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艺节主场馆建设与济南城市空间扩张战略的实施
- 格式:pdf
- 大小:284.36 KB
- 文档页数:4
城市老城区旧城更新改造理论相关探究—以济南为例摘要:老城区作为城市固化的产物,侵染着风雨沧桑,承载着文化积淀,保存着历史记忆,有城市化石之称谓。
尤其是经过最近十几年的探索研究,旧城更新改造也日趋成熟,通过寻找老城区的特色文脉,使得老城区与现代城市城区能够自然过渡,达到和谐统一。
结合济南老城区的特色,对旧城更新改造以相关探究,以期能够使旧城改造更新理念更好的服务于老城区的规划建设之中。
关键词:旧城更新;改造;空间;参与1. 前言自从20世纪的后半叶以来,旧城更新改造逐渐成为城市工作者研究的主题,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旧城更新改造已经不可避免,这给老城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尽管我国部分地区如“上海新天地”改造,“成都宽窄巷子”改造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也滋生出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改造,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恣意的破坏、损害甚至于直接拆除,使得老城区被破坏的满目疮痍。
老城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活化石,保护好其原有特色有重要意义。
但是如何在保护好老城区的同时寻找一个新的活力点,使其自身的价值和活力重新得到激活,能够在相对竞争激励的城市发展中有属于自己特有的一席之地,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济南老城区区别于数万城市的魅力是它的泉文化所在。
理应追随济南特色泉文化,使老城区能够自然的过渡,与现代文明接轨,保护好老城区原有肌理的同时使其活力再现,实现对老城区合理而有效的更新改造。
2.国内外的旧城更新理念相关探究国外的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一些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在旧城更新与改造方面逐渐趋于成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及改造的建议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积累了许多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的经验。
2.1 国内—上海“新天地”的更新改造新天地的设计理念是以石库门里弄建筑为标志,改变了原有的居住功能,赋予商业性功能。
使得其对传统的建筑的风貌与特色有一定的保护,并且也满足其开发的需求,与现代化的结合使新天地成为上海的一个新地标。
其成功之处在于:(1)规划功能转换与结构整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1•【文号】•【施行日期】2017.0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月)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就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1.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
同时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评价济南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重要工业基地..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势南高北低..在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中对城市性质的定位是“山东省省会;着名的泉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之间和企业一样相互间既存在合作也存在竞争..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有助于明确城市的战略定位;提高城市竞争力;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优势Strengths济南是山东省政治中心;几乎所有的省直机关和大多数中央驻鲁机构都设在济南;是全省的决策中心..其省会城市的地位具有省内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济南市是区域性宏观经济调控中心;除省级宏观调控部门多在济南外;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中国证监会济南分会、中国宝监会济南分会等代表中央政府监管黄淮海地区的银行、证券、保险业的派出机构都在济南设立区域性总部..济南是山东省的科教文化中心;教育基地的地位也十分显着;济南市区高校云集;有各类高校40余所;在校生达数十万人;这在山东省内也是独一无二的..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和省级科研机构密集..济南在晶体材料、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等高科技领域居于全国领先地位..齐鲁软件园被命名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软件园;是全国4家国家级软件园之一..济南的工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形成了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冶金钢铁、机械装备、石化化纤、食品药品等六大优势产业;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有较好的推动作用..济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被誉为“泉城”;72名泉与大明湖构成了独特的泉城风貌..历代帝王达官;文人墨客更是留下了无数咏泉的诗篇..千百年来;人们围绕泉水展开的民俗活动成为今天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是济南古城的整体景观特色;这是古人留给济南的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世纪初济南古城西部建成的经纬路分明的商埠区;又是前人留给济南保护古代泉城生态、建设新城商埠经济的成功典例..直到今天;济南古城区和商埠区仍然是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区和旅游区..济南的三大名胜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每年吸引这大量的游人..优美的自然风光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对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具有较大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济南综合服务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例;加快城市转型..山东是华东地区经济大省;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地处中心位置;是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济南是联系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交通枢纽;居于南北交流、东西交流双重枢纽地位;区位优势明显..济南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枢纽..济南国际机场与国内外40多个大城市相连;经营客货运输和通用航空的业务..传统的胶济铁路、京沪铁路在此交汇;通往全国各个城市..随着以济南为中心的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和京沪高速铁路、太青高速铁路、济莱、青银等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民航事业的发展;济南的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加强..2.劣势Weakness济南市规模偏小;影响着山东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迈进..深入分析山东省内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异;不可否认与省会城市的“弱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城市发展空间小且结构不合理;弱化了省会城市功能..受制于城市发展载体规模偏小且空间结构不合理;导致济南经济建设投资规模长期偏小;工业经济规模不能有效地膨胀;也制约了城市对资本和人口的聚集能力..济南辖区版图结构失衡;制约了辖区发展的活力..济南辖区版图形态为“西南—东北”的带状失衡型结构..因受辖区版图结构的限制;制约了城市发展空间的扩张;丧失了城市发展的最佳机遇期..食、购、娱建设明显滞后;反映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匮乏;各地旅游商品开发严重趋同..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思想转变慢;较少考虑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快节奏的生活习惯;缺乏参与性强、科技含量高的文化表现形式;不能真正表现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济南虽然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对于古建筑、古街区的保护以及风景名胜的保护并不是很好..济南的商埠区已经大部分被破坏在1992年;在济南矗立了80多年的济南标志性建筑——具有典型日耳曼风格建筑的济南老火车站;在济南新火车站的规划建设中被拆除重建没有像天津的五大道;广州的沙面那样被很好的保护;形成自己的特色..大明湖周围的建筑高度也没有很好的控制;泉水旅游资源也在工业化进程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各部门缺乏统一规划协调;无法发挥各景点的整合优势;三大名胜一直未形成营销整体..济南市没有鲜明的旅游形象;对外宣传没有响亮的旅游口号;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定位..这都不利于城市整体形象的提高..综合济南的经济发展状况;济南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地位较为落后..