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形考
- 格式:docx
- 大小:41.05 KB
- 文档页数:17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一、填空题1.游戏具有(主动性)、虚构性、(愉悦性)和具体性等特征。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把游戏的木质概括为(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o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3.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为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协作游戏)六种类型。
4.(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补偿与发泄说”)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宣池受压抑的欲望的最好途径,因为游戏远离了现实,是一个完全受控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5.苏联的游戏理论强调(社会性),它以(儿童参与游戏的程度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将游戏分为三类。
,6.维果斯基游戏理论的基木观点包括:(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木能论);(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认为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7.游戏的觉醒理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不是木能活动,是(是受外界刺激的变化而产生的内部需要)o8.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8.补充: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
8.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开放性;适宜性;参与性8.当给中班幼儿的材料种类过多时,会对活动造成干扰,因此,中班幼儿表演游戏中选择的材料最好以2V种为耳。
9当儿童发生太多奔跑、走动及粗野游戏,较少进行人际合作互动时,则意味着(空间太大)。
1().传统游戏场地多引发儿童的(运动机能性游戏),有利于其(动作和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
11.空间密度是指(儿童在游戏环境中人均所占空间大小,也即室内拥挤程度的指标,数值越低表示越拥挤)O12.电视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一方面取决于(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长短)是否适宜,另一方面取决于(节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
一、填空题1 游戏具有主动性虚构性愉悦性 和具体性等特征。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学者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 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 。
3 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将游戏分为 创造性游戏 和 规则性游戏 。
3 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 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为无所事事、旁观、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协作游戏六种类型。
4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补偿与发泄说” 的游戏理论认为 游戏是宣泄受压抑的欲望的最好途径 因为游戏远离了现实 是一个完全受控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5 苏联的游戏理论强调社会性它以儿童参与游戏的程度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将游戏分为三类。
6维果斯基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认为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7游戏的觉醒理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活动是(是受外界刺激的变化而产生的内部需要。
8 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8.补充 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 包括 物理环境 和 精神环境 。
8. 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 开放性 适宜性 参与性8.当给中班幼儿的材料种类过多时 会对活动造成干扰 因此 中班幼儿表演游戏中选择的材料最好以2-4种为宜。
9当儿童发生太多奔跑、走动及粗野游戏 较少进行人际合作互动时 则意味着 空间太大10 传统游戏场地多引发儿童的运动机能性游戏有利于其动作和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 。
11 空间密度是指 儿童在游戏环境中人均所占空间大小也即室内拥挤程度的指标 数值越低表示越拥挤 。
12 电视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 一方面取决于 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长短 是否适宜 另一方面取决于 节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13 生长在放任自流家庭中的儿童 游戏 合作常常失败 。
一、填空题1游戏具有主动性虚构性愉悦性和具体性等特征。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3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为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协作游戏六种类型。
4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补偿与发泄说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宣泄受压抑的欲望的最好途径因为游戏远离了现实是一个完全受控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5苏联的游戏理论强调社会性它以儿童参与游戏的程度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将游戏分为三类。
6维果斯基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认为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7游戏的觉醒理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活动是(是受外界刺激的变化而产生的内部需要。
8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8.补充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
8. 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开放性适宜性参与性8.当给中班幼儿的材料种类过多时会对活动造成干扰因此中班幼儿表演游戏中选择的材料最好以2-4种为宜。
9当儿童发生太多奔跑、走动及粗野游戏较少进行人际合作互动时则意味着空间太大10传统游戏场地多引发儿童的运动机能性游戏有利于其动作和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
11空间密度是指儿童在游戏环境中人均所占空间大小也即室内拥挤程度的指标数值越低表示越拥挤。
12电视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一方面取决于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长短是否适宜另一方面取决于节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13生长在放任自流家庭中的儿童游戏合作常常失败。
14每天可为幼儿安排一定的较为集中的自由游戏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15儿童选择何种主题游戏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作为游戏主题在某个主题游戏中有的主题游戏也会得到儿童的青睐。
题目:词语接龙属于
选项A:表演游戏
选项B:角色游戏
选项C:结构游戏
选项D:规则游戏
答案:规则游戏
题目:以下哪些情况下,教师最好不要介入幼儿游戏
选项A:教师高高在上,不能享受和幼儿共同游戏的乐趣时
选项B:幼儿与游戏伙伴产生矛盾,依靠自己力量无法解决
选项C:介入可能会影响或打断幼儿游戏、抑制幼儿的独立探索时
选项D:教师情绪不佳或感觉劳累时
答案:教师情绪不佳或感觉劳累时, 介入可能会影响或打断幼儿游戏、抑制幼儿的独立探索时, 教师高高在上,不能享受和幼儿共同游戏的乐趣时
题目:户外游戏环境的特点有
选项A:富有变化
选项B:挑战性
选项C:趣味性
选项D:自然性
答案:自然性, 趣味性, 挑战性, 富有变化
题目:我国传统上把幼儿园游戏分为哪几类?
