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3节 硫的转化(第1课时) 学案精品教育.doc.doc
- 格式:doc
- 大小:145.02 KB
- 文档页数:17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3.3 硫的转化(2)教案鲁科版必修1一.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之一在于氧化性和还原性。
而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正好能够体现各种含硫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本节教材突出了“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硫的转化”的观点,从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接触含硫元素的物质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进而探讨硫的主要性质——氧化性和还原性。
然后以探讨硫的主要性质的思路和方法为基础,借助方法导引,在实验室中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从中总结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最后通过介绍“硫酸的工业生产”和“酸雨及其防治”的有关知识,体现硫的转化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二)知识框架(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1、实用性和教育性。
教材从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到了解生产、生活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既体现了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又激发了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热情。
2、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
教材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在关注获取知识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
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硫单质,了解硫磺的主要性质;2、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归纳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3、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实例,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在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研究化学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知道“功”与“过”的关键取决于人类对化学知识所掌握的程度,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责任感。
第三章第三节硫的转化学案11月25日1、认识硫单质,了解硫磺的主要性质;2、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归纳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3、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实例,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在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第一课时1、硫硫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存在状态、硫单质常存在于。
⑴物理性质硫单质俗称。
在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色或色的固体;很脆、易研成粉末;溶解性:于水,于酒精,于二硫化碳;硫的熔点、沸点都不高。
联想:(1)过氧化钠颜色(2)如何除去试管上残留的硫?硫的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和。
⑵化学性质①与金属反应铁与硫:。
反应现象:结论:联想:a、铁与氯气的反应b、铁与氧气的反应总结:氯气、硫的氧化性强弱铜与硫:。
小结:硫与金属反应规律。
氯气与金属反应规律。
②与非金属反应H2 +S △H2S,该反应表现了硫的性。
S+O2△SO2,该反应表现了硫的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燃烧时;在纯氧中燃烧时。
总结: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的物质有哪些?练习1、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A、SO2B、CuS C、H2S D、HCl总结:从化合价角度分析硫的化学性质,硫单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为,处于中间价态,既有又有。
③与某些化合物的反应S +2KNO3 +3C==== K2S +3CO2↑+N2↑(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了解黑火药成分,一硫二硝三木炭(3)硫的用途硫黄主要用于制造硫酸、化肥、火柴及杀虫剂等,还用于制造火药、烟火爆竹等。
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B.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C.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E.单斜硫和斜方硫都是硫单质练习3、某同学做完硫的实验后,发现试管内壁上的硫很难除去,请利用所学知识,帮他除去。
第三章 第三节 硫的转化1.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B .该硫酸50 mL 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10.3L SO 2C .配制250 mL 4.6 mol/L 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62.5 mLD .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 2.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 2SO 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 .NaOH 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 2C .湿润淀粉KI 试纸未变蓝说明SO 2的氧化性强于I 2D .品红试纸、沾有KMnO 4溶液滤纸均褪色都能证明 SO 2的漂白性3. 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 2气体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品红溶液③ 溴水;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A .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4.A .①②⑤B .①③④⑤⑥C .①②③④⑥D .全部5. 工业上从含硒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与硝酸钠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再与盐酸共热,硒酸被转化为亚硒酸:湿润淀粉KI 试纸KMnO 4溶液O H Cl SeO H SeO H HCl 2232422+↑+=+,将SO 2通入亚硒酸溶液中,即析出单质硒。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H 2SeO 4氧化性弱于Cl 2B .析出1mol Se 需1mol SO 2参加反应C .H 2SeO 3 氧化性强于H 2SO 3D .