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990.50 KB
- 文档页数:24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林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关系着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美好。
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园林植物的病虫害至关重要。
下面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1. 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核心原则,即在植物病虫害出现前通过预防措施,减少植物生长的不良因素,以保证健康生长。
预防措施包括做好日常养护,保持适宜的环境,以及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等。
2. 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是指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针对不同的病虫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采取不同的治理手段,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
治理措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式。
3. 个体化施策。
个体化施策是指根据不同植物品种、生长环境等不同的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理措施,达到最优的治理效果。
个体化施策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能够为种植者带来最优的效益。
生物防治是指通过引入或增殖有益昆虫、细菌、真菌等生物制品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加被保护植物的抵抗力,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具有长效防治的作用。
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释放生物制品等。
化学防治是指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品来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杀灭害虫、病菌,但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使用化学药品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掌握药品种类、使用剂量和使用方式等相关知识。
物理防治是指采用机械、物理方法来控制害虫的方法,如使用巨大喷洒器、剪刀、钢筋喷枪来对害虫进行控制。
同时,还可以通过高压喷雾、高压水枪等方式来消灭病菌、清理病害植物等。
4. 防虫网、草布等防治措施。
防虫网、草布等防治措施是指针对某些害虫特别是蝴蝶和尺蠖等在成虫期飞来的害虫,或者是一些害虫在幼虫期出现的情况采用的防治措施。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害虫的侵害,是较为便捷且经济实惠的一种防治措施。
5.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是指通过改善植物生长的环境,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指在园林中种植的植物受到细菌、病毒、真菌、昆虫、螨等生物侵害而导致的疾病。
病虫害不仅会破坏园林的美观度和景观功能,还会减弱植物的生长力和抗逆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植物死亡。
因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园林绿化质量和景观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主要包括预防、综合治理和病虫害生态调控三个方面。
预防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第一要义。
预防包括管理制度、文化措施、合理种植和环境调控等措施。
通过建立健全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植物检疫、消毒和防治规范等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病虫害的源头,可以有效地预防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综合治理是指在发生病虫害时采取综合措施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主要措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式的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方式防治病虫害,如人工清除、焚烧、割草、覆盖等方式。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
但需要注意,化学药剂的使用必须遵循科学防治原则,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超期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或经过人工繁殖的有益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具有环保、安全、长效等特点。
病虫害生态调控是指通过调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病虫害的发生环境和自然宿主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调节病虫害的数量、组成和时空分布的目的。
例如重视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结构的复杂性,鼓励广大市民参与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养护,保护园林中的病虫害天敌,使园林植物与病虫害形成一种生态平衡状态,从而达到病虫害的生态调控和防治的目的。
1. 建立疾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和趋势。
2.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培育强健的植物,注意植物和环境的协调性。
