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铁路货车转向架
- 格式:docx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6
2024年铁路货车转向架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铁路货车转向架是铁路运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是支撑和转向车辆。
随着铁路货运业务的不断发展,铁路货车转向架市场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铁路货车转向架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行业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
2. 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数据,铁路货车转向架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铁路货运业务的增长: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铁路货运业务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促使了铁路货车转向架市场的增长。
•技术升级和创新:新型转向架的出现有效提升了货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市场对高性能转向架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政策支持: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铁路货运的发展。
这对于铁路货车转向架市场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铁路货车转向架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格局。
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转向架制造商和供应商。
其中,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
他们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国内企业也在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在市场中取得更大的份额。
4. 市场挑战与机遇铁路货车转向架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机遇。
•挑战:技术难题是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铁路货车转向架需要满足高强度、高精度和长寿命的要求,这对制造商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市场竞争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
•机遇:市场需求的增长为铁路货车转向架市场带来了机遇。
制造商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来迎接市场需求,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此外,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也有助于拓宽市场。
5. 市场前景展望综合以上分析,铁路货车转向架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
随着铁路货运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推动,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然而,市场竞争将会加剧,制造商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以应对市场挑战。
铁路货车结构组成1. 引言铁路货车是一种专门用于运输货物的铁路车辆,其结构组成直接关系到其运输能力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铁路货车的结构组成,包括车体、转向架、承载装置以及制动系统等方面。
2. 车体铁路货车的车体是整个车辆的主要部分,它由钢材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力和荷载。
车体通常由多个相互连接的货箱组成,每个货箱都有自己的装载门和固定装置。
根据不同的运输需求,货箱可以采用不同形式和尺寸。
3. 转向架转向架是连接车体和轮对的重要部件,它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
转向架通常由梁、轴承、弹簧等部件组成。
其中梁负责传递荷载至轮对上,轴承则确保转向架与轮对之间能够灵活旋转,并通过弹簧减震器来缓解运输过程中的震动和冲击。
4. 轮对铁路货车通常采用多轴设计,每个轴上安装有一对轮对。
轮对由车轮和轴承组成,它们通过梁与转向架连接。
车轮由高强度钢制成,具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以适应长时间的运输。
而轴承则起到支撑和导向车轮的作用,确保铁路货车在行驶过程中稳定运行。
5. 承载装置承载装置是铁路货车上用于固定和保护货物的设备。
它通常包括固定带、吊环、挡板等部件。
固定带用于将货物牢固地固定在货箱内,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滑动或倾斜。
吊环则可以与起重机等设备配合使用,方便装卸货物。
挡板则起到隔离和保护货物的作用,防止不同种类的货物相互干扰。
6.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是铁路货车上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确保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及时减速和停车。
制动系统通常由空气制动和手动制动组成。
空气制动通过控制空气压力来实现制动,而手动制动则由车长或司机通过操纵手柄或踏板来进行操作。
这样的双重制动系统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 其他部件除了以上介绍的主要部件外,铁路货车还包括许多其他辅助部件,如连接器、缓冲器、灯具等。
