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1工程概况研究依托于某设计时速160km 铁路的六绵山隧道,隧道全长2865m ,进口里程DK11+010,出口里程DK13+875,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2865m 。
隧道进口段位于半径R-2800m 的左偏曲线上,出口段位于半径R-2800m 右偏曲线上,其余段落位于直线上。
隧道纵坡为单面下坡,坡度为5.6%。
隧道进口海拔约149m ,出口海拔约133m 。
2平整度控制技术及措施对于本隧道平整度的控制,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即开挖轮廓的平整度和喷射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两方面。
钻爆施工作业中,为了有效控制开挖轮廓的平整,我们研究采用聚能光爆技术;喷射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我们创新“刮刀工艺”,进行初喷质量控制。
两道工序控制措施如下:2.1第一工序措施:聚能光爆2.1.1聚能光爆技术“聚能光面爆破技术”就是在周边孔的爆破炸药中加入聚能管装置,插入聚能管的炸药在爆炸中沿聚能槽方向产生射流将岩石“割缝”,随后炸药爆炸和膨胀气体顺缝将岩石爆破,留下光滑圆顺的光爆效果,从而可以起到放大周边孔孔距,少打孔装药节省雷管的作用。
(图1)2.1.1.1聚能管聚能管包括金属的聚能罩和黑色的套筒(起固定作用),炸药爆炸时金属聚能罩会变为高速射流,能将间隔放置的临近炸药引爆,替代导爆索。
(图2)2.1.1.2孔内炸药安装孔内炸药安装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将做好的聚能炸药放入周边孔内,可用35cm 长的气袋间隔。
第二种是不用气袋间隔的情况可在炮杆上做标记,使炸药在孔内呈40cm 左右的间隔。
(图3、图4)2.1.2优化周边眼间距通过不断试验总结周边眼间距,根据轮廓面超欠挖、炮眼痕迹保存率效果,确定聚能光爆周边眼间距50cm 。
———————————————————————作者简介:齐志(1991-),男,湖南株洲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隧道和桥梁工程。
隧道平整度控制光面爆破及刮刀三刮两平工艺优化施工技术研究Research on Smooth Blasting and Optimiz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craper+Three Scraping andTwo Leveling"Process for Controlling Tunnel Flatness齐志QI Zhi(广西柳梧铁路有限公司,南宁530022)(Guangxi Liuwu Railway Co.,Ltd.,Nanning 530022,China )摘要: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隧道初支平整度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隧道初支平整度与隧道二次衬砌的质量密切相关,例如二次衬砌厚度不足、背后脱空等严重的质量缺陷,为确保隧道初支平整度,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聚能光爆和“三喷两刮一扫面”工艺进行施作,初支平整度效果良好。
隧道光面爆破及微振动爆破技术一、隧道光面爆破技术1、光面爆破技术概述从上个世纪末,西安安康铁路工程建设开始,光面爆破就成为一项强制性考核指标,被写进各条新线铁路工程的招标文件中,成为隧道工程诸多技术要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到目前为止,在各种地质条件下,用不同方法施工建成的新线隧道工程,绝大多数施工单位都能较好地应用光面爆破技术施工。
但是光面爆破技术的发展却是十分缓慢的。
通常所说的光面爆破,从技术上说也包括了预裂爆破技术。
光面爆破技术的在1950年发源于瑞典,1952年在加拿大首次应用。
1965年起在我国包括铁路工程中获得推广。
预裂爆破是由光面爆破演变而来的。
1958年加拿大工业有限公司在11月出版的一本小册子里,介绍了一项水利工程取得光面岩壁的“光面爆破”一书。
在这本书里第一次记载有由缓冲爆破演变出的预裂爆破技术。
半个世纪以来,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
在各种地质条件下开挖的各种用途的、露天和地下建筑施工中,都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外对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有过繁多而不一致的名称和分类。
如控制爆破、周边爆破、缓冲爆破等等。
但就其技术内容的实质来看,都是防止开挖边界以外围岩超挖和控制爆破对保留岩体破坏程度的爆破技术。
直到1970年前后,人们才比较趋于一致地认为可以用“光面爆破”一词,作为以前所说的所有这类方法及其变化的总称。
我国一度曾将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列入控制爆破技术。
但由于“控制爆破”含义甚广,如爆破振动控制,光面爆破块度和抛掷方向的控制等等。
而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无论其原理,应用范围、技术内容等都和一般的控制爆破有明显区别。
最终,我国在工程实践中,包括相关的规范,规则中均把所有这类有实用价值的技术统称为光面爆破。