3. 采取生态防治和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方式,防治病虫害。
4. 鼓励市民参与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加强市民的环保意识。
5. 遵循科学防治原则,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并注意安全。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园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防治原理1. 病虫害的生物学特点病虫害是植物生长的一种生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生命特性,包括生长繁殖、取食宿主、适应环境等。
要想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就需要深入了解病虫害的生物学特点,找准它们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
2.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这是因为病虫害的发生往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环境因素、宿主植物因素、外来侵入因素等。
要想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3. 绿色防治绿色防治是现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
绿色防治强调通过合理的园林管理手段,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绿色防治还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
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绿色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主要措施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病毒、真菌等天然生物制剂,来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传播。
这是一种天然的、非化学的防治方法,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一种常见的防治手段。
2.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避免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手段。
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的植物、密植、适当修剪、保持植被的健康等方法。
通过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减轻防治压力,保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和病菌的发生和传播。
化学防治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杀灭大量的害虫和病菌,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但化学防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包括对环境的污染、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
在化学防治中需要谨慎使用,遵循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的相关规定。
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园林苗木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虫害和病害。
以下是一些防治措施:1.食叶类虫害:袋蛾类是一种常见的食叶虫害,它们会在短时间内将树叶吃光,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氢、菊、酯等化学药品,或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使用“赤眼峰”等。
此外,建立预测预报制度,特别是对于美国白蛾等毁灭性害虫的监测和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
2.吸食树木汁液的害虫:蚜虫类、蚧壳虫类和红蜘蛛等害虫会吸食树木的汁液,导致树木长势减弱、叶片发黄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在蚜虫数量不太严重时,可使用清水冲洗。
对于较重的情况,可以使用1500-2000倍浓度的40%氧化乐果喷洒,或者在5月上旬在树木周围挖3-5个弧行沟,埋施15%涕灭威颗粒剂,每厘米用药1-2克。
对于介壳虫类害虫,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防治。
3.蛀干害虫类:天牛类和白杨透翅蛾等蛀干害虫对树木的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
针对天牛类害虫,可以在春季或秋季幼虫活动期,往有新鲜粪便的虫孔内灌注线虫液;或者在幼虫活动期使用磷化铝毒签塞人有新鲜粪便的虫孔。
对于白杨透翅蛾一般危害杨树枝条的情况,可以在每年冬季结合修剪,将带虫枝条剪除,并烧毁,以消灭虫源。
以上是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城市绿化环境。
常见的植物病害有白粉病、黄化病、煤污病、黄萎病、锈病和褐斑病等。
白粉病主要危害迎春、蔷薇和海棠等树种,它会使叶片皱缩,枝梢弯曲,严重时会导致枯梢、枯叶和花蕾不能开放,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防治方法可以使用1500-2000倍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等。
黄化病会使受害树木的叶片早黄、早落,影响树木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防治方法是在八月份给树木追施氮、铁速效肥,并采取根施和叶面喷施的方法。
根施法可以先配制肥液,然后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源内侧吸收根多的地方挖弧形沟,最后将肥液均匀浇入沟中。
叶面喷施法可以先配制肥液,然后喷于叶面。
绿化养护病虫害防治措施3篇绿化养护病虫害防治措施1篇绿化养护是物业管理工作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一座城市的亮丽风景肯定少不了花草、树木的点缀,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肯定少不了优质的绿化保障。
