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大棚设施养殖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5
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解密——标苗篇一基本养殖背景1.1车间及水泥池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车间多为养鱼车间改造而成,棚顶蒙盖两层透明塑料布,透光良好。
标粗水泥池为圆角正方形,面积25-50㎡不等,多数是5m*5m,6m*6m大小。
1.2水源及处理养殖使用地下井水,水质良好,水温常年在12℃-20℃之间,盐度15‰-25‰。
井水泵上来后直接进入水泥池或先经过一个小型蓄水池,有条件的可用砂滤罐过滤后进池。
1.3水体升降温常温虾自然光照就可达到所需温度,高温季节还需要通过通风和长流水来适度降温;春虾和冬棚虾使用锅炉升温。
二标苗管理根据本地养殖情况,标苗管理操作要点如下:2.1 放苗前准备所有硬件设施准备就绪后,进苗前要做好两件事:消毒和肥水。
消毒:包括车间、工具以及养殖水体消毒。
放苗前一周,进行车间和工具消毒。
具体方法是:澳宝渔安宝活化后(1mg/L),浸泡消毒操作工具,并用水泵加喷水枪彻底冲洗车间各个角落,包括下水道等各处死角,彻底冲洗。
放苗前三天,一次性进水约60公分,用澳宝渔安宝或澳宝碘宝1mg/L浸泡5h以上,然后曝气,同时升温至24℃。
肥水:放苗前第二天上午,追加澳华肥水套餐(虾奶粉2斤+澳宝正肠宝2瓶+1包应激宝+15kg纯净水密封发酵12小时后泼洒,此配方用量1000个水体,具体到池子自行计算)。
放苗前一天加光合菌60-100ml/L。
2.2 放苗管理1、水温的调控接苗水温高于运输苗袋水温1-2℃,放苗后每天升温2-3℃,3天内升至28-30℃。
2、保苗抗应激放苗前半小时泼洒澳宝应激宝和澳宝解维宝1-2mg/L。
放苗后再次泼洒澳宝应激宝和澳宝解维宝1mg/L。
放苗3小时后泼洒澳宝虾蟹活力宝2mg/L,同时观察虾苗状态,若浮游不沉底,说明适应不好,再次泼洒澳宝应激宝和澳宝解维宝。
3、放苗第一餐放苗后,如果虾苗很快沉底并逆水附壁,说明适应性较强,放苗后4小时开始投喂第一餐,虾奶粉I段按水体1ppm量投喂,第二餐按标准量投喂。
第一部分主推品种一、南美白对虾【品种来源】又称白肢虾(Whiteleg shrisp)、或者白对虾(White shrimp)、过去国内曾译为凡纳对虾,是对虾属中仅有的属于开放性纳精囊类型的种类,主要分布于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热带水域,以厄瓜多尔附近的海域比较集中。
1988年、1991年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率先分别从美国和厄瓜多尔引进南美白对虾进行全人工繁殖和虾苗培育研究,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南方省份大量引入并规模繁育成功,我省也从此起引进试养并大面积推广养殖,到目前,南美白对虾已成为我省水产养殖的四大主导品种之一,养殖产量占到全省对虾产量的94%。
【审定编号】2001年,海南省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夏威夷引进SPF 原种亲本,并成功繁育F2代虾苗,2002年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编号:GS03-001-2002。
【特征特性】南美自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个体均匀、产量高、抗病力强等特点;体色透明,肉质佳,出肉率高,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质要求比其他对虾低,口感良好,可适合高密度养殖。
人工养殖水温适应范围为15℃~40℃,盐度适应范围为2‰~34‰。
【产量表现】可当年养成商品虾,并能一年养两茬,池塘大面积单茬养殖亩产400千克以上。
【养殖要点】(一)养殖模式1.淡水池塘养殖模式。
面积以2~15亩为宜,为方形或长方形,水深1.2米以上。
壤土或砂土底质,池底平整不漏水。
池的两端设进、排水设施。
采用强力增氧、半封闭半精养模式,适当混养中华鳖、泥鳅、花白鲢等。
2.海水池塘养殖模式。
沿海地区在潮间带建虾池,面积以5~30亩为宜,为方形或长方形,滩面水深1.0米以上为宜。
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倾斜,比降0.2%左右,池底不漏水,必要时加防渗漏材料。
池的两端设进、排水设施。