传统的爆破方法,爆破轮廓不平整,产生许多一直伸入岩体内部的裂隙,有时还会造成相当大的超挖。
而这样不合理的状况,长期以来在岩石爆破技术中,却理所当然地为人们所默许。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科技与创新2024年第02期DOI:10.15913/ki.kjycx.2024.02.034高铁隧道可溶岩地层聚能光面爆破开挖技术杨学营(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93)摘要:某高铁隧道洞身穿越可溶岩、岩堆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面临缓倾软质岩隧底变形、拱部塌方、岩溶段突水突泥等风险源。
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减少和控制隧道超欠挖量,利用聚能爆破爆破能集中、方向相对准确等特点,提高了隧道周边轮廓成型效果,优化增大隧道周边眼间距,减少钻孔量和火工品消耗量,同时减少周边眼装药量,降低爆破对周边围岩的振动影响。
现场实际数据显示,采用聚能爆破在隧道超欠挖量、喷射混凝土用量分别是采用光面爆破方法相同指标的28.6%、45.3%,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铁隧道;聚能爆破;超欠挖;消耗量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2-0117-03目前在基础设施隧道及地下工程特殊工况下的爆破案例越来越多,爆破施工减振消声及光面爆破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内外学者和技术人员关于爆破振动减少爆破噪声等有害效应的研究成果不断见诸报道。
陈庆等(2005)[1]从雷管段间延时时间控制、单段起爆药量控制、循环进尺控制及周边预裂爆破等几个方面开展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采用数码电子与塑料导爆管雷管的混合起爆网路可以达到很好的减振效果,同时能节省电子雷管50%~80%,成本优势明显[2]。
城市硬岩隧道爆破中采用大直径单中空直孔掏槽在炮眼利用率、减振效果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且振动速度控制在2 cm/s内,并在青岛地铁一期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在隔振方法及新型隔振器材的研究方面,在招宝山隧道的控制爆破施工过程中,研究采用先掏槽区拉槽+周边光面爆破的控制爆破技术,确保了近距离(4 m间隔)双管隧道等结构安全[3]。
光面爆破光面爆破,就是控制爆破的作用范围和方向,使爆破后岩面光滑平整,防止岩石开裂,减少超、欠挖和支护工作量,增加岩壁的稳定性,减少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作用,进而达到控制岩体开挖轮廓的一种技术。
一、应用范围及其特点和优缺点1.应用范围光面爆破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如巷道开挖,大型隧道、公路、铁路隧道及构筑地下工事等,为确保岩壁平整,岩体完整,坚持其稳固性。
另外,露天矿边坡,公路、铁路边坡等,均常采纳光面爆破技术。
2.特点它与预裂爆破的不同之处是:它在主炮孔爆破之后进行,有两个自由面。
3.优缺点主要优点是:对围岩的破坏稍微,只有一般爆破的1/2~1/3,从而提升了围岩的稳定性;可以大大地减少巷道及边坡的超、欠挖,提升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大量的支护材料和支护工作量;围岩壁平整,危石少,撬顶工作或边坡危石处理简单,可避免局部冒顶或局部滑坡的危险。
其主要缺点是:钻孔工作量大量增加,使用的起爆器材增加,装药工作量增加,因此爆破费用大大增加。
二、光面爆破参数为获得优良的光面效果,一般选用低密度、低爆速、低体积的炸药,以减少炸药爆轰波的击碎作用和延长爆轰气体的膨胀作用时间。
最好是选用光面爆破专用药卷,以提升装药速度并能获得预期光面效果。
1.孔径与孔距光面爆破的炮孔直径可与主炮孔的直径相同,假设为浅孔爆破,其孔径一般为38~42mm,假设为中深孔爆破,一般为80~160mm。
孔间距为主炮孔孔距的1/2~1/3.2.与邻近主炮孔的排距一般为正常炮孔排距的1/2.3.光爆孔深度比主爆破超深,h=(0.1~0.2)L,L为主爆孔深度。
4.最小抵抗线光爆炮孔中心到邻近主爆孔中心的距离为最小抵抗线,一般应大于或等于光爆孔间距。
5.炮孔临近系数也叫密集系数m,即孔间距与抵抗线之比:m=a/ω,当m过大时,爆破后,可能在光爆眼间留下岩埂,造成欠挖。
当m过小时,则会在新壁面造成超挖凹坑。
施行说明,当m=0.8~1.0时,爆后的光面效果最好。
隧道光面爆破施工关键技术王剑发布时间:2021-10-26T02:44:25.856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2期作者:王剑[导读] 在隧道施工中,开挖是最关键的环节。
选择好的挖掘方法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551100摘要:在隧道施工中,开挖是最关键的环节。
选择好的挖掘方法。
一方面可以控制过挖,保证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支撑量,提高项目的施工效率。
爆破是隧道开挖的前提条件,爆破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开挖的效率,以及施工的进度和成本。
对于高速公路的爆破开挖,如果采用最传统的钻孔爆破方法,隧道围岩的施工效率较低,容易造成开挖过深、喷射混凝土材料和混凝土衬砌材料浪费严重等问题。
