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因素室内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干货|室内设计十大经典美学原则1.比例与技巧奥古斯丁曾经说过:“美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一种悦目的颜色。
”比例是物与物相对来说的,表明各种相对面间的度量关系,在美学中,最经典的比例分配莫过于“黄金分割”了;尺度是物与人(或其他易识别的不变要素)之间相比,不需涉及具体尺寸,完全凭感觉上的印象来把握。
注:比例是理性的、具体而标准的,可尺度却是感性的、抽象的。
如果你没有特别的偏好,不妨就用1:0.618的比例来划居室空间吧,这是一个非常讨巧且有效的办法。
2.稳定与轻巧稳定与轻巧几乎就是国人内心追求的写照,正统内敛、理性与感性兼容并蓄形成完美的生活方式。
用这种心态来布置家居的话,与洛可可风格颇有不谋而合之处。
以轻巧、自然、简洁、流畅为特点,将曲线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洛可可式家具,在近年的复古风中极为时尚。
注:软装布置得过重会让人觉得压抑、沉闷;过轻又会让人觉得轻浮、毛躁。
要注意色彩的轻重结合,家具饰物的形状大小分配协调,整体布局的合理完善等问题。
3.调和与对比“对比”是美的构成形式之一,在家居布置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无处不在,可用做对比的角度也很多。
比如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色彩的冷暖对比、材料的质地对比、传统与现代的对比等等。
力求使家居风格产生更多层次、更多样式的变化,从而演绎出各种不同节奏的生活方式。
而调和则是将对比双方进行缓冲与融合的一种有效手段。
4.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是美感的共同语言,是创作和感受的关键。
人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因为它们都是通过节奏与韵律的体现而造成美的感染力。
成功的建筑总是以明确动人的节奏和韵律将无声的实体变为生动的语言和音乐,因而名扬于世。
注:在整体软装中虽然可以采用不同的节奏和韵律,但同一个房间切忌使用两种以上的节奏,那会让人无所适从、心烦意乱。
5.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以某一点为轴心,求得上下、左右的均衡。
对称与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处世哲学与中庸之道,因而在我国古典建筑中常常会运用到这种方式。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一、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产品设计已经从单纯的物质功能满足转变为对用户心理需求的深度挖掘。
在这一转变中,感性工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逐渐受到设计界和企业界的重视。
感性工学起源于日本广岛大学,是一种以用户感性需求为核心,将消费者的感性转化为产品设计要素的技术。
它通过探索人们对产品的情感反应,将这些情感反应转译为具体的产品设计要素,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优势。
在当前的消费多样化格局下,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使用需求转变为对个性化、情感化需求的追求。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要想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应用感性工学,使产品不仅满足基本功能,还要符合消费者的情感期待。
感性工学已经成为一种以用户为主导的产品设计技术,其目标是构建出满足用户感性诉求的产品模型,使产品与用户实现心理感受和使用功能的匹配。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感性工学已经从最初的建筑室内设计拓展到产品、建筑、环境与城市设计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尤其在产品设计中,感性工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家具等多个行业。
设计师通过运用感性工学的方法,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期待的产品。
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感性工学的理念和方法有效地融入到产品设计中,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这一研究领域涉及到感性工学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法、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
感性工学的概念与起源20世纪后半叶,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增长,感性工学应运而生。
日本是感性工学研究的先驱,反映了东方文化中对情感和体验的重视。
利用心理学原理,如认知心理学和情感心理学,来理解用户的感性需求。
应用统计学和工程设计方法,将感性需求量化并转化为设计元素。
通过感性工学,设计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创造出更符合用户期望的产品。
简述对于感性与理性在设计中的运用的认识作者:冼宁郑佳梦来源:《设计》2017年第14期摘要:设计的整体过程是设计师不断交替融合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循环上升的。
优秀的设计作品将感性与理性恰到好处地融合,并依靠设计师的个人素质从感性角度出发将理性需求完美地诠释。
本文通过对经典设计案例的分析,提出了设计师应该正确地把握与运用感性与理性思维,将二者恰当地融合,对作品进行设计的理念。
