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化接收机的梳状干扰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09.25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光频率梳的信道化信号处理技术本文基于光学频率梳和光外差技术产生了信道化接收机中的信道化多本振源。
实验中利用两个重复频率不同的光学频率梳通过拍频产生了2.5GHz、5GHz、7.5GHz、10GHz和12.5GHz信道化本振源,本振信号信噪比达到40dB以上。
标签:光学频率梳;光外差;信道化;电子对抗1 引言信道化接收机是目前电子对抗系统中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测频接收机体制,在雷达抗干扰措施中也有广泛应用[1,2]。
光波作为信息载体,具有极高的时间-空间带宽积、高度的并行性和抗干扰性,在信息高速传送和处理时具有功率损耗低、干扰小等优点。
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信道化接收机系统利用微波光子技术产生多本振源,将不同频段、不同带宽及不同信号格式的微波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利用光链路的低损耗、宽带及抗电磁干扰等特性,在光域进行处理和灵活交换.。
因此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信道化本振产生技术是新一代高频段、多波束、大容量信道化接收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2 工作原理光的频率很高,两束光波长间的微小差异所对应的频差就可以达到很宽的频率范围。
因此光生微波技术具有宽带、快速可调谐、结构简单紧凑、抗电磁干扰等有点。
光生微波将波长相近但频率不同的两束光波同时投射到高速响应探测器上,由于光探测器具有平方率电场检测特性,根据谐波叠加原理,就能产生拍频电信号。
拍频信号的线宽特性主要取决于两束光的频率相干特性而不单纯依赖于它们各自的线宽。
信号的相位噪声决定于两光束的相位相关性[1,2]。
3 实验及结果基于上述双光学频率梳的多微波本振信号产生原理,利用光外差技术产生多微波本振源,提出一种基于光学频率梳的多微波本振源产生的系统方案,如图1所示。
激光光源输出分成两路,一路经过移频(FS)后光载波输出给F-P腔相位调制器产生光学频率梳2(OFC2),一路是直接输入给F-P腔相位调制器产生光学频率梳1(OFC1)。
两个F-P腔相位调制器的调制频率存在由F-P腔相位调制器的自由光谱范围决定,我们系统中为2.5GHz。
课题名称:跳频通信梳状谱噪声干扰方法研究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信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通信领域都用到了跳频(F r e q u e n c y H o p p i n g)通信系统。
跳频通信系统将伪随机跳频图案算法和同步算法相结合,根据已经规定的频率表内,通过离散频率的形式,通信双方的频率呈现伪随机和同步跳变的特点,这种通信方式浪费了频率资源,但是系统的抗干扰性增强。
跳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跳频干扰技术的发展。
在目前使用的跳频通信系统以及技术的干扰方法中中,梳状谱信号可能对通信系统造成威胁,存在干扰F H通信系统的风险。
因此,本文在对F H通信系统对抗技术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着增强针对F H通信系统的干扰性能的目的,对梳状谱信号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噪声调频建立了梳状谱信号,并利用M A T L A B做到了仿真设计与功能实现。
关键字:跳频通,Q P S K调制,梳状谱信号,干扰,仿真目录第1章绪论 (1)1.1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1.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2.1跳频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2)1.2.2F H通信对抗的发展现状 (2)1.3论文结构安排 (4)第2章跳频通信系统机理 (6)2.1跳频通信基础分析 (8)2.1.12F S K调制 (8)2.1.2Q P S K调制 (10)2.2跳频通信信号仿真 (11)2.2.1理想信道下的Q P S K仿真 (12)2.2.2高斯信道下的Q P S K仿真 (12)2.3本章小结 (13)第3章跳频通信对抗技术 (14)3.1通信对抗系统简介 (14)3.2干扰机理 (15)3.3干扰方式分类 (16)3.3.1阻塞式干扰 (16)3.3.2跟踪式干扰 (19)3.3.3其他干扰 (21)3.4本章小结 (22)第4章梳状谱信号生成 (23)4.1梳状谱信号波形 (23)4.1.1噪声调频梳状谱信号 (24)4.1.2锯齿波调频梳状谱信号 (26)4.1.3调频组合梳状谱信号 (28)4.2噪声调频梳状谱信号仿真 (28)4.2.1仿真具体流程 (29)4.2.2仿真实验 (29)4.3本章小结 (30)第5章对F H通信系统的梳状谱干扰效果分析 (32)5.1理论分析 (32)5.1.1信道干扰率的影响分析 (32)5.1.2干扰压制时间的影响分析 (32)5.2仿真实验 (32)5.2.1信噪比与误码率关系 (33)5.3本章小结 (35)结论 (36)参考文献 (38)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梳状滤波器功能介绍
梳状滤波器是一种常见的信号处理工具,主要用于频域滤波。
其名称源自其频率响应曲线上密集均匀的峰和谷,看起来像是一把梳子。
这种滤波器常用于调频调制解调器、数字电视接收器、无线通信等领域。
梳状滤波器的主要功能在于增强或者衰减特定频率成分,从而实现信号的去噪、滤波、频率选择等处理。
