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粤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8
2013-2014学年上学期东莞某中学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粤教版高三总复习2013-2014学年上学期东莞某中学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污渍/石碛落色/色子安步当车/螳臂当车B.关隘/谥号剑鞘/鞭鞘泱泱大国/怏怏不乐C.刹那/霎时挑剔/赏赐向隅而泣/喁喁私语D.先妣/枇杷狷介/手绢少安毋躁/稍纵即逝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从西湖城市公园望去,东莞新火车站“龙船脊”造型清晰可见,在站前广场上,不少施工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
有关官员表示,东莞新火车站将于明年1月中旬正式启用,目前火车站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站前广场的施工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全部项目进展顺利,是可以计日程功的。
A.紧锣密鼓B.启用C.如火如荼D.计日程功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市有数百万外来务工人员,而每年中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大概只有2万-3万人左右,企业对于具备基本职业技能的工人渴求之盛,可想而知。
B.有关机构对全国32个重点城市近500家银行房贷产品摸底调查显示,暂停房贷现象已由一线城市扩展到二三线城市,停贷的产品也逐渐由原来的仅限二套房扩展到首套房。
C.以北京八十中学为例,“在八十中学感受世界”,让学生不出国门便熟悉并接触其他国家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引入国际课程的重要因素。
D.从彭宇案至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善行义举不胜枚举,一个又一个“最美”人物用他们的行为在默默地宣示,真善美从未离我们远去,而是无时无刻存在于我们身边。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中国国防部11月23日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表示中国有权在该区域内行使航空管制的有关活动。
①中方回应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②目前钓鱼岛局势完全是日方错误行径造成的。
③随后环球网报道称,美国要中国勿在防空识别区执法。
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赋闲(fù xián)篇福(piān fú)洒脱(sǎ tuō)B. 瞠目(chēng mù)谨慎(jǐn shèn)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C. 谚语(yàn yǔ)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D. 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赏心悦目(shǎng xīn yuè mù)疲于奔命(pí yú bēn mì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社交、购物、娱乐等活动。
B. 他的文笔优美,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誉为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C. 由于长时间的工作,他的身体疲惫不堪,不得不请假休息。
D. 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有才学,是班上公认的最优秀的学生。
3.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为了()的学术研究,他放弃了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国。
B. 他()地走过了艰难困苦的岁月,最终取得了成功。
C. 这本书()地介绍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让人受益匪浅。
D. 在()的环境中,他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少女,躲进了云层。
B.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悦耳。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场雨下得非常大,仿佛要把整个城市淹没。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最喜欢的运动是篮球、足球、乒乓球。
B.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需要时间思考。
名篇名句默写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诗人用“,”两句直接抒发自己的多重愁苦,被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2)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要赏罚得当: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一系列对比突出秦始皇只顾个人享乐而不顾惜百姓的行为,他夸张地说,阿房宫屋顶上的瓦缝“”,阿房宫中的栏杆“”。
(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两句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中“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之意,借“寒烟、衰草”寄寓惆怅之情。
17.(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3)多于周身之帛缕多于九土之城郭(4)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广东省揭阳市惠来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2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一句与陆游《书愤》中“______”一句,都写到了作者鬓发变白,年华老去。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3)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玉”相关的诗词很多,其中表达思乡怀人的句子有“______,______”。
【答案】①. 艰难苦恨繁霜鬓②. 镜中衰鬓己先斑③. 六朝旧事随流水④. 但寒烟衰草凝绿⑤. 玉户帘中卷不去⑥. 捣衣砧上拂还来(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二上·西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一种“西技”,图画课在世纪初的新学中。
