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页岩气革命及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登陆获取高端报告。
)1. 页岩油气——资源丰富,美国借力页岩革命实现能源自主1.1. 页岩油气——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拼图页岩油气是指从页岩中开采出来的石油和天然气,包含页岩油和页岩气。
页岩油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
全球页岩油气储量十分可观,储量集中在中美俄三国。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 2013 年的统计,全球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 647 万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为 206 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可采储量的 32%。
而全球页岩油储量达到了 3450 亿桶,占全球石油储量的 20%。
美国率先完成页岩油气革命,页岩油气产量占比过半,2017 年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
美国在经历多年的技术摸索后,成功完成了页岩气革命。
2017 年美国页岩气占天然气年产量的 72%,页岩油占石油年产量的比重也超过了 50%。
凭借页岩气的持续高产,根据 EIA 数据,2017 年美国天然气产量超过消费量实现能源自主,也正式实现了由天然气输入国向净出口国的转变,这也是美国自 1957 年以来首次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
1.2. 钻完井为核心流程,水平井和水力压裂为核心技术页岩气的开采流程可以分为勘探阶段——开发阶段——采气阶段,其中开发阶段的钻井和完井是页岩油气成功开发的核心。
而水平井钻井和压裂是目前使用的核心技术。
水平井是指井眼竖着打到一定的深度以后,再向水平或者接近水平的倾斜方向继续延伸一定长度的定向井。
竖直与水平方向打井的井斜角要达到90°左右,水平段在页岩层里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度一般要大于页岩厚度的 6 倍。
水力压裂技术是水平井的关键配套技术之一,利用储层的天然或诱导裂缝系统,使用含有各种添加剂的压裂液在高压下注入地层,使储层裂缝网络扩大,并依靠支撑剂支撑裂缝,从而改善储层裂缝网络系统,达到增产目的。
2. 四大阶段复盘美国页岩气革命页岩气勘探开发始于美国,经过多年摸索,美国目前已通过页岩气革命实现了天然气全面自给自足,并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
美国凭什么领跑页岩气革命每一个伟大的时代,都有不同的能源结构来支撑。
英国工业革命初期以煤炭为主;工业化革命引领世界进入石油时代;在当今信息化革命时代,以天然气为过渡的新一轮能源结构转型浪潮中,页岩气扮演了重要角色。
美国页岩气的快速发展,与美国政府的鼓励、自由开放的市场和企业的积极参与等因素密切相关。
开发早、技术成熟美国是全球发现页岩气最早的地区,早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在页岩带上钻井寻找天然气,其第一口页岩气生产井钻于1821年。
随后的150年,是美国页岩气早期勘探开发阶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鉴于美国国内天然气产量急剧下降和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发生,非常规天然气开始进入油气开发商的视野,美国能源部启动了符合美国东部页岩气的地质理论与勘探开发的技术攻关项目,开展从地质、地球化学到气藏工程等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使页岩气资源正式成为新的天然气资源和勘探开发目标。
2000年以来,随着水平钻井、大型水力压裂、重复压裂、分级压裂、多井同步压裂等技术的推广应用,美国页岩气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页岩气产量从2000年的122亿立方米迅速增长到了2010年的1380亿立方米,十年间产量增长了10倍多。
市场开放自由美国能源勘探开发市场自由度高,具备能源市场准入资格的市场主体众多。
页岩气市场进出简便,信息透明充分,资产交易活跃,能够吸引充足资金,并且保障基础设施完善,监管透明成熟,接替递减及时。
美国页岩气每年开井数量在8000至12000口之间,因此资金需求强烈。
页岩气作为贫矿,只有保障开发体系高效和技术完备的基础上,才能支撑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与常规油气展开竞争。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唱主角的并不是大公司,而是一些中小企业,目前美国大约有6300家公司从事页岩气相关产业,他们持续地在现金流、成本控制、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即便非常规油气大多是贫矿,在关键的商业性持续这个问题上得到了最好的市场回报。
美国页岩气开采在经济上取得成功,是企业家精神、创新能力和要素市场的无缝结合。
美国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提速提效案例与启示摘 要:自2004年起,美国开始大规模应用水平井开发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随着技术的进步,美国页岩气水平井的平均水平段长度不断增加,钻井周期不断缩短,单位进尺钻完井费用持续降低。
通过美国的Fayetteville气田、Marcellus页岩气产区、Eagle Ford页岩气产区3个案例,具体分析了该国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提速提效措施,主要包括简化井身结构,应用工厂化作业模式及配套钻机,采用个性化高效钻头及油基钻井液,以及高效实用的常规导向钻井技术或旋转导向钻井技术。
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大力推行工厂化钻井、加快发展旋转导向钻井、重点发展个性化钻头和钻井液、提高钻井设备可靠性和耐用性等建议。
