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假山在园林中的功能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2
山石在园林中的应用
山石在园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可以作为景观元素,也可以用来创造环境和气氛。
以下是山石在园林中的一些主要应用:
1.假山造景:山石是假山造景的主要材料。
通过堆叠山石,可以塑造出各种形状和纹理的假山,为园林增加立体感和层次感。
假山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平衡,以营造出自然和谐的美感。
2.驳岸石景:山石也可以用于驳岸的处理。
在园林的水体边缘,堆叠山石可以形成自然曲折的驳岸线,同时起到护坡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驳岸石景要与水体和周围环境相互映衬,形成优美的水景。
3.踏步石景:在园林中,山石还可以用作踏步。
将山石加工成适合作为踏步的形状,嵌入地面,可以起到划分空间、丰富地面景观和引导游览路线的作用。
踏步石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行走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4.孤赏石景:选取形状奇特、质感良好的山石,单独放置在园林的显眼位置,可以作为孤赏石。
孤赏石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质感吸引人们的目光,成为园林中的焦点。
孤赏石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石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平衡,以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气氛。
总的来说,山石在园林中的应用需要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和设计理念来确定。
无论是作为假山、驳岸、踏步还是孤赏石,山石都能为园林增添自然的气息和人文的韵味,提升园林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浅析置石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关键词】现代园林;置石;应用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山体局部的组合,它不具备完整的山形。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他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在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
在现代园林中,山石也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置石组景不仅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能陶冶情操,给人们无穷的精神享受。
石玲珑剔透,有远古之意;石如抽象雕塑,有现代之感。
千姿百态的置石丰富了园林的内涵。
因而,置石在现代园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笔者从置石石材的种类、选石的原则、置石与其他造园要素的组景等方面,分析了置石在现代园林中的造景手法。
1.置石石材的种类及特点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石多,奇石种类层出不穷,堪称世界奇石之王国。
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就取灵璧石作特磬,到了战国时期已有贡石之文献记载。
宋代杜结撰写《云林石谱》就已记录了116种石材;明代林有麟著有《素园石谱》,记录了100余类石种;明代计成根据石材的不同石性及造型特点,分门别类对石材进行归纳简述,在《园冶》中共收录了15种山石。
欣赏奇石之风一直绵延不断,迄今已不下数千年的历史,并形成了一门世界上独一无二、博大精深的奇石文化。
在现代园林中,常用的石材大致如下。
1.1石灰岩类一是太湖石类。
质坚硬,“叩之微有声”,轮廓柔曲,纹理纵横,脉络起隐,环洞透漏,面多坳状。
石材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透空玲巧,适宜特置或叠石。
二是象皮石。
质软而少光泽,多皴细纹,少环洞,色灰,常加杂白色细纹,很像大象的皮肤,因之得名。
三是龙潭石。
质坚色青,纹理、环洞同太湖石。
四是钟宫石。
为沉积岩,色青纹少,多皴少透,有层次的纹理。
五是灵壁石。
质硬,叩之有声,面有坳坎,有婉转迴折之势(多呈“之”字),可与太湖石媲美。
大部分灰黑色,也有白色。
是一种较高档的石料,适宜特置。
六是英石。
质坚而脆,叩之有声,有迴折之纹裂,淡青灰色,白脉笼络。
浅析在园林中假山施工的技术与特点摘要:园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一部分,他不同于植物、建筑、水体是一个小尺度的概念,但强调了不同石材的协调统一与有机结合。
本文从假山的石材、前期准备、工具选择、堆叠方法与要点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假山的施工,希望能对目前假山的施工起到帮助和引导。
