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山区农业产业化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227.79 KB
- 文档页数:3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3期 农村经济学 顺昌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范禄成 (福建省顺昌县埔上镇经管站,福建顺昌353205)
摘要介绍了顺昌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f*-I题,从强化保障机制、加强扶持引导、打造农产品“顺昌品牌”、健全社会化 服务体系、扩大生产基地规模与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促进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现状;对策;福建顺昌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3—0337一O1
顺昌县地处闽北山区,全县辖12个乡镇。积极推进农 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 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一,对外抓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 性收入.对内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抓优质稻、杉木、毛 竹、柑橘、烟叶、食用菌、葡萄等特色产业化培育,并着力培 育专业市场和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1顺昌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合作经济取得较大发展 逐渐形成和壮大的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已 经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已成立各类协 会组织36个,各类合作社组织185个。 1.2管理机制基本完善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切实加强领导,并组织 专业人员对顺昌县农业产业化进行深入调研,高度重视农 业产业化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制定了产业化发展的规划,成 立了专门的产业化办公室,确定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工作 目标、产业布局、实施措施。 1.3龙头企业正在壮大 目前,老知青(福建)油脂有限公司,福建宝利华木业有 限公司等已初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其 中顺昌麒麟记竹木工艺有限公司年消化中小径竹3万t。全 县已建成各类涉农龙头企业24家。 1.4特色产业已具规模 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各乡镇结合实际,按照“因地制 宜,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3_51,目前全县形成3万名劳务输 出、1.6亿袋食用菌、666.67 hm 烟叶、7 333.33 hm 柑桔、 1.O0万hm 优质稻、4.07万hm 竹林、5.80万hm2杉木林和 533.33 hm 葡萄等八大特色产业基地。海鲜菇、竹荪、葡萄、 烟叶、柑桔、毛竹、杉木、优质米等一批特色产业应运而生。 1.5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成立各类专业协会,实施龙头带动,强化科技培训,提 供技术指导,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民经纪人大部分文化 程度在高中以下,素质低,注册专业中介组织较少。相关组 织之间,例如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关 系较为松散,技术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不规范。 (2)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产业启动速度慢。社会闲散资 作者简介范禄成(1965一),男,福建顺昌人,高级农经师,从事农村经 营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2—05—16 金收拢聚集的机制还不完善,由于顺昌县财力有限,而民间 资金未真正启动,对产业化的投入明显不足,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顺昌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3)缺乏自有农产品品牌。顺昌县农产品已经很有特 色。“顺昌芦柑”在东北市场很受欢迎,但是缺乏自己的农产 品品牌.经纪人还要挂其他县的芦柑品牌进行销售。 (4)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带动能力较弱。一方面顺昌县 内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缺乏,大型骨干龙头企业 中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也较为缺乏。而大部分现有的产 业化龙头企业,属于科技含量不高、规模小的中小型企业。 另一方面,顺昌县工业化程度还不高,对农业反哺能力有 限,这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壮大。 (5)规模效益不明显,基地建设滞后。产业化的发展客 观上受到了制约,因为目前仍沿袭传统的经营方式,是以家 庭为单位进行的生产经营,难以形成规模,种养大户很难形 成,产业规模小而分散,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3顺昌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1)强化保障机制。逐步建立生产风险基金,其原则为 协会会员自愿参加、政府扶持,使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了保护农民合法经济利益,应 建立农业经营风险保障机制,从而帮助农民自我保护。其基 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 的持续稳定发展。 (2)加强扶持引导。企业和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 帮助解决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搞好规划和政 策扶持是政府的主要工作,重点要做好推动、支持和引导3 个方面的工作。要推动重点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进一 步规范市场秩序。搞好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为产业化发展 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要支持重点产业发展,通过基础设施 建设、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等方式完成。要防止盲目生产给 农户造成损失,引导重点产业发展,定期发布产业信息.加 大产业宣传力度。 (3)打造自己的农产品“顺昌品牌”。利用“中国竹子之 乡”、“中国杉木之乡”、“中国竹荪之乡”的优势,建立顺昌特 色的竹木加工产品“顺昌品牌”;利用现有的“顺昌大米”、 “顺昌芦柑”、“顺昌葡萄”、“顺昌竹荪”、“顺昌海鲜菇”等特 色产品培育顺昌农产品的“顺昌品牌”。 (4)健全社会4tJR务体系。为更大程度地实现农副产品 的转化增值,应鼓励更多有经营才能的人参与到产业化营 (下转第342页) 337 农村经济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l3期 村已经实施30年,实践证明,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不但是促 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维持社会稳定的基本政策,也是耕地质 量得以有效保护的前提。凡是这一基本政策落实好的地方, 农民更注重耕地养护和投入,避免了耕地掠夺经营行为。