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笔记[1]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笔记[1]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笔记[1]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笔记[1]

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第一章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P1

一、人类学的产生

1、人类学的含义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

人类学,英语Anthropology,源于希腊文二字——Anthropos(人)和Logia(研究),意思是人的科学研究。

2、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近代才形成的。

但有关人类学的知识资料则发源很早。

人类学作为独立学科在19世纪中叶遂告形成。

二、人类学的发展

1、在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关于本学科的不同名称,如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人类学、体质人类学。

作为学科的名称,最早使用的是民族学,后来才用人类学。

1901年把人类学分为体质和文化两个部分。

2、明确了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的概念和这两个名称的使用之后,便可以集中讨论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三个名称。(06人类学概论简答1:简述人类学的学术框架体系)

1)在欧洲大陆,民族学是指研究人类族体的社会和文化的科学。

三者大体上说是相同的。

2)美国文化人类学研究范围扩大到包括民族学、考古学和语言学。

3)社会人类学是英国采用的学科命名,着重研究社会组织为其特点。

4)都是互通的,它们的研究对象、方法、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大体一致。它们都是研究人类群体的社会文化及其发展规律,都强调实地调查、直接观察的方法,进行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

3、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进行对某一领域的现象所特有的矛盾的研究。

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不同人类群体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做出解释,应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现代人类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

人类学上所说的文化,经典性的定义(08年硕论述题:试述人类学中“文化”这一定义的流变。):“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

第二章进化论在人类学中的地位P13

一、把人类学创建者的桂冠授予进化学派则更为恰当。

18世纪先进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批判,提出社会革新的主张,汇为启蒙运动思潮。

在这一基础上产生了19世纪的文化和社会进化思想,并与人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1、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Charles Montesquieu)在代表作《法的精神》(1748)中,论述了影响人类、人类道德、人类管理机构、习俗和法律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

2、19世纪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这时自然科学取得了伟大的进步,进化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世界观。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作了概括。

3、英国的伟大科学家达尔文(Charles Darwin)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07硕人类学概论名解),提出生物进化学说,认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进化发展而来。

二、18世纪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进步思想,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生物进化学说、十八九世纪的社会进化观等,都是19世纪人类学进化学派的文化、社会进化思想产生的基础。这时已积累了不少由探险家、商人、传教士提供的关于非西方的原始民族的资料,但它们不是全面系统的,未能勾画出这些民族的社会面貌。

1、法国传教士拉菲托(Joseph Francois Lafitau)的著作《美洲野蛮人风俗与远古风俗之比较》(1724)

2、进入19世纪上半叶,研究人类体质和民族学的专门著作陆续问世。

3、18世纪和19世纪前半期,一些学科开始使用比较法。生物学家以现存有机体作比较解释化石。语言学家用比较法说明希腊语、拉丁语、哥特语、克尔特语和梵文都有共同来源。

三、进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泰勒和摩尔根。

(一)没有进行过实地调查的进化学派代表人物

1、巴斯蒂安(Adolf Bastian)是德国医生、旅行家。

代表作《历史上的人》(1860)

巴斯蒂安在理论上提出了三个概念,由于这些概念为大多数进化学派学者所采用,第一是人类心理一致说,;第二是“民族概念”,每个民族“自身会发展一定的思想”;第三是“地理区域”概念,民族思想是巴斯蒂安的主要理论焦点。

2、巴霍芬(Johann Jacob Bachofen)是瑞士法学家。

对原始人类的法律和宗教特别感兴趣,主要根据罗马法和希腊古代文献,研究原始社会家庭史的问题。代表作为《母权论:根据古代世界的宗教和法权本质对古代世界的妇女统治的研究》(1861)。

提出论点:其一,人类最初存在毫无限制的性关系,他不恰当地称之为“杂婚”;其二,在这种两性关系条件下,无法确知父亲,只能按母系计算世系;其三,母亲作为惟一能确认的亲长,享有高度的尊敬和威望;其四,由于男性要将财产传给子女,母系制才又父系制所代替,代之而起的是一夫一妻制。