附近最好有淡水水源。
主要采用与蟹贝鱼混养模式。
3.高密度精养模式。
养殖池分为泥质池塘和水泥池,泥质池塘须护坡,面积2亩~5亩,水泥池为方形或圆形,面积一般较小,池底锅底型,中间排污,配套水车环流式增氧和底增氧结合,具体依实际情况而定,水深一般以1.5米~2.0米为宜。
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篇一: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作者:利洋水产陶吉鸿 一、情况简介透光塑料大棚,双层棚顶;水泥池,面积16~35平方;罗茨风机配气石或纳米管增氧;使用地下井盐水或大菱鲆养殖排出废水;一代苗,pⅢ~pⅥ下塘;盐度25‰~30‰左右;标粗20天,放养密度3000~4000尾/立方;标至2000~2500尾/斤,约三公分左右分塘;定塘时放养密度400尾/立方;养殖周期2~3个月,最长4个月;出售的南美白对虾规格30头/斤以内,具体情况图示如下。
城市边缘的养虾棚室配套设施—锅炉配套设施—罗茨风机配套设施—反冲式过滤罐虾池内部结构,可见加热管道、中央排污口双层顶棚,保温效果好室内虾池构造,杂乱的充气管排水设施,池水污染大,很浑浊标粗虾苗,貌似不健康,胃肠不饱满分塘—起捕分塘—称量分塘—标粗虾苗分塘—放苗水色—红褐色,硅藻为主的水色水色—黄褐色,水线上是什么?虾料。
明显管理不善,投饵量偏大泡沫,泡沫里含大量衣藻因偷死病而死的南美白对虾因偷死病而死的南美白对虾患有空肠空胃病的南美白对虾患有软壳病的南美白对虾肝胰腺萎缩,体质差的标志丝状菌附着,有机质污染的标志,育苗室常见二、日照棚虾养殖模式存在问题1、棚室、养虾池、配套设施上资金投入大,成本高。
2、斤虾成本高:13~14元/斤(人工费、棚室、设备折旧费等较高)。
3、增氧能力不足,3~5瓦/方水;增氧效率低,曝气效果差,部分棚室使用60目气石增氧。
4、换水条件好的,换水量过大(中后期每天换30~40公分),饵料系数高;换水条件不好的,成活率低,产量低。
5、养成虾规格大(二十多头/斤),养殖周期长(3~4个月),饵料系数高(>1.2)。
6、过度依赖资源,煤、水、电消耗量大。
三、解决方案1、加大增氧力度,>10瓦/方水。
2、减少换水量,尤其是标粗期二十天左右,完全可以做到少换水甚至不换水。
 3、补充碳源“活力碳”,补充复合型有益微生物“利菌多Ⅱ”,稳定水质,利用生物絮团养虾。
利用大棚增温淡化暂养南美白对虾技术摘要:利用塑料大棚增温延长南美白对虾的最适生长期,给池水提前增温,提前放苗,使南美白对虾最适生长期延长15~20天,提前上市20多天,效益提高30%。
关键词:塑料大棚增温;淡化;暂养;南美白对虾技术中图分类号:s96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196-1南美白对虾属热带虾种,适应高温能力强,其高温的忍受极限43.5℃,生长温度 16℃~36℃,最适生长温度22℃~32℃,水温低于18℃时,其摄食活动受到影响,9℃以下时虾体侧倒,若长时间处于18℃以下或32℃以上时,则虾体处于胁迫状态,抗病力下降,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易引起疾病致死。
基于南美白对虾对自然水温环境要求的特点,给其创造合理的适温条件,是养殖好南美白对虾的关键。
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夏季时间短,水温恒定在l8℃以上的时间短,在6月初到9月初,适宜南美白对虾生长的时间只有不足90天。
而最适宜南美白对虾生长的水温只有70天左右。
为延长南美白对虾的最适生长期,锦州市义县花尔楼水库大棚增温技术,给池水提前增温,提前放苗,使南美白对虾最适生长期延长15~20天,提前上市20多天,效益提高30%。
1 材料与方法1.1 养殖地点及条件南美白对虾养殖区位于山谷型水库的坝下,水库面积约29.3hm,水深约5~8m,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符合养殖水质要求,是经辽宁省海洋渔业厅认定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
全场共有养虾池塘8口、水面5.9hm,平均池深2.0m,注、排水及增氧等养殖设施齐全。
1.2 塑料大棚的建造与设置为了满足全场大规格虾苗的需要,共建造塑料大棚4座,水面0.32hm2,平均每座大棚的建造时间一般在放苗前10天完成。
塑料大棚建造的方法是,选择背风向阳处,按东西走向建池塘,池宽10m,池长80m。
钢梁(用塑料包裹好)宽5~6cm,长15m,养殖池每隔1.5m用1支,两端水泥墙环跨在养殖池上,中间用两道铁管连接固定。
利用蔬菜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关键技术
