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9.93 KB
- 文档页数:11
机械开题报告范文精选7篇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开题报告要怎么写呢?小编精选了一些机械开题报告范文精选,一起来看看吧。
毕业论文答辩致谢词大学毕业论文评语机械论文开题报告1课题名称:理论力学创新应用ZME型多功能实验台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测试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科学和经济的发展,人才聘用的市场化,都对毕业生的实际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培养和训练毕业生的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课题研究的基本目的。
机械振动是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整个力学中ZUI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机械振动指机器或结构物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
在工程中,存在着很多振动现象。
如飞行器与船舶的振动、机床与刀具的振动、各种动力机械的振动等。
机械振动降低了机器的动态精度和性能,机械振动会使机器产生交变载荷,这将导致机器使用寿命的降低甚至酿成灾难事故。
共振现象是工程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共振区内振动都很强烈,会导致机器或结构过大变形,造成破坏。
因此有效地进行振动隔离或减振设计,消除和抑制振动的消极影响,是机械振动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研究机械振动的意义体现在发展振动理论、防范有害振动和利用有益振动等方面。
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极大地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
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要求设计出性能更好的机械设备,由此导致机械振动力学的发展和研究。
研究机械振动学的理论与方法,解释机械结构系统中各种复杂运动现象,实现大型复杂装备振动与噪声的有效控制,充分利用振动现象,是提升机械装备性能的重要手段,而机械振动系统测试是研究机械振动的重要手段。
机械振动测试是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中许多动力学问题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以用来求解机械结构的动力学参数:阻尼、固有频率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本次毕业设计选题为《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装配系统设计与实现》,该选题旨在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最新技术,探索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提高装配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选题意义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人工装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而机器视觉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可以实现对产品进行高效、精准的检测和定位,从而提高装配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机器视觉技术在自动化装配中的应用通过对机器视觉技术在自动化装配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提高装配精度、加速装配速度等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
自动化装配系统设计结合机器视觉技术特点,设计一套适用于自动化装配的系统架构,包括硬件设备选型、软件算法设计等方面。
系统实现与性能评估搭建实际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原型,并进行性能评估实验,验证系统在装配精度、速度等方面的表现。
四、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对机器视觉技术在自动化装配领域的应用进行广泛调研,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理论分析结合文献综述结果,分析机器视觉技术在自动化装配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实验验证设计并搭建自动化装配系统原型,开展一系列实验验证系统的性能,并根据实验结果对系统进行改进优化。
五、预期成果完成一篇符合学术规范的毕业设计论文;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原型;在装配精度、速度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技术突破和创新。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将进一步提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机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机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模板(精选8篇)作为机械设计专业的同学,我们要学会书写自己专业的开题报告。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机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机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篇11.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十字轴是汽车万向节上的重要零件,规格品种多,需求量大。
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开式模锻和胎模锻工艺生产,其工艺过程为:制坯→模锻→切边。
生产的锻件飞边大,锻件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大,因而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艺环节多,锻件质量差,生产效率低。
