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倒数》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87.00 KB
- 文档页数:6
《倒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榆林市米脂县南关小学马小艳【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倒数的认识》。
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教学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法。
从分数乘法的口算入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主动探索发现它们的乘积都是“1”,从而引出倒数的概念;然后再借助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利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自主探究出一个数的倒数的求法,初步感知两个数互为倒数的关系;最后让学生探究0有没有倒数,使学生对倒数的认识更为全面。
最后在练习题中,我设计了流畅性练习、变通性练习、独特性训练。
流畅性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变通性练习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最后让学生做到自行解答;独特性训练再次让学生自主探究,体现个体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这些多层次的练习,从流畅性到变通性再到独特性,循序渐进,逐渐进入较高水平的发散思维状态。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倒数的意义,并掌握求一个倒数的方法,进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2)方法与途径: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归纳等活动,经历探究求一个数的倒数的过程;(3)情感与评价: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情感,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思想;(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教学。
3.教学重点: 知道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4.教学难点: 理解“互为”的含义, 0为什么没有倒数。
5.教学关键: 掌握倒数的意义。
6.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教学法。
二、教学准备:有关《倒数的认识》的教学资料、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认识倒数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现在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31页的“算一算”。
师:仔细观察,你们能发现什么?生:它们的乘积都是1。
师:对,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
你们还能写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生:(齐)能!师:那好,请你们写出乘积是1的任意两个数,看谁写得多,而且能写出不同的类型。
《倒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为大家教授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倒数》一章。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们将学习倒数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以及理解倒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难点是理解倒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内容包括倒数的定义、求倒数的方法以及倒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倒数的练习题,用于随堂练习。
3. 倒数的小故事,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故事中会出现倒数的概念,让学生对倒数产生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PPT课件,我會为学生详细讲解倒数的定义,以及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3. 例题讲解:我会用PPT课件展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跟随我的讲解步骤,一起求解这些例题的倒数。
4. 随堂练习:我会分发练习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会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倒数的方法解决,并派代表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倒数的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倒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倒数就是1除以这个数。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2,3,4,5。
2. 找一组互为倒数的数:答案:1. 2的倒数是0.5,3的倒数是0.333,4的倒数是0.25,5的倒数是0.2。
2. 例如:2和1/2,3和1/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对倒数的定义和求倒数的方法掌握得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举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倒数。
北师大版五年下册倒数说课稿(9篇)北师大版五年下册倒数说课稿精选篇1五年级数学教案4.3.1倒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难点:10的倒数的求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第1课时:倒数的认识2理解字的意思老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帮我解决个问题:“倒”这个字怎么读的?学生:倒dǎo,dào师:这两种读音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学生用茶杯演示。
3老师:你觉得在这里这个“倒”字怎么读?你见过这样的数吗?学生举例说说。
看到这个课题,在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问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对字的理解,初步感知什么是倒数)二探索新知,突破重点(一)倒数的意义1初步探究师:请看这两组算式,我们分组完成,比比哪组同学速度快。
学生计算,交流老师:做第1组算式的同学完成的快这时学生可能会说:不公平,第1组的题目简单,得数都是1老师:为什么第1组的算式简单,有什么特点?生:每组数中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位置颠倒过来了。
生:都是乘法。
生:得数都是1老师:这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们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倒数吗?学生试着概括师概括并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找一找关键词,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1:乘积是1是乘法,而且积是1生2:两个数,只能是两个数,三个,四个数的乘积是1也不能说它们互为倒数。
生3:互为倒数。
老师:“互为倒数”是什么意思呢,谁愿意说说老师:这学期我们班来了几位新同学,经过几周的相处,你们之间互相成为朋友了吗?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理解“互相成为朋友”这句话的?生:我是他的朋友,他也是我的朋友。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课件【三篇】一、说教材《倒数》是北师大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
教材首先出示乘积是1的分数乘法,从而引出分数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倒数的特点。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比较简单。
数学知识的联系性很广泛,比如本册将要学习的《分数除法》就要运用到倒数的知识。
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在做中发现、在活动中理解倒数的意义,能正确的求一个数的倒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材内容在编排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教学重点难点比较突出,求1、0、小数、带分数的倒数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
首先,根据小学生一般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思维特点,我将在教学中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同时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
其次,我将在教学中始终扮演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说学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人意识,我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探讨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在这一系列的合作中进行恰当的学习活动,有时也能产生思想的碰撞、人格的升华……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人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主要围绕“导入、探究、练习、小结”四个环节进行。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
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这是什么字?这呢?(吴、杏、)这两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你们能把“吴”字上下这两部分换一下位置变成另外的字吗?“杏”字上下两部分换一下位置会变成什么字呢?其实,在“数学王国”里也有这种有趣的现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课件【三篇】导读:本文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课件【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说教材《倒数》是北师大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
教材首先出示乘积是1的分数乘法,从而引出分数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倒数的特点。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比较简单。
数学知识的联系性很广泛,比如本册将要学习的《分数除法》就要运用到倒数的知识。
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在做中发现、在活动中理解倒数的意义,能正确的求一个数的倒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材内容在编排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教学重点难点比较突出,求1、0、小数、带分数的倒数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
首先,根据小学生一般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思维特点,我将在教学中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同时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
其次,我将在教学中始终扮演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说学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人意识,我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探讨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在这一系列的合作中进行恰当的学习活动,有时也能产生思想的碰撞、人格的升华……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人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主要围绕“导入、探究、练习、小结”四个环节进行。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
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这是什么字?这呢?(吴、杏、)这两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你们能把“吴”字上下这两部分换一下位置变成另外的字吗?“杏”字上下两部分换一下位置会变成什么字呢?其实,在“数学王国”里也有这种有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