将南美白对虾养殖到蔬菜大棚中,既能够提高养殖的数量和质量,又能减少对外界环
境的依赖,因此是生产力和生态环境的统一。
因此,开发出具有特色、效率高、成本低的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尤为重要。
下面,介绍室内蔬菜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关键技术:
1.水池技术:在蔬菜大棚中设置一个专门的水池,用以装满钙质良好的纯净水和氧气,来养殖南美白对虾。
水池越大,养殖就越大,也就能满足需求了。
2.水质技术:一般来说,水池中水的Mg2+、Ca2+、总硬度、密度等指标可以合理视作对南美白对虾养殖影响最大的指标,建立完善的水质检测手段及水池维护系统,以保证水
质的稳定提升,以保证南美白对虾良好的养殖环境。
3.饲料技术:饲料的质量对南美白对虾的增重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饲料的技术十分重要。
一般来讲,饲料具有合理的营养比例,以及营养元素配比,除此之外,饲料的颗粒大
小也是十分重要的,太大或太小均不适合南美白对虾的摄食和吸收。
4.病害防治:由于养殖条件复杂,温度、PH值变化等原因,可能对南美白对虾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引发大量病害,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及早发现症状,使
用合适的药物可以有效防止和治疗病害,以保证良好的养殖环境。
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蔬菜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关键技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
开展南美白对虾养殖。
除此之外,行业专业人士建议,配合全方位的综合技术,有效提高
南美白对虾养殖的产量和等级,从而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水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而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则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对虾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对虾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核心是建造一个封闭的大棚,将对虾放入其中进行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对虾的生长环境,包括水温、水质、光照等因素,从而提高对虾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率。
同时,大棚内部的环境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外界的污染,保证对虾的健康和安全。
在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水质管理:对虾需要清洁、透明、富含氧气的水质环境,因此需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的稳定性。
2. 饲料管理:对虾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因此需要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和体重来选择合适的饲料,并且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数量。
3. 疾病防治:对虾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对虾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4. 清洁卫生:大棚内部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养殖方式,可以提高对虾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对虾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各种细节,保证对虾的健康和安全。
