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1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10
心理测量操作方法
心理测量操作方法是为了获取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心理特征的直接或间接度量而采取的行动或步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心理测量操作方法:
1. 调查问卷:通过编制一系列有关被试者的主观看法和经验的问题,并让被试者选择或提供答案,以获得被试者心理特征的度量。
2. 测试项目:通过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如智力测试、人格测试等,来评估被试者的心理特征。
测试项目通常是一系列有特定规则的任务或测验,以获取被试者的心理特征。
3. 观察:通过直接观察被试者的行为、表现或反应,来评估其心理特征。
观察可以是自然观察,也可以是实验室中的控制观察。
4. 记录和分析:通过记录和分析被试者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数据,来评估其心理特征。
这可能包括记录反应时间、错误率等指标,以对被试者在特定任务中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
5. 生理指标:通过测量被试者的生理反应,如心率、皮肤电导、脑电波等,来评估其心理特征。
生理指标可以提供一种客观的度量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主观心理特征的评估。
这些方法常常会结合使用,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对被试者心理特征的度量。
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研究或评估的目的和研究者的选择。
[心理测量]自恋人格量表-测测你的自恋程度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爱着自己,有的人过少,有的人过多。
实事上爱自己的程度可以反映一个人对自我的看法,动机,心理健康的水平和人际关系。
你会是拼命爱着自己的自恋者吗?你的朋友,家人,恋人,同事又是怎样的状况?填写这份由美国加州大学Raskin教授编制的自恋人格问卷,来看看你和你认识的人会是什么程度的自恋者吧。
[心理学词条]自恋弗洛伊德曾给出“自恋”定义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里比多兴奋的状态。
有这一表征情况的个体称之为自恋人格障碍患者。
从里比多的方式来说,也就是他将本来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里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病人就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并且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当然小资不是这样的自恋喽)但科胡特修正了之前弗洛伊德这个“自恋”的定义,而提出自恋其实就是里比多的本质,或者更直接说自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
自恋是一种借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
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而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
科胡特的合作者兼学生的巴史克提出了一个模型来解释自恋,他认为自恋的达成其实是可以借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合理阐述的。
自恋是对于自我胜任感的体验,而这一获得的回路开始于大脑的期待型态,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实施决定,再后付诸行动的实践——当个体在实际世界中实践后,会得到反馈,这一反馈则再次输入大脑,然后大脑将此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
如果输入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成功,则个体就可能立即获得自体胜任感的喜悦;如果不能配对成功,大脑就会再次决定、计划行动、实践,然后又反馈大脑以求得配对的成功。
如果反复没有办法获得成功,大脑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或修正期待型态、或修正决定、或修正行动方式等方式来使自己,当然也有可能这一修正仍然是无效的或者是失败的,则个体就可能会放弃这一回路构成,而以别的方式替代,也有可能彻底放弃。
史蒂文斯将测量分为四种不同水平:类别测量、等级测量、等距测量、比率测量。
四种测量对应的四种量表:①类别量表(名称量表):根据事物的某一特点,对事物属性进行分类,并用数字或符号表示。
功能:能分类和描述。
局限:不能说明类别的数量差别。
统计方法:次数统计、百分比、卡方检验。
②等级量表(顺序量表):根据事物的某一特点,将事物属性分成等级,用数字表示。
功能:不仅能分类和描述,而且还有等级。
局限:不考虑差异的绝对量,只考虑相对差别。
统计方法: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
③等距量表:它对事物属性的划分是等距的,即它们的单位是等值的,但没有绝对零点。
功能:可以进行差异的决定和比较。
局限:零点任意规定,比率无意义。
统计方法:均数、变差、积距相关、T检验、F 检验。
④等比量表(比率量表):它是一种理想的量表,也是最高水平的测量。
功能:进行比值的决定和比较。
局限:心理测量很难实现。
统计方法:适合上述一切统计方法,此外还有几何平均数和相对差异量。
心理测验:①通过观察人的少数的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②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组的客观与标准化的测量。
心理测验的三要素:①行为样组: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心理测验中把所有与该心理特性相关的行为全部测量到,而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行为进行测量,以这部分被测量的行为作为代表,来推测语体相关联的心理特征。
②标准化:测验的一致性,即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③客观性:测验不受被试支配,测量方法可以重复,测验的实施、记分和解释都是客观的。