关键词:假山;叠石;园林中国造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以及古代美学的深刻思想,决定了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形成和发展,也决定了假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1]。
假山塑造园之地形骨架,构成园中之景,划分园之空间等,园林之所以能够体现“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特点,主要得之于叠山这一高级艺术的创作,所以中国古典园林几乎达到了无园不山,无园不石的地步。
1.概述假山指在园林和住宅的庭园内人工堆砌的石景。
假山按材料可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相间的山(土多称土山戴石,石多称石山戴土);按施工方式可分为筑山(版筑土山)、掇山(用山石掇合成山)、凿山(开凿自然岩石成山)和塑山(传统是用石灰浆塑成的,现代是用水泥、砖、钢丝网等塑成的假山。
按在园林中的位置和用途可分为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室内山、壁山和兽山。
假山的组合形态分为山体和水体。
山体包括峰、峦、顶、岭、谷、壑、岗、壁、岩、岫、洞、坞、麓、台、磴道和栈道;水体包括泉、瀑、潭、溪、涧、池、矶和汀石等。
山水宜结合一体,才相得益彰。
2.假山的材料2.1自然山石随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假山叠石渐渐盛行,所以石的品类也就随着需求逐渐增多。
《云林石谱》由杜绾著于宋代,其内所收录116多种石材。
著于明代的《素园石谱》也记录了百余种。
但其中很多属于盆顽石,不能用来堆山。
明代造园大家计成所著《园冶》中所记录的10余种山石,大部分可以用来堆山。
根据文献记载,并与现存假山对照,山石品类有以下几类:太湖石、房山石、黄石、青石、青云片、象皮石、灵璧石、英德石、剑石等。
另外还有黄蜡石、花岗岩石蛋等,也用于园林小品。
园林工程中的假山施工技术分析作者:陈韩珍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8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加快,为了满足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及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和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在我国各地掀起了一阵园林建设的高潮。
全国各地新建城市,或扩大城市规模,随之带来的是园林的绿化建设的空前发展。
在现代,城市的园林绿化景观已经成为了影响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城市形象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于新机遇下,园林绿化工程的快速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绿化施工市场的突起,导致越来越多的竞争。
假山的施工技术在园林工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可忽视。
【关键词】城市建设园林绿化园林工程假山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一般来讲,城市园林绿化就是建立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上,采用合理工程技术,加以艺术修饰,通过增加植被、铺设园林道路以及增加特别风格的建筑等方法,从而营造出一个适合人们休闲、户外活动、或拥有其他特殊性质的优美环境。
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相对而言,对于园林施工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加强绿化施工管理,不仅仅对于企业可以增加利润和提高影响力,同时对于社会来讲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达到绿化建设的目的。
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现状1.体制不完善。
我国经济突然增速是近几年来的成就,短期内,各行各业都开始兴起,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也取得重大发展和突破。
由于成长时间比较短,加上快速发展,各单位过分看重园林绿化施工工程的结果,而忽略工程中的管理与控制。
目前,广泛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定体制时考虑不周全、可行度不高等等问题。
2.管理力度不够。
无论是园林建设设计初期阶段,还是具体施工阶段、收尾阶段,各项目存在与计划预期对比,只要在预期范围就觉得不需要进行管理控制。
踢出市场物价上涨压力和企业竞争力因素,仅仅是符合与计划预期就不采取管控手段是绝对不可的。
随之带来的将是工程质量的降低和企业生存压力的增大。
园林建筑小品的种类及其在园林中的用途园林建筑小品是指在园林景观中起到陪衬、点缀或装饰作用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它们不仅能美化园林环境,还能丰富人们游览园林的体验。
园林建筑小品的种类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小品及其在园林中的用途:
1. 亭子:亭子是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园林建筑小品,通常用于遮阳、休息和观赏景色。
亭子的种类繁多,有单檐、双檐、四合、六角等不同风格和形式的亭子。