关键词:美国 水平井 钻井 页岩气 钻井周期 提速提效 启示DOI:10.3969/j.issn.1002-302x.2013.06.012杨金华 田洪亮 郭晓霞 吕建中 何艳青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和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编号:2011ZX05043-003)部分研究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杨金华,1963年生,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钻井技术跟踪与战略研究。
E-mail:yangjh@cnpc.com.cn美国水平井钻井数量从2000年的1144口快速增至2012年的17721口,占年度钻井总数的比例从2000年的3.68%升至2012年36.65%,预计2013年美国水平井钻井数将逼近20000口大关。
美国水平井钻井进尺从2000年的237.74×104m快速增至2012年的6979.92×104m,占比从2000年的5.23%升至2012年60.33%。
从2010年起,美国水平井钻井进尺超过直井钻井进尺,水平井取代直井成为钻井工作量大的井型。
美国用于钻水平井的在用旋转钻机数从2000年的55台增至2012年的1151台,占比从2000年的6%增至2012年的60%。
美国“页岩气革命”从何而来作者:暂无来源:《党政论坛》 2016年第8期2009—2014年,美国页岩气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4年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约30万亿立方英尺,较2009年增长了约20%,而页岩气的总产量达到13万亿立方英尺,较2009年增加了33倍。
这场“页岩气革命”大幅提高了美国能源自给率,美国天然气和原油进口降至历史低位。
同时,美国天然气价格长期低于欧洲和亚洲,为美国经济复苏提供了大量廉价能源供应。
美国为何能够在全球率先迎来和享受到这场化石能源革命的成果?政府大力推动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19世纪就被发现,但由于开采难度大,一直无法进行有效商业开发。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突破和大范围使用,大规模开采页岩气终于在美国得以实现,美国天然气产量随之快速攀升,并于2009年取代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生产国。
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早期科研和资源勘探活动是由联邦政府主导的。
1970年代爆发的中东危机,一度导致美国国内原油供应紧张、油价飞涨,美国政府因此开始重视寻找替代能源,页岩气便是其中之一。
相关资料显示,从1970年代开始,美国联邦政府就开始支持位于得克萨斯州的阿巴拉契亚盆地页岩气资源的评估和技术示范,该盆地在1990年代成为美国最早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采的地区。
1986年,美国能源部承担了在西弗吉尼亚州开钻的美国第一口多级压裂水平井的部分费用。
如今,尽管企业已成为页岩气开采技术革新的主力,但联邦政府依然维持着对页岩气开发的科研投入,研究重点则放在了进一步提高页岩气井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开采页岩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上。
除了科研支持, l 9 8 0 年到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还为进入页岩气行业的企业提供了约为当时天然气市场价格2O%至60%的税收补贴。
中小公司是主角如今,美国“页岩气革命”对美国乃至世界能源供给格局的影响已越来越明显,但这场“革命”的主角却并不是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和康菲这些大型综合油气公司,而是大批中小型油气公司。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需求不断扩大,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人们对页岩气的认识迅速提高。
特别是水平井与压裂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人类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正在形成热潮。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世界上对页岩气资源的研究和勘探开发最早始于美国。
依靠成熟的开发生产技术以及完善的管网设施,美国的页岩气成本仅仅略高于常规气,这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采的国家。
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已经超过了1000亿立方米。
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页岩气产量增长超过20倍——从2006年仅为其天然气总产量的1%,到2010年增长至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0%。
有关专家指出,依靠页岩气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10年里,美国不仅可以一改天然气大举进口的局面,实现全面的自给自足,还有望成为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已经动摇了世界液化天然气市场格局,并且这一影响还将愈发显著,进而改变世界能源格局。
得益于非常规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突破,2009年美国以6240亿立方米的产量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天然气生产国。
产量地位的更替使美国天然气消费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发生逆转。
美国专家兴奋地认为,有了页岩气,美国100年无后顾之忧。
页岩气的开发,特别是美国页岩气产量的急剧增加,使这个大多数人还十分陌生的能源话题成为热门。
