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区建设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9
我国城市新区发展现状研究作者:王世珍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8年第10期摘要:建设城市新区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解决城市问题、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活力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主要途径。
本文阐述了城市新区的概念及分类,对我国建设城市新区提出了要求建议。
关键词:城市新区;发展;研究目前我国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新区建设。
這些新区的开发建设在不同程度上起到缓解城市要素过度集聚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承载能力,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提高了城市的整体竞争力,辐射带动了周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
一、城市新区的概念城市新区的概念是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形成的一种称谓或叫法,最初源自于国外的卫星城、城市新区或边缘城市。
自19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城市新区相关理论知识展开了探索研究和实践运用,在不同时期形成了“新协和城”“田园城市”“卫星城”“新城”和“有机增长”“精明增长”等城市建设理论。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在借鉴西方城市发展和建设理论的同时,依据不同城市禀赋和发展实际,先后建设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教园区、工业园区、郊区居住区、旅游休闲区等不同性质和种类的城市新区。
由于我国城市新区发展历程较短,目前我国学者对城市新区相关定义暂时还没形成一个相对统一和较完整的论述,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从字面上来说,城市新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属于城市的一部分,具备城市的功能;二是指新建城区,必须是新开发的特定区域,依托于母城周边存在。
通过对城市新区字面的理解以及结合已有的相关理论,本文认为城市新区是指在现有城区外围的特定区域开发建设的,对现有城市发展空间进行拓展,目的是为了满足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和缓解老城压力提升老城功能,依托老城或独立于老城,在城市市域范围内新开发的集聚人口、产业、资金和基数等诸要素的具有单一或综合功能的新型城市化区域。
城市新区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城市新区规划是指在既有城市基础上新建起一片城市,以满足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
新区规划的环境评价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确保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新区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一、自然环境评价指标1.生态保护:包括湿地、森林、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2.环境质量:包括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指标,评估新区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3.水资源评价:包括水质、水量、水土保持等指标,评估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经济环境评价指标1.经济发展:包括GDP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机会等指标,评估新区规划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2.土地利用评价:包括土地的开发利用率、土地多功能利用等指标,评估新区规划的土地利用效率。
3.能源利用评价:包括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等指标,评估新区规划对能源的合理利用。
三、社会环境评价指标1.居民生活质量评价:包括居民收入、居民健康、教育水平等指标,评估新区规划对居民生活的改善程度。
2.社会文化评价:包括文化活动、社区教育、公共服务等指标,评估新区规划对社会文化的促进作用。
3.社会保障评价:包括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指标,评估新区规划对社会保障的支持程度。
四、城市环境评价指标1.交通出行评价:包括交通拥堵、交通网络结构等指标,评估新区规划的交通出行便利性。
2.城市绿地评价:包括公园绿地占比、行道树种植密度等指标,评估新区规划对城市绿化的贡献。
3.城市景观评价:包括建筑风格、城市设计、建筑高度等指标,评估新区规划对城市景观的美化作用。
通过以上指标的评价,可以综合评估城市新区规划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也可以指导新区规划的调整和改进,保证新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各个指标进行加权计算,以反映各个指标的重要性。
同时也需要进行前期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提供科学的依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