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澳大利亚奶业的考察报告(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31.78 KB
- 文档页数:13
调研报告题目 西咸新区农业组织形式现代化的路径抉择:探索与困境——基于泾阳县的调查学生姓名 X X学 号 20111030XX院 系 经济管理学院专 业 XXXXXXXXXXX指导老师成绩西咸新区农业组织形式现代化的路径抉择:探索与困境——基于泾阳县的调查摘要西咸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承担着创新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统筹城乡一体协同发展和转变传统工农业发展模式的重任。
农业组织形式1现代化是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本文以泾阳县为样本对西咸新区目前农业组织形式现代化状况进行实地调研,首先描述了泾阳县人口地理和生产生活的基本状况,作为全文的基础;然后,对泾阳县农业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泾阳县表现出的问题,对西咸新区实现农业组织形式现代化过程中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组织形式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西咸新区现代农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农产品市场日益发展完善,农业生产效率稳步提高,各个农业门类齐头并进蓬勃发展,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更是创下十一连增的新纪录。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仍比较落后,农业组织形式松散粗放,农业资源分散,我国农业面临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方针。
目前,农业现代化仍是“新四化”的突出“短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发展迟缓这块“短板”。
澳大利亚的农业概况澳洲的粮食大致能自给自足,而羊毛、小麦、牛肉、砂糖、加工食品等农业产外销也相当发达。
虽然自然条件不佳,仍有65%的土地已辟为农地。
其中实际供耕作的仅占5%,其余大片半干燥地区的平原则供放牧牛羊。
水源充足的沿海地区或灌溉发达的内陆区,则栽种小麦、果树或发展乳酪农业和制糖业。
全球最大的羊毛主产国澳洲不但是全球最大的羊毛生产与输出国,也是世界主要的牛肉供应地。
所饲养的羊属于传统的优良畜种,毛质世界一流;牛群则遍布全澳各地荒原。
大钻井盆地上有很多大规模的牧羊场和牧牛场,面积经常达数百平方公里。
盆地范围很广,跨昆士兰、新南威尔斯、南澳大利亚各州,利用抽水马达可抽取地下水。
这里抽出来的常是带有咸味的温水,但这种水适合养牛;这些牛吃内陆的咸牧草也可以过活。
昆士兰州的高原地带和北领地有很多大型牧场。
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就数位于北领地的维多利亚河坡地牧场。
昆士兰州沿岸的洛克汉普敦则为牛肉和牛只供应中心。
混合式农业新南威尔斯州和西澳大利亚州是澳洲主要的小麦产地。
新南威尔斯的小麦产区以墨累河和拉克兰河间的利佛里那地区为中心,西澳大利亚的小麦带则位于伯斯的东侧。
昆士兰州的大令黑土台地和维多利亚州的威美拉也是重要的小麦产地。
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斯州、昆士兰州的沿海地区为乳制品的重要产地。
水果则遍布各州。
利佛里那地区和维多利亚墨累河畔的桑瑞西亚区为葡萄等水果大量生产的地方。
昆士兰海岸则出产凤梨、百香果和香蕉等热带水果。
澳洲也生产和输出砂糖,昆士兰州、新南威尔斯州北部沿海地区为主要产地,昆士兰州的班达堡为制糖中心。
沿海地区多栽培各种蔬菜,尤其是维多利亚和塔斯马尼亚两个州。
北部几个州有水稻、棉花的栽培。
制酒是较晚才发展出来的产业。
阿得雷德北部的巴罗萨河谷和新南威尔斯州的猎人河,由于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成为澳洲最大的制酒中心。
环绕澳洲的海域,渔产虽然不丰,却很重要。
牡蛎、蝦、鲔鱼等,除供应澳洲一流餐厅外,也出口至日本、中国大陆等亚洲地区。
澳大利亚本土奶粉市场深度分析澳大利亚按国土面积来说是世界第六大国家。
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并且是全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是全球第十二大经济体。
澳大利亚在全球的综合排名非常高,包括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和经济自由。
澳大利亚乳业是一个总产值超过130亿澳元的生产和出口产业。
光农场本身的价值就超过40亿澳元。
澳大利亚全国有超过6700个农场,每年生产约95亿升牛奶。
乳业无论是从附加值,还是从产业化生产角度来说都是一个全国占据领导地位的农业。
(以上内容取自维基百科和澳大利亚乳品局官网)笔者2004年移民澳大利亚,长期在澳大利亚悉尼工作和生活,也算是老移民了,因为国内朋友众多,也经常帮国内朋友代购各种澳洲产品,其中以婴儿奶粉居多。
本人在澳大利亚从事IT产品品牌运营工作,想以一个品牌运营和代购者的角度分析一下澳大利亚本土的奶粉市场。
首先,我们讲奶粉可以简单的分为成人奶粉和婴儿奶粉,目前以婴儿奶粉最为热门。
最近中国政府好像在着重整顿国内的婴儿奶粉市场,听说好像有800多个进口品牌,如果包括国内品牌,好像有超过2000个品牌。
各种品牌鱼龙混杂,各种叫法天马行空,有叫原装进口,有叫本土品牌,有叫国际品牌,也有人讲同步销售,又有叫澳大利亚本土国际品牌。
各种叫法搞得让消费者云里雾里。
澳大利亚做为世界上三大乳品出口地之一,理应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及话语权。
因为本人长期从事品牌运营工作,想从专业角度及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解释分析一下各种叫法及澳大利亚国内市场的销售情况。
首先,让我们来定义一下各种的叫法:1)澳大利亚原装进口:站在澳大利亚国家以外角度看,指原产国在澳大利亚的奶粉,销售地可能在澳大利亚,也可能在中国,也可能两边都销售。
2)澳大利亚本土品牌:指品牌拥有者是澳大利亚本土企业的品牌,但有可能生产地并不一定在澳大利亚(当然好像目前澳大利亚本土品牌没有听说会从中国进口原料,呵呵)3)国际品牌:当然是指产品在国际市场(两个以上国家)有销售,但品牌拥有者是澳大利亚以外的品牌,也有可能是中国品牌但在全球多个国家销售(但好像没听说哪个中国奶粉品牌卖到国外去,呵呵)4)澳大利亚同步销售:这个其实并不是一种专业叫法,更多的是从国内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指澳大利亚奶粉在澳大利亚和中国都有销售。
Agriculture in Australia IntroductionAustralia is a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er and exporter. Agriculture and its closely related sectors earn $155 billion-a-year for a 12% share of GDP. Australian farmers and graziers own 135,997 farms, covering 61% of Australia's landmass. Across the country there is a mix of irrigation and dry-land farming. The CSIRO,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gency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 Australia, has forecast that climate change will cause decreased precipitation over much of Australia and that this will exacerbate existing challenges to water availability and quality for agriculture.There are three main zones: the high rainfall zone of Tasmania and a narrow coastal zone (used principally for dairying and beef production); wheat, sheep zone (cropping (principally winter crops), and the grazing of sheep (for wool, lamb and mutton) plus beef cattle) and the pastoral zone (characterised by low rainfall, less fertile soils, and large scale pastoral activities involving the grazing of beef cattle and sheep for wool and mutton). An indicator of viability of agriculture in the state of South Australia is whether land is within Goyder's Line.