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

[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

[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

篇一:[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唐诗宋词元曲文章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下面是唐诗宋词元曲文章,欢迎参考阅读!

唐诗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的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般。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

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宋词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五代时期的《花间集》就很明显地展露词美丽绚烂的文采,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虽然艺术成就上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但是在思想内涵上层次还不够。宋代初期的词一开始也是沿袭这种词风,追求华丽词藻和对细腻情感的描写。像曾因写过“忍把浮名,换浅斟低唱”而得罪仁宗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当时的词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以至于宋朝的晏殊在当

上宰相之后,对于他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自己写的。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他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奠定边塞词在宋词中的地位,使只闻歌筵酒席、宫廷豪门、都市风情、脂粉相思之类的世人一新耳目。到苏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出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词还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90)、长调(90以上)。

元曲

各朝各代的文化形式都是风格迥异而极具特色的,如元朝就以元曲为人所知。

元曲又称夹心。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元曲是汉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

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

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

曲继承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

地位,政治专权,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

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

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

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

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

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人民群众喜

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附:唐诗宋词元曲经典名句大全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

篇二:[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唐诗宋词元曲10大巅峰

唐诗10大巅峰之作

《蜀道难》

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

篇三:[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唐诗宋词经典100首(2)

5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2、晚春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3、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4 南园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55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56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57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8 花非花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59 池上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0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1、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2、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3、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4、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5、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6、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67、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8、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69、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0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1、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3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74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5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6 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後,为谁辛苦为谁甜!

77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记忆体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9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後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0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1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2 题破山寺後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83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84 风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85 寒食韩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它们以其深邃、含蓄的意境、优美的诗歌语言,影响着世代文化的传承。百花齐放的唐代,有很多杰出的诗人,他们创作的诗歌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精神和情感的魔力。而宋代的词则更加注重曲调的优美和曲式的华丽,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无尽的意境和感动。 下面就是本人精选的唐诗宋词100首及其赏析,让我们一起欣赏: 【唐诗】 1.《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李白以写饮酒来发表自己的个人独立精神,传达了“出门如此,亦何足挂心”的态度。文章笔力雄健,雄浑有力,豪气干云,充满了对生命的欣赏和追求。 2.《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描绘了山川壮丽景致,表达了诗人的境遇和境况。杜甫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开篇,抒发自己的苦痛之情,表达了人生的颠沛流离。同时,此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追求。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曲未成,笔下诗先谗。 杞梓悲黄鹤,湘灵病白翎。 谁知青山外,天寒有人行。 诗中所赞美的是一位异乡游士的归来。琅琊王昌龄被贬为远方,但他在那里仍然热爱祖国,忠于尽职的责任。杜甫以诗歌的方式,传递了对王昌龄的敬仰和对他远行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天寒有人行”这句话,在诗中的意义,展现了对那些勇敢追求理想和幸福的人们的赞美和敬仰。 4.《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人月。 喜看稻菽当窗长,思飞散鸟急如射。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这之中,有很多经典唐诗宋词不仅成为了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精神寄托。本文将为您精选100首经典唐诗宋词,希望通过这些诗词欣赏,能够带给您一些灵感和启发。 唐诗 1.《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析:杜甫的这首《登高》写的是他登高观景的情景,写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和神秘,此诗句势恢宏,气势如虹,融入了杜甫的宏大思想,心潮澎湃。 2.《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杜甫的这首《春望》描绘了一个飘摇不定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疾苦,此诗语境苍凉,悲壮感人,引起人们对战火带来的苦难的深思,在表达疾苦和悲愤的同时,满怀温情与鼓舞向前的力量。 3.《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一首流传最广的古诗之一,诗三句短小,词句优美,发人深思,其写述了对乡愁的怀念,对故园的思念,充满深情,引人咀嚼。 4.《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赏析:李白的《将进酒》句句富有激情,充满豪情,用词豪放,气势磅礴,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振奋。此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属于辞格豪放体,表现了他豁达奔放的胸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5.《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1. 登鹳雀楼 白居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 滕王阁序 王勃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斯,上好禮 3.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4. 江楼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楼思远愁渐緩。潮平海闊知何處,看牧云沙暮沉沉。 5.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盪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朝朝耿尔乐,暮暮长松韵。

6. 雨霖铃 柳宗元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泪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7.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8. 凉州词 王之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9. 长恨歌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10. 雲想衣裳花想容 李清照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11.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12.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3.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4.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诗宋词元曲精选及赏析