心理测验的功能:①了解个别差异②诊断、预测和评价③甄选、分类和安置④为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⑤重要的心理学方法和决策辅助工具智力测验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使用特定的标准化测验量表对被试施加刺激,从被试的一定反应中测量其智力的高低。
智力测验发展的几个阶段:①高尔顿和生理计量法②比奈和智力年龄量表③推孟和比率智商④韦克斯勒和离差智商⑤皮亚杰和认知发展测验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观点:人类的智力是思考的表现,而思考的心理现象包括思考的内容、操作、结果。
心理测量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单项选择题1.心理测验所测验的是()。
A.智力本身B.人格本身C.心理现象的外显行为D.情绪与情感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心理测量学2.我国近代心理测验约源于()。
A.20世纪二三十年代B.20世纪初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70年代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心理测量学3.在确定事物的量时,必须有一个计算的起点,叫做()。
A.绝对零点B.相对零点C.参照点D.单位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心理测量学4.我国最早引进和修订的测验是()。
A.比纳量表B.韦氏量表C.陆军甲种和乙种测验D.瑞文测验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心理测量学5.我国心理测验蓬勃发展始于()。
A.1949年B.1976年C.1958年D.1979年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理测量学6.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测验()。
A.是必不可少的B.是没有必要的C.应根据情况选用D.可有可无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心理测量学7.用0代表不同意、1代表同意等将某人群分组,这样的量表属于()。
A.顺序量表B.命名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心理测量学8.对命名量表表述错误的是()。
A.用数字代表某事物或某属性的全体B.测量水平最低的一种形式C.数字只用来作为标记和分类D.可以进行数量化分析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理测量学9.顺序量表()。
A.有相等单位B.有绝对零点C.主要用于排出等级和顺序D.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心理测量学10.不能比较数量关系的量表是()。
A.命名量表B.等距量表C.等比量表D.顺序量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心理测量学11.测量数值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的是()。
A.命名量表B.等距量表C.等比量表D.顺序量表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心理测量学12.学校运动会排出了全校各班级的名次,未报出各班得分,用的是()。
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测量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方法,通过对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进行测量,可以获取客观的数据和信息,从而揭示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心理测量的发展和应用方向多种多样,包括智力测试、人格测量、行为观察等,对于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评估心理问题、指导心理干预等具有重要意义。
I. 心理测量的定义与意义心理测量是指通过量表、问卷、观察等客观工具,对被测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度量和记录。
心理测量的发展与心理学研究密不可分,它提供了客观、科学、可比较的数据,为心理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心理测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揭示个体心理特点:通过心理测量工具可以衡量被测者在某一心理特点上的水平,如智力、人格、情绪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了解个体的心理特点,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
2. 评估心理问题:心理测量工具可以用于评估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压力等。
通过测量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判断个体是否存在心理问题,为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3. 预测个体行为:心理测量可以通过对心理特点的测量,预测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例如,通过智力测试可以预测个体的学业成绩,通过人格测量可以预测个体的职业选择等。
II. 心理测量的常用方法心理测量有多种方法和工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测量方法:1. 量表测量:量表是一种标准化工具,通过一系列题目或陈述,被测者选择相应的答案,从而测量某一心理特征,如人格特点、情绪状态等。
量表测量具有标准化程度高、结果可靠性强等优点。
2. 问卷测量:问卷是一种调查工具,通过向被测者提出一系列问题,获取他们的意见、观点和行为信息。
问卷测量可以用于研究和评估不同领域的心理问题,如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
3. 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对被测者行为的观察和记录,来了解其心理特点。
观察法可以直接观察行为,也可以通过录像、录音等技术手段进行记录。
III. 心理测量的应用领域心理测量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临床心理学:心理测量在临床心理学中被广泛使用,用于评估和诊断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病等。