相比之下,十字轴冷挤压成形的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劳动生产率。
用冷挤压成形工艺代替切削加工制造机械零件,能使生产率大大提高。
2、制件可获得理想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
冷挤压十字轴类零件的精度可达ITg---IT8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 O.2~1.6。
因此,用冷挤压成形的十字轴类零件一般很少再切削加工,只需在要求特别高之处进行精磨。
3、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
冷挤压后金属的冷加工硬化,以及在零件内部形成合理的纤维流线分布,使零件的强度高于原材料的强度。
4、降低零件成本。
冷挤压成形是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的零件,因而能大量减少切削加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从而使零件成本大大降低。
2.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利用切削加工方法加工十字轴类零件,生产工序多,效率低,材料浪费严重,并且切削加工会破坏零件的金属流线结构。
目前国内大多采用热模锻方式成形十字轴类零件,加热时产生氧化、脱碳等缺陷,必然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后续的机加工不但浪费大量材料,产品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并不理想。
采用闭式无飞边挤压工艺生产十字轴,锻件无飞边,可显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1)不仅能节省飞边的金属消耗,还能大大减小或消除敷料,可以节约材料30﹪;由于锻件精化减少了切削加工量,电力消耗可降低30﹪;(2)锻件质量显着提高,十字轴正交性好、组织致密、流线分布合理、纤维不被切断,扭转疲劳寿命指标平均提高2~3倍;(3)由于一次性挤压成型,生产率提高25%。
机械专业开题报告(精选3篇)机械专业篇1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意义1.1课题研究背景在数控机床移动式加工中移动部件和静止导轨之间存在着摩擦,这种摩擦的存在增加了驱动部件的功率损耗,降低了运动精度和使用寿命,增加了运动噪声和发热,甚至可能使精密部件变形,限制了机床控制精度的提高。
由于摩擦与运动速度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特别是在低速微进给情况下,这种非线性关系难以把握,可能产生所谓的尺蠖运动方式或混沌不清的极限环现象,严重破坏了对微进给、高精度、高响应能力的进给性能要求。
为此,把消除或减少摩擦的不良影响,作为提高机床技术水平的努力方向之一。
该课题提出的将磁悬浮技术应用到数控机床加工中,即可以做到消除移动部件与静止导轨之间存在的摩擦及其不良影响。
对提高我国机床工业水平及赶上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且社会应用前景广阔。
1.2课题研究的意义机床正向高速度、高精度及高度自动化方向发展。
但在高速切削和高速磨削加工场合,受摩擦磨损的影响,传统的滚动轴承的寿命一般比较短,而磁悬浮轴承可以克服这方面的不足,磁悬浮轴承具有的高速、高精度、长寿命等突出优点,将逐渐带领机电行业走向一个没有摩擦、没有损耗、没有限速的崭新境界。
超高速切削是一种用比普通切削速度高得多的速度对零件进行加工的先进制造技术,它以高加工速度、高加工精度为主要特征,有非常高的生产效率,磁悬浮轴承由于具有转速高、无磨损、无润滑、可靠性好和动态特性可调等突出优点,而被应用于超高速主轴系统中。
要实现高速切削,必须要解决许多关键技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速切削主轴系统,而选择合理的轴承型式对实现其高转速至关重要。
其中,磁悬浮轴承是高速切削主轴最理想的支承型式之一。
磁悬浮轴承可以满足超高速切削技术对超高速主轴提出的性能要求。
但它与普通滑动或滚动轴承的本质区别在于,系统开环不稳定,需要实施主动控制,而这恰恰使得磁悬浮轴承具有动特性可控的优点磁悬浮轴承是一个复杂的机电磁一体化产品,对其精确的分析研究是一项相当困难的工作,如果用实验验证则会碰到诸如经费大、周期长等困难,在目前国内情况下不能采取国外以试验为主的研究方法,主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磁悬浮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是一种获得磁悬浮系统有关特征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当今社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机械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本次毕业设计选题旨在结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如何通过创新设计和自动化技术来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二、选题意义本次毕业设计选题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向;提升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探讨如何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选题内容本次毕业设计选题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研究:机械设计原理:深入研究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方面;自动化技术应用:探讨如何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创新设计思路: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提出创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为机械设备的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本次毕业设计中,将重点解决以下关键问题:如何利用现代软件进行机械设计模拟与优化?如何结合自动化技术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如何通过创新设计思路实现机械设备性能的提升?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毕业设计,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成果:完成一份符合学术规范的毕业设计论文;提出创新性的机械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际验证;探讨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
