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选读包括复习和题目完整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1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1.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公园前387年在雅典城外建立学园开始授徒讲学,撰写对话。柏拉图的作品即《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讨论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较多的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德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柏拉图《伊安》和《斐若德》内容:主要阐述了"迷狂说"和"灵魂回忆说":柏拉图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灵凭附",一是"灵魂回忆"。当诗人获得了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诗神的作品就是在这样一种情感状态下创作出来的。这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柏拉图《理想国》阐述的问题(1)("模仿说"):文艺模仿现实事物,现实事物模仿理念,因而文艺与真理隔着两层,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2)文艺的这种属性,使得它无原则地同情和滋长了人的不良心理和原始情欲,颠覆了人的理性,成为一种低贱的东西。这也正是柏拉图要在他所构想的理想国中驱逐诗人的理论依据。

2.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17岁到雅典,成为柏拉图高足。公元前335年创办吕克昂学院。现存著作47种,文艺理论著作只有《修辞学》《诗学》及对话《格律罗斯》论文《忒俄得克忒亚》。

▲亚里士多德《诗学》内容涉及诗的起源、分类、真实性、以及悲剧观念等问题。(1)艺术模仿说:①亚里斯多德认为诗或艺术起源于人的模仿本能。因模仿对象不同,而有悲剧和喜剧;因模仿方式不同,而有史诗、抒情诗和戏剧。②艺术模仿是创造性的,模仿出来的是可能发生的事;艺术所模仿的对象是真实的,艺术体现的“可然律和必然律”,是一种富有哲学意味的高度真实性。(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不一致: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悲剧成分(形象、性格、思想、情节、言词、歌曲)中,情节是最重要的,人物性格居第二位。一个不好不坏的善良人是悲剧人物的最佳选择。

3.贺拉斯:罗马帝国时代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一生创作了多种诗歌,留下多种书信,其中一封名为《诗艺》。

▲文艺观:(1)诗歌应讲求“合式”,要合情合理,人物的语言应和他的身份相符,人物年龄应与他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相符合。(2)创作要借鉴传统,要效仿希腊范例。(3)要尊重天才、理智和感情。(4)提出"寓教于乐"。文艺应能够指示人生,寓教于乐,给人以益处和乐趣。这些文艺观共同体现贺的古典主义思想倾向。

4.朗吉弩斯《论崇高》:公元前3世纪,雅典修辞学家。

(1)《论崇高》是罗马时期朗吉弩斯的一篇文论;主要讨论了崇高的含义,崇高的构成因素,崇高与社会文化背景等问题。朗的文艺观与《诗艺》有相似的古典主义倾向,但《论崇高》更具有批判性和超越性。他尊重古代传统,突出天才、激情和想象,推崇强烈的艺术效果,具有某种浪漫主义观念的成分。

(2)朗吉弩斯认为崇高语言的主要来源有五个。①最重要的是庄严伟大的思想。②强烈而激动的情感。③运用(思想、语言)藻饰的技术。④高雅的措词(恰当的选词、使用比喻和其他措词方面的修饰)。⑤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

5.普罗提诺:又名普洛丁,是古罗马哲学家,希腊人。是古希腊最后一位重要美学家。他对古代柏拉图以来的文艺美学思想作了较大的改造与发展,所建立的理论体系被后人称为“新柏拉图主义”。他的54篇讲稿由门徒辑成《九卷书》。他关于美的本质在于分享了美的理式的观点成为中世纪把美的本原归于上帝的先声。

▲“太一流溢说”:这是普洛提诺的思想基础。他将"太一"视为宇宙和艺术的本源。把事物的发展变化归结为流溢与回归,于是把美的现象也做了同样的理解,因而否定了包括艺术在内的客观事物的现实依据,堕入了神秘化的唯心主义泥潭。他的“太一”是从柏拉图的“理念”发展而来的,他对于审美对象的形式特点的论述也出自前代思想家。但他对具有生命的、活动的美的论述和对于整一性的强调对后世具有启迪作用。而将“太一”视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则对基督教神学的兴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6.教父学神学代表作家。著作《忏悔录》《上帝之城》等。将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教义结合,强调人的“原罪”,高举教会地位,为中世纪教权至上及信仰主义奠定了基础。