悄然降临的“页岩气革命”开始对全球天然气供需关系变化和价格走势产生重大影响,并引起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大国关注。
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成为低碳经济战略发展机遇的推动力,成为世界油气地缘政治格局发生结构性调整的催化剂。
美国与中东石油国家关系自从美国近年来的“页岩气革命”之后,美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速度大大超出想象,产量增长之快使美国的“能源独立”不再是天方夜谭。
美国不仅不再需要进口液化天然气,而且用自身液化天然气快速替代柴油,以及在页岩气开发中意外收获的大量页岩油,也使美国对中东石油的需求直线下降,2010年美国对中东地区石油依赖只有8000万吨。
Slobe I 环球第二次"页岩革铲 以石油巨头兼并、整合页岩油产业为主导,带动页岩油商业模式的转变。
图为美国二叠纪盆地页岩油开采现场。
李晓东 供图美国上演二次“页岩革命乃□张红梅美国二次“页岩革命”由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全球知名石油巨头引领,将以石油巨头兼并、整合页岩油产业为主导,带动页岩油商业模式的转变,对全球石油市场格局产生冲击。
2019年二季度,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在Permian 盆地的产量均有所增加。
埃克森美孚的产量比去年同期 增长7%,达到每天390万桶油当量,而雪佛龙则增长9%,至每天308万桶。
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的页岩油产能大幅提速,以及极具杀伤力的桶油成本水平,都 预示着美国第二次“页岩革命”的来临。
石油巨头引领二次“页岩革命”由于发展前景被市场各方看好,美国的页岩油成 为全球知名石油公司投资的重点。
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公司计划大幅提高处在美国页岩油热潮中心地带的 油田产量,表明下一个页岩油勘探开发时代将由这些682019 /10中国石化⑥obe I环球全球知名石油公司巨头主导。
作为美国石油行业老大哥的埃克森美孚,在页岩油投资上表现得尤为激进,目前正在以引领之势掀起第二次“页岩革命”□埃克森美孚把公司的重心转向美国页岩油盆地寻求新的增长,这表明埃克森美孚认为页岩油的产量是其未来的关键。
任何市场都是先做的吃肉,后做的喝汤。
要知道,埃克森美孚并没有剪到2011年美国第一次“页岩革命”的“羊毛”。
而这次,埃克森美孚显然不想错过新机会。
埃克森美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伍德伦明确指出,埃克森美孚不会盲目投资,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快速回效”的项目上,包括页岩油气开发在内的这些项目。
埃克森美孚用于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资金占勘探投资总额的1/3左右,而这个比重在2018年达到50%,使其在二叠纪和巴肯地区产出的年均增幅达约20%。
同时,根据此前计划,埃克森美孚从2018至2020年将年平均支出提髙至约260亿美元,这意味着到2025年,埃克森美孚的页岩油产量将提高约75万桶油当量。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作者:程宇航来源:《老区建设》2015年第07期以价格战为表象的石油战争从去年6月开始,已经快一年了,至今尚无停歇的迹象。
对于这场石油战的缘由,有一种“阴谋论”的说法,包括两个版本:一是美国与沙特阿拉伯联手压低油价,以打击在乌克兰问题中陷于困境的俄罗斯,使之雪上加霜;二是沙特阿拉伯压低油价,为的是要摧垮美国的新型能源页岩油,使之入不敷出,不再生产。
因为一旦页岩油生产成了气候,那将给依靠传统能源石油为命根子的沙特以致命打击。
现在看来,第一个阴谋论有点不着边际,第二个阴谋论倒像是越来越真。
君不见,在沙特一再压低油价的打击下,美国有些页岩气开采企业已经宣布停产了。
那么,页岩气到底是怎么一个东东,竟然惹得石油霸王大发雷霆、进而大动干戈?一、话说页岩气页岩气(shale gas)是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资源,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藏身于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
成分以甲烷为主,与“煤层气”、“致密气”同属一类。
它有两种状态:一是游离状态,一是吸附状态,各占大约一半。
页岩气发育具有广泛的地质意义,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盆地中。
只是由于埋藏深度、含气饱和度等差别较大,而具有不同的工业价值。
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
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
但页岩气储集层渗透率低,开采难度较大。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主要用于民用和工业燃料,化工和发电等,具有广阔开发前景。
页岩气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缓解油气资源短缺,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是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
从全世界范围看,泥、页岩约占全部沉积岩的60%,页岩气资源前景巨大。
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和中国、拉美、中东和北非、前苏联。
美国页岩气地质储量约28万亿立方米。
美国页岩气革命及启示作者:金雯陈舒来源:《群众》2013年第03期近年来,美国爆发了一场页岩气革命。
这场革命在对美国及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会对我国的能源战略形成明显的冲击。
为了能在变局中找到加速崛起的新机遇,我们应该重视对美国页岩气革命的研究。
美国页岩气革命产生的影响页岩气革命有助于美国逐步实现能源独立的梦想。
能源独立是自尼克松以来历届美国总统的梦想,页岩气革命促使美国能源自给率不断提高的目标得以初步实现。