结语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希望能够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平台。
相信在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毕业设计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机械设计开题报告范文第1篇课题名称:翻转式哈密瓜分级装置设计一、本课题研究现状、研究目及意义目前,国内对水果分级装备的研究起步较晚,商品化的水果品质检测分级设备比较少;但是,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苹果、柑橘、黄桃等水果的品质特征进行研究,并研制了部分水果检测分级装备。
由于国内相关技术的不成熟,现有的检测分级装置检测研究对象多为苹果、芒果、猕猴桃、柑橘等小型水果,而目前针对哈密瓜的分级研究基本上处在理论层面,还没有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仍需要进行继续深入的研究。
目前,哈密瓜的市场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针对哈密瓜大小分级的设备及技术解决当前的问题。
哈密瓜是新疆地区的名优特产,素有“瓜中之王”的美称,含糖量高,奇香袭人,不仅香甜可口,而且营养成分十分丰富,被誉为“水果皇后”.然而,目前哈密瓜采摘后的检测方式主要采用人工分拣方法,效率低下,随意性大,往往带有人的主观因素,造成分选不规范,分选精度低;同时分拣时间长,水果腐烂变质及客户等待时间较长等问题突出,造成资源和时间的双重浪费,致使经济效益下降,最终影响了哈密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因此,对哈密瓜进行自动化分级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针对目前新疆哈密瓜主要依靠人工在田间地头进行分级的现状,设计了一种翻转式哈密瓜分级装置。
本装置包括机架、进料口、卸料口、传送系统、承载水果装置、控制系统和分级执行装置。
传送系统包含电动机、同步皮带、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输送带;控制系统包含对射式激光传感器、传感器支撑架、三菱 PLC 和 PLC 支撑架;分级执行装置包含分级执行装置支撑架、支撑轴、调速电机、凸轮和棘轮。
工作时,电动机带动传送系统工作,传送系统带动承载水果装置工作,哈密瓜由进料口进入承载水果装置。
当承载水果装置通过对射式激光传感器区域时,哈密瓜触发对射式激光传感器,按照所触发的对射式激光传感器的对数将哈密瓜分为大、中、小3 个等级;对射式激光传感器将信号传给三菱 PLC,通过预先设置好的程序使三菱 PLC 控制相应的调速电机转动,调速电机控制凸轮转动;凸轮通过转动使相应的水果托盘翻转,进而使哈密瓜进入相应的卸料口,实现哈密瓜的分级;拉伸弹簧拉动水果托盘回到初始位置,凸轮继续转动至初始位置后通过与棘轮作用停止转动,等待下一次转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毕业设计选题旨在探讨如何运用先进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选题意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它涉及到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和设计,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生产方案,推动工业制造水平的提升,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本次毕业设计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机械设计原理:深入研究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结构设计、零部件选型等内容。
数值仿真分析: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化空间。
自动化生产技术:探讨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和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智能制造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实现智能化生产管理。
四、预期目标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希望达到以下几个预期目标:深入理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核心理论和技术;掌握相关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分析;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实际生产提供有益参考;撰写规范、清晰的毕业论文,展示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五、研究方法在开展毕业设计过程中,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前人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
实地调研:走访企业现场,了解实际生产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
数值仿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验证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际操作验证设计效果。
结语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对即将展开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初步规划和设想。
相信在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下,我将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指导!。
机械类开题报告范文机械类开题报告范文机械类开题报告范文(一)院(系)名称:机电工程系与业名称:机电一体化年级:09 机电三班学生姓名:夏** 学号:****** 指导敃师姓名:袁** 设计题目:电梯控制系统的 PLC 原理图及梯形图设计电梯的国内外研究劢向及意义仍 1887 年美国奥的斯公司制造出丐界上第一台电梯,到中国最早的一部电梯在上海出现,电梯行业在中国迅速収展,由此电梯发成了高层宾馆、商庖、住宅、多层厂房呾从库等高层建筑丌可缺少的垂直斱向的交通工具。