连接器用于连接不同车辆之间,确保列车整体运行稳定。
缓冲器则起到缓冲碰撞力和吸收冲击能量的作用,以保护车辆和乘员的安全。
关于K13NT型铁路货车在换装转K2型转向架改造中有关问题的分析和建议摘要:阐述K13NT型铁路货车在换装转K2型转向架改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货车;换装;K2;建议1引言为适应铁路货车提速重载要求,提高车辆运行品质,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对装用转8B(转8AB)型转向架铁路货车进行了换装转K2型转向架改造工作。
2017年下半年,我段陆续组织对管内十余辆K13NT型铁路货车按照改造工艺进行转K2型转向架改造。
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便和大家共同讨论和解决。
2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在底架附属件改造中,要求切除原有测重机构,在中梁下翼板两侧分别重新焊装测重机构安装座(图2-1),以便安装KZW-A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
在焊装测重机构安装座时,我们发现安装座与中梁下翼板的横向焊接搭接量过少,仅为5mm(图2-2),不能满足焊接强度需求,且在焊接过程中,测重机构安装座无法呈现水平状态,在补强板与中梁翼板过渡区域出现上倾(图2-3),导致安装座螺栓孔过高,测重机构无法正常组装。
图2-1 测重机构安装座图2-2 安装座与中梁下翼板焊接搭载量图2-3 安装座上倾图3-1补强板与中梁下翼板横向间隙图3-2 测重机构安装座焊接尺寸3原因分析K13NT型铁路货车在设计中,为增强梁的强度,在牵引梁及中梁下翼板焊装有补强板,补强板与中梁下翼板横向有45mm间隙(图3-1),而测重机构安装座焊接部位尺寸宽度为50mm(图3-2),因此,只留有5mm的安装座与中梁下翼板补强板结合部位,其余要求焊接的45mm均不能与中梁下翼板接触,处于悬空状态,造成焊接搭载量不足。
4解决方案方案一:对测重机构安装座尺寸进行调整,延长安装座焊接部位长度,将50mm的焊接长度加长至100mm(图4-1),在去除补强板与中梁下翼板横向45mm间隙后,可实现测重机构安装座与中梁下翼板补强板的焊接搭接量55mm,可以确保焊接强度及焊后水平状态。
铁路车辆用转向架及铁路车辆铁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其车辆的运行离不开关键的部件——转向架。
转向架就像是铁路车辆的“双脚”,支撑着车辆的重量,引导车辆沿着轨道行驶,并且在行驶过程中减少震动,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而铁路车辆则是承载旅客和货物的主体,它们与转向架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高效、安全的铁路运输系统。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铁路车辆用转向架。
转向架通常由构架、轮对、轴箱、一系悬挂、二系悬挂、牵引装置、制动装置等部分组成。
构架是转向架的骨架,承受着来自车辆的各种载荷。
轮对则直接与轨道接触,是车辆运行的关键部件。
轴箱位于轮对与构架之间,起到支撑和润滑的作用。
一系悬挂和二系悬挂系统在转向架中起着重要的减震作用。
一系悬挂主要承担轮对与构架之间的垂向和横向力,二系悬挂则负责构架与车体之间的力传递和减震。
通过这两套悬挂系统的协同工作,能够有效地减少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震动和冲击,提高乘坐的平稳性。
牵引装置将机车的牵引力传递给车辆,使车辆能够沿着轨道前进。
制动装置则负责控制车辆的速度和停车,保障行车安全。
在现代高速列车中,转向架的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采用了无摇枕结构、空气弹簧悬挂、盘式制动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车辆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铁路车辆。
铁路车辆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
客车主要用于运送旅客,包括硬座车、软座车、硬卧车、软卧车、餐车等不同类型。
货车则用于运输货物,常见的有敞车、棚车、平车、罐车等。
客车的设计注重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车内配备了舒适的座椅、空调系统、照明设备等,以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
同时,客车的车身结构和转向架设计也经过精心优化,以减少噪音和震动,提高运行的平稳性。
货车则更侧重于货物的装载和运输效率。
不同类型的货车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以适应不同种类货物的运输需求。
例如,敞车适合运输煤炭、矿石等散装货物,棚车可以运输怕日晒雨淋的货物,罐车则主要用于运输液体或气体货物。
铁路货车的转向架检修方法及结构优化对策探索摘要:近几年来由于各行各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要求的逐渐提高,国家对铁路货车运输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铁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要想更好的加强地区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近些年来我国在交通的建设工程都有了显著的增加,对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在此背景下,铁路货车运输有效的发展,使得铁路货车的运行速度以及载重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货车的性能不断的改进优化的同时,与其相对应的相关设施等也要紧跟其发展步伐,这样才能使铁路与货车的运行达到较好的一致性,而要想完成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将铁路以及铁路货车相关设备的结构优化,提高其自身质量和运行速度,在此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对铁路设备进行定期的故障检修和维护,这样才能将铁路货车的设备使用寿命延长,从而更好的维护转向架的运行。
本文将针对目前铁路货车的转向架检修方法以及结构优化等对策进行分析与策略探究。