选项A:表演游戏
选项B:角色游戏
选项C:规则游戏
选项D:结构游戏
答案: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规则游戏
题目: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创造性想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选项A:假想游戏结局
选项B:假想游戏材料
选项C:假想游戏情节
选项D:假想游戏角色
答案:假想游戏角色, 假想游戏材料, 假想游戏情节
题目: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选项A:事先考虑空间密度和地面表层、下水道及场地相互关系等问题
选项B:有适合四季游戏活动的空间设计
选项C:巧妙利用自然元素和空间
选项D:有适合各个年龄段幼儿需要和发展水平的活动空间
答案:有适合各个年龄段幼儿需要和发展水平的活动空间, 有适合四季游戏活动的空间设计, 巧妙利用自然元素和空间, 事先考虑空间密度和地面表层、下水道及场地相互关系等问题。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姓名;学号:专业:(形成性考核1:第一章至第六章阶段测验)一、选择题1.儿童游戏的前提和基础是()。
A.基本生存的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B.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C.身体活动需要的满足D.社会交往需要的满足2.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现象表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A.认知发展的需要B.社会性发展的需要C.生理发展的需要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3.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变换动作、姿势,可以多次重复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制,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调到最佳水平,说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A.生理发展的需要B.认知发展的需要C.社会性发展的需要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4.游戏活动的外显因素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A.表情B.动作C.角色扮演D.言语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动机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第三层次的需要即社会性与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一层次包括三种需要,分别是( )A.身体活动的需要B.社会性交往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尊敬(认可)的需要E.认知水平的需要6.游戏复演说的提出者是( )A.拜敦代克B.艾里康宁C.霍尔D.斯宾塞7.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对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教育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的游戏理论是( )A.精神分析学派B.认知发展学派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D.元交际理论8.强调游戏可以降低焦虑和达成愿望的补偿性满足,而且把游戏的这种作用与人格发展联系起来,突出游戏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蒙尼格C.埃里克森D.伯勒9.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这个过程是( )A.同化B.顺应C.平衡D.协调10.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
这种情况皮亚杰称之为( )A.同化B.顺应C.平衡D.协调11.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下列哪一学说的基础上?( )A.外驱力学说B.内驱力学说C.活动学说D.情绪学说12.“游戏仅仅被作为获取大纲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的补充教学手段。
试卷总分:100 得分:94
1.【单选题】中班幼儿()识记和追忆能力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A.无意
B.有意
C.图形
D.数字
【答案】:B
2.【单选题】幼儿的语言能力主要包括听、说和()。
A.思维
B.理解
C.读
D.表达
【答案】:B
3.【单选题】角色游戏中包括角色、材料和()。
A.道具
B.语言
C.任务
D.情景
【答案】:D
4.【多选题】父母的游戏行为被划分为三种模式,即()。
A.共同游戏者
B.旁观者
C.协助者
D.指导者