3、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巴霍芬的家庭史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认为家庭史的研究以巴霍芬《母权论》的发表为开端。又指出,巴霍芬的“杂婚”用词不当,实为群婚,但他的原意却是指杂交。

4、麦克伦南(John Ferguson Mclennan),英国法学家、人类学家,1865年发表主要著作《原始婚姻·关于婚礼中抢劫仪式的起源的研究》。

他在主要方面承认社会进化

麦克伦南对婚姻制度的进化特别感兴趣,提出原始时代存在着外婚制部落(集团内禁止通婚)和内婚制部落(集团内部可以通婚)。

5、拉伯克(Sir John Lubbock)是英国政治家、博物学家、人类学家,主要著作有《史前时代》(1865)、《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形态·蒙昧民族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状态》(1870)。

麦克伦南认为抢婚起源于外婚制,拉伯克则相信外婚制起源于抢劫婚。

6、梅恩(Sir Henry James Sumner Maine)是英国法学家

主要著作为《古代法》(1861)和《古代法制史讲演系》(1875),用进化观点阐述法律的发展。

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批评了梅恩的父权说,梅恩否定从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制,对许多问题作了错误的说明。

(二)泰勒

1、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是英国杰出的人类学家,被称为人类学之父。

代表作《人类早期历史和文明的发展的研究》(1865)和其名著《原始文化》(1871),方法论上,更有影响的著作是1889年发表的论文《关于制度的发展的调查方法;应用于婚姻和继嗣原则》。

2、泰勒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及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1)泰勒给文化下了经典性的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

(2)指出文化是进化的。

1)发现某些文化的重复性,某些文化要素成为某一阶段的标准。

2)文化是进化的。他主张研究事物的连贯性,研究文化应了解其发展史,具体地把人类文化的进步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阶段。

3)泰勒特别感兴趣的是宗教的起源和进化,认为宗教起源于对神灵的信仰。他提出了万物有灵论

(Animism),甚至认为“万物有灵”实际上是野蛮人和文明民族的宗教哲学基础。

(3)在方法论方面对人类学研究做出重大贡献。他用方法论来证明文化进化的存在。

1)泰勒成功运用和发展了比较法。利用民族志资料,进行跨文化研究。

2)泰勒阐述了残存法。“残存指的是一类过程、习俗、见解等,习惯势力使它们进入了与其所源出的社会状态全然不同的新的社会状态,它们因而成为新文化状态所源出的旧文化状态的物证和实例。”

研究残存有助于探索历史发展的过程

3)泰勒引入了统计学方法研究文化现象的相互关系,在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他用相关文化要素比较的方法,说明几种文化要素的关系,称之为“粘合”或“相关”(adhesion)。某一种习俗的“相关”,说明哪些民族有同样的习俗,有哪些其他习俗与它相伴随,或与它相排斥。

(三)美国杰出的人类学家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也被誉为人类学学科的创建者,进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1851年发表《易洛魁联盟》

是世界上关于印第安人的第一部科学著作,至今还是人类学的经典代表作、民族志的典范。

2、摩尔根早就注意到,易洛魁人的亲属制度同他们实际的家庭关系相矛盾,比如对父亲及其兄弟们都称父亲,母亲及其姊妹们都称母亲等。

1865年完成《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系统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推断出人类从杂交状态经过群婚的各个阶段和不同形式,又通过对偶婚阶段才达到文明时代的一夫一妻制。

3、△摩尔根的文化、社会进化思想及其贡献

(1)社会进化理论

1)《古代社会》从四个方面讲社会进化

第一是发明和发展

第二是政治观念的发展

第三是家族观念的发展

第四是财产观念的发展

2)摩尔根的最后一本著作《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1881)是《古代社会》的续篇

3)摩尔根的人类学著作结构严谨,先后成套,成为一个整体,用十分翔实的资料表达了文化、社会进化的思想。

4)为了说明进化有共同途径

摩尔根强调人类同源,不同种族没有智力上的差异是正确的;对大量事实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在主要方面做出了唯物主义的结论。