关键词:感性理性设计融合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7-0098-02一、关于感性与理性人对自然界,客观世界及其存在问题认知和处理的方式可分为“感性”和“理性”。
感性被一般理解为凭借感官比如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形象类型所达成认知的,基于个人感情决定,并未深入思考而基本以第一印象来做出判断的。
理性的概念则是相对于感性概念存在的,在意识的基础上,进行有参照性的选择。
可以说感性让人自由无束缚,理性则让人清醒有逻辑。
二、设计中感性与理性的运用(一)设计中的感性与理性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的学问,它囊括了心理学、色彩学、传播学、符号学、现象学、社会学等多种现代学科。
随着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开始不断通过劳动来改造世界和创造文明,这其中最主要的活动就是造物。
设计便可以理解为是人类在造物活动前进行的预先计划和构想。
从哲学角度来看,设计中的感性与理性的运用也是不可分割相互融合的,单纯靠理性来设计作品则会失去美感,纯靠感性来设计作品则会欠缺实用性。
但设计中的感性与理性的运用也不是将它们随意堆砌在一起,而是将他们恰到好处地融合,并依靠设计师的个人素质从感性角度出发将理性因素完美地诠释出来。
(二)感性为设计创造灵感1898年,鲁特玻璃公司的工人山姆森以约会中女友穿着的连衣裙为原型设计出了一款玻璃瓶。
该玻璃瓶设计线条优美流畅,正是这种感性认识成为了山姆森设计玻璃瓶的原动力,瓶子设计不仅外形美观,山姆森还经过反复修改把瓶子的容量设计成刚好一杯水大小,且瓶身易握不易滑落,给消费者很好的体验感。
室内设计中空间情绪的表达作者:郭广宇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室内设计是一门空间的艺术,它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体验性的语言,情绪性是艺术语言的精神特质。
室内空间的情绪是丰富有趣的,空间情绪是观者的一个自然反应,是空间与观者内心情感的一次共鸣。
关键词:室内设计;空间情绪;表达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184-01如今,室内设计要摆脱视觉化的困境,使设计更有深度和细度,减少无意义的设计,孤立繁杂的程序等。
这是设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本文运用归类整理方法来探讨“喜、怒、哀、乐”这4种情绪,在室内设计中如何表达空间情绪的问题?一、空间的情绪与情绪的空间室内设计是空间的艺术,它具备独特的艺术语言。
在艺术语言中,情绪空间占据着特殊位置。
情绪因素是语言美的重要因素,情绪体现了作品的独特魅力。
室内空间的情绪是观者对空间整体氛围的一个自然反应,是内心情感共鸣的外化表达。
空间的情绪在室内设计中的表达主要通过隐喻、联想和场域实现。
“喜、怒、哀、乐”是人们最基本的情绪表达,如何表达是设计者认识和观念的问题。
色彩的喜怒哀乐情绪营造是大家较为熟悉的这里不做过多的探讨,本文尽量避开其他元素的干扰着重探讨不同空间的情绪表达。
二、空间情绪的表达1.“喜”空间的表达。
喜的情绪在空间的表达中往往是让人感到欣喜愉悦的,过年时的喜庆,丰收时的喜悦,陶醉时的恋人等等。
它的含义和特征是喜气的,是可以让观者联想和想象的,通过联想隐喻的手法来展现喜悦的空间。
常规空间中的喜气表达方法,往往通过大面积的整体空间界面来展现,集中表现在层次丰富的背景墙上,用不同色彩的裝饰物搭配组合加以灯光的装点,烘托出绚丽夺目的喜气画面,再用对比的手法强化喜的空间情绪,通过联想构建出纯真自然的喜气情绪。
非常规空间中的喜气表达方法,往往通过线条和造型多变的展现让观者仿佛置身于场景中,灵动多变的造型,层次丰富的空间,加上灯光的点缀犹如笼罩在喜气洋洋的花丛中,这是一种隐喻的表达手法。
室内设计原理知识点总结1.室内设计的概念: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经济标准等,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2.在室内设计中,从整体上把握设计对象所依据的主要因素分别是:①功能因素:使用性质——为了满足何种功能而进行建筑物和室内空间的设计;②环境因素:所处环境——这一建筑物和室内空间所在地的周边环境状况;③经济因素:经济投入——相应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标准的控制;④艺术因素:遵循建筑美学原理。
3.(原始社会)时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的方形与圆形住房内,已经开始考虑按使用需要进行(空间分隔),合理布置房屋的(入口与火塘)的位置。
4.(洛可可风格)在(巴洛克风格)之后发展起的欧洲装饰风格。
(1)洛可可风格体现:一轻盈柔美的曲线装饰著称;(2)特点:①造型装饰多运用贝壳的曲线、皱折和弯曲形构图分割②装饰大量运用卷草纹样③色彩绚丽,具有轻快、流动以及纹样中的人物、植物、动物浑然一体的特点。
5.现代主义风格特点:①强调实用②造型简洁整齐,构图灵活多样③充分利用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注重构造节点等细部处理④发挥材料本身的性能与质感⑤强调内部空间的灵活分割⑥主张以少胜多的美学观点6.室内设计的程序步骤:①设计准备阶段②方案设计阶段③扩初设计阶段④施工图设计阶段⑤设计实施阶段⑥使用后评价阶段7.(有无顶盖)是区别内、外部空间的(主要标志)。
典型的室内空间三要素:(地面(楼面)、顶盖、墙面)。
8.室内空间的特性:人工性、局限性、隔离性、封闭性、贴近性。
9.室内空间的限定:方法:围合(由于这些限定元素在高低、疏密、质感等方面的不同,其所形成的限定度也各有差异,从而使所限定的空间感觉也不尽相同。
)、覆盖、(由于限定元素的离地距离、透明度、质感的不同,其所形成的限定效果也有所不同)凸起、(这种空间形式有强调、突出和展示等功能)下沉、(它既能为周围空间提供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觉条件,又能在下沉区域内部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同时也有一定的限制人们活动的功能)架起、(与凸起形成的空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架起形成的空间解放了原来的地面,从而在其下方创造出另一从属的限定空间)设立(这种空间的形成,是意象的,空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
