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相较于普通高中,中职学生更倾向于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抽象的数学理论缺乏兴趣。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动力和积极性。
2. 数学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把数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3. 缺乏与专业结合的数学教学
中职学生所学专业各不相同,而数学教学内容往往是统一的,缺乏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特色化教学。
4. 数学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中职学生特点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5. 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一些中职学生在入学时数学基础薄弱,缺乏对数学的兴趣与掌握。
二、对策建议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结合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专业化教学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设置针对性的数学教学内容,使数学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实际需求。
4. 多样化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满足中职学生不同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5. 强化基础知识巩固
针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设置专门的基础课程,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确保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
中职数学教学在面临一些问题的也有着相应的应对对策。
通过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优化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如何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发表时间:2019-07-19T17:29:53.617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9年06期作者:潘明秀[导读] 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标,为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并适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
教师还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水平。
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邮编266700【摘要】: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中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存在问题、数学是高中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而直接影响课程的就是课堂教学,所以课堂的教学效率直接影响课程的效果。
受困于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很低。
面对教育的顽疾,国家教育部门提出了新课程的改革,在这个良好的政策推动以及要求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变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本文作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造成教学效率低下问题的原因以及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将如何应对与解决。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课堂作为接受知识的主要阵地,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场所。
而当前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效率不高成为一个事实,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教师很重视的问题。
下面,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家长式的教学成为其主要的特点,没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全面发展。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给相关教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一、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一)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很少表达自己的意见,仍然在延续传统的教学。
另外,由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比较繁重,教学难度比较大,教师无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对教学课程进行理解,使得教学课堂效率较低。
浅谈高一数学学习阻碍及对策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蒋中伟纲要:本文主要从教师角度去思虑高一数学在整其中学阶段的重要性。
要点字:函数;定义域;方程高一重生从初中毕业后进入高中的学习,大家都有很强的学习信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念,都相信自己必定能把全部的课程学好。
三年后经过高考进入一流大学进修。
但经过一些时间的学习后,有很多学生就会感觉高中课程特别是高中数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易学,听课仿佛能够听懂,但做起题来却老是与正确答案不一致,高中数学忽然变得特别抽象,深奥无极。
经常感觉茫然一片,不知道从何是好。
这时候,逐渐地他们以为数学神奇莫测,进而产生数学学习的畏难感,甚至摇动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有的连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没有了。
1.高一学生在数学中碰到的问题初高中教课内容有脱节的现象,教课要求,教课方法有激烈的反差。
跟着初中课改的实行,初中教课内容在不停的要求删减,要求在不停的降低。
初中教课受升学压力的影响,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复习迎考,挤压新课学习时间,有的删减未列入考试的内容或自以为对考试不重要的内容,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好,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如初中对函数和平面几何的内容就感觉学习的时间不够,学生感觉困难,带着这样的暗影学生到高中碰到函数和平面几何等内容的学习就感觉惧怕,没有学就产生了畏难情绪。
高中数学教课重在培育思想能力和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思想的培育训练,取代了初中加强知识掌握和解决为主的培育训练,这种定位的不一样,必定提升了对学生的要求,是高一重生感觉很不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习习惯和方法有短缺。
初中学生喜爱跟着老师转,不擅长独立思虑和勤苦研究数学识题,缺少概括总结能力。
进入高中后,则要修业生勤于思虑,勇于研究,擅长贯通融会,贯通融会,概括探究规律,但是高一重生常常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不擅长抓住学习中自学,阅读,复习,小结等必需的环节,对高中学习内容缺少必需的抽象思想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心理准备不充足,心理蒙受力不强,非智力因素的扰乱影响。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数学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然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却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本文将就数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数学教学【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37-01新课程标准规定: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在很多地方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不管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还存在一些与新课标相违背的理念与方式,从而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障碍。
现将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如下:1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 学生方面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没有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1.2 教师方面(1)教学过程简单化。
有些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把教学过程简单化,对高中数学学习理解不深刻,没有从根本上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乏活力和主动性。
(2)教学方法老套,缺乏创新。
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其关键在于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探究意识。
有些教学内容或问题适宜学生探究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探究;开展一些课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体会到发现的乐趣与学习的魅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2019•四月(下)教育研究学刊浅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王华勇(重庆市奉节中学,重庆奉节404600)【摘要】高中数学在整个高中的教学科目中,算是比较难的,在数学上栽倒的学生数不胜数。
对于高中数学老师来说,数学的教学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整体的教学质量,作为高中的数学老师,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的教学,利用有效的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有效措施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D0l: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131据调查,高中数学在很多学生心目中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也是他们高考道路上的绊脚石。
