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门德来教授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18.00 KB
- 文档页数:1
27打造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平台——访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巍华教授文/潘慧 尚学峰《广东科技》:请您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在推动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李巍华:华南理工大学一直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汽车工业是广东省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
华南理工大学是国内最早涉足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和新能源汽车科学技术研究的几所院校之一,早在1997年就获批建设电动汽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特别是经过“985工程”和“双一流”的建设,华南理工大学已成为华南地区新能源汽车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广东科技》:华南理工大学为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团队建设、技术支撑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李巍华:华南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科研平台是华南理工大学重要的跨学科发展平台,也是我校“双一流”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托之一,新能源汽车领域是该平台重要的发展方向。
华南理工大学集中汽车、机械、材料、自动化及信息等学科力量,围绕新能源汽车开展协同创新。
目前,建有汽车零部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电动汽车整车技术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及广东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与国内重点汽车生产企业保持长期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已成为广东省内首屈一指的集创新技术科研、技术开发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平台。
华南理工大学依托上述科研平台,以公共平台的角色和定位服务社会,发挥着“共享平台技术、开放资源设备、服务产业社会的重大作用;紧紧围绕国务 院关于加快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充分利用华南理工大学在人才、研究条件、设备以及多学科交叉并存的优势,积极培养高水平、学科交叉型研究人才。
我们通过产学研等多种形式,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突破,助力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的车辆、机械、材料、能源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和广汽集团、亿纬锂能等单位的研发实力,结合国家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与地方汽车产业发展特点,华南理工大学在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与集成技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高比能量长寿命及安全可靠的纯电动车电源系统、锂离子电池热管理与安全管理技术、制氢/储氢技术、高效催化剂及膜电极制备、水/热管理及能量管理、电堆及系统集成、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系列的重要成果,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在内的一系列标志性攻关技术项目,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广东省已形成强ખฉಯࡍኧ૦Ꭷޱ߈ኧᏔঃᏔޠರᆇખ୴၈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8技术支撑大的影响力。
本期专家亢升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24)3
