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工大图书馆主要资源
- 格式:docx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10
宁波工程学院图书馆简介宁波工程学院图书馆,前身为成立于1983年的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目前拥有纸质图书120万余册,电子图书89万余册;中文纸质期刊1500余种,中外文电子期刊3万余种;自建数字资源总量位居宁波高校图书馆前列,并通过文献传递等方式与全国近千所兄弟院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图书馆还开设信息检索课、举办多种形式的数字资源培训讲座等,提高读者的信息检索能力,服务教学和科研。
一、图书借阅及期刊阅览介绍图书馆目前分为东西校区两个分馆和一个专业图书馆(经管分馆),其中借还区域分别设置在东校区西一楼五、六两层;西校区第二教学楼一楼;经管分馆设在西三楼201。
借阅前,请详细阅读借阅处张贴的借阅规则。
借阅流程如下:1、查目录。
通过图书馆的联机书目查询系统找到需要的图书后,记下索书号和馆藏地点。
2、根据索书号取书。
按照字母大类找到相应书库,根据索书号数字排序,按照书架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就可找到所需图书。
3、凭校园卡借书。
首先把校园卡放在借阅台的读卡器上,然后将图书翻至贴有条码的页面,流通部工作人员办理借阅手续后再消磁即可。
本科生每人限借图书8册,借期为30天,可续借一次15天(从续借当天往后推15天,刚借图书不必续借)。
为保证图书流通,过期每册每天收取滞纳金0.05元。
东西校区分馆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8:00-21:30,经管分馆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6:30。
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分别设立在西校区逸夫信息楼203和东校区西一楼507,期刊仅供阅览,不提供外借服务。
东校区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8:00-21:30,西校区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6:30,18:00-21:30。
二、电子阅览室使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分别在东校区西四楼二层和西校区逸夫信息楼三层,对本校读者开放。
上机的账号为学号,初始密码为学号后六位。
第一次上机时,请主动修改密码。
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以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一)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资源整合平台阅读条件论文摘要:介绍了电子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点,通过分析河南械大学电子资源的利用状况,提出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各高校都先后引进了各种中外文数据库,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的工作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电子资源概述1.1电子资源的定义电子资源是指网书馆引进(包括购买、租用和受赠)或自建(包括扫描、转换和录入)的,拥有磁、光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的文献资源。
1.2电子资源的分类根据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电子资源划分为4种类型:电子图书(包括与图书类似的出版物);电子期刊(包括与期刊类似的连续出版物);二次文献数据库(包括题录、文摘、索引等);其他数据库。
1.3电子资源的特点(1)电子资源的使用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快地搜索到所需文献,同时可以链接到相关的文献;电子资源可同时供多个读者共同使用,电子资源共享也可以有效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因而电子资源已成为高校师生教学科研巾普遍使用的信息资源。
(2)电子资源存储占用的空间比较小,可缓解图书馆书库面积的压力。
电子资源管理中投入的人力比较少,特别是远程站点浏览的电子资源不需要对服务器和数据的维护。
(3)电子资源供应商一般能提供访问统计报表,从访问时间、文献访问量、访问的IP地址段等各个角度提供数据,便于详细了解各个电子资源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和对读者进行具体分析,可以为采购提供依据,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购的科学性,有利于电子资源发挥更大作用。
2我校图书馆现有电子资源及其存在的问题2.1现有电子资源目前,我馆主要电子资源有:一是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二是万方博硕论文库及期刊全文数据库;i是重庆维普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四是超星电子图书、方正电子图书、书生之家电子图书、国家图书馆电子图书;还有其他的人大复印资料、高校财经等巾文数据库。
水利类书籍1、《中国黄河文化大典河工技术(近代部分)》该书收录了近代河工技术重要典籍《中国河工辞源》与《河工要义》。
书中详细介绍了清代及以前的水利工程专业术语,是研究中国水利史、了解河工水利名词源流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书。