唐诗宋词元曲精选及赏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解 1、折戟沉沙:断了戟没入沙中;戟:一种武器。 2、东风:东吴以火攻攻打西面的曹营要借助东风。 3、周郎:周瑜,吴军统率。 4、二乔:吴国二美女,大乔嫁给吴国国君;小乔嫁给周瑜。 赏析 这首咏史吊古,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 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 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⑧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赏析 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 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 能坚守以稳定大局。本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着重写景。“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 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 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 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 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 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 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 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 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 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全词结束在“人不寐,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 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的头, 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 马致远 其一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 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吹灭。 其二 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 纱窗外蓦然闻杜宇,一声声唤回春去。 注释 ①风弄铁:晚风吹动着挂在檐间的响铃。铁,铁马,悬挂在檐边的小铁片或小铃铛。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下面是唐诗宋词鉴赏大全,请参考!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豪迈情怀。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昨日”和接踵而至“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政治现实感受。他“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尖锐矛盾所引起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表现形式。破空而来发端,重叠复沓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

“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可以自由驰骋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舒畅,“酣饮高楼”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五、六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文章。上句赞美李云文章风格刚健,具有“建安风骨”。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谢朓楼和校书。 七、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统一。这正是李白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境界所激起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诗人精神尽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驰骋,诗人身体却始终被羁束在污浊现实之中。现实中并不存在“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可以自由飞翔天地,他所看到只是“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这种可憎局面。

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

唐诗宋词三百首 (赏析)

目录 唐诗三百首 (19) 卷一、五言古诗 (19) 《感遇.其一》 (19) 《春思》 (21) 《望岳》 (22) 《赠卫八处士》 (22) 《梦李白.其二》 (25)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26) 《送别》 (27) 《渭川田家》 (28) 《西施咏》 (28) 《秋登兰山寄张五》 (29) 《夏日南亭怀辛大》 (30)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30)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31) 《寻西山隐者不遇》 (31) 《春泛若耶溪》 (32) 《宿王昌龄隐居》 (33)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33) 《贼退示官吏.并序》 (34)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35)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36) 《寄全椒山中道士》 (37) 《长安遇冯著》 (37) 《夕次盱眙县》 (38) 《东郊》 (38) 《送杨氏女》 (39)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40) 《溪居》 (41) 卷二、五言乐府 (41) 《塞下曲.其一》 (41) 《塞下曲.其二》 (42) 《关山月》 (42) 《子夜秋歌》 (43) 《长干行》 (43) 《列女操》 (45)

卷三、七言古诗 (46) 《登幽州台歌》 (46) 《古意》 (46) 《送陈章甫》 (47) 《琴歌》 (47)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48)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49) 《夜归鹿门山歌》 (50)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51) 《梦游天姥吟留别》 (52) 《金陵酒肆留别》 (53)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4)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54)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5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6)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57)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58) 《寄韩谏议》 (59) 《古柏行》 (60)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61)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63) 《山石》 (63)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64)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66) 《石鼓歌》 (67) 《渔翁》 (69) 《长恨歌》 (70) 《琵琶行.并序》 (75) 《韩碑》 (79) 《燕歌行.并序》 (81) 卷四、七言乐府 (83) 《古从军行》 (83) 《洛阳女儿行》 (84) 《老将行》 (85) 《桃源行》 (87) 《蜀道难》 (89) 《长相思.其一》 (91) 《长相思.其二》 (92) 《行路难》 (92) 《将进酒》 (93) 《兵车行》 (94) 《丽人行》 (96) 《哀江头》 (97)