在隧道爆破中,光面爆破施工技术可以通过对该技术的多次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适用性强的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技术。
这种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控制隧道开挖时超欠挖的问题,也可以减少干扰的冲击波围岩在爆破过程中,提高隧道的围岩的稳定性,并减少隧道开挖期间当地崩溃的概率。
还可以在施工初期有效控制支护、衬砌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
目前,光面爆破施工技术已成为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对隧道的管理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了光面爆破施工技术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
关键词: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技术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加快,隧道等地下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尤其以公路、公路隧道为主,截止目前,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隧道已有15000余座,总长超16330km。
自瑞典科学家首次提出光面爆破技术以来,经过反复实践论证、广泛应用,现已发展成为隧道施工的一种主要工法。
目前,关于隧道光面爆破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爆破机制及爆破参数上。
在光面爆破参数设计上,由于受施工条件、进度要求等影响,对爆破机理认识不足、选择的爆破参数不尽合理,缺少成熟的试验及现场实践验证。
目前关于光面爆破技术,其施工工艺还不是很完善,本项研究对提高光面爆破施工技术水平具有借鉴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隧道全断⾯开挖光⾯爆破⼯法(附⽰意图)隧道全断⾯开挖光⾯爆破⼯法(附⽰意图)隧道全断⾯开挖光⾯爆破⼯法光⾯爆破是通过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和合理的施⼯⽅法,达到爆后壁⾯平整规则、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的⼀种控制爆破技术。
隧道全断开挖光⾯爆破⼯法,是应⽤光⾯爆破技术,对隧道实施全断⾯⼀次开挖的⼀种施⼯⽅法。
它与传统的爆破法相⽐,最显著的优点是能有效地控制周边眼炸药的爆破作⽤,从⽽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保持围岩的稳定,确保施⼯安全,同时,⼜能减少超、⽋挖,提⾼⼯程质量和进度。
⼀、光⾯爆破作⽤原理光⾯爆破的破岩机理是⼀个⼗分复杂的问题,⽬前仍在探索之中。
尽管在理论上还不甚成熟,但在定性分析⽅⾯已有共识。
⼀般认为,炸药起爆时,对岩体产⽣两种效应:⼀是药包爆炸瞬时⾼温⾼压⽓体形成的冲击波效应;⼆是爆炸⽓体膨胀做功所起的作⽤。
光⾯爆破是周边眼同时起爆,各炮眼的冲击波向其四周作径向传播,相邻炮眼的冲击相遇,则产⽣应⼒波的叠加,并产⽣切向拉⼒,拉⼒的最⼤值发⽣在相邻炮眼中⼼连线的中点,当岩体的极限抗拉强度⼩于此拉⼒时,岩体便被拉裂,在炮眼中⼼连线上形成裂缝,随后,爆炸⽓的膨胀使裂缝进⼀步扩展,形成平整的爆裂⾯⼆、光⾯爆破的技术要点要使光⾯爆破取得良好效果,⼀般需掌握以下技术要点:1.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定周边眼的间距和最⼩抵抗线,尽最⼤努⼒提⾼钻眼质量。
2.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尽可能将药量沿眼长均匀分布。
3.周边眼宜使⽤⼩直径药卷和低猛度、低爆速的炸药。
为满⾜装结构要求,可借助导爆索(传爆线)来实现空⽓间隔装药。
4.采⽤毫秒微差有序起爆。
要安排好开挖程序,使光⾯爆破具有良好的临空⾯。
(⼀)周边眼常⽤参数的选择1.周边眼间距E它是直接控制开挖轮廓⾯平整度的主要因素。
⼀般情况下E=(12~15)d,其中炮眼直径d=35~45mm。
对于节理较发育、层理明显以及开挖轮廓要求较⾼的地下⼯程,周边眼间距可适当减⼩,也可在两炮眼之间增加⼀个不装药的导向空眼。
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论文摘要: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主要是利用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对进行发展规划的,在实施工程过程中要制定光爆质量评定指标体系与技术标准,定量分析光爆开挖进尺与安全步距,开发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光面爆破智能优化控制管理决策系统,这样才能实现实时数据和信息的交流,使其朝着标准化、定量化、数字化、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得到了不断地推进和深入,伴随着这种发展现状,城市的基础设施在不断建设和完善,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尤其是隧道及地下工程。