上述硒酸转化为亚硒酸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Cl 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后溶液变成无色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三氧化硫 D.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浓的氯化钙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7.两份硫粉各a g ,分别与H 2、O 2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化合,将生成的气体混合并恢复至室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析出2a g 硫B .析出 mol SC .剩余0.5a mol 气体D .剩余气体8. 实验室水银不慎洒在桌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 A.用硫粉盖住 B.立即扫除掉 C.立即洒水 D.用沙土盖住9. 在3S + 6KOH = 2K 2S + K 2SO 3 + 3H 2O 反应中,作氧化剂的S 原子与作还原剂的S 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2B .2∶1C .1∶3D .3∶110. (NH 4)2SO 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 4)2SO 4=N 2↑+6NH 3↑+3SO 2↑+SO 3↑+7H 2O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BaCl 2溶液,产生的沉淀为( ) A .BaSO 4 B .BaSO 3 C .BaSO 4 和BaSO 3 D .BaS二、非选择题11.常温下,将铁粉与硫粉混合,不发生反应。
硫与二氧化硫[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含硫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以及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
2.掌握硫单质和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
3.针对硫和二氧化硫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一、自然界中的硫1.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1)硫元素的存在①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②存在范围:存在于海洋、大气和地壳及动植物体内。
(2)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2.认识硫单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根据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两角度理解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H 2S -2、Na 2S -2、Fe S -2←――――――――被还原S 0――→被氧化S +4O 2、S +4O 2-3 (1)硫与金属反应规律①硫在一定条件下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相应金属硫化物。
②硫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
③常温下硫粉易与汞反应,Hg +S===HgS ,撒落金属汞时,可用硫黄粉覆盖。
(2)硫与热的碱溶液反应为3S +6NaOH=====△2Na 2S +Na 2SO 3+3H 2O ,硫表现氧化性和还原性。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 B.试管内壁上的硫黄可用二硫化碳清洗C.过量的硫跟铁反应生成Fe 2S 3,表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答案 B解析 A 项,硫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错误;B 项,硫溶于二硫化碳,正确;C 项,硫与铁反应时,硫得电子做氧化剂,但反应产物为FeS ,与铁和硫的用量无关,错误;D 项,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都只生成二氧化硫,燃烧产物与氧气用量无关,只是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错误。
思维启迪(1)不论氧气是否过量,硫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都只能生成SO 2,不能生成SO 3。
(2)硫与O 2等较活泼非金属反应时表现还原性,硫与H 2、金属反应时表现氧化性。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硫1.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不能成立的是( )A .H 2SO 4――→微生物S B .H 2SO 3――→微生物H 2S C .Cu ――→稀硫酸Cu 2+D .SO 2在大气中转化为SO 3解析:选C 。
从硫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可以判断A 、B 、D 均正确;Cu 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C 项不正确。
2.下列化合物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①CuS ②F eS ③Al 2S 3 ④Fe 2S 3 ⑤Cu 2S ⑥FeCl 2⑦H 2S ⑧FeCl 3A .②③⑤⑦⑧B .①④⑥⑦C .②③⑤⑥⑦D .④⑥⑦⑧解析:选A 。
硫与Cu 或Fe 反应只能生成Cu 2S 或FeS ,而不能生成CuS 或Fe 2S 3;氢气与硫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反应:H 2+S=====△H 2S 。
3.实验室常用热的NaOH 溶液洗去试管上沾有的硫,在清洗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是( )A .2∶1B .1∶2C .5∶6D .6∶5解析:选A 。
发生的反应为6NaOH +3S=====△Na 2SO 3+2Na 2S +3H 2O ,显然被还原的硫与被氧化的硫物质的量之比为2∶1,即做氧化剂的硫与做还原剂的硫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硫是一种淡黄色能溶于水的固体B .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地下水里C .硫是黑火药的主要成分D .一些动、植物体内也含有硫元素解析:选A 。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是黑火药的主要成分。
自然界中硫元素广泛存在于海洋、大气和地壳中,乃至动、植物体内,火山喷发时,地壳中的硫元素会随之进入大气和水中。
5.用短线连接Ⅰ和Ⅱ中相关内容。
Ⅰ Ⅱ①S②H 2SO 4 A .酸性氧化物③SO 2④SO 3 B .盐⑤Na 2SO 4·10H 2O⑥石膏 C.非金属单质⑦H2S⑧H2SO3 D.酸答案:①—C ②—D ③—A ④—A ⑤—B ⑥—B ⑦—D⑧—D。
第2课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学习内容】一.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一)预测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性质<二)硫的几种常见的化合物1、SO2的性质A: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色气味的毒气体,易溶于水且生成,说明二氧化硫是一种氧化物。
NNLTlycw2PB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与CO2性质相似)SO2+H2O=== <是它的酸酐)SO2+NaOH=== + <SO2少量)SO2+NaOH=== <SO2过量)<2)氧化性:SO2→S<3)还原性:SO2→SO42-<4)漂白性:现象:将SO2通入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很快变为溶液。
再加热后,无色溶液又重新恢复为色。
原理:。
NNLTlycw2P[总结]总结学过的有漂白性的物质,并分析它们的漂白原理有何不同?[迁移应用]①将SO2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褪色,而将Cl2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先,后。
