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变性患者的相关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11
黄斑变性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黄斑变性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疾病,主要影响中央视力,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黄斑变性的临床表现以及可行的治疗方法。
一、黄斑变性的临床表现1.1 视力下降黄斑是人眼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在视觉信息处理和识别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当黄斑发生退化或损伤时,患者的视力会逐渐下降。
在早期阶段,患者可能仅出现近距离物体模糊不清或对细节感知能力下降;随着病情进展,即使在日常活动中也可能出现远距离物体看不清楚、辨认字迹困难等情况。
1.2 中央视野减弱黄斑变性主要影响眼睛正前方的区域,特别是视网膜最敏感、细致度最高、颜色最明亮的部分。
因此,在黄斑变性患者中,中央视野逐渐减弱成为常见表现。
患者可能会感觉到中央的物体模糊、失去清晰度,常需要通过偏转视线来补偿丧失的中央视野。
1.3 影像变化黄斑变性通常伴随着黄斑区域的色素沉着和凹陷,这些改变可以通过眼底检查或影像学方法进行观察。
典型的影像改变包括黄斑病变、视网膜萎缩和脉络膜血管变细等。
二、黄斑变性的治疗方法2.1 营养补充营养对于黄斑区域的保护和维持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摄入适量的叶黄素、玛卡素等营养物质可以减缓黄斑变性的发展。
因此,合理饮食并添加富含这些营养物质的食物或保健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2 抗氧化剂治疗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导致黄斑变性发生和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抗氧化剂可以通过中和有害自由基来降低氧化损伤,从而减缓疾病的进程。
例如,维生素C、E等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作为治疗方法的一部分。
2.3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Anti-VEGF drugs)已成为黄斑变性治疗的重要手段。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异常增生和渗漏,改善视力和阻止病情进展。
常见的药物包括阿昔单胺注射液和卢芙兰注射液。
2.4 视网膜干细胞移植视网膜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新兴的治疗方法之一。
该技术主要通过将健康的视网膜干细胞移植到受损区域,以恢复黄斑区域正常功能。
眼底黄斑治疗方法眼底黄斑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因此,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保护视力至关重要。
目前,针对眼底黄斑病变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眼底黄斑病变的常见方法之一。
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抗血管生成素药物和激素类药物。
抗血管生成素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生成素的释放,减少黄斑区域的血管渗漏和水肿,从而减轻黄斑病变的症状。
激素类药物则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减轻黄斑区域的炎症和水肿。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注射或眼部给药的方式使用,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定期复诊,以确保治疗效果。
其次,激光治疗是另一种常见的眼底黄斑病变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主要通过聚焦激光对黄斑区域进行热烧灼,从而破坏异常的血管组织和减轻黄斑区域的水肿。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适用于部分类型的黄斑病变,如湿性黄斑变性。
患者在接受激光治疗前,需要接受详细的眼部检查,医生会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适合进行激光治疗。
最后,手术治疗是一些复杂眼底黄斑病变的治疗选择。
例如,对于一些严重的湿性黄斑变性病例,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视黄醇注射或玻璃体腔手术,以减轻病变区域的水肿和血管渗漏。
这些手术需要在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术后需要患者严格遵守医生的术后护理和复查计划。
综上所述,针对眼底黄斑病变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选择。
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同时,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患者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以期望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保护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眼睛黄斑病变的症状,阶段不同症状不同
眼睛黄斑病变这种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这种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初期,进行期和晚期三个时期,患者在每一个阶段症状都是不一样的,患有这种疾病的话一定要注意定期检查,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
★1.初期:
患者眼睛的中心视力会有明显下降,但是眼底是完全正常的。
由于这种特点,使患者经常被误诊为癔病或者弱视。
这是针对黄斑病变有哪些症状问题的疾病初期症状表现,应注意与弱视等疾病之间的区分。
★2.进行期:
在这个阶段,中心窝反光消失是最早的眼底改变,随后会在
黄斑部深层出现灰黄色斑点,并且逐渐形成横椭圆形但是境界清楚的萎缩区,其外观很像被锤击过的青铜片。
在病情进展中,黄色斑点会在萎缩区周围出现,且萎缩区会逐渐扩大,甚至侵及整个后极部。
★3.晚期:
在黄斑病性晚期阶段,膜毛细血管已经损害,在晚期阶段过程中会有限于萎缩、硬化的脉络膜血管出现于黄斑部,还会有形态不规则的色素斑出现。
在这个阶段,患者视力下降会更加严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
★日常护理中要注意哪些呢?