放眼小区的树木、绿篱、草坪,无不充满了生机。
然而,这满目生机的背后,是绿化养护员们悄悄无闻的辛勤维护。
本文为大家讲解并描述一些关于绿化养护的工作内容、防病虫、安全要点与考核。
第一部分绿化养护工作重点〔一〕整形修剪1、草皮1、要定期修剪,依据不同季节,长势,合理支配修剪期,以草长不超10厘米为准,一般5-9月约25-30天修剪一次,3-5月和9-11月35-40天修剪一次,〔北方地区〕当年12月至翌年2月原则上不修剪,修剪后草坪面平整高度约3-4厘米。
2、每次修剪后对草皮施一次肥,施后浇透水,保证草皮全年常绿。
3、每巡查草皮,发觉杂草准时去除,使草坪纯度掌握在优类小区95%,一般小区90%以上。
4、拾除草地、花丛内石头、纸屑等杂物。
Wo比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編辑)2、绿篱、定型植物1、绿篱生长前期未成型之前,以密枝修剪为主,成型后以造型修剪为主。
修剪的篱面要平整圆滑顺直,绿篱造型植物造型优美、丰富,修剪下的枝叶要立即去除。
造型后,对生长超过篱面的枝条要准时剪除,超出篱面的枝条长度应掌握在10厘米内。
2、绿篱保苗率95%。
残缺或死亡部分要在一个月内补种好3、绿篱、造型植物在每年的3-8月期间,约50天施一次氮肥,9-11月期间的40天施一次复合肥,每亩地每次施肥量为15市斤。
3、乔、灌木1、每周巡查,准时修剪枯枝、病虫枝、霸王技、下垂枝等。
修剪下的枝叶,要立即去除。
2、依据灌木长势,该造型的要准时造型;造型后要准时修剪超过样子外的枝叶,一般以掌握样子外的枝叶长不超过20厘米这宜。
3、灯道树保率要到达98%,树干粗壮,修剪准时,主干高度一般掌握在2.5-3米。
分枝合理,树身直,枝叶茂密。
4、一般每二个月施一次复全肥,保证长势旺盛。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提高病虫害的预测技术,定期对病虫害进行检测,运用科学的手段对病虫害进行准确掌握。
此外在防治过程中,要对林木的种植养护进行改善和调节,起到综合治理病虫害的作用。
2 加强农业防治工作
定期对园林的道路实施清洁,及时清扫枯枝病叶,对园林内植物加强科学管理,合理地对树木进行中耕以及灌溉等。
解决较易发生病虫害的树种,例如可以在闲暇时对其进行翻耕,对树木进行涂白,进一步降低害虫产卵的基数。
3 加强物理防治工作
利用机械或者物理的方法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无公害防治,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有黄板诱蚜、黑光灯、糖醋液、振荡法、人工摘除法等。
4 实施化学防治方法
对于一些难以借助其他方法进行防治的虫害,可科学选用化学防治方法,在选药原则方面要选用高校、低毒、低残留或无残留的生态环保型化学农药,在喷洒时要利用先进的喷雾技术来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和杀死害虫的能力。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如下:(1)白粉病:一般发生在梅雨季节,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斑点,以后逐渐布满整个叶片,叶片最终变成灰色。
通过改善通风光照和排水,清晨喷洒硫磺粉等综合措施就可以防治该病。
(2)溃疡病:发病时,叶片上出现圆形赤褐色斑点,枝条呈淡色,久病后叶落。
施肥过多,枝叶徒长,容易引起此病。
如发病,可喷洒0.4-0.2%硫酸亚铁溶液或波尔溶液,应注意合理施肥,加强通风透气。
(3)炭疽病:发生初期,叶上呈现水渍状绿色小点,后逐渐扩展为褐色圆形病斑。
防治方法为,喷射多菌灵溶液,改善通风透光状况。
(4)白绢病:此病发生时,在植株的茎部基部或根部出现白色绢丝装菌丝,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萎,甚至全部枯死,气温过高、空气过潮、土壤渍水,易得此病。
应改善温湿状况、控制浇水,隔离病株,用石灰粉可防此病。
(5)猝倒病:发病时,幼苗基部开始出现水渍状斑块,后变为黄褐色,因为病变部位收缩而突然倒苗,传染迅速。
应控制水分,加强通气,焚烧病株和土壤,可撒石灰防护。
园林植物产生危害的昆虫最常见的有:(1)蚜虫:个体很小,成群寄生于叶片及新梢上,吸其汁液,并分泌一种毒液,使叶片萎缩,落蕾落花,乃至植株死亡。
可人工捕杀、或喷洒600倍乐果溶液,或用烟蒂浸水喷洒。
(2)蚧壳虫:有很多种,密生在茎叶上吸取养分和汁液,使被害部位枯黄。
可用橡皮擦蘸水清除或喷洒600倍乐果溶液。
(3)金龟子:幼虫于土中蛀食根部,成虫则咬食叶片,影响花卉生长和美观。
可用800倍敌百虫溶液喷杀。
冬季应深耕土壤,冻死幼虫,清除杂草。
(4)地蚕:白天潜伏土中,夜间出来,食花卉根部或幼嫩的茎干,使植株枯亡。
可人工捕杀或撒六六六粉于土中。
(5)其他还有菊虎、尺蠖、青虫、毛虫等害虫,防治方法与上述相似,一般使用敌百虫、乐果,稀释600-2000倍后使用,选择晴天傍晚喷药较好。
也可以用“以虫治虫”的办法防治某些害虫,如七星瓢虫均可捕食蚜虫及蚧壳虫。
园林病虫害防治(钻蛀性害虫)园林病虫害防治(钻蛀性害虫)1. 概述园林病虫害是指在园林环境中对植物和树木造成破坏的各类病菌和害虫。
钻蛀性害虫是其中一类常见的害虫,它们以钻取并寄生在树木和植物组织内为生活方式。
本文将介绍钻蛀性害虫的特征、危害以及园林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2. 钻蛀性害虫的特征钻蛀性害虫通常是一类昆虫,它们以钻孔寄生在树木和植物组织内,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一些常见的钻蛀性害虫包括蠹虫、粉虱、木虱等。
钻蛀性害虫具有以下特点:- 雌虫一般具有钻孔能力,它们通过钻洞进入植物内部进行寄生。
- 害虫在树木内部寄生生活,繁殖并进食,从而对树木造成严重危害。
- 害虫的幼虫会在植物内部筑巢,从而排斥其它寄生生物和天敌。
3. 钻蛀性害虫的危害钻蛀性害虫对园林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树木生长受阻钻蛀性害虫寄生在树木内部,它们钻孔并占据了树木的部分组织,导致树木生长受到限制。
害虫寄生的树木可能出现生长缓慢、树冠稀疏等现象,严重影响景观效果。
3.2 树木健康受损钻蛀性害虫的寄生会对树木造成严重的机械损伤,导致树木树皮脱落、树干开裂等问题。
这些损伤会导致树木的健康状况下降,易受其他病虫害的侵袭。
3.3 害虫传播病菌钻蛀性害虫可能是许多病菌的传播媒介,它们在进食过程中可能携带并传播细菌、霉菌等病原体。
这会对植物和树木的健康状态造成更大的威胁。
4. 钻蛀性害虫的防治方法为了有效地控制钻蛀性害虫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4.1 提高树木的免疫力加强树木的管理和养护,提高树木的免疫力是防治钻蛀性害虫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适当施肥、修剪病虫枝、加强树木的营养管理等措施,提高树木的抗虫能力。
4.2 定期检查和监测定期检查和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和虫害情况,及时发现钻蛀性害虫的存在。