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ts1.Crops: Cereals, oilseeds and grain legumes are produced on a large scale inAustralia for human consumption and livestock feed. Wheat is the cereal with the greatest production in terms of area and value to the Australian economy.Sugarcane, grown in tropical Australia, is also an important crop.2.Horticulture: Australia produces a wide variety of fruit, nuts and vegetables. Thelargest crops (>300 kilo tonnes, in 2001-2001) include oranges, apples, bananas, chestnuts, potatoes, carrots and tomatoes.The horticulture industry has traditionally provided Australians with all their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s needs, with a smaller export industry.3.Livestock: a、Beef industry, the largest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in Australia, and it isthe second largest beef exporter, behind Brazil, in the world. b、Lamb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roduct as the sheep industry has moved its focus fromwool production to the production of prime lamb.4.Dairy: Dairy products are Australia's fourth most valuable agricultural export.Domestic milk markets were heavily regulated until the 1980s, particularly for milk used for domestic fresh milk sales. This protected smaller producers in the northern states who produced exclusively for their local markets. The Kerin plan began the process of deregulation in 1986, with the final price supports being removed in 2000.5.Fisheries: The gross value of production of Australia's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products was $2.3 billion in 2002-03.Australia's main seafood export earners include rock lobsters, prawns, tuna and abalone.6.Wool: Wool is still quite an important product of Australian agriculture. TheAustralian wool industry is widely recognised as producing the finest quality Merino wool. This is largely attributable to selective breeding and a superior genetic line.7.Cotton: Australia also produces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cotton. The majority ofthe cotton produced is genetically modified to be resistant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or to actively kill pests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Bt toxin (Bt-cotton).Cotton is generally grown by irrigation.8.Seaweeds: The shorelines, especially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re providingmotivation to help the continent by using seaweed (algae) to absorb nutrients. Importance of irrigationBecause of Australia's large deserts and irregular rainfall, irrigation is necessary for agriculture in some parts of the country. The total gross value of irrigat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2004-05 was A$9,076 million compared to A$9,618 million in 2000-01. The gross value of irrigat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presents around a quarter (23%) of the gross value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produced in Australia in 2004-05, on less than 1% of agricultural land. Of the 12,191 GL of water consumed by agriculture in 2004-05, dairy farming accounted for 18% (2,276 GL), pasture 16% (1,928 GL), cotton 15% (1,822 GL) and sugar 10% (1,269 GL).Issues facing Australian agriculturePolitical values:Australian farmers and their spokesman have always considered that life on the land is inherently more virtuous, as well as more healthy, more important and more productive, then life in the towns and cities....The farmers complained that something was wrong with an electoral system which produced parliamentarians who spent money beautifying vampire-cities instead of developing the interior.Technic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ssues:The major issues facing agriculture in Australia are drought, water security, low soil fertility, weeds, climate change caused by global warming, biosecurity (biological threats from imported foods and livestock), tariffs on Australian exports in the importing country (particularly in Europe and Japan), subsidies to farmers in other countries (see Doha Development Round), currency fluctuations and price volatility. The wheat industry has also faced the end of the "single desk" marketing system after the Australian Wheat Board was found during the Cole Inquiry to have illegally paid bribes to officials in Iraq.Genetic modification:GM (Genetically modified) grains are not allowed in South Australia, where some grain producers have called for the moratorium to be lifted. They argue the GM technology would help them tackle weeds and other pests, and that farmers should be able to choose how they run their enterprises and whether or not they wanted to grow the 'premium products' described by Leon Bignell, the South Australian (SA) Agriculture Minister. Producers have also said their GM-free grain is not translating to higher profits. Bignell conceded more work needed to be done to market produce as GM-free but said he was confident producers would see higher financial returns in the near future.BibliographyExtracted from Wikipedia。