2. 桥梁:桥梁是园林中常见的建筑小品,它可以连接两岸,也可以在湖面上起到装饰的作用。
桥梁的种类也很多,有弯桥、直桥、曲桥、拱桥等不同形式的桥梁。
3. 堆石、假山:堆石、假山是园林中常见的一种造景小品,它们常常被用来模拟山水景观,增加园林的山水意境和自然气息。
4. 雕塑:雕塑是一种以人物或动物形象为主题的装饰性建筑小品,它不仅能表现人物形象,还可以体现一种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雕塑在园林中常常被用来点缀公园、花园等场所。
5. 喷泉:喷泉是一种水景小品,它可以增加园林的动感和活力,同时也可以降低园林的气温。
喷泉的种类也很多,有喷泉池、喷泉柱、喷雾喷泉等不同形式的喷泉。
园林建筑小品的种类很多,它们在园林中的用途也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能够为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能够增加人们游览园林的体验。
园林绿化当中假山景观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摘要:随着园林建设业的飞速发展,假山造景施工已逐步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假山凭借其浑然天成以及宏伟壮观的景观特效,能够有效提高园林建设的视觉冲击力。
在园林建设期间,通过合理利用假山规划施工,在美化环境的基础上,还可以给人一种美好的自然体验,使其真切的感受到置身于山水之间的感觉。
本文先简述园林绿化假山景观作用及工程现状,然后分析了假山工程特点,为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施工准备阶段工作要点、施工过程技术要点,最后总结一些假山工程施工注意事项,希望对园林建设业的更好发展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施工技术;假山景观;园林绿化0 引言伴随着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与休闲场所的要求逐渐提高,园林绿化建设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加之假山是推动园林绿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创造园林期间,特别是古典园林,会用到大量的叠石布景。
但出于保护山石资源的初衷,严格把控山石的开采量。
所以,怎样有效提高假山景观施工技术,提高其施工质量,是当前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的关键。
1园林绿化当中假山景观工程特点1.1 分清主次,合理排布在社会大环境当中,到处可见的一种景物就是山,它的特点就是参差不齐,带给人一种不一样的美,在建设假山期间也需要注意这一特点,合理设计其外观形象,高度等问题,给人一种跌涾起伏、不对称美的视觉冲击,不要一成不变。
在施工与规划假山期间,应当将其放置于公寓或者住宅小区较为显眼的位置,让人民有一种过目不忘的感觉,以便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假山的具体位置还需要综合小区住宅与公园的具体分布情况二确定,在创建假山曲线时需要做到突出,彰显假山的曲线特点,在相关建设方面,也应当做到假山特点合理搭配,这样在建设完假山以后才能确保其美观性要求[2] 。
正是如此给假山景观工程施工带来多样性,施工过程更具灵活性。
1.2 虚实结合,营造氛围中国历年发展的文化特点就是虚实结合,在建设假山过程中,除了要确保假山及其周围景物的科学搭配,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充分利用虚实结合的设计方法来建设假山,利用真实的假山,给前来参观的人们一直假山胜似真山的视觉冲击,充分展现园林绿化建设当中假山的特点。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假山设计作者:潘然杨舜来源:《砖瓦世界·下半月》2019年第12期摘要:假山是中国传统园林的标志性元素,设计制作长期以来以工匠传承为主要手段,由于山石材料形态上的差异,导致设计及表达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假山的设计应注重师法自然、汲取文脉,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基础上体现假山的观赏、游览及生态修复等具体功能,传承创新,制作精品。
关键词:师法自然;丘陵地貌;传承创新中国传统园林以师法自然为造园宗旨,山石是自然景观的主要载体之一。
叠石构山源远流长,从两晋南北朝置石开始,宋朝时期出现寿山艮岳,到明清时期进入鼎盛。
不论北京皇家宫苑还是苏州私家宅院,都把假山作为表现重峦叠嶂、林泉雅致等艺术形象的主要手段。
历史上,假山曾经是少数富有阶层精神享受的奢侈品,而在中华崛起、追梦圆梦想的当代,在城市公共空间、居住区、道路广场绿地中,假山的使用不断增多,从营建景观到修补自然创面,其作用在观赏和使用上得到了全面体现。
但由于山石艺术的设计及施工长期以来是以师徒传承的方式发展,相关的设计理念及原则较为宽泛,为进一步做好相关设计,梳理总结其设计原则如下:一、师法自然师法自然是以自然山水景致为师,揣摩其布局构成,评判其优劣,择其优效法其形,灵活运用到设计之中,展现不同的景观形态。
自然山水人工再现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丘陵起伏重峦叠嶂丘陵地貌由多个土丘聚合延展而成,坡峰起伏构成山体主脊。
主脊两侧坡面延展变化形成边坡和侧脊,在立面上重叠成屏风状,表现出重峦叠嶂的景观形态,很多假山的布局就是以此地貌为效法对象,构筑景观。
(二)悬崖耸立奇峰峭壁丘陵地貌亦常出现石峰和石壁的景观形态,石峰独耸或群立,形状千姿百态,如石林;石壁面阔,表面天工斧凿,纹理纵横交错。
这两种石景地貌是假山石峰的主要模拟对象及表达方式。
