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山水画》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6.55 KB
- 文档页数:8
第6课水墨山水画-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将介绍水墨山水画的概念与特点,并对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进行详细解析和讲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2.熟悉水墨山水画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绘画技巧。
3.掌握使用水墨山水画工具进行绘画的方法。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1.水墨山水画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绘画技巧。
2.如何使用水墨山水画工具进行绘画。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水墨山水画工具。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课程导入教师应向学生讲述水墨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情况。
然后,与学生一同赏析一些经典的水墨山水画作品,让学生了解水墨山水画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特点。
第二步:基本构成要素和绘画技巧1.水墨山水画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山、水、云、石、树、鸟、兽等自然元素。
–水墨笔墨与墨韵。
2.水墨山水画的基本绘画技巧包括:–灵活运用水墨笔墨进行创作。
–使用不同的笔触和笔墨技法,形成不同的效果和意境。
–表现自然景色的变化和特点,如山势、水流、云雾等。
第三步:使用水墨山水画工具进行绘画1.学生使用水墨山水画工具进行实际练习,良好地感悟和掌握水墨山水画的绘画技巧。
2.学生进行个别的绘画实践,并相互评价,提些建议。
第四步:综合实践学生根据何止绘画水墨山水画,结合对山水画的理解,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六、教学验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绘画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七、教学延伸艺术源于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观察和表现自然景色。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不断提高艺术表现力和创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通过教师的解析和讲授,学生对水墨山水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
但是,教师也发现,学生的绘画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问题。
因此,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更加细致、周到的自我评价和改进。
水墨山水画教案说课稿中班教案标题:水墨山水画教案说课稿(中班)一、教学目标:1. 认识水墨山水画,了解其特点和起源。
2. 培养幼儿欣赏、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3. 通过绘画,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水墨山水画的特点和起源。
2. 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展示水墨山水画的图片或实物。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汁、宣纸等。
3. 准备幼儿喜欢的山水画图片或故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观察展示的水墨山水画图片或实物。
-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画吗?它有什么特点?- 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了解水墨山水画(10分钟)- 讲解水墨山水画的起源和特点,简单介绍中国传统绘画文化。
- 向幼儿展示不同的水墨山水画作品,让他们观察并描述自己喜欢的画面。
- 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水墨山水画的感受和想法。
3. 绘画实践(20分钟)- 给每位幼儿发放绘画工具和材料。
- 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山水画图片或故事,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教授幼儿使用毛笔和墨汁进行绘画,指导他们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
- 鼓励幼儿勇敢尝试,不拘泥于形式,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让每位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绘画的过程和感受。
-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赞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提供建议和指导,帮助幼儿进一步提高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1. 继续探索中国传统绘画文化,了解其他类型的中国画。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欣赏自然风景,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绘画表现。
2.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对水墨山水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鼓励幼儿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和机会。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6水墨山水画 | 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水墨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和绘画技巧,学会运用毛笔、水墨、宣纸等工具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掌握水墨画的用笔、用墨、用水、构图等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中国水墨画的热爱和欣赏,激发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水墨山水画的历史背景与艺术特色:介绍水墨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画坛的地位,解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绘画工具与材料:认识毛笔、宣纸、墨汁、水等基本工具和材料,了解其特性和使用方法。
3. 绘画技巧与步骤:学习用笔的粗细、干湿、浓淡变化,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学会从局部到整体的绘画过程。
4. 作品欣赏与创作实践:赏析经典水墨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实地写生或自由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巧进行简单的山水画创作。
2.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笔墨浓淡、干湿的变化,以及如何构图使画面和谐。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经典水墨山水画图片、示范用毛笔、宣纸等。
学具:每位学生一套毛笔、宣纸、墨汁、调色盘、水杯。
1. 导入:通过展示经典水墨山水画,引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和兴趣。