NNLTlycw2P②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的混合气体通入到品红试液中,发现品红并不褪色。
解释其原理。
2、浓H2SO4的性质A:物理性质:通常浓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难挥发,与水以任意比混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热。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水或溶液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NNLTlycw2PB:化学性质:<1)强氧化性①与金属的反应浓H2SO4+Cu△ + +[思考]<1)此反应中表现了浓H2SO4的什么性质?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2)反应规律:浓H2SO4+金属△ + +[合作探究]常温下,为何盛浓H2SO4的容器可以用铁<铝)制品?②与非金属的反应浓H2SO4+C△ + +[思考]1.在此反应中浓H2SO4表现了什么性质?2.浓H2SO4、稀H2SO4的氧化性有何不同?<2)吸水性将浓H2SO4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会。
第三节硫的转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硫单质,了解硫磺的主要性质;2、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归纳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3、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实例,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在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研究化学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知道“功”与“过”的关键取决于人类对化学知识所掌握的程度,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一)知识上重点、难点重点:硫、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
难点: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一)方法上重点、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
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播放录像】火山喷发【讲述】火山口黄色的物质即为硫单质。
硫磺有广泛的用途,可用于制硫酸、火药、烟花爆竹等,还可以用来制硫磺软膏医治皮肤病。
我们知道,物质的用途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硫单质的性质。
【板书】一、硫单质的性质【提问】1、物质的物理性质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认识?怎样认识硫单质的物理性质?2、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哪些?从化合价的角度推测,硫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推测,请设计出你的实验方案。
【讨论评价】学生讨论,教师评价各实验方案并做好表现性评价记录。
【演示实验】学生设计的合理方案可能较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演示。
<实验1>在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取少量硫粉,观察它的颜色、状态;然后向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酒精和二硫化碳,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 硫的转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认识硫单质,了解硫磺的主要性质;(2)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归纳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3) 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实例,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在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4) 形成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并从中使学生领悟物质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 通过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知道“功”与“过”的关键取决于人类对化学知识所掌握的程度,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知识框架二、自然界中的硫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 认识硫单质 生产、生活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接触含硫元素的物质以及了解硫磺的主要性质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归纳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 硫酸的工业生产,酸雨及其防治1.火山口黄色的物质即为硫单质。
硫磺有广泛的用途,可用于制硫酸、火药、烟花爆竹等,还可以用来制硫磺软膏医治皮肤病。
我们知道,物质的用途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硫单质的性质2. 不同价态的硫元素的转化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5-P86页了解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是如何转化的?问: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展示】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是如何转化的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硫单质的性质:探究一:硫的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分组实验】首先观察试剂瓶中硫的颜色和状态,通过实验知道硫的溶解情况实验步骤:①少量的硫粉加入试管中,加热至熔化,观察现象②在三个装有硫粉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蒸馏水、酒精、二硫化碳,振荡观察硫的溶解情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3章第3节第1课时自然界中的硫二氧化硫(含答案)1.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
2.掌握硫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SO2的性质。
细读教材记主干一、自然界中的硫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硫又有化合态硫,游离态的硫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发口附近,化合态的硫广泛存在于含硫矿物中。
二、认识硫单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硫的用途:制硫酸、化肥、火柴、杀虫剂、火药等。
三、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1.硫元素的化合价主要有-2、0、+4、+6。
2.当硫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含这种价态硫元素的物质可能具有氧化性,浓硫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3.当处于中间价态时(如S和S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4.当处于最低价态时(如H2S),含有这种价态硫元素的物质,只具有还原性。