当 前,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要求:“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 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 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 摇地坚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 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 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和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耕地质量保 护技术的推广和质量保护法规的实施。 (2)执行耕地质量管理法规,制定地方性耕地质量管理 措施。依法管理耕地质量,首先耍执行国家和地方已颁布的 法律法规。严格依照《土地法》、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分别颁 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安徽省农田环境保护条例》中关 于耕地质量保护的条款,对已造成耕地严重污染和耕地质 量极度恶化的违法行为通过司法程序进行处罚。其次,根据 潜山县社会和自然条件制定地方性耕地质量保护措施,以 弥补上述法规注重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保护条款比较疏漏 的不足。在耕地质量保护地方法规中,要规定耕地承包者和 耕地流转后的使用者对保护耕地质量应承担的责任和义 务,各级政府和耕地所有者保护耕地质量的职责,以及对各 种造成耕地质量恶化的违法行为惩处等条款 。 (3)制定保护耕地质量的鼓励政策。政府应制订政策, 鼓励农民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的积极性。例如,对于实施绿 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且成绩突出的农户、利用作物秸 秆和工业废弃物生产合格有机肥料的生产者、举报并制止 破坏耕地质量违法行为的个人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物质 奖励可以包括减免公益劳务配额、减免部分税收、优先提供 贷款和技术服务等;也可设立耕地保护奖励基金。通过协议 的形式,对于稳定和提高耕地质量的农户予以奖励。 (4)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可以规 范农民的栽培措施,避免不当的农事行为。目前,国家农业 部和安徽省已经分别颁布了部分作物标准化生产的行业标 准和地方标准。这些标准应首先在农业示范园、绿色食品和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实施,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5)依据保护耕地质量的原则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 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 土地适应性为主因素决定其利用途径和方法,使土地利用 结构比例合理。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土壤环境改善的统一。 3.3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 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是对耕地质量进行监 控、保护的有效措施,也是耕地质量保护执法的依据。在耕 地质量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制订全县耕地质量监测规程。 根据耕地类型、利用形式、控制面积等因素设置监测点数量 和位置,规定耕地质量监测内容和采样时间,统一田间采样 和室内分析方法,建立耕地质量档案和质量测报制度等内 容。同时,完善县级化验室基础建设,加强技术人员培训。 3-4加强农业技术培训 一是结合“新型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制度”、“民生工 程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制定中长期农业技术培训计划, 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技术培训;二是发挥县、乡镇农技推广 队伍的作用,利用建立示范户(田)、办培训班、电视讲座等 形式进行单一实用技术培训;三是加强科技宣传。 4参考文献 【1】张清华,史琢,韩翠萍,等.扎兰屯市耕地质量现状与改良措施【J].内 蒙古农业科技,2009(4):89—90. 【2]谷淑湘,王建明,李明琴,等.阿荣旗耕地质量状况及改良利用措施 [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4):75—77. 【3】单美,王训.我国耕地质量研究进展叨.泰山学院学报,2011(6):110一 l16. f4】李爱青.浅析我国耕地质量现状,下降原因及强化建设对策叫.安徽 农学通报。2012.18(2):1-2。36.
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考发布时间:2021-03-03T15:59:46.41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作者:张金鹤[导读] 摘要:对农业发展来讲,产业化集群发展是未来发展过程中最主流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以农业经济效益为核心,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产业进行全面加强并形成拳头产品,加强农业市场与商品市场之间的衔接性。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新集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摘要:对农业发展来讲,产业化集群发展是未来发展过程中最主流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以农业经济效益为核心,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产业进行全面加强并形成拳头产品,加强农业市场与商品市场之间的衔接性。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业在进行两个根本转变过程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对当前农村进行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来讲,因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发达,所以农业产业化已经具有了初步成果,但是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讲,因为自身的经济基础就比较薄弱,所以发展水平比较滞后,需要就这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进行推进。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考 1.前言因为过去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性影响因素非常多,所以导致农业在进行产业的发展迟迟不能够形成规模化发展,尤其是对于西部贫困地区来讲,在发展过程中受限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资金投入水平,所以导致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相比较于我国东部以及沿海地区严重落后。
所以在本文所论述内容中,就将对贫困山区进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思考进行了论述,对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相对策。
2.农业产业化发展迟缓因素 2.1基础建设落后对于大多数贫困地区来讲,都是处于我国偏远山区当中,这些山区本身就远离大城市,无论是在交通通信还是水利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都比较落后,这些农业生产是大多数生产作业方式,仍然是通过手工操作来完成,所以生产效率非常低,对于大自然当中所出现的自然灾害进行抵御时的能力也相对来讲更弱。
而随着近些年来,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所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的经济来源也不断减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力度严重不足,不能够再进行大规模的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