沿着经世致用的晚清实学潮流,二十世纪前十年,西洋图画以写生为方式的写实路径备受画家所推崇的。
两代文化启蒙者,从康有为、梁启超到陈独秀、吕微,都倡导美术的写实主义。
在后者那里,“写实”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新文化。
“画家必须用写实主义,才能够发挥自己的天才,画自己的画,不落古人窠白。
”陈独秀将写实与发挥“天才”、标榜自我独立性________,强调“写实”的精神内涵。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到来,写实主义从原来的追求绘画逼真效果,提升到具有“科学与民主”精神的高度来认识。
写生是讲究科学性的行为,自我摹写和自我表达是民主的表现。
在这种背景下,人物写生、透视素描、明暗造型,都具有文化性、精神性含义。
至此,()。
肖像画与个人主义时代的自我张扬相呼应,拓展出一片新天地。
美术教育既是一门人文教育,又是一门技术性相当强的课程。
一种用画面摹写景观,摹写人事万物的技能。
这种技能的掌握让人的表达_________,技术促进了觉醒。
在技术的协助下,自我摹写变得_________,自画像也开始流行。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举重若轻一概而论为虎作伥轻而易举B . 举足轻重相提并论如虎添翼轻而易举C . 举重若轻一概而论如虎添翼得心应手D . 举足轻重相提并论为虎作伥得心应手(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沿着晚清经世致用的实学潮流,二十世纪前十年,西洋图画以写生为方式的写实路径是完全备受画家推崇的。
B . 沿着经世致用的晚清实学潮流,二十世纪前十年,西洋图画以写生为方式的写实路径是画家所推崇的。
C . 沿着晚清经世致用的实学潮流,二十世纪前十年,西洋图画以写生为方式的写实路径承受画家推崇。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4分)1. (2分)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染指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聚焦于纳粹占领及其对他的国家的影响。
此前博彩公司发布的赔率表上莫迪亚诺甚至都未进入榜单,这次黑马突围竟然爆冷斩获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可算诺奖评委们的慧眼识英雄之举。
A . 染指B . 聚焦C . 爆冷D . 慧眼识英雄2. (4分) (2018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我就是要个说法,怎么把人给抓走了?”从《秋菊打官司》的戏剧性结尾入手,苏力建构了“秋菊的困惑”的基本命题。
根据(西方)法律原则构建的当代中国法律制度无法回应秋菊的“讨说法”,反而损害了乡土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社会互惠关系,造成悲剧性结局。
“秋菊的困惑”提出了一套与主流法治大相径庭的叙事模式:【乙】秋菊“讨说法”的目的并不是通过法律实现个人权力,(无论是民事赔偿还是刑事惩罚)她要的是让村主任道歉,并能继续为西沟子村服务。
从乡公安到市人民法院的法律程序并没有给秋菊一个“说法”,但是村主任救助难产的秋菊和秋菊的顺利生产,已经让西沟子村一度紧张的官民冲突得以“自然弥合”。
【丙】然而在影片结尾,国家法律机关介入,村主任被带走,这反而破坏了乡土社会的互惠秩序。
(1)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反而B . 大相径庭C . 权力D . 弥合(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3. (2分)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西南联大的风流,就像魏晋风度一样,令后人景仰。
这风流包含了不党不官、人格独立、敢于批判的铮铮风骨;沉潜专注、甘于奉献、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
高三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迸发./间不容发.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红花湖景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游人熙熙攘攘,兴致勃勃。
停车场里停满了来自深圳、东莞、广州、珠海等地的车辆,在自行车租赁处更是车水马龙....。
景区环湖绿道长约15公里,沿途花朵姹紫嫣红....,是市民踏青赏春的好去处。
一路上,记者不时见到游人一大家子结伴而行,年轻朋友则三五成群....,跑步前行。
A.湖光山色 B.车水马龙 C.姹紫嫣红 D.三五成群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茨城县渔业协会通报,4月4日在北茨城市附近海域捕捞的玉筋鱼幼鱼体内检测出放射性铯超标,这是首次日本震后从鱼类体内检出放射物质超标。
B.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尤其是一些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再加上腐败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产生叠加效应,就会阻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C.记者统计发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省份中,以东部地区居多。
从最低工资金额上看,东部地区的浙江超过了一直高居榜首的上海,成为目前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省份。
D.“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___ ,___ ,___ ,____,____。
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广东省东莞市2021年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广东省东莞_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徜徉场院通畅敞开供应为虎作伥B.散心蹒跚嬗变煽风点火禅让之礼C.劲头镜头尽量弱不禁风不胫而走D.花卉恚恨颖慧不容置喙风雨如晦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时任东莞市永益食品有限公司出纳的吴燕锋,因炒股亏了钱,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司货款,在月底平账时利用〝拆东墙补西墙〞之术规避会计的监督.B.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再携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亮相香江,主要演员的表演不瘟不火,确保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质量.C.大家直奔老店,一口气点了几个招牌菜,都被告知食材用完了,只好点了地瓜藤.酸菜.黄瓜等,没想到老店的厨师很厉害,几种简单的食材让大家吃得甘之若素.D.