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无乳综合症的起因及防治方法
- 格式:pptx
- 大小:15.97 MB
- 文档页数:105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作者:曹忠良李海涛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06期母猪无乳综合症又被称为产后无乳综合症是母猪生产之后最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临床上以青年母猪最为常见。
该种疾病传播流行,主要是因为出产母猪乳腺还没有完全生长发育再加上促乳的激素和神经机能调节失常,妊娠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从而导致母猪在分娩之后厌食,精神萎靡不振,泌乳量显著下降。
该种疾病在猪群中发生,会影响到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一、发病经过2018年4月13日,某养殖户养殖的2头哺乳母猪出现了发病情况,2头哺乳母猪在产崽两天之后陆续发病,表现为采食量逐渐下降,最终停止采食,卧地不起,拒绝哺乳,仔猪因为长时间没有吃吃乳,饥饿销售,身体衰弱。
笔者和饲主沟通得知,发病的2头母猪为初次生产的母猪,在母猪妊娠期间饲料的营养价值普遍较差,同时也存在向母猪投喂发霉变质饲料的情况,母猪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出现了难产现象,产后胎衣不下,持续从阴道中分泌出脓性分泌物,选择使用青霉素链霉素进行子宫灌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随后养殖户停止用药。
通过切实有效的调查总结,得到该养殖场存在诸多饲养管理不当的问题。
二、临床表现养殖场的2头出产母猪在生产2~3天之后陆续发病,这2头母猪在分娩过程中表现为分娩无力,难产,分娩时间增长,胎衣排出缓慢,胎衣滞留。
2头母猪在分娩当天能够生产少量乳汁,仔猪哺乳正常。
但在产后2~3天之后,泌乳量逐渐减少,直到完全停止泌乳,乳房和乳头萎缩呈干瘪状,乳房松弛或者肥厚肿胀,用手挤压乳房,从乳头中不会流出乳汁。
患病猪采食欲望下降,直到停止采食,精神状态逐渐变差,体温升高到40度,最高升高到41度,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个别母猪还会出现便秘症状,鼻子干燥,不愿意站立,卧地不起。
母猪对仔猪的吃乳要求没有反应。
整窝哺乳仔猪因为长时间没有吃到乳汁,不停的用头撞击乳房,用嘴撕撕扯乳头。
因为饥饿难耐,营养严重缺乏身体,逐渐消瘦,被毛杂乱,体表皮肤呈苍白色,排出球状的干硬粪便,有的仔猪被活活饿死,有的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有的仔猪被母猪压死。
畜牧水产农家参谋-155-NONG JIA CAN MOU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杨纯贤1张涛2(1.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动物检疫站,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33700;2.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乡镇兽医工作总站,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33717)【摘 要】母猪无乳综合症是养猪业是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出现该种疾病后,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本文主要结合一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病例,分析了母猪无乳综合症的发生和综合防治,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进一步提高该种疾病的防控效果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母猪无乳综合症;发生;综合防治母猪无乳综合症又被称为泌乳失败症、产褥热、毒血症,是生猪养殖主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厌食、精神沉郁、嗜睡、发热、无力、便秘、持续排出恶露、乳房胀痛不能很好的哺乳仔猪。
有大量研究表明,母猪无乳综合症是由多种致病原因共同制约所致。
通常情况下引起母猪无乳综合症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了管理因素、营养代谢因素、病理性因素。
由于引起母猪侮辱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在具体诊断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致病原因,然后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1 发病病例吉林省敦化市一个中小规模养殖场共养殖猪33头,其中能繁母猪12头。
2017年4月13日,该养殖场的2头母猪在分娩三天左右相继出现了泌乳量逐渐下降的趋势,到第5天停止泌,乳房肿胀红肿,患病猪体温升高到41度以上,排便量逐渐减少,不能很好的哺乳仔猪,仔猪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腹泻症状,成活率大大下降。