近些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建设了公路、铁路、地铁和轻轨等道路工程,这促进了我国交通事业的腾飞,在这些工程中都伴随着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而其隧道或地下工程在开挖施工中必须运用到爆破技术。
二、光面爆破技术研究现状及分析光面爆破一直是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
目前,有关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关键技术的研究在于三个方面:光面爆破机制、光面爆破参数、光面爆破控制管理。
1、光面爆破机制长期以来,光面爆破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爆破理论的发展,其经历了弹性理论、断裂理论、损伤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随着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先进测试技术的发展,光面爆破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逐渐形成了应力波叠加、爆生气体准静压力作用、应力波与爆生气体共同作用理论,促进了爆破机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借助于高速摄影、动光弹等先进手段的爆破机制研究也取得了进展。
大多数学者认为爆破成缝机理主要是应力波与爆生气体的共同作用,并把损伤力学理论、断裂力学理论引入到岩石力学的研究中,从宏观和细观方面研究工程爆破时岩石动态损伤机制,为光面爆破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光面爆破参数目前,光面爆破参数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公式计算法、工程经验类比法、试验模拟法以及现场试验等,国内外关于光面爆破参数的研究成果较多。
光面爆破技术在小断面隧道施工中应用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兴建的天然气管道越来越多,有的天然气管道穿越丘陵和山区,需要进行隧道爆破施工。
光面爆破技术对隧道施工质量的好坏起到决定作用。
本文以川后山隧道的施工为例,论述了小断面隧道施工的应用与工程实践。
希望对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隧道小断面光面爆破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小断面隧道施工时由于可操作场地较小,设备难以充分利用,作业面展开比较困难,以致施工进展较慢。
这就需要在隧道施工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以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一隧道工程概况福州市连江县川后山隧道水平长度1877.00m,实际长度1879.84m,隧道净断面规格为2.7×2.7m,全线设计坡度5.5%。
川后山隧道穿越地段最高点位于隧道洞身段,其高程为337.6m;最低点位于隧道出洞口段,相对高差约为257.0m,自然坡度20---30度,斜坡上多为林地,植物茂密。
隧道自上而下第一层为第四系更新统残坡积层,该层主要由碎块石及粘性土组成,主要分布于隧道入、出洞口段;第二层燕山早期第一次侵入之二长花岗岩,以全~中风化岩为主,中风化岩埋藏较深,在9.20-18.30m之间。
围岩隧道穿越区无地表水,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由于隧道工程断面小,为了较好控制隧道超欠挖,从质量和经济上考虑,经仔细研究方案,决定采取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开挖二隧道施工流程隧道洞口段围岩较差,出碴量少,采用30型装载机出碴;进入洞身段ⅲ级围岩后,采用lwlx-100履带挖掘式装载机配合长宽2.1×1.8m的翻斗式农用车出碴。
在隧道开挖时,隧道洞口段采用弱爆破人工机械配合开挖,隧道洞身段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技术。
本施工洞身段光面爆破确定的施工顺序为:测量放样――钻眼――装药爆破――出碴——喷浆在施工中测量人员放好线后,要立即报由质量员进行检查,合格后再向工人交代清楚,保证下道工序及时进行。
隧道开挖精准聚能+水压光面爆破工法隧道开挖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传统的隧道开挖工法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爆破震动、振动、噪音等,给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隧道开挖工法——隧道开挖精准聚能+水压光面爆破工法。
隧道开挖精准聚能+水压光面爆破工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压光面爆破技术对隧道进行开挖。
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选择合适的爆破设计方案。
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设计要求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爆破参数和方案。
与传统爆破工法相比,这种工法更加精确和可控。