周末和几个朋友带足了宿营所需的用具和食粮,怀着一种寻幽探胜的心情,沿着韶乳线前往韶关乳源大峡谷作一次艰苦的徒步穿越.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举行,有关部门一定要精心施工.科学规划,为运动员提供设备一流的场馆和优美舒适的配套环境.B.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只是完成了空间站建设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是交会对接实验,这是两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关键技术.C.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人满为患.人败景致等问题,因此有人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D.老教师语重心长地对实习生说:〝当你想要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去改变一个人时,记住不要采取攻击,而要给予他关怀和温暖,这样往往更加有效.〞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日月山是农牧区的分水线.;.在这八月的高原上,远望起来,,,绘成了一幅奇妙的画面.,.,又曾流传着多少英雄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呢.①向西看,眼前是崇山峻岭,是绿色一片,是茫茫无边的草原②向东看,眼前是农舍.湟水.麦田.青稞和菜子花③一边是金色的天地④一边是绿色的天地⑤就在日月山两面,以不同的生活方式,耕田种地,打猎放牧,和大自然进行着斗争,创造着财富.奇迹⑥千百年来,青藏高原上的各族人民,就在日月山上出入⑦这日月山上曾经走过了多少虔诚的教徒.喇嘛和善舞的各族男女A.②①③④⑥⑤⑦B.①②④③⑤⑥⑦c.②①④③⑦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⑦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秦士录宋濂邓弼,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一日,独饮娼楼,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衣箕踞.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两生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不敢再有问.弼被发跳叫曰:〝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通,弼连击踣数人,王令隶人捽入.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而称制与中国等.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公奈何不礼壮士!〞王曰:〝尔自号壮士,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王曰:〝姑试之.〞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暨弼至,众槊进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连斫马首堕地.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乃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贱:鄙视B.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速:邀请C.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负:享有D.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呻吟:吟诵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②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B.①此何可哉!君等休矣②命也,亦时也.尚何言C.①虽曰称臣奉贡,而称制与中国等②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D.①乃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②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7.下列断句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B.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C.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D.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邓弼,秦地人,身材高大,力气极大,而且嗜好喝酒,常常借酒使性,羞辱旁人,因此大家看见他就都远远地躲避开.B.邓弼强拉两位儒生到娼楼喝酒,并与他俩比试学问.邓弼博通经传,让两儒生非常羞愧,自此他俩再也不敢拿书吟诵.C.邓弼带着文稿,强闯德王府,建议德王要居安思危,礼贤下士,并指出,若能这样做,就能安抚边夷,天下皆为王土.D.德王向朝廷举荐邓弼,但丞相与德王不和,便从中作梗阻止.邓弼因此悲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于是遁迹山林.9.(10分)(1)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①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翻译】:②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翻译】:(2)从文章中找出能直接体现邓弼狂士性格特点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咏荷上雨(宋)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3分)答:(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名句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3)总角之宴,.,不思其反.(《氓》)(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三.论述文阅读,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怀疑和想象人类认识世界——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是一个漫长而无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知识,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观念和理论.稍有哲学常识的人都明白,这些知识.观念和理论绝不是完美无缺的,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谬误,有的是建立在谬误的基础上的.