感受主瀚“统“睦”驻粥,对于任僻fl黉瓣艺术伟晶来说都是公认的芝术评削原则。
什么是艺术,马兜思土义岂术牛产理汝认为“岂术的本质是赏践基础上审美生睿体的统一”;什么是最伟人的艺术,她的突出特点,纵观古今,无…倒辨的是把“蹬繁杂的多榉变成最高瘦蕊笺一(麓穗褥韬耨·晗姆转《建蓑形式美懿琢氍》纂16页)”。
艺术作品的价德不在丁-要素的数晕,而蔗在于蕊术家如何把多样的要素安排得统。
如果艺术作晶魁体上杂乱无章,局部上要素罗列缺乏头绪,是4:会带给人美的享受的。
娅里士多德郧郜《诗学》的较犬部分藏立足丁:感受上的“统一蠼”糕艇这一鼹念之上。
在觚事建筑醺计以及室海设计薛,空闻使用上功能豹鬻求带来了功能要素本好的多样,装饰手法、设计理念的不同)己带米r彤式上诸多不同的选择方式,因此,拦素本身的多样性是,f:州担心的。
作为设诗师的首要的任务,就是把郧些复杂的多样化统一丁_主题思想,组藏;;久天鞋麴绞。
我ffJ%H谶,建筑设计并不警纯是殴计外观,而应把一个建筑(包含结构组织在内)的所有可能展现的外观和内景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艺术创造,优秀的建筑必须体现平面、立面荆剖面这三方而的统一。
对,建筑设谤靛延{审,室内设汁邀要遵褥这个艨刚,反跤_崔设汁过器中就是:宠对主题思想和设计霸的明确了解(统一扮基磕),在藏基础上规划平面,规划的同时考虑其空间形态是甭符合设计要求羊¨设计立意、考虑町明确表达立意的材料技术手段等等。
换句话说就是,在整体L把握岛都,谯统一的基础卜考虑丰富与多榉。
那么,在室瘫菠嚣中熬绫一其嚣龟食帮墼方蠹趣内容蹶?我翻蕊结了r面式点。
2.1,形状的统一陵计ep,鼗主耍的,最篱挚鲍’类统一,楚体量设鬣~}篱肇儿嚣形状的统一。
诸如j棱体、豇三方体、球体、圆锥体和圆柿体都是我们理解意义上c}勺简单儿何体,由相同一类的简单儿何体构成的复杂整体,由j二其基本豹儿{可特性是绫一的,可以浇鼹绕一的整体,瓶耩丁I这砷澎捩的稳蕺镶,自然藏会薨肯统一承享雯觉戆受。
略谈室内设计的风格摘要:融技术与艺术于一身的室内设计,既体现着动态性,又体现着艺术性。
对室内设计的风格进行分类梳理,将有助于学习、掌握室内设计相关理论,并有助于理解当下中国室内设计的主要风格的由来与特点。
关键词:室内设计;风格;流派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何谓室内设计对于室内设计的定义,大都沿用《辞海》对室内设计的定义,即室内设计是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功能、技术、艺术的综合设计。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生产或生活),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技术手段和造型艺术,人体工程学等知识,创造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以满足使用和审美要求.《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则对室内设计做了更加详细的定义,即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旨在创造合理、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以满足使用和审美的要求。
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平面设计和空间组织,围护结构内表面(墙面、地面、顶棚、门窗等)的处理,自然光和照明的运用以及室内家具、灯具、陈设的选型和布置。
此外,还有植物、摆设和用具等的配置。
由此可以说,从广义上说,室内设计便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创造性活动;具体而言,室内设计则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既包括工程技术方面即声、光、热等物理环境的问题,也包括视觉方面的设计,还包括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个性特色等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创造。
室内设计的价值就在于室内设计将实用性、功能性、审美性与符合人们内心情感的特征等有机结合起来,强调艺术设计的语言和艺术风格的体现,从心理、生理角度同时激发人们对美的感受、对自然的关爱与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使人在精神享受、心境舒畅中得到健康的心理平衡。
而融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室内设计,既拥有动态性的特点,又具有艺术性的特色。
说它拥有动态性,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实现室内设计材料、技术设备等不断改进,室内设计的技术不断提高;说它具有艺术性,则是因为室内设计的最终实现,除了考虑经济因素、工艺因素、视觉效果外,还要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由此形成了室内设计自身的风格与流派。
室内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室内设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涉及到物质生活质量的提升,还与人们的情感需求、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室内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它强调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从人的角度出发,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实用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室内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设计师根据使用者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空间大小等因素,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例如,对于家庭而言,儿童房和成人房应该分开设置,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和成人的隐私;客厅应该设置在离大门较远的位置,以避免穿堂风和噪音干扰;厨房和卫生间应该保持清洁、干燥、通风,以避免细菌滋生和异味。