优美的唐诗宋词及赏析

优美的唐诗宋词及赏析 1:《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简析】: 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痛,充满了怨怼之情,辛酸之泪。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说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赏识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维,这确实是太少了!一个稀字,准确地表达出知音难遇的社会现实。这在封建社会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2:《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简析】: 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韩绅,《全唐诗》注:一作 韩升卿。韩愈四叔名绅卿,与司空曙同时,曾在泾阳任县令,可能即为其人。 这是首惜别诗,但一开始却从上次的别离说起,接写此次相会,然后 才写到叙谈和惜别,描写曲折,富有情致。 上次别后,已历数年,山川阻隔,相会不易,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为相会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发出此次相见时的疑梦和惜别的感 伤心情来,首联和颔联,恰成因果关系。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 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下文的问年,正与此照应。 乍见二句是传诵的名句,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久 别相逢,乍见以后,反疑为梦境,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 会不易。假设别后没有牵情,相逢以后便会平平淡淡,不会有翻疑梦的情 景出现了。翻疑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 维妙维肖,十分传神。即使说久别初见时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态,尽见于三 字之中,也是不为过的。杜甫《羌村三首》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是写乱离中回家后和妻子儿女相见时的心情。乍见二句,和杜诗的用意相仿。乍见,不仅是说刚刚相见,而且还含有出乎意料、突然相见的意思。 由于别后相会不易,所以见后才喜极生悲;由于别后时间隔得太长,所以 相见以后才互问年龄。各问年,不仅在感慨年长容衰,也在以实证虚,说 明翻疑梦的境真情真。 3:《春宫怨》

[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

[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 篇一:[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唐诗宋词元曲文章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下面是唐诗宋词元曲文章,欢迎参考阅读! 唐诗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的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般。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

[唐诗宋词三百首全集]唐诗三百首全集

[唐诗宋词三百首全集]唐诗三百首全集 (1) [唐诗三百首全集]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 《唐诗三百首》目录: 张九龄:感遇·其一 张九龄:感遇·其二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春思 杜甫:望岳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佳人 杜甫:梦李白·其一 杜甫:梦李白·其二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送别 王维:青溪 王维:渭川田家 王维:西施咏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东郊 韦应物:送杨氏女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溪居 王昌龄:塞上曲·蝉鸣空桑林 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李白:关山月 李白:子夜秋歌 李白:长干行 孟郊:列女操 孟郊:游子吟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李颀:古意 李颀:送陈章甫 李颀:琴歌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宣州谢 (2) [唐诗三百首全集]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0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唐诗三百首》介绍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是孙洙,别号蘅堂退士,江苏无锡人,清乾隆十六年(1761年)进士。孙洙编选唐诗,是依据沈德潜(1673年—1769年)的《唐诗别裁》及王士祯(1634年—1711年)的《古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为主,杂以其他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的题材广泛,反映唐代的政治矛盾、边塞军事、宫闺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沈、隐逸生活等。但《唐诗三百首》也有一些遗珠之憾,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白居易《新乐府》以及皮日休等人的作品,未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向来有几种注释本流行,其中以陈婉俊的补注较为简明。朱自清著有《唐诗三百首读法指导大概》一文,近人金性尧根据《唐诗三百首》重新加注。 《唐诗三百首》编选背景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2)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 【篇一:唐诗宋词元曲大全】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 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 之胜。远从《》、《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 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 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篇二:唐诗宋词元曲大全】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巅峰之作,为中华诗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唐代开始兴盛至宋代,无论是艺术、思想还是史学,都有着极高的价值。今天我们精选了100首经典唐诗宋词,带领大家欣赏中国古代诗词之美。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人在静夜里思念故乡的情景。诗中床前明月光和地上霜形成了自然的映照,抒发了作者思故乡之情更加深沉。作品流畅简洁,清幽深邃,堪称唐诗的代表之作。 2、《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又一代表作,是一首豪迈、壮志不凡的诗歌。诗中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描绘了人生苦短,光阴似箭,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而诗

的最后,作者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表达了自己不畏势力,勇者无畏的心态,展现了李白那豁达奋发的气质。这首诗被誉为唐诗年终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哲理价值。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一首咏史诗,表达了对故乡亲人和同乡兄弟的思念之情。诗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描绘了一个人在异乡流浪中思乡的孤独心情,而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则更加深了这种孤独感受。王维是唐代诗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表现了一种对世俗的冷静和远离名利的追求。 4、《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是唐代代表性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精神抗争为主题,写出了作者面对逆境所表现出来的气魄和情感。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憧憬,恢宏的叙事把朝代更迭的悲壮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则抒发了作者的无奈和忧愁,是一

完整“元曲三百首”原文及注解,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卷二!

