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测井解释原理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2.23 MB
- 文档页数:110
井温测井的名词解释井温测井是一种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广泛应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它利用地层储集物性参数与地温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井内温度来推断地层储层的性质和分布。
井温测井可以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帮助工程师和地质学家更好地了解油田的水文地质特征、油气储层的储集能力以及地层的渗透性。
井温测井主要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将传感器安装在测井工具的测井钻头或测井电缆上,通过下井测井设备将其下放到井中。
当传感器通过电缆传输数据到地面时,测量到的温度数据将被记录并分析。
根据温度的变化,可以推断出不同深度处的地层温度分布情况。
地层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表温度、地壳热流以及地下水循环等。
测井数据中蕴含的地层温度信息可以揭示地层的热流条件、温度梯度以及热储能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石油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分析地层温度数据,工程师和地质学家可以确定油气储集层的位置、厚度和含油气性质,以及地层的物性参数,如渗透率、孔隙度和饱和度等。
井温测井的数据处理和解释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并结合地质背景和其他地球物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地温数据的垂向分布不仅受到地层的物性参数影响,还与地层中的热流以及上覆地层的热传导能力等有关。
此外,地层温度的时空变化也需要考虑到地球内部热流以及地下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井温测井的数据解释需要综合利用地球物理原理和地质知识,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
井温测井的应用领域广泛。
首先,它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井温测井数据,可以确定油气藏的大小、分布和埋藏深度,从而为油田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其次,井温测井也可以应用于火山区的地热勘探和开发。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井温测井技术可以帮助确定地下地热资源的储层性质和温度分布,为地热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井温测井还可以应用于环境地质研究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等领域。
总之,井温测井作为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通过测量井内温度来推断地层储层的性质和分布。
MDT 测井技术在大庆油田复杂油气藏中的应用摘要:MDT 测井技术是井下流体的测压取样技术,是勘探过程中验证储层流体性质、求取地层产能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
常规测井方法可以间接地确定储层流体性质,但由于常规测井资料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大量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这使得复杂油气藏的测井评价工作难度极大。
MDT 测井可以直接识别储层的流体性质,从而比较准确地识别油气水层,提高复杂油气层解释符合率。
本文首先介绍了MDT 测井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该仪器适用的地质条件,之后总结了MDT 测井的测前设计原则。
最后,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该测井方法在大庆油田复杂油气藏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字:MDT;测压;流体取样;大庆油田武越,任纪明,蔺建华(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0引言目前,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测井油气储层评价面临着诸多地质难题,如复杂岩性油气藏、低阻砂岩油气藏、碳酸盐岩裂缝-孔洞型油气藏等,而传统测井技术存在分辨率低、直观性差、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等问题,使得复杂油气藏的勘探效率较低,严重制约着我国油气勘探工业的进一步发展[1]。
因而需要一项能够快速识别油气层、全面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的技术。
MDT,即模块化动态地层测试器,作为一项重要的油气层评价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MDT 测井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推出的新一代电缆地层测试技术之一,现已在在大庆油田广泛应用。
MDT 的出现为复杂油气藏的勘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油田降低成本、提高勘探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MDT 测井技术简介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是在原有地层流体取样的基础上,吸收钻杆地层测试和钢丝地层测试功能发展起来的一种测井方法。
它使用电缆将压力计和取样桶下到井内,测量地层压力传输数据,采集地层流体样品,从而对储集层做出评价。
自1995年斯伦贝谢公司推出第一代电缆地层测试器(FT )以来,电缆地层测试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MDT 是斯伦贝谢公司即重复式地层测试器(RFT )之后推出的新一代电缆地层测试器(见图1)。
测井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测井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石油勘探是一个复杂而多元化的过程,需要使用多种技术手段来判断油藏性质和储量。