它通过将输入信号与一组延迟及权重不同的副本相加来实现频率响应。
这些延迟的副本叠加后,可以使得某些频率成分增强,某些频率成分抑制,起到滤波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梳状滤波器经常用于去除信号中的周期性干扰或者噪声,以及在频率选择性通道中滤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
通过调整梳状滤波器的延迟和权重参数,可以实现对信号频率响应的调节,从而使得特定频率成分得到增强或抑制。
梳状滤波器在数字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通信系统中,可以用来滤除相邻信道的干扰,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在音频处理中,可以实现音频信号的降噪处理,提高音质;在图像处理中,也可以用于滤波去噪,提高图像清晰度等。
除了在信号处理领域应用广泛外,梳状滤波器也具有一些特殊的优点,比如它的滤波器特性十分清晰,易于设计和实现;另外,梳状滤波器结构简单,计算效率高,适用于实时处理等场景。
综上所述,梳状滤波器作为一种常见的信号处理工具,具有滤波、去噪、频率选择等功能,广泛应用于通信、音频、图像等领域。
其设计简单、效率高的特点使得它在实际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前景。
1。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的设备抗干扰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干扰源分析:首先需要对可能存在的各种干扰源进行分析。
常见的干扰源包括电磁干扰、电力线干扰、射频干扰等。
通过对各种干扰源的特性和分布进行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抗干扰策略。
2. 抗干扰策略分析:针对不同的干扰源,需要采取不同的抗干扰策略。
对于电磁干扰,可以采用屏蔽、滤波等方法来降低干扰电磁波对设备的影响;对于电力线干扰,可以采用隔离、滤波等措施来阻断干扰信号的传播;对于射频干扰,可以采用频谱分析、频率选择性滤波等方法来减小干扰信号的影响。
3. 设备抗干扰技术分析:设备抗干扰技术是实现设备抗干扰的关键。
抗干扰技术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在硬件设计上,可以采用屏蔽、地线设计、电源设计等方法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在软件设计上,可以采用滤波算法、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来提高设备对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
4. 抗干扰性能评估:对于研发出来的抗干扰设备,需要进行抗干扰性能评估,以验证其抗干扰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测试、仿真模拟等方式进行。
5. 抗干扰系统设计: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设计抗干扰系统来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
抗干扰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设备之间的干扰相互影响,合理布置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采取适当的干扰隔离措施,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问题的分析涉及到干扰源分析、抗干扰策略分析、设备抗干扰技术分析、抗干扰性能评估以及抗干扰系统设计等方面。
只有做到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解决设备抗干扰问题,才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GSM网络无线数据信道干扰问题分析和解决1、问题描述:近年来数据业务的超常规发展,给公司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同时给网络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整个中国移动集团各省2010年6月相比2009年6月的数据业务量增长2-8倍不等,无线资源利用率高达78.3%(2010年中国移动集团年中会议数据)。
数据业务的激增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载频资源,而且由于PS域无功控功能很大程度上抬升了无线环境的底噪,加速了GSM网络质量的恶化。
为了减少数据业务对网络质量的影响,本项目主要是从GSM功控原理的出发,设计和实现PS域的功控功能,达到降低网络干扰整体提升GSM网络质量的目的。
2、问题解决方案:PS下行功控是指用户进行数据业务时,BSC根据Um接口链路质量来调整BTS的发射功率,使得BTS在PDCH信道上不需要发射最大功率就能达到较好链路质量,由于BTS降低了发射功率,从而可以降低整网干扰,提升网络质量。
(一)算法主要思想及控制过程:MS测量每个下行无线块的质量(Mean BEP和CV BEP);MS将下行测量质量信息通过分组下行确认消息传给BSC;BSC进行下行测量质量预处理(滤波处理);编码方式稳定性判决BSC根据下行测量质量和相应的功控门限进行PS下行功控判决,如果需要进行功率调整,则BSC通过PS下行功控算法计算出功率衰减值Pr;BSC通过下行TRAU/PTRAU帧将Pr参数下发给BTS;BTS在当前无线块上使用Pr参数进行发射功率调整。
(二)控制过程:(三)控制参数设计(四)问题解决效果XX市区4个BSC,共255个基站769个小区、3364套载波开启PS域下行功控。
