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多适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
2020/5/6
18
毫针的针刺方法
双手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
即用押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刺 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
腧穴的进针
2020/5/6
பைடு நூலகம்
19
管针进针法
以针管替代押 手进针的方法
2020/5/6
毫针的针刺方法
20
毫针的针刺方法
2020/5/6
43
一、艾灸的作用及适应证
1、温经散寒 《素问 调经论》:血气者,
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
2、扶阳固脱 温补助阳 3、消肿散结 取其温通的作用 4、防病保健 关元 气海 命门 足三里
2020/5/6
44
适应证
沉年痼疾(大病宜灸) ——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如伤寒(中医)、疽疮、哮喘、癫痫、
处理 出针 去枕平卧保暖 温开水/糖水 灸治
针 原因 体质与精神,体位,手法等
预防 针对原因/注意观察
2020/5/6
34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滞
现象 针体活动困难 或伴疼痛 原因 精神紧张或疼痛、手法、留针时间
针 处理 放松(精神 局部)
转移注意力/调整针体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注意正确操作手法
中风、虚损、肺痨(骨蒸病)、肿胀、泄泻、 小儿急慢惊风等。
2020/5/6
45
禁忌证
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均不宣使用直接 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
关节活动部位不适宜用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 不易愈合,甚至影响功能活动。
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