二、色彩搭配色彩是室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心理和生理。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设计师根据使用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例如,对于儿童房,可以选择明亮、活泼的色彩,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老年人房,可以选择温馨、舒适的色彩,以营造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三、家具配置家具是室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它能够反映出使用者的个性、审美和价值观。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设计师根据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家具。
例如,沙发应该选择舒适、柔软的材质,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书桌应该选择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以提高使用者的效率;储物柜应该合理布局,以充分利用空间。
此外,家具的颜色和风格也应该与整个室内环境相协调,营造出一个舒适、和谐的环境。
四、光线照明光线照明是室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影响人的视觉效果和心情。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设计师根据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
例如,对于需要长时间工作的办公区域,应该选择柔和、均匀的照明方式,以保护使用者的眼睛;对于需要营造温馨氛围的卧室,应该选择温馨、舒适的照明方式,以营造一种浪漫、舒适的氛围。
室内设计的理念:打造和谐、舒适的生活空间1. 功能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室内设计要满足居住者的使用需求,在此基础上,追求空间的美感。
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结合,让居住者在日常生活中既能感受到便捷,又能享受到美的熏陶。
2. 舒适性为核心舒适是室内设计的核心。
无论是色彩搭配、家具摆放,还是灯光设计,都要以居住者的舒适度为出发点。
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能让居住者身心愉悦,释放压力。
3. 空间布局合理合理的空间布局能让室内环境更加通透、宽敞。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动静分区、采光通风等因素,使居住者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便捷与舒适。
4. 注重个性化表达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室内设计要充分挖掘并体现这种个性。
通过色彩、材质、装饰品等元素,展现居住者的品味与喜好。
5. 绿色环保环保是室内设计的重要原则。
选用环保材料,关注室内空气质量,为居住者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6. 融入传统文化室内设计不仅要追求时尚,还要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让居住者在现代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
室内设计的理念应以人为本,关注居住者的需求,打造和谐、舒适的生活空间。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7. 色彩与情感的交织色彩是室内设计的情感表达,它能够直接影响居住者的情绪。
在设计时,我们要巧妙运用色彩心理学,通过冷暖色调的搭配,营造出温馨、宁静或者活力四溢的氛围。
色彩的选择不仅要符合空间的功能,还要与居住者的情感需求相契合。
8. 空间流动性的营造室内设计的流动性体现在空间的连续性和流畅性上。
通过合理的动线规划,使居住者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顺畅过渡,避免拥挤和局促感。
这种流动性不仅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也让家居生活更加灵动。
9. 细节决定品质在室内设计中,细节的处理往往决定了整体设计的品质。
无论是精致的家具边缘,还是墙面与地面的接缝处理,亦或是装饰品的摆放,每一个细节都应经过精心打磨。
这些细节的完美呈现,能让居住者感受到设计的用心。
2018年第2期现代园艺曲线在设计中的应用并不罕见,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室内空间设计反而更加崇尚简约和自然,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应用直线元素较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曲线元素对于设计而言具有良好的特性,有助于打破居室内单调乏味、简单直白的设计语言带来的沉闷环境,于理性之中赋予感性之美,曲线因而在现代居室设计中逐渐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应用,并因此涌现出诸多优秀的设计案例。
1曲线与室内设计的关系曲线具有几何属性和情感属性,由于现代人均居住水平的提升以及建筑用地的紧缩,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较好的空间感是现代设计艺术在室内环境呈现中的创新,而曲线与室内设计有密切的联系。