赴澳大利亚矿产考察报告
邵和明;赵国龙;黄占起
【期刊名称】《内蒙古地质》
【年(卷),期】2000(000)001
【摘要】1 概况由内蒙古地矿厅、内蒙古地勘局联合组团于 1999年 12月 1日— 13日赴澳大利亚进行了矿产地质考察。
考察团由内蒙古地勘局总工程师邵和明任团长 ,内蒙古地矿厅云大平副厅长任副团长 ;团员有内蒙古地勘局副总工程师赵
国龙、地矿处处长黄占起、内蒙古地矿厅科技处处长王剑民、矿研所所长吕福生等六人组成。
比利顿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曹亚文博士、皮特先生一同参加了考察。
曹亚文博士兼翻译。
AMF咨询公司麦克经理担任向导。
考察团 1999年 12月 2
日抵达悉尼 ,经堪培拉、墨尔本于 12月 5日到达阿德莱德 ,包乘10人座小型客机开始对芒特艾萨多金属成矿带进行考察。
12月 6日考察了布罗肯希尔
【总页数】8页(P1-8)
【作者】邵和明;赵国龙;黄占起
【作者单位】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司法鉴定技术考察团赴澳大利亚考察报告 [J], 司法鉴定技术考察团
2.赴澳大利亚农业合作社交流考察报告 [J], 关锐捷;宋小春;白林;王邱驰;李熙
3.在借鉴中完善我国毛绒纤维质量监督体制及促进产业发展——中国纤维检验局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告 [J], 陆阳;阎思进
4.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赴澳大利亚考察报告 [J], 董惠明
5.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告 [J], 石国庆;王新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看世界Global Vision☆中国畜牧业澳大利亚畜牧业概况文丨徐杨(全国畜牧总站)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南太平 洋,是四面环水的大陆岛国,国土 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3.67 万千米。
澳大利亚东部为山地、中部 为平原、西部为高原,土地资源非常 丰富。
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为 主,降水充沛,为各种树木、草原、灌木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据统计,2019年澳大利亚人口总数为2544万,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
丰富的土 地资源、良好的植被和绵延的海岸线 为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生产创造了得天 独厚的资源条件,被称为“骑在羊背 上的国家”。
肉牛、绵羊产业、奶牛 养殖构成其畜牧业的主要内容。
一、肉牛养殖肉牛养殖在澳大利亚是最广泛的 畜牧业活动,每一个州和地区都分布 有肉牛产业。
受气候、草场资源、企业规模、生产方式等条件影响,澳大利亚肉牛养殖分为南部和北部生产体系,且存在明显差别。
1.肉牛养殖模式的差别:北部肉牛生产体系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漫长干旱。
草场以自然草场为主,单个农场面积大,从数千到数万公顷不等,部分联合经营的企业面积更大。
与这种自然条件相适应的是其传统的放养模式,除定期检查饮水供应、检测牛群健康情况外,每年仅两次集中牛群,收获成长牛、给犊牛断奶、切除牛角、阉割公牛犊并做标记,其他时间基本无人为干预,这种词养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节约成本。
同时,由于北部地区冬季干旱漫长,自然植被可供应的伺草有限,导致牛在此期间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出现体重降低,生产性能下降等情况。
但是从成本角度考虑,北部的肉牛生产模式更具有发展潜力。
南部肉牛生产体系与北部截然不同,它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和的温带地区,农场规模大都是几百到几千公顷的小型农场,牧草是经过人工改良的,营养价值更高,单位面积牛群密度大,实行集约化管理。
因为管理规范,牧草充足,通常南部肉牛体系生产的牛肉质量高于北部。
同时,因为成本高,南部农场主通常会在从事肉牛产业之外,从事绵羊养殖或农作物种植,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概况及启示1 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现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以养羊、养牛为主。
绵羊数量居世界首位,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澳大利亚现有绵羊1.5亿只,养羊业的产值达l8.2亿澳元。
绵羊品种主要是以产毛为主的Merino(美利奴)羊,占羊总数的75%,美利奴羊与波尔山羊的一代杂交品种占12%,美利奴与其他品种的杂交后代占9%。
羊毛产量达110万吨,远销国外,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在出口产值中占农业产值的43%。
澳大利亚养羊业分三个类型:一是天然草场粗放经营区,面积最大,但羊的数量不到全国的30%,草场载畜量极低;二是小麦种植和养羊兼营区,该区种植谷物和部分人工草场,羊的数量占全国的40%,主要饲养肉羊和肉牛;三是高雨量区,主要靠人工种植牧草,广泛使用机械,兼营肉牛,羊的数量占全国的30%以上。
澳大利亚的牛主要有荷斯坦牛、安格斯牛、布朗盖斯牛等品种,牛的存栏头数约2740万头,年人均消费牛肉36.2kg。
有11022个奶牛农场,130个奶业加工厂。
奶牛230万头,每天每头奶牛的产奶量平均为28L。
每年从养牛中产生的效益达77亿澳元。
澳大利亚的猪有300多万头,年生产猪肉282万吨,年人均消费猪肉18.8kg。
家禽存栏760.8万只,禽肉年产量73.2万吨。
同时澳大利亚的水产资源很丰富,捕鱼面积比国土面积还多16%,是世界第三大捕鱼区,年产鱼35万吨。
澳大利亚的粮食、肉类、其他畜产品在农业产品中的比重分别为48%、27%和25%,羊毛、牛肉和牛奶的经济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24%、16%和5%,畜牧业作为高附加值的产业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发展。
澳大利亚农业产值280亿澳元,其中出口肉类产值55亿~60亿澳元,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畜牧业生产高度依赖于国际市场。
澳大利亚的羊毛、肉类的出口分别占世界的第一和第二位,是其农产品出口的主体,占出口商品的24%;出口农产品中,羊毛出口量可占其产量的95%以上,牛肉为61%。
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畜牧业是澳大利亚农业中历史最长、地位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全国土地面积的55%用于畜牧业,其产值约占农牧业总产值的3/5;畜产品出口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3。
经营特点主要是实行牛羊分区放牧以及经营专业化。
由于该大陆无野生食肉动物,因而牛羊可采用一年四季露天围栏放牧。
在畜牧业中,养羊业是最突出的部门。
澳具有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草原辽阔,地下水丰富,气候比较适宜等,同时还有多年培育出的生产性能高的细毛羊品种,加之养羊业比较节省劳力,所以,其养羊业一直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澳的绵羊约有3/4的美利奴细毛羊,它是经过长期选种培育成的世界上最优良的毛用羊之一。
其毛质细长,可达7~13厘米,皱折均匀、光泽良好、质地柔韧,单畜产毛量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70%。
它的美利奴细毛羊占世界总产量的1/2以上。
其次还有其他品种细毛羊(考利代、波尔华斯)及肉用杂种羊等品种。
由于国际市场羊毛价格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到澳养羊业的发展。
近年来已开始由以毛用羊为主逐渐转向肉用和毛肉兼用。
1990年全国有羊1.68多亿只(占世界羊只总数的9.64%),比1979~1981年年均的1.35亿只增长了24.4%,但还未恢复到1970年的水平(1.8亿只),仅次于中国(2.12亿只),居世界第二位。
但羊毛产量及其出口量各为88.7万吨和67.7万吨,分别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29%和出口总量的67%,均居世界首位。