关键词:铁路货车;转向架检修;结构优化引言:铁路货运在我国货运领域运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货车转向架的应用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铁路货运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效果。
在货车转向架检修技术当中,一般包含了检修经验,应用技术等相关检修技术,是检测货车转向架时的关键性技术和重要手段。
同时,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加快发展,对待转向架检测方法的正确措施正在不断的引进和更新,以此来实现转向架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而对于转向架的利用分析,更有了突出性的现实意义,能够伴随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不断地提高货车本身的运行性能,使得过去的转向架向全新的应用方向发展。
1、我国铁路货车转向架的应用现状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各个领域都取到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铁路交通运输更是以此为基础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在铁路交通运输创新发展方面,不仅具备了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等能力,更具备了自主创新的技术能力。
更是相继研发了从转k1到转k七等多种型号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实现荷载,加速的显著变化,达到转向架的使用能够使列车保持稳定运行的工作状态。
2E轴控制型转向架简介
一、主要用途
2E轴控制型转向架是当前我国开发设计的重载货车转向架之一,适用于轨距1435mm、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的铁路货车, 适应铁路货物运输重载的要求。
二、主要结构特点
该转向架为铸钢三大件式控制型转向架,采用常摩擦阻尼的楔块式减振装置,摩擦副采用耐磨材料,由10个外圆弹簧和14个内圆弹簧组成摇枕弹簧悬挂,弹簧材质为60Si2CrVA高强度弹簧钢,为改善空车动力学性能,内簧自由高比外簧自由高高10mm。
采用滚动轴承轮对,197730双列圆锥滚子轴承,采用常接触弹性旁承,加装轴箱平板式弹性橡胶垫,采用窄式承载鞍结构,下心盘采用座入式下心盘。
转向架由轮对组成、侧架组成、摇枕组成、减振装置、制动装置、滚动轴承装置、常接触弹性旁承、轴箱橡胶垫等部分组成。
三、主要性能参数:
1 轨距1435mm
2 轴重25t
3 自重 4.4t
4 最高运行速度100Km/h。
重载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摘要:目前,我国转向架技术已经在国际上占据前列地位,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原创性基础与一些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因此,要强化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尤其是重载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
为了适应铁路运输发展新要求,中国的一些制造企业要逐步成为货车转向架技术引领者,要提升铁路货运能力,满足铁路获取运输增长的需求,突出核心技术发簪,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成果,实现自主创新,实现重载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的突破。
关键词: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应用及趋势转向架是重载铁路货车的关键部件,目前已经发展为40t轴重,载重质量的逐步增加和运行速度提高导致转向架损坏加剧,因此,对于转向架的要求逐步提高。
重载铁路货车转向架要具备低动力、准径向、低磨耗等优良特点,采取增加一系轴箱柔性弹性悬挂、侧架摆动、双作用常接触弹性旁承、非金属磨耗件等技术。
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未来要朝着降噪、轻量化等技术发展。
一、我国铁路货车转向架发展概况(一)国内铁路货车转向架概况上世纪90年代,我国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逐步研发出速度120km/h、21t轴重的转K2型、转K1型转K3型和25t轴重的转K6型、转K5型、转K7型转向架。
1998年,装用转K2型转向架的P65型行包快运棚车进行线路动力学试验,最高时速度达138km,创造了当时铁路货车的最高速度。
2003年-2007年,铁道科学研究院环行试验线进行转K2型转向架120km/h的可靠性试验,历时4年,行36万km,验证了转向架“120km/h长跑”动力性能的稳定,为后来的货车采用转K2型转向架的全面提速改造提供了支持。
2005年8月,陇海线进行70t级列车综合性能试验,装用转K6型转向架的70t~80t级货车在120km/h运行条件下对线路桥梁的影响低于速度60km/h、装用转8A型转向架的车辆,验证了转K6型转向架的低动力性能。
我国铁路货车转向架介绍一、货车转向架的一般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运用、维修方便安全、可靠承载能力强(轴重大、空重车质量差大)二、货车转向架的组成:轮对轴箱装置弹簧减振装置侧架、摇枕或构架基础制动装置心盘、旁承三、货车转向架的基本模式:按构架结构分:三大件式、整体构架式按轴型分:C轴、D轴、E轴、F轴、G轴等按轴数分:两轴、三轴、多轴按承载结构分:心盘承载、心盘和旁承联合承载、全旁承承载四、我国货车转向架的发展及类型解放初期的Z1…Z6等--Z8--Z8A--Z8AG--Z8G--ZK1、ZK2、ZK3、ZK4、ZK5、ZK6、ZK7建国初期使用的转向架大都是拱板式转向架,拱板转向架重量轻、制造成本低,但其结构形式落后、强度低、零部件多,螺栓多、检修不便,且大都使用年限较长,零部件损坏多、事故多,不能适应铁路运输的要求。
参照遗留转2型设计制造载重30t车用转1型转向架(B轴)和载重50t车用的转3型转向架(D轴),参照同类转向架设计制造载重50t车用转4型转向架(D轴)和载重60t车用转5型转向架(E轴)。
因铸造能力不足,建国初也生产一批拱板式转向架,包括载重30t车转15型转向架(B轴)、载重40t的转16型转向架(C轴)和载重50t的转17型转向架(D轴)。