【答案】:ACD
5.【单选题】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最典型特征是()。
A.交往性
B.象征性
C.自主性
D.社会性
【答案】:D
6.【判断题】中班教师对体育游戏指导的重点在于充分发挥幼儿在体育游戏过程中的主体性。
()
【答案】:正确
7.【单选题】主题建构游戏活动是幼儿围绕一定的主题,以结构游戏材料为表征手段展开的()学习活动。
A.自主性。
湖南电大网络形考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者:————————————————————————————————日期:2图示说明--恭喜,答对了!--抱歉,答错了!--您选择了此项[第1题](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游戏不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 B.游戏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 C.在户外进行的游戏,幼儿直接接触到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能增强幼儿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身体健康∙ D.游戏给幼儿带来愉快和满足,而愉悦的心情是幼儿身体健康所必需的[第2题](单选题)对幼儿来说之所以游戏是快乐的,不是因为()A B C D∙ A.身体活动的需要∙ B.自由地变换∙ C.重复运动∙ D.身体保持在最舒适状态[第3题](单选题)哪种材料可更多地引发结构性游戏?∙ A.颜料∙ B.积木∙ C.沙水∙ D.模拟实物的玩具材料[第4题](单选题)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对大龄儿童来说,能扩大交往的技能,形成责任心,增强游戏的自主性,更好地表现白己的游戏经验和技能,游戏的主题和情节都由他们来计划,从而发展组织能力,并从中得到一种自我满足。
∙ B.同龄儿童由于共同的年龄特征,共同的知识经验,对客体能产生共同的理解和体验,并且相互之间的游戏技能相当(主要指运动技能、操作技能、交往技能),容易形成共同游戏的倾向,有助于游戏的顺利开展∙ C.混龄儿童在一起游戏,无法促进一些新的社会行为的发展。
∙ D.对年幼儿童来说,能从社会经验比自己丰富的大龄儿童那里学会与人相处、交往的技能和游戏的经验。
[第5题](单选题)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习惯将幼儿园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教学游戏)两大类,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规则游戏不包括()。
∙ A.A 合作游戏∙ B.B 智力游戏∙ C.C 音乐游戏∙ D.D 体育游戏[第6题](单选题)课程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出现,游戏却是渗透于课程的方方面面;从课程的表面不能发现游戏会在哪里产生、占了多大比例,只有当课程在实施时,从学习者的自身体验才能判别游戏是否真正存在,如果课程中游戏的成分较多,就会因为其快乐和创造等特点而深深地吸引着孩子,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
题目:“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体育游戏都属于()游戏选项A:角色选项B:规则选项C:表演选项D:结构答案:规则题目:户外游戏环境的特点有选项A:自然性选项B:富有变化选项C:挑战性选项D:趣味性答案:自然性, 趣味性, 挑战性, 富有变化题目: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包括选项A:巧妙利用自然元素和空间选项B:有适合四季游戏活动的空间设计选项C:事先考虑空间密度和地面表层、下水道及场地相互关系等问题选项D:有适合各个年龄段幼儿需要和发展水平的活动空间答案:有适合各个年龄段幼儿需要和发展水平的活动空间, 有适合四季游戏活动的空间设计, 巧妙利用自然元素和空间, 事先考虑空间密度和地面表层、下水道及场地相互关系等问题题目:按照幼儿在表演游戏中使用的辅助材料,表演游戏可分为如下几类选项A:舞台表演选项B:影子戏表演选项C:桌面表演选项D:木偶表演答案:桌面表演, 木偶表演, 影子戏表演题目:培养幼儿表演技能的常用方法有选项A:教师示范表演选项B:幼儿自由发挥选项C:观看高水平的文艺演出选项D:师幼共同表演答案:教师示范表演, 师幼共同表演, 观看高水平的文艺演出题目: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有选项A: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认真细致地观察幼儿游戏行为,倾听幼儿游戏语言,准确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选项B:为游戏开展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回顾、分享游戏;根据幼儿游戏状况调整游戏环境,给予更进一步的支持,为幼儿进入新一轮游戏做好准备选项C:组织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引导幼儿收拾整理游戏环境选项D:根据幼儿特点和游戏情况适时适当适度地介入幼儿游戏。