羊肉产量60多万吨,占世界羊肉总产量的9.14%,次于原苏联(90多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澳大利亚养羊业以放牧为主,经营粗放。
天然草场是饲草的主要来原,只有在沿海、沿河一带才有局部地区种植牧草,实行集约经营。
全国的牧场载畜量很低,平均大约1.33公顷(合20市亩)才有一只羊。
由此可见,澳养羊业仍具有极大的潜力。
澳的养羊业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主要是不时发生的旱灾;野犬对羊只的危害;鼠、兔对草地的破坏以及经营的粗放;再加上国际市场价格涨落不定等,使其养羊业发展很不稳定。
2024年外出考察报告范本前不久,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安排,我们____人民政府农业考察团一行____人赴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地考察。
____农业发展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____农业特点____是世界三大农业强国之一,仅次于美国、法国。
这个国家发展农业的客观条件并不优越,国土狭小,资源贫乏,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耕地面积____万亩,相当于____个____市,人均耕地____亩,仅比____市人均多____亩。
狭小的____凭什么能够成为世界三大农业强国之一?____农业的四大特点可以回答这一问题。
1.扬长避短,选择适宜____的农业产业。
____土地资源少,光照不足,但地势平坦,降雨充沛。
____政府根据这一国情制定了一系列符合自己实际的农业发展战略和政策:避开需要大量光照和价格低廉的禾谷类作物的生产,充分利用地势平坦、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奶业和附加值高的园艺作物。
走高投入、高产出的路子。
____玻璃温室的面积世界最大,全国的玻璃温室面积已经超过____亿平方米,占世界温室总面积的1/4以上。
2.聚合优势,实行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____农业结构所形成的种类少,但每一类都很精、很大、很强。
园艺业在荷兰农业中占有相当份额,占农牧业总产值的____%。
因此,zzz被称为欧洲花园、花卉王国。
现在荷兰每天向世界出口____万枝鲜切花和____万盆鲜花,鲜花出口占国际市场的____%。
____蔬菜出口也居世界第一,温室蔬菜以番茄的面积最大。
荷兰畜牧业很发达,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____%,其乳品、猪肉的出口量居世界之首。
____整个国家的农业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是由众多企业和农户组成的。
____的温室大都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个公司或一户花农的几万平方米的温室,往往只生产两三个品种。
如我们参观考察的位于荷兰北部的一家蝴蝶兰种植场,是一个家庭式农场,现有温室____平方米,该农场一年生产____万盆鲜花,全部都是蝴蝶兰。
山西省运城地区扶贫考察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告刘士俊
【期刊名称】《山西农经》
【年(卷),期】2001(000)002
【摘要】由运城地区署副专员马东坡为团长的山西省世行贷款扶贫项目畜牧考察团一行12人,于2001年3月3日至3月17日对澳大利亚的四个牧场、一个养蜂场和新西兰的尔得布顿绵羊馆、牧场和畜产品加工等项目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察参观和学习交流。
我们认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我国民属以农为主的国家,特别是和运城地区的产业基本,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总页数】2页(P63,F003)
【作者】刘士俊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地区畜牧站,0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9
【相关文献】
1.中国燃气汽车考察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告 [J], 王晓娟;于力
2.澳大利亚、新西兰生态旅游考察启示—四川省林业厅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团[J], 骆建国
3.国家林业局GEF湿地项目考察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告 [J], 马崇玉
4.山西省煤化工考察团赴南非Sasol公司及新西兰Methanex公司考察报告(专辑) [J], 无
5.赴澳大利亚、新西兰CNG考察团纪行——澳大利亚、新西兰CNG使用情况综述 [J], 寿明龙;林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术交流澳大利亚畜牧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聂婕 陈琼 姜康 雷晨 龚心怡(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摘要:随着中澳自贸协定的签订,中澳间的贸易越来越频繁,我国逐渐成为澳大利亚牛肉第一进口国。
研究澳大利亚畜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学习借鉴国外经验,有利于提升我国治理能力。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措施 运转机制 借鉴Analysis on Technical Trade Measures of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s in AustraliaNie Jie, Chen Qiong, Jiang Kang, Lei Chen, Gong Xinyi(Hubei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and Quality)Abstract: With the signing of China Australia Free Trade Agreement,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ustrali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China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irst import country of Australian beef. Studying the technical trade measures of animal husbandry in Australia and learning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governance ability of China.Key words: technical trade measures, operation mechanism, reference1 澳大利亚畜牧产品贸易概况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以养羊、养牛为主。
新西兰、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及建议新、澳两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一)农牧业优势明显。
新、澳两国均四面环海,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
两国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牧业,尤其是畜牧业,是世界上主要农牧产品生产国。
新西兰有2/3的土地适宜农牧,是世界上人均养羊、养牛最多的国家。
畜牧业人口占农业人口80%,产值也占农业产值的80%以上。
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新西兰GDP 增长的60%来自于农牧业。
澳大利亚是世界天然草原面积最大的国家,农牧业用地占国土面积60%以上,其中牧场面积占世界牧场总面积的12.4%,是世界上人均占有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农业的主体是畜牧业和种植业,在农牧业总产值中,畜牧业与种植业的比例多年来保持在6∶4的水平,个别年份甚至高达7∶3,是世界奶制品,水果,大米和花卉的重要生产国。
两国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牧业。
(二)现代农业特色突出。
新、澳两国现代农业起步早、发展快、水平高。
主要表现:一是规模化、大农场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两国农场明显呈现出向大农场化发展的趋势,农场数量越来越少,规模越来越大。
目前,新、澳两国农场的数量分别比上世纪80年代减少了30%和25%。
澳大利亚每个农牧场平均规模约3万公顷,比美国大10多倍,最小的农牧场面积也在50公顷左右,每个农牧业劳动力经营土地约1200多公顷,在农业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
二是农业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