为了提高运行性能、增加载重、方便制造和检修,原机车车辆工业管理局参照MT-50型转向架(即后来进口的转7型)设计了转6型转向架,1955年试制,1956年正式投产。
由于它不能通过机械化驼峰,1965年修改设计了转6型和新转6型,转6型转向架采用铸钢摇枕和铸钢侧架,圆弧形摇枕档,导框式轴向定位,枕簧由四组双圈圆簧和一组合簧组成。
采用吊挂式弓形制动梁。
该型制动梁结构简单、制造和检修方便,运行效能较老的无减震器的转向架要好。
但由于弹簧静挠度小、叠板弹簧的摩擦性能不稳定,不能适应高速运行的要求,运用中轴瓦端磨也比较严重,1966年停止生产。
建国初期货车转向架基本采用滑动轴承,60年代开始装用滚动轴承,70年代开始大量装用滚动轴承,滑动轴承逐渐淘汰。
铁路车辆转向架及铁路车辆铁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承载着大量的人员和货物流动。
而在铁路车辆的构成中,转向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件,它对铁路车辆的运行性能和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铁路车辆转向架,简单来说,就是位于车体和轨道之间的那一部分结构。
它的主要作用就像是人的双脚,支撑着整个车辆的重量,引导车辆沿着轨道行驶,并有效地减少车辆运行中的振动和冲击,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转向架的结构相当复杂,由许多不同的部件组成。
其中,轮对是最基础的部分,直接与轨道接触。
轮对通常由两个车轮和一根车轴组成,车轮的形状和材质都经过精心设计,以确保与轨道之间有良好的接触和摩擦力,从而保证车辆的牵引和制动性能。
在轮对之上,是构架。
构架就像是转向架的“骨架”,它承受着来自车体和轮对的各种力,并将这些力传递到各个部件上。
构架的强度和刚度对于转向架的性能至关重要,如果构架不够坚固,就容易在运行中出现变形甚至损坏,从而影响车辆的安全运行。
除了轮对和构架,转向架还包括弹簧悬挂装置、减震器、牵引装置、制动装置等部件。
弹簧悬挂装置可以缓冲车辆在运行中的振动,使乘客感受到的颠簸减少;减震器则进一步吸收振动能量,提高车辆的平稳性。
牵引装置用于将机车的牵引力传递到车辆上,制动装置则负责使车辆减速和停车。
铁路车辆转向架的类型也多种多样。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按照轴数的不同,可以分为两轴转向架和三轴转向架;按照是否有动力,可以分为动车转向架和拖车转向架。
不同类型的转向架适用于不同的铁路车辆和运行条件,铁路部门会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转向架类型。
转向架的性能对于铁路车辆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性能良好的转向架可以提高车辆的运行速度、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维修成本,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转向架的性能,铁路部门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
检修工作包括对各个部件的检查、清洗、更换和调试,以确保转向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铁路货车转向架摇枕结构拓扑优化设计铁路货车在现代货物运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转向架作为其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着货车的运行性能和安全性。
其中,摇枕的结构设计对于转向架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铁路货车的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并增强安全性,对转向架摇枕进行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一、铁路货车转向架摇枕的作用与要求摇枕是铁路货车转向架中的重要承载部件,它主要承受着来自车体的垂向载荷、纵向冲击力以及横向作用力,并将这些载荷传递给转向架的其他部件。
因此,摇枕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在复杂的载荷条件下不发生变形或损坏。
同时,为了减轻车辆的自重,提高运输效率,摇枕的结构应尽可能轻巧。
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前提下,对摇枕的结构进行优化,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二、传统转向架摇枕结构设计的局限性在传统的转向架摇枕结构设计中,通常采用经验设计和类比设计的方法。
设计人员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和类似产品的结构形式,初步确定摇枕的结构尺寸和形状。
然后,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手段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改进。
然而,这种设计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由于依赖经验和类比,设计方案可能不是最优的,存在材料浪费和性能不足的问题。
其次,在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的修改和验证,导致设计周期较长,成本较高。
三、拓扑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拓扑优化设计是一种基于数学优化理论的先进设计方法,它通过在给定的设计空间内寻找最优的材料分布形式,从而实现结构的轻量化和性能的优化。
在拓扑优化过程中,通常将设计空间离散化为大量的单元,并定义单元的材料属性(如存在或不存在)为设计变量。
然后,根据设定的目标函数(如最小化结构质量、最大化结构刚度等)和约束条件(如强度、位移等限制),通过优化算法对设计变量进行迭代计算,最终得到最优的材料分布形式。
四、铁路货车转向架摇枕拓扑优化设计的流程1、建立初始模型首先,根据转向架的整体结构和摇枕的安装位置,建立摇枕的初始几何模型。
目前我国铁路货车(大型车、机保车除外)转向架型号主要有12种:转9、转8A、转8AG、转8G、转K1、转K2、转K3、转K4、转K5、转K6、2TN、控制型等。
近年生产的新型转向架型号主要有7种:转8G、转K1、转K2、转K3、转K4型、转K5、转K6等。
转向架主要有以下5种功能和作用:(1)承担车辆的自重和载重,并将载荷传递到钢轨上。