由于页岩气革命的推动,在过去的10年间,美国页岩气的产量增加了16倍,其在天然气消费中的比重也由当初的1%上升到了30%左右。
2011年,美国页岩气产量超过了1800亿立方米。
由于页岩气产量的快速增长和页岩气的规模替代,使得美国在2011年已经有81%的能源需求能够自给自足,其能源对外依存度降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
而且,2011年美国已成为燃料油净出口国。
一些能源专家预计,美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头号能源生产国。
根据EIA《2011年能源展望》,未来美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不断下降,2030年美国天然气消费对外依存度预计仅有6%。
基于此,美国离能源独立的梦想越来越近。
页岩气革命将对世界能源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油气生产国看,全球绝大多数石油生产国都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工业体系,主要靠出卖油气资源换回的美元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而页岩气革命使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大幅降低,这些国家的油气出口无疑将受到严重的冲击。
从油气消费国看,页岩气革命使美国成为油气出口国后,将有更多的油气进口来源,有利于降低进口风险,降低进口成本。
同时,由于石油进口依存度降低,美国势必会从中东、北非等原来的石油进口来源地区实施战略收缩,以节省庞大的军费开支。
由此,世界能源格局将会相应地产生巨大的变化。
对于仍然依赖这些产油国油气的消费大国,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国家来说,今后石油进口来源地区会如何发展、怎样继续保持稳定,如何维持油气价格的稳定,都需要重新从不同角度进行考量。
页岩气革命可能会促进美国率先走出经济衰退。
页岩气革命为处于调整状态的美国经济提供了稳定而价格低廉的能源供应,从而为美国经济的复苏提供了相对于欧洲、日本的强劲而持久的能源成本优势,这将使美国在经济复苏中占有先机。
首先,页岩气革命促进了直接使用油气的化工行业发展。
本世纪初,由于成本高、缺乏竞争力,美国石化企业开工率仅在60%左右。
近年来,基于页岩油气的低成本,石化企业开工率跃升至2011年的93%。
其次,页岩气革命也使得美国天然气价格降到了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日本的六分之一,这将给其他制造业产业集群带来明显的能源成本优势,从而有效降低美国制造业的成本,相对提高美国的产业竞争力,推动部分制造业回流美国。
在2025年之前,这场页岩气革命会为美国制造业新增一百多万个工作岗位,同时让制造业年成本下降1100多亿美元。
页岩气革命也将给我国带来明显的影响。
一是页岩气革命降低国际天然气价格之后,有利于我国廉价进口天然气和其他能源产品。
二是页岩气革命削弱了能源出口大国的话语权之后,能使得我国在与传统能源输出国家进行贸易谈判时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
三是页岩气革命取得的成就可以给我国页岩气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四是页岩气革命导致的美国能源独立、制造业竞争能力增强,会在很大程度上挤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空间。
美国页岩气革命成功的强大支撑因素分析美国页岩气革命成功的原因,在赞赏这一综合性庞大系统工程的倡导者们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及其正确的架构设计的同时,也能够明显地发现这场页岩气革命有着诸多强大的支撑因素。
而这些因素,对于我国将要发生的具有广阔前景的页岩气革命来说,都很值得借鉴。
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是页岩气革命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页岩气开采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的水平钻井技术与常规的直井技术相比,能够更好地利用储层的天然裂隙产气,并且减少对地面、环境的影响,减少对集输管线的需求量。
二是新的多段水力压裂技术大大缩短了完井时间,降低了完井成本。
三是新的压裂液配方技术根据不同的储层特性使用不同的压裂液配方,能明显提高压裂实施效果。
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是页岩气革命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页岩气作为一种新的能源产品,其发展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支持,而美国正好有着巨大的天然气市场需求。
根据2012年BP世界能源统计,2011年美国天然气消费总量为6901亿立方米,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
上世纪末,能源专家还预计未来美国将需要进口大量液化天然气,以弥补国内天然气产量不足所造成的缺口。
美国这种超越所有其他国家的巨大天然气市场需求,自然成为驱动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关键因素。
政策扶持是页岩气革命获得成功的重要推动力。
如果仅依赖于市场的价格调节,页岩气等非常规气在开发初期很难获得盈利。
为了调动开发者的积极性,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扶持政策。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就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极大地鼓励了中小独立油气企业参与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
当时,美国页岩气企业的利润有30%是来自政府的支持。
政府扶持带来的低成本,使得企业在竞争中能有财务实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了页岩气产业的迅速发展。