随着社会的収展,建筑物觃模越来越大,楼层越来越多,对电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迚步,电梯也更加安全、舒适。
然而,人仧的追求幵没有就此停止下来,仌在丌断地迚行研究改迚。
21 丐纪开始国际开始强调绿艱,绿艱呾平,绿艱天然,绿艱呾谐。
电梯是载人的机电设备,要实现绿艱,也就是强调电梯更舒适、更安全地为人类的生产呾生活服务,强调电梯不环境的协调不呾谐。
目前意义上的绿艱,一般是强调天然的一面,强调不环境的协调不呾谐。
电梯属二纯粹的工业产品,其天然性应表现为对环境影响的尽可能小,不环境的协调不平衡,以及电梯本身的人性化。
这也应是绿艱电梯的収展斱向。
(1)智能化。
我仧这所说的智能化电梯是传统的人工智能是无法胜仸的。
传统的智能控制是一种技术的亊先安排,说到底是一种程序控制,是一种周期性的系统自劢控制,实际上还算丌上智能。
而真正的智能电梯应更具人性化特点,丌仅具有传统的人工智能的所有优点,而丏还有传统的人工智能无法比拟的东西,具有劢念呾随机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诸如能根据轿厢内的情况呾各层的候梯信息,自劢地制定每次最优的运劢速度呾停车政策;自劢选择运劢斱面;双向诧音交流;到达目的层的诧音提示等,让乘客有更多的主劢性,使大楼交通运输实现真正的人机对话。
智能化要求电梯有自劢安全梱测功能,让电梯自己能够梱测到电梯的敀障所在,幵及时报警予以排除。
(2)安全。
运行安全是电梯的根本呾关键。
机械开题报告【最新3篇】最新开题报告篇一一、研究目的: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共分六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60%左右。
基于此本文探讨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二、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特点,高维滨老师采用局部取穴原则,针刺夹脊穴通以脉冲电流的治疗方法。
电针夹脊穴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减轻局部组织椎体增生物、椎间盘突出物对椎动脉、神经根及颈部交感神经的直接或间接压迫,改善或解除了刺激症状。
本研究探讨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机理,意在寻找颈椎病治疗的新方法,为夹脊电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三、国内外研究情况介绍:(一)颈椎病的发病机制:1、颈椎的退行性变:包括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骨质增生,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及项韧带的钙化。
多发生于中老年,并且多数神经根型患者伴头晕等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
2、慢性劳损:多与不良睡眠方式、不当的工作姿势、不适当的体育锻炼及精神状态异常有关系,患者多由长期低头、屈颈导致颈部肌肉疲劳,迁延发展成颈椎病。
3、其它:包括头、颈部外伤、血管因素、咽喉部炎症、颈椎先天性畸形等。
(二)治疗颈椎病的方法:1.手术治疗:根据手术途径可分为前路手术、前外侧手术及后路手术三种。
2.非手术治疗:针灸、推拿疗法、牵引疗法,药物疗法(消炎镇痛药、利尿脱水药、激素类药、神经营养药),封闭疗法(主要包括注射痛点、椎间孔神经根阻滞疗法、硬膜外腔神经根阻滞),心理疗法,物理疗法(远红外线、超短波、微波、激光、直流电低中频脉冲、中药蒸汽浴等),高压氧疗法,综合疗法等。
其中针刺疗法主要作用是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神经、血管功能,纠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
因此成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有无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
五、主要研究方法:(一)临床资料选择20xx年2月以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夹脊电针治疗组30例,B 组为普通针刺治疗组30例,以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功能改善及疼痛综合评定(PRI)为指标,进行组间与组内,疗前与疗后的对比观察。
机械开题报告机械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机械是现代化生产和制造的基础,也是实现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手段和支撑。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机械的设计、制造和应用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因此,研究机械开发和制造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机械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机械开发和制造技术的新方法和应用,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生产效率。
三、研究内容1.机械设计的新方法探究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机械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本次研究将探究机械设计的新方法和技术,包括基于CAD的机械设计、机械仿真等,以提高机械设计的精度和效率。
2.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机械制造涉及到多个环节,其中工艺参数的优化对机械制造的质量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次研究将探究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对其进行验证。
3.机械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械的智能化已成为制造业的重要趋势。
本次研究将探究机械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包括机器人自动化、人机交互等方面,以提高机械的加工和生产效率。