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形考1-(2016)一、单项选择7 、目前主要的游戏分类方法有两种,其中以某种关于儿童游戏发展的理论假设为依据的方法是()(难度系数:1.00)A、以自然观察为指导的分类方法B、以游戏发展过程为依据的分类方法C、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分类方法D、以游戏指导方法为指导的分类方法参考答案:C3 、幼儿接触到一件新的游戏玩具后,可能会自发地、兴致勃勃地进行多方面的尝试,观察玩具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特点,感知不同的玩法,这说明儿童在游戏中哪一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难度系数:1.00)A、想象力B、思维能力C、运动能力D、感知能力参考答案:D5 、儿童要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不断学会生存、学会去适应自己所面临的社会生活,首先是在()中开始得以实践的,也是他们进行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
(难度系数:1.00)A、游戏B、家庭生活C、学校生活D、教学参考答案:A6 、幼儿是最稚嫩最无危机意识的个体,因此在规划幼儿园室外游戏环境时,应对任何会造成意外伤害的因素全部予以考虑。
这遵循的是规划室外游戏环境的()原则。
(难度系数:1.00)A、挑战性B、安全卫生C、整体性D、遵循自然参考答案:B10 、由于游戏是儿童的自发活动,游戏的内容是否适合儿童?游戏的材料是否安全?等问题都有着不可预知性,而且儿童缺乏认知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
这是教师介入儿童游戏的()重要性表现。
(难度系数:1.00)A、提高儿童游戏的水平B、提高儿童游戏的安全性C、提高儿童游戏的自主性D、提高儿童游戏的自发性参考答案:B9 、()主要是利用感觉器官和身体动作与周围环境互动的体验性活动。
(难度系数:1.00)A、结构游戏B、规则游戏C、感知运动游戏D、表演游戏4 、感知运动游戏的类别有身体运动游戏、精细动作游戏和()。
(难度系数:1.00)A、感觉游戏B、感知游戏C、感知觉游戏D、感官游戏参考答案:D2 、()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形考1-(2016)一、单项选择7 、目前主要的游戏分类方法有两种,其中以某种关于儿童游戏发展的理论假设为依据的方法是()(难度系数:1.00)A、以自然观察为指导的分类方法B、以游戏发展过程为依据的分类方法C、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分类方法D、以游戏指导方法为指导的分类方法参考答案:C3 、幼儿接触到一件新的游戏玩具后,可能会自发地、兴致勃勃地进行多方面的尝试,观察玩具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特点,感知不同的玩法,这说明儿童在游戏中哪一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难度系数:1.00)A、想象力B、思维能力C、运动能力D、感知能力参考答案:D5 、儿童要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不断学会生存、学会去适应自己所面临的社会生活,首先是在()中开始得以实践的,也是他们进行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
(难度系数:1.00)A、游戏B、家庭生活C、学校生活D、教学参考答案:A6 、幼儿是最稚嫩最无危机意识的个体,因此在规划幼儿园室外游戏环境时,应对任何会造成意外伤害的因素全部予以考虑。
这遵循的是规划室外游戏环境的()原则。
(难度系数:1.00)A、挑战性B、安全卫生C、整体性D、遵循自然参考答案:B10 、由于游戏是儿童的自发活动,游戏的内容是否适合儿童?游戏的材料是否安全?等问题都有着不可预知性,而且儿童缺乏认知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
这是教师介入儿童游戏的()重要性表现。
(难度系数:1.00)A、提高儿童游戏的水平B、提高儿童游戏的安全性C、提高儿童游戏的自主性D、提高儿童游戏的自发性参考答案:B9 、()主要是利用感觉器官和身体动作与周围环境互动的体验性活动。
(难度系数:1.00)A、结构游戏B、规则游戏C、感知运动游戏D、表演游戏4 、感知运动游戏的类别有身体运动游戏、精细动作游戏和()。
(难度系数:1.00)A、感觉游戏B、感知游戏C、感知觉游戏D、感官游戏参考答案:D2 、()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形考 1- (2016) 一、单项选择 7、目前主要的游戏分类方法有两种,其中以某种关于儿童游戏发展的理论假设为依据的方法是() (难度系数:1.00) A、 以自然观察为指导的分类方法 B、 以游戏发展过程为依据的分类方法 C、 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分类方法 D、 以游戏指导方法为指导的分类方法 参考答案:C 3、 幼儿接触到一件新的游戏玩具后, 可能会自发地、兴致勃勃地进行多方面的尝试, 观察玩具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特点, 感知不同的玩法,这说明儿童在游戏中哪一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难度系数:1.00) A、 想象力 B、 思维能力 C、 运动能力 D、 感知能力