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是测井技术,它是通过在井眼中测量沉积岩石性质和油气分布情况,帮助石油工业界了解井眼周围的地层情况和潜在的石油储量。
测井技术已经成为石油勘探和生产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测井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1.测量含油气井眼周围地质情况测井技术是一种利用特殊测量工具在井下测量储层岩石物理性质和油气含量的技术。
通过这些测量数据,工程师可以评估井眼周围的地质情况和潜在的含油气层。
根据这些数据,工程师可以制定采油工艺和采油计划,以达到最佳的产油效果。
2.识别含油气层和非含油气层利用测井技术,工程师可以深入了解每个沉积岩的特性,例如密度、声波速度、电阻率、自然伽马辐射等。
这些特性可以帮助工程师分析岩石组成和发育环境,进而帮助他们确定哪些地层可能包含石油和天然气,哪些层不包含石油和天然气。
这使工程师可以准确评估一个油井的钻井成本和产量。
3.评估油藏的储量测井技术还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油藏的储量。
这是通过分析各种地质特征、岩性数据和测井数据来进行的。
例如,通过分析岩石密度数据和声波速度数据,工程师可以确定岩石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这些数据有助于确定油藏的储量,即包含有多少含油气物质。
4.协助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测井技术也可以协助油气勘探的生产工作,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中。
例如,通过分析岩石形态和斜度数据,检测井下阀门或管道管道的状况,可以协助生产工作。
这使工程师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控制问题,确保生产正常运行,保证生产效益。
5.协助井下工程开发通过分析岩石间隙和岩石孔隙的数据,工程师可以确定传统的石油储层或不同类型的石油储层的形成条件和裂缝分布情况,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埋藏物的形态。
也可以通过分析岩石的热力学特性来进行地质储层精细解释,并协助油井完井时进行压力评估。
磁定位测井的原理及应用磁定位测井的原理是基于地球的磁场、地层中的磁物性和地层内部的构造差异。
地球拥有一个磁场,它向地表垂直,并且具有地磁北极和南极。
磁性物质会对地磁场产生反应,引起磁异常。
地层中的磁性物质主要包括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等。
地层内部的构造差异会导致地磁场的变化,从而形成磁异常。
磁定位测井的过程中,通过在井口悬挂磁场传感器,测量地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磁感应强度和方向的变化反映了地层中磁性物质的分布和性质。
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解释后,可以确定地层中的岩性、含矿物质的类型和含量,以及地层的层序和结构等信息。
磁定位测井技术有很多应用。
首先,它可用于地质勘探,用来确定地层中的岩性、厚度和层序等信息,帮助寻找有价值的矿床。
其次,在石油勘探中,磁定位测井可以用于确定油气藏的位置和边界,评估储量和产能等。
另外,它还可用于采油过程中的导向钻井、水平井和均质性评价等。
此外,磁定位测井还可用于地层工程和地质灾害的预测和评估。
磁定位测井技术相比其他测井方法具有一些优点。
首先,它可以提供更广泛的地层信息,不仅可以提供油气层的信息,还可以获得上下盖层的特征。
其次,磁定位测井具有压力和温度的测量能力,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地质和工程参数。
另外,该技术通常无需接触地层,可以避免传统测井方法中的一些问题,如井眼尺寸限制等。
然而,磁定位测井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地层中磁性物质的含量和分布通常较低,需要高精度的仪器和方法来检测和解释。
其次,在复杂地质情况下,磁异常可能会被干扰和掩盖,导致解释结果不准确。
此外,磁定位测井技术通常需要与其他测井数据和地质信息相结合,才能得出更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总体而言,磁定位测井是一项重要的测井技术,可用于地质和工程勘探中的数据获取和分析。
随着仪器和方法的不断改进,磁定位测井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会得到进一步扩展,并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支持。
一、名词解释1、测井:油气田地球物理测井,简称测井well logging ,是应用物理方法研究油气田钻井地质剖面和井的技术状况,寻找油气层并监测油气层开发的一门应用技术。
2、电法测井:是指以研究岩石及其孔隙流体的导电性、电化学性质及介电性为基础的一大类测井方法,包括以测量岩层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和介电特性为基础的三小类测井方法。
3、声波测井:是通过研究声波在井下岩层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来了解岩层的地质特性和井的技术状况的一类测井方法。
4、核测井:是根据岩石及其孔隙流体的核物理性质,研究钻井地质剖面,勘探石油、天然气、煤以及铀等有用矿藏的地球物理方法,是地球物理测井的重要组成部分。
5、储集层:在石油工业中,储集层是指具有一定孔隙性和渗透性的岩层。
例如油气水层。
6、高侵:当地层孔隙中原来含有的流体电阻率较低时,电阻率较高的钻井液滤液侵入后,侵入带岩石电阻率升高,这种钻井液滤液侵入称为钻井液高侵,R XO<Rt多出现在水层。
7、低侵:当地层孔隙中原来含有的流体电阻率比渗入地层的钻井液滤液电阻率高时,钻井液滤液侵入后,侵入带岩石电阻率降低,这种钻井液滤液侵入称为钻井液低侵,一般多出现在地层水矿化度不很高的油气层8、水淹层: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后期因注水或地下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油层发生水淹,称为水淹层,此时其含水饱和度上升、与原始状态不一致,在SP、TDT和电阻率等曲线上有明显反映。
9、周波跳跃(Travel time cycle Skip):因破碎带、地层发育裂缝、地层含气等引起声波时差测井曲线上反映为时差值周期性跳波增大现象。
10、中子寿命测井:是一种特别适用于高矿化度地层水油田并且不受套管、油管限制的测井方法,它通过获得地层中热中子的寿命和宏观俘获截面来研究地层及孔隙流体性质,常用于套管井中划分油水层、计算地层剩余油饱和度、评价注水效率及油层水淹状况、研究水淹层封堵效果,为调整生产措施和二、三次采油提供重要依据,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的主要测井方法之一。