两国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既有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农场和专业化服务公司,也有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某一环节的专业化分工,如在肉牛生产全过程中,有的单位专门从事育肥、饲料、防疫、品种等某一个环节的生产和服务。
澳大利亚目前也已经形成了某些特定的作物带和畜牧带,如昆士兰州的甘蔗带,塔斯马尼亚州的苹果区,东南部的小麦带等,这些均足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是机械化、电气化发达。
新西兰绝大多数牧场、蔬菜基地都是采用机械化进行灌溉,航空施肥占全国施肥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居世界领先水平。
世界现代农业典范荷兰工厂化农业考察报告由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组团一行23人赴荷兰执行 工厂化农业技术与管理培训 任务,培训团成员分别来自北京㊁上海㊁天津㊁浙江㊁辽宁㊁广东㊁陕西等省市㊂在荷期间,先后走访了荷兰与温室农业有关的科研机构㊁院校㊁生产企业㊁经营企业等17个部门,涉及温室园艺设施㊁蔬菜㊁花卉种子种苗㊁种植管理㊁栽培技术㊁科研㊁经营和市场等方面内容㊂通过培训与考察,对荷兰温室农业及相关领域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为我们在工厂化高效农业技术与管理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的经验㊂一㊀荷兰农业基本情况(一)概况荷兰位于西欧北部,面临大西洋的北海,处于马斯河㊁莱茵河和斯凯尔特河的下游河口地区㊂全国约有1/4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是一个低地国家,国土面积为4.15万平方公里,人口1550多万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㊂远古时期的荷兰人就在国土西部和北部分散的岛屿上拦海筑堤,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和对农产品的需求㊂大约从公元13世纪起荷兰人就开始利用传统风车作为排水动力,在天然淤积的滨海浅滩上围海造田㊂17~19世纪,随着荷兰城市发展和工业革命推动,围海造田技术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不仅围海,还围湖造田增加农业用地,扩大农业生产㊂截至目前,荷兰有58%的土地用于农业,其中草场占31%,耕地占23.6%㊂20世纪50年代以前,荷兰农业生产基本上仍以传统粗放型经营为主,不能自给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荷兰政府针对战后出现的食品紧缺㊁饥饿四起的严峻局面,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同时,依据本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确定农业发展战略㊂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探索㊂走出了一条适宜本国国情特点的农业发展之路㊂由农产品进口国成为农产品出口国㊂到60年代后期净出口值排在世界第四㊁第五位1989年以来已稳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法国㊂每年农业净出口值保持在130多亿美元水平,占世界贸易额的7.5%~10%㊂荷兰耕地为299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8亩㊂荷兰农业包括:农田作物,占农业总产值的10%;畜牧业,占60%;园艺和林业,占30%;还有辅助工业,如种子㊁化肥㊁动物饲料和贸易等㊂按荷兰农业㊁自然资源管理与渔业部(简称农渔部)公布的统计资料,1995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54.8万人,占整个劳动力市场的10%,其中,从事农业和渔业的就业人数达25.1万人,食品与饮料业15.2万人,农业贸易人数为8万,供销运输业6.5万人,农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㊂(二)农田作物及园艺生产园艺生产在荷兰农业中占有相当的份额㊂主要是蔬菜㊁水果㊁花卉㊁植物和苗木㊂蔬菜出口居世界第一位㊂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㊂大部分蔬菜㊁花卉生产在温室内进行㊂农田作物生产主要以马铃薯㊁小麦㊁甜菜为主㊂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出口国,其良种输出占国际良种市场的60%以上,种用和商品马铃薯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㊂1995年,马铃薯总产值达到16.69亿荷兰盾,占大田作物总产值的50%㊂(三)畜牧业及渔业荷兰乳品和肉类生产量占农业总产值的56%,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品㊁猪肉出口国, 1996年畜产品出口额达191亿荷兰盾㊂由于牲畜集约化生产蓬勃发展,荷兰的牲畜设施㊁兽医兽药㊁种畜育种㊁牲畜饲料和饲喂技术及生产都十分先进㊂荷兰的渔业主要分为海洋渔业和沿海渔业,包括甲壳类动物养殖㊁淡水渔业和水产养殖㊂渔业主要运用高效和现代化的拖网捕鱼船队和近海捕鱼船队从事生产,1996年荷兰捕捞船队捕捞总值达到85900万荷兰盾㊂(四)农产品加工和机械荷兰的农产品加工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㊂专用的㊁高度自动化的食品加工设备及符合环境要求的包装机械和包装材料㊁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使荷兰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㊂农产品和蔬菜有60%以上经食品和饮料制造业加工成高质量㊁高附加值的最终产品㊂发展最快的产品有:干酪㊁肉类制品㊁巧克力㊁糖果㊁马铃薯制品和饮料㊂目前,食品和饮料加工业的营业额约占荷兰工业总额的30%㊂荷兰的农业以家庭私有农场生产为主㊂1996年农场总数为110667个,其中从事大田作业生产的22675个,占20.5%;园艺农场数量为15369个,占13.9%;65.6%的农场从事畜牧业㊂近几年,荷兰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年经济增长率超过3%,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左右㊂就业增长,失业下降,在一些部门,已出现了人力资源紧缺的现象㊂与此同时,荷兰的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和用工数量都有所下降㊂1996年,荷兰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6%,用工数仅为全国用工数的11.8%,分别比1985年降低了0.9个和2.6个百分点㊂在整个农业体系中,利用国外原材料的产业比例由1985年的26%增加到1996年的34%,而利用国内原材料的产业部门则有所下降㊂二㊀荷兰设施农业的特点温室产业是荷兰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㊂目前,荷兰温室建筑面积为1.1亿平方米,占全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的1/4,主要用于种植蔬菜和鲜花㊂园艺作物产值1995年为232.3亿荷兰盾,其中,蔬菜为98.72亿荷兰盾,花卉为60.91亿荷兰盾,球根鲜花及耐寒种苗为20.6亿荷兰盾㊂荷兰设施农业的特点如下:(一)政府对设施农业的宏观调控及符合国情的产业政策荷兰地势平坦,降雨充足,但光照不足,全年光照时间只有1600小时左右(我国年平均2600小时)㊂视地如金的荷兰政府为使有限的土地得到高效利用,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国家气候特点和国情的农业发展战略及政策:避开需要大量光照和生产销售价位低的禾谷类作物的生产,充分利用地势平坦㊁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㊁奶业和附加值高的园艺作物㊂20世纪60年代,荷兰政府以节约土地㊁提高土地劳动生产率为目的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㊁集约化和机械化发展㊂至7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用资金替代土地㊁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措施㊂温室农业通过从私人㊁银行和国外贷款中获得大量资金,迅速发展起来,在7%的耕地上建立起1万公顷面积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的现代化温室,大力开发适于温室生产的高产值的作物品种,使园艺作物基本上摆脱了自然气候的影响,也使有限的土地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㊂荷兰温室农业的发展体现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㊂政府在国内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采用的宏观政策是不同的㊂就温室农业而言,1983~1992年10年中,荷兰的温室农业增值一直呈上升趋势㊂主要是政府实行了补贴政策,从事温室生产的农户均可获得政府资助,同期,从事温室农业的农民收入也成倍上扬㊂荷兰政府着重致力于农业宏观产业环境的营造㊂其一是通过信贷政策和补贴政策,鼓励重点发展的领域和产业 