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学(人大版)
- 格式:pptx
- 大小:589.80 KB
- 文档页数:39
【43308】( ABD )是有价证券的收益来源。
A.红利B.利息C.表决权D.价差E.投资【43309】证券的交易场所有( BCDE )。
A.证券营业部B.场内市场C.场外市场D.证券交易所E.柜台【43311】( ABD )是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内部因素。
A.公司资产重组B.公司盈利水平C.行业因素D.公司股份分割E.国家政策【43313】(BD )属于财政政策手段。
A.利率B.国家预算C.货币供应量D.税收E.限制股票的发行【43321】政府促进行业发展的手段主要有( ACD )。
A.补贴B.政府投资C.优惠税法D.限制外国竞争的关税E.加大股票发行力度【43326】根据现金来源的不同,现金流量表主要分为( ABD )等几个部分。
A.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B.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C.销售活动的现金流量D.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E.谈判活动中的费用【43333】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AD )。
A.流动比率—B.股东权益比率C.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D.利息支付倍数E.本利比【43337】计算(ABCDE )需要用到证券的价格。
A. OBVB. MACDC. ROCD. ARE. KD【43338】金融期货交易与金融现货交易相比,区别在于( ABC )的不同。
A.交易目的B.交易对象C.结算方式D.投资者E.交易时间【43441】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的指标是( B )。
A.股东权益周转率B.股东权益收益率C.普通股获利率D.资产收益率【43456】根据投资目标的不同,( ABD )是证券组合的类型之一。
A.避税型B.国际型C.统一型D.指数化型E.公众型【43460】股票的内在价值与( CD )有关。
A.发行主体B.股票净值C.股息收入D.市场收益率E.股票名称【43462】证券投资基金的当事人包括( ABC )。
A.基金持有人B.基金管理人C.基金托管人D.基金发起人—E.政府【43464】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外部因素有( CD )。
【43779】某上市公司股票的当期股息是5元,折现率是10%,预期股息每年增长为5%,则该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是多少?答案:这是用不变增长模型计算股票理论价格的计算题。
根据第二章的公式,在不变增长的特殊情况下,现金流贴现模型为:P=D/(i-g)=5元/(10%-5%)=100元P是投资价值,D是当期股息(5元),i表示折现率(=10%),g表示股息增长率(=5%)。
【43910】假设有三个证券,B系数和期望如下表:假设不允许卖空,能否用其中的两个证券构造一个组合P,使该组合与剩下的证券具有相同系统风险?如果能够构造,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多少?证券B系数期望收益率%A 1.8 10B 0.8 6C 1.3 ~答案:(1)相同系统风险,就是相同的B系数。
可以用证券A和B构造一个与证券C具有相同系统风险的组合。
做法如下:设在A和B上的投资比重为X和1-X,则,1.8 X+0.8(l- X)=1.3。
由此求出x,并按此比例构建新组合。
X=0.5(2)组合的期望收益率=X×10+(1- X)×6=8%。
【43913】假设某公司股票当前的市场价格是每股49元,该公司上年末支付的股利是1元,预期必要收益率是5%。
如果该股票目前的定价是正确的,那么,该公司的长期不变增长率是多少?答案:这是关于不变增长模型的问题。
根据不变增长模型的计算公式:49=1×(1+g)/(5%-g)计算的结果是:g=2.9%【44750】某投资者自有资金是2万元,以如下方式构建自己的组合:卖空股票B,卖空所得资金为1万元。
股票A和B的期望收益率和风险如下表:此外,股票A和B的相关系数为0.25,计算这个组合的投资期望收益率和风险(方差)。
股票名期望收益率标准差股票A 5% 1%股票B 13% 2%答案:首先计算股票A和B在组合中的权数。
股票A的投资比重等于1.5,股票B的投资比重等于-0.5,所以投资的期望收益率=5%×1.5-13%×0.5=1%。
人大网院证券投资学判断题【43407】投资基金所反映的是信托关系。
a【43409】开放式基金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
b【43411】如果两种债券的息票利率、面值和收益率等都相同,则期限较短的债券的价格优惠或贴水可以较小。
a【43412】总量分析完全是一种动态分析。
b【43414】低快速增长行业的股票价格不能随其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a【43416】流动比率可以反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a【43417】企业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太少,其偿还能力越弱。
a【43421】波浪理论和财务分析中都涉及到比率,但是两个比率不是一回事。
a【43422】利用期权和期货合约都可以展开套期保值。
a【43479】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由基金管理人保管。
b【43486】内部到期收益率在投资研习中被定义为把未来的投资收益换算成现值,并使之沦为价格或起始投资额的票据收益率。
a【43496】经济运行有周期性,股票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总是同步反映经济周期变化。
b【43506】在产业生命周期的蜕变阶段,企业的利润快速增长很快,竞争风险非常小,宣告破产率为与被并购率为相当低。
a【43508】上市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越高,表示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越强,公司的销售和利润水平越好、越稳定。
a【43510】利息缴付倍数就是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费用的比率。
b【43512】股价随着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这是市场行情的正常特性。
a【43514】投资女团的多元化就是指女团中尽可能多的涵盖各种证券。
b【43572】非流通国债不能转让,只能记名。
b【43573】市价低于配售价格的可能性越大,认股权证的价值就越大。
b【43574】如果债券的市场价格高于其面值,则债券的到期收益率高于票面利息率。