1、. 坚持服用乐盯叶黄素,叶黄素已被证明对改善眼睛黄斑区的营养大有帮助。
2、定期检查眼底。
黄斑变性患者眼底极容易发生恶化,引
发失明等严重后果。
因此定期去医院检查眼底是很有必要的。
3、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
我们要在生活中做好黄斑疾病的预防工作黄斑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眼科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而人们并没有注重黄斑疾病的预防工作,这就直接导致此病的不断出现,到时就很麻烦。
因此大家要了解黄斑疾病的预防方法,才能及时防御好此病。
下面就来介绍黄斑疾病的预防有哪些。
黄斑疾病的预防有:1、做眼保健操,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尤其长时用眼后,可有效缓解视疲劳,以免黄斑疾病的出现。
这就属于黄斑疾病的预防方法。
2、定期散瞳验光,佩戴适度眼镜。
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全面的眼底检查。
这也是较为有效的黄斑疾病的预防措施。
3、黄斑疾病的预防还需多做户外运动,现代社会学习工作压力大,休闲也以室内活动游戏为主,多做户外运动,既可增强黄斑疾病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又可脱离看电视用电脑等近视环境。
以上所说的内容就是黄斑疾病的预防,希望大家能对此了解。
只要知道上述黄斑疾病的预防方法,就可以让人们尽量做好此病的防御工作,到时就可大大降低其发病率。
所以要想摆脱此病的干扰,就请大家学习黄斑疾病的预防方法。
天津眼科医院祝各位患者能早日康复。
对于黄斑疾病疾病应该进行的护理措施黄斑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因此,黄斑疾病的护理就显得更为重要。
这就要了解清楚具体的黄斑疾病的护理措施,因为黄斑疾病的危害对我们每个家庭来说影响也是很大的。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黄斑疾病的护理措施。
黄斑疾病的护理:1.避免长期过量接触辐射线:长期接触长波紫外线辐射,可导致慢性蓄积性晶状体损伤,诱发或加速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生成和发展,所以要避免在强烈的阳光、灯光或其他辐射线照射下工作和学习,在户外活动时,应戴有色眼镜,以防辐射线直射眼睛。
2.避免过度视力疲劳:用眼应以不觉疲倦为度,并注意正确的用眼姿势,距离、光源是否充足等。
每用眼一小时左右让眼放松一下,如闭眼养神、走动、望天空或远方等,使眼得到休息。
尽量不要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中阅读和工作。
3.坚持定期按摩眼部是常见的黄斑疾病的护理方法:可做眼保健操进行眼部穴位按摩,如按摩晴明穴、横竹、瞳子骨、太阳、医风等穴位。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护理要点简介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疾病,主要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退行性改变导致。
这种疾病常常会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可能导致失明。
因此,对于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护理要点,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要点1. 定期复查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进展速度因人而异,因此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一般建议每6个月到1年进行一次视网膜检查,以及视力测试。
这样可以及早发现病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导致视网膜色素变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患者需要控制自己的血压和血脂水平。
一般来说,通过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建议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
3. 合理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改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病情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锌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富含植物油的食物。
同时,需要减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摄入,避免熏煮食品、油炸食品以及过度加工的食品。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导致视网膜色素变性加重的危险因素。
因此,患者需要坚决戒烟限酒。
戒烟可以改善视网膜循环,减少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进展。
而饮酒过量会导致视网膜血管扩张,加剧病情。
5. 避免眼部损伤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视功能已经受损,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建议患者避免用力揉眼睛,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等电子屏幕,避免拿重物过度用力,还需注意避免受到眼部外伤。
6. 注意光照强烈的光线对于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来说可能产生刺激和损伤。
因此,建议患者在户外活动时佩戴合适的太阳镜,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室内也需要注意避免强烈的光源,保持适宜的照明环境。
7. 注意休息和调整心态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视力已经受损,因此需要更充足的休息,以减轻疲劳。
患者还需要积极调整心态,不要过分焦虑和担忧。