(三)溪涧蜿蜒流水跌宕丘陵地貌主脊与侧脊之间、侧脊与侧脊之间形成凹陷,通常落石堆积,聚水汇流,形成溪涧。
上端或为瀑布,或为涌泉;中段块石散置,曲折错落;末端滩石满布,和缓流水漫溢湖潭;呈现出丘陵地貌的典型特色,是设计假山、瀑布及溪涧的基本布局形态。
浅谈园林景观中景石的应用作者:金旭阳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2期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景石在古典园林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对于现代园林中景石的建设,一方面应重视对传统的学习和借鉴;另一方面也需要大胆的创新和尝试。
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继承创新和发展的观点,对此进行研究,试图提出在现代园林中景石应用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对现代园林景石艺术的看法,深切的希望能创造出符合时代审美文化的山石景观,体现艺术美与形式美、人文美与历史美、生态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现代石景艺术,从而提高城市园林的质量和文化品位。
关键字:景石艺术景石的应用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它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
在现代园林中,景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置石组景不仅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能陶冶情操,给人们无穷的精神享受。
因而,景石在现代园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景石艺术1.1景石的定义山石造景在我国造园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主要指以假山为代表的一种造景方式。
所谓假山是指通过园林艺术家的构思立意和创作活动,用许多小石块的山石堆叠而成的具有自然山形的庭园景观。
假山的体量可大可小,小者如同山石盆景,大者可高达数丈,广义的景石实际上包括假山和置石两部分。
假山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是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置石则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和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体。
一般的说假山的体量大而集中,可观可游,使人有置身于自然山林之感;置石则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体量较小而分散。
假山因材料不同,可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混合山等形式。
1.2园林景石艺术的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在提升居住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假山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丰富景观层次,还能增添文化内涵。
本设计方案旨在为某住宅小区打造一处具有自然韵味、文化底蕴的假山景观。
二、设计理念1. 立足本土文化: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假山景观。
2. 生态环保:采用环保材料,注重生态平衡,营造绿色、可持续的园林景观。
3. 人文关怀:充分考虑人的使用需求,创造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
4. 空间层次:通过高低错落、曲折迂回的设计,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
三、设计方案1. 假山选址假山位于小区中心区域,紧邻景观湖,四周绿化环绕,交通便利。
此处地势平坦,适宜打造大型假山景观。
2. 假山造型(1)山体造型:以自然山石为原型,采用多峰叠翠、峭壁悬崖的设计手法,形成“一山多峰、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
(2)山石选用:选用本地特色石材,如花岗岩、大理石等,确保山体自然、古朴。
(3)植被搭配:以常绿乔木为主,搭配灌木、草本植物,形成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
3. 功能分区(1)观景平台:在假山高处设置观景平台,供游客俯瞰整个小区景观。
(2)休闲区:在假山两侧设置休闲座椅,供游客休息、交流。
(3)健身区:在假山周围设置健身器材,供居民锻炼身体。
(4)水景区:在假山前设置小型瀑布,与景观湖相呼应,营造动态水景。
4. 照明设计(1)基础照明:采用节能LED灯,照亮假山主要路径和景点。
(2)装饰照明:在假山造型和植被上设置装饰灯光,营造夜晚的神秘氛围。
5. 环保措施(1)选用环保材料:在假山建设过程中,选用环保、可回收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雨水收集:在假山周围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浇灌植被和补充景观湖水量。
