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建高塔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2.20 MB
- 文档页数:98
【小学】教科版科学六上《建高塔》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建高塔》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高塔的稳定性原理,探索影响高塔稳定性的因素,学习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制作高塔,了解不同材料的承重能力,以及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高塔稳定性的原理,掌握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能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稳定的高塔。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高塔稳定性的原理及其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探索影响高塔稳定性的因素,制作稳定的高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高塔模型、三角形板、实验器材、PPT课件等。
2. 学具:牙签、橡皮泥、吸管、纸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地区的高塔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高塔能够屹立不倒?2. 例题讲解:讲解高塔稳定性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4. 探索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索影响高塔稳定性的因素。
5. 制作高塔: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小组合作制作稳定的高塔。
6. 作品展示:各小组展示制作的高塔,分享制作过程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1. 高塔稳定性的原理2. 影响高塔稳定性的因素3. 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4. 制作高塔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稳定的高塔,并记录制作过程。
2. 答案:高塔制作方法及步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高塔稳定性的原理及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制作高塔过程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找更多关于稳定性原理的资料,了解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桥梁、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