【摘要】亢升,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广州实践研究中心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印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港澳和海外统战工作理论广东研究基地研究员。
主要教学研究领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侧重于当代中外关系等问题的
研究。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本期专家简介
2.本期专家简介
3.本期特稿专家简介
4.本期专家简介
5.本期特高
专家简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研究中心的来由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赖元楷2003年3月20日下午,我在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为化工与能源学院师生做《液化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的报告,岳永魁在报告会后提问:“大鹏LNG接收站的投资,建设周期以及对广东能源结构的影响”等问题。
“我问会议主持人,提出问题的那个人是谁,”主持人告诉我:“他叫岳永魁,是华贲老师的博士生”。
2003年12月16日,岳永魁领着华贲老师到深圳财富广场来见我,大家一起讨论了广东能源发展的前景和液化天然气到广东后的综合利用等问题。
2004年开春之后,电力学院的杨泽亮副院长也到深圳来了、周景也来了,并不断来往,不断与深圳发改委、深圳化工行业协会讨论天然气的冷能利用和压力能利用,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理念,策划要在华南理工大学成立一个研究中心来研究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在深圳财富广场19LM谈共同的理念和我们的作为从04年6月开始,就以深圳市梓元咨询公司名义在为大鹏接收站做《深圳LNG综合利用咨询报告》和为龙岗旅游局做《冰雪世界主题旅游项目咨询报告》,以实际行动去推动天然气研究中心的成立。
满怀激情的2004年,我以“气人再从戎”的一首诗全情表达难忘的2004年和值得称赞的2004年。
气人再从戎气人再从戎,零四夏秋冬。
寻梦去上海,研究到华工。
气话随口出,行业心灵通。
事事气立论,处处气相逢。
滔滔燃气路,走笔绘彩虹。
余热烧不尽,八千大卡用。
点燃歌盛世,社会作献奉。
气中求乐趣,衣襟知好风。
去黄浦江畔寻找上海的梦到华工找刘书记和刘校长解决问题(一)关于联合成立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的决定(二)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成立2005年开春之后,我带着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常务付主任的使命到学校找到刘树道书记、刘焕彬校长,提出了要学校支持研究中心的开办和发展,希望在办公场地、开办费、办公人员方面给以支持。
经学校领导的研究决定,在北区科技园三楼给了3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20万元的开办费和二个专职人员指标,使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的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
关于核对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信息的通知
各团委:
2014年10月,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全校范围内启动,共有来自21个学院的206件作品参加比赛,作品涵盖机械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和哲学、社会、法律、教育、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是我校近两年来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的集中展示。
本届竞赛采用书面评审和现场答辩的评审方式,最终将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现结合各学院参赛团队校赛申报书上的信息整理出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见附件1),现予以公布。
请各学院认真核对基本信息(主要核对该作品的名称、所在学院、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姓名等基本信息,不得随意增加其他无关人员),以学院为单位于4月21日(周二)下午17:00将信息核对表(见附件2)发送至校团委工作邮箱j2tw@,并抄送1148466707@,过期将不予受理。