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对机械开发和制造技术的研究文献进行搜索和综述,了解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和应用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际案例,对机械设计、工艺参数优化、机械智能控制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得出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3.比较研究法对不同的机械开发和制造技术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评估其优劣和适用性,并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
五、预期成果本次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提出机械设计的新方法和应用技术,以提高机械设计的精度和效率。
2.确定机械加工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法,提高机械制造的质量和效率。
3.探究机械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为机械智能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六、研究意义本次机械开题报告的研究成果,将能够在推动机械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主要意义包括:1.提高机械制造的精度和效率,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篇一」3、本课题研究方案:本课题属于设计改造现有热水系统,学校宿舍的热水供应系统。
在改造中应该充分考虑到:1、学生的定时供热,需要的功率及系统响应时间问题。
2、属于改造系统,要和现有的系统相结合。
3、考虑到成本问题,造价是否合理。
4、在使用过程中维护的费用及技术的要求是否合理。
5、运行的安全及噪音处理问题。
6、废物的处理及环保问题。
4、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广西工学院北区5#的热水供应改装。
1、该大楼空调工程包括:1-6层的热水供应,所有宿舍。
2、设计参数:每层有14个房间,每间8人,共6层。
3、柳州地区基本气象参数:根据物候报告,5月1号到10月1号之间为高温区很少用热水,寒假期间不用热水4、本课题具体研究内容:(1)、循环水换热器的计算(2)、土壤热泵系统(gchp)的土壤换热器设计地下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其选择的形式是否合理,设计的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地源热泵系统能否满足要求和正常使用。
地下埋管换热器设计主要包括地下热交换器形式及管材选择,管径、管长及竖井数目、间距确定,管道阻力计算及水泵选型等(3)、布置型式目前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主要有两种布置型式,即水平埋管和垂直埋管。
选择方式主要取决于场地大小、当地土壤类型以及挖掘成本,如果场地足够大且无坚硬岩石,则水平式较经济;如果场地面积有限时则采用垂直式布置,很多场合下这是唯1的选择。
尽管水平布置通常是浅层埋管,初投资1般会便宜些,但它的换热性能比竖埋管小很多,并且往往受可利用土地面积的限制,故1般采用垂直埋管布置方式。
3.1 水平埋管水平埋管主要有单沟单管、单沟双管、单沟2层双管、单沟2层4管、单沟2层6管等形式,由于多层埋管的下层管处于1个较稳定的温度场,换热效率好于单层,而且占地面积较少,因此应用多层管的较多。
机械设计开题报告(精选3篇)机械设计篇1课题名称:hc轧机主体设计一、课题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题目的研究和设计,使该学生得到——市场调查、资料检索、机械设计、cad软件应用、技术文件撰写等系统的工程师技能的综合训练。
要求按照学院下发的“学生毕业设计手册”中的规定,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二、设计的技术要求与参数(或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目标):最大轧制力:XX0kn轧制力矩:150mpa轧件:q195q215q235工作辊直径:400mm来料规格:1.2-4/700-1250轧机辊数:6要求轧机能自动要自动咬入轧件三、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具体工作1.根据工艺要求完成本课题所有力能参数的计算2.根据所得的数据完成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以及相应的选材,热处理的选择3.根据计算以及工艺需要对零、部件进行结构设计4.按毕业设计要求完成所有的计算以及说明,应配以必要的插图5.完成毕业设计四、查阅文献要求及主要的参考文献:黄华清《轧钢机械》冶金工业出版社邹家祥《轧钢机械》冶金工业出版社王邦文《新型轧机》冶金工业出版社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邓文英《金属工艺学》高教出版社五、进度计划:2.25~3.8:毕业实习、调研,收集资料,查阅中外文文献,完成开题报告等工作。
3.11~3.22:比较方案,确定方案,完成,外文翻译。
3.22~6.14:完成计算及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全部内容,完成所有图纸的绘制工作。
6.14~6.21:计算说明书整理、打印,图纸打印、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等,学生准备毕业设计答辩,交光盘。
6.21~6.28:准备答辩机械设计开题报告篇2一、选题背景及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随着我国经济繁荣发展,尤其是房地产业的火爆,带动了运输业的繁荣。
同时也对运输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往的人工装卸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
更高效省力的汽车自卸系统越来越普遍被使用。