效果情况如下:1)语音业务提升情况CS话音质量:开启PS功控后,对CS话音质量改善明显:下行质量0-3比例提升0.5%,下行质量0-5比例提升约0.15%,对应质量差6-7比例下降:0.15%,改善幅度达到:25%(0.6%降至0.45%)。
质量差切换占总切换的比例降低约0.7%,降低幅度达到:26%;CS KPI影响:开启PS功控后,对TCH指配成功率、TCH掉话率、建立指示成功率、SDCCH掉话率等关键KPI指标无影响,对无线切换成功率提高约0.2-0.3%;语音业务DT/CQT路测:开启PS功控后,语音DT/CQT的MOS分略有提升(DT改善约0.02分,MOS分大于3.0分的比例提升约2%,CQT 语音MOS分提升约0.03),DT测试下行质量0-5比例略升约0.33%。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旨在找出设备之间的干扰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干扰源分析和解决方案。
干扰源分析是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的核心。
干扰源可以分为内部干扰源和外部干扰源两大类。
内部干扰源主要来自于设备本身的元器件和电路。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振荡器的杂散输出等。
这些干扰源主要通过电路设计和元器件选择进行控制。
外部干扰源则来自于环境和其他设备。
电磁辐射干扰、共模干扰等。
这些干扰源主要通过屏蔽技术和滤波器设计进行控制。
解决方案是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的关键。
解决方案需要从干扰源的特点和设备本身的特点出发,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实施。
针对内部干扰源,可以采用以下解决方案:1. 优化电路设计:通过合理选择元器件和优化电路布局,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杂散输出。
2. 优化供电系统:使用稳定的供电电源,减小电源波动引起的干扰。
1. 屏蔽技术:在设备外壳和关键电路部分采用屏蔽材料,减小电磁辐射干扰。
2. 滤波器设计:在设备输入和输出端口装置滤波器,减小共模干扰。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设备和干扰源,解决方案可能有所不同。
在实际的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
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是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对干扰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满足不断变化的通信需求。
基于梳状导频的mimo系统信道估计问题的研究与实
现
梳状导频(comb pilot)技术是一种用于MIMO系统中信道估计的方法。
在传统的OFDM系统中,使用导频符号以估算信道,但在
MIMO系统中存在多个天线和多个信道,这使得信道估计变得更加困难。
梳状导频技术通过周期性发送已知序列,将多个天线的信道混合后,通过对接收信号的处理,实现有效的信道估计。
梳状导频技术的实现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导频符号的
分配和处理。
为了获得理想的信道估计性能,需要合理分配导频符号,保证导频序列与数据序列之间的正交性,否则就可能导致信道估计误差。
此外,梳状导频技术在实现过程中需要解决严重的频偏问题。
频偏是
指信号传输过程中发生的频率变化,一个普遍的解决方法是对接收信
号进行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和IFFT(逆傅里叶变换),以消除频
偏的影响。
除了上述实现方面的问题外,梳状导频技术还需要考虑对其与其他信
道估计算法进行比较。
大量的研究表明,梳状导频技术能够在多天线
系统中获得优秀的性能,尤其是在高速移动、多径延迟扩展等复杂情
况下。
在实际应用中,梳状导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4G无线移动通信标准中,就采用了梳状导频技术作为信道估计方法之一。
此外,在室内无线局域网和卫星通信等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之,梳状导频技术是一种高效的MIMO系统信道估计方法。
虽然在实现过程中面临着种种技术难题,但优秀的性能使得其在现代通信中得到不断应用和发展。
未来,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梳状导频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分析与调试技巧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信号干扰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挑战。
信号干扰可能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甚至造成通信中断。
为了保证无线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信号干扰分析与调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信号干扰分析与调试技巧,帮助解决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问题。
首先,了解信号干扰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信号干扰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电磁辐射、距离衰减、多径效应、天气条件等。
