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读顺,理解文言词句。

2、读通,把握文章内容。

3、读懂,感受作者情怀。。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

说到莲花,也就是荷花,同学们的脑海中定会浮现出许多动听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勃勃生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绚丽多姿。那么,在北宋著名哲学家,被誉为中国理学鼻祖的周敦颐眼中,莲花的神韵又将是怎样的呢?

读顺

A

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爱莲说》。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读第一遍的时候,注意文中的生字,争取把它念通顺,读第二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好,按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自由读,开始。

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文中的一些生字他有没有念错。

点评。

学生齐读。

B

不过今天,老师还想考验一下大家,请同学们在不看书的情况下,自己再来读读这则没有标点的文言短文。看看自己是否能读得有板有眼。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fán yūlián xièzhuóxiǎn

蕃淤泥涟亵濯鲜有闻

①蕃:多②染:沾染(污秽) ③濯:洗涤④亵:亲近而不庄重⑤鲜:很少⑥宜:应当

谁有勇气来试一试?

读通

过渡:我想把今天这堂课的第一次掌声送给他,让我们一起为他鼓掌。当然,读文言文,我们不但要把它读准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通它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驱谴慧眼,边听老师朗读,边圈画出文章直接描写莲花的语句。

思考:

1、这句话,写出了莲花的什么?它们分别是怎样的?

齐读这句话。要求读出层次感。

2、快速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

3、那在描写莲花的句子上,你可以看到哪些君子的特点?

再读这句话。请大家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请一名同学有感情来背诵这句话。

(送出第二次掌声)

读懂

A

思考:

1、那么在描写莲花的同时,作者还提到了什么花?

2、既然水陆草木之花那么多?作者为什么只提到这些花?

材料:

宋代著名文学家黄庭坚说:“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朱熹更称赞他说:“短于取名,而乐于求志;薄于邀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尚友千古;闻茂叔之风犹足律贪。”

蒲宗孟在墓碣中也说他:孤风远操,寓怀于尘埃之外,常有高栖遐遁之意。

3、从别人的评价中,你觉得周敦颐是否具有了君子风度?

能成为一个翩翩君子,一个如莲般傲洁卓群的君子,可以说是周敦颐一生的追求、一生的誓言。现在,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个排比句,读出这份追求、这份誓言。

B

思考:

1、既然作者要强调莲是花中的君子,为什么在接下来的议论中,句子的顺序会有些调整?这样安排是否别有用意?请说说你的理由。

是啊,在作者的眼里,当时有的只是……有的只是……于是作者深沉地发出了——

是啊,在作者的眼里,当时的社会似乎没有了……没有了……于是作者无奈地叹出了——

2、同学们,读到现在,我们已经读出了味道,读出了感觉,那请让我们一起走近周敦颐,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面对自己的选择、面对自己的志趣,面对自己的处境,

周敦颐会对他的朋友怎么说?会对他的家人怎么说?作为宋朝理学的鼻祖,他又会对他的学生怎么说?穿过时空的隧道,他又会对我们怎么说?

这就是作者为什么爱莲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作者为什么无奈失落的原因所在。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志趣、为了自己的宏愿和期盼,就这样化做了一个至纯且厚重的《爱莲说》,但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决不会是一个遥远的绝响。

那就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来朗读一下现代版的〈爱莲说〉吧。

让我们站起来,面朝台下那么多的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吧。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啊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尚有人在莲之爱舍我其谁!)

探究作业:

唐宋佛学弘扬,莲花可谓佛教的象征,当时爱莲之人应该不在少数,为什么作者要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联系邮箱:lfy73211@ 联系电话:0571——8528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