由于曲线在大多数情况下代表着一种变形的空间,比如在明亮的日光条件下进入室内感觉到被非平面的线条笼罩,会产生一种虚幻、空间分裂感十足的氛围。
因而,曲线是打破室内设计沉闷、单一的良好元素。
曲线在室内条件下的变化常常给人以不同的心理适应性变化、心情、表达方式的转变等现实影响,而这都是在打破室内设计本来的平衡感的基础上获得。
除去单一色调的曲线之外富有色彩的曲线也应在尽可能广泛的维度上良好地调谐室内气氛,比如利用不同颜色的灯光、不同频率的光、光的照射面等进行相应的曲线元素的设计可以尽可能地延展平面建筑物的立体感,搭配曲线的设计,同时表达出居室装饰设计的多维特性。
墙壁在传统的室内设计中主要以直线、平面的状态呈现,是视觉的焦点,在此也是设计师对于空间的思考。
比如要呈现具有开放、愉悦的室内氛围,就可利用曲线元素改善墙壁,实现轮廓线等弯曲、圆润的墙壁设计,表现出不同于现实的居室环境特点。
2曲线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2.1曲线应用在室内界面设计人们对室内环境气氛的感受,往往是综合的、整体的。
既有空间的形状、也有作为实体的界面。
从实体界面出发,线形表达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曲线在墙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设计图案是现代室内设计中利用线条的主要方式,利用拱形柱、折面等曲线元素,可以在居室内部表现出的纵深感,可以较有立体感地表现出居室内部的层次和递进式关系,这种投射和立体化表现可以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同时会使居室的整体格调和不同空间的过渡较为鲜明,摆脱了没有曲线变化时的沉闷与乏味。
室内设计学习心得体会7篇室内设计学习心得体会11.找工作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找自己有兴趣的工作,兴趣就是动力。
2.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工作态度就要保持积极向上;即使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也要保持上进的心态。
3.工作的时候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结合工作的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4.出来工作无论是什么工作都好,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人际关系多广,你的前途就有多大,没有一个成功人士是靠着自己去成功的,懂得借助外力,才能及时把握机会,让工作事半功倍。
在专业学习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室内设计师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不断提升审美能力要具备广博知识和阅历。
1.有全面综合素质:才可能创造出感动人空间2.有敏锐洞察力:对时尚敏锐观察能力和预见性是设计师自我培养基本能力站在高度上讲设计师担负着引导时尚责任。
3.细致入微追求:室内设计师所面临是环境中各个不同细节对细节处理关系到整个室内空间设计成败越是简约设计细节越重要要注意室内外空间角色互换。
4.有很强表现能力及丰富表现手段:设计师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和思想让业主能够很容易理解和沟通。
5.要有准确把握材料信息和应用材料能力:市场发展、科技进步使新产品、新材料不断涌现及时把握材料特性、探索其实际用图可以拓宽设计思路紧跟时代在市场中占居先机。
6.重视概念设计风格定位:概念设计是对项目设计思路它是综合结果它是总思路包含对人文和功能、科技与材料综合考虑有设计者对设计项目独特认识因素和个性特征是有别于其他设计方案根本着重体现设计中在满足功能前提下独特个性植入所以不要形成固定风格但可以形成固定思路。
7.对陈设品认识修养与运用能力:对陈设品认识和运用能力是创造现代文化特征和品位居住和生活环境根本陈设是空间环境中重要部分在优秀陈设设计中装饰形式美具有深厚文化品质和美学价值是人对某种文化境界体味和追求。
室内设计学习心得体会2我自已以前就非常喜欢设计,虽然自己是做程序开发,建设的行当,但对设计的感觉和喜欢一直都存在自己的心里。
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装饰设计中运用案例分析案例一:色彩心理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背景:一家餐厅希望通过室内装饰设计来营造温馨舒适的用餐环境。
设计方案:设计师选择了暖色调的色彩作为主色调,并结合不同色彩的辅助色调进行搭配。
例如,选用餐区的墙面使用了浅黄色的涂料,配以桃红色的装饰物件,在视觉上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同时,颜色较为鲜艳的绿色被用于绿植的摆放,增添了些许生机和活力。
效果评价:这种色彩搭配使整个餐厅的氛围显得温暖而舒适,有助于提高顾客的用餐体验。
暖色调的色彩能够增强食欲,使人感到放松和满足。
而绿色的绿植不仅能够增加餐厅的舒适度,还能起到净化空气、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
案例二:布局心理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背景:一家办公室希望通过室内装饰设计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设计方案:设计师采用了开放式布局的设计方案,将工位摆放在一起,并且设计了一些可移动的隔断,以满足员工的隐私需求。
同时,在办公区域增加了休息区和娱乐设施,如沙发、电视屏幕等。
效果评价:开放式布局的设计增强了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有利于团队合作和项目推进。
同时,休息区和娱乐设施的设置,为员工提供了放松和娱乐的空间,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案例三:光线心理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背景:一家高端零售店希望通过室内装饰设计来提升产品的展示效果,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设计方案:设计师采用了明亮而充足的自然光线照明方案,通过优化窗户和照明设备的设置,确保店内充满明亮的光线。