联系人:陈强
电话:87110458、22236668
附件:
1、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2、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信息核对表
共青团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日
附件1:
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附件
2
:
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信息核对表
序号类别作品编码作品名称参赛队员所在学院指导老师备注
原信息
核对后信息
原信息
核对后信息。
国内纳米牛人一览本文来由:今日看到小木虫上一帖子——国内纳米界牛人及其grou p简介(网址附在本文最后),很多热心网友贴出了自己熟悉的牛人,但未见总汇型资料,因此努力了大半个晚上把这些介绍聚于本文。
首先要声明的是:1)本一览只是汇总了帖子当中提及的牛人及自己熟知的几个人物,本人相信中国纳米界会有更多的牛人,更多的后起之秀,如果读者感兴趣,可以在本资料后面附上。
2)本文中所列人物并未按一定顺序,也没有按研究方向或所在单位进行分类,造成阅览上一些不便,请读者谅解。
如果感兴趣,读者可以完善这些方面的工作。
3)本人编辑此文并无任何炫耀之心,只是把一些人物,及他们的一些简要介绍罗列出来。
如果漏写哪位大牛,还请各位见谅。
——蔡津津整理2010-5-2【姓名】:李亚栋【所在单位】:清华大学化学系【研究方向】: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主要贡献】:最新主要贡献——提出了液体-固体-溶液”相转移、相分离(Liquid-solid-solutio n phase transfe r and separat ion)的机制,成功实现了贵金属、半导体、磁性、介电、荧光纳米晶与有机光电半导体、导电高分子及羟基磷灰石等生物医学材料等系列尺寸均一、单分散功能纳米晶的合成制备,突破了现有合成方法通常只能适用于某些单一或有限种类纳米材料的局限。
【姓名】:齐利民【所在单位】:北京大学【研究方向】:1.胶体化学法合成大小、形貌和结构可控的无机粒子2.有机分子/生物分子/聚合物及其有序聚集体诱导下的仿生合成3.新奇微纳结构的控制合成与高级有序组装【主要贡献】:利用胶体化学方法和仿生合成原理来实现各种无机或有机微纳结构的控制合成与高级有序组装,探索具有特定大小、形貌与构造的新型功能材料的简单有效、环境友好的合成途径。
华南理工大学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讲课时刻表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年级:2018级人数:110人执行时刻:2018年9月1日上课周次:3-16周考试周:17周其它:军训1月3日-19日发表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8年7月1日华南理工大学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讲课时刻表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制药工程年级:2018级人数:30人执行时刻:2018年9月4日上课周次:3-16周考试周:17周其它:军训1月3日-19日发表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8年7月1日华南理工大学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讲课时刻表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能源化学工程年级:2018级人数:70人执行时刻:2018年9月4日上课周次:3-16周考试周:17周其它:军训1月3日-19日发表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8年7月1日华南理工大学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讲课时刻表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年级:2017级人数:102人执行时刻:2018年9月4日注:有机化学实验时刻2-18周,上课地址:15号楼103、104、107、108有机测试室;303、304、308室有机合成室发表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8年7月1日华南理工大学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讲课时刻表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制药工程年级:2017级人数:28人执行时刻:2018年9月4日注:有机化学实验时刻2-18周,上课地址:15号楼103、104、107、108有机测试室;303、304、308室有机合成室发表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8年7月1日华南理工大学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讲课时刻表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能源化学工程年级:2017级人数:74人执行时刻:2017年9月4日注:有机化学实验时刻2-18周(2018/9-2019/1),上课地址:15号楼103、104、107、108有机测试室;303、304、308室有机合成室。