氏族制度研究

1)摩尔根以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揭示了氏族组织包括氏族、胞族、部族和部落联盟这一系列的有机结构,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结合起来的团体,它是原始社会的细胞。氏族内部禁止通婚,这是氏族的根本规则。原始社会依靠氏族组织的各层机构进行管理。

2)用大量的事实资料证明父系制氏族是从母系制氏族发展起来的。恩格斯高度评价摩尔根的这一贡献。在原始历史的研究方面开辟了新时代。母权制氏族成了整个这门科学所围着旋转的轴心;自此人们知道该朝着什么方向研究和研究什么,及该如何去整理结果。

(3)亲属制度研究

1)亲属制度与婚姻法则相联系,亲属制度基于婚姻,这是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的基本观点。提出有三种亲属制度顺序相承,马来亚式亲属制说明血缘家庭的存在,土兰尼亚式亲属制度与普那路亚或群婚家庭相适应,雅利安式亲属制则是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物。

有两种亲属关系(2008年硕名词解释:亲属关系)。一种由血缘产生,称血亲;一种由婚姻关系产生,称姻亲。

揭示规律:家族表现为一种能动的要素,亲属制却是被动的。

2)摩尔根是对亲属制度进行科学研究的首创者。

6、对摩尔根的评价

(1)美国人类学家保罗·博安南评价,即使摩尔根的一些材料和观点被新发现的事实所推翻,但他所建立的研究系统和基本观点是正确的。

(2)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摩尔根的著作曾给予很高的评价。

摩尔根讲社会进化从人类发明发现的智力发展到政治观念、家庭观念和财产观念的发展,这是他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表现,马克思的摘要改造了这一结构,使它从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家庭形式的变化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这不是编排技术的简单改变,而是充分表达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作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

(四)其他进化学派代表人物

1、列瓦列夫斯基(M.M.Kowalevski),俄国民族学家、法学家。

2、弗雷泽(Sir James George Frazer),英国人类学家、民俗学家。

3、马瑞特(Robert Ranulph Marett),英国人类学家,原始宗教专家。他把心理学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

4、哈登(Alfred Cort Haddon),英国人类学的奠基者之一。创建了系谱学的使用

5、韦斯特马克(Edward Alexander Westermarck),芬兰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主要论点是:婚姻是生物学范畴;婚姻起源于家庭,而不是家庭起源于婚姻。

(五)人类学进化学派的贡献

1、使人类学得以诞生,创立了研究全人类的科学。

2、进化学派人类学以它作为经验科学提供的研究成果和对文化、社会的进化观,给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以积极的、重要的影响。

四、反对进化论的观点

批评者的意见,这里主要提出三点:

1、最主要的反对意见认为,人类历史不受任何规律的支配,文化和社会的进化有顺序、可以划分阶段的说法是不能被接受的。

2、关于单线进化。摩尔根关于人类社会普遍从发展阶梯的底层开始迈步,从简单到复杂通过共同途径进化思想,被批评者称为单线进化。

3、关于氏族制度理论。批评意见集中为两点:一是认为氏族制度不是普遍存在;二是反对母系氏族制先于父系氏族制的论断。

五、进化学派的学说传入我国,首先是社会学学说。社会进化的理论对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界有较大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性质的研究。

2、关于母系制以及母系向父系过渡的研究。目前我国大陆存在着的母系制社会,一是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的纳西族(摩梭人),一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区自称为“拉祜西”(黄拉祜)的拉祜族。

3、关于氏族公社—家庭公社—农村公社发展的研究。

4、关于家长奴隶制的研究

第三章文化移动和传播P57

一、传播论学派

(一)背景

1、19世纪早期的进化论派

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但缺乏佐证材料,有先验论之嫌。

2、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而帝国主义者是不愿意继续进步的,也不允许殖民地国家

独立地进步,即把资本主义文化传播或移动到殖民地国家。传播学派恰好成为反进化论的先锋。以上是重要时代背景。

1、拉策尔原是地理学家,后转而从事民族学研究。

他据巴斯蒂安的地理环境概念,发展成地理环境学说,或称人类地理学派。

(1)著作之一《人类地理学》(1882-1891)一书,强调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类的分布、社会现象和其发展进程。