即便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比较中;部分指标也相对滞后;这与其九千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地位十分不相称..产业集群不明显;无产业优势;无行业领袖;自然资源不足..产业结构的状况代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良好的产业结构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济南产业结构呈三、二、一格局;省内其他城市三次产业比重均呈二、三、一格局分布;其中青岛、淄博、东营、烟台、威海第二产业都在50%以上..产业结构的层次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亟待调整提高..此外;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目前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具有吸引力的出口创汇项目;因此这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距..济南路网系统不很健全;城市干道网密度偏低;影响了城市道路系统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交通效率低..特别是城市东西向交通受阻;是济南市交通的最大症结之一..交通设施容量的扩充;完全被车辆的高速增长所抵消..单纯的道路交通建设;已难以全面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道路拥堵现象常有发生..停车场所匮乏;造成乱停乱放现象..3.机遇Opportunities我国的对外开放进程是自南向北逐步推进的;继珠三角、长三角的外向型经济率先得到发展之后;按照规律性的判断;环黄渤海地区可能成为下一轮外资投放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点..山东半岛在中国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分工协作及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带..济南作为山东的省会城市;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机遇..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宏观区位处在我国北方海岸线的中偏南段;是中国大陆最接近日、韩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地区..从国内区位看;山东半岛处在南方发达地区长三角和北方发达地区京津、辽中南之间;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出海门户;区位条件很好..山东的区位优势远未得到发挥;总体上还属于沿海外向型经济起步滞后的地区..以奥运、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形成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是类似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又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极..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地处该经济区南翼;黄河下游南岸;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济南都市圈的提出;为济南发展提供了机遇..济南都市圈将建设成为环渤海经济发达地区联结长江三角洲地区、面向中原腹地的枢纽型都市圈;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辐射黄河中下游的强势龙头;环渤海南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作为济南都市圈中心城市;济南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全运会的举办都济南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形象;同时提供了一个让全国人民了解济南、展现济南特色的平台;将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来济南;促进济南的发展..济南作为京沪高铁五个始发站之一;高铁的开通运营将为济南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济南城市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产生深远影响..济南与京沪时空距离的改变;加强了济南与沿线城市特别是与两大经济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承接京沪两大城市圈产业转移步伐;为济南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新的机遇..有利于济南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空间结构的重构;推动济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济南市民的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带来一系列深刻变化..4.威胁Threats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高速发展;山东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多年来主要经济总量指标一直居全国前列;但是人均指标相对落后;表明山东还不是“经济强省”..城市化率较低;与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相比差距更大..同时在省会城市中;较小的城市规模和较弱的综合实力;都会对济南产生威胁..在长三角和京津冀的南北夹击下;山东存在成为“经济洼地”的可能..如果不注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为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创造好的软环境;就必定会被边缘化;处于劣势地位..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总量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差距显着..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无可取代..同样;广州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领先于珠三角其它城市..产业发展、奥运契机使青岛得到快速的发展;城市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同为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城市的济南却没有形成显着的影响力优势..以各种类型的国家级开发区、试验区为标志的新一轮中心城市建设高潮中;济南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2006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准设立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开发区、试验区、经济区25处..由此产生的区域竞争格局;已在深层次上对山东的发展、尤其是对济南的发展构成了挑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项国家战略的批复;对山东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这两项国家战略都位于山东的沿海地区;对于山东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省会城市济南将会带来威胁..综合分析纵观济南的概况;不难看出;济南在目前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可利用优势和潜力;也存在许多的威胁和挑战..比如技术不够先进、完备;大部分的工业都属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生产组织也较落后;产前产后的联系地较为松散;土地管理上存在若干问题:如:土地资源匮乏;耕地减少;政治理念体系目前也比较落后;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占据主流;不够重视科技;尊重人才;这些都影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对连接中国东部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济南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济南市应该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把济南市建设成全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科研和生产基地..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的步伐;把济南建设成为现代化的软件基地;具有相当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新型第二产业..通过山东省创建文化科技强省的契机;发展知识型、创新型、高科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型产业;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的新型高附加值知识型龙头城市..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把济南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全省的文化旅游资源..济南城市的空间布局应以东西方向发展为主..按照美学原则;以广州、青岛、厦门、上海浦东等为榜样;将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建设成为具有一定风格和艺术价值的协调美的景观整体..建设具有较高景观价值的景点、建筑;同时精心保护文物古迹..济南应该抓住机遇;规避威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发展壮大;使自身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省会城市;成为环渤海经济区中重要的一级..。
