。
全册8个单元共安排了4个口语交际,分别安排在第一、第六、第八单元,主题分别是我们与环境、保护眼睛,保护视力、安慰、讲历史故事。
全册共安排了8次习作,每个单元一个专题的习作。
每个语文园地由3——5个栏目组成。
第五单元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所以第五单元没安排语文园地。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案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教学目的。
(一)思想教育。
X |k |B| 1 . c |O |m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2、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实际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X k B 1 . c o m(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能准确认读366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0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解色朗读课文。
第1课《观潮》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
《观潮》记叙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学情分析1、学生都来自于农村,有些大城市的孩子见得也多。
农村孩子在这方面比较薄弱。
2、这些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求知欲较强。
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学重难点: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2、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
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让学生让黑板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
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观潮最佳地点”。
2019-2020年语文A版四年级上册《斑竹姑娘》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10个会认字,练习写好8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
累好词好句。
2.朗读课文,感受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的特点。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并能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各种品种的竹子的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各种品种的竹子,问:你们知道斑竹有何来历吗?
2.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并请同学进行评议。
3.出示小黑板,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1)指名学生认。
(2)开火车认。
(3)齐读。
陡岩 楠竹 赔偿 求婚
亲戚 拴牢 小鹿 出嫁
4.指导写字。注意指导写好“祸”“笋”,不要加笔画、丢笔画。“湾”字指导好
各部分占位。
三、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1.小组合作,把课文读通,读准,有感情地读。
2.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3.复述故事。
(1)方法指导。
A.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
B.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抓住体现故事内容的关键词。
C.尽量用自己的话。
(2)听课文录音。
(3)复述故事,师生点评。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性命 舍不得 祸事 拴牢
竹笋 水湾 天女下凡 一株树
2.复述故事。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具有怎样的品质?你是从哪些句段
知道的?画一画,读一读。
2.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拔和引导。
(1)说一说斑竹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信誓旦旦辜负窘得发白
……心像针刺一样……
(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人物形象。
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你准备怎么展现他的形象呢?可以与学习同伴
合作。(或朗读,或绘画,或表演,或描述等)
四、拓展延伸,创编故事。
松树总是四季常青,这背后有一个怎样的传奇故事呢?学生创编。
五、作业。
1.给家人讲一讲这个美好的传说。
2.推荐阅读《湘妃竹》。
3.完成故事创编。
板书设计:
斑竹姑娘
美丽善良聪明
帮助 惩罚
朗巴 妈妈 土司的儿子及他的两个朋友
勤劳 善良 愚蠢 懒惰
附送:
2019-2020年语文A版四年级上册《斑竹姑娘》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10个会认字,练习写好8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
累好词好句。
2.朗读课文,感受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的特点。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并能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各种品种的竹子的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各种品种的竹子,问:你们知道斑竹有何来历吗?
2.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并请同学进行评议。
3.出示小黑板,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1)指名学生认。
(2)开火车认。
(3)齐读。
陡岩 楠竹 赔偿 求婚
亲戚 拴牢 小鹿 出嫁
4.指导写字。注意指导写好“祸”“笋”,不要加笔画、丢笔画。“湾”字指导好
各部分占位。
三、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1.小组合作,把课文读通,读准,有感情地读。
2.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3.复述故事。
(1)方法指导。
A.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
B.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抓住体现故事内容的关键词。
C.尽量用自己的话。
(2)听课文录音。
(3)复述故事,师生点评。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性命 舍不得 祸事 拴牢
竹笋 水湾 天女下凡 一株树
2.复述故事。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具有怎样的品质?你是从哪些句段
知道的?画一画,读一读。
2.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拔和引导。
(1)说一说斑竹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信誓旦旦辜负窘得发白
……心像针刺一样……
(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人物形象。
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你准备怎么展现他的形象呢?可以与学习同伴
合作。(或朗读,或绘画,或表演,或描述等)
四、拓展延伸,创编故事。
松树总是四季常青,这背后有一个怎样的传奇故事呢?学生创编。
五、作业。
1.给家人讲一讲这个美好的传说。
2.推荐阅读《湘妃竹》。
3.完成故事创编。
板书设计:
斑竹姑娘
美丽善良聪明
帮助 惩罚
朗巴 妈妈 土司的儿子及他的两个朋友
勤劳 善良 愚蠢 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