石油知识:测井曲线划分油、气、水层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1)油层: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
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
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气层:在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咼。
⑶油水同层:在声波时差、微电极、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⑷水层: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别它们。
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1)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
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
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2)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
在这种条件下比较探测不同的电阻率曲线,分析电阻率径向变化特征,可判断油、气、水层。
一般深探测电阻率大于浅探测电阻率的岩层为油层,反之则为水层,有时油层也会出现深探测电阻率小于浅探测电阻率的现象,但没有水层差别那样大。
、名词概念1. Well logging测井:油气田地球物理测井,简称测井wellloggi ng,是应用物理方法研究油气田钻井地质剖面和井的技术状况,寻找油气层并监测油气层开发的一门应用技术。
2. Electrical logs电法测井:是指以研究岩石及其孔隙流体的导电性、电化学性质及介电性为基础的一大类测井方法,包括以测量岩层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和介电特性为基础的三小类测井方法。
3. Acoustic logs声波测井:是通过研究声波在井下岩层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来了解岩层的地质特性和井的技术状况的一类测井方法。
4. Nuclear logs核测井:是根据岩石及其孔隙流体的核物理性质,研究钻井地质剖面,勘探石油、天然气、煤以及铀等有用矿藏的地球物理方法,是地球物理测井的重要组成部分。
5. Production logs生产测井PL泛指油气田投产后,在生产井或注入井中进行的一系列井下地球物理观测。
它是监测油气田开发动态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油气田储集层评价、开发方案编制和调整、井下技术状况检测、作业措施实施和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
根据测量对象和应用范围,生产测井大致可分为生产动态、产层评价和工程技术三类。
6. Apparent resisitivity视电阻率:把电极系放在井中某一位置,能测得该点的一个电阻率值,该值受井眼、围岩、泥浆侵入等环境影响,不等于地层的真实电阻率,称为视电阻率。
当电极系沿井身连续移动时,则可测得视电阻率随井身变化的曲线。
这种横坐标为视电阻率Ra,纵坐标为深度H的曲线叫视电阻率曲线。
7. Reservoir储集层:在石油工业中,储集层是指具有一定孔隙性和渗透性的岩层。
例如油气水层。
8.increased resistance invasion高侵:当地层孔隙中原来含有的流体电阻率较低时,电阻率较高的钻井液滤液侵入后,侵入带岩石电阻率升高,这种钻井液滤液侵入称为钻井液高侵, RXOvRt多出现在水层。
测井原理与解释
测井原理是石油勘探、开采、利用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是用来判断地下各种物质类型、性质、含量等信息的手段。
测井原理的基础是物理学、地质学和工程学,凭借多年的研究和
实践,现代测井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系统化的技术体系。
其基本原
理是通过石油井的井壁和井内测量来解释地层岩石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油气藏的储量和分布。
其中,最基本的测井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记录井内物质的密度、自然伽马射线测量地层厚度、电性测井记录地层岩石的孔隙度、
导电率等物理性质的变化。
同时,利用声波并测量它在不同材料中传
播的速度,来判别地层岩石的类型、结构和属性等信息。
除此之外,测井原理还包括测量地层应力和自然放射性,以及废
物管理等方面。
现代测井技术可以计算目标地层储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反映地层不同地带的石油、气等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有助于石
油勘探、开采、利用等各方面的决策。
总的来说,测井原理是石油勘探和开采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手段
之一。
借助现代测井技术,我们可以精确地解释地层和岩石的物理、
结构、组成、含量等信息,为石油勘探和开采提供精确的数据依据,
为油气资源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撑。
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精准处
理废物和降低开采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中子测井原理中子测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和地质勘探领域的测井技术,它利用中子与原子核发生作用的原理,通过测量中子在岩石中的衰减情况,来获取地层岩石的物性参数。
中子测井原理的核心在于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提供有关地层中岩石类型、孔隙度、含水量等重要信息,为油气勘探和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中子测井的原理基于中子与原子核的作用机制,当中子入射到岩石中时,会与岩石中的原子核发生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包括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和吸收三种方式。