四、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用途制硫酸、漂白剂、消毒剂和防腐剂。
[重点剖析]硫单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表现出还原性和氧化性。
1.表现还原性当硫与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反应时,通常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表现一定的还原性,如S +O 2=====点燃SO 2。
2.表现氧化性(1)当硫与H 2、部分金属等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反应时,通常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如:S +H 2=====△H 2S ,S +2Cu=====△Cu 2S , S +Hg===HgS 。
(2)在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中,硫的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化学方程式为:S +2KNO 3+3C=====△K 2S +3CO 2↑+N 2↑。
3.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硫与热的碱溶液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如3S +6NaOH=====△2Na 2S +Na 2SO 3+3H 2O 。
[特别提醒](1)在黑火药爆炸反应S +2KNO 3+3C=====点燃K 2S +3CO 2↑+N 2↑中S 0→K 2S -2,KN +5O 3→N2,C 0→C +4O 2,S 和KNO 3作氧化剂,C 作还原剂。
第三节硫的转化第一课时自然界中的硫(课前预习)一、自然界中的硫1.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1.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哪些(思考)(1)、从氧化还原角度预测硫的性质:。
2.火山爆发后地表中不同价态的硫是如何转化?(画出转化关系图)火山爆发后地下中不同价态的硫是如何转化?(画出转化关系图)2.硫单质(1)物理性质存在同素异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性质硫是一种非金属单质,从物质分类的角度预测硫可以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1、硫能与绝大多数的金属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与铝反应硫与铜反应硫与汞反应(实验室用之除去洒落的汞)硫与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2).Fe与S反应实验中,只加热混合物一端就能继续反应,说明什么?(3)铁与硫的生成物中铁是如何验证(生成物不溶于水而溶于稀盐酸)(4)写出Fe与氯气反应方程式比较硫、氯气氧化性强弱,理由2、硫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氢气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黑火药爆炸所发生的主要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3CO2↑+N2↑,在此反应中硫表现什么性质?氧化剂还原剂各是什么物质?被氧化的物质和被还原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还原性,反应氧化性,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硫不如氯气氧化性强,硫与变价金属反应,一般生成(填高或低)价金属化合物。
(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叙述正确的是()A.硫单质为淡黄色的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B.硫单质质脆易粉碎,易溶于二硫化碳,加热易熔化C.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D.硫是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一种元素2.能够用于鉴别SO2和CO2的溶液是()。
第 1 页 第3节 硫的转化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硫 二氧化硫 [目标导航] 1.了解硫在自然界的存在,认识硫单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一、硫 1.硫元素的存在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海洋、大气、地壳中。 2.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 3.物理性质 同素异形体 俗名 颜色 状态 溶解性 熔沸点 斜方硫和 单斜硫 硫黄 淡黄色 固体 不溶于水,微溶于 酒精,易溶于CS2 较低
4.化学性质 (2)硫与金属反应规律: ①硫在一定条件下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 ②硫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毒性 水溶性 无色 刺激性 气态 比空气大 有毒 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与水反应: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SO2,溶液变红色,微热,溶液变紫色。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SO2H2SO3。 ②与碱反应:二氧化硫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SO2===Na2SO3+H2O(碱过量)或NaOH+SO2===NaHSO3(SO2过量)。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二氧化硫与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SO2=====△CaSO3。 (2)漂白性: ①向品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振荡后溶液退色,再加热后,溶液颜色恢复红色。 ②SO2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可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3)还原性: 第 2 页
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催化剂△2SO3。 (4)氧化性: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 【练一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2)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木炭、硫黄要用到二硫化碳、水及过滤操作。 (3)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均作氧化剂。 (4)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物只是SO2。 (5)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CuS、CuCl2、Fe2S3、FeCl2。 (6)用蒸馏水清洗试管内壁残留的硫。 答案 (2)(4) 解析 (1)不正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虽然与化学活泼性有关,但不能把非金属性强弱作为唯一判断依据。如O、N、S非金属性较强,但自然界中有游离态的O2、N2、S;(2)正确,黑火药成分中的硫黄溶于CS2后过滤,将滤液蒸发得到晶体硫,滤渣再加水溶解过滤,滤渣为炭粉,蒸发滤液,浓缩结晶得到硝酸钾;(3)不正确,S单质显0价,属中间价态,遇到金属、H2时作氧化剂,遇到O2、F2等强氧化性非金属时作还原剂;(4)硫在空气中与O2反应只能生成SO2;(5)不正确,硫的氧化性较弱,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态硫化物。Cl2的氧化性较强,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氯化物,S与Cu、Fe反应分别生成Cu2S、FeS,Cl2与Fe、Cu反应分别生成FeCl3、CuCl2;(6)不正确,硫单质易溶于CS2且可以与热的强碱溶液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所以当试管壁上沾有单质硫时,可用CS2或热强碱液洗涤。 2.判断下列有关SO2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能使品红溶液退色。 (4)通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5)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 (6)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退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7)1 mol二氧化硫与足量水反应生成1 mol亚硫酸。 第 3 页