2. 新授:讲解水墨山水画的历史、艺术特点、工具材料、基本技巧和步骤。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水墨山水画的绘画过程,强调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跟随教师指导,进行水墨山水画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主题:五年级上册美术水墨山水画主要内容:水墨山水画简介、工具材料、基本技巧、绘画步骤、作品欣赏、创作实践。
作业设计作业一:每位学生完成一幅水墨山水画的创作,要求构图完整,用笔大胆。
作业二:写一篇关于水墨山水画的欣赏心得,分享自己的创作体验。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特别是对学生绘画技巧的指导是否到位,以及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
水墨山水画教案教案名称:水墨山水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水墨山水画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学习水墨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技法。
3. 提高学生对自然风景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展示传统水墨山水画的图片和作品。
2. 提供绘画工具,包括毛笔、墨汁、水彩纸等。
3. 准备一些山水风景的照片或图片作为参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传统水墨山水画的图片和作品,介绍水墨山水画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讨论山水画的表现主题和常用的构图元素。
2. 实践(30分钟)讲解水墨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技法,包括:远近分明的层次感、周围留白的处理、线条的运用、墨色渲染等。
引导学生观察参考图片或照片中的山水风景,根据所学的技法进行练习绘画。
3. 创作(20分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山水风景,根据所学的构图和技法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加入自己的观点和表现方式。
4. 展示和分享(1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分享。
鼓励学生从艺术角度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论和评价,促进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水墨山水画的特点和基本技法。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创作,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观赏更多优秀的水墨山水画作品,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2. 鼓励学生在户外进行实地写生,观察和感受自然风景,更好地表现在画作中。
3. 引导学生尝试其他绘画媒介或风格的山水画,例如彩铅、油画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表达方式。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6课水墨山水画 | 苏少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和技法。
2.熟悉墨的运用方式,掌握水墨山水画技法。
3.发挥想象和创造力,自由表达山水风景。
4.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水墨笔、毛笔、墨汁、水、宣纸、清洁纸、水杯、水盆、毛巾等。
2.教学环境:安静、整洁、充足的自然光。
3.教学平台:黑板、教师讲台。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其中的山水景观,引导学生寻找山水画的特点。
2.介绍水墨山水画的历史和概念。
第二步:讲解
1.着重讲解山、水、云、石的绘制技法。
2.介绍墨汁的运用方法和毛笔的握法。
3.带领学生练习毛笔写字,锻炼手腕灵活度。
第三步:实践
1.小组配合,相互观摩练习,学生用大笔进行山石线条勾勒。
2.练习画浅水、草木等自然物。
3.进一步练习墨彩浓淡和山水关系的处理。
第四步:创作
1.学生依据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张山水画。
2.引导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进行细节在创作过程中的运用。
第五步: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2.教师对于学生的画面取长补短、启发鼓励。
四、教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山水画的概念,更学习到了水墨手法的基本技能,以此为基础,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创作,增强了学生的美术艺术修养,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和美学观念。
我们要运用教材的教育资源,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永远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第6课《水墨山水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水墨山水画的笔墨技巧。
掌握山石“勾、皴、擦、染、点”的基本方法和树木“点叶”多样方法,以及山水小品的表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讨论、游戏、练等教学活动体验水墨山水画欣赏表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性研究活动,培养学生感受水墨山水画意境之美,提升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中国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独立于隋唐,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
传统上中国山水画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一直是山水画演绎的主线。
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人的性情、情感。
本课教材展示了各类名家山水画,通过赏析和尝试,让学生了解水墨山水画基本的“勾、皴、擦、染、点”的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笔墨技法,培养学生关注自然,从文化情境中感受水墨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学生情况: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
通过系列水墨画的单元研究,对于水墨工具和“笔墨”有一定的了解。
初步掌握了基本的笔墨技法。
但同时,学生对水墨山水画的“意境”了解不多。
创作时,如何大胆表现自然风光,同时具备山水的意境之美,成为本课教学的关键。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研究山石“勾、皴、擦、染、点”的基本方法以及树木多种“点叶”的方法,完成一幅水墨山水画。
教学难点:感悟水墨山水画的笔墨、虚实、意境之美。
4教学过程4.1教学活动1【导入】风景如画,导入揭题:一)欣赏富春江与《富春山居图》,感受诗情画意:1.PPT欣赏系列的富春江美图。
师:同砚们,我们先乘着船儿游山玩水。
欣赏一番美丽的富春江。
美丽的富春江美轮美奂,意境优美。
有一位了不得的元代大画家XXX爷爷描画了一幅《富春山居图》2.PPT视频播放《富春山居图》剪辑,学生观察后学生抢答。
教案设计: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6水墨山水画|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水墨画艺术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表达自然的情感和能力。
教学内容:1. 水墨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 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运用。