发达的管道基础设施是页岩气革命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由于美国常规天然气开发早,所以在各州均建有密集的运输管线,从州与州之间的主干管线、到州内或当地的集输管线都很发达,从而使天然气管网总长度超过了50万公里。
如此庞大完善的天然气管网系统,大大减少了页岩气开发在末端环节的前期投入,降低了市场风险,有利于迅速实现页岩气开发的市场化和商品化。
此外,美国天然气开发与输送分离,天然气管道网络运营商对供应商无歧视准入,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页岩气的输送成本。
中小企业的进入和成功运作是页岩气革命获得成功的机制原因。
对于作为最活跃的市场力量的中小企业放开准入,为页岩气革命创造了良好的机制条件。
美国实行市场化的油气开发机制,政府对投资者没有资质、规模、能力等方面的准入限制,各类中小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即可获得页岩气开发权,而勘探、开采、生产工作则可委托专业的油服公司。
美同现有8000多家天然气公司,其中,7900多家是中小公司,美国页岩气能在很短时间聚集上千亿美元投资,并不断取得技术和产能的突破,主要源于众多独立中小油气公司的进入和成功运作。
美国页岩气革命对我国页岩气发展的启示美国页岩气革命产生的影响极其实践模式对我国页岩气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首先,应该尽快将页岩气开发提上议事日程。
随着我同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供应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而美国页岩气革导致的全球能源格局和战略布局的调整则告诉我们,除了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世界上还有储量如此丰富的非常规能源有待开采。
在石油、煤炭等常规油气能源产量逐渐下降的背景下,页岩气的开发将成为保障能源供应的必然选择。
我国作为页岩气储量大国,所蕴藏的约30万亿立方米页岩气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为此,我们必须主动应对挑战、抓住战略机遇,尽快将页岩气开发提上议事日程。
其次,要掌握页岩气开采技术的主导权。
美国依靠持续的技术突破实现了页岩气的商业化,并开始向外输出技术,以图用技术控制资源。
我国在地震储集层预测、低渗透气藏储集层大型压裂改造、裂缝性油藏压裂井产能评价以及微地震监测技术等方面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技术经验,可以考虑通过开展技术共享等措施与美国等页岩气发展成功的国家开展技术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实现技术反超、再主导。
在抓住机会引进美国技术的同时,更要立足于自主创新,调动多方力量,加快构建本国页岩气技术开发体系。
第三,要选择适合产业特点的页岩气开发体制。
页岩气是新兴产业,专业分工要求高、创新驱动性强,比较适合采用多元竞争和分工协作的开采模式。
如果我国页岩气开发一开始就形成垄断格局,就很容易出现像煤层气一样“占而不采”的情形。
相反,如果在产业初期适度放开市场准入,引入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多元投资主体,鼓励技术开发,培育专业化分工服务体系,页岩气开发进程、技术进步以及产业配套就会明显提速。
第四,要加大对页岩气开发的政策扶植力度。
借鉴美国页岩气开发经验,我国需在《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基础上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支撑体系。
相关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支持和扶植页岩气开发的政策,包括在财政补贴、实行市场定价、减免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免缴关键设备和关键技术的关税、保障用地和用水需求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最后,应建立和完善促进页岩气开发的相关宏观管理体制。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为页岩气开发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要根据页岩气的新矿种地位,尽快研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页岩气资源管理办法,逐步形成配套的管理制度,以适应页岩气开发利用的需要。
应以《页岩气矿业权管理办法》为核心,研究制定页岩气探矿权招标管理、页岩气储量管理、页岩气地质资料管理等办法,并且出台与之配套的监管政策。
资料链接什么是美国页岩气革命?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赋存于富含可产生石油及天然气的有机物的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
页岩气听起来似乎是一种新的能源品种,但实际上,很早以前,人类就发现了这种资源,由于采掘成本较高,一直没有实现商业化开采。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页岩气开发的国家。
早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就开凿了世界上第一口页岩气井,受开发难度的影响,进展并不快。
直到进入21世纪,随着水平压裂技术的发明和成功应用,美国页岩气开发才进入规模增长期,产量也在近年出现井喷式上升。
200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为122亿立方米,仅占天然气总产量的2.2%;201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已经达到1428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比例达到23.3%;近10年来年均增速超过25%。
借助页岩气,美国引发了一场影响全球的天然气革命。
这场革命,在改变美国能源格局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能源格局。
责任编辑:戈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