即使至今仍被认为无懈可击的,至多也只是相对真理,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保持其正确性.如果没有人对它们提出怀疑和挑战,是不会进步和完善的.怀疑不一定正确,但排除怀疑的过程却必不可少.如果怀疑被证明为错误,实际上是更巩固了原来的知识.观念或理论.反之,如果怀疑被证实为正确,那就意味着原来的知识.观念或理论存在局部或整体的谬误,或者需要修正或完善,或者必须完全否定或清除.无论如何,都为新的知识.观念或理论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我们称某一真理为〝颠扑不破〞或〝战无不胜〞,就表明它不害怕被怀疑,经得起怀疑,并且能在不断的怀疑中坚持其主体部分,同时在局部得到经常性的修正与完善.任何不允许怀疑的事物,并不能表明它的正确,恰恰显示了它的虚弱.实际上连它的持有者和拥护者心里都明白,它是经不起怀疑的,更害怕受到挑战.创新的途径很多,但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否定或破坏旧有的,一是在空白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前者不能完全脱离旧有的,后者却能凭空产生崭新的.所谓凭空,并非没有实际基础,或者不符合客观条件,只是人们此前尚未认识或拥有.这就需要想象,想象力越丰富越好.想象力可以来自个人的天赋和灵感,也可以出于对被当作天经地义的规律或真理的突破或颠覆.多数想象一时无法成为现实,甚至永远无法证实.但在想象和求证的过程中却形成了大量新的成果.一部分想象纯属胡思乱想,或者被证实是谬误.但只要有一小部分想象产生效果,就能带来人类社会的飞跃.模仿只能形成量的增加,是一时的捷径或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却只能永远跟在创新者的后面,更不会形成质的变化.实验或实践也是创新的途径,但如果不与想象结合,就只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新发现往往是成千上万次实验的结果,或者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甚至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被证实.何况很多自然现象或客观规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类还无法通过实践去发现或验证.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的政治权威名存实亡,天下分裂,战乱不断.当时生产力低下,技术落后.却是百家争鸣,群星灿烂,不仅是学术思想史上少有的辉煌篇章,也是科学技术史上的黄金年代.由于不存在一个公认的学术权威,也没有一位足以掌控全局的君主,各种学派的代表人物都随时会面临其他学派或本派内部的质疑和挑战,而只要不介入政治斗争或行政体系,士人可以享受充分的思想自由,他们的想象力也特别丰富.庄子〝一尺之棰,日截其半,万世不竭〞的说法并不需要物质可无限分割的实验,而是出于简单的逻辑推理.邹衍提出了〝大九州〞学说,认为天下由九个互不相连.为大海所包围的大州构成,中国的九州只占其中的八十一分之一.邹衍的足迹从未离开中原,他的学说纯粹出于想象,却最接近地球上有七大洲的事实.而当儒家经典被专制集权统治者禁止怀疑后,在黄河正源已被发现时,乾隆皇帝还规定必须坚持《禹贡》中的说法——黄河上游先潜入地下,到积石山后再流出地面.要说今天创新的障碍在哪里,可以找到多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根本性的障碍,就在于我们的科研和教学中非但不鼓励怀疑和想象,限制甚至禁止怀疑,阻碍甚至扼杀想象.无论是基础教育.家庭教育.高等教育.社会风尚.伦理道德.行政制度.科研政策.学术氛围大多不利于怀疑和想象,近年来的学术腐败和学风不正,更助长了模仿.复制甚至抄袭.剽窃.急功近利的论文竞赛.排名竞争和〝山寨文化〞,更与创新南辕北辙.在政治生活.行政管理和社会运作中自然不能滥用怀疑,或者更多需要相信.但在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和教育教学中需要充分的思想自由,必须允许并鼓励怀疑.实际上,当局早已确定〝宣传有纪律,学术无禁区〞的政策,这两方面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但不设置禁区不会自然导致创新,鼓励怀疑和想象才是创新的前提.12_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多数想象一时无法成为现实,甚至永远无法证实,但我们仍然要鼓励想象.B.新发现是成千上万次实验的结果,或者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甚至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被证实.C.想象力既来自个人的天赋和灵感,也来自对被当作天经地义的规律或真理的突破或颠覆.D.春秋时,由于不存在一个公认的学术权威,也没有一位足以掌控全局的君主,士人可以享受充分的思想自由.E.邹衍认为天下由九个互不相连.为大海所包围的大州构成,提出了〝大九州〞学说,这是地球上有七大洲发现的前提.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任何不允许怀疑的事物,不仅不能表明它的正确,反而表明了它的虚弱.B.怀疑有利创新,因此我们要在各个领域中鼓励怀疑.C.急功近利的论文竞赛.排名竞争和〝山寨文化〞有害创新.D.模仿只能形成量的增加,不会形成质的变化.14.为什么怀疑和想象是创新的前提?(4分)15.根据文意,谈谈如何扫除创新的障碍?(4分)。
高三第二次月考测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36分)1.(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精神内核,它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
从夏代的宫殿遗址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就已经呈现出一种封闭庭院的面貌。
在夏代至商代早期这种形式就开始走向定型,一直到明清时期大到皇家宫殿、寺庙、小至百姓住宅,大多采用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形式结构,蛰伏着封建儒家思想的灵魂。
而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根基在于“礼”。
“礼者,天地之序也。
”儒家不但强调礼,而且重视“乐”,主张“礼乐”并举。
体现在建筑上,“礼乐”秩序要求建筑空间寄寓伦理,利用差序格局来分尊卑关系,方位上讲究主从关系。
建筑围合的“院”是“乐”的艺术升华。
这里,建筑是“礼”,庭院是“乐”,二者相得益彰。
合院作为集合体,对内是封闭的、凝聚的,对外是排斥的、抗拒的。
人们对外界的流动性降到最低,而这种以院落为中心组合起来的建筑满足了一个家族共居生活的各种功能需求,并且分区明确,就仿佛是一个微型的宇宙,万事俱备、伦理有序。
传统院落式建筑符合当时的人们的生活习惯。
因此,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是这种传统的居住习惯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行为心理学表明,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范围内进行限定是一种心理需求。
中国传统合院建筑是以高墙围合起的建筑空间,与外界隔绝,阻断了外界的喧嚣,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私密、休憩、愉快、生态、景观的生活环境。