其次,进行隧道面模拟爆破试验。
在施工前,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模拟隧道开挖时的爆破情况,以确定最佳的爆破设计方案。
然后,采用隧道开挖精准聚能技术。
该技术通过精确的钻孔和装药,使爆炸能量得到最大的聚集,从而实现对围岩的有效破碎。
这种技术的特点是能够减少能量的散失,提高爆破效果,降低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最后,采用水压光面爆破技术进行爆破。
水压光面爆破是一种通过在孔内注水,形成水柱撞击岩石的方式进行爆破。
相比传统爆破工法,水压光面爆破技术具有振动和噪音小、环境污染小的优势,能够有效地减少爆破带来的影响。
隧道开挖精准聚能+水压光面爆破工法在实际施工中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精准聚能技术能够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爆破效率,减少作业时间和成本。
其次,水压光面爆破技术减少了爆破震动和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较小。
再次,这种工法对地下管线和建筑物的损坏也较小,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然而,隧道开挖精准聚能+水压光面爆破工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需要克服的问题。
首先,该工法要求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较高,需要掌握精细的爆破技术和水压光面爆破技术。
其次,工法所需的设备和工艺较为复杂,需要高投入的资金和时间来实现。
此外,该工法在一些特殊地质条件下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关于隧道全断面开挖中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探讨隧道是地下交通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工程形式,它广泛应用于地铁、高铁、公路和水利工程等领域。
而隧道的建设离不开全断面开挖中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隧道开挖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就对隧道全断面开挖中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从技术原理、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技术原理隧道全断面开挖中光面爆破技术是一种以控制爆破来实现地下空间的快速开挖的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精确的爆破设计和完善的爆破方案,控制爆破作业过程,以达到全断面光面爆破的目的。
具体来说,该技术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确布置爆破孔:首先需要在隧道开挖面布置爆破孔,通过对爆破孔位置、间距和角度等参数进行精确设计,以保证爆破效果。
2.合理控制爆破参数: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隧道要求,需要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如装药量、起爆序列、爆破时间等,以实现光面爆破的目标。
3.采用先进的起爆技术:在爆破作业中采用先进的起爆技术,如电子雷管起爆、序列爆破等,以提高爆破作业的精度和效果。
通过以上的技术原理,隧道全断面开挖中光面爆破技术能够实现高效、安全、低成本的隧道开挖,为隧道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二、应用效果隧道全断面开挖中光面爆破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开挖效率:采用全断面开挖中光面爆破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隧道开挖的效率,比传统的人工开挖方式能够减少工期30%以上。
2.改善工程质量:通过精确的爆破设计和控制,隧道开挖面光面平整、无裂纹,保证了隧道工程的质量。
3.降低成本投入:全断面开挖中光面爆破技术可以减少人工开挖的投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减少安全事故:采用先进的爆破技术和设备,可以有效降低隧道开挖作业中的安全风险,保障工程安全生产。
三、发展前景1.技术不断完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经验的积累,隧道全断面开挖中光面爆破技术将会不断得到完善,进一步提高开挖效率和工程质量。
摘 要:介绍凉风凹 1#隧道进口段光面爆破参数的选择、施工方法 及工艺,对控制隧道超欠挖起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隧道;光面爆破;参数选择;施工技术 一、 工程概述凉风凹 1#隧道进口段位于国道主干线(GZ40)二连浩特至 河口云南水富至麻柳湾高速公路中的第九合同段。
该隧道双幅全长 2750m,隧道采用左右幅分离的双洞单向行车双车道。
隧道设计为净 跨 11.2m,净高 7.1m 的单心圆拱曲墙断面,为长大隧道。
隧道区域 处于构造侵蚀的低山区,为分水岭地貌,最大埋深 501.44m,主要出 侏罗系地层,岩性组合为紫红、紫黑、灰绿色砂岩、粉砂质泥岩、泥 质粉砂岩不等厚互层。