四、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组建一支专业、高效的施工队伍,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符合要求的山石、植被、照明设备等材料。
1.园林工程:对组成园林的如地形、山石、水体、道路、植物和建筑按照一定原理、方法和功能要求进行加工的工程。
2.园林用地竖向设计: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水平方向的布置处理。
3.土方工程:在建筑区域与地形改造和整理相关的设计及施工过程。
4.土壤的容重:单位体积内天然状态下的土壤重量,重量为kg/m35.土壤安息角(土壤自然倾斜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
用α表示6.土壤可松性:土壤经挖掘后,其原有紧密结构遭到破坏,土体松散而体积面积增加的性质。
7.平整标高(计划标高):基于某一水准面之上而表面崎岖不平的土体,经平整后使其表面成为水平的,平整后的这块土体的高度。
8.零点:不挖不填的点。
9.零点线:零点的连线。
10.用水量标准:国家根据各地区城镇的性质,生活水平和习惯,气候一级生产力方式等不同方式制定的各个用水点所需用水量。
11.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对平均日用水量的比12.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对平均时用水量的比13.经济流速:既不浪费管材,增大投资,又不致使水头损失过大的流速。
14.水头:水力学上将水柱高度称为水头15.水头损失:水在管中流动,水和管壁发生摩擦,克服这些摩擦而损失的势能。
16.管道流量:又叫流量,单位时间内水流流过某个管道的量。
17.谷方:为了方式大径流对地面冲刷而在汇水线上布置一些达到降低其流速的山石。
18.挡水石:为了减少冲刷,在台阶两侧或陡坡处置石挡水,这些置石就是挡水石。
19.护土筋:沿山石两侧陡坡或边沟地纵较陡的地段成行埋置土中的砖或其它砖材。
20.管道比阻:每一米或每千米管道的阻力。
21.铺盖:位于上游和闸底相接的不透水层22.护坦:下游与闸底相连接的不透水层,作用是减少闸底河床的冲刷和渗透23.驳岸:水体与土体相连接处为防止陆地被淹或水岸坍塌而扩大水面而建造的垂直结构工程24.海漫:向下游和护坦相连接的透水层25.护坡:水体与土体相接处的缓坡结构工程26.水位:水体上表面的高程27.沉褥:是用树木干枝编成的柴排,在柴排上加载块石使下沉到坡岸水下的地表28.挡土墙:在土坡外侧修建人工挡土墙维持土坡稳定,用以支持并防止土坡倾塌的工程结构体29.园路平曲线:当道路的一段直线转到另一条直线时,其转角的连接部分均采用圆弧形曲线。
名词解释:园林工程: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具有风景园林特色的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管线等途径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供人游玩观赏、休息等。
竖向设计的定义: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的布置与处理。
(风景园林场地竖向设计就是对风景园林中各个景点、设施及地貌在高程上进行统一协调而又有有变化的设计。
)等高线法:用设计等高线进行场地改造与设计,适用于地形变化不太复杂的丘陵地区等高线定义: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绝对高程(标高):地面上一点到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为绝对标高的零点的铅垂距离。
相对高程(标高):在局部地区选一个合适水平面作为基准面,其他点到此基准面的铅垂距离。
零点:不填不挖的点零点线:零点的连线,是挖方与填方的分界线。
土壤安息角(自然倾斜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
(自然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就是土壤的自然倾斜角,即安息角。
)给水管布置形式:树枝状管网、环状管网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水头损失:水在管中流动时和管壁发生摩擦,为了克服这些摩擦力而产生的势能。
谷方:为防止径流对地表的冲刷,在汇水线上布置一些山石,借以减缓水流的冲力,达到降低其流速,保护地表的作用。
这些山石就叫谷方挡水石:为减少冲刷,在台阶两侧或陡坡处设置山石挡水,减缓水流速度,这种置石就叫做挡水石径流系数:流入管渠中的雨水量和落到地面上的雨水量的比值挡土墙:防止土体坍塌的构筑物驳岸:利用工程措施加工岸使其稳固,一面其遭受自然因素及认为因素的破坏。
护坡:保护坡面,防止雨水径流(作用)及风浪拍击的一种水工措施。
踏跺:出入口部位的台阶,作为室内外上下的衔接部分蹲配:是常和如意踏跺配合使用的一种置石方式。
体量大而高者为蹲,小而低者为配抱角:对于外墙角,山石成环抱之势紧包基角墙面,称为抱角镶隅:对于墙内角则以山石填镶其中,称为镶隅填空题:竖向设计的方法:等高线法断面法模型法广场纵坡应<7%,横坡不大于2%;停车场最大纵坡不大于2.5%;一般园路坡度不宜超过8%,超过此值应设台阶。
园林景观中的假山类型
随着园林建设的发展,假山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景观形式。
假
山的种类很多,各具特色。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园林景观中的假山类型。
1. 水磨石假山
水磨石假山是运用天然的石头来创造出的假山景观,取材方便、造型灵活。
水磨石假山经过后期的雕琢,可以刻画出各种自然风景
或是优美的造型,成为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水泥假山