(2)通过安装圆形或球形心盘,车体与转向架可相对自由转动,使车辆顺利通过曲线,降低运行阻力。
(3)通过安装弹簧及减振装置以缓和车辆承受的冲击和振动。
(4)通过增加轴数以提高车辆的载重。
(5)转向架是一个独立的结构,易从车下推出,便于检修。
转8A型转向架的主要结构及优点:转8A型转向架是一种传统的铸钢三大件式(2个侧架和1个摇枕)转向架,是目前我国的一种主型货车转向架。
它主要由轮对及轴承装置、摇枕、侧架、弹簧减振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等5部分组成,优点是结构简单、检修方便。
转8A型转向架存在的主要结构问题是什么?答:转8A型转向架是一种传统的铸钢三大件式转向架,存在以下5项主要结构问题:(1)抗菱刚度低实测抗菱刚度值仅有1~2MN〃m/rad,与理论计算所需的目标值相差较大。
转向架抗菱刚度低会导致转向架蛇行失稳临界速度的降低,运用实践表明,装用转8A型转向架的各型货车,重车运行速度约为80km/h、空车运行约为60~70km/h 即产生蛇行运动,致使车辆动力学性能恶化。
(2)车体与转向架间的回转阻力矩小货车车体与转向架之间适当而稳定的回转阻力矩能抑制车体与转向架的摇头蛇行,有利于提高运行平稳性,从而提高车辆的临界速度,而由转向架性能参数测试台实际测定的回转阻力矩值却远小于目标值。
(3)斜楔减振装置减振能力弱转8A型转向架的减振装置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垂向阻尼,吸收部分振动能量,减缓垂向振动,以改善车辆的动力学性能。
由于转8A型转向架空车弹簧静挠度小,当斜楔和与其配合的磨耗板均磨耗2mm后,其空车相对摩擦系数将减少为0,这就意味着该装置已丧失了减振作用。
铁路车辆用转向架及铁路车辆铁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安全、高效的运行离不开各种关键部件的协同工作。
其中,铁路车辆用转向架无疑是保障铁路车辆稳定行驶和安全运行的核心组件之一。
转向架,对于大多数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
但简单来说,它就像是铁路车辆的“双脚”,承载着车辆的重量,引导车辆沿着轨道行驶,并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起到缓冲、减震和导向的作用。
从结构上看,铁路车辆用转向架通常由构架、轮对、轴箱、一系悬挂、二系悬挂、牵引装置、制动装置等部分组成。
构架是转向架的骨架,为其他部件提供安装基础;轮对则直接与轨道接触,承受车辆的全部重量并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轴箱用于支撑车轴,并减少轴与构架之间的摩擦;一系悬挂和二系悬挂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提高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牵引装置将机车的牵引力传递给车辆,而制动装置则负责实现车辆的制动。
不同类型的铁路车辆,其转向架的设计和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客运列车通常更注重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因此其转向架在悬挂系统的设计上会更加精细,以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而货运列车则更侧重于承载能力和可靠性,其转向架的结构往往更加坚固,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和更恶劣的运行条件。
在铁路车辆的运行中,转向架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运行品质和安全性。
一个性能良好的转向架可以有效地减少轮轨之间的磨损,降低车辆的运行阻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增强车辆在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和曲线通过能力,减少脱轨事故的发生风险。
为了确保转向架的性能和安全性,铁路部门在设计、制造、检修和维护等环节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在设计阶段,工程师们需要充分考虑车辆的运行条件、速度要求、载重能力等因素,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计算方法,优化转向架的结构和参数;在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零部件的质量和加工精度,确保转向架的制造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而在检修和维护环节,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转向架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故障和隐患。
铁路车辆用转向架及铁路车辆在铁路运输的领域中,铁路车辆用转向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铁路车辆的性能、安全和运行品质紧密相连。
转向架,这个听起来有些专业的名词,其实就像是铁路车辆的“双脚”。
它承载着车辆的重量,引导车辆沿着轨道行驶,并且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起到减震、稳定和导向的关键作用。
先来说说转向架的结构。
一个典型的铁路车辆转向架通常由构架、轮对、轴箱装置、弹簧悬挂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等部分组成。
构架是转向架的“骨架”,它承受着来自车辆和轨道的各种载荷,并将这些载荷传递到各个部件。
轮对则是转向架与轨道直接接触的部分,由车轴和车轮组成,车轮的形状和材质对于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和耐磨性有着重要影响。
轴箱装置负责将轮对与构架连接起来,并保证轮对能够灵活转动。
弹簧悬挂装置就像是车辆的“减震器”,它能够减轻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和振动,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基础制动装置则用于控制车辆的速度和停车。
转向架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按照轴数来分,有两轴转向架和三轴转向架;按照用途来分,有客车转向架和货车转向架;按照构造形式来分,又有构架式转向架、无构架式转向架等。