AbstractPipe band initially as war military accessories in the world spread,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me in the modern era, piped music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ategories in modern music education.The west wind is long-standing history, rich and colorful. Music education in modern timesin the true sense of the rise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but still retains the shadow army.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o about 1920 is mature day after day,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expanded and began to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ic level, level of education, Youth Orchestra education began to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Asia also appeared in the Japan, Thailand, a group of youngsters wind power of education.Piped music education of the young in our country started in the seven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after decades of continuous promotion, until today in the country has thousands of well-trained Youth Orchestra. But due to China's Youth Orchestra education started late, so phase compared to Western orchestral music education has been quite mature countries still exist very big gap. And our country in the piped musiceducation history, the literature of orchestral instrument development and piped music education strategy research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studies are very scarce, and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This paper will try starting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brass,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 in Western National Youth Orchestra education, inquiry shortage Youth Orchestra stages of education in current China, thinking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Youth Orchestra education.Key word:Band,Education,Contrastive study,Reflection绪论青少年管乐教育的意义“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和普遍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思想和感情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选择题济南文旅集团的主要业务范畴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文化旅游项目开发B. 体育赛事组织与推广C. 房地产开发与销售(正确答案)D. 文艺演出与票务服务济南文旅集团在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重点打造的项目之一是?A. 高科技工业园区建设B. 现代农业观光园C. “泉城夜宴”灯光秀(正确答案)D.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下列哪项不属于济南文旅集团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方面的举措?A.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B. 推广智慧旅游服务平台C. 增设景区内高价特色商品店(正确答案)D. 优化旅游公共交通网络济南文旅集团举办的下列活动中,哪一项是旨在弘扬传统文化?A. 国际马拉松赛B. 泉水文化节(正确答案)C. 现代艺术展览D. 电子竞技大赛关于济南文旅集团的企业文化,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 强调创新与服务并重B. 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正确答案)C. 注重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D. 倡导团队合作与个人成长济南文旅集团在促进文化旅游消费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发行旅游消费券B. 举办文化旅游节庆活动C. 限制部分景区游客数量(正确答案)D. 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下列哪项是济南文旅集团为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所做的努力?A. 加大在社交媒体上的宣传力度(正确答案)B. 减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投入C. 限制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D. 提高景区门票价格济南文旅集团在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方面,重点关注的领域不包括?A.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B. 自然风光资源开发C. 现代娱乐设施建设(正确答案)D. 特色民俗文化挖掘关于济南文旅集团的发展战略,以下哪一项描述最为准确?A. 专注于高端奢华旅游市场B. 以文化旅游为核心,多元化发展(正确答案)C. 仅限于济南市内的旅游项目开发D. 放弃传统文化,转向现代娱乐产业。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6.26•【字号】鲁发[2002]11号•【施行日期】2002.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鲁发[2002]11号2002年6月26日)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新形势,优化发展环境,实现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大而强、富而美”新山东的宏伟目标,现就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一)充分认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迫切需要,也是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
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既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创造空间和环境,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目前,我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规划设计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管理体制落后、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同先进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城市意识,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经营好,发挥城市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明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依靠市场化、法制化、科学化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努力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7.14•【字号】鲁发改高技〔2021〕575号•【施行日期】2021.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单位:《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年7月14日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目录一、基础和形势 1(一)发展基础 1(二)发展形势 2二、总体要求 4(一)指导思想 4(二)主要原则 4(三)发展目标 5三、重点产业 6(一)发挥“五强”新兴产业引领力,构筑发展新优势 61.新一代信息技术 62.高端装备 113.新能源新材料 134.现代海洋 165.医养健康 20(二)拓展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和空间,培育壮大新动能 221.新能源汽车 222.航空航天 243.绿色环保 264.新兴服务业 27四、重大工程 28(一)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28(二)创新体系构建工程 30(三)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31(四)数字赋能升级工程 32(五)发展生态优化工程 33五、保障措施 34(一)健全推进机制 34(二)强化项目支撑 35(三)开展“双招双引” 35(四)推动示范引领 35(五)强化督导评价 35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
“十四五”时期,必须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提供重要支撑。