进口段均处于陡坎地段,进口由紫红色泥岩组 成受风化营力影响,浅表层 2~3m 风化破碎强烈,围岩类别低,围岩 类别划分难度较大。
进口段隧道穿越深度以泥岩为主,其围岩类别为 II、III 类,其中 III 类围岩占 65%。
采用台阶法开挖、锚、喷、格 栅、网、初期支护,全断面复合式衬砌。
二、光面爆破的特点 根据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需要和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施工现场 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光面爆破施工。
光面爆破施工,可以减少对围岩 的扰动,增强围岩的自承能力,特别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效果更为显 著,不仅可以减少危石和支护的工程量,而且保证了施工的安全;由于光面爆破使开挖面平整,岩石无破碎,减少了裂隙,这样可以大大 减少超欠挖量。
据有关资料统计,光面爆破与普通爆破相比,超挖量 由原来的 15%~20%降低到 4%~7%,不但减少出碴量,而且还很大程 度的减少了支护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的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
三、光面爆破方案的确定 目前,大断面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有 2 种方法:一是预留光爆层法;二 是全断面一次性开挖法,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及围岩情况,该隧 道采用预留光爆层法。
四、爆破方案设计1、爆破参数的选择光面爆破参数选择主要与地质条件有关,其次是炸药的品种与性能; 隧道开挖断面的形状与尺寸,装药结构与起爆方法。
隧道掘进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新技术与应用隧道掘进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是一种新型技术,它可以解决传统爆破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
本文就这一技术和应用进行一定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介绍一下隧道掘进聚能水压光面爆破的理论基础。
聚能串联爆破是由一组可靠的配置,有多个爆破区域和多种爆破方式,爆破口周围设有低聚能的“挡板”,使爆破口的声波受抑制,以降低振动作用,减小碎片量,实现局部爆破,从而达到合理降低爆破噪声,合理利用爆破能量,达到控制混凝土破坏范围和形状的目的。
其次,讨论一下掘进聚能水压光面爆破的技术应用。
首先,这种爆破技术可以用于针对单个洞口或连续洞口爆破,可实现局部爆破,按爆破需要逐步增大爆破能量,可准确控制爆破范围,保证洞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它可以用于隧道掘进、桥梁支柱挖沟、破碎混凝土等爆破作业,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同时,有效减小碎片量,可减小振动幅度,降低环境噪声,是现行许多工程的优良技术选择。
此外,除了上述的直接应用之外,隧道掘进聚能水压光面爆破也可以用于地下走廊和地下工程的破碎、拆卸和装配等,它可以用来拆卸建筑物关键部位,拆除单体建筑的部分结构或安装设备,另外,它还可以用于岩土稳定改造和地下路基开挖等。
总之,隧道掘进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同时,有效减小碎片量,可减小振动
幅度,降低环境噪声,也是安全、可靠的爆破方式。
可见,它在工程施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将为施工单位、工程师和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地下洞室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参数选择与计算地下洞室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是常用的矿山爆破技术,用于矿山开采和隧道工程中。
光面爆破是指通过合理的爆破参数选择和计算,在矿脉和岩层中形成最大突水平面,实现矿石的最大提取效果。
预裂爆破是指在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爆破参数选择和计算,使岩石在爆破时发生预定的裂纹,从而实现易爆破的控制裂纹扩展和控制破碎效果。
下面将重点介绍地下洞室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的参数选择和计算。
1.参数选择:(1)装药量:根据矿石性质和岩石破碎情况,选择合适的装药量。
装药量过大,容易产生过度破碎,导致浪费爆炸能量;装药量过小,则不能达到破碎效果。
(2)出口角:由于地下洞室出口需要与外界平衡,出口角的选择对破碎效果有重要影响。
出口角越大,岩体受力越集中,破碎效果越好。
(3)装药形式:根据洞室的开凿情况,选择合适的装药形式,如直装、侧装、缆索装、布草装等。
(4)导爆索长度:根据洞室的长度和岩石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导爆索长度。
导爆索长度影响洞室炸药的同时爆炸时间和一次性爆破效果。
2.参数计算:(1)裂缝张开速度:裂缝张开速度是指在爆破过程中,岩石中裂缝的扩展速度。