不同类型的转向架在结构和性能上都有所差异,以适应不同类型铁路车辆的运行需求。
对于铁路车辆来说,转向架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运行品质。
一个性能优良的转向架能够保证车辆在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轮轨之间的磨损和噪声,提高车辆的通过曲线能力。
同时,转向架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车辆的载重、运行速度、线路条件等因素。
例如,在重载铁路运输中,转向架需要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而在高速列车中,转向架则需要具备更高的运行稳定性和更低的空气阻力。
在铁路车辆的运行过程中,转向架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这是因为转向架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各个部件容易出现磨损、疲劳和故障。
定期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以确保转向架的性能和安全性。
中国铁路货车转向架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铁路运输的发展,货车转向架作为铁路货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下面将从历史上的三个阶段来介绍中国铁路货车转向架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初始阶段(1950年代-1970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运输起步阶段,货车转向架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当时的货车转向架主要采用铸造工艺,由铸铁材料制成,制造工艺简单粗糙,耐用性较差。
此外,转向架的设计也比较落后,无法适应高速运输和大负荷的要求。
第二阶段:改革阶段(1980年代-200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铁路运输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货车转向架作为铁路货运的核心设备之一,也在这一阶段得到了重视和改进。
首先,技术方面的突破使得转向架的制造工艺得到了提升,采用了更先进的焊接技术和铸造工艺,提高了转向架的强度和耐用性。
其次,设计方面的改进使得转向架能够适应更高的运输速度和更大的负荷。
例如,引入了液压缓冲器和轴箱弹簧等技术,提高了车辆的平稳性和行车安全性。
再次,材料方面的改进也对转向架的性能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材料的应用,如高强度钢材和复合材料,使得转向架的重量减轻,同时提高了承载能力和寿命。
第三阶段:现代化阶段(2000年代至今)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铁路货车转向架的发展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转向架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创新。
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转向架的监测和维修更加方便和精确。
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转向架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其次,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使得转向架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例如,采用了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整转向架的运行参数,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效率。
再次,环保技术的应用也成为现代化转向架的重要特点。
新材料的应用和工艺的改进使得转向架的制造更加环保,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总结起来,中国铁路货车转向架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初始阶段、改革阶段和现代化阶段。
我国铁路货车转向架介绍一、货车转向架的一般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运用、维修方便安全、可靠承载能力强(轴重大、空重车质量差大)二、货车转向架的组成:轮对轴箱装置弹簧减振装置侧架、摇枕或构架基础制动装置心盘、旁承三、货车转向架的基本模式:按构架结构分:三大件式、整体构架式按轴型分:C轴、D轴、E轴、F轴、G轴等按轴数分:两轴、三轴、多轴按承载结构分:心盘承载、心盘和旁承联合承载、全旁承承载四、我国货车转向架的发展及类型解放初期的Z1…Z6等--Z8--Z8A--Z8AG--Z8G--ZK1、ZK2、ZK3、ZK4、ZK5、ZK6、ZK7建国初期使用的转向架大都是拱板式转向架,拱板转向架重量轻、制造成本低,但其结构形式落后、强度低、零部件多,螺栓多、检修不便,且大都使用年限较长,零部件损坏多、事故多,不能适应铁路运输的要求。
参照遗留转2型设计制造载重30t车用转1型转向架(B轴)和载重50t车用的转3型转向架(D轴),参照同类转向架设计制造载重50t车用转4型转向架(D轴)和载重60t车用转5型转向架(E轴)。
因铸造能力不足,建国初也生产一批拱板式转向架,包括载重30t车转15型转向架(B轴)、载重40t的转16型转向架(C轴)和载重50t的转17型转向架(D轴)。
为了提高运行性能、增加载重、方便制造和检修,原机车车辆工业管理局参照MT-50型转向架(即后来进口的转7型)设计了转6型转向架,1955年试制,1956年正式投产。
由于它不能通过机械化驼峰,1965年修改设计了转6型和新转6型,转6型转向架采用铸钢摇枕和铸钢侧架,圆弧形摇枕档,导框式轴向定位,枕簧由四组双圈圆簧和一组合簧组成。
采用吊挂式弓形制动梁。
该型制动梁结构简单、制造和检修方便,运行效能较老的无减震器的转向架要好。
但由于弹簧静挠度小、叠板弹簧的摩擦性能不稳定,不能适应高速运行的要求,运用中轴瓦端磨也比较严重,1966年停止生产。
建国初期货车转向架基本采用滑动轴承,60年代开始装用滚动轴承,70年代开始大量装用滚动轴承,滑动轴承逐渐淘汰。