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和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竞争力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站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29•【字号】•【施行日期】2022.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济南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2月29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计划管理第三章建设施工管理第四章工程验收移交管理第五章运行维护管理第六章档案及数据信息管理第七章地下综合管廊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济南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城市地下管线(以下简称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保障地下管线有序建设和安全运行,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下管线是指在我市城市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地铁、公园、广场等区域建设的供水、排水(含雨水、污水)、中水、燃气、供热、电力、通信、照明、广播电视、交通信号、公共视频监控、工业等地下管线、综合管廊(沟)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我市城市规划区内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应当遵循规划引领、统筹建设、权责明晰、管理到位、信息共享、安全运行的原则。
第五条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下管线年度建设计划,加强对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市发展改革部门将地下管线建设改造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交通运输、水务、文化和旅游、应急、保密等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分工明确、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各地下管线主管(协调)部门应对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实施全过程监管,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国开电大行管本科《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题库[2024 版]第四大题、论述题题库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1月22 H,更新至2024年1月试题,涵盖2009年1月 至2024年1月国开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适用于2024年7月国开电大行 管本科学员期末纸质考试。
首字音序G根据《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试论述城市突发事件处置过程需要遵循的工作 原则。
答:1)以人为本,2) 居安思危,3) 统一领导,4) 依法规范,5) 快速反应,6) 依靠科技,以上要点均须联系实际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只答要点,每点给2分。
减少危害;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加强管理;协同应对;提高素质。
首字音序J结合实际,论述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
结合实际,论述目前制定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
结合实际,论述制定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
结合实际,论述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潜在重点。
结合实际,论述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重点。
结合实际,论述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重点。
答:第一,全面导入绿色GDP 、人文GDP 的目标绩效观。
所谓〃绿色GDP 〃,就是从现行GDP 中扣 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
绿色GDP 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的正 效应。
绿色GDP 占GDP 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人文GDP"就是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而投入财富的增长指标,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 方面。
我们追求的发展,应该是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应将〃经济GDP ”、〃人文GDP ”和"绿色GDP"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多层面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基础之一。
第二,构建敏捷城市,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
反应能力当今世界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城市要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抓住有利的信息,结合自身条件,做出相应的对策,才能赢得发展机会。
城乡规划原理(总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100分)1、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是()。
A、城市与工业的关系B、城市与乡村的关系C、城市与社会的关系D、城市与自然的关系【答案】B【解析】城乡关系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
主要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基本历程。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向型居住区布局形态的是()。
A、中心式B、围合式C、点群式D、绿轴式【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内向型居住区布局形态。
目前常见的居住区规划空间结构的类型主要有内向型、开放型、自由型等。
内向型居住区布局形态有中心式、围合式、绿轴式等,都是将居住组团或院落围绕中心绿地和配套公建排列,并以顺畅的环形路网连接,形成强烈的向心性的空间布局。
熟悉居住区用地规模。
3、下列选项中,最早成为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的是()。
A、金钱B、城市C、土地D、人【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城市的概念。
即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是由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是由商品交换(市场)而产生的。
熟练掌握城市的概念及其内涵。
4、()是指城区内住宅、商务服务部门、事务部门以及大量就业岗位相继向城市郊区迁移。
A、集聚城镇化阶段B、郊区化阶段C、逆城镇化阶段D、再城镇化阶段【答案】B【解析】考城镇化的基本阶段。
5、关于我国城乡差异的表述,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A、城乡收入差距拉大B、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C、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严重失衡D、随着“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方针政策的落实,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将很快得以根本消除【答案】D【解析】考查的是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独立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成果的是()。
A、图纸B、说明C、建设图??D、文本内容【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独立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说明。
合肥市打造全国会展名城的发展策略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合肥市会展业的发展策略及其实施效果。
通过提升会展品质、扩大规模和影响力,合肥市致力于打造全国会展名城。
同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推动产业与会展的深度融合,并加强与国际会展组织的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
文章还分析了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服务体系完善以及创新发展的举措。
结论部分指出,合肥市会展业发展成效显著,特色会展品牌初步形成,产业融合度和国际化水平得到提升。
同时,文章也指出了人才储备和场馆设施完善等方面的不足,并对未来会展业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和期待。