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初中的数学成绩明明还不错,但是一上高中就不行了。
其实不止是学生,连数学老师对高中数学的教学都很苦恼。
不过新课改的普及却给高中数学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作为高中的数学老师,我们要跟随新课改的脚步,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来提高高中数学整体的教学质量。
而高中数学的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所以这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从而逐步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质量,达到最终的目的。
一、结合名师的教学经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高中数学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它的概念非常深奥难懂。
所以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学习,就掌握到其中的奥妙。
而高中的数学老师也很难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要想彻底地改变课堂的格局,作为高中的数学老师,我们就需要先从自身做起。
我们要保持一个谦虚好学的态度,在做课堂准备的时候,主动请教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
再把这些老师的教学经验分开整理,结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取舍,把它们和自己的教学准备融合在一起,打造一个最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
这样的教学计划工程量是非常大的,也不能在一天两天之内就彻底完成。
这就需要高中的数学老师做好课前的准备,并在准备时间充足的基础上,再去询问其他的老师。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高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计算的准确度。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学生的计算能力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在准确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新课程标准已经把计算能力排在各项数学能力的前面,凸显了计算能力在高中生数学能力中的关键地位。
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对策分析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计算;错误原因;对策引言计算是数学学科的基础。
高中生要想学好数学,取得好的成绩,就必然要提高计算的准确率.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计算的准确率不但是影响他们取得优异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他们数学学习信心的主要因素。
所以,提高高中生数学计算准确率是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
一、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的必要性语数英是贯穿小初高学习阶段的三门基础学科,也是最重要的三门学科。
可以说,学生和家长最先关注的也是这三门学科,甚至从幼儿阶段开始,孩子们已经开始接触学习这三门学科。
其中,许多家长最关注的仍然是数学。
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数学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需要细心的计算,需要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从小学阶段开始,数学学科便开始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
但到了高中,随着知识难度的加大,教师讲解的不断深入,很多时候我们开始忽略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大部分的家长以及教师会认为高中阶段是不需要关注计算能力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但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生的运算能力依旧欠佳,计算能力的不足让学生在考试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最后造成考试成绩不理想。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错误原因(一)对计算法则其适用范围掌握不准确计算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定位计算法则其适用范围,进而准确完成计算。
通过对学生以往问题整理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概念、公式掌握不牢,甚至有部分学生熟悉计算法则,但却没有明确适用范围,进而在解题中盲目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中学数学论文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山东莱西第一中学 王铭霞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能够掌握学
科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还要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特别强调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在高中数学
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灌输课本的知
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吸收数学知识,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
能力的发展。笔者就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
性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面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不断充斥着我
们的课堂,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了新教育理念和老教育理念相互交错,彼此干扰的
局面,使教师无所适从。
(二)学生学习方面
新课改更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
之中,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课本都产
生了极大的依赖,这就进一步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
习能力。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
验,强调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确立
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
学理念,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
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让学生学会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
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帮助学生从单纯的“学会”转换为“会
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时,笔者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
中直接“灌输”学生知识的教学模式,而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新知。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
影出棱柱的图片,然后提出了以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一:同学们观察的棱柱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问题二: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各棱柱的不同点对不同棱柱进行分类呢?
问题三:请同学们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
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问题四: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
呢?
问题五:棱柱的任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问题六: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
课堂上,我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他们自主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
有效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
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了一定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的
内容中。数学本身就是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门学科,其发展是源自人们对
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探索。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在课
下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充
分激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数学中的黄金分割后,我让学生在课下去测量一下雕塑家、
画家在设计塑像或人像时,是否按照0.618:1,设计下半身与身高的比例的呢?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利用黄金分割的实例,如舞台报幕员也决不是站在舞台中央
报幕,而是站在舞台约0.618 的位置最好;摄影师取景时,特别重视0.618 的
运用;建筑设计师设计窗框的宽与长的比越接近0.618 越好看,进入屋内的光
线也最多……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注意过这些现象吗?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探
究,不仅做到了学以致用,还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的教学改革,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深入理解教学改革的本质,抓
住教学改革的契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真分析并改正当前数学教学中的弊端
与不足,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高效的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董禄谈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35).
[2].杨才英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成才之路,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