30t轴重DZ4型转向架使用维护说明1 概述2主要技术参数及尺寸3主要结构4使用注意事项5运用和检修要求6寿命及质量保证7易损易耗件汇报提纲1 概述依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大轴重货车技术研究—转向架技术研究》(编号:2008J007-B)和《大轴重铁路货车总体技术条件(暂行)》(TJ/CL025-2012)的要求,系统开展了30t轴重DZ4型交叉支撑转向架的相关技术研究及方案设计工作。
2012年12月,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管理部会同运输局、安监司组织的专家对齐轨道装备公司提出的DZ4型交叉支撑转向架设计方案进行了评审,并以科技装函〔2013〕20号文件批复。
2013年9月,完成了DZ4型交叉支撑转向架试制工作。
2013年12月,完成了零部件及神华线路的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2 主要技术参数及尺寸主要性能参数:轨距(mm)1435轴重(t)30自重(t)≈5.4最高运行速度(km/h)100通过最小曲线半径(几何通过、m)80限界符合GB146.1-1983车限-2的要求主要尺寸:固定轴距(mm)1860±1轴颈中心距(mm)2006.6旁承中心距(mm)1520心盘面到轨面高(心盘载荷78KN、mm)680+100心盘磨耗盘内径(mm)φ405 0-1下心盘直径(mm)φ419+10自由状态下心盘面到下旁承顶面距离(mm)122侧架上平面到轨面距离(mm)787侧架下平面到轨面距离(mm)168车轮直径(mm)9153 主要结构DZ4型转向架为铸钢三大件式转向架,采用交叉支撑装置;采用TJC-1型轴箱橡胶垫;采用两级刚度弹簧,采用ZX-1型组合式斜楔;采用HFS或HFZ型车轮、RF2型车轴,352132A型轴承;采用B+级钢整体芯铸造摇枕、侧架,支撑座与侧架铸造一体;采用BLM-1型斜面磨耗板,与摇枕间采用螺栓连接;下心盘内装用MP419X50型心盘磨耗盘;采用CJC型系列长行程双作用弹性旁承;采用BAB-1型集成制动装置,GM915E型高摩合成闸瓦。
我国铁路货车转向架介绍一、货车转向架的一般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运用、维修方便安全、可靠承载能力强(轴重大、空重车质量差大)二、货车转向架的组成:轮对轴箱装置弹簧减振装置侧架、摇枕或构架基础制动装置心盘、旁承三、货车转向架的基本模式:按构架结构分:三大件式、整体构架式按轴型分:C轴、D轴、E轴、F轴、G轴等按轴数分:两轴、三轴、多轴按承载结构分:心盘承载、心盘和旁承联合承载、全旁承承载四、我国货车转向架的发展及类型解放初期的Z1…Z6等--Z8--Z8A--Z8AG--Z8G--ZK1、ZK2、ZK3、ZK4、ZK5、ZK6、ZK7建国初期使用的转向架大都是拱板式转向架,拱板转向架重量轻、制造成本低,但其结构形式落后、强度低、零部件多,螺栓多、检修不便,且大都使用年限较长,零部件损坏多、事故多,不能适应铁路运输的要求。
参照遗留转2型设计制造载重30t车用转1型转向架(B轴)和载重50t车用的转3型转向架(D轴),参照同类转向架设计制造载重50t车用转4型转向架(D轴)和载重60t车用转5型转向架(E轴)。
因铸造能力不足,建国初也生产一批拱板式转向架,包括载重30t车转15型转向架(B轴)、载重40t的转16型转向架(C轴)和载重50t的转17型转向架(D轴)。
为了提高运行性能、增加载重、方便制造和检修,原机车车辆工业管理局参照MT-50型转向架(即后来进口的转7型)设计了转6型转向架,1955年试制,1956年正式投产。
由于它不能通过机械化驼峰,1965年修改设计了转6型和新转6型,转6型转向架采用铸钢摇枕和铸钢侧架,圆弧形摇枕档,导框式轴向定位,枕簧由四组双圈圆簧和一组合簧组成。
采用吊挂式弓形制动梁。
该型制动梁结构简单、制造和检修方便,运行效能较老的无减震器的转向架要好。
但由于弹簧静挠度小、叠板弹簧的摩擦性能不稳定,不能适应高速运行的要求,运用中轴瓦端磨也比较严重,1966年停止生产。
建国初期货车转向架基本采用滑动轴承,60年代开始装用滚动轴承,70年代开始大量装用滚动轴承,滑动轴承逐渐淘汰。
(一)转8系列货车转向架转81958年齐齐哈尔车辆工厂参照前苏联哈宁型转向架设计制造转8型转向架(与其同类型的有转11型转向架),原名608型,亦称老转8型。
该转向架采用了导框式铸钢侧架和导框式轴箱以及下心盘、下旁承、摇枕档和摇枕铸钢一体的铸钢摇枕。
枕簧为七组双圈圆簧,有较大的弹簧静挠度。
装有摩擦力与载荷成比例的锲型摩擦减震器,吊挂式制动梁。
转8型转向架结构简单,运行性能较好。
但因固定轴距小,侧架三角孔小,不便于闸瓦的检查和更换;弹簧承台面太大,铸造困难,车钩高度和旁承间隙不便调整等原因,已于1964年停止生产。
新转8(又称转8A)1964年,齐齐哈尔车辆工厂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等有关单位根据生产、运用、检修和科研方面所反映的意见,对转8型转向架进行了改进设计。
改进后的转向架1966年通过铁道部鉴定,定名为转8A型,又名新转8。
结构简单,自重轻,强度较大,运行性能较好,成为我国50t-60t货车使用的主型转向架。
转向架构造速度100km/h,抗菱刚度低,重车运行速度约80 km/h、空车运行速度约60 km/h-70 km/h时即可产生蛇行运动,枕簧空车静挠度偏小,减振装置的减振性能不稳定,当斜楔和与其配合的磨耗板磨耗到接近段修限度时,减振装置便丧失了减振作用,与车体之间的回转阻力矩较小,导致车体的低速摇头运动不能得到有效抑制,使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变差。
2001年8月全路停止生产转8A型转向架时,各型货车上总共装用近50万台(当时货车总数55万台)。
经过大量试验与各种修改,证明转8A三大件式转向架无法提速。
转8AG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转8AG型转向架,在转8A基础上加装交叉支撑装置、含油尼龙心盘磨耗盘、双作用弹性旁承、两级刚度弹簧,为适应两级刚度弹簧,将摇枕弹簧定位圆脐适当加高,为适应交叉支撑装置,采用了新结构下拉杆,其他零部件与转8A相同。
交叉支撑装置大大提高转向架抗菱刚度和抗剪刚度,双作用弹性旁承约束车体侧滚运动,提高转向架与车体间回转阻力矩,两级刚度弹簧提高转向架空车弹簧静挠度,使空车磨耗到段修限度时转向架还能够保证有一定的相对摩擦因数,解决减振系统失效问题。
共计改造约2万台,改造后可满足商业运营速度90 km/h要求。
转8G转8A侧架强度储备偏低,转8AG改造时,侧架斜弦支撑座组装部位结构差别较大,支撑座适应不同生产厂家的侧架难度较大,支撑座结构复杂,焊接的可靠性较差。
转8G型转向架是在转8AG型转向架基础上重新优化设计了B级钢材质的新结构侧架。
交叉支撑装置、含油尼龙心盘磨耗盘、双作用弹性旁承、两级刚度弹簧、下拉杆与转8AG型转向架相同,其余主要零部件与转8A型转向架相同。
转8G装车约2.3万台,现已停止生产。