快步增长 出口创汇;其二是积极参加欧盟事务,自1995年3月 申根协议 签订以来整个欧洲成为荷兰的农产品市场;其三是加强水利工程和环境保护的建设,使荷兰农业能够高效㊁持续发展:其四是在有效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农业高新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方面的投入;其五是帮助企业组织宣传,扩大国际交流合作㊂(二)集约化㊁规模化㊁专业化的生产荷兰耕地不足,促使其比任何国家都更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㊂因此,大多农业企业都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㊂荷兰温室农业无论是蔬菜或花卉,一般都是专业化生产,多品种经营㊂如维斯特兰德朗市的西红柿种植公司专业生产西红柿,与其他5家专营企业垄断了荷兰的西红柿市场㊂位于布莱斯维克市的红掌公司专门研究和种植红掌花卉,从育种研究到种苗生产和种苗出售全部由企业运作,公司研制并经营的红掌花卉就达40多个品种㊂斑纳克市的非洲菊生产基地是荷兰境内知名的专门生产非洲菊的企业玻璃温室种植,面积达12.5公顷,开发出不同颜色㊁不同花盘㊁不同花茎的非洲菊品种达50多种㊂这种专业生产有利于设施专业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形成规模效益,促进了专业领域的研究,也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份额㊂专业化不仅体现在生产上,在温室产品的专业化经营方面也显露出独特的魅力㊂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寻找独到的市场,完全按市场需求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方向,有效地抑制了相同产业或产品挤占市场 独木桥 的弊端,使市场行为更加规范有序㊂如朗德维尔德种球经营公司,成立于20世纪初,企业的生产经营仅对球茎植物的种球进行处理,包括分拣㊁基质配置,包装成不同规格,实行全货架方式销售㊂产品经销美国,成为对美贸易最大的种球公司,每年出口美国的产值达到4200万美元㊂位于纳得维克市的热带植物公司独辟蹊径,专营大型热带植物,公司建成2500平方米㊁跨度为12米㊁最高处达13米的大型温室,每年从世界各地购进价值亿荷兰盾的多种热带植物,常年经营品种达450多种,产品销往欧洲各大超市㊁银行㊁宾馆及娱乐场所㊂公司经营15年,市场一直看好㊂(三)规范有序的市场经营模式生产的拉力源于市场㊂在荷兰,农产品的销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集卖市场在这个体系中扮演了提供商品生产信息及产品质量标准㊁调节市场供需㊁控制市场进程的重要角色㊂规范化的市场体系为荷兰的温室产品快速进入消费领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保障㊂温室企业生产的产品均标有生产厂家㊁注册商标和产品品牌㊂消费者就是通过产品品牌从市场上购买自己满意的园艺商品㊂荷兰温室产品市场分类较明确,比较集中的有花卉拍卖市场㊁蔬菜拍卖市场㊁温室作业机具和专用产品市场等㊂1968年成立的位于荷兰阿斯米尔镇的阿斯米尔联合花卉拍卖市场是现今世界量大的花卉拍卖行,占地面积71.5万平方米,拥有5000家经营花卉㊁盆栽植物的园艺公司作为这一股份联合体的成员㊂进入阿斯米尔花卉拍卖市场的花卉和植物要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并按标准进行产品质量检测,随后即被送到冷藏库和存放库等待上市拍卖㊂拍卖成交的产品按客户要求进行包装,然后被送往拍卖行的发货中心,发货中心设有植物检疫站和海关,80%的产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谢尔伯机场空运到美国及远东各国㊂阿斯米尔花卉拍卖市场每天鲜花销售量达1400万支,全年总共出售鲜花35亿支,出口鲜花和植物总价值达50亿荷兰盾㊂当天未被销出的鲜花会被销毁用以保证鲜花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同时对生产者提出警示㊂为保护会员个体经济利益,被销毁的鲜花按最低价格的80%~90%给予补偿㊂(四)国际化的市场体系荷兰经济具有强烈的国际导向㊂1992年以后,欧洲内部壁垒消除,因统一市场的影响,西欧市场潜力扩大并对成员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使欧洲成员国内部各种经济活动更加活跃,也给荷兰在欧洲市场上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荷兰农业产业纷纷看准欧洲和国际市场,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利用阿姆斯特丹㊁鹿特丹港的海运优势,阿姆斯特丹附近的斯基辅机场优势及发达的道路系统和公共运输网络,促使其产品大进大出,使荷兰成为欧洲大陆的农产品分销中心㊂1995年荷兰人均GDP超过40000荷兰盾,居富裕国家之列㊂1997年,荷兰农业生产在欧洲所占市场份额达到8%,其中园艺果蔬占7%㊂温室产品中的50%~90%出口,便捷的航运使荷兰生产的鲜花和蔬菜在两天之内运送到欧洲㊁亚洲及北美等国家和城市㊂荷兰的温室蔬菜占本国蔬菜生产总值的3/4,产量的86%销往世界各地㊂同时,又是世界上四大蔬菜种子出口之一㊂蔬菜良种的繁育和产业化使种子的品质和产量都居世界领先地位,也给种子生产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㊂位于荷兰德力尔地区的瑞克斯旺种苗集团,是从事专业化蔬菜育种㊁种子生产和销售的大公司,它们的种子工作在世界不同气候带进行,种子生产也安排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基地上进行,该公司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支机构㊂荷兰的温室无论从规模㊁面积㊁水平都居世界前列,但截至目前,荷兰却没有一家专门制造温室的企业,温室及配套设施的生产已经形成一种高度社会化㊁专业化㊁国际化的市场体系㊂荷兰温室的覆盖材料㊁保温材料等均从比利时㊁瑞典等国进口㊂温室建造的运作主要靠温室工程公司,在荷兰具国际输出能力的温室工程公司约有7~8家㊂这些公司通过市场调查获得需求信息,按用户要求进行温室设计㊁工程预算材料购买㊁工程发包等㊂目前,荷兰温室建造已在世界市场占到80%㊂(五)集成化的工业技术在温室农业中被广泛应用荷兰的工业基础雄厚,其中化工食品加工㊁机械与材料㊁电子工业技术尤为先进㊂世界级的大型公司如化工业的壳牌㊁食品工业的联合利华㊁电子工业的飞利浦在国际工业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㊂机动车零部件产值占欧洲市场的20%,90%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工业领域,约全国人口的1/4就业于工业界㊂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影响下荷兰温室农业也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㊂温室设施本身就是工业化集成技术的产物,由于摆脱了自然气候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的生产完全可以实现按照工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㊂而且不仅体现在种植过程中有其特定的生产节拍㊁生产周期,还体现在产品生产之后的包装㊁销售方面,与工业生产如出一辙㊂因此被称为工厂化农业,事实上荷兰的农业特别是温室农业是被当成工业来办的㊂温室产业中广泛采用现代工业技术,包括机械技术㊁工程技术,电子技术㊁计算机管理技术㊁现代信息技术㊁生物技术等㊂工业技术植入农业生产中,已经使荷兰温室农业赋予工厂化生产的内涵,成为工业化大体系不可分割的部分㊂植物工厂是荷兰最具工业生产特点的现代化农业,在纳德维克市的一家生产观叶园艺植物的现代化大型自控温室中,我们看到50万余盆观植物分上下两层置放在栽培床上,从基质搅拌㊁装钵㊁定植㊁栽培㊁施肥㊁灌溉㊁钵体移动全部实现机械运作,室内温度㊁光照㊁湿度㊁作物生长情况㊁环境等全部由计算机监控㊂占地2.5万平方米的植物工厂内只有5位技术和管理人员㊂每公顷年产值为525万荷兰盾,年利润可达262万荷兰盾㊂这种采取全封闭生产㊁完全摆脱自然条件束缚㊁实现全年均衡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用现代科技支持现代农业,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是农业融入现代经济社会的必然趋势㊂(六)网络化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知识和科技是农业创新的手段,荷兰的农业知识体系(科研㊁教育和推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㊂农业政策和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由荷兰政府主管农业的行政管理机关 农业㊁自然资源管理和渔业部 (简称农渔部)负责㊂农业研究包括基础研究㊁战略研究㊁应用研究和实际研究,这些研究与成果推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基础研究㊁战略研究以及应用研究方面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下设11个研究所和1个后勤服务机构,研究领域有农业㊁渔业㊁自然资源管理㊁土壤㊁水㊁林业㊁农村㊁土地利用㊁农业经济㊁农业技术和环境㊂农渔部对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投资占投资总额的60%㊂二是研究站和地区研究中心,这些研究机构的目标是迅速解决农业领域不同行业中的实际问题㊂试验和研究成果实际应用是在9个研究站和34个地区研究中心完成的㊂其中,这34个地区研究中心是按地域划分建立的,50%的经费来自农渔部㊂三是著名的瓦赫尼根(Wageningen)农业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农业发展前瞻性研究方面具有绝对优势㊂目前,瓦赫尼根已经基本上完成向私有化的改革,由9个研究所和2所大学合并,成立了瓦赫尼根农业研究中心和农业研究基金会,重点从事植物科学㊁动物科学㊁食品科学㊁农业环境与系统科学㊁社会科学研究㊂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解决将要变得十分重要的实际问题,如植物病理㊁土壤㊁畜牧㊁农机㊁农产品加工等㊂多数研究机构更加注重实际应用㊂实际应用研究是保障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方式,一般由实验站和实验农场进行㊂维斯特兰得种子试验站受政府或公司委托,从事西红柿㊁菜椒等蔬菜病虫害防治试验研究,从土壤㊁种苗㊁栽培到果实的全程研究试验以官方试验结果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其他研究和推广由专门机构负责㊂农业领域推广工作组织结构分明,面向农民和种植者的直接管理与咨询服务工作包括社会经济推广和技术经济推广㊂这些工作由农渔部提供资助,农民和种植者直接获利的推广工作则由农业企业自身投入㊂农渔部通过示范项目加速知识和创新成果应用㊂荷兰政府每年投入农业科研㊁推广和教育的经费约为30多亿荷兰盾,其中25%用于发展农业教育,每年达8亿荷兰盾㊂目前初级农业教育经费约占整个农业教育经费的51%㊂培养具有一定农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是荷兰农业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荷兰农业高新技术能广泛应用的基础㊂荷兰农业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依靠严密科学的知识网络(科研㊁推广㊁教育);产前㊁产中㊁产后协调配合的合作社网络和信息快捷㊁运作高效的市场网络㊂为刺激农业创新,解决教育㊁科研和推广体制中存在的因机构和研究课题重叠所至的不必要竞争等问题,以更加适应市场化的机制,从1996年开始,荷兰实行了农业知识体系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保持荷兰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㊂改革使一部分科研机构从政府的全额支持中脱离出来逐步实现自收自支㊂有关基础性研究㊁公益性研究机构以政府通过项目委托的形式择优赋予研究任务,形成一种竞争机制㊂研究机构在得到项目的同时也得到政府的资金资助㊂但这些机构多是非政府机构㊁非营利机构,一部分业务要通过市场㊂这种改革被称之为私有化,事实上研究机构私有化,不是资产的个人化,不是私有制;而是国有资产以银行借贷的形式由不同组织和集体机构赎买下来,改变过去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是荷兰政府为科研机构注入活力,刺激科研面向生产,企业面向市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㊂经过资产转移和机构重组,原来重复设置的研究机构和学科实行了优化组合㊂这项改革也包括国家科学院(德尔夫特的TRO)㊂全国13所大学仍保留了由政府按人头数拨款的做法,省级研究所大多转为咨询机构㊂(七)农业合作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荷兰的农业以家庭式农场经营为主㊂其中,经营超过3公顷的蔬菜农场有150家,花卉农场有1500家,很多农场从祖辈开始就从事作物种植㊂由于小单元的生产结构,个体农民的市场力量较弱,缺乏竞争能力,因此农户彼此之间视为具有共同利益的集体,而不是竞争对手㊂在市场面前,农民具有近乎相同的产品㊁相同的利益,也具有相同的市场地位,因此开始自发地组织起一种适合市场功能的最经济的农户组织 农业合作社㊂这种合作社组织保存了其他一切农民习惯的独立经营功能㊂农民合作社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㊂行业涉及农村信用业㊁购买业㊁加工业和市场㊂伴随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合作社数量逐渐减少㊂1949年荷兰农业合作社数量达到3150个,1992年合作社数量下降到851个,但市场占有率却大幅度上升㊂荷兰农业合作组织类型很多,大体上分为信用合作社㊁供应合作社㊁农产品加工合作社㊁销售合作社㊁服务合作社㊂荷兰农业合作社结构基本上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㊂简单型合作组织为若干个从事同一种植或养殖的农户把自己的产品集中到市场出售,这种市场组织是靠参与农户(会员)缴纳会费支持并为同一组织的农户出售同类商品服务的非营利性合作社;复杂型合作组织由不同地区同类农产品的生产农户以社员的名义参与组成,组织形式为董事会领导下的社员代表大会制,社员代表大会下设管理机构,为社员(会员)提供产前㊁产中㊁产后全程服务,其中包括采购生产资料㊁出售产品㊁加工和筹备资金等㊂由此可见,在荷兰各农业协会均有完善的组织结构㊁强有力的市场规范能力和全程服务机制㊂由生产者㊁工业委员会和商业委员会组成的合作社(或称农业协会)是政府与农业企业合作的重要形式㊂农业协会不仅是生产者和交易者的桥梁,而且还是双方相互利益的 保证人 ,并且实现了服务体系㊁推广体系㊁检测体系㊁信贷体系㊁市场体系和信息系统的全程服务㊂同时,农业协会还涉足农业科普,是政府和农民的 中间人 ㊂三㊀荷兰温室农业的发展趋向目前,从事园艺生产的农户数量在减少,但农户的平均规模在稳步扩大㊂温室园艺是工厂化作业㊂非家庭工人的比例在增加,已占总劳动力的60%㊂1992~1997年,从事温室园艺生产的男性工人在减少,而同期女性工人的数量却以每年0.8%的增长率递增㊂1987~1997年10年间,荷兰的耕地面积年递减率为0.2%,而温室园艺用地面积却有所增加㊂区域性布局也发生了变化:将具有较大温室比例的荷兰南部省份温室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逐步缩小荷兰北部的温室面积㊂从事温室园艺企业和农户的投资走向也主要投向设施和玻璃温室㊂。
我们沽空中国辉山乳业控股(06863),因为我们认为它的价值接近零。
我们认为辉山就是一个骗子公司,在这份关于辉山的第一份报告中,我们将详细说明我们的结论以及事实支撑。
至少自2014年起,辉山通过虚假宣称牧草苜蓿大部分自供,来夸大利润率。
但我们发现大量证据表明,该公司长期以来都是从第三方购买大量苜蓿,因此我们毫无疑问地认为,该公司存在财务造假。
辉山乳业在其奶牛养殖场的资本开支也存在欺诈行为,我们估计夸大程度在8.93亿到16亿元(人民币,下同)之间,资本开支造假的主要目的可能是为了掩盖其在收入报表中的欺诈行为。
辉山杨主席至少从公司窃取1.5亿元资产,实际数字很可能更高。
当中涉及将一家最少拥有四个乳牛牧场的附属公司向一位未披露的关联方转移,此交易未披露。
我们确定杨主席控制着这家附属公司及相关牧场。
即使辉山财务不存在欺诈,该公司也似乎处于违约边缘,因其杠杆过高。
即使以面值计,该公司的信贷指标也高得可怕。
辉山乳业在2016财年使用了太多杠杆,其审计师似乎已经停止予其“持续经营”资格。
鉴于我们给出该公司利润具欺诈这一结论,我们对明年辉山不会出现债务违约没有信心。
有明显迹象表明该公司面临巨大财务压力,包括辉山试图采用的融资类型以及中止的项目。
我们认为,该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面被大量夸大,因虚报的利润及现金、高估的生物资产以及某些高度可疑的资产账户。
尽管与完全零资产相比,该公司仍具有“真实业务”,但其巨大财务杠杆使得我们认为,公司股票接近无价值。
在我们看来,该公司资产价值及业绩报中的利润被大幅夸大,现金亦被大量夸大。
至于夸大的程度尚不清楚,可能还存在其它类似的资产账户。
评估辉山真实的股票价值,需要了解其账户真相,而辉山的真实账户信息供应缺乏。
香港交易所中央结算系统(CCASS)数据显示,辉山在外流通股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被用作融资质押。
如果我们是正确的,那当借款人无法满足追加保证金的要求时,股权长期持有人将面临巨大风险。
报告编号:YT-FS-4595-92 After Completing The T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 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赴澳大利亚奶业的考察报告(完整版) 专业报告模板 | REPORT TEMPLATE
第2页/总13页 报告书编号:YT-FS-4595-92 编订:****** 批准:******