了解干扰源和其特征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进行信号干扰分析时,可以使用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等工具来识别干扰源,并进行干扰频率、幅度和持续时间的测量,以确定干扰特征。
其次,合理的无线网络规划和频率规划对于降低信号干扰至关重要。
在设计无线网络时,应避免频率重叠和接近的干扰源。
频率规划可以通过频率分配技术和资源分配算法来实现。
通过避免频率冲突和合理分配资源,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信号干扰。
接下来,通过使用合适的调制技术和编码技术,可以增加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调制技术和编码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能。
例如,使用QAM调制可以使信号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抗干扰性能。
使用FEC(前向纠错)编码可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减少误码率。
此外,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天线设计也可以降低信号干扰。
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输和接收信号的关键作用。
优化天线的方向性和辐射功率分布可以减少干扰信号的传播范围。
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和布局方式,使用天线阵列和天线分集等技术,可以增强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能力,减少干扰。
此外,合理设置网络参数和协议参数也可以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通过调整传输功率、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设置合理的传输速率等,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信号干扰。
此外,使用合适的协议参数,如重传机制、信道选择算法等,也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最后,及时发现和处理信号干扰是保障无线通信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分析与消除方法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网络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之一就是信号干扰。
信号干扰可能导致通信质量的下降,信号丢失或弱化,甚至可能阻碍无线通信网络的正常运作。
因此,对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进行分析和消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无线通信网络中信号干扰的原因,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分析和消除方法。
第一部分:信号干扰的原因1. 复用干扰复用干扰是由于多个信号使用同一频谱带宽而产生的干扰。
例如,在无线局域网中,如果多个Wi-Fi网络使用相同的信道,则会发生信号干扰。
此时,接收器可能会收到多个信号的叠加,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为了消除复用干扰,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信道或频率来分离不同的信号。
2. 外界电磁干扰外界电磁干扰是指来自其他设备或电子设备的干扰信号。
例如,无线通信设备周围的电视、电脑等设备都可能产生电磁辐射,从而干扰无线通信信号。
为了解决外界电磁干扰,可以采取屏蔽措施,例如使用屏蔽罩或将设备放置在远离干扰源的地方。
3. 共存干扰共存干扰是指不同的信号或无线通信网络之间相互干扰的现象。
例如,在一个大型办公楼中,多个无线局域网和蜂窝网络可能同时存在,彼此之间可能发生信号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合理规划和优化网络布局可以减少共存干扰。
第二部分:信号干扰分析方法1. 频谱分析频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信号干扰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识别信号干扰的频率。
通过使用频谱分析仪或软件定义无线电等工具,可以绘制信号的频谱图,并确定是否存在干扰信号。
一旦干扰信号被识别出来,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扰消除。
2. 时域分析时域分析是通过观察信号在时间轴上的变化来分析信号干扰的方法。
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可以检测到信号的强度变化、重复出现的模式等。
时域分析可用于检测和分析干扰源的位置和特征。
第三部分:信号干扰消除方法1. 自适应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是通过改变接收器的参数或调整信号处理算法来消除信号干扰。
梳状谱射频噪声对相干接收FSK信号的干扰分析
郑文秀;张晓燕
【期刊名称】《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年(卷),期】2010(025)004