机械设计开题报告范文机械设计开题报告范文锻模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五、研究内容及确定方案各步骤1、研究内容:模具整体方案设计,包括零件的工艺分析、设计绘制锻件图、模具类型的确定、确定变形工步及中间坯料尺寸,压力中心计算、压力机选择、计算原坯料尺寸的确定等;模具整装配图和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编写设计毕业论文2、基本设计方案本零件是属于大型锻件,首先根据相关尺寸确定其锻造工步,通过计算r以及Hd的相关数值,基本步骤设计如下: 1、计算毛坯尺寸2、选择成型设备及其参数3、用DEFORM模拟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并分析缺陷并加以改进4、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5、模具的总体设计6、下料7、加热8、弯曲9、预锻10、终锻1 1、切边六、进度安排第5-6周毕业实习,撰写实习报告第7-8周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文献综述;根据参考文献和课题要求,提出自己拟定的可行方案;第9-10周写出开题报告,开题;进行总体设计第11-12周外文文献翻译,完成详细方案设计第13-14周完成结构优化设计第15-16周绘制图纸,列出论文编写大纲,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第17周,整理设计资料,进行毕业答辩机械设计开题报告范文篇2课题名称:浅谈盒盖注塑模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xxx姓名:XXX学号:xxx指导老师:黄xx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塑料相对金属,密度小,但强度比较高,绝缘性能优良,具有非常好的抗化学腐蚀性,在机械、化工、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塑料已经大规模的取代了金属。
目前塑料制件在工业、日常生活各领域几乎无处不在。
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开题者在确认论文主题之后,对论文初步确定内容的撰写。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篇1题目:逆向工程在鼠标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背景(课题涉及到的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逆向工程也称反求工程或反向工程,是根据已存在的产品或零件原型构造产品或零件的工程设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产品进行剖析、理解和改进,是对已有设计的再设计。
从广义讲,逆向工程可分以下三类:(1)实物逆向:它是在已有产品实物的条件下,通过测绘和分折,从而再创造;其中包括功能逆向、性能逆向、方案、结构、材质等多方面的逆向。
实物逆向的对象可以是整机、零部件和组件。
(2)软件逆向:产品样本、技术文件、设计书、使用说明书、图纸、有关规范和标准、管理规范和质量保证手册等均称为技术软件。
软件逆向有三类:既有实物,又有全套技术软件;只有实物而无技术软件;没有实物,仅有全套或部分技术软件。
(3)影像逆向:设计者既无产品实物,也无技术软件,仅有产品的图片、广告介绍或参观后的印象等,设计者要通过这些影像资料去构思、设计产品,该种逆向称为影像逆向。
目前,国内外有关逆向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何形状的逆向,即重建产品实物的CAD,称为“实物逆向工程”。
逆向工程的数据测量技术是通过特定的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获取产品表面离散点的几何坐标数据,将产品的几何形状数字化。
现有的数据采集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1)接触式数据采集方法接触式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使用基于力的击发原理的触发式数据采集和连续式扫描数据采集、磁场法、超声波法。
(2)非接触式数据采集方法非接触式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运用光学原理进行数据的采集,主要包括:激光三角形法、激光测距法、结构光法以及图像分析法等。
逆向工程的数据处理技术是逆向工程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环节,它决定了后续CAD模型重建过程能否方便、准确地进行。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第一篇: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Xx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所在院系:学科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导师姓名:开题日期:年月日一、毕业设计题目的背景三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第一级为锥齿轮减速,第二、三级为圆柱齿轮减速。
这种减速器具有结构紧凑、多输出、传动效率高、运行平稳、传动比大、体积小、加工方便、寿命长等优点。
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内已有许多单位自行设计和制造了这种减速器,并且已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国防、矿山、冶金、化工、纺织、起重运输、建筑工程、食品工业和仪表制造等工业部门的机械设备中,今后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二、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研究背景,通过对参考文献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了齿轮、减速器等的相关内容;在技术路线中,论述齿轮和轴的选择及其基本参数的选择和几何尺寸的计算,两个主要强度的验算等在这次设计中所需要考虑的一些技术问题做了介绍;为毕业设计写作建立了进度表,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一个指导。
最后,给出了一些参考文献,可以用来查阅相关的资料,给自己的设计带来方便。
本次课题研究设计是大学生涯最后的学习机会,也是最专业的一次锻炼,它将使我们更加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困难,也使我对专业知识又一次的全面总结,而且对实际的机械工程设计流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相信这将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实质性的帮助。
三、实施计划收集相关资料:2010年4月10日——4月16日开题准备:4月17日——4月20日确定设计方案:4月21日——4月28日进行相关设计计算:4月28日——5月8日绘制图纸:5月9日——5月15日整理材料:5月15日——5月16日编写设计说明书:5月17日——5月20日准备答辩:四、参考文献[1] 王昆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邱宣怀机械设计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濮良贵机械设计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机械设计开题报告《机械设计开题报告》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了一下发到。