转8B转8B是转8G的衍生产品,开始时并没有转8B这一型号,转8AG和转8G经过运用后发现并不能达到时速100公里的要求和其它质量问题,后来对其进行完善改造,完善后的转8B和转8AB运营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公里。
经完善改造后的车辆车型编码后加注字母“T”。
(二)21t轴重提速货车转向架转K1转K1型转向架是齐车公司经过9年的试验改进工作自行研制开发的,在两侧架之间安装了四连杆机构,属三大件式转向架。
1994年装于C64型敞车并进行了2年的运用考验,实践证明车辆运行平稳,轮缘磨耗轻微。
线路动力学试验表明,该转向架各项动力学性能指标满足GB/T5599一1985《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的要求,能够适应提速货车120km/h的运用要求。
两侧架间安装弹性四连杆机构,连杆从摇枕腹部穿过,4个节点用橡胶锥套与支撑座锥柱连接,四连杆机构提高了转向架的抗菱、抗剪刚度,提高了转向架的运行平稳性和稳定性,改善了曲线通过性能;在侧架导框顶面与承载鞍顶面之间安装八字形橡胶垫,实现轮对的弹性定位,该设计结构可以吸收部分轮轨间动作用力产生的向车体传递的振动能量,减小轮轨冲击对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影响,减轻钢轨和车轮轮缘的磨耗。
减振装置为斜楔式变摩擦减振装置,中央悬挂系统采用两级刚度弹簧,上下心盘之间安装心盘磨耗盘;采用双作用弹性旁承。
该型转向架在澳大利亚铁路上运行的最高速度为115km/h,用户评价装用运行平稳,噪声小,轮缘磨耗轻微,检修成本低。
转K2齐车公司1998年引进美国标准车辆转向架公司(SCT)侧架交叉支撑技术(BarberS-2-HD转向架)开发研制而成转K2型,1999年批产,首先装用P65,99年完成国产化,2001年通过鉴定。
属于铸钢三大件式转向架,该转向架在两侧架之间安装了弹性下交叉支撑机构,交叉杆从摇枕下面穿过,4个端点用轴向橡胶垫与侧架连接,交叉支撑机构提高了转向架的抗菱刚度和抗剪刚度,提高了转向架的运行平稳性和稳定性,改善了曲线通过性能。
侧架、摇枕采用B级钢材质铸造;减振装置一种采用分离式斜楔、摇枕上焊装楔形插板,另一种采用整体式斜楔、摇枕上焊装平板形磨耗板;基础制动装置为锻造中拉杆结构;中央悬挂系统采用两级刚度弹簧,上下心盘之间安装心盘磨耗盘,采用双作用弹性旁承。
1998年11月,对装用转K2型转向架的P65型行包快运棚车和C64JC型加长通用敞车进行了动力学性能试验,最高试验速度达138 km/h,其各项动力学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能适应提速货车120 km/h的运行要求。
1999年以来的运用实践证明,斜楔、磨耗板、车轮轮缘、摇枕斜楔挡和侧架导框处的磨耗明显减轻,交叉支撑装置技术状态良好,没有进行分解检查,减少了检修工作量,动力学性能稳定,经受住了提速和各种不利运用条件、运行环境的考验,保证了铁路行包快运的安全。
2004年2月,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决定在货车厂修时用转K2型转向架更换转8A型转向架,预计3年内全部完成。
转K2型转向架已经成为我国铁路的主型货车转向架。
主要技术参数:轴重(t)21自重(t) 4.2轨距(mm)1435商业运行速度(km/h)120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100车轮直径(mm)840转K3转K3型转向架是株洲车辆工厂吸取欧洲Y25型转向架的优点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设计开发的构架式转向架。
采用了整体构架、轴箱一系悬挂、轮对纵横向弹性定位、常接触弹性旁承等技术。
整体构架由两个侧梁、一个横梁用16MnQ板材组焊为一体;采用单侧斜楔减振装置,斜楔的摩擦面上加装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磨耗板,在与斜楔相对的导框座中安装了纵向定位弹簧,导框座、斜楔座为B级钢铸件;基础制动装置装用单侧吊挂式制动梁,高摩合成闸瓦;装用球面心盘。
具有抗菱刚度大,簧下质量轻,较高的临界速度和低的轮轨动作用力等特点。
主要技术参数:轴重(t)21自重(t) 4.2轨距(mm)1435商业运行速度(km/h)120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100车轮直径(mm)840转K4转K4型转向架是2001年株洲车辆工厂引进美国摆式转向架技术研制开发的。
系铸钢三大件式货车转向架。
采用带变摩擦减振装置的中央枕簧悬挂系统;两侧架之间加装侧架弹性下交叉支撑装置;采用JC型双作用常接触弹性旁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轻型新结构HEZB 型铸钢车轮或HESA型辗钢车轮、中拉杆式单侧闸瓦基础制动装置、L-A或L-B型组合式制动梁、新型高摩合成闸瓦等。
主要技术参数:轴重(t)21自重(t) 4.2轨距(mm)1435商业运行速度(km/h)120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100车轮直径(mm)840(三)25t轴重重载货车转向架转K52001年株洲车辆厂以合资形式引进美国摆动式转向架技术,并和美国原ABC-NACO公司联合,成功开发了适用于中国铁路的21t轴重的转K4型(摆动式)转向架。
随后为将美国成熟、先进的25t轴重摆动式转向架技术应用于中国的25吨轴重转向架上,株洲车辆厂又与美方联合设计了适应中国铁路的2E轴摆动式转向架(转K5型转向架),设计工作是在美国原有25吨轴重摆动式转向架及中美联合设计转K4型转向架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进行的。
结构类似于铸钢三大件式转向架,但采用了独特的弹簧托板、摇动座等类似于客车转向架的摇动台摆式机构,具有横向两级刚度特性,大大增加了车辆的横向柔性,具有更好的横向性能及其它优点。
主要技术参数:轴重(t)25自重(t) 4.6轨距(mm)1435商业运行速度(km/h)120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100车轮直径(mm)840转K6转K6型转向架是2003年齐车公司在转K2基础上设计开发的采用侧架弹性下交叉支撑装置的铸钢三大件式货车转向架。
一系悬挂采用轴箱弹性剪切垫;二系悬挂采用带变摩擦减振装置的中央枕簧悬挂系统;两侧架之间加装侧架弹性下交叉支撑装置;采用JC型双作用常接触弹性旁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轻型新结构HEZB型铸钢车轮或HESA型辗钢车轮、中拉杆式单侧闸瓦基础制动装置、L-A或L-B型组合式制动梁、新型高摩合成闸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