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食品质量需求的提高,在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事关国家的民生福祉。
作为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虾类因其高蛋白、低脂肪、矿物质元素丰富、肉质细嫩爽口等特点,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现如今,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为我国虾类养殖业做出重要贡献。
1. 南美白对虾的生长特性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一种热带、亚热带底栖海水虾,生长较快,肉质优质。
南美白对虾非常适合在亚热带地区进行养殖,如我国南海沿岸、福建沿海、广东、广西等地。
南美白对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生长速度快: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很快,一般可以在 3 个月内达到市场成熟的标准。
2. 适应水温宽:南美白对虾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宽广,18-32°C的水温都可以生长,适应性较好。
3. 产卵能力强:南美白对虾的产卵周期短,可生长为市场规格的虾种,比其他虾类更有生产潜力。
4. 耐环境波动性强:南美白对虾耐环境波动性强,如饵料、水质、发酵等因素都会对其生长性能产生影响,但适应性强。
2. 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是一种将传统对虾养殖与大棚种植相结合的新型养殖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利用温室大棚保温隔热和集中较高的养殖密度,为虾类创造更为适宜的生存环境,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1)确定养殖场地的选择。
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必须建在平整的土地上,水源必须稳定,而且,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可选用海水或者淡水,但推荐采用农村孔雀河虾塘水源,还可以根据需要,找专业的科技园进行流水养殖。
(2)选择对虾苗种。
对虾苗种的挑选应当严格锁定真品,防止假借,做好预算,拿到实物,选取数量方案是,建议选取3-4公斤左右的采购数量。
(3)施工准备工作。
进行水塘筑修,确定方案的选择,植物操作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基本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浅水灌溉或深水灌溉,清除池塘中的水草,确保周边无垃圾,进行消毒处理。
南美白对虾在大棚要怎么养殖?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水产养殖项目,在进行养殖的时候也要重视日常的养殖方法和方式,其中大棚养殖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那么,南美白对虾在大棚要怎么养殖?1、养殖场址选择选择面积700——1000平方米,水深保持在1.2米左右,水体交换能力强,水质清新,光照充足,附近无工业污染源的水泥池。
南美白对虾属于海水虾种,在适宜的养殖盐度范围内,盐度越低,南美白对虾发生白斑病毒病的概率越小。
且生长速度越快,脱壳越提前,所以在养殖前期和中期可以适当降低池水盐度。
但是盐度过低又不利于其生长,对于水体盐度在1%以下的地区不提倡养殖南美白对虾,禁止向养虾池中投放粗盐的错误做法,养殖前期建议采取低盐度和低氮方法养殖,采用淡水添加式养殖模式,到了后期可通过逐步提高池水盐度以恢复对虾在高盐度海水中养殖时具有的独特风味,同时增加虾壳的硬度。
2、大棚搭建主要有两种搭建方法:(1)有框架大棚搭建。
池塘中间设一排国家标准的10米电力预应力水泥杆立柱,高度10米(具体视池深和池宽而定),深埋池底3米,间距8米;用1.5寸(约5厘米)热镀锌钢管和直径10毫米圆钢焊接成框架,连接地面和立柱;池塘四周埋设用于固定大棚纵横钢丝绳的绊线桩,深埋1.8米,地面上高度0.2米,间隔1.5米;用直径4.2毫米电力钢丝绳作东西径线、3.0毫米作南北纬线,结成网眼0.6米x1米的长方形钢丝绳网架;并在池塘四周用混凝土浇筑一条排水沟。