26 科学中国人 2021年1月封底人物Backcover Characters让通信走向绿色未来——记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唐杰 刘有婷从电报到电话,从B P机到大哥大,从模拟机到智能机,从铜线到光纤,从1G 到5G,从电脑上网到手机冲浪……通信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通信技术的新旧更替,通信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难题。
其中,提高整网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是5G通信时代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同时也是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唐杰的主要研究方向。
跨入移动通信领域的这些年来,他在异构网络、无线携能通信、无人机通信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在实现绿色通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尊师疾学,厚积薄发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通信行业开始步入飞速发展的时代。
2004年,唐杰通过高考后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学习信息工程专业。
他于大三下半学期就进入了学院的实验室开始从事指纹识别的相关研究,由此开启了他的科研梦。
刚开始,唐杰并不了解科研的真谛,也不知道自己在科研这条路上该怎样走。
于是,他找到负责指导他毕业设计的林土胜老师诉说了自己的迷茫。
林土胜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为他解说了读书、考试、做题和做研究的区别,让他对科学研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他回忆说:“我的指导老师跟我说,做研究是探索一个可能没有答案,或者说可能不止有一个答案的问题。
这个答案,你要自己找,即便找到了也不能立马知道它对不对,还要用一些方法、经验和工具等来验证它是否行得通。
这个摸索的过程需要恒心和耐心,还需要抛弃功利心。
”这些话在唐杰之后的科研生涯中一直指引并警醒着他。
2008年,唐杰放弃了保送研究生的机会,前往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学习无线通信及信号处理。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是一所英国老牌名校,在这里唐杰度过了充实的一年硕士时光,其间他研究了高能效的多天线通信系统,成功做出了一个较大的仿真平台,且整体效果良好。
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寒假“砥砺奋进七十年青春献礼新时代”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公示名单先进个人(共1446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57人)柴铮陈朗范传融冯倩铃关帅帅何景辉赖汇镜李佳玲梁文俊邱海生谭静王阳妹王宇鑫韦梦华文振武徐少杰袁思涵张嫚郑瑞达郑天翔郑泽滨钟一铭余晨锐彭志贤李琳丹欧鉴涛冯雨佳乔泽顿胡华辉蔡吉祥李世隆冯嘉鸿陈冠桥陈际云陈亮陈信鸿冯璟玉郑晨洪聪黄洪海姚元亮潘祖燊向东武冠洲文一帆吴映茜张文远林振志吕剡王云逸范一迪康济夫柳俊晨覃晓辉江东航姜钟铭吴思阳建筑学院(47人)陈佳语陈莹吴启翌王小瑜褚子绮翁林怀肖嘉程黄之楠曾译萱蔡靖怡陈桔莹杜心可高雅清林泽钊俞欣江叶卉芊刘丁瑞邓祎琳姚洁王文宇彭璇周莹古上民时寅雪蔡治文卢奕潘紫薇刘小渝王琼赵映李雯婷潘雅琴李皇龙安信儒陈汉锴陈建铭陈维恩符先莹樊潇刘玥肖菁琳张轩畅林月蓉魏嘉吴毅岚刘诗茹陆烨贞土木与交通学院(93人)张思涵陈启刘嘉伟孙翘楚杨明灿陈志学吴鑫何宇航余之豪白英洁陈雅辉雷浚廖宇鸿朱亚桥梁家权贾子义吕传龙李晓然陈慧伶曾维嘉高龙张恒康石文瀚王嘉祺李涛余泽龙陈海艳钟浩曾钰宸方好石玮温礼静沈焯悦谭子鸿陈鹤林匡婉蓉李云龙严建辉冯坚强苏志鹏汤怀鼎陈基思陈江焓陈麟君周皓轩冯智杰江耿泽李海莉林志威刘劭焜刘韵程刘治琅马文千邱鹏王喆严浩荣杨家璇陈晓华杜昊杜伟冯佳俊冯镜润胡云鹤李晨玮李航宇李傥李兴盛刘海刘欢刘一锦刘芝帆陆俊安罗炼马洲裴家雨谭深王蓓韦浩曦吴磊熊景华郑越