发病初期并没有引起养殖户的重视,直到母猪停止哺乳才意识到病情严重,随即将病情上报了当地兽医站。
接到报告之后立即赶往养殖场进行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整个养殖场的卫生环境较差,由于没有及时清理粪便,母猪的后躯肢体和乳房污染严重,仔细检查发现母猪阴道中持续流出黑白色的脓性分泌物。
同时这2头母猪的乳房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结合整体的发病情况,兽医初步判定为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感染引起的母猪无乳症。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防治措施作者:梁永波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第1期梁永波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名山街道水产畜牧兽医站 537000母猪无乳综合征曾被称为乳房炎、子宫炎和无乳综合征(MMA),而多数泌乳不良的母猪并没有子宫炎。
它是一种病因较为复杂的繁殖性疾病,在工厂化猪场较为常见,特别是限位栏的母猪、初产及老龄母猪发病率较高。
该病可引起母猪缺奶或无奶,造成仔猪饥饿、消瘦、衰竭或因感染疾病而死亡,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1 病因分析临产母猪便秘、母猪缺乏运动或乳腺先天发育不良等,造成母猪无奶。
饲养管理不当,后备母猪早配,体质瘦弱,母猪过肥、过瘦或胎龄较高,造成激素分泌机能紊乱。
天气太热,母猪饲料发霉。
经常变更配方或突然变换饲料等引起应激反应导致母猪无奶。
母猪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在进行配种、人工授精和人工助产时操作不当,或因产后胎衣碎片不能及时排出,感染细菌(如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而使子宫、乳房产生炎症。
母猪低血钙,以及维生素E和硒缺乏症等。
无乳综合症通常发生于分娩后3天内,一般在分娩前12小时到分娩结束这段时间还有奶,但在产后1~3天出现泌乳量减少或完全无乳状况。
母猪精神沉郁、眼睛下陷、食欲不振、呼吸加快、体温升高(39.5~41.5℃)。
便秘,乳房松弛或肿胀、坚实、发热,触摸敏感。
乳房和乳头缩小干瘪,挤不出乳汁或是挤出少量清淡乳汁,有时含脓样絮状物。
部分母猪从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仔猪因吃不到乳汁而缺乏营养,形成饥饿性下痢,逐渐消瘦,最终死亡或成为僵猪。
2 预防措施(1)加强选种工作。
淘汰乳房、乳头发育不良,以及应激反应强烈的母猪。
选留后备母猪时,应重视挑选泌乳力高的母猪后代。
乳头数建议在6~7对以上,最好对称无内陷。
提供能满足母猪营养需要的饲粮,特别是怀孕和哺乳阶段的饲粮更应如此。
使用质量高、适口性好的哺乳母猪料。
建议在哺乳母猪饲料中适量添加植物油。
要求饲料的粗蛋白质水平为16%~18%、赖氨酸0.95%、可消化能12.97MJ/kg以上,绝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原料。
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的综合防治作者:刘国信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15年第11期近年来的临床调查显示,规模养猪场的哺乳仔猪死亡率不断增高与母猪无乳综合征有着极大的关系,且由于猪场管理水平的不同发病率也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做好母猪怀孕后期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对预防母猪无乳综合征等产后疾病,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促进母猪及早恢复体况发情配种,缩短生产周期,发挥遗传潜力,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千万不可忽视。
分娩本身就是一个应激的过程,在分娩前后母猪对于外界的变化极度敏感,如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环境突然改变以及各种应激因素等,都可引起无乳综合征的发生,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病率明显高于经产母猪,在临床上应认真分析发病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1 由母猪自身原因导致的无乳症及防治方法1.1 发病原因由母猪自身因素引起的泌乳性能下降或无奶。
如有些青年母猪或头胎母猪,由于生产经验缺乏,生产过程过于兴奋、紧张或因产程过长恐惧、烦躁,或生产过程母猪受到惊吓和强烈刺激,导致母猪泌乳机能发生抑制,而发生心理性无乳症;还有些仔猪由于牙齿尖锐吮吸乳汁时咬伤乳房,母猪疼痛难忍,对仔猪吮吸过分敏感,不让仔猪接近甚至伤害仔猪,时间一长导致乳腺胀满,乳汁回流;另外,有些母猪由于乳头发炎、病变或先天畸形翻转,引起堵塞不通。