覆盖的保温膜为农用无滴膜,厚度0.075——0.08毫米,拼接成整张后,覆盖于纵横钢丝绳上,再用网片和纵横绞丝绳固定。
在大棚两端山墙处设置进出口门。
(2)无框架大棚搭建。
池塘中间设一排水泥桩加镀锌钢管结构的中间立柱,高度6米,间距3米,埋入池底1.5米,其中池底下和水中2.5米部分四周用断面15厘米x15厘米混凝土浇灌,水上部分留直径60毫米、壁厚3.5毫米的镀锌钢管;宽度较大池塘需设置边立柱,高度随棚高度而定,直径可小些,但需埋入池底0.8米以上,间隔2米;横梁选中间立柱同规格的镀锌管,长度为1——2个立柱间隔;池塘四周埋入深1.5米、间隔2米的60厘米x60厘米x50厘米预制块,其上再现浇一圈钢筋混凝土锚固梁,规格60厘米X35厘米,内设4——5根直径12毫米螺纹钢,每隔30厘米扎一道箍筋、并预留拉绳拉钩;选用直径3.5毫米热镀锌钢丝绳,两端固定在锚固梁.上,其中直钢丝绳与横梁垂直,中间与横梁相交,间距30——35厘米,横钢丝绳与横梁平行,在直钢丝绳上方,间距100——120厘米;直钢丝绳上方、横钢丝绳下方铺设薄膜。
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技术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一种重要的商业养殖虾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应环境广等优点,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技术,以帮助养殖户们提高对虾的产量和质量。
一、大棚养殖的优势大棚养殖是一种在控制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养殖方式,相较于传统养殖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 可控环境: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可以进行精确调控,有利于对虾生长和繁殖的正常进行。
2. 防病能力强:大棚可以隔离外界环境,减少病原菌的入侵,提高对虾的抗病力,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3. 减少投资风险:大棚养殖可以有效减少外界环境的影响,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对虾养殖的成功率。
二、大棚建设和管理1. 选址: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区域建设大棚,避免积水和涝灾的发生。
2. 大棚结构:大棚采用钢架和塑料薄膜进行搭建,具有良好的保温和抗风能力。
3. 水质管理:保持池塘水质清洁,定期检查水质指标,必要时进行水质调节和净化。
4. 养殖密度:根据对虾的生长情况和大棚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集导致竞争和疾病传播。
5. 饲料管理:根据对虾的需求,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和投喂量,确保对虾获得充足的营养。
三、水质控制1. 温度控制:对虾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摄氏度,需要保持水温的稳定性,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对虾生长的不利影响。
2. 溶氧控制:对虾需要充足的溶氧才能正常生长和呼吸,通过增氧设备或增加水流来提高水中的溶氧量。
3. PH值控制:对虾适宜的PH值为7.5-8.5,通过添加碱性物质或酸性物质来调节水质的PH值。
4. 有机物控制: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和残饵,避免有机物的积累,造成水质恶化和病害的发生。
四、病害防控1. 疫病预防:定期检查对虾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虾只,加强疫病的预防和控制。
2. 隔离治疗:发现病虾后,及时将其隔离并进行相应的治疗,避免疾病传播。
文/ 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 李鲁晶山东省南美白对虾 养殖模式和产业发展对策编辑:王勇 263835853@ 水产养殖7.5~10千克/平方米,由于全年可进行养殖,不同季节,价格波动较大,价格10~25元/千克,冬天需要加利润10~35元/平方米。