杨海桢叶志宏吴珊吴智辉倪萍蒋俊坚周宇晴陈灏林浩钜贺科智曹鑫光杨彦青电子与信息学院(50人)葛龙飞崔继耀吴海洋许嘉华叶弘川张楚陈雨航林宏辉吴骆敏赵威程戴明翔赵天毓冯永森黄梓纯刘源清马继钊程铎覃致维程嘉乐陈炜东范天瑞陈宛丽邓昭宇董景尚高尚黄茗陈明程沛权高宗贾立博卢佳炜彭劲瑜王浩赟巫嘉鑫吴俊宇吴逸伦徐文熙左鑫涛章孝文曾新媛曾雨非朱昊宸庞俊李泽威龙昌隆卢兴煌吕玥聪程诗琪孙宇冲曾昭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28人)朱智立詹城栋苏晓哲张煜岳晓娟唐周纳陈晓峰刘付小生邓运凯许忠莹梁文雅李耀华(16级)何国睿肖关佑程晓东刚柔纪沫雷莹张美谢欣灵刘鸿鑫胡炳奎于婧雅左文财谢斯航初琦张品蕊程齐风何冬胡睿郭晴许俊煌黄庆怡陈路平成卓煌李凯曾禧涛陈心颐王佳睿卫睿珊郑炽彬邹易霖车婧李鸿文张琳张诗雨郭兰鑫李金鹏徐菲菲林美慧欧阳慧颖张文玉王译李可颖于紫芊丘昀坤苏彦今涂彦之吴可风黄茗刘英创郑昕锐黄俊伟何梦笛杨东杰谢冬秀马东东赵心怡朱晨睿刘国艳霍思勇傅育槟吴政忠廖瑾琰周瑜萱文远帆窦悦嘉张明强郑乔扬白梓嫣郭恺悦钟欣蓉陈晓鹏郝运陈晓峰徐昌文王雅韵陈明庆卢丹高尚(17级)郭铠闻郝晨竹胡佳佳许雷义李传龙吴纾蕾李松懋梁明佐廖丽铭林艳刘俊杰刘泽琛吕世煊马国政麦济源丘福良任宇时建和王婷婷覃楚卉汤雯晶王龙龙王鹏飞武文齐肖杨徐文浩张宇廷李彭轩苏国平朱星胡程伟李玲艳刘玉琪詹耀钊陈妍如李建清刘灏珺刘仰辉化学与化工学院(50人)吴英昕黄远宁林道广杨柳青陈建威李新颖许茹枫郭晓双林雪敏沈若尘杨鸿滔王宇阳余俊生钟海旭邓文康谢丽君陈雨弥林浩张博冯智唐克毕春晖杨颖杨振忠李佳仡孙建航张斯玮黎柔言陈芬婷陈伟政付涵勋胡洁李恒源廖益秋刘迎盈任剑博石成灏宋玉洁陶弘毅谢艾琳张紫怡赵子昱周璇蔡镇炼张伟伟李新万芳莫文湖刘浩然陈泽昊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14人)雷智惠康明文存远张雅卉李童心黄颖蔡沐祥陈晓琼李南星沈嘉辰苏杭王骞赵凯凌浩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8人)闫宇微石帆胡颖梁莹罗怀楠王一杰吴琼钟俊张英静汪浩顾芷瑜李柳婷彭瑞欣邹歆媛邢旭普邹歆媛郝欣悦李翰良数学学院(57人)谭媛媛黎婧瑶赖瑞丽陈诺曦刘嘉欣李凌楠陈缘潘晓彤魏心遥柴雨欣陈宗瑜吴贤杰殷璇张天爱章丹暖张伟豪王安妮王尧周晓睿邹嘉鑫包宇李粤海彭清桦吴江王浩梁元锴全虹历王明珠何为施伟龙郑咏付韵颐矫健龙依依唐睿枫杨昊龙陈怡琳潘伟进邓源远付江凌鲁珂言陆妍筠吴梓柯金晨赖沛明李芷颐薛博汐陈建宇陈婕丹陈彦聪李文韬李彦澄司源杨金泽范晓阳黄君陈伟洚物理与光电学院(29人)张钧彦王深陈冠良郑沛霖高伟光刘家炜许柏涛胡晨阳黄铭锐于欣悦谢舒文李云博李冠良李旭刘俊威罗杰星郭美琳刘定宝罗灿唐薇靖陈雨璇王天玺杨宁宁丘维斯朴珠艳刘洋曾美薇刘家炜王泽瑞经济与贸易学院(263人)李彩畅陈婉佳李白根何德勤张瑶张义涛叶淇雷明天蔚越刘杰斌郑海霞苏香轩姜观尚陈俊朋梁倚朝叶绍锦李润东肖江淼易青曹敏钰文思莉陈雪玲陈冬蔚雷艳彤赵昱嫣龚佳妮崔艺潆刘曦钰汪志春刘家熳王博文梅海钒曾艳敏王志荣王雨琪彭嘉茵陈宛丽魏朋朋仵锴黄乐瑶肖婷蒋妮燕庞聪陈婉妮冯俐蓉黄景涛程淮龙朱蓉蓉裴晓阳韦漪萦谢函翰罗莹莹林钰佳赵劲罗年周思霄陈浩鹏王玉越陈伟良赖灿昆黄铧严于宽刘冠宇方嘉嘉许爱丘陈笑邱雨奇张任飞邓冰莹徐艺洋黄珊江浩然袁子刘诗禧翁升阳谭佩佩谭雨欣吴晔彭露徐榛邓卓颖黄榕廖琼琦杨帆陈嘉棋付淼淼李泳珺黄妍陈婉华秦永瑜何海如严陈月林玲林炜皓刘宇宁余沁李昱雯田雨李慧罗阿滢冼家进辜伟锦刘一萌梁若愚林晓艺张龙雨魏雨欣钟昊彤莫道奇廖睿智王干朱秋玲邬晓裕王惠丹柯俊宇梁致远桂子琪谭文君钟霖倪天和邬宝仪吴栩茵游婷月赵陈泽霖刘可陈慧珊郭嘉晖蔡艳妙何柯稼蔡燕琼郭亚飞安维宁钟昊王子葳马东南晁炜徐嘉营汪侃侃金姝慧邵国杰黄志民刘晓辉高穆依洪泓张洪鑫骆小凡张岱晨王艺博卢苇卢志杰高冲苏洁銮范润泽黄安琪刘麒麟刘钰田宛蓉蔡铭黄佳琳苏雅徐梓馨古龙赵超华符春宝郑聪徐力源陈瑞婧陈晨李雪旗刘彩霞罗诗睿李昊万梦玥郑嘉榆王奕饶玉蕾曾宇杰陈新方洪杨子昕袁昊赵龙悦袁浩轩陈振贤吴光耀高敏菲郭韵盈李雨航石步超黄楚茹李奕锦黄麟淇曹婷婷林钰陈若晴洪敏怡王楚萱王璐黄蓝林邹坤銮林冰冰吴漫娴吴晓琳杨蕊刘熙钰张少喆赖晓璇徐若云冯慧纪伟魏丽丽王宽亿丁莉金子琰杨祖燕陈庆文刘高镝林淑瑜刘敏丽王峥梁芬芬沈雨辰郜家珏卢敬书陈彦彤廖润永蔡敏生方俊杨焱淇胡凯珊陈栩航林传温林楷玲叶祎钰刘怡静黄腾辉庄唯陈建诚陈洁琼王清代露曾芷璐耿艺轩曾绪彬何锹渝黄宝仪黄伟健张佩黄祖瑶黎雪怡李京翰李科函飞袁秋紫向英特刘琰姝武双吴昕潘钺王帅涛王嘉熙周庆林枫华庄烁华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79人)郭鋆开文豪牛雅儒赵紫暄陈庆车骏朝王恺航杨德华钟宇莫文棋黄济懿王耀楚吴钰滢梁泓张泰源刘满喜李家乐郑灏峰任晴宜郑安欧康祺黎恒钊黄琛王松波朱澧湘莫文滔陈铿文黄冠刘炜斌韦雅薇彭诗颖施唯刘浩然梁舒婷樊镇通梁铭浩赵宸伟谭锦涛李宁慧梅煜成钟宇玲肖龙林冰妮谢晓莹李鑫宇黄林仪罗秦薇黄耀斌李志翔刘堂伟许宗清邓勇黄翔豪宋鸿展李灿桐许溢鑫颜洁仪罗敬浩彭雄峰徐浩洋杨佳龙李佳雯蔡一婷蔡泽凯陈园园董芝强董铎钦韩旭胡杨黄勇佳金晓洁兰涛梁光锦曾译萱杨涛冯实张圆玫高熠任晴宜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37人)吴佳銮罗诗琪吴佳欣许君立徐自华卢嘉东萧文鹏崔晨赫张智炫高楚杰蔡敏标李昌檬徐晨舒刘真李伟珊黄思源徐寅鑫邱霆锋刘嘉麒黄颍钟浩祺邓丽丽何倪凯杰黄碧洁李泽宇周洋吕永康任苏成舒惠瑶谭经纬彭彰彤吴逸龙周婷