开题报告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初步,下面是搜集的机械设计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课题名称:MK2110数控磨床模拟与床身优化设计课题背景:(标题按小四黑体)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整个机床行业的市场竞争必将愈演愈烈。
目前,国内机床产品的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就设计方法而言,尚处于经验、静态和类比的传统设计阶段,对动力学模拟和结构动态特性考虑得不多,动态优化软件使用率也相对较低。
新产品开发缺少结构动力学建模和优化的动态设计方法,就很难提高机床质量和生产效率【1】。
中国的机床制造行业的形势将变得更为严峻,将面临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我们的机床制造企业还没有先进的设计制造手段作为技术支撑,仍然抱着传统的设计方法不放,那么靠什么与对手竞争?如何在国外高档机床大举进攻中国市场的严峻形势下,保留住中国机床原有的半壁江山?然而可喜的是,国内己有许多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认识到了这一点,高档机床的设计制造是战略行业,中国不能在这种行业上受制于人,必须加快先进动态设计技术向具体产品开发的应用转移。
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在这方面己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
为此,本毕业设计以MK2110数控磨床的数学模型为基础,着重对磨床的动力学和床身的结构优化设计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小四宋体)课题内容:1.提出:对于高速磨床来说,磨削精度是影响磨削质量的关键因数,而电主轴芯在磨削过程中的运动变形又是影响磨削精度(如表面磨削波纹等)的重要因素。
用传统的刚性体来模拟电主轴芯的运动难以精确地模拟实际工况下变形情况,若不考虑柔性体的影响,将会存在很大的误差。
所以,有必要用柔性体代替刚性体对电主轴芯进行动力学。
磨床床身是磨床的重要基础件,起着支撑工件、工作台、床头箱和内圆磨削装置关键部件的作用。
它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直接影响磨床的加工精度和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关系到磨床是否能安全可靠的工作及整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了解床身结构本身具有的刚度特性和动态特性,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磨床整体的动静态性能。
2.解决方法:虚拟样机技术是在设计阶段就对设计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从而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大可能的满足设计目标。
通过运用ADAMS软件对刚性体和柔性体模型整体进行动力学仿真【3】。
运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床身进行静刚度分析和模态分析,通过改变床身内部筋板布局对其进行结构优化。
有限元(Finite Element Analysis)的核心思想是结构的离散化,就是将实际结构假想地离散为有限数目的规则单元组合体,实际结构的物理性能可以通过对离散体进行分析,得出满足工程精度的近似结果来替代对实际结构的分析【4】。
3.设计内容:针对该磨床进行力学分析,应用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进行工作状态下运动学与动力学模拟分析,并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静刚度分析、模态分析和结构优化。
其中静刚度分析主要是研究磨床床身在固定载荷的作用下的变形及应力状况,这对掌握机床的机械特性大有帮助;其次,床身结构的动态特性是影响磨床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研究其动态特性的方法主要是进行模态分析,主要内容是确定磨床床身的震动特性既固有频率和主振型,它们是承受动载荷的重要参数;最后是通过改变磨床床身内部筋板布局,分析各布局的动静态特性,进行结构优化。
课题意义:建立一个真正反映结构系统动态特性的磨床动力学模型,仅仅是进行结构动态优化设计的先决条件,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动态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以期获得一个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机床结构产品设计方案。
通过对磨床进行力学分析,应用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进行工作状态下运动学与动力学模拟分析,通过虚拟试验和测试,在产品开发阶段就可以帮助设计者发现设计缺陷,并提出改进方案。
应用有限元分析ANSYS,对床身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可以通过变形云图,查看结构的薄弱环节以及结构固有频率,通过对薄弱环节的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优化结构。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磨床的动特性分析主要以有限元法为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普遍采用通用的工程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优化与仿真计算,所建的模型由试验数据进行修正。
我国机床工业至今仍与国外存在着技术上的差距,不少国外机床在样本中标明他们的床身、立柱等基础件经过了有限元分析,因而具有优异的动、静刚度、热变形等性能,但我国的机床样本中做的很少。
不过我国高校、研究所等单位已经拥有了这方面的技术资源。
美国Catholic大学GBiabchi等进行了机床的动态设计与控制相结合的研究【5】,Michigan大学的T.Jiang和M.Chiredast在应用有限元法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模型来模拟机床结构的联接形式,建立了机床整机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机床结合面联接件的位置与数量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6】。
陕西理工学院侯红玲等在对机械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时,将ANSYS与ADAMS两个软件结合使用,可以精确模拟整个系统的运动,取得动力学仿真结果。