3.大棚养殖技术。
一般需建搭建大棚框架,室内型大棚棚内建造面积1334~3335平方米的小型水泥池,外建钢架,养殖池为锅底型,中间排污,配套蓄水处理池,667平方米投资在12万~15万元,1年养殖两茬对虾,667平方米产量在3吨左右、净利润1万~8万元。
这种模式主要应用在内陆淡水南美白对虾养殖地区。
钢丝网大棚养殖是近几年发展重点,它直接以池塘四周底部为起线进行搭建,棚内池塘面积3335~6670平方米,水泥或塑膜扶坡,667平方米投资2万~3万元,高一些的达到5万~6万元,一般两茬667平方米产量在1吨以上、利润在1.5万元左右,是传统露天养殖方式产量的3倍、效益5倍以上。
养殖密度加大,自身污染加重,兼之近年沿海浒苔泛滥,使得对虾养殖病害增多,成功率下降。
2.品牌育苗场要求拥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才能保证所生产虾苗的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性,目前养殖户一般选择直接购买来自外地的1代苗,对苗种质量难以把控。
同时由于苗种的选择不一致,造成生产过程中很多不确定因素。
3.对虾在转肝期肝胰脏逐渐发育成熟,食性由浮游性生物饵料向人工配合饵料转变,对虾进食加快,为保护肝胰脏及水质,饵料的选择和投喂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日常投喂量的多少也要根据天气及季节的转变进行调整,这些都对养殖技术及养殖经验有较高要求。
其次,南美白对虾养殖投入品选择性少,品种也相对单一,无法应对多变的水体4849第2月 下半月刊环境。
4.“养虾先养水,养水先改底”,良好的水质底质环境对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每年养殖初期对塘底进行改底。
放苗后水体中的藻类被虾苗大量摄食,会造成水色偏瘦,此时需要进行肥水,应注意缓慢提高水体肥度,让虾苗适应水体环境。
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水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选择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技术。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非常重要。
南美白对虾适宜在水温在20℃以上、PH值在7.5-8.5之间、盐度在20-30‰的水域中生长。
因此,选择水质清洁、水源充足、水温稳定的场地非常重要。
建造合适的养殖大棚也是关键。
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一般采用钢架结构,覆盖透明的塑料薄膜,以保证充足的阳光和温度。
大棚内部应该设置合适的水循环系统,保证水质清洁,同时也要注意通风和防风。
第三,选择合适的南美白对虾种苗。
南美白对虾种苗应该选择健康、生长快、体型健壮的,同时也要注意种苗的来源和质量。
第四,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的关键。
饲料应该选择高质量、适口性好的,同时也要注意饲料的种类和配比。
饲养密度应该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度密集导致疾病的发生。
定期检查水质和虾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的收获期一般在4-6个月左右,收获时应该注意避免虾体受损,同时也要注意保鲜和运输。
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场地、大棚、种苗、饲养管理等多个方面,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保证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品质,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南美白对虾苗种培育技术一、育苗场建造1.建场地理条件在建场之前应考察地形,测试水质,审慎选择育苗场地。
具体要求是:(1)场址应在避风内湾山丘或高地上,坐北朝南,周围水质清净,无工业及城市排污影响。
(2)海水盐度不低于23,pH值稳定在8.0左右。
(3)育苗场应靠近自然亲虾产区。
(4)通电、通水,交通方便,车船可以直接到达,淡水水源充裕。
2.育苗场的布局主要设施有育苗室、植物饵料培养池、动物饵料(卤虫)培育室、亲虾越冬池、产卵池以及供气、供热、供水、供电系统。