心理测量方法的几种分类心理测量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心理测量方法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的心理特征,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测量方法的分类。
一、按照测量对象分类1.个体心理测量个体心理测量是指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状况、心理能力等方面。
常见的个体心理测量方法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情绪测验等。
2.群体心理测量群体心理测量是指对群体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评估群体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状况、心理能力等方面。
常见的群体心理测量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法、实验法等。
二、按照测量手段分类1.客观测量客观测量是指通过客观的手段对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依靠测量仪器、测量工具等客观手段进行测量,结果比较客观可靠。
常见的客观测量方法包括脑电图、眼动仪、血压计等。
2.主观测量主观测量是指通过主观的手段对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依靠被试者的主观反应、自我报告等主观手段进行测量,结果比较主观不可靠。
常见的主观测量方法包括问卷调查、面谈法、自我报告法等。
三、按照测量目的分类1.评估性测量评估性测量是指对被试者进行评估的测量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被试者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状况、心理能力等方面。
常见的评估性测量方法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情绪测验等。
2.诊断性测量诊断性测量是指对被试者进行诊断的测量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诊断被试者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方面。
常见的诊断性测量方法包括临床面谈、心理测试等。
3.预测性测量预测性测量是指对被试者进行预测的测量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预测被试者的未来表现、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
常见的预测性测量方法包括职业测验、学业测验等。
四、按照测量形式分类1.标准化测量标准化测量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测量的方法。
心理测量学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的( )不属于心理测验该定义的三个基本特点。
A行为样本B核实假说C标准化D客观测量2.下面的( )是测量具备的基本要素。
A 单位和数字 B名称和法则C 参照点和单位 D属性和单位3.测量精确的重要指标()A参照点B单位C参照点和单位D绝对零点4当所测量的属性存在顺序关系时,该属性的值就构成()。
A.间隔量表B.比例量表C.顺序量表D.分类量表5.有真正零点的量表为?()A.间隔量表B.比例量表C.顺序量表D.分类量表6.测量的三个元素不包括()A所观测事物的属性B单位 C 数字或名称D法则7. 根据S.S.Stevens对量表的分类,下列哪种量表水平最低?( )A.命名量表B.等距量表C.顺序量表D.等比量表8.用心理量表将心理现象数量化的方法是:( )。
A.个案法B.会谈法C.观察法D.测量法9.一般而言,心理测验的分数属于()。
A.类别量表B.等级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10.狭义的心理测量是指以()为工具的测量。
A.调查B.测验C.实验D.口试11.用0代表不同意,1代表同意等将某人群分组,这样的量表属于( )。
A.顺序量表 B .命名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12.学校运动会排出了全校各班级的名次,未报出各班得分,用的是( )。
A.命名量表B.等距量表C.等比量表D.顺序量表13.下列哪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定量测量( ).A.分类量表B.顺序量表C.间隔量表D.比例量表14.目的是测量受测者在某方面将来可能达到的水平和成就的测验叫做( )。
A.形成性测验B.总结性测验C.预测测验D.诊断性测验二、多项选择题1.测量的元素包括( )。
A.事物 B.数字 C.法则 D.描述2.参照点有两种,即( )。
A绝对零点B相对零点C绝对定点D相对定点3.心理测验具有独特的性质,即具( )。
A外显性 B间接性 C相对性 D客观4.按测验的要求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
常见的心理测量方法
1. 问卷调查法:向被测者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被测者给出自己的答案。
这是最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之一,适用于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和横断面研究。
2. 观察法:通过对被测者的行为、言语、面部表情等方面的观察,获得有关被测者个性、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适用于实验室实验和临床观察等研究。
3. 实验法:在实验室中通过设置实验情境,对被测者进行各种人为的刺激,得到被测者的反应,从而获得有关被测者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信息。
4. 智力测试法:智力测试是一种系统化的、标准化的测量方法,通过对被测者的智力能力进行测试,获得其智力水平的量化指标。
适用于童年和成年期的智力测量。
5. 个性测量方法:个性是人的心理特征之一,个性测量方法旨在获取个体不同特点的测量结果,并通过对这些结果的分析,描述和解释个体的个性特征。
常用的个性测量方法包括MMPI、EPQ、16PF等。
6. 项目法:项目是指某种情境下的一种表现或反应,通常包括主观倾向和客观行为两个方面。
项目法通过反应项目来了解被测者的个性特点、心理状态等信息。
是常用的临床心理测量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