▲学说影响:学说的思想依据是当时流行的斯多葛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及《圣经》中禁欲主义和柏拉图的正统意识。他的“禁欲主义”和“原罪”理论发展而成对自然和人的本能的全面排斥,中世纪的破坏偶像运动、教权至上理论、镇压异端活动都与他的学说有密切关系。他提出的“人的三位一体”和神的“三位一体”的无间契合显示了他的虔诚基督教理想,同时,他的信仰主义的宗教激和蒙昧主义的说教相结合,给包括古典艺术在内的整个古典文化带来了不亚于蛮族入侵的破坏之灾。

7.波伊修斯:中世纪初意大利哲学家、政治家,他在狱中写的《哲学的安慰》流传甚广,所译亚里斯多德著作促进了亚里斯多德学说在欧洲的传播。

▲《哲学的安慰》理论内容:以望教者身份所写,通过问答形式阐发了摒弃现实名利,追求神所恩许的永恒幸福的主张。他认为自然和人所陈设的美并不能增加人的价值,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上帝的认同,以及按照上帝所启示的哲学生活。为此,他劝诫世人弃绝低级造物,舍弃名利直至舍身。与此相应,他遣责世间的追名逐利和争权夺势,厚古非今的鼓励反朴归神,同时赞美了神圣的联合万物的爱的力量。他的思想主张在批判现实的同时,否定了古代的多神教信仰和哲学美学观念,助长了虚无厌世和玄学思辩的风气,反映着欧洲思想领域的历史转变。但是他对人的根本价值的看法包含着合理的因素,即人要保持自身的尊严和地位,努力提高人的主体意识。

8.安瑟伦:意大利人,中世纪欧洲著名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被誉为厄里根那之后第一个重要思想家。在教俗之争中坚持教权高于世俗政权。其本体论主张关于上帝的观念本身就可证明上帝的存在。著作有《独白》《论道篇》。

▲《论道篇》思想内容(证神理论):力图通过主观演绎推理出上帝的存在,虽比《圣经》依据启示和神迹断言上帝的存在进了一步,但他主观的认为主观和客观之间并无根本的区别,因而把“上帝”这个主观虚拟的对象当成客观事存的对象加以论证,不仅抹杀了主客观之间的根本性区别,而且在思想方法上也陷入了混淆概念的境地。他认为上帝作为终极对象,不仅是人的终极主观能力的标志,而且人的终极主观能力本身回过头来证明着这个终极对象的实存。这就把人的主观对象人为地客观化和人格化了,结果便暴露出了“主观上存在客观上必存在”的荒谬。——安的理性证神比柏拉图的唯心主义退了一步,其原因在于他所采用的方法是主观演绎的,因而置换了概念。他的论证反应了形而上的迷误和宗教神学在实践上的失败,也反映了神学本身受到的诘难。

.高尼罗:1.简介:法国教士,因反对安瑟伦的证神理论而闻名。他用类比的方法论证说,一个人头脑中“无比美妙的海岛”的概念并不表示这个地方真的存在。

▲高尼罗《以愚人的名义答安瑟伦的本体论》内容:这篇论辩文揭露了安本体论的逻辑错误,首先指出人的头脑中可以产生关于实存之物和非实存之物的认识,因此头脑中的上帝还不就是实存的上帝。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这种大逆的口吻表明他所处的时代基于客观经验的理性已经开始了觉醒。此外,还深刻地指出了观念中的存在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产物。这无异于告诉人们,意识的对象在本质上首先是意识本身,其次才是基于物质的。

10.阿奎那《神学大全》:阿是中世纪重要神学家和哲学家,他的神学和哲学理论企图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