(8)实验室制备SO2时,多余的SO2可用碱液吸收。 答案 (4)(7) 解析 (1)正确,SO2+Ca(OH)2===CaSO3↓+H2O;(2)正确,SO2+H2OH2SO3,H2SO3
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3)正确,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退色;(4)不正确,由于盐
酸酸性强于亚硫酸,不发生复分解反应;(5)正确,SO2+2NaOH===Na2SO3+H2O,Na2SO3
+BaCl2===BaSO3+2NaCl,BaSO3+2HCl===BaCl2+H2O+SO2;(6)正确,SO2+Br2+
2H2O===H2SO4+2HBr,H2SO4+Ba(NO3)2===BaSO4+2HNO3;(7)不正确,1 mol SO2不能完全反应;(8)正确,2NaOH+SO2===Na2SO3+H2O。 3.下列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CO2 ②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气体一定是SO2 ③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消失,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④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退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通入的气体为SO2 ⑤先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说明通入的气体为SO2 ⑥Cl2和SO2通入品红溶液都退色,但退色原理不同 答案 ④⑥ 解析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还可能是SO2,①错误;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气体,还可能是Cl2、O3等,②错误;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呈红色是因为溶液呈碱性,通入SO2
后,SO2与NaOH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而红色消失,不是因为SO2有漂白性,③错误;通
入溴水中使溴水退色,说明气体具有还原性,气体被氧化,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气体被氧化为SO2-4,可以说明通入的气体为SO2,④正确;SO2、CO2与碱反应都生成能与BaCl2(或CaCl2)溶液形成白色沉淀的物质,⑤错误;Cl2通入品红溶液退色,是Cl2与H2O反应生成了强氧化性物质HClO,HClO氧化品红为无色,而SO2通入品红溶液退色是SO2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原理不同,⑥正确。 4.分析CO2与SO2的性质异同,作出下列选择。 (1)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SO2的是________。 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第 4 页
③使品红溶液退色 ④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退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2)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酸性KMnO4溶液 B.BaCl2溶液 C.足量澄清石灰水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A.通过品红溶液 B.通过澄清石灰水 C.先通过溴水,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4)SO2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退色或变浅,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的组合是________(填序号)。 ①KMnO4(H+,aq) ②溴水 ③碘水 ④氯水 ⑤Fe3+(aq) A.①⑤ B.②③④ C.全部 D.都不是 答案 (1)③⑤ (2)AD (3)CD (4)D 解析 (1)CO2、SO2在反应①、②、④的现象相同。CO2不与溴及Ba(NO3)2反应,而SO2+Br2+2H2O===H2SO4+2HBr,H2SO4+Ba(NO3)2===BaSO4↓+2HNO3。故选⑤。(2)酸性KMnO4溶液氧化SO2得硫酸,2NaHCO3+SO2===Na2CO3+2CO2+H2O,水溶液中BaCl2
与SO2不反应,Ca(OH)2与CO2和SO2均反应生成沉淀,故选A、D。(3)SO2、CO2都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先利用SO2的还原性,除去SO2,再检验CO2。(4)SO2能使KMnO4(H+,aq)退色,其原理是KMnO4(H+,aq)将SO2氧化为H2SO4,本身被还原为无色的Mn2+。SO2使卤水退色,其原理是卤水将SO2氧化为H2SO4,本身被还原为无色的HX:SO2+X2
+2H2O===H2SO4+2HX。SO2能使棕黄色的Fe3+(aq)颜色变浅,其原理是Fe3+将SO2氧化为H2SO4,本身被还原为浅绿色Fe2+:SO2+2H2O+2Fe3+===2Fe2++4H++SO2-4。SO2的漂白作用是SO2与有色物质的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且被SO2漂白的物质受热后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而以上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后溶液受热不能恢复为原来的第 5 页
颜色,故都不是SO2的漂白作用。 一、SO2与CO2的性质比较 1.物理性质 SO2 CO2 相同点 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密度都大于空气 不 同 点 气味 刺激性气味 无味 毒性 有毒 无毒 溶解性 易溶(体积比1∶40) 可溶(体积比1∶1) 2.化学性质 SO2 CO2 与水的 反应 SO2+H2OH2SO3 CO2+H2OH2CO3
与碱的反应 Ca(OH)2+SO2===CaSO3↓+H2O Ca(OH)2+CO2=== CaCO3↓+H2O
与盐的反应 CaSO3+SO2+H2O===Ca(HSO3)2 CaCO3+CO2+H2O===Ca(HCO3)2 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 SO2+CaO===CaSO3 CO2+CaO===CaCO3 弱氧化性 SO2+2H2S===3S↓+2H2O CO2+C=====△2CO
还原性 2SO2+O2催化剂△2SO3 SO2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Na2O2、H2O2、HNO3、Fe3+、氯水、溴水、碘水等氧化剂氧化 X2+SO2+2H2O===H2SO4+2HX X=Cl、Br、I 无 漂白性 有,不稳定 无 对环境 的影响 形成酸雨 引起温室效应
特别提醒 验证SO2和CO2性质时的注意事项 (1)SO2和CO2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所以当SO2和CO2同时存在时,要想证明CO2的存在,应该先将SO2除去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2)CO2和SO2混合气体鉴别的实验题,品红溶液经常要使用两次,分别用于检验SO2
的存在以及证明SO2是否被除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