根据矿石的性质和岩体的性质,可以通过实验或经验公式来计算裂缝张开速度。
(2)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冲击波的传播速度是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岩石中传播的速度。
根据岩石的性质和爆破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或经验公式来计算冲击波的传播速度。
(3)安全巷的长度:安全巷的长度是指洞室爆破后,岩石块体完全破碎所需要的安全巷的长度。
根据矿石的性质和岩石的性质,可以通过实验或经验公式来计算安全巷的长度。
预裂爆破的参数选择和计算1.参数选择:(1)预裂深度:预裂深度通过控制导爆索的长度来选择,根据裂纹的扩展规律,选择合适的预裂深度。
(2)爆破间距:爆破间距是指导爆索的布置间距。
通过试验或经验公式,根据岩石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爆破间距。
(3)装药形式:根据预裂的要求和洞室的形态,选择合适的装药形式,如直装、侧装、缆索装、布草装等。
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研究
作者:王燕芬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5年第08期
摘要: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主要是利用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对进行发展规划的,在实施工程过程中要制定光爆质量评定指标体系与技术标准,定量分析光爆开挖进尺与安全步距,开发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光面爆破智能优化控制管理决策系统,这样才能实现实时数据和信息的交流,使其朝着标准化、定量化、数字化、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光面爆破技术;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趋势
前 ;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得到了不断地推进和深入,伴随着这种发展现状,城市的基础设施在不断建设和完善,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尤其是隧道及地下工程。
近些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建设了公路、铁路、地铁和轻轨等道路工程,这促进了我国交通事业的腾飞,在这些工程中都伴随着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而其隧道或地下工程在开挖施工中必须运用到爆破技术。
一、光面爆破技术研究现状及分析
光面爆破一直是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
目前,有关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关键技术的研究在于三个方面:光面爆破机制、光面爆破参数、光面爆破控制管理。
1.光面爆破机制
长期以来,光面爆破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爆破理论的发展,其经历了弹性理论、断裂理论、损伤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随着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先进测试技术的发展,光面爆破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逐渐形成了应力波叠加、爆生气体准静压力作用、应力波与爆生气体共同作用理论,促进了爆破机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借助于高速摄影、动光弹等先进手段的爆破机制研究也取得了进展。
大多数学者认为爆破成缝机理主要是应力波与爆生气体的共同作用,并把损伤力学理论、断裂力学理论引入到岩石力学的研究中,从宏观和细观方面研究工程爆破时岩石动态损伤机制,为光面爆破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光面爆破参数
目前,光面爆破参数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公式计算法、工程经验类比法、试验模拟法以及现场试验等,国内外关于光面爆破参数的研究成果较多。
Fokin对爆破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优
化改进; 宗琦等依据光面爆破成缝理论,对装药不偶合系数、空气柱长度、装药集中度、炮孔间距和光爆层最小抵抗线等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 张志呈等从光面爆破的偏心不耦合、中心不耦合和护壁不耦合等 3种不同装药结构出发,研究了不同装药结构光面爆破对岩石的损伤情况Park D 等利用炮眼底部采用空气间隔装药,研究了爆破振动对隧道的影响;外国有些科学家等在考虑隧道及爆破参数设置的基础上,对隧道内部爆破振动波进行了分析预测,指出荷载-距离曲线能较好的预测爆破振动波的分布。