如果发现害虫或害虫危害较严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3 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对抗钻蛀性害虫也是一种可行的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及验收要求植物病虫害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和植物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的健康和成活率,并提升园林环境的品质,制定了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及验收要求。
一、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1. 植物选择和配置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应根据工程需求、环境条件和植物特点进行科学的植物选择和配置。
优先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避免选择易感品种。
同时,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景观要求,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布局,使植物种类多样化,降低病虫害的传播风险。
2. 密度控制和适当距离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态需求,合理控制植物的密度和植株间的距离。
密度过大容易造成病虫害的传播,距离过近则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通风换气,增加感染病虫害的风险。
3. 良好的管理养护科学的管理养护是预防和控制植物病虫害的关键。
包括定期巡查和监测植物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的早期症状;定期修剪和疏松植物,保持植物通风换气;合理施肥和灌溉,提高植物的抵抗力;注重病虫害的预防控制,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措施。
4. 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应注重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实施,包括合理的药剂选择和使用,适时的喷洒和施药,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药物超量使用和滥用。
应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季节和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二、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验收要求1. 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验收前,应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药剂的选择和使用安全性,技术人员的资质和培训情况等。
确保方案和技术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验收人员的资质要求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验收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具备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能力。
验收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和资格认证,对病虫害的常见症状和防治措施有准确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案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案【前言】为了保持园林绿化的健康与美观,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包括病虫害监测、防治措施和紧急处理等内容。
【一、病虫害监测】1.1 病虫害发生监测①建立病虫害监测团队,负责园林区域的定期巡查和统计工作。
②按季度制定病虫害监测计划,重点监测园林植物易发生病虫害的季节和区域。
③设置监测点并定期对植物进行观察、病虫害标本采集和记录数据。
1.2 病虫害分类和鉴定①对采集到的病虫害标本进行鉴定,确立病虫害的种类和等级。
②制定病虫害分类鉴定手册,提供给工作人员参考。
③将鉴定结果和等级建立数据库,供后续防治工作参考。
【二、防治措施】2.1 生物防治①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如引进天敌、施用生物农药等。
②培育抗病虫害品种,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③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2.2 化学防治①根据病虫害种类和程度,合理选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②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定,遵循安全、环保原则进行施药。
③定期检测土壤和植物检体,确保化学农药使用的安全性。
2.3 实施防治方案①按照病虫害监测结果和防治要求,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②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包括防治时间、方法、药剂浓度和施药方式等。
③对防治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方案,确保防治效果。
【三、紧急处理】3.1 紧急处理预案①制定园林病虫害紧急处理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措施。
②在重点防治区域设置专门观察点,及时发现病虫害暴发情况。
3.2 紧急处理步骤①发现病虫害暴发情况后,迅速组织力量进行紧急处理。
②制定应急施药方案,加大药剂浓度和施药频次,快速遏制病虫害扩散。