b【43575】中央银行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减少,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b【43576】在产业生命周期成熟期,行业发展很难较好地与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
a【43577】一般而言,利息缴付倍数足够多小,企业就存有充裕的能力偿还利息,否则恰好相反。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第四、五学期指定教材:吴晓求,《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参考教材:兹维。
波迪,《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证券系列教材:吴晓求主编:《证券市场概论》、《证券投资分析》、《公司发行与承销》、《公司并购原理》、《证券投资基金》等教学目的:证券投资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引领人们进入金融学术殿堂的概论性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关于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有价证券价格决定及证券组合基础理论;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了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基本原理;正确理解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了解证券监管现的基本理论。
导论开放的经济体系与现代金融体系;经济体系的经济特征: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和资产证券化;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现代金融的作用;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的区别;现代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国金融崛起的两个外部条件;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第一章证券投资工具第一节投资概述1 .投资的定义和目的投资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投资的目的有:本金保障;资本增值;经常性收益。
2.风险和风险偏好风险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进一步定义为“个人和群体在未来获得收益和遇到损失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与认知”。
风险偏好有三类:风险规避;风险中立;风险爱好。
第二节债券1.债券的概念债券是一种金融契约,是债权债务凭证。
债券概念的四层含义。
发行人;购买人;发行人义务;法律效力2.债券的基本要素四个基本要素:债券面值;票面利率;付息期和偿还期。
3.债券的特征四个特征:偿还性;流通性;安全性和收益性。
4.债券的分类对债券可以从是否约定利息划分、债券券面形态、发行主体、是否有财产担保、是否能转换为公司股票、利率是否固定、是否能够提前偿还、偿还方式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是否约定利息零息债券;附息债券;息票累积债券(2)发行主体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3)有无担保抵押债券;信用债券(4)能否转换可转换债券;不可转换债券(5)能否赎回5.债券筹资的特点优点:资本成本低;具有财务杠杆作用;所筹集资金属于长期资金;筹资的范围广、金额大。
人民大学《证券投资学》第十三章教学讲义第十三章证券监管第一节证券市场监管理念一、证券市场监管的理论基础(一)金融监管理论的演化1.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然秩序"说。
2.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3.新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主张.4.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压抑”理论.5.斯蒂格利茨和伯克曼的“金融深化”理论。
6.金融危机事件的警示.(二)证券市场监管的主要理论1.公共利益理论。
公共利益学说认为市场存在失灵,监管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公众的福利,即弥补市场缺陷带来的效率损失,并得到社会更为认可的收入分配状况。
该理论认为政府可以利用监管手段矫正市场缺陷,改进收入分配,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
2.利益集团理论。
监管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利益集团的利益,而不是公众的福利。
由此得到监管的实证理论,它主要回答监管在实际中是什么样的问题。
二、证券监管的必要性(一)证券产品的特性与证券监管证券产品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具有价值上的预期性;(2)具有价值上的不确定性;(3)从某种意义上讲,证券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某些特性,其成本的决定和效用的实现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4)证券产品基本上是一种信息产品。
证券产品的特殊性主要是由其特殊的价值决定方式所决定的。
一个比较公平和合理的证券价格应该是一个能够随时比较完整地反映影响人们的预期因素的价格。
这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或者证券产品的发行者能否实现彻底的信息披露。
(二)证券业的特殊性与证券监管证券业属于资本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容易造成自然垄断。
因此,政府从证券产品的定价和金融业的利润水平方面对证券业实施监管应该是有理由的。
证券产品的信息特性,使得证券产品的交易双方之间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证券市场的效率。
因此,上市公司或者证券产品发行者的信息披露制度就成为证券监管和金融监管制度的核心。
可以把证券产品的综合效用看成是一种公共产品,对这种带有公共产品特性的证券产品实施必要的政府监管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