由此可知,目前国内外关于光面爆破参数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爆破各相关参数如周边眼间距、周边眼最小抵抗线、周边眼密集系数、不耦合系数、装药集中度、装药结构、装药形式、装药量、药卷直径、起爆方式、掏槽方式以及地质构造、岩石性质、爆破器材等,并从不同角度与不同程度地对其作用原理、适用条件、预测效果等方方面面的分析比较与检验,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但并没有从理论上给出一套较合理且全面的光面爆破各参数的的计算公式。
3.光面爆破控制管理
光面爆破控制管理技术是国内外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也是工程安全、科学、合理与快速施工的关键,是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深埋长大隧道建设的全过程,同时,国内外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很多富有成效的研究。
二、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的发展展望
目前,国内外虽然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但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发展需求,光面爆破技术应该向着标准化、定量化、数字化、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具体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质量评定指标体系与技术标准研究
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爆破面的平整度、爆破轮廓线的规则性与光滑度、超欠挖情况等具体爆破效果进行分级与定量化处理,分级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并根据不同的围岩级别建立全新的综合围岩分级技术标准,建立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质量评定指标体系。
2.光面爆破机制、光面爆破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模型试验结合现场试验,从理论上探讨围岩与光面爆破参数等因素对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规律,理论结合现场试验数据总结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爆破效果的影响,基于试验总结经验规律,深入探索光面爆破机制,提出光面爆破参数优化方法。
3.光面爆破开挖进尺与安全步距技术标准关键技术研究
目前我国地下工程爆破开挖进尺与安全步距普遍超标,借鉴相关规范以及铁道部对不同围岩级别的隧道开挖进尺与安全步距做出强制性规定的方法与成果,结合现行实验试验与实践成果,综合分析光面爆破施工的各相关参数、爆破起爆方式、爆破掏槽方式与爆破的地质构造环
境、岩石性质、爆破器材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关系与优缺点,大力推动隧道及地下工程爆破开挖进尺与安全步距技术标准关键技术研究。
4.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光面爆破智能优化
控制管理决策系统研究。
基于无线网络技术,开发手持式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智能优化控制管理决策系统,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地质构造环境、岩石性质等地质信息进行准确快速采集与分析,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实时数据和信息的交流,对光面爆破过程中各参数与岩体是否匹配进行智能分析,在综合判断前期现场试验爆破过程是否合理的基础上,及时反馈分析并修正优化各爆破参数,以预测后续工程爆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行为、新动态,指导爆破的安全施工,进一步排除工程爆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超欠挖情况,排除各种险情,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的安全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光面爆破技术也有了逐步的发展,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的现状可以从光面爆破机制、光面爆破参数、光面爆破控制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随后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展望,总而实现光面爆破的标准化、定量化、数字化、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天胜.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及任务[J].山西建筑,2008, 34 (19): 303—304.
[2]周春锋.城市浅埋隧道开挖减震控制爆破技术[J].工程爆破,2010,7(1).
[3]李博马,明瑜王,兴杰.光面爆破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