ADAMS软件是著名的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分析对象主要是刚体,但与ANSYS软件结合使用可以考虑分析零部件的弹性,同样ADAMS的分析结果可为ANSYS分析提供相应的边界条件。
这些工作对于支持并加快提升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7】。
东南大学的陈新、孙庆鸿在ANSYS软件上建立高精度内圆磨床M2120A整机结构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分析。
在建模过程中,分别采用体单元、弹簧—阻尼单元和3D梁单元、三维接触单元模拟主要零部件、转子系统和结合部【8-9】,该方法采用有限元法,用商品化软件进行建模和分析,全部采用软件中的现有单元,其效率和精度高。
汤文成等【10-12】对床身结构的静、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改变床身的筋板类型和布局设计是提高床身床身结构的静、动态特性的有效手段,并且提出了以导轨的振动变形量作为床身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建立了床身的结构模型,以床身的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各设计变量对床身动态性能贡献加权作为结构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最后得到最优的床身设计方案,同时在机床的参数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通过以上的综述可以看出,应用ADAMS软件对机床结构动态特性的研究基本以机床单件或部分子结构的组合为对象,从整机的角度建立包括主轴转子系统在内的整机完整的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相对较少,而且运用柔性体理论对磨床整体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也不多见,大部分还是刚性体仿真。
另外,对床身进行优化设计时还是局限于改变筋板横向或径向数目进行优化设计。
___:1.陈新,高精度内圆磨床结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设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xx2.毛海军,新一代数控内圆磨床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D],南京: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3.李增刚,ADAMS入门详解与实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xx4.张朝晖,ANSYS11.0结构分析工程应用实例解析(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15.Biabchi.G,Paolui.F,Towards Virtual Engineer in Machine Tools Design.Annals of the CIRP,1996,45(1):381~3846.Jiang.T,Chirehdast.M.A,System Approach to Structural Topology Optimization:Designing Optimal Connections.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1998,(12):619~6217.侯红玲,基于ADAMS和ANSYS的动力学仿真分析[J],现代机械,xx(4):62~638.周德廉,陈新,孙庆鸿,高精度内圆磨床整机动力学建模及优化设计.东南学学报.xx,31(2):35~389.陈新,机床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建立及其动态优化设计[D],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198710.汤文成等,机床大件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1996(5) :35~3811.汤文成,工程结构分析的现状与应用的若干问题[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6(10):17~1912.汤文成,板厚对机床床身的动静特性的影响[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7(3) :28~31研究内容:针对MK2110数控内圆磨床,应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 进行工作状态下刚性体动力学仿真。
将电主轴芯柔性化,进行工作状态下柔性体动力学仿真。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磨床床身进行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和结构优化。
其中静力学分析主要是研究磨床床身在最大工作载荷的作用下的变形及应力状况,这对掌握机床的机械特性大有帮助;另外床身结构的动态特性是影响磨床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模态分析研究其动态特性,确定磨床床身的振动特性和主振型,它们是承受动载荷的重要参数;最后对磨床床身进行结构优化,通过改变床身内部筋板布局,分析各种布局的振动特性和静态特性,选择最优的方案。
研究计划:第一周:资料收集与文献检索第二周:英文资料翻译第三周:编写开题报告第四周:提交开题报告第五周:学习软件与建立磨床三维建模第六周:学习软件与建立磨床三维建模第九周:动力学分析第十周:动力学分析第十一周:结构分析第十二周:结构优化分析第十三周:编写论文第十四周:编写论文第十五周:编写论文第十六周:提交论文并完成答辩特色与创新1.利用ADAMS软件对MK2110磨床进行动力学仿真,绝大多数研究还是主要应用ANSYS作分析。
2.运用了先进的三维建模软件实现对复杂模型的建立,弥补了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模功能的不足。
3.将电主轴芯柔性化,对整体进行动力学仿真。
4.针对ANSYS软件不适合机械动力学分析,ADAMS软件不适合有限元分析的状况,将ANSYS和ADAMS两种分析软件结合起来对柔性体进行仿真分析。
5.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综合运用了静刚度分析,模态分析等常用分析方法。
6.提出新的改变筋板布局的方式,对床身进行优化设计。
以上是《机械设计开题报告》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分析、进行、结构、磨床、设计、动力学,优化、动态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按()收藏下。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