同时,选择了灯光色温较高的灯具,以增强产品的色彩还原度。
效果评价:明亮的照明使零售店的产品展示更加鲜活和吸引人,吸引了顾客的注意力。
光线的照射还让顾客感觉店内更加开阔、清新和宜人。
同时,高色温的灯光效果使得产品的色彩更加真实,让人对产品的质量和外观印象更深刻。
2.美好宜人的家居环境-浙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居环境与人的关系,了解优秀的家居环境对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2.学习家居环境的安排与布置技巧,增强对家居环境的设计能力及欣赏水平。
3.学习使用感性语言描绘家居环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确定家居环境对人的影响。
2.学习家居环境的安排与布置技巧。
三、教学难点1.如何用感性语言描绘家居环境。
2.如何在设计家居环境时考虑人的需求与心理。
四、教学准备1.素描纸、铅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2.展示家居环境照片或视频。
3.家居环境设计方案。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家居环境,让他们谈谈自己家里的一些好看或特别的地方,并带领学生思考好的家居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
2. 授课内容1.家居环境与人的关系。
家居环境是人们生活的场所,也是人们生活起居的场所。
优秀的家居环境对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人们在舒适、美好、宜人的家居环境中,能够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2.家居环境的安排与布置技巧。
(1)空间布局家居环境的空间结构是家居环境设计的重要基础。
设计家居空间,首先要考虑到空间的大小、形状、结构等方面,有目的地进行合理的分区和布局。
(2)家具布局家具是家居环境中最基本的元素,好的家具布局能够为家居环境添加光彩,让使人感受到舒适、和谐、自然的美好感觉。
(3)色彩搭配家居环境中颜色的搭配对整个环境的氛围影响很大。
色彩良好的搭配是家居环境设计的重要一环,合适的色彩选择能够营造出恰到好处的氛围。
(4)装饰摆放装饰是家居环境中很重要的一环,不同的装饰摆放会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如果合理地摆放一些艺术品或装饰品,不仅能增添环境的美感,还可以反映主人的兴趣和品位,凸显家的主题。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不同的家居环境设计,让学生对家居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4. 创作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美好的家居环境。
家庭室内设计原理家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归属地,室内设计对于家的氛围和舒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家庭室内设计的原理和要点,为您打造一个理想的家居环境。
一、色彩搭配原理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正确的色彩搭配可以改善家居氛围,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
在选择室内色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选择主色调:根据家庭成员的喜好和风格,确定室内的主色调。
常见的主色调包括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和暖色调(如红色、黄色),选择适合家庭氛围的主色调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感觉。
2. 考虑色彩搭配:在主色调的基础上,选择与之搭配的辅助色彩。
辅助色彩可以通过家具、装饰品等方式来表达,使室内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3. 控制色彩比例:在家居室内设计中,需要注意色彩的比例。
主色调应占整体的60%,辅助色彩占40%。
通过合理的比例控制,使得色彩更加和谐统一。
二、空间布局原理家庭室内设计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空间布局。
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充分利用室内空间,提高居住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1. 功能划分:根据家庭的需求,将室内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客厅、卧室、厨房等。
每个区域的功能应明确,且相互独立,便于使用。
2. 流线设计:在划分功能区的基础上,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的流线设计。
流线设计指的是在室内空间中,人们在不同区域之间的移动线路。
流线设计应简洁有序,避免错综复杂的走廊和通道,提高室内的使用便利性。
3. 家具摆放:在室内空间布局中,合理的家具摆放至关重要。
家具的选择应与房间尺寸相适应,不过度拥挤,保持通风和光线的流通。
同时,在摆放家具时,也要注意保持空间的和谐和平衡感。
三、光线利用原理光线是室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合理的光线利用可以改变空间的视觉效果,使室内更加明亮、舒适。
1. 自然光利用:充分利用室内的自然光源,以减少对人眼的负担。
在布局设计上,应尽量保持室内通风和光线的流通,避免堆放大型家具等物品挡住光线。