杨天文张海佳陈润楷黄昆烨电力学院(66人)蔡伟钧梅府贤尹宇阳方言瞿颖曹成志杨朕涂益钧刘天畅周钱雨凡施敏许文龙崔嘉雁高荣聪万思洋谢宇星吴晓东樊浩然王泰龙任前永李威朱琼海柳彦名蔡珂可梁泽庭钟雯丽赵楚枫豆旭阳钟卓霖孙航宇莫尚铭滕新冬陈旭灿梁蓝逸韩梦琪郭云龙陈建峰陈健涛陈思源丁锦能高嘉乐郝博文何德宇黄俊灏黄天炜赖林华赖翔劳子卿黎佳龙李丰能李慧军凌芸刘真锋罗泽昊吕国强巫方正吴臣钊肖圣宗谢雪花薛若漪颜涛钟占鼎朱翠英熊俊杰叶科泉李玉坤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43人)陈晓敏钟晓蕴凌贺董祥俊杨苗苗劳嘉文刘家曦谢田甜郑日梅朱景诗邓彤薛岚严洪珊翁烨天李炫洁张诗佩张艳汪伟滨李欣陈晓诗刘彤林佳丽唐思媛刁文婕卞振华陈佳慧胡亚荣雷谨铭李富林李艳茹廖阔区镇皓向明珠易莹张家惠曾琦棋布丽德尔青•哈德尔别克阿特娜依·哈拉木别克向韬曾茜李恒润罗泽宇刘明悦环境与能源学院(50人)刘睿涵柯怡欣高诗雨王慧杨安琪李瑞霖黄芷珊李炜瑶叶文桦王婧帅江涛李智博唐朝阳罗智丰李翎纠优陈旭钧康睿杰刘雨乔胡宇露左少琪廖慧钟陈紫照杨谨榕任雪樵刘彤昀吕梦雨胡佳敏吴桐黄芊蕙吴烨杭黄皓然黄秀仪叶嘉澍陈予耿袁冉冯晓桐古佳华陈美君蒙怡晨沈欣玲谭清煜王岑超陈欣冉王翊禧叶泽楷赵鑫邓红填王懿宁何楚城软件学院(85人)马登科潘彦炀梁沚诺杨健刘登科李海涛邹盛熠梁浩贤蔡镇锋陈绵涵仇靖颜许尔杰张宇华洪子民连木明丁洋楠谢振轩游天舒张弛潘宣达朱艾灵黄子浩李鸿飞李文轩李瀚章夏霜周瑶赵煜新庄潮丰黄文禹王春月宋博肖悦灏刘桦燕黄浩淦黄绍铭黄志颖赖玮锋李璀滢李浩滨李浩津梁均豪林烁林伟东刘林炙刘逸曦马晨峰莫文仪秦卓睿周乐皓许婷谢方圆申浩苏晓欣魏一戈李家宝谢珮爽郑佳燕罗志杰毛裳裳赵奥田张翊雲黄捷常睿陈安之何国灵黄禧龙马永好李健曾桂涛梁凯林梓成刘聪平张晶洁柳智烨于也淳丘玉刚孙嘉雨孙瑞洲谢明燊徐洁航严天成杨晓婷叶子煦黄品超工商管理学院(36人)胡锦亚王邵婕李雪吟伍思杰孔思澜刘芳洲菅泽华许彦成马润青徐少强张曼迪林婧史昕蕾赵莹莹邓晓枫段泓宇黄苏金黄颖郭坤锐刘思怡罗恺彦漆婧媛全友翠戎家臣王唯佳吴雨璐叶嘉烯姚文莉王学敏张伊雯曹钰婷易采云李欣曈徐沁园张倩琳陈艺镕公共管理学院(23人)项梦丹胡伶俐郑冰李丽萍张若琛肖洋李晓君张天昀罗书敏李桐昕余雪薇秦子懿何月君黎叶然刘沛璇陆瑶吴心兰张凤平肉先古丽•依明热孜瓦古丽艾则孜•达吾提陈佳慧文婉慧马克思主义学院(5人)冷金岩蒋艳婷余健宁孔令宇张星星外国语学院(28人)陈竹思绵郝珠琳王芳芳徐雨霜刘怡君邓诗蒨刘胤佑罗哲安唐楚童唐佳雨王晓敏魏雨欣袁子喻张博颖赵一瑾郑珮珊吴佚莹赖安琪李泽园孟庆元陈亦涵李佳慧郑一菲戴广雪曾鸿曹威王姝霖刘怡君法学院(34人)黄燕鸣魏佳康李向前李纪超张会心郑椿林秀英蒋丽明谢子达黄雨瑶赖清彦邓妍琰莫浣林林曼婷谢昕豫邱雅雯周鸿雁邓思宁方怡欣黄成展李浩栋李柯纯李映昕刘明宇莫浣琳王婉婷孙瑶王晨王晓冬魏杨千琳谢裕康于宏宇张璇婷王俊琦新闻与传播学院(73人)陈婉冰刘慧敏刘洛冰黄子俊王冀东龚鑫邓汝刘子晖佘海霞陈泳澜刘天娇于北辰白玉洁刘佳玮黄佳兰季思岑陈慧婷郭访冰杨柳青钟心周颖李惠文叶晴姚怡恬蒲韵莎王钰欣王馨笛陈惠琳谭艳丽房清莹单佳宁王若楠庄再春戴梦雅席靖王鹤潼宗蔚恩朱奕锦张妍任逸洁张玉聪徐晓涵刘梓杰黄诗雨梁影霞莫慧娜周琴雪李峥陈博文赵信刘释涵李诗熊琪张超杰赵雅靖郑子楠戴睿敏邢雪薇王子俊田沁元李雨桐杨晓鑫叶子怡翁婷吴宇杰史松坡张榕潘雨荷谭复子战瑾元苏经俐王越东黄嘉宝艺术学院(22人)杜沛林高超渝陈紫欣黄克铭董欣悦蔡仁标杨倩如喻希雅高占鸿马含笑王紫溶郑婉纯黄尹泠徐佳玥张静颐郑天妍苏晓虎黄乐儿金炫圻柯欣彤李梦瑶沈冰玉设计学院(46人)彭其璇谢雯茜黄晨昕杨浩浩苏圆圆蔡泓泽张羽杨海山秦悦范岳峰郑天然曾祥超陈奕帆王平钫李明阳唐旖柔陈玉容陈欣格苏威蔡锡缘陈沛玲刘广晗荣蓉王瑜陈锐涵戴学澄范嘉敏方文刚胡海阳焦萌琳梁君遥刘雨琪卢彦君吕君妍吕明慧孟思薇曾嵘沈骏张檬苏镇全孙启涵王泽君吴欣欣张良梅黄一诺洪小钧医学院(13人)刘丹妮黄惠贞郭煜升钟嘉瑞刘丹凤彭俊崴谭铃裕刘颖欣武高峰赵赟王宽宏黄绮彤区楚岚。
应用化学学科学科带头人——廖世军(教授、博导)学术团队催化及能源化学学科带头人兼学术负责人——廖世军(教授、博导)李映伟(教授、博导)、傅志勇(上岗教授)、李白滔(副教授)、宋慧宇(副研究员)、梁振兴(讲师)固态化学学术负责人——刘江(教授、博导)王黎明(副教授)、邓远富(讲师)精细化工学术负责人——钟振声(副教授)张逸伟(副教授)、李秀华(副教授)、潘跃晓(副教授)、任颜卫(讲师)纳米材料化学学术负责人——张伟德(教授、博导)叶建山(教授、博导)、陈彩虹(副教授)化学与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江焕峰(教授、博导)学术团队有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学科带头人兼学术负责人——江焕峰(教授、博导)刘海洋(副教授)、祝诗发(副教授)、袁高清(副教授)、邓国华(副教授)、尹标林(副研究员)、戚朝荣(讲师)功能分子研究学术负责人——曾和平(教授、博导)曾伟(教授)、王婷婷(讲师)生物有机与功能材料学术负责人——曹德榕(教授、博导)孙东成(副教授)、汪凌云(助理研究员)纳米及萃取化学学术负责人——曾振欧(教授)柳松(副教授)、吴松平(副教授)纳米生物与分析化学学术负责人——王立世(教授)王海水(教授、博导)、胡建强(副教授))学术团队化工系统工程和产品工程学术负责人——钱宇(教授、博导)周健(教授、博导)、章莉娟(教授、博导)、李秀喜(副教授)、陈赟(副研究员)、杨思宇(助理研究员)、郭新东(讲师)吸附