参考答案:D 5、 儿童要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不断学会生存、学会去适应自己所面临的社会生活,首先是在()中开始得以实践的,也是 他们进行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难度系数:1.00) A、 游戏 B、 家庭生活 C、 学校生活 D、 教学
参考答案:A 6、 幼儿是最稚嫩最无危机意识的个体,因此在规划幼儿园室外游戏环境时,应对任何会造成意外伤害的因素全部予以考 虑。这遵循的是规划室外游戏环境的()原则。 (难度系数:1.00) A、 挑战性 B、 安全卫生 C、 整体性 D、 遵循自然
参考答案:B 10、由于游戏是儿童的自发活动,游戏的内容是否适合儿童?游戏的材料是否安全?等问题都有着不可预知性,而且儿 童缺乏认知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这是教师介入儿童游戏的()重要性表现。 (难度系数:1.00) A、 提高儿童游戏的水平 B、 提高儿童游戏的安全性 C、 提高儿童游戏的自主性 D、 提高儿童游戏的自发性
参考答案:B 9、()主要是利用感觉器官和身体动作与周围环境互动的体验性活动。 (难度系数:1.00) A、结构游戏 B、规则游戏 C、感知运动游戏 D、表演游戏
参考答案:C 4、 感知运动游戏的类别有身体运动游戏、精细动作游戏和() 。(难度系数:1.00) A、 感觉游戏 B、 感知游戏 C、 感知觉游戏 D、 感官游戏 参考答案:D 2、()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A、 角色游戏 B、 结构游戏 C、 表演游戏 D、 感知运动游戏 参考答案:B 1、观察者在相等的试卷里对观察对象依次轮流进行观察,这属于()观察法。 (难度系数:1.00) A、 扫描 B、 定点 C、 追踪 D、 不定人 参考答案:A 8、()是儿童象征性游戏的高峰期。(难度系数:1.00) A、0-3 岁 B、3-4 岁 C、4-5 岁 D、 5-6 岁 参考答案:C
、判断 2、 给定游戏主题或预设后,在具体的进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儿童行为出现偏差, 则立即采取行动将儿童引导回自己预设的 游戏轨道中。这种做法对吗?(难度系数: 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8、游戏能增强儿童机体的适应能力。 (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7、人的自我意识是与生俱来的,从一出生就已具备这种能力。 (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10、游戏能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锻炼幼儿的意志。 (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1、游戏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交往方式。(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5、 规划游戏环境可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6、 室内游戏角色区要求有宽敞、最好便于取水的场地。 (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3、 当幼儿遇到困难、挫折,即将放弃游戏意愿时,教师进行游戏介入。这种做法对吗?(难度系数: 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难度系数:1.00) 9、3-4岁的小朋友开始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因此在这个阶段应为他们创造同众多的伙伴相互接触的计划,对他们的心理 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4、进入4-5岁,儿童更喜欢低结构玩具和材料,合作多主题游戏开始增加,因此应为儿童提供大胆创造、满足好奇、积
极思考、集体参与的宽松心理环境,同时提供以感觉运动游戏为主的室内外物质环境。 A、 正确 B、 错误 参考答案:B
三、多项选择 4、 儿童游戏的特点包括()(难度系数:1.00) A、 游戏是自愿、自主的 B、 游戏是充满幻想的 C、 游戏是有“规则”的 D、 游戏是无规律可循的 E、 游戏是快乐的 F、 游戏与生活密不可分 参考答案:A, B, C, E, F 2、 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难度系数:1.00) A、 游戏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 B、 游戏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C、 游戏有助于儿童自控能力的发展 D、 游戏有助于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E、 游戏有助于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 F、 游戏有助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B, C, E 5、 玩具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有()(难度系数:1.00) A、 玩具是儿童生活中的亲密伴侣 B、 玩具是儿童的教科书 C、 玩具是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 D、 玩具是儿童游戏的不可缺少的资源 参考答案:A, B, C 3、 游戏的基本指导,包括()(难度系数:1.00) A、 游戏前的准备:时间、场地、材料、经验 B、 游戏中的指导:适度 C、 游戏中的指导:适时、适当 D、 游戏后的评价:自评、互评、教师评 参考答案:A, C, D 1、游戏观察的主要记录方式有()(难度系数:1.00) A、表格记录 B、实况记录法 C、摄像记录 D、图示记录法 参考答案:A, B, C, D
