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案

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张昌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中西美术作品的绘画观念与绘画方法的不同,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真挚情感和热爱。

2、教学重点:

①、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手法。

②、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空间表现原理。

3、教学难点:领会中国山水画意境

4、教学方法:展示法、讨论法、实践法、游戏法、讲故事法、列表比较法

5、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绘画作品

6、学具:搜集资料、笔记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一个让人心情盛开绽放的地方,他远离城市的拥挤和喧嚣,抚慰着我们内心的疲惫和烦躁。现在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深深呼吸这满山满土的新鲜空气。

通过聆听大自然的声音,用回归自然的真实启发学生对于画面的想象。

学生回答:有鸟叫、溪水、风、树等等

教师评价:同学们都描绘的非常生动。

美好的大自然同样给艺术家带来了创作的灵感,那么在中国古代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中,这些艺术家是怎样表达对于大自然的感受呢?

2、通过直观的作品感受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表现手法(中方——写意,西方——写实)的不同,并通过图片对比的游戏进一步地理解产生中西方传统绘画风格差异的因素。

3、为什么有这种差异?(用图片直观展示中西方在生活方式、意见的表达、处理问题和聚会的不同,揭示产生绘画风格的差异)

(二)绘画观念上的对比

1、中国山水:

视频:《山水清音》带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山水画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山水画独特的笔墨的韵味。

欣赏:五代宋元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山水画的写意性,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南宋与北宋作品的风格差异。

山水画原作展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作品风格。

★意境:《寒江独钓图》

A、让学生去联想诗句,并一起朗诵唐柳宗元《江雪》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会作品中所表达的“寒”和“独”

C、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画的感受——“诗情画意”

D、通过画面分析总结中国山水画表现手法,线造型,极大的留白是雪是天画家没有表明,通过主体说明和我们对画面的联想,正可谓是天水一色,空旷渺茫。

事实上学生的这种感受就是画面的意境,引出意境的定义。

作品欣赏: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雪图》马元(宋)——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六君子图》倪瓒(元)——远望云山隔秋水,近有古木拥拔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让学生发现最有特色的构图“三段式构图”,分析远景——三五座山平缓铺开;近景——树;中景——水,留白“不见人迹,不见帆影,不见飞鸟,但却让人感觉到一片空旷渺茫的水域)

《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老人在91岁应老舍先生邀所画。学生讨论这幅画体现的“十里”、“蛙声”在哪里?

总结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虚实相生,独画处均成妙处,意在言外“此时无声胜有声”

2、西方风景画

欣赏:《维文霍公园》

如果说中国山水画是如此因心造景,那么西方风景画就是另一番景色了。带领学生到英国的《维文霍公园》,哪里是怎样的景色呢?

学生感受:西方风景画对于自然的质朴与真实的描绘,激励学生积极畅谈个人的感受。

教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认可。

与《寒江独钓》比较表现方式,创作观念(西方——真实再现自然,中方——意境的表达)

作品欣赏:让学生加强体会西方绘画的栩栩如生。

《松树林》希什金(俄),《橡树景色》卡拉姆(挪威),摩特枫丹的回忆》科罗(法),《海》库尔贝(法)

绘画观念:

中国山水:追求写意地表现山水,以重心略物的意境感染人

西方风景:追求写实地再现自然景物,以栩栩如生的真实打动人

(三)绘画方法上的对比

1、西方风景画:

驻足于乡间村道,让学生观察透视变化,并找寻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路灯、民居、火车轨道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西方风景画的:

空间表达:焦点透视

色彩空间透视:用图片引导的方式加强理解

学生练习:①让学生找景色远近的色彩空间透视,②利用《干草车》有光没光条件的变化,巩固对于西方古典绘画空间透视的理解。

2、中国山水画:

视点游戏:让学生伸出双手放在面前,用手的远近移动看手纹的清晰度,发现一个道理,当我们的视线放到一个物体上时,周围其他物体是容易虚化的。

欣赏《千里江山图》仿佛眼前画面是随着视点的移动而移动,移步换景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山水画的“散点透视”。

讲小故事:唐玄宗感觉嘉陵江山水特别美,就命吴道子前去写生。吴道子回来,唐玄宗给他要画稿时,他说“我没有画稿,嘉陵江山水全在我心中”。唐玄宗随即让其在大厅上作画,吴道子不到一天时间就把嘉陵江三百里风光描绘的淋漓尽致。

体现了画家怎样的创作思维方式?

“搜尽奇峰打草稿”画家游离山水,融进在心,经过整理升华,把它表现出来。——足见中国山水画创作方式“大气”。

中国山水画表达空间方法“三远法”让学生对号找作品。

文字游戏:“三、山、之”帮助学生理解“三远”。

像“三”一样平原辽阔,谓之平远;像“山”一样巍峨挺立,谓之高远;代表平远;像“之”一样重叠曲折,谓之深远。

结合图片欣赏与分析,了解山水画的“虚实相生”。

3、中西对比明显区别:

西方风景画:面面俱到,不留一点空白。

中国山水画:有很大的空白

通过提问回顾《寒江独钓图》中大量空白,仍能感觉到音波浩渺的江水;《雪图》中有空白仍能感觉到积雪浮云的意境——中国山水画采用的虚实相生。西方风景画具有非常强的色彩视觉冲击力;中国山水画颜色较少,注重主观高度提炼的绘画方法。

4、总结绘画方法:

中国山水画:侧重运用主观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创造山水,天人合一。

如“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语)、可视可游可居、“三远”法、

散点透视等等。

西方风景画:侧重运用客观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描绘风景,天人相对。

如固定的对象、固定的视点、规定的时间、固定的光线、焦

点透视等等。

(四)练习题的训练进行知识巩固

通过学习学生的创作欲望被调动起来,用提供工具让学生创作一幅心中的山水或风景画。

教师走进课堂,进行创作指导,同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名家名作引导。

学生作品展示,让作者向同学们表述个人创作思想。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创作,及时给予鼓励(赏识教学),并给予最美的期望。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体会到人类对自然的情感,它不分年代、国界、民族,凭借着对人们内心饱含的激情,表达对自然的真情和热爱。希望今后同学们能继续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