3. 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和创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水墨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难点: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运用,以及艺术表现和创作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毛笔、墨、水、宣纸、山水画教材或图片。
2. 学具:毛笔、墨、水、宣纸、画纸、画架、水盆、毛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水墨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一些山水画作品,让学生对山水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基本技法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讲解毛笔的使用方法和墨的调色技巧。
2. 示范构图和笔墨运用,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创作过程。
三、创作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或图片,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欣赏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水墨山水画,尝试创作一幅更具个人风格的山水画作品。
2. 让学生观察自然风景,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为下一节课的创作做好准备。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水墨山水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了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创作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使他们在创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也通过作品欣赏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水墨山水画|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水墨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技法,通过观察、体验、创作,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临摹、创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提高绘画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和创作水墨山水画,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水墨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介绍水墨山水画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地位。
2. 水墨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学习水墨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等基本技法。
3. 水墨山水画的构图和意境:学习水墨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和意境表达,如何通过画面传达出山水的气势和韵味。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墨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构图原则。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出山水的意境和韵味。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墨山水画作品、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颜料、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水墨山水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新授:讲解水墨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基本技法、构图原则和意境表达,让学生对水墨山水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示范:现场示范水墨山水画的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墨画的绘画技法。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水墨山水画的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1. 水墨山水画2. 内容:起源、发展、基本技法、构图原则、意境表达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一幅水墨山水画的创作2. 选做题: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水墨山水画作品,进行临摹课后反思本次课程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评价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水墨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构图原则,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水墨画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小学水墨山水画教案导语:通过对名作欣赏,了解水墨山水画的历史演变、表现语言、风格特征,并对一件山水画作品尝试进行欣赏评述。
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小学水墨山水画教案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小学水墨山水画教案1教材分析:水墨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本课是小学第一次接触水墨画,所以本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水墨画的工具,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掌握水墨工具的性能,初步尝试用笔、用水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
因为面临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所以本课是以游戏的方式呈现,主要内容是用笔和用墨两个方面,以及文房四宝和中国画的相关基础知识,在用笔这方面又分直线运笔、侧锋、滚笔和点笔等多个层次,力争从简到繁,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有序地进行游戏,根据本课使用的相关材料和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的知识,我分别把四组分成云纸组、香墨组、清水组、神笔组进行组织和教学。
教学目标:1.了解体验中国画的绘画特点和工具的使用。
2.通过尝试练习,体验中国画用笔和用水的特性。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的工具和尝试水墨的特性。
教学难点:毛笔、水份的控制。
教学准备:教具:毛笔、墨汁、宣纸及其他各种纸影视文件、脸盆、范画等。
学具: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工具。
二、导入新课:小朋友都喜欢玩游戏,老师也喜欢玩游戏,今天这节课就是游戏课,今天的游戏不光是你、我,老师还带来了几个新朋友——毛笔、墨水、宣纸、水,这些朋友虽然不会说话,但都很有本领,大家在游戏中要仔细观察并记住它们的本领。
老师一一介绍墨水、毛笔、碟子、宣纸等材料。
游戏有游戏的规则,为了看看那个组在游戏中最遵守游戏的规则,老师把我们四个组分成云纸组、香墨组、清水组、神笔组,老师将表扬好的组。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贴近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要仔细观察并记住它们的本领”,提出学习内容,让学生带着目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