1.2 防治方法对缺乏生产经验而激动、烦躁,过分敏感,导致发生心理性无乳症的青年母猪,通过注射镇静剂及催产素的方法,可使母猪安静后,逐渐排出乳汁;为防止尖锐牙齿的仔猪,吃奶时伤害到乳房,应在仔猪出生后不久就将其两边尖牙剪断;对于老龄母猪、过早配种的青年母猪,或因生理机能本身就不健全,导致产乳量差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2 环境变化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产后无乳及预防方法2.1 发病原因分娩前后是母猪的生理敏感期,如饲养管理不当、营养配比不均衡、生活环境突然改变以及各种应激因素等,都可导致无乳综合征的发生。
中国畜禽种业2019.03作者简介:管旺东(1990.7-),男,甘肃省武山县人,大学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母猪无奶综合征的防治管旺东(甘肃省武山县洛门镇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技术服务中心741306)摘要:母猪无奶综合征也被称为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 ),多数泌乳不良的母猪并没有子宫炎,是一种病因较为复杂的繁殖性疾病,在规模化猪场常见。
主要表现为母猪产后12~72h 逐渐少乳或无乳、精神沉郁、厌食、发热、排恶露、乳腺肿胀,母猪无奶造成仔猪饥饿、消瘦、免疫能力低下,易感染疾病而死,给规模化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就母猪无奶综合征提出适宜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期避免或减少疾病发生。
关键词:母猪;无奶综合征;防治母猪无奶综合征也被称为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 ),是一种病因较为复杂的繁殖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呈全球性分布,尤其是规模化养殖场。
本病是母猪产后常发的疾病之一,夏季发病率较高,其他季节也时有发生。
主要表现为母猪产后少乳或无乳,母猪无奶造成仔猪饥饿、消瘦、免疫能力低下,易感染疾病而死,给规模化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病因引起母猪无奶综合征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气候、营养、饲养管理、应激、传染病等。
母猪无奶综合征多发生于夏季,夏天炎热,母猪内分泌紊乱,促乳素等分泌减少,引起产奶减少甚至无奶。
母猪在妊娠期营养不均衡,过胖或过瘦及营养不良造成的低血钙、V E 和硒缺乏等都会造成产后无奶。
饲养管理不当,母猪早配,体质瘦弱,乳腺发育不完全,内分泌失调,导致激素分泌机能和神经机能失调。
猪舍温度过高,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卫生环境差,细菌感染等都可能造成母猪产后无奶。
在规模化养殖场,母猪由怀孕舍转到产仔舍时,猪舍温度、湿度、日粮的改变,以及转群时的惊吓、噪音等应激因素也有可能造成母猪产后无奶。
母猪难产或分娩时间过长,胎衣碎片滞留或产后感染及其他全身性疾病等均会造成母猪无奶综合征[1]。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母猪无乳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养猪技术母猪无乳综合症,又称母猪泌乳失败。
是母猪产后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病症,其特征是在母猪产后1-3日逐渐表现少乳或无乳、厌食、便秘、该病会导致后代仔猪不能够吮食足够的母乳,过度饥饿,缺乏营养,生长发育缓慢,且由于无法获得充足的母源抗体而使其更容易出现发病和死亡,严重损害猪场的经济效益。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母猪无乳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母猪无乳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病因分析该病通常是产后1~3天的母猪容易发生,发病具有明显地的季节性,以夏季比较多见。
主要是由于妊娠母猪饲喂搭配不合理的饲料,或者品质不良的饲料,或者缺乏营养,导致机体无法摄取充足营养、体质瘦弱以及乳腺发育较差;妊娠母猪饲喂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的饲料,而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不足,引起体质变差,内分泌紊乱;其他疾病继发引起,都能够促使机体泌乳量减少,从而容易发生该病。
2、临床症状该病在临床上可分成急性型和亚临床型。
急性型,患病母猪主要表现ILIJ精神萎靡,卧地昏睡,食欲减退,体温明显升高,一般可达到39.5~41.5℃,呼吸加快,眼窝凹陷,鼻镜干燥,乳房和外阴红肿,并有脓状分泌物从阴道流出,发生便秘,同时后代仔猪脱水、明显消瘦。
亚临床型,患病母猪表现出在分娩前1天到分娩时依旧能够泌乳,但产后2N3天开始减少泌乳或者完全停止,食欲不振,体温基本正常或者略有升高,发生便秘,有时流出阴道分泌物,乳房明显松弛或者发生水肿,或者乳头及乳房干瘪、缩小;同时,后代仔猪发生下痢,机体消瘦、虚弱,被毛粗乱,皮肤苍白,生长发育缓慢。
3、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