【摘要】针对FSK信号具有多个离散频点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梳状谱射频噪声干扰FSK信号的方法.给出了梳状谱射频噪声的详细定义,并以2FSK信号模型为例,在接收机完成同步的条件下,推导了其影响接收机解调的误码率公式.理论分析证明,梳状谱射频噪声对FSK信号的接收和解调具有显著干扰效果.通过与传统单频干扰比较,说明梳状谱射频噪声干扰在干扰机功率有限而信号功率较大的情况下有更好的干扰效果.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总页数】5页(P21-25)
【作者】郑文秀;张晓燕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710071;西安邮电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71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72.1
【相关文献】
1.信道化接收机的梳状干扰效果分析 [J], 张国利;毕大平;杨谢
2.超短波跳频通信系统抗梳状谱干扰性能分析 [J], 陈静;杨明
3.宽带梳状谱干扰信号的包络优化技术分析 [J], 卓建荣
4.基于梳状谱调制的LFM雷达噪声卷积干扰技术 [J], 赖维柯;刘锋;李炳荣
5.基于微动调制的梳状谱灵巧噪声压制干扰 [J], 宋杰;张华春;郑慧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干扰原理分析及干扰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干扰原理分析及干扰解决方案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网络正在快速向以IP为基
础的下一代网络(NGN)演进。
未来全球个人多媒体通信的宽带化、移动化
的技术趋势,加之灵活性、便利性的市场要求,使得无缝覆盖、无线连接的
目标正在日益变为现实。
当前,各种无线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技争鸣的
局面,这在加速无线应用普及的同时,也因无线技术所固有的频率干扰而面
临不可忽视的问题。
1、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干扰原理分析
无线干扰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原有的专用无线电系统占用现有频率资源、不同运营商网络配置不当、发信机自身设置问题、小区重叠、环境、电磁兼
容(EMC)等,都是无线通信网络射频干扰产生的原因。
工作于不同频率的
系统间的共存干扰,本质上都是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非完美性造成的。
通常,有源设备在发射有用信号的同时,由于器件本身的原因和滤波器带外抑
制的限制,在它的工作频带外还会产生杂散、谐波、互调等无用信号,这些
信号落到其他无线系统的工作频带内,就会对其形成干扰。
对于无线系统而言,发射机在发射有用信号时会产生带外辐射,它包括由于调制引起的邻频辐射和带外杂散辐射。
接收机在接收有用信号的同时,落。
《基于外调制器光频梳的产生及其在信道化接收中的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光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柱。
在光通信系统中,光频梳作为一种具有多频率成分的光信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基于外调制器光频梳的产生技术及其在信道化接收中的应用研究,对于提高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基于外调制器光频梳的产生原理、方法及其在信道化接收中的应用研究。
二、外调制器光频梳的产生原理及方法1. 产生原理外调制器光频梳是通过将电信号加载到光载波上,实现对光信号的频率调制,从而产生具有多个频率成分的光频梳。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外调制器对光信号进行调制,通过改变调制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实现对光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调制。
2. 产生方法(1)基于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光频梳产生方法马赫-曾德尔调制器是一种常用的外调制器,通过在两个干涉臂上施加不同的电压信号,实现对光信号的相位和强度调制。
通过调整MZM的驱动信号,可以产生具有多个频率成分的光频梳。
(2)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光频梳产生方法光纤布拉格光栅是一种光纤器件,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反射和滤波。
通过将光纤布拉格光栅与激光器、调制器等器件相结合,可以产生具有多个频率成分的光频梳。
三、外调制器光频梳在信道化接收中的应用研究1. 信道化接收技术概述信道化接收技术是一种将光信号分解为多个子信道的技术,通过对每个子信道进行独立处理和接收,提高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 外调制器光频梳在信道化接收中的应用外调制器光频梳在信道化接收中具有重要应用。
通过将光频梳分解为多个子信道,可以实现光信号的并行处理和接收,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带宽利用率。
同时,由于每个子信道具有独立的频率成分,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灵活控制和调节,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具体应用方法包括:将外调制器产生的光频梳输入到信道化接收系统中,通过滤波器和解调器等器件将光频梳分解为多个子信道。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