完整“元曲三百首”原文及注解,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 举,卷二! 完整"元曲三百首"原文及注解,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卷二!(每日更新你想要的文章资料,为了方便你的查阅请在文章标题的右上方关注我们哦!) 55、折桂令.叹世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写作背景]马致远沉寂下僚,既不齿于官场的腐败,不肯与之同流合污,又无力摆脱或与之抗争,于是,在官署之旁,闹市之中苦心经营了一片精巧的小天地,虽比不上前辈隐士超世脱俗的大气魄,亦可略效其遗风,来个眼不见,心不烦,从中得到一种聊以自慰的心态平衡。 [注解] 东篱:作者自称。 小宇:小屋。 婆娑:枝叶茂盛貌。 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人。少与刘秀同游学。刘秀即帝位后,屡召不就,隐居富春江,以耕渔为生。 孟光:汉代丑女,三十岁始与梁鸿成婚。后来一起逃到霸陵山中隐居,孟光举案齐眉以进食。全世以“举案齐眉”喻夫妻相敬相爱。 台:台盘,盛食物的器皿。此指孟光的食案。 倒大:大、绝大。 [译文]我半生来虚度了光阴,在那通幽的竹径中,隐映着一座小巧的游亭,走到竹径的尽头,就是小巧的庭院。在那儿有个池塘,我醒的时候轻声吹起渔笛,醉酒之后又放声唱起渔歌。严子陵一定会嘲笑我,孟光台我要学他。笑我什么呢?偌大的江河湖海,也自有躲避风波的办法。

56、清江引.野兴二首马致远 樵夫觉来山月底,钓叟来寻觅。你把柴斧抛,我把鱼船弃。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 [写作背景]此曲连同下面三首同曲片的小令,者是《野兴》组曲(共八首)之一,它们并非写于一时一地,但表现忘情物外、避祸全身的思想和抒发恬适的隐居情怀却完全一致,乃作者归隐山林后所作。 [译文]山中砍柴的樵夫一觉醒来月亮已经落下去了,渔翁登上山来找他。他对樵夫说,你把那砍柴的斧子扔了,我好把那渔船丢弃。一起去找个安安静静没人打扰的地方闲坐着。 57、清江引.野兴马致远 绿蓑衣紫罗袍谁为你,两件儿都无济。便作钓鱼人,也在风波里。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注解] 绿蓑衣:渔樵隐士的象征。 紫罗袍:入仁贵官的象征。 无济:无用,无益,无济于事。 便:即使、纵使。 [译文]不管你穿绿蓑衣还是紫罗袍,这两种人事都没用。就是作个钓鱼人,也颠簸在风波里。还不如找一个安安静静没人打扰的地方闲坐着。 58、清江引.野兴马致远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争甚么半张名利纸! [注解] 会:善做、真正懂得做。 山中相:指南朝梁陶弘景。他懈居于勾曲山(即茅山,在今江苏西南部),梁武帝多次请他出山都不就,于量,每当有国家大事,皇帝就派人前去咨询,人称“山中宰相”。 [译文]在深山林泉隐居,谁能到这里来呢,只有清风是这里的

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珍藏版

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珍藏版 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珍藏版 ------------------------------------------------------------------------------- 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以其优秀的文学作品闻名于世,以优美的语言和抒情的诗句描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珍藏版,是中国古典文学精华的最佳象征。 一、唐诗宋词三百首精选 唐诗宋词三百首,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名作,汇集了晚唐,宋,金,明,清朝的经典诗歌作品。唐诗宋词三百首的名作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这些都是中国古典文学最优秀的作品。 二、《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内容 1. 《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包含了许多古老的文学形式。《诗经》以哀思、思乡、赞美、抒情为主要内容,是一部优美动人的文学作品。 2. 《楚辞》

以及对世界的感悟。它包含了许多古老的文学形式,如“叙事诗”、“抒情诗”、“歌谣”、“寓言”等。 3. 《汉乐府》 《汉乐府》是一部古代文学作品,大部分来自汉朝时期的文学家。它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世界的感悟。它包含了许多古老的文学形式,如“歌谣”、“咏物诗”、“乐府诗”、“寓言”等。 4.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古代文学作品,大部分来自唐朝时期的文学家。它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世界的感悟。它包含了许多古老的文学形式,如“叙事诗”、“抒情诗”、“歌谣”、“寓言”等。 5.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是一部古代文学作品,大部分来自宋朝时期的文学家。它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世界的感悟。它包含了许多古老的文学形式,如“叙事诗”、“抒情诗”、“歌谣”、“寓言”等。 6. 《元曲三百首》

[唐诗宋词赏析]唐诗赏析

[唐诗宋词赏析]唐诗赏析 唐诗赏析篇1:《望洞庭》刘禹锡唐诗赏析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秋,刘禹锡被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一次,刘禹锡转任和州经过洞庭湖,观望洞庭湖的景色而写下了此诗。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