与反应分离团队学术负责人——李忠(教授、博导)王海辉(教授、博导)、奚红霞(教授、博导)、袁文辉(研究员)、夏启斌(副研究员)、王素清(助理研究员)朱宝璋(高工)精细化学工程团队学术负责人——黄洪(教授)张会平(教授、博导)、肖新颜(教授、博导)、瞿金清(教授、博导)、沈慧芳(副研究员)、叶代勇(副教授)、张心亚(上岗研究员)、傅和青(副研究员)、夏正斌(副教授)、司徒粤(助理研究员)、伍明华(副研究员)、鄢瑛(副教授)化学工艺团队学术负责人——陈砺(教授、博导)董新法(教授、博导)、方利国(副教授)、严宗诚(副教授)、耿建铭(讲师)纳米材料与纳米催化技术学术负责人——彭峰(教授、博导)余皓(上岗教授、博导)、王红娟(副教授)、江琦(副教授)、冯景贤(副教授)生物质资源化工学术负责人——邱学青(教授、博导)欧阳新平(教授、博导)、楼宏铭(副研究员)、邓永红(副教授)、庞煜霞(副研究员)、周明松(副研究员)功能化学品技术学术负责人——程江(教授、博导)杨卓如(教授、博导)、涂伟萍(教授、博导)、文秀芳(副研究员)、皮丕辉(副教授)、蔡智奇(副教授)、胡剑青(副研究员)、王锋(助理研究员)生物材料和制药工程学术负责人——江燕斌(教授、博导)叶勇(副教授)、何道航(副教授)、潘娅(讲师)、刘美凤(副教授)绿色催化与能源学术负责人——李雪辉(教授、博导)黄肖容(副教授)、关建郁(副教授)、王芙蓉(工程师)、于英豪(助理研究员)天然气技术学术负责人——樊栓狮(教授、博导)解东来(教授、博导)、李静(上岗教授)、朗雪梅(副研究员)、徐文东(副研究员)、王燕鸿(助理研究员)传热强化与节能学术负责人——张正国(教授、博导)高学农(教授、博导)、方玉堂(教授)、方晓明(研究员)、杨建平(高级工程师)、微纳传热与节能学术负责人——汪双凤(教授、博导)李国庆(副教授)、李亚军(副教授)、王卫星(副研究员)、蒋翔(副研究员)室内环境技术学术负责人——张立志(教授、博导)阮复昌(教授)、裴丽霞(副教授)、徐建昌(讲师)、汪南(助理研究员)能源化工与节能学术负责人——邓先和(教授、博导)常杰(教授、博导)、潘朝群(副研究员)、黄扬明(副研究员)、催化及能源化学学术负责人——廖世军(教授、博导)李映伟(教授、博导)、傅志勇(教授)、李白滔(副教授)、梁振兴(副教授)、夏建伟(高工)纳米材料化学学术负责人——张伟德(教授、博导)叶建山(教授、博导)、谢逢春(副教授)、余宇翔(讲师)绿色有机合成化学学术负责人——江焕峰(教授、博导)曾伟(教授、博导)、祝诗发(上岗教授、博导)、袁高清(教授)、尹标林(教授)、戚朝荣(讲师)功能分子研究学术负责人——曾和平(教授、博导)钟振声(教授)、王婷婷(副教授)、邓远富(副教授)、张逸伟(副教授)、刘国良(讲师)生物有机与功能材料学术负责人——曹德榕(教授、博导)孙东成(副教授)、邓国华(副教授)、李秀华(副教授)、汪凌云(副教授)无机纳米材料与催化学术负责人——刘海洋(教授、博导)曾振欧(教授)、柳松(副教授)、吴松平(副教授)、任颜卫(讲师)纳米生物与分析化学学术负责人——王立世(教授、博导)王海水(教授、博导)、胡建强(教授)、曾建皇(副研究员)、宋慧宇(副教授)。
INNOVATING CHIN \ |列新中国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光雪:砥砺前行书写科研人生■文/萧磊人物n案:冯光雪,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青年项目获得者s2011年和2016年分别 取得新如坡国立大学(N U S)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学士和博士学位,博士导师为刘斌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生物医用有机发光材料。
博士毕业后于2016年1月一2017年7月在N U S同一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相关工作。
已发表S C I论文63爲,以第一作者(含共一、通 Is作者)在 Chem Soc R e v、Acc Chen Res、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Biomaterials、Small 等国际权威 SCI 期刊发表论文 27篇,多篇论文入选E S I高被引论文。
先后获得优秀国家自费留学生奖学金'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奖学金、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新加坡地区 优秀研究生奖。
不忘初心,一心一意做科研当被问及科研人初心是什么时,冯光雪说:“一心一意做科研,求创新,不搬砖,这就是我的初心。
”在过去的十多年,冯光雪一直与光打交道,致力于有机发光材料的开发和生物医用的研发。
凭着专注的态度与毅力,他将化学、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相结合,基于共轭聚合物(ConjugatedPolymer,CP)和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分子,开发了具有超高亮度的有机纳米颗粒,成功实现了对特定细胞的精确追踪以及对血管网络的高分辨成像。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实习基金的支持下,冯光雪还实现了科研成果产业转化,参与成立了新加坡新创公司LuminiCell,并于2017年8月一2019年7月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