选择高泌乳力母猪的后代进行培育,及时将乳房发育较差及发生应激的母猪淘汰。
后备母猪不允许过早进行初配,避免由于乳腺没有发育健全而影响泌乳。
合理搭配日粮,确保供给充足的青绿多汁饲料,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避免妊娠母猪体况过瘦或者过肥,防止发生应激,分娩前1天的饲喂量可减少为正常喂量的50%,分娩后3天可逐渐增加到正常饲喂量。
简析母猪无乳综合征的防治措施李增太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蒋峪畜牧兽医管理站,山东临朐 262613摘 要:母猪无乳综合征是母猪产后常发的疾病之一,是一种病因非常复杂的综合征,潜在病因多达三十多种,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会增加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发生率,而其中以疾病、应激因素影响较大,夏季的发病率较其他季节高,仔猪没有及时得到充足的母乳造成体质衰弱,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季节影响和应急情况的发生,在母猪的喂食饲料中可以适当的添加泌乐多和爱维安等生理调节剂,避免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简析;母猪;无乳综合征;防治;措施母猪无乳综合征是产后母猪常见病症,此病在夏季高发,对于经产的母猪来说,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初产的母猪,母猪乳房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猪场发病情况,在有的养猪场少有该病发生,但是有的猪场发病率甚至可以达到50%。
该病的主要病症是在生产之后12~72 h 之内表现为少乳或者是无乳,并伴随有厌食以及便秘等症状的发生。
如果刚出生的仔猪没有及时得到充足的母乳,会影响仔猪的免疫能力,导致仔猪的死亡,从而给养殖场造成经济损失。
1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症状根据发病症状的不同,母猪无乳综合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无乳症,另一种则是亚临床无乳症。
其中急性无乳症的临床特征为厌食、精神不振、体温升高、眼窝凹陷、乳房红肿、外阴红肿等症状。
而亚临床无乳症的临床特征是在母猪进行分娩之前,直至开始分娩后,会出现泌乳的现象,产后2~3 d,母猪的泌乳量减少,甚至出现停止泌乳的问题,体温变化不明显,有便秘、乳房以及乳头缩小干瘪或者是松弛水肿的情况发生[1]。
2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病因2.1 气候条件影响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导致母猪的正常身体机能受到影响,致使母猪的内分泌系统紊乱造成无乳,母猪体内循环的促乳素等激素的浓度相对比较低,在临床表现上为情绪不稳定,体温升高,泌乳量减少甚至是无乳,在冬天也有可能因为天气较为寒冷引起母猪身体机能受到影响。
母猪无奶水的原因及治疗,有什么方法见效快母猪无乳是产后母猪常发的疾病,尤其是在集约化养猪场。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母猪无奶水的原因及治疗,看看母猪无奶有什么方法解决。
1、母猪无奶水的原因文献关于病因的记载有30多种,如应激、自身中毒、运动不足、遗传、妊娠期和分娩时间延长、难产、过肥、麦角中毒、适应差等,其中以应激、激素失调、传染因素和管理营养四大因素为主因。
此病常发生于母猪产后1-3天,以夏季为最多。
国外专家对27656头产仔母猪进行了调查,发现有13%母猪患有无乳症。
患病猪虽然若干天后可以康复,但仍能使仔猪发生饥饿,甚至死亡。
2、母猪无奶水的治疗(1)加强饲养管理。
提供充足全价的平衡日粮,避免母猪出现营养不良现象。
特别是对初产母猪,要考虑到其本身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对于消瘦、乳房干瘪的母猪,可以喂给催乳饲料,如豆浆、小米粥、麸皮汤等。
(2)中药催乳。
方一:木通30克,茴香30克,加水煎煮,拌少量稀粥,分两次喂给。
方二:王不留行9克,通草9克,益母草24克,加水煎煮掺入饲料喂给。
(3)药物治疗。
对于母猪产后感染,可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治疗,对围产期的母猪可适当进行药物保健。
3、母猪无奶的症状患无乳综合征的母猪常常在分娩期间或分娩后不久有奶,其后乳汁合成和乳流完全或部分停止。
母猪食欲不振,饮水极少,呼吸加快,心率加快,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常出现昏睡状况。
体温升高,在39.5-41℃,食欲废绝,精神沉郁,行走无力。
若最初体温就高于40.5℃,往往随后出现毒血症。
有的母猪不愿站立或哺乳。
病猪粪便比正常母猪的稀少、干燥。
触诊患有乳房炎的母猪乳腺可发现一个或多个乳腺变硬。
当疾病较严重时,整个乳腺复合组织(包括乳腺周围组织)变硬、肿大,触诊留有压痕。
4、母猪无奶的解决办法选择其他方法饲喂仔猪,直到患病母猪恢复泌乳为止。
如果寄养母猪不能接受孤儿仔猪,可饲喂商品配方或家用混合配方。
如用牛乳与白果汁或蜂蜜混合,再加些奶油或植物油喂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