不仅能够为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基础性资料,对当代治河实践与研究发挥积极的借鉴作用,对深入挖掘黄河蕴含的时代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具有重要历史与现实意义。
2、《中国南水北调工程》该书由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编写而成,全面展示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各项成果及未来规划蓝图,梳理工程建设以来所取得的创新及成就,以及通水运行以来在工程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效益。
3、《中国水利史典》该书是对中国大陆上各流域的水系、水文、水情、水利工程、人文历史、风俗民情等文献的系统收集和整理。
收录文献丰富全面,内容广泛,涉及古代水利建设、农业生产、经济状况、民生状况、政治制度等,被誉为“当代水利的《四库全书》”。
4、《供水丰碑——口述东深供水历史》该书通过对近50名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守护者进行口述访谈,多角度、全景式展示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发展历程,以及建设者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是学习、宣传“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先进事迹的重要载体,也为全面了解对港供水打开一扇崭新窗口。
5、《中国科技之路·水利卷·水利民生》该书为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国科技之路》水利卷,从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库大坝建设、水资源配置、农业灌溉发展、泥沙治理调控、江河开发保护、现代水美工程等7个方面,以科技科普视角,梳理讲述我国水利发展的主要步伐、成就和故事,并对未来水利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性设想。
6、《防汛抢险技术手册》该书基于我国多年来防汛抢险工作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吸收国外防汛抢险技术经验,系统分析总结我国防洪工程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险情种类和影响,对渗水、管涌、塌陷、滑坡、裂缝、崩塌、漫溢、溃决、冰凌、风浪潮、溢洪道、涵闸泵等常见险情及堰塞湖险情进行分类和定义,对发生的原因、险情巡查和抢险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列举了抢险案例,增加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抢险中的应用等内容,为防汛抗洪抢险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主页,网址:主要介绍4项内容:馆藏书刊查询、电子图书、西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
1)馆藏书库查询
“馆藏书刊查询”可以帮助我们查找和借阅馆藏图书和期刊等资料。
在图书馆主页,点击“馆藏书刊查询”,进入“图书馆公共检索系统”的主页(下图)。
这里比较常用的是查找馆藏的图书,可以通过“书刊检索”或“分类检索”
进行。
点击“书刊检索”会打开这样一个检索界面。
它支持初级和高级检索:简单检索和组合检索,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检索项,进行检索。
这里举一个例子,查找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冠国编写的海洋生态学,可以这样使用组合检索。
上图是检索结果,重要的信息有索书号、藏书部门、流动状态等。
如果藏书可借,可以按照索书号去相关藏书部门去借书,到期还没有用完,可以续借;如果藏书不可借,可以进行预约,优先借阅,这些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若使用简单检索,一次只能控制一个检索项,查找范围可以更宽泛。
另外一种“分类检索”是浏览式的检索,适合对学科认识比较清楚的情况。
2)电子图书
这里主要是提供超星图书的浏览和下载。
回到图书馆的主页,点击“电子图书”,进入登录页面(下图),可以通过教育网平台和网通平台两种途径登录。
上图是教育网平台的登录界面,点登录和IP登录都可以,就可以进入检索界面(下图)。
可以通过设置检索项进行图书的查找。
下载的图书必须使用超星阅览器才能打开阅读,而且还限定IP。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我们这学期一些教材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比如“海洋资源化学”“新型传质分离技术”(下图),还有文献检索的一些参考书。
3)西文数据库
回到图书馆的主页,点击“西文数据库”,进入“西文数据库”的页面,可以看到学校购买的所有西文数据库的列表和相应的入口链接(下图)。
我们比较常用,后面也会重点介绍的主要包括:荷兰SDOS全文库(ScienceDirect)、美国的EI文摘库、德国Springer、CA web。
4)中文数据库
再次回到图书馆的主页,点击“中文数据库”,进入“中文数据库”的页面,可以看到学校购买的所有中文数据库的列表和相应的入口链接(下图)。
我们会重点介绍的主要是CNKI和万方。
对于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一些常见问题,这里有一个帮助文档的链接,可以打开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