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证券投资管理 财务管理学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670.28 KB
- 文档页数:36
第八章股利政策第一节股利支付方式一、现金股利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后,股票价格通常在除息日下跌。
在既无税收又无交易成本的理想世界里,股票价格下跌额应等于股利额。
如果除息日之前股票价格等于P+D,那么除息日或除息日之后股票价格等于P。
实证研究表明由于个人所得税的影响,股票价格的下跌额将小于股利额。
二、股票股利公司将应分给投资者的股利以股票的形式发放。
三、股票分割将面额较高的股票交换成数股面额较低的股票的行为。
第二节股利政策理论一、股利政策无关论由米勒(Miller)和莫迪格莱尼(Modigliani)首次提出的。
MM理论认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公司的价值。
公司价值是由公司投资决策所确定的本身获利能力和风险组合所决定,而不是由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所决定。
二、差别税收理论由Litzenberger 和Ramaswamy 于1979年提出的。
基本思想:由于股利收入所得税率高于资本利得所得税率,这样,公司留存收益而不是支付股利对投资者更有利。
三、交易成本与代理成本代理理论认为, 股利的发放将减少由于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
通过高股利的发放减少了管理者可支配的自由现金流量, 从而减少了管理者能够带给股东损失的道德风险。
另一方面,股利发放增加了公司更多地发行社会公众股的可能性, 从而使公司更频繁的受到来自资本市场的监管,减轻了代理冲突。
但是,较高的股利支付率隐含着较高的外部融资成本,又降低公司价值。
因此,Rozeff,M.S.(1982)认为公司最佳股利支付率是在提高股利支付引起的外部融资成本增加与代理成本减少相互权衡的结果。
这一理论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公司在宣布发放股利的同时对外发行新股融资的现象。
四、追随者效应首先提出追随者效应概念的是Miller,Modigliani,他们认为,正如设计产品往往针对某一特定目标市场一样,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同样遵循市场学中的市场细分原理,“每个公司都会试图以其特定的股利支付率来吸引一些喜好它的追随者”。
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概述一、基本分析的概念分析影响证券未来收益的基本经济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据此预测证券的收益和风险,最终判断证券内在价值的一种分析方法.二、基本分析的内容基本分析注重于证券价值的发现,力图用经济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趋势来解释证券市场上的价格变动.宏观经济分析基本分析作用宏观经济分析内在价值向投资者提供未来收益对未来的基本经济要素及其供求关系的预测 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的投资象预测证券市场的中长期走势基本分析作用 宏观经济分析 行业分析 公司分析概述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评价宏观经济形势基本变量意义和方法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波动关系分析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股票市场的供求分析长期来看,股票的价格由其内在价值决定; 中短期来看,股票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分析 对我国这样的新兴股票市场,股价在很大程度上由股票的供求关系决定,即由一定时期股票的总量和资金总量的对比力量决定。
(一)证券市场的供给方—股票的数量证券市场的供给主体是上市公司,由已上市的老股票和新上市的新股票构成。
股票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证券市场的需求方——证券市场投资者(资金数量)1.使得证券的发行有了保证,直接融资渠道得以建立。
2.证券投资者之间的交易保证了证券市场资金和证券转换的连续性。
投资者:个体投资者;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自然人,指从事证券买卖的居民。
机构投资者:一切参与证券市场投资的法人机构。
股票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制度变革: 1. 股权分置改革2.《证券法》和《公司法》的重新修订股票市场供给——上市公司数量 市场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制度因素 上市公是质量 机构投资者具有资金与人才实力雄厚、投资理念成熟、抗风险能力强等特征,因而其发育程度被视为评价市场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股票市场的需求 股票市场资金的数量 宏观经济环境 政策因素 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 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壮大 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3. 融资融券业务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和方法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1.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2.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4.了解在转型经济体中,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1.总量分析法分析对象: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如对国民生产总值、消费额、投资额、银行贷款总额及物价水平的变动规律的分析等,进而说明整个经济的状态和全貌. 2.结构分析法分析对象: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