目录第一章引言 (1)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二、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2)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2)第二章合肥市会展业发展战略规划 (3)一、战略规划的制定背景 (3)二、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4)三、战略规划的实施路径 (5)第三章合肥市会展业实践探索 (6)一、会展设施建设与优化 (6)二、品牌展会打造与推广 (7)三、会展产业链完善与延伸 (8)第四章合肥市会展业发展成效与问题分析 (9)一、发展成效概述 (9)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9)三、问题的原因分析 (10)第五章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经验与借鉴 (11)一、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现状 (11)二、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经验总结 (12)三、对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的启示 (13)第六章合肥市会展业未来发展策略与建议 (14)一、明确发展定位与目标 (14)二、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 (15)三、完善会展服务体系 (15)四、推动会展业创新发展 (16)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17)一、研究结论 (17)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18)三、对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的期待 (18)第一章引言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会展业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现代服务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会展业更是成为推动城市与外界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市文化设施规划要点是我市实施新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
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文化建设与发展实际,编制《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更好地发挥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实力,促进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持续协调发展,为把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打下坚实基础。
一、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一)文化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着眼于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1、文化资源比较丰富。
我市是一座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欧陆文化、冰雪文化、音乐文化、金源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等构成了多元的文化特征。
作为近代城市,在20世纪初被开辟为国际性贸易商埠,特色鲜明的建筑文化、音乐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消费文化、休闲文化,成为有别于我国其他大型城市的显著文化特征。
冰雪资源是我市的自然优势,利用自然环境创造的冰雪文化,成为城市文化的一大主题。
我市是金源文化的发祥地,以金源文化、京旗文化为代表的地域历史文化,成为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
近年来,地方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地整合开发利用,目前全市共有7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6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各类遗址、古墓葬、碑刻、纪念性建筑等1000余处。
全市已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2项。
2、社会文化服务功能日益增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初步形成了以文化、报业、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为基本框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事业单位80个,从业人员2124人,中高级职称人员1170人;大型文艺演出场所11个,文化艺术馆21个,示范社区文化中心14个,大型文化休闲广场20个,各类文化主题公园、游乐园35个;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342家,电子游艺娱乐场所211家,网吧1249个,电影院20家,图书销售网点14个;农村阅报栏100个,农家书屋1101个,公共图书馆(含社区分馆)63个,各类文博展馆(纪念馆)65个;广播电视拥有四套广播频率、五套电视频道,广播电视传输系统覆盖全市8区10县(市),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城区90万用户;报刊出版单位23家,印刷企业1990家,公开发行报纸5种,期刊25种,年出版图书300余种。
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为促进全市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增创实体经济发展新优势,助推“四个中心”建设,市政府确定集中突破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医疗康养、文化旅游、科技服务十大产业。
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理清发展基础近年来,我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服务经济主体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强力支撑、现代都市农业加快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536.1亿元,人均达到13700美元,高于全省3455美元。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9∶36.2∶58.9,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11.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3.7%,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9.9个百分点。
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电子信息制造、交通装备、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在全国具备较强竞争优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76亿元、852亿元和1043亿元;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蓬勃发展,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1亿元、700亿元。
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取得积极进展,信息软件、产业金融、现代物流等领域发展优势突出,实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2352亿元,产业规模列全省首位,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20亿元、社会物流总额2.1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211亿元、旅游消费总额847亿元、规模以上健康服务业营业收入561亿元,“济南服务”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重点企业支撑有力。
龙头骨干企业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有力推动了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高性能服务器、网络设备、大容量存储器、云服务终端等云计算产业链全国领先,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1亿元,“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碳达峰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6.28•【字号】济政字〔2023〕36号•【施行日期】2023.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碳达峰工作方案的通知济政字〔2023〕3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现将《济南市碳达峰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济南市人民政府2023年6月28日济南市碳达峰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工作,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和《山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鲁政字〔2022〕242号),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正确处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深化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确保全市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二)工作原则。
——总体部署、分类施策。
按照全市一盘棋要求,强化对碳达峰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各区县(功能区)、各领域、各行业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既符合自身实际又满足总体要求的目标任务。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措施的系统性、协同性,以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为重点,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区县(功能区)有序达峰。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