水泥假山是一种以水泥为主要构造材料、利用人工雕塑手法创
作的艺术品。
水泥假山造型可谓是丰富多样、变化无常。
在接触到
自然景观的同时,以不同的表现技巧,端庄、凝重、雄浑、柔和等
多种气质融为一体。
3. 人工山水
人工山水是一种以自然景观为蓝本的、由人工再现的园林景观类型。
这里的人工山水是指低山丘陵、水流湖泊等。
人工山水在地形造型、水体处理、植被配合等方面融入了人造的成分,塑造出一个更完美的视觉效果。
4. 生态假山
生态假山是指以模仿自然界山地生态环境为目的,用一些天然的植物、岩石、树木等进行配置,使之与自然界山地形态和生态环境相仿的假山景观。
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构成自然、造型自然、功能好。
总的来说,园林景观中的假山不仅可以为人们带来美好的观赏体验,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自然、呈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作用。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所谓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
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1]。
置石一般体量较小而分散,园林中容易实现,它对单块山石的要求较高,通常以配景出现,或作局部的主景,是特殊性的独立景观。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有如下几点:1.1 置石的人文作用我国人民对山石有着特殊的爱好,有“山令人古,水令人远,石令人静”的说法,给石赋予了拟人化的特征。
置石虽是一种静物,却具有一种动势,在动态中呈现出活力,生气勃勃,能勃发出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
园林中常用置石创造意境,寓意人生哲理,使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具有积极的人文作用。
1.2 置石的使用作用1.2.1 作为艺术造景,供人们观赏游憩。
现代社会人们想回到自然中去,由于条件限制或不想“苦其筋骨,劳其体肤”,故在城市绿地中叠山置石,通过艺术加工,营造山林景色,供人们观赏、游憩。
1.2.2 作为园林环境局部的主景乃至景观主题序列和构建地形骨架。
例如苏州留园东花园的“冠云峰”以及上海豫园玉华堂前的“玉玲珑”,都是自然式园林中局部环境的主景,具有压倒群芳之势。
周围的配景置石起陪衬主题的作用,并营造局部环境地形骨架,使主景突出,主配相得益彰。
1.2.3 置石在园林空间组合中起着重要的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
例如置石分隔水面空间,既不一览无余,又可丰富水面景观;置石还可障隔视线,组织空间,增加景深和层次。
1.2.4 石材的纹理、轮廓、造型、色彩、意韵在环境中可起到点睛作用。
1.2.5 园林绿地中为防止地表泾流冲刷地面,常用置石作“谷方”和“挡水石”,既可减缓水流冲力,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形成生动有趣的景观。
1.2.6 运用山石小品点缀园林空间,常见的有:(1)作铭牌石(也叫指路石);(2)作驳岸、挡土墙、石矶、踏步、护坡、花台,既造景,又具实用功能;(3)利用山石能发声的特点,可作为石鼓、石琴、石钟等;(4)作为室外自然式的器设。
园林建筑小品种类和功能1.亭子:亭子是园林中常见的建筑,通常是用于供行人休息或避雨的场所。
亭子分为各种形式,如四方亭、八方亭、假山亭等,具有增添景观、提供休息场所的功能。
2.拱桥:拱桥是一种起到连接作用的建筑,通常用于跨越河流、池塘等水体。
拱桥有着独特的造型和设计,不仅美观,还能提供人们通行的便利。
3.假山:假山是一种具有艺术性和景观性的园林建筑,常见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
假山利用石头和土壤等材料堆砌而成,形象生动,常常反映山水自然景观,起到增加景观层次、凸显主题的作用。
4.彩塑:彩塑是一种以陶瓷、玻璃、金属等材料制作而成的立体雕塑,通常用于园林装饰。
彩塑可以根据主题和风格塑造不同的形象,为园林增添艺术氛围,吸引游客的眼球。
5.观景台:观景台是为了达到欣赏风景和景观的目的而建造的平台或层次。
观景台通常建于山顶或高架位置,供游客远眺周围的景色,是观赏园林景观的最佳地点。
6.长廊:长廊是一种起到连接作用的建筑,通常用于园林中的步道、走廊等。
长廊一般设有顶棚和围墙,能够提供遮阳、避雨的功能,同时也能为游客提供一条畅游园林的道路。
7.泉池:泉池是园林中的水池,通常用于供人们饮水、观赏和游玩。
泉水从池中喷涌而出,形成壮观的喷泉景观,为园林带来清新和活力。
8.石榴花亭:石榴花亭是一种常见于园林中的小型建筑,通常建于花坛或草坪中。
石榴花亭设有座椅和休息区,供游客观赏花草、休息放松。
9.游乐设施:园林中的游乐设施包括各种儿童游乐场、游乐园、碰碰车、旋转木马等。
这些设施能够满足游客的娱乐需求,为游客提供游玩、放松的机会。
10.纪念碑:纪念碑是为了纪念重要人物或事件而建造的建筑物。
园林中的纪念碑常常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不仅起到装饰景观的作用,还能够向游客传递相关的历史信息。
以上是园林建筑小品种类和功能的一些常见例子。
这些小品在园林中起到了吸引游客、丰富景观、提供休息、游玩等多重功能。
它们不仅具有美观和实用性,同时也传达出园林所代表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第一章场地工程1.高程:地面上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通常简称为高程或标高。