赴澳大利亚奶业的考察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进一步加强中澳两国奶业在奶牛饲养管理、乳品加工及商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xx年11月2日至11日,由中国奶业协会四而博达公司组织的中国奶业高端商务考察团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交流活动。共有来自黑龙江省奶业协会、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银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洛阳巨尔乳业有限公司、XX市晨光乳业有限公司、北京大道之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一家人食品有限公司、北京顺阳光农场、高林屯种畜场、柏拉蒙奶牛繁育有限公司、北京农学院、山东省兽药质量检验所、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15家单位的20位代表参加专业报告模板 | REPORT TEMPLATE 第3页/总13页 了此次考察活动。 考察期间,中国奶业协会代表团一行与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澳大利亚乳业局、维多利亚州政府、澳大利亚领科集团等单位召开了专题报告会。双方就两国奶业发展情况、澳洲奶业投资环境及相关机构、中国奶业市场需求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报告会间隙,澳大利亚领科集团负责同志和代表团成员就双方较为感兴趣的乳制品贸易和来澳投资建厂等话题交换了意见和看法。同时,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吉普斯兰岛地区的牧场,caldermeade奶牛场,考察了澳大利亚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商迈高集团下属的jelbart奶牛场。代表团成员与农场主及技术人员就奶牛繁育、饲养管理,草场分栏管理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此次考察活动,在澳大利亚领科集团的精心安排和支持下,代表团全方位地与澳大利亚奶业各方面的官员、专家、企业家就奶牛饲养管理,乳品加工,政府及行业服务,乳制品贸易及乳制品消费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交流,较全专业报告模板 | REPORT TEMPLATE 第4页/总13页 面地了解了澳大利亚奶业发展状况,并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达到了预期目的。在考察中与澳大利亚奶业界的政府机构、专家学者、乳业协会等建立了联系,拓宽了沟通的渠道,为今后中澳双方奶业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澳大利亚奶业概况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的澳洲大陆上,总面积776.4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22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90万人。全澳农牧业用地4.9亿公顷,其中牧业用地占55%。另外,澳大利亚是世界天然草原面积最大的国家,草地面积达458万平方公里。奶业是澳大利亚农业中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是仅次于小麦、肉牛的第三大农业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良的草场,科学的管理,及最新遗传育种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澳大利亚以高效率的方式生产出优质的牛奶,其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一)以放牧为主的奶牛养殖业 20xx/13年度,澳大利亚产奶牛总数约为165万专业报告模板 | REPORT TEMPLATE 第5页/总13页 头,牛奶总产量为920万吨。奶牛养殖在澳大利亚各州均有着很长的历史,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其中以维多利亚州为最主要的奶牛饲养和牛奶生产区,该州的奶牛饲养数量占全国65%,其次为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州,奶牛饲养数量占全国的22%。澳大利亚的气候和自然资源十分有利于奶业生产,近80%的奶牛是草地放养,牧草生产依靠天然降雨,有部分内陆地区是依靠灌溉系统。具体来看,目前不补饲,完全依靠天然降雨的牧场占到牧场总数的30%,生产的牛奶占总产量的18%;不补饲或补饲少量饲料,依靠天然降雨加灌溉的牧场占到总数的50%,生产牛奶占52%;在降雨和灌溉的基础上,补饲谷物等饲料的牧场占16%,生产牛奶占25%;还有2%的牧场采用集中饲养的模式,生产的牛奶占4%。在这种灵活多样的生产模式下,澳大利亚的牛奶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而且成本远低于世界上其他主要的牛奶生产国。 (二) 乳制品企业和乳制品品种多元化 澳大利亚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其开放的市场专业报告模板 | REPORT TEMPLATE 第6页/总13页 和多元的文化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这种多元化也体现在奶业生产上。 澳大利亚的牛奶加工企业是多元化的,包括由奶农所拥有的合作社公司、上市公司、私营公司和跨国公司。合作社公司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其加工量占牛奶总量的33%左右。最大的合作社公司(双江mg公司)加工的牛奶约占澳大利亚牛奶总量的30%。其他形式的澳大利亚乳品公司也表现的十分活跃,上市公司有瓦伦堡干酪和奶油公司、必佳干酪公司;私营公司有百乐公司、burra食品公司和longwarry食品公司;国际化的跨国公司包括恒天然(新西兰)、麒麟(日本)和lactalis公司(法国)等。这些世界乳业中的巨头通过新建或收购的方式争夺澳大利亚乳制品生产消费市场。 澳大利亚乳制品品种的多元化表现在产品的丰富多样,有奶酪、饮用奶(包括鲜奶和uht奶)、脱脂奶粉、黄油、全脂奶粉及其他产品(包括酸奶、奶饼干、奶油冻等,见表1)。奶酪是最重要的乳制品,其产量专业报告模板 | REPORT TEMPLATE 第7页/总13页 占到了乳制品产量的33%,饮用奶和脱脂奶粉是其他两个产量最高的乳制品,分别占到乳制品产量的27%和28%,全脂奶粉占到9%,其他占3%。) (三)旺盛而趋于稳定的乳制品消费 澳大利亚主要消费的乳制品是牛奶、奶粉、奶酪、黄油、黄油混合物及酸奶(见表2)。澳大利亚奶业的发展,源于旺盛的消费需求。据澳大利亚乳业局的数据,20xx/13年度,澳大利亚人均消费牛奶107千克,奶酪13.5千克,黄油3.7千克,酸奶7.2千克,将以上折合成液体奶,年人均消费达到惊人的323.2千克,而发达国家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为238千克,世界平均为107千克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为72千克,我国仅为32千克,由此可见,乳制品在澳大利亚餐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澳大利亚乳制品消费趋于稳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饮用奶消费从全脂牛奶转变到特制的牛奶品种,如减脂和低脂牛奶,同时风味牛奶的市场份额也在增加;干酪消费中非切达干酪的消费不断增加;奶油的消费量一直在减少,这是因专业报告模板 | REPORT TEMPLATE 第8页/总13页 为消费者寻求降低饱和脂肪的摄入量。酸奶的消费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因为它既方便又健康,所以倍受时间紧迫的消费者青睐。 (四)乳制品贸易具有较强竞争力 澳大利亚是重要的乳品出口国,在国际乳制品贸易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其牛奶产量仅占全世界产量的2%,出口量占到全球总量的7%,在全球乳品贸易中排名第4,仅次于新西兰(37%)、欧盟(31%)和美国(11%)(见图2)。近十年来,澳大利亚牛奶总产量中约40-45%用于出口,与本世纪初50-60%的出口比例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近几年中一系列的干旱使澳大利亚的牛奶总产量出现下降。 20xx/13年度澳大利亚乳制品出口总值超过27.6亿澳元。澳大利亚的出口集中在亚洲地区—占出口总量的74%。日本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占出口总值的19%,其次是中国大陆,占出口总值的14%。20xx/13年度澳大利亚最大的五个出口市场是日本、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新西兰。出口增长最专业报告模板 | REPORT TEMPLATE 第9页/总13页 快的市场仍然是中国(见图3)。 二、澳大利亚奶业经验及对我国奶业发展的启示 (一)奶牛生产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在过去30年间,澳大利亚的奶牛场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从1980年的22,000家减少到20xx年中的不到6,770家。与奶牛场数量减少形成对比的是,澳大利亚牛奶的总产量却稳步增加,1980年的总产奶量为556.5万吨,到20xx年总产奶量增长为920万吨。这是因为奶牛场规模的扩大和奶牛单产水平的提高。1980年,平均畜群规模是每个奶牛养殖场85头奶牛,平均单产为2848升,20xx年平均畜群规模增长到240头奶牛,平均单产达到5926升。澳大利亚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但其奶业发展并未一味追求数量和规模,而是通过提高生产水平,增加单产,选择与其国情相适应的适度规模。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小规模养殖在一定时期内仍是未来奶业发展的主体,因此我国奶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通过改善饲料、改良品种和提高管理水平来增加牛奶的单产,从而实现更少的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