(2)拉策尔认为,不考虑运动性这一本质问题的人类学研究,都将是建立在错误基础上的东西。

(3)拉策尔试图描绘出一幅人类及其文化的地面分布图

1)拉策尔特别重视物质文化,认为它保持的时间长;

2)认为研究文化的地理分布对于研究各族历史有特殊的价值。

3)如果在分隔很远的两地域中,有一致或相似的文化特质,则两地文化必定存在着历史上的同根关系或某种联系。

(4)我们认为拉策尔的上述理论有可取之处,也有不足之处,如单凭文化特制的相似来确定其历史上的同根关系,证据似嫌不足。

三、弗罗贝纽斯(Leo-Frobenius,1873—1938)

1、把传播论引向极端。

弗罗贝纽斯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圈”概念,并考察各文化间相同元素的数量,即量的标准,以确定是否来自同源。

2、他发现拉策尔所说的同根关系,不仅能运用于个别文化元素,而且能运用到整个文化上,整个“文化圈”都可以迁移和传播。

3、弗罗贝纽斯正确地指出了非洲许多特有的物质文化对象,并坚持研究对象的结构特点,而不是外部相同点,对人类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但是他的另一些观点是与人类学科范畴不相符合的,比如他把文化看作是不依赖于人的独立的机体。

4、进一步发展了他荒谬的文化观,比如他认为文化既然是活生生的机体,就应该有性的区别。

5、他的这种不切实际的观点只能说明他学术态度的不严肃,他的形而上学的、神秘的、浪漫主义的观念本身是反科学的

四、弗·格累布奈尔(F.Graebner,1877—1934)是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助理。

1、他用系统法和实证法进行文化圈理论的研究,认为人类文化是一次产生的,历史没有任何重复性,因而也没有任何规律性。1904年,在柏林召开的人类学、民族学、史前学学会的会议上,他发表演讲,这次会上,文化圈的研究作为一种学术思想而被正式确认。

2、格累布奈尔认为物质文化形式以及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某些现象都属文化元素(文化特质)。他把各“文化圈”内的每一种文化现象一一标示在地图上,发现有的“文化圈”彼此有部分重叠,而形成“文化层”,从中可推算出各文化层出现的时间顺序和文化现象的转移道路。

3、格累布奈尔又把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划分为八大“文化圈”,每一“文化圈”均由一系列文化特质(元素)组成。

4、格累布奈尔又在他的《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仿效历史学,为民族学创立了一种系统的方法论。(1)西方人类学家认为,这种实证方法恰与古典进化论者的概括式的一般理论方法,形成鲜明对照,因而成为反对古典进化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论。

(2)格累布奈尔的方法论,其真正的含义是要把人类形形色色的文化归结为单个的、一次产生的现象。

5、格累布奈尔的同学安克曼,他只反对进化论所假定的“单一”的发展程序。

他始终没有把某些文化元素与某一文化圈相联系。

6、格累布奈尔学说曾风行一时,原因:

(1)提供了反对进化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

(2)被“文化圈方法”那种似是而非的“严整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所迷惑。

五、威廉·施米特(W.Schmidt,1868-1954)

1、在格累布奈尔的影响下,形成了德奥文化传播论学派,或称维也纳民族学派,也称文化历史学派,以天主教神甫威廉·施米特为领袖。

2、施米特在研究东南亚、大洋州和澳洲的语言和宗教时,也得出了文化圈和文化层的概念,他进一步发展了格累布奈尔的方法论标准。施米特把格累布奈尔的“文化圈”理论作为他立论的基础,并用瑞典生物学家科尔曼的俾格米理论加以补充。施米特又按照“文化圈”的顺序来划分人类发展阶段,他将之分成原始的(primitive)、初期的(primary)和二期的(secondary)三个阶段。