康柏西普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观察及护理作者:王久凤南菲李敏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9期【摘要】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用于治疗黄斑变性的效果及护理要点。
方法:选择我科门诊2016年1月—2016年8月68例(70只眼)黄斑变性的患者,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少量的康柏西普和系列的术前后护理,经过三次治疗并1年的随访,观察治疗前后最佳的视力变化、眼压和黄斑OCT的变化。
本组60例患者视力明显提高,6例有一定的提高,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
结果:康柏西普能有效的提高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1]。
通过加强对病人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到位,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康柏西普黄斑变性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1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
黄斑是视网膜中最重要的部位,黄斑变性就会出现黄斑部位出血、水肿,渗出,从而引起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等。
而出血、水肿、渗出它与眼部一个叫VEGF的因子有关,也叫新生血管因子,如任其发展,会导致失明。
查阅资料显示65-74岁人AMD患病率为10%,其中2%会导致失明[2],大于75岁人中为30%。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其他致盲眼病得到有效防治,AMD已经成为对患者视力危害最大的疾病[2]。
现将我科2016年1月—2016年8月共68例(70只眼)黄斑变性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8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在70±4岁,血压为130±10/90±5mmHg,视力0.175±0.075,眼压18±3mmHg,OCT检查黄斑中心厚度302.85±15.22,血糖控制在5.75±3.25mmol/L。
1.2 方法经过全面术前护理评估后,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0.5mg/眼/次,连续三次后,视病情可3个月再注射,治疗期间严密观察视力变化,如果视力下降明显,应调整给药的时间,但是两次注射之间不少于1个月。
光动力疗法(PDT)治疗老年性黄斑病变(AMD)的护理作者:何晓瑜李嫣然陈丽环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0期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15例15只眼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进行PDT治疗过程的观察护理。
结果PDT 治疗顺利进行完成,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能有效降低AMD视力的丧失。
结论治疗前精心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治疗中严格规范操作,及时观察处理不良反应,治疗后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定期复诊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性黄斑变性;光动力疗法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引起≥50岁人群重度视力下降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全球成年人中心视力不可逆丧失的首要疾病之一,AMD早期表现视物模糊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衰老引起的自然变化或"老花眼"而延误治疗。
当视力下降至患者无法正常的独立生活,如阅读、独立行走,患者自理能力下降带来包括家庭看护在内的多项间接花费,给家庭负担加重。
黄斑是眼底视网膜中最重要的部位,因为其含有丰富的叶黄素而得名,主要是起到精细视觉的作用,区别各种各样的眼神、读书、看报、看电视、看远方的物体,都是靠视网膜中的黄斑区域。
光动力疗法(PDT)用于临床封闭AMD其原理是首先将光敏药物经静脉注入体内,由于光敏药物选择性在新生血管部位蓄积,故当一定波长的冷刺激光刺激下,光敏药物可被激活发生光化学反应,在局部释放能量,产生大量自由基,从而氧化损伤并封闭。
PD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在选择性破坏AMD的同时保留其周围正常的视网膜、脉络膜组织因而可以保持患者视力稳定,减轻视力进一步下降的危险性。
1临床资料本组15例15只眼均经散瞳裂隙灯间接眼底检查并经眼底荧光造影(FFA),并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检查诊为湿性AMD,男10例,女5例,年龄52~72岁,平均年龄61岁。
2结果术后随访,行PDT治疗后,经门诊常规1 w,1个月,3个月,6个月4次复查后,视力提高者10只眼,保持不变者5只眼,无视力下降者,15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及光敏反应发生。
中医眼科如何调理老年性黄斑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严重影响视力。
在中医眼科领域,有着独特的调理方法和理念,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医认为,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经络阻滞等密切相关。
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或肝郁气滞,都会影响眼睛的正常功能。
肾为先天之本,肾阴肾阳的亏虚也可能导致眼部的病变。
此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以及心主血脉功能失常,都可能对眼睛产生不良影响。
在诊断方面,中医眼科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如黄斑区的病变形态、颜色、出血渗出等;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视力下降的程度、进展速度、是否伴有眼干、眼胀、头晕等;切脉以判断患者的脉象是否平和有力,以及脉象所反映的脏腑气血盛衰情况。