2. 照明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照明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室内设计流程与表现手段探析作者:李馥宁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7期室内设计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是设计师将设计概念向实物产品转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既有艺术设计的感性创意,又有室内设计本身的理性因素,这个过程中,室内设计手段与方法是决定设计方案的结果是否完善的重要因素。
按设计规律操作设计过程,正确掌握设计方法与表现手段,才能为设计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室内设计的基本流程1. 设计准备阶段。
在设计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分析设计任务书、与甲方沟通与交流、工地现场勘查、收集资料等。
这个阶段我们所应该具有的图纸表现为:平面图识图与空间平面功能的划分。
2. 方案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是对设计方案进行构思、并且用设计草图、效果图等直观的设计效果表现手段与甲方客户进行沟通,这个阶段的图纸表现主要有:设计草图、设计效果图。
3. 施工图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是决定设计方案是否能准确的转化为设计产品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后期对室内设计工程预算造价的基础环节。
我们应该用尽可能详尽的施工图纸作为我们的表达语言。
这个阶段的图纸表现主要有:施工图、大样图、节点图等。
室内设计基本流程与表现方式1. 以功能为主要目的的平面图表现室内设计本身是一种对建筑空间和建筑空间环境的重新建构过程,这种重构是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生活发发生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一多元的方式。
设备、材料、家具的等高度现化,致使室内设计不仅要考虑空间中人的相互和谐关系,而且要综合运用艺术、技术等手段创造更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功能空间。
如在公共空间的设计里,不管造型、材料、工艺如何,其设计核心是满足这个空间的使用性质和使用功能。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我们需要注意交通流线设计是否能保证简明和互不干扰、功能布局是否合理等等。
而在居住空间里,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在于“以人为本”在空间构建同时,切实安排生活秩序、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空间感的调节【摘要】:室内空间的造型元素包括形、色、质、光等.这些元素作为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彼此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关键词】:空间感;调节;实质性;非实质性。
在空间设计中,对于结构失衡的不理想空间中利用空间整治的方法进行调节,使之具有流畅的空间形式美,达到人们审美观和精神享受的要求.室内空间调节可分为实质性调节和非实质性调节两大类。
一、实质性调节(1)局部隔断调节。
用局部隔断的方式调节空间的布置方式,改变空间的形状,调节空间的大小.隔断作为分隔室内空间的重要方法之一,简捷、方便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不仅可以最大化利用室内空间的面积,而且因其隔断形式的多样性与极强的可操作性,可以和不同的室内装饰风格相融合,符合现代室内设计的"轻装修重装饰"的设计思想。
隔断的两个主要方式是固定隔断和移动隔断,还有不同风格、不同材质的隔断的运用和和装饰效果固定隔断用固定的方式分隔室内空间。
而活动隔断相对灵活,在需要分隔时将其展开,形成墙面,而在不需要分隔时将其收回折起,重新恢复原来的大空间,使用起来非常灵活方便。
随着隔断的不断创新,新的款式、材料以及作为其新的设计发展方向,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隔断方式,甚至还有将二者相互交融的新式隔断。
(2)界面调节。
通过界面(墙面、顶面、地面)形状、层次的变化进行调节,如利用三级吊顶的层次变化,降低局部空间的高度。
室内界面即围合成室内空间的底面(楼、地面)、侧面(墙面、隔断)和顶面(平顶、天棚).不同界面的艺术处理都是对形、色、光、质等造型因素的恰当应用。
室内界面的设计,既有功能技术要求,也有造型和美观要求。
作为材料实体的界面,有界面的线形和色彩设计,有界面的材质选用和构造问题,还需要与建筑室内的设施、设备周密协调。
二、非实质性调节这种调节不改变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仅利用界面颜色、图案、材质、灯光等输助手段,调节室内环境的空间感.(1)色彩调节。
通过对色彩明度、彩度、对比度进行优化调节,设计个性化的空间,满足不同空间对色采差异化的不同需求。
感性因素与室内设计
摘要: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
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室内设计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室内设计有两个重要的因素:
一种是理性因素;另一种为感性因素。理性是基于现实问题的考虑,
一般解决空间的功能、材料、工艺、安全性,经济性,影响力等问
题;感性是遵循感官,给人美的享受,或是说设计者对理想设计的
追求,即空间的造型形式、色彩、艺术照明、装饰等方面的内容。
前者是室内设计存在的基础以及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而后者则更
多的与室内空间设计形态的造型和审美相关,附加了设计者的感性
因素来满足心理的审美需求。本文旨在探讨感性因素对室内设计的
影响。
关键词:感性因素、室内设计
(一)关于感性因素
感性:感官知觉。“感性”一词是指“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
动的认识”。尤指内容或方向倾向美学或感情方面的,感性是听从
直觉,内心的声音,感性让人自然人性化,如果理性束缚意识自由,