唐诗宋词赏析

唐诗宋词赏析 《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诗词君说】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用词精练,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和人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 《梅花》 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词君说】诗人写梅花不惧严寒,凌寒独开,暗香沁人。亦是以梅花比喻那些具有高洁品质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淮中晚泊犊头》 北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 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

【诗词君说】诗人一路行来,看着田野中绿草青青,繁花丛丛,散发着幽香,特别明亮美丽。黄昏时,将船靠在古旧的祠堂里,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夜景。诗人有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词君说】诗人站在瓜洲渡口,回望钟山,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他知道,终有一日,他还是会回到让他依恋的故乡的。 经典唐诗宋词赏析及解释(经典唐诗宋词精选大全) 《书湖阴先生壁》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诗词君说】王安石来拜访朋友,友人的家洁净清幽,一如他高雅的生活情趣。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词君说】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极富哲理,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经典唐诗宋词赏析及解释(经典唐诗宋词精选大全)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经典唐诗宋词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赏析 《侠客行·赵客缦胡缨》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赏析:《侠客行》是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仅二十个字,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当时游侠儿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目前了。因为诗人并不是为物而夸张的写物,而是处处着眼于人的.精神气势而写物。 “缦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 《寄黄几复》 【宋代】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赏析: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不那么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 “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 《荆轲歌 / 易水歌》 【先秦】佚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赏析:“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 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风雨》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赏析:李商隐一生羁旅漂泊,宦海沉浮,不得重用,饱尝世态炎凉。遂借风雨以起兴,抒发抑郁悲愤之情。 作者一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四处漂泊寄寓幕府,穷愁潦倒,全诗喟叹深沉,词哀情苦。 《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2023年语文唐诗宋词鉴赏整理

2023年语文唐诗宋词鉴赏整理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 青砖黛瓦之间,身着荆钗布裙的江南女子,走过青色的瓦沿,曲折的巷口,婀娜的眠柳,去看那隐蔽在诗词里的宋朝烟雨唐朝风,勾起落花摇曳的一丝哀愁。以下是语文唐诗宋词鉴赏,欢迎阅读。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1 鹧鸪天 枫落河梁①野水秋,澹烟衰草①接郊丘。醉眠小坞①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①。天杳杳①,路悠悠①。钿筝①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①年年恨,鸳浦芙蕖①叶叶愁。 【解释】 ①河梁(hé liáng):代指送别之地。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①衰草:干枯的草。 ①小坞(wù):小山村的客店。坞:四周高中间低的山间村落。 ①赤叶楼:四周种了枫、槭类树木的楼,这里指装修豪华的房子。赤叶:生长在我国中部的一种树叶茂密的树木。 ①杳(yǎo)杳:形容幽静深远的样子。

①悠悠:遥远悠长。 ①钿(diàn)筝:指奏乐。钿: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或在木器上和漆器上用螺壳镶嵌的花纹。 ①灞(bà)桥杨柳:汉人送别,在灞桥折柳,放“灞桥杨柳”意指离别。灞桥折柳是灞桥的一个颇出名气的故实,《三辅黄图》在“灞桥”条下说:“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开天遗事》还说:“来迎去送,至此黯然,故人呼为断魂桥。”在长安成为汉唐京都的漫长岁月里,灞桥是众多外放官员离京饯别的抱负之处。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难过之春草。 ①鸳浦芙蕖(qú):意指年华老去,自伤迟暮。其出自诗人贺铸。贺铸《踏莎行》云:”杨柳回塘,鸳鸯别浦“,是说浦中的绿荷于”红衣脱尽”后,再也没有”蜂蝶“来依慕。代指年华老去。芙蕖:荷花的别名。如:蕖华(即莲花);蕖影(莲花影);蕖耦(即莲藕)。 【白话译文】 红彤彤的枫叶已经凋落了,剩下光秃秃的老树干,站在河桥上一望,野水退落,呈现出秋的寂寥。喝醉了躺在小山村里面破旧的屋子里面,睡梦中却是睡在富丽堂皇的高楼中。 天是那么遥远,路是这样的悠长。和心爱的人奏乐执扇的时间已经一去不复返。灞桥边的杨柳长的依旧很旺盛,但水中的荷花已经脱去华丽的外衣。看到他们这些景象,就想到了自己逝去的年华。 【创作背景】 徽宗大观、政和之际,苏庠曾依苏固与徐俯、洪刍、洪炎、潘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