期间在无数次的尝试和执行后,终于研发出了基于AIE纳米点的新型细胞示踪剂、血管造影剂等产品,并己通过MerckMillipore网站面向全球销售。
关于核对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信息的通知
各团委:
2014年10月,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全校范围内启动,共有来自21个学院的206件作品参加比赛,作品涵盖机械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和哲学、社会、法律、教育、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是我校近两年来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的集中展示。
本届竞赛采用书面评审和现场答辩的评审方式,最终将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现结合各学院参赛团队校赛申报书上的信息整理出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见附件1),现予以公布。
请各学院认真核对基本信息(主要核对该作品的名称、所在学院、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姓名等基本信息,不得随意增加其他无关人员),以学院为单位于4月21日(周二)下午17:00将信息核对表(见附件2)发送至校团委工作邮箱j2tw@,并抄送1148466707@,过期将不予受理。
1
联系人:陈强
电话:87110458、22236668
附件:
1、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2、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信息核对表
共青团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日
2
附件1:
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附件2:
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信息核对表
19。
导 师 姓 名:门德来
性 别:男
职 称:副教授
招 生 专 业:设计学
招 生 层 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设计学院
研 究 方 向: 视觉传达设计
联 系 电 话:39385481
电 子 邮 件: mendelai@163 .com
备 注:
导师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商
业美术专业(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中国企业形象策划设计委员会会员,陕西
省美术家协会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设计分类年鉴》编委,广州平面设计学会执委,
广东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
致力于艺术设计教学与教学法研究,研究领域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语言、创新思维与
方法研究,企业形象规划与设计,设计基础教学法,汉字构形研究等。
主要出版专著有《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与CIS企业战略》、《现代图形设计的创意与表现》、
《现代标志设计的创意与表现》、《表现的突破——图形》;《广告实务——陕西省广告专业
技术人员资格评价考试教材》;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设计作品百余件曾发表于《国际广告》、
《装饰》、《中国设计分类年鉴标志卷》、《唐都学刊》、《第十一届亚运会招贴特刊》等。
设计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国家及省部级奖。主持北京泰跃集团、上海娇点服饰、利君集团(利君
制药)、陕西科技馆、金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世纪金花购物中心、陕西瑞森企业集团、
易信软件股份、吐哈石油录测井公司、瑞鸽光电等CIS、VIS、品牌规划横向课题设计项目80
余项。指导学生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知名设计大赛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