同时也是一种能够提供明确、稳定的空间环境,给人心理以充分安全感和领域感的空间形态。
所以说,它不仅是人们组织生活起居的核心空间,也成为人们在居住空间内与天与自然对话的场所。
虽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由房屋或围墙围合而造成了封闭性,但这只是一种在形式上的现象,实际上这种围合反而增加了院落建筑内部的许多情趣。
广东省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选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策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赢政上钩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看见时奉献的礼品。
B . 有关部门整顿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尝到了自己酿造苦酒。
C . 文化领袖的形成,不只需要本人的天赋和努力,还需要一个让公众认同的过程。
任凭一两件事,不足积累起文化领袖所需的声望。
D . 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相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2. (2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因为能不断地适应市场需求,被读者接纳《南方都市报》今年上半年的发行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00多万份。
B . 春运铁路格局的改变,反映的不仅仅是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变化。
C . 民族主义和宗教情怀是极易激发战斗欲的两种感情。
它们的叠加将产生激烈的“化学反应”,演变为对其他民族“坚不可摧”的抗拒与排斥。
D . 父母对孩子监护管理的缺失是造成青少年流浪乞讨的根本原因。
所以,能否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是解决青少年流浪乞讨问题的重要途径。
3. (2分) (2017高二下·大连期中) 依次填入横线中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____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______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___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的发现。
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___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A . 如果因此从而何况B . 即使但是甚至而且C . 如果可是甚至何况D . 即使可是从而而且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4. (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 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三语文 试卷Ⅰ(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惆.怅 丝绸. 啁.啾 人口稠.密 B.绮.丽 稽.首 祈.福 岂.有此理 C.涎.水 筵.席 船舷. 嫌.贫爱富 D.杀戮. 绿.林 贿赂. 碌.碌无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佝偻 廖廓 恃才傲物 慷慨激越 B.遏制 漫朔 攀援上升 膏腴之地 C.笙箫 咀咒 孺子可教 向隅而泣 D.悲怆 枯槁 戊戌变法 纵横捭阖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______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大型盆景可以用来_________强烈的视觉感,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3)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_______给人以繁华之感,______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A.应付 营造 即使/也 B.应对 创造 即使/也 C.应付 创造 尽管/但 D.应对 营造 尽管/但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巴以边界一场大火,100个生灵涂炭....,这一灾难震惊世界。 B.你应该与朋友合作搞这个新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C.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天才回到家乡,享受到天.伦之乐...。 D.公司明确规定,严格管理,对春节回家探亲但久假不归....的两名人员已按相关规定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 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D. 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忧国忧民的杜甫用诗歌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的变迁,把当时的社会现状形象地概括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 C. 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D.《草原之子——牛玉儒》一书真实地再现了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楷模牛玉儒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7.下列几个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是 ①它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②因为主流是精华 ③我们的文化传统也并非尽善尽美 ④精华与糟粕搀杂,彼此渗透 ⑤所以中华文明才能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向前推进 ⑥总的说来,精华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⑦如同世界其他文化体系一样 A.⑦③①④⑥②⑤ B.⑦③⑥④①②⑤ C.⑦①④③⑥②⑤ D.⑦①④②⑤③⑥ 用心 爱心 专心 - 2 -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羊兹拉特》主题为尊重动物,尊重生灵,与动物和谐相处。作者为美国作家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78年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B.