如在河口地区进行海水人工育苗,还需建造蓄卤池、海水调配室及海水净化装置等。
二、育苗基本设施1.育苗室对虾育苗早期易受冷空气的影响,中、后期在南方易受梅雨影响,故需建育苗室,进行室内育苗。
育苗室的结构和材料要透光、保温和抗风,要经久耐用。
一般采用土木结构,可用玻璃或玻璃钢波形瓦盖顶,四周安装玻璃窗。
若用玻璃钢波纹瓦盖顶,要求透光率60%~70%。
如用玻璃天窗,应设布帘,以便调节光线。
2.育苗池育苗池要布局合理、操作方便、经久耐用。
育苗池有座式、半埋式或埋式等几种类型。
育苗池应有大有小,以适应亲虾来源、数量的变化,利于调节亲虾产卵量和虾苗的生产量。
在设计育苗池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育苗室内的有效面积,人行过道不必太宽,宜在1米以内。
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操作方便,池深1.5米~2米。
池壁可用钢筋混凝土灌注,也可用砖石砌成,外敷水泥,要求不渗漏、不开裂。
通常100吨水体的水池,池壁砖墙厚24厘米,池隔砖墙厚36厘米,池墙顶面适当加宽,以便行走和操作。
供水和充气管道安放,最好不要占据池墙顶面,以方便作业。
3.饵料池对虾幼体饵料生物培养池有单胞藻培养池、轮虫培养池和卤虫孵化池等,其大小及数量应视育苗数量而定。
利用人工饵料及卤虫幼体为主的育苗,可不建或少建饵料生物培养池,若采用投喂纯种藻类和轮虫的育苗方式,则需有一定比例的饵料池,一般为育苗水体的2倍~3倍(轮虫池可为土池)。
南美白对虾大棚设施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大棚设施养殖技术
2011年04月01日
南美白对虾是近几年浙江省重点培育的水产养殖主导品种之一。
但受自然气候条件限制,南美白对虾在浙江室外池塘养殖时间只有5~6个月,不仅因为起捕时间相对集中,对虾销售价格偏低,影响生产效益,而且梅雨季节大量雨水入池,往往导致水质难以控制,病害高发。
利用塑料薄膜的保温作用进行大棚设施养殖,可以提前放苗、延迟起捕,实现两茬反季节养殖,还可避开梅雨季节过多雨水入池,大幅度提高养殖成功率、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因此,发展南美白对虾大棚设施养殖是解决当前虾病高发、促进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土地资源产出率、建设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必然选择。
【增产增效情况】目前我省南美白对虾的大棚设施养殖主要有钢架大棚养殖、钢丝网大棚养殖和竹木结构的简易大棚养殖三种类型。
钢架大棚养殖,类似工厂化养殖,一般需建墙搭钢架棚,棚内建造面积2~4亩的小型水泥池,锅底型中间排污,配套蓄水处理池,亩投资在12~15万元,一年养殖两茬对虾亩产在3吨左右、亩净利8~11万元;钢丝网大棚养殖是近几年发展重点,它直接以池塘四周底部为起线进行搭建,棚内池塘面积5~10亩,水泥或塑膜扶坡,亩投资2~3万元,一般两茬亩产在1吨以上、亩利润在1.5万元左右,是传统露天养殖方式产量的3倍、效益5倍以上。
竹木结构简易大棚养殖,亩投资8000~10000元,两茬亩产600~700千克、亩利润5000~6000元。
【技术要点】
重点介绍钢丝网大棚养殖的设施构建和配套的养殖技术。
(一)大棚构建。
必须考虑池塘的保温、防水和面积大等特点,要沿池塘四周东西朝向搭建大棚,面积控制在5~10亩,宽度控制在60米以内,能抗十级大风和12.5厘米的积雪厚度。
1.设施用材。
主要构件有立柱、横梁、锚固梁、钢丝拉绳、塑料薄膜、网片等,用水泥杆或水泥桩加镀锌钢管作立柱,镀锌钢管或加元钢焊接作横梁,钢筋混凝土砼作锚固梁,钢丝绳作牵绳,塑料薄膜作覆盖,尼龙网作保护,做成“人”字式或圆弧型钢丝网架大棚。
2.大棚搭建。
主要有两种搭建方法。
(1)有框架大棚搭建。
池塘中间设一排国家标准的10米电力预应力水泥杆立柱,高度10米(具体视池深和池宽而定),深埋池底3米,间距8米;用1.5寸热镀锌钢管和直径10毫米元钢焊接成框架,连接地面和立柱;池塘四周埋设用于固定大棚纵横钢丝绳的绊线桩,深埋1.8米,地面上高度0.2米,间隔1.5米;用直径4.2毫米电力钢丝绳作东西径线、3.0毫米作南北纬线,结成网眼0.6米×1米的长方形钢丝绳网架;并在池塘四周用混凝土浇筑一条排水沟。
覆盖的保温膜为农用无滴膜,厚度0.075~0.08毫米,拼接成整张后,覆盖于纵横钢丝绳上,再用网片和纵横绞丝绳固定。
在大棚两端山墙处设置进出口门。
(2)无框架大棚搭建。