感性就要在此时消除压力。设计中的感性是人性的表达,它所涉及
的方面包括 :形态、色彩、材质、机理等。从人的本性来看,人
的感性要更多于理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冰冷而机械味十足的“不
友善”的设计可以说是强加于人们去接受的,是违背了人的本性而
不符合人的生理及心理习惯的。当设计在外观、肌理、触觉等方面
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美”的体验或具有“人情味”时,我们称之为
具有了感性因素。好的设计作品很多时候是理性与感性的融合体。
就像设计师个人,能将感性生活与理性设计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
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是设计者自身的艺术修养。
(二)关于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是有目的、有对象、有方法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对建
筑和功能空间的整合结果进行再创造和深化。其中包括空间的表
现,生活的肌理及文化的植入,动静空间的分配等。运用物质技术
手段和艺术处理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美观舒适,符合使用者心
理与生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本身不仅仅考虑一个
室内空间视觉和周围效果的改善以及美观和舒适感,它还寻求建筑
环境所使用材料的协调和最优化。因此,引用美国劳工统计局的话
来说,就是“实用、美观和有助于达到预期目的。”人们对室内环
境的使用要求和审美要求,也就赋予室内设计较高的使命。
(三)感性因素与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包含了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理性因素。理性是基于
现实问题的考虑,一般解决空间的功能、材料、工艺、安全性,经
济性,影响力等问题;另一种是感性因素。感性是遵循感官,给人
美的享受,或是说设计者对理想设计的追求,即空间的造型形式、
色彩、艺术照明、装饰等方面的内容。前者是室内设计存在的基础
以及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而后者则更多的与室内空间设计形态的
造型和审美相关,附加了设计者的感性因素来满足心理的审美需
求。有些人说:“室内设计属于理性创作”,那么也有些人说:“室
内设计是感性上的突破”,到现在我也不好给他定义什么。但是据
我发现很多设计师都偏向于感性,至少我的性格是这样。在室内设
计过程中往往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理性与感性互溶。
以理性思考和感性思考结合,但设计者偏重于理性的指导,寻求规
律,抽象地或概念性地描述设计对象;第二个阶段是通过感性形式
表现出来。理性和感性的思考成果需要通过感性的表达方式体现出
来,设计者需要以形象、想象、联想为主要思考方式,抓住规律,
运用形象语言。在感性的基础上将各类因素观念进行有机结合,室
内设计的创造性便可以得到发挥。因为设计者经历过想象过程后,
将理性阶段再次溶于一种感性范围中去,并通过感性形式表现,从
而取得合乎设计要求的形象。 感性因素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
制,可以发挥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它具有浪漫色彩,并也因此极不
同于以理性判断。室内设计为了满足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室内空
间环境的需求,也在寻求感性与理性的最佳契合方式。 在设计过
程中,客观理性的分析是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重要过程,是设计严
谨、理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人们对空间的心理上的审美要
求,室内空间设计必须赋予室内空间某种文化性和审美性,这种文
化性和审美性是大众的审美认知和设计师独特个性的具体体现,是
设计的感性因素,具有轻松、活泼、感情丰富的一面。从各个时代、
各种风格的室内空间设计的设计理念与表现过程中都具有感性因
素。买一件装饰物品,首先是感观上的认可,之后是通过经济理性
的认可才能付出实际行动的。居住一个空间环境,首先是人的感受
环境的性能、质量、功能、场景诸多因素,通过分辨、表面信息采
集加工后,最终又返回感性来享受这一个空间环境体会过程。故室
内设计理性的认识也只能代表一部分人行为方式及表达的部分规
律性,而最后因人性的个性差异确定在感性无常上面,形成一种独
特的室内设计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在通人对整个室内环境
设计不断了解不断归纳,进入的越深,破除表面的信息越多,想表
达的物性与感性的结合点就越近,思维方式表达就越清楚,这是一
种高深层的人、环境、空间、性情、文化为一体的自然结合思维方
式,最后达到思维空间圆融的效果。感性因素对室内空间设计影响
是表现在各个界面的设计当中的,无论是传统风格还是现代风格的
设计都同样具有感性因素。室内的各个界面相互配合、协调呈现出
各种各样、风格迥异的室内空间环境,室内的各个界面不同的外形
特征都由设计者的感性因素的个性设计出的不同形态,来满足使用
者审美需要的心理和功能作用。
(四)结论:
室内设计是富有理性与感性的创造,但最终室内设计通过感性
的形式表现出来,来满足使用者审美的需求。室内设计离不开感性
因素,他更多的与室内空间设计形态的造型和审美相关,附加了设
计者的感性因素来满足心理的审美需求。感性因素是表现在各个时
代、各种风格的室内空间设计的设计理念与表现过程中的,给人以
“美”的体验和具有“人情味”。室内设计中的感性因素是设计中
的关键因素,此因素在设计师的创作中必不可少,为设计创作服务。
我们设计师常说的“灵感”其实也属于感性因素。室内设计中的感
性因素无处不在,实质是设计作品的功能基础上额外的附加艺术表
现。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内心感受
被更加重视,因此感性因素的重要性也更加被突显,感性因素对室
内设计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