(难度系数:1.00)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形考 2-(学号 1444001410703)试题(2016)
一、单项选择 3、 影响儿童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游戏场地、游戏材料和() 。(难度系数:1.00) A、 游戏情境 B、 游戏时间 C、 游戏空间 D、 游戏设计 参考答案:B 4、 以下游戏类型不属于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的是() (难度系数:1.00) A、 感知运动游戏 B、 联合游戏 C、 结构游戏 D、 规则游戏 参考答案:B 7、()是人社会化的关键。(难度系数:1.00) A、 人际交往能力 B、 自控能力 C、 自我意识 D、 智力水平 参考答案:C 5、 游戏环境是指为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 (难度系数:1.00) A、 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B、 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C、 实体环境和心理环境 D、 实际环境和心理环境 参考答案:A 8、在游戏学习的过程中,幼儿和教师之间是一种() 、相互作用的过程,两者均为主导,又不断转换。 A、 动态的 B、 静态的 C、 稳定的 D、 固定的 参考答案:A 10、()是指通过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 (难度系数:1.00) A、 结构游戏 B、 角色游戏 C、 表演游戏 D、 规则游戏 参考答案:C 1、观察者在相等的试卷里对观察对象依次轮流进行观察,这属于()观察法。
A、游戏 B、 游戏指导 C、 游戏观察
(难度系数:1.00) (难度系数:1.00) A、扫描 参考答案:A B、定点 C、追踪 D、不定人
6、()除了对一般儿童发展性的意义,还对身心及行为偏差的儿童具有调试意义。 (难度系数: 1. D、游戏治疗 参考答案:D 9、 ()是需要进行游戏治疗的对象。(难度系数:1.00) A、 面临家庭变故产生适应问题的幼儿 B、 活泼好动的幼儿 C、 性格内向的儿童 D、 怕生人的儿童 参考答案:A 2、()是儿童象征性游戏的高峰期。(难度系数:1.00) A、0-3 岁 B、3-4 岁 C、4-5 岁 D、 5-6 岁 参考答案:C
、判断 7、自由是游戏的最基本属性,因此游戏不需要任何规则。 (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5、 儿童之间的伙伴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性因素。 (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4、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儿童从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 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6、 规划游戏环境可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10、 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是固定不变的。 (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3、当幼儿遇到困难、挫折,即将放弃游戏意愿时,教师进行游戏介入。这种做法对吗?(难度系数: 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1、 当教师感觉有点累,对游戏不感兴趣时,仍然坚持介入游戏。这种做法正确吗?(难度系数: 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9、0-2岁是感知运动游戏的重要阶段。(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8、观察游戏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 只有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指导, 才能更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2、 进入4-5岁,儿童更喜欢低结构玩具和材料,合作多主题游戏开始增加,因此应为儿童提供大胆创造、满足好奇、积 极思考、集体参与的宽松心理环境,同时提供以感觉运动游戏为主的室内外物质环境。 (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