池塘中间设一排水泥桩加镀锌钢管结构的中间立柱,高度6米,间距3米,埋入池底1.5米,其中池底下和水中2.5米部分四周用断面15厘米×15厘米混凝土浇灌,水上部分留直径60毫米、壁厚3.5毫米的镀锌钢管;宽度较大池塘需设置边立柱,高度随棚高度而定,直径可小些,但须埋入池底0.8米以上,间隔2米;横梁选中间立柱同规格的镀锌
管,长度为1~2个立柱间隔;池塘四周埋入深1.5米、间隔2米的60厘米
×60厘米×50厘米预制块,其上再现浇一圈钢筋混凝土锚固梁,规格60厘米×35厘米,内设4~5根直径12毫米螺纹钢,每隔30厘米扎一道箍筋、并预留拉绳拉钩;选用直径3.5毫米热镀锌钢丝绳,两端固定在锚固梁上,其中直钢丝绳与横梁垂直,中间与横梁相交,间距30~35厘米,横钢丝绳与横梁平行,在直钢丝绳上方,间距100~120厘米;直钢丝绳上方、横钢丝绳下方铺设薄膜。
3.注意事项。
一是钢丝绳必须用紧固夹扎紧,固定好,使钢丝拉绳和薄膜连在一起,降低整张薄膜的张力;二是搭建时,不要将保温膜弄破;三是池塘四周的保温膜必须压实,避免刮风时将膜吹起。
(二)养殖池塘及配套设施
1.池塘要求。
东西朝向,要求长方形,面积5~10亩,长宽比2:1,宽度控制在60米以内,池深2.5米,水位保持在1.5~2.5米。
池壁为混凝土结构或塑料膜(厚度为0.35毫米黑色H天PE防渗膜)铺设,池底锅底形,中间设排污孔;排污孔设在池边的,则在池底开中心沟,向排污孔倾斜,坡度5‰以上。
2.增氧设施。
配套水车式环流增氧设施和底充式增氧设施。
水车式增氧设施,每塘2台以上,每台功率0.75kW~1.5kW;底充式增氧设施,用鼓风机或空压机充气,PVC管或微孔管为充气管,直径10毫米~15毫米,充气管间距4米。
PVC管间隔60厘米打孔,孔径0.6毫米。
3.其它设施。
备用发电机组、棚内投饲船、提水机械等。
(三)养殖技术
1.茬口安排。
第一茬养殖时间一般选择在3月中下旬放苗,6月底至7月中旬前起捕;第二茬养殖时间一般7月底~8月中旬放苗,元日旦前后水温低于16℃前全部起捕完毕。
2.养殖技术要求
(1)放养良种种苗。
选择体质健康活泼,活动能力强,规格均匀一致,不带病的优质良种虾苗。
在放苗时,要特别注意盐度,池塘盐度不能低于育苗池盐度1‰以上。
放养密度一般8万尾~15万尾。
(2)水环境控制
①及时开关大棚。
整个养殖期间水温控制在15℃~35℃。
养殖第一茬前期和第二茬后期,外界气温较低,要及时关闭大棚;盛夏季节,要及时开启大棚,当水温持续超过32℃时,去掉整个覆盖薄膜。
②养殖用水经沉淀处理。
要建造蓄水池,养殖用水需经24小时以上自然沉淀处理,用80目筛绢过滤泵入养殖池。
淡水地区可在蓄水池中放养花白鲢、吃食性鱼类进行生物净化,海水池塘则需用10克/米3漂白粉消毒。
③肥水后放苗。
池塘经消毒处理后,在放养前用充分发酵过的有机肥与生物肥料、光合细菌等进行肥水,使透明度保持30~40厘米后放苗。
④适时调节水质。
根据养殖季节的不同,适时加注新水和进行水质调节,经常使用底质改良剂和微生物制剂、微生态态制剂来改良池塘水体的生态环境,使池水长期保持肥、活、嫩、爽。
一般养殖前期每天加水5~10厘米,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达到2米水位后,才开始逐步换水,每天换水量10厘米左右。
以后逐步增大到15~20厘米。
养殖后期水色过浓的池塘换水量增大到30厘米左右,尽量使池水保持清爽,透明度保持在30~50厘米。
⑤及时开启增氧机。
根据池塘水色、载虾量、天气等情况,采用水车式环流主体增氧与底充式增氧相结合方式,及时开动增氧机,保持池水溶解氧充足。
放苗密度较高的池塘,放苗20天内每天黎明前及中午开启空压机2小时,放苗20天后增开水车式增氧机1~2小时,放苗70天后除投饵时暂停
1~1.5小时外,全天开启空压机和水车式增氧机。
气压低的阴天、下雨时增加开机时间和次数,使水中溶氧量始终维持在4毫克/升以上。
(3)科学投喂优质饲料。
饲料沿池塘四周进行均匀散投,日投饲第1个月日投4~5次,第2个月3~4次,以后日投3次。
经常检查吃食情况,一般以1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并根据吃食情况、天气情况、虾的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
养殖中后期至起捕前可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C、免疫多糖、免疫多肽等添加剂,每日添加1~2次,投饲2天停2天。
(4)严格养殖管理。
每天巡塘观察对虾吃食、活动情况,及时处理病死虾;定期监测水质,对饲料台、工具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
(5)做好轮捕工作。
根据池塘中虾的规格和载虾量,及时做好轮捕工作。
【适宜区域】全省沿海各地、杭州湾等有一定盐度的淡水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