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醒公众注意病虫害防治,避免病虫害传播。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附件1:病虫害监测计划表附件2:病虫害分类鉴定手册附件3:化学农药使用规定【法律名词及注释】1.种子法:指对种子的生产、加工、销售等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园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园林病虫害是园林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为了保证园林的健康和美观,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园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1. 坚持从源头上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选择抗病虫品种或适合自然环境的植物,合理选址和配置植物,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2. 加强园林管理,保持环境卫生,清除落叶枯枝及时修剪植物,防止病虫害滋生。
3. 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如释放天敌、应用微生物制剂等,防止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4. 使用化学农药时,应遵守使用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尽量选择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
5. 注重药剂的配方和使用方法,对于同一种病虫害,要选择不同药剂轮换使用,避免病虫害对药剂的抗性产生。
综合运用以上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园林病虫害的发生,维护园林的生态平衡和环境卫生。
- 1 -。
绿化工程苗木养护措施(松土锄草、除杂物、剥芽修剪、浇水和排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检查制度、养护措施)1、苗木养护措施在绿化施工中重视“三分种,七分养”的原则,加强种植后的养护管理是保证植物成活率的基本条件,我公司按照园林技术标准养护规范,制定养护措施,对本工程的绿地进行养护,具体如下:1.1加土扶正:1.1.1树木栽植后,经常进行检查,如发现树木歪斜,甚至倒伏的现象,及时将树木扶正,并夯实树边的泥土。
1.1.2发现树穴内的泥土下沉,立即加土、覆土,使根茎部周围的土保持馒头状。
1.2松土锄草、除杂物:1.2.1松土对树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很多的好处。
1.2.2锄草、松土时,表层松土不浅于5cm,翻土不浅于20cm,做到不漏松、漏翻。
1.2.3松土、锄草春、秋季各进行一次,夏季每月一次,入冬前浅翻,一次开冻后全面平整,对各类危害苗木的藤蔓发现后立即根除。
1.2.4清除绿地中的石子等杂物。
1.3剥芽修剪:1.3.1及时把多余的嫩枝剥除,增加观赏程度,储存营养。
1.3.2通过合理的修剪,对树势进行调整,使树冠圆满、端正,促进增加开花数,提高开花质量。
乔木主要修剪去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下垂枝、枯枝及烂头。
灌木修剪以促进枝叶茂盛、均匀以及花芽形成。
定期修剪草坪,草高控制在5-6cm,经常挑除杂草,草坪边缘定时切边一次保持美观。
1.3.3修剪的时间根据树木花卉形成和开花的时间而定。
1.3.4根据不同的植物修剪量进行修剪。
1.4浇水和排水1.4.1浇水适宜以保持土壤中有效水分。
喷雾、浇水灌溉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1.4.2排水以自然排水为主,如出现积水,立即开沟排水。
1.5施肥根据本工程土壤盐碱性的特点,施肥以改良肥为主。
1.5.1施肥根据肥料种类、树种、树木生长发育情况、土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
1.5.2对地被植物、草坪在夏秋季节适量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不施用未腐熟的堆肥、厩肥、饼肥和植物残体。
1.6病虫害防治7.6.1食叶性害虫:采用90%敌百虫1000倍液、50%杀螟硫磷或50%辛硫磷800—1000倍液喷杀。
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北方园林的植物病虫害是园林花卉与草坪不可避免的问题。
虽然北方病虫害的种类、危害程度、发生时间等与南方有所不同,但其影响园林美观和健康的程度同样严重。
为了使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得到有效的防治,本文将探讨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一、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1. 病害(1)霜霉病:这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它通常对多年生植物和多年生草坪造成影响。
病原菌会在植物表面形成白色的霉菌覆盖,最终导致植物病死。
霜霉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是定期喷洒杀菌剂,并保持空气通畅和湿度适中。
(2)蚜虫:蚜虫是一种吸食植物汁液的小昆虫,它在园林中的草坪和花卉中普遍存在。
它的存在会导致植物叶片黄化,弱化和干枯。
蚜虫的主要防治方法是喷洒杀虫灵,并通过增加植物的密度和选择抗性强的品种来预防它的出现。
2. 虫害(1)蜗牛:蜗牛是园林草坪和花卉的常见虫害之一。
蜗牛在植物表面留下的黏液会导致花卉的叶片变成柔软的基质,从而容易破坏。
为了预防蜗牛,可以在草坪和花卉周围铺设小石子或用木屑覆盖,这样就可以削减它们的生长环境。
(2)圆潜蛾:圆潜蛾是园林花卉和多年生草坪的常见虫害之一。
它会在春季孵化,通过挖掘土壤来寻找它们的宿主。
它们的寄宿物是植物根部,造成根系损害后,容易导致植物失水,早期叶片降低,最终导致植物枯死。
圆潜蛾的主要防治方法是定期灌溉和喷洒杀虫灵,以维持土壤湿润。
二、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1. 水分水分是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如果植物土壤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都会导致害虫和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要防治草坪和花卉的病虫害,努力维持土壤的适度湿度是非常重要的。
应合理调整水的用量,并根据植物的需求,定期进行浇水。
2. 温度温度是草坪和花卉病虫害的另一个影响因素。
在北方,普遍低温和上升的温度都会影响害虫和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对于北方草坪和花卉来说,病虫害往往在春季和秋季时出现。
为此,可以通过调整照明时间,增加植物的透气量和防水功能,预防良好的水分和肥料管理,以及选择抗性强的品种来控制害虫和病菌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