针对老年性黄斑变性,中医调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对于肝肾阴虚型的患者,常用的中药有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等,以滋补肝肾、明目。
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患者,则可能会使用柴胡、白芍、郁金等药物,以疏肝理气、解郁明目。
对于气血不足型的患者,会用到黄芪、当归、党参等中药,以补气养血、滋养目窍。
针灸治疗也是中医眼科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眼周的穴位,如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等,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相关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改善眼部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功能。
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针灸师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饮食调理在中医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建议患者多食用一些具有养肝明目、补益气血作用的食物,如猪肝、枸杞、红枣、黑芝麻等。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情志调理同样不容忽视。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容易出现情绪波动。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影响脏腑功能,进而影响眼睛的健康。
护理园地 健康大视野2014年6月第22卷第6期Health Horizon,June 2014,Vo1.22 No.6 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及护理干预 常美松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110031) 【摘要】目的 观察雷殊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观察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 腔内注药后患者视力变化,并与使用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视力对比。结果 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较光动力 疗法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疗效更持久更显著。结论 雷珠单抗注射液是较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有效新方 法。 【关键词】雷珠单抗注射液 湿性黄斑变性 疗效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6—0558—0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该病的患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年,AMD的 患病率将至少增加50% 。AMD分为干性和湿性AMD两种, 湿性AMD病程进展迅速,视力急剧下降。85.1%未经治疗的 湿性AMD患者2年内将发展为法律盲 。我科自2012年5 月至2012年l2月采用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黄斑变性,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为我科湿性黄斑变性患者,其中男64 例、女36例,平均年龄6O一86岁。 1.2治疗方法 所观察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8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2岁;对照组42例,年龄 61—8O岁,平均年龄7O岁;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等 基本情况近似,具有可比性。治疗组采用雷珠单抗注射液玻 璃体腔内注射;对照组采用光动力疗法。每月记录患者治疗 后情况,8个月后评价疗效。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使用x 检验方法。 2 结果 临床疗效见表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 =18.45,JP <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ETDRS视力表)
眼底黄斑常见治疗方法眼底黄斑是人眼睛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它对我们的视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一旦出现眼底黄斑疾病,我们就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保护我们的视力。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眼底黄斑常见的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早期的眼底黄斑疾病,如黄斑变性,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这些药物包括抗血管生成素药物和类固醇药物。
抗血管生成素药物可以帮助抑制新血管的生成,减轻病变的程度;而类固醇药物则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病情。
这些药物通常需要医生的处方,患者需按照医嘱进行使用。
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也是眼底黄斑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
对于一些晚期的眼底黄斑疾病,如黄斑变性进展到了晚期,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目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术、激光治疗和玻璃体切割手术等。