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郭沫若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雷雨》是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作品,故事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的纠葛,表现了旧家庭的罪恶。 9.下列句子没有综合运用比喻和比拟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它们(指松树)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它们因风展开了似飞翔之翼翅。 B.只见云气氤氲来,飞升于文殊院、清凉台,飘拂过东海门、西海门,弥漫于北海宾馆、白鹅岭。 C.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达;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翼似的面纱。 D.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 10.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C.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D.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1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夫晋,何厌之有? A.沛公安在 B.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C.以其无礼于晋 D.夜,缒而出 13.下列《论语》中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道一以贯之。 (孔子的学说用一个基本观念贯穿,就是“忠恕”二字,“忠”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句话说明孔子把人的生命放在了绝对第一的位置。这正是孔子有“仁德”的最好证明。) C.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仁的思想,在孔子的思想里,仁还是一个表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概念。) D.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这句话表现了孔子对管仲的肯定,说明了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 14.对课文节选语句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雷雨》) (这段场景说明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增强舞台气氛,暗示雷雨即将来临,有点题作用,并且极大地增加了真实感) B.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东方和用心 爱心 专心 - 3 -
西方的科学》) (这句话用了一个人们习见的比喻,揭示出东西方科学的关系。)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 D.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鸿门宴》) (从此句可以看出项羽心直口快,直来直去,表里如一的性格特点。) 15.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二、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一切始于世博会” “一切始于世博会”,是人们对世博会云集了各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和最新潮的产品及概念模式的由衷赞叹。每一届博览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参与世博会与日本同步,但没有日本学得彻底。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与其效仿西方创办博览会,促进生产改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无关联。 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历届世博会对促进各国技术创新、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直接推进作用。然而,在根本意义上,世博会的功用还不限于单纯的经济和科技交流,而是范国更为广大的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博览会以娱乐休闲、交流沟通为特征,体现着民族和谐的理念。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就宣布籍由博览会实现全体人类之间和平与高尚的竞争,促进彼此相互了解,以增进人类福祉。其宣示成为日后各国举办博览会的正当理由。博览会是一种以教育民众为主要目的的展览活动,它详细罗列人类满足文明需要所拥有的手段,展示人类活动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前景。它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根据以往的经历或者借助未来的曙光来启发思考。此外,促进交流和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和平是博览会的另两个目的。博览会一方面提供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的展示与比较,互相学习充实,另一方面有助于接受他人的差异,更好地寻求谅解。 世博会是未来发展的平台。1974年斯波坎国际博览会将环境问题作为主题。1982年诺克斯维尔国际能源博览会,首次以能源问题为主题。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以人为本,建设科学的城市是上海世博会展示的理念,该世博会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将成为展示21世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 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能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为新技术核心产品的营销开辟新市场,为人类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动力。1851年伦敦世博会建造的“水晶宫”,预示着人类建造史上“玻璃时代”的到来 ;1889年巴黎世博会留下的埃菲尔铁塔,象征着“钢铁时代”的来临。许多重大科技发明都是通过世博会的介绍而在全球传播开来。作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博览会浓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