在这些相互作用中,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是主要的作用方式,而吸收则相对较小。
通过测量中子在岩石中的散射和吸收情况,可以得到有关地层岩石性质的信息。
在中子测井中,中子源发射中子束,中子束经过减速剂减速后进入地层,与地层中的原子核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中子束会发生散射和吸收,散射和吸收的情况取决于地层岩石的物性参数,如孔隙度、含水量等。
测量探测器接收到的散射和吸收信号,经过处理和分析后,可以得到地层的物性参数信息。
中子测井原理的关键在于根据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推断地层岩石的物性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中子测井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可以获得地层的孔隙度、密度、含水量等重要信息,为油气勘探和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中子测井原理是基于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测量中子在地层中的散射和吸收情况,来获取地层岩石的物性参数信息。
这种测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和地质勘探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为地下岩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地层的储集性能和勘探潜力。
测井技术在石油工程中合理应用濮玉功发布时间:2021-09-07T10:47:43.838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7月下14期作者:濮玉功[导读]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测井技术是关键且必不可少的一环,测井技术的发展对于石油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测井技术在石油工程中合理应用,以供参考。
新疆准东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濮玉功新疆克拉玛依市 831511摘要: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测井技术是关键且必不可少的一环,测井技术的发展对于石油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测井技术在石油工程中合理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测井技术;石油工程;改进措施引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国工业技术的进步,作为石油工程的重要支撑,测井技术也得到了显著发展。
就目前而言,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数据测量不够精准、方法较为落后等,须及时采取措施革新技术,发挥测井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积极作用,保障石油开采工程顺利进行,提升石油产量,降低能源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1.测井技术的概念及其创新对中国发展的意义1.1测井技术的定义就我国的石油公司而言,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并接近国际化水平,需要学习先进石油生产国的各种石油开采技术、工艺和建设管理模式,以便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充分弥补本国公司的不足。
外国石油高度集中的公司拥有计算机设备技术,其石油开采技术也一直是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培训,而且在碳氢化合物开采过程中,探索最合理的科学技术[1]。
因此,这种范围更广的技术,无论是技术方面的技术,还是其他方面的技术,都可以有丰富准确的定义。
我国石油公司对测井技术的理解更为客观,并且是从字面上加以分析。
与石油勘探仪器和计算机辅助设备有关的石油技术人员的石油公司,在扩展测井电缆时,应将其电缆交付使用,并与地面的仪器仪表进行连接,在井筒的位置也改变了测量工具,在这个时候,一台地面电量测量仪可以代表从数据的形式向这种勘探的转变,作为一个参数,将图表中的相关技术参数结合起来,更直观和部门性地显示出来,形成一个曲线图,明确显示该矿区的油气存储量。
第二章测井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简称测井,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一。
石油钻井时,在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又称完井电测,以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
这种测井习惯上称为裸眼测井。
而在油井下完套管后所进行的二系列测井,习惯上称为生产测井或开发测井。
其发展大体经历了模拟测井、数字测井、数控测井、成像测井四个阶段。
测井能够测量的一些性质有:1)岩石的电子密度(岩石重量的函数);2)岩石的声波传播时间(岩石的压缩技术的函数);3)井眼不同距离处岩石的电阻率(岩石含水量的函数);4)中子吸收率(岩石含氢量的函数);5)岩石或井液界面的自然电位(在岩石或井眼中水的函数);6)在岩石中钻的井眼大小;7)井眼中流体流量与密度;8)与岩石或井眼环境有关的其它性质。
第一节测井基本原理一、测井工作原理测井就是对井下地层及井的技术状况进行测量,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不同的下井仪器沿井身连续测量地质剖面上各种岩石的地球物理参数,如电阻率、声波传播速度、原子核特性等,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电缆传送到地面仪器并按照相应的深度进行记录。
下图为简单的测井现场作业示意图。
二、测井所用的设备井场测井作业需用如下设备:(1)地面仪器:以计算机为核心,凭借着所加载的各种程序的控制,完成各种不同的测井作业。
如对测量信号的处理、记录、显示、质量控制以及对现场测井资料的井场快速处理和解释。
(2)下井仪器:用来测量地层的各种物理参数。
(3)电缆:测井过程中起传输及信道作用。
(4)动力系统:为输送下井仪器提供动力,目前测井动力系统通常为液压绞车。
(5)深度系统:有深度传送和深度信号处理等部分组成,以提供井下测量信号的准确深度。
(6)供电系统:为地面系统和井下仪器提供电源,目前常用的测井供电系统有车载发电机及井场外引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