这些手术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手术后需要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恢复和康复训练。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激光治疗也是眼底黄斑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
激光治疗主要适用于一些早期的黄斑病变,如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等。
激光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病变的程度,保护视力。
患者在接受激光治疗时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最后,我们来谈谈营养治疗。
一些研究表明,一些眼底黄斑疾病的发生与营养不良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增加摄入一些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等。
这些营养素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眼睛的营养状况,减轻病变的程度。
总的来说,眼底黄斑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和营养治疗等。
针对不同的病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senilemaculardegeneration)也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或老化性黄斑变性(agingmaculardegeneration)。
大部分发生在50岁左右,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
发病率与性别和种族没有明显关系。
眼睛同时或相继受伤。
由于临床表现不同,分为萎缩性和渗出性。
前者更常见,后者只有前者的1/10~15。
病因尚未确定,可能与遗传、慢性光损伤、营养障碍、中毒、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全身性疾病有关。
它也可能是各种因素的结果。
这种疾病是黄斑结构的衰老变化。
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消化能力下降,导致未完全消化的盘膜残留小体(residualbodies)滞留在基底细胞原浆中,排出细胞,沉积在Bruch膜,形成玻璃膜疣。
由于黄斑结膜和功能的特殊性,这种变化变得更加明显。
玻璃膜疣分为硬、软、融合和钙化。
玻璃膜疣分为硬、软、融合、钙化四种。
玻璃膜疣也出现在视力正常的老年人身上,但在各种病理变化后,它会导致黄斑变性。
本病分为干湿两种。
1.老年干性黄斑变性双眼常同时发病,同时发育。
该类型的特点是进行性色素上皮萎缩,临床分为两个阶段:(1)早期(早期萎缩)中心视力轻微损伤,甚至长时间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
视野可检测到5~10º中央盘比较暗,更容易用绿色和黄色视标检测出来。
º线静态视野检查0º两侧各5~10º敏感性下降。
Amsler方格表检查常呈阳性。
偶有大视或小视。
(2)晚期(萎缩期)中心视力严重受损,存在虚拟绝对中心暗点。
眼镜下有密集或融合的玻璃疣和大面积浅灰色萎缩区。
萎缩区域变得清晰,散落着胡椒盐斑点,也可以看到金属反射。
萎缩性变性发病缓慢,病程冗长。
早期和晚期逐渐移动,难以完全分开。
此外,个体差异很大,所以从早期到晚期,但眼底的病变程度基本对称。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老年性黄斑病变的护理发表时间:2015-08-17T16:01:53.263Z 来源:《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韩坤萍[导读] 黄斑病变是一临床难治的顽固性眼病,它是一种能够导致中心视力丧失的疾病。
韩坤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云南昆明650032)【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069-01【摘要】黄斑病变是一临床难治的顽固性眼病,它是一种能够导致中心视力丧失的疾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是治疗用生物制品Ⅰ类新药,系一种VEGF受体与人免疫球蛋白Fc段基因重组的融合蛋白,能通过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竞争性抑制VEGF与受体结合并阻止VEGF家族受体的激活,从而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
我科采用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顽固性黄斑病变,效果满意,对其进行护理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是重要手段之一。
为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老年性黄斑病变的相关护理方法,对我科43例黄斑病变的患者进行护理,为临床相关护理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老年性黄斑病变;护理老年性黄斑变性(senilemaculardegeneration)亦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或衰老性黄斑变性(agingmaculardegeneration)。
它是一种能够导致中心视力丧失的疾病,当黄斑区视网膜后有异常的新生血管生长,即称之为黄斑变性。
这些新生血管十分脆弱,容易发生出血和液体渗漏,这些出血和液体渗漏会导致黄斑部水肿隆起,很快发生对黄斑的破坏,随着黄斑变性的发展,中心视力迅速丧失。
该病大多始发于50岁上下,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发病与性别、种族无明显关系,双眼同时或先后受害,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达15-33%,通常由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等原因引起,是一临床难治的顽固性眼病,治疗方法虽多,但往往效果欠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