2.等高线: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3.坡度〔i〕:用以表示斜坡的斜度,常用于标记丘陵、屋顶和道路的斜坡的陡峭程度。
4.土壤密度〔γ〕:天然状况下单位体积内土壤的重量,单位为kg/m3,可用环刀法测定。
5.土壤含水量〔ω〕:土壤孔隙中的水重和土壤颗粒重的之比,以百分数计。
可用烘干法测定。
6.土壤自然倾斜角〔α〕: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外表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
7.土壤可松性〔KP〕:土壤经挖掘后,其原有严密构造遭到破坏,土体松散而使体积增的性质。
8.竖向设计:园林中各个景点、各种设施及地貌等在高程上如何创造上下变化和协调统一的设计。
9.坡度系数〔K〕:坡面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与其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的比值,与坡度互为倒数。
第二章给排水工程1.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到达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2.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对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3.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对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4.园林用水最不利点:处在地势高,距离引水点远,用水量大或要求工作水头特别高的用水点。
5.水头〔mh2o〕:水力学上又将水柱高度称为“水头〞6.水头损失:水在管中流动,水和管壁发生摩擦,克制这些摩擦力而消耗的势能。
7.地表径流: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局部蒸发变成水蒸汽返回大气,一局部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
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
8.径流系数〔ψ:流入管渠中的雨水量(mm)与落到地面的雨水量(mm)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9.设计重现期〔P〕:某一强度的降雨重复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强度越大的降雨出现的频率越小。
10.跌水井:设有消能设施的检查井。
关于园林设计中景观石造景手法的应用作者:张海凤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摘要: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他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
假山石工程是园林建设的专业工程,在我国园林中,其造景功能非常强,无论是独立摆置,还是与建筑、水体、植物、灯光相结合,都能构造出富于自然风貌的园林景观。
且通过对自然资源的优化整合和人文历史的精心演绎,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将景观石应用在园林设计中,并在设计中将景点的设计和山、石的结合。
因此,本文从石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进而在视觉焦点、主景作用,呼应环境、景石合宜,分隔空间,山水相融的意境美表达等方面进行讲解和体现。
关键词:景观石;园林设计;园林艺术;植物;山石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石景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人自古有很深厚的“赏石情结”,石既是稳定凝固的,又可以是灵动变幻的。
石是自然的抽象雕塑,是自然之精华凝缩,是对自然中山的概括与提炼,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
我国从汉代有“构石为山”的记载,到唐代玩石已成风尚,经宋代徽宗艮岳和米芾拜石等事例的影响,已形成“室无石不雅,园无石不秀”的传统。
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谈到“石者,天地之骨也。
”唐代白居易《涌云石》曰:“回头向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特别是在山地公园中石和景的相互作用,在整个景点组织构成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二、视觉焦点,主景作用1、“点题”作用山石景观往往能成为其所在空间的视觉焦点,因此,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可以起到“点题”的作用。
园林景石由于其自身造型独特、形式优美、姿态多变的特点,往往容易成为整个场地空间的视觉焦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各类景石中,以“透、漏、瘦、皱、丑”为上品,其中以江苏太湖石为佳,安徽巢湖石、广东英石、北京房山石次之。
此类景石往往置于庭院、广场中心,奇峰孤赏,成为视觉焦点,或是与周边建筑、植物、围墙配合形成框景、夹景,将视线延伸并最终聚焦于景石上,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