3、施米特的主要目的是企图证明具有“原始—神教”痕迹的各族是特别古老的。

4、比较

(1)格雷布奈尔的“文化圈”方法,仅仅在于确定各种文化元素属于这个或那个“文化圈”,确定各个“文化圈”在一定地区出现的时间(年代)顺序,而不是比较各种文化的发展水平。

在施米特的理论中,问题的重心转到了确定“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历史年代上。

(2)格累布奈尔的文化圈标准和文化圈顺序标准纯粹是地理标准;而施米特的文化圈公式则是建立在有关文化圈及其地理移动的纯粹传播主义观念基础上的,后来又成为文化演变阶段的世界历史性公式,然而这些阶段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是施米特的主观估计。

5、施米特接受“文化圈”方法有着他的实用主义目的,他是想凭借这种所谓“最现代化的”“科学方法”来证明最古的人类具有圣经传统和基督教信条所赋予的上帝造的、初民的一切优点。它符合资本主义制度。

六、英国传播主义者——威廉·里弗斯(W.H.R.Rivers,1864-1922)P70

1、1914年出版了《美拉尼西亚社会史》,他感到进化论方法仅仅根据心理和地理因素是无法解释不同文化的类似性的,因而转向传播论及文化史的研究。该书第一卷还是用进化论观点写的,第二卷就采用史学方法和传播论观点。

2、但是,仔细研究,可以发现里弗斯沿袭了传播主义者的模式,把大洋州各族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臆造的“卡威族”、“枸酱族”、“两合族”等族之间任意分配,因此,他所描述的大洋州移民史不能不使人怀疑究竟有多大的可信性。

3、里弗斯认为格累布奈尔对文化传播过程的理解是机械的、简单的。

七、“泛埃及主义者”:埃利奥特—史密斯(G.Elliot-Smith,1871—1937)和威廉·詹姆斯·佩里(W.J.Perry,?—1949)

1、在英国出现了“极端传播主义”或称“泛埃及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有史密斯和佩里。

2、史密斯认为一切彼此联系的文化现象,是某个时候在埃及(部分在其邻国)诞生的;大约自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时,开始从埃及向一切国家传播。

(1)史密斯称之为“太阳文明”,或“太阳石”文化,由崇拜太阳和建筑史前巨石等文化特征而得名。(2)但史密斯这种空想的传播主义,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3、佩里

主要著作有《印度尼西亚的史前巨石文化》(1918)、《太阳之子》(1923)等。在这些著作中,他把“泛埃及主义”理论推进到了荒谬的顶点。他认为古代埃及文化传遍到世界各地,是因为这种文化的代表到各地寻找贵金属和其他珍宝,从而把这种文化带到了各地。

(1)这些文化随着远离埃及中心的程度而逐渐贫乏。

(2)但他们重新提出了新旧大陆高级文化中某些显著的共同点和类似现象。

第四章杜尔干与法国社会学派

一、法国社会学派民族学产生在19世纪末

1、民族学在法国产生较早,1839年成立的巴黎民族学会是世界上第一个民族学学术组织;

2、法国社会学派由于创办《社会学年刊》,也被称为“社会学年刊派”。

该学派代表人物共同点:信奉实证主义哲学,用民族学资料研究社会问题。

3、社会学的开创者、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孔德(Auguste Comte),也是法国社会学派民族学的先驱。(1)强调只有直接的感觉经验或现象才是确实可靠的、实证的。

(2)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1)社会静力学从横的方面研究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社会动力学从纵的方面研究社会的变迁和进化,认为进步意味沿上升路线发展,提出三阶段定律,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3)他把历史理解为观念的发展。实证阶段是社会发展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合理的制度,因此对资本主义制度只能改良而不能革命,他把历史理解为观念发展的结果是唯心主义的。

4、研究方法

(1)对社会学研究注重整体研究

(2)提倡用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来研究社会学,观察法是主要的。

(3)他的理论就是实证主义

(4)他重视实证知识,承认历史过程有规律,(贡献:)这些看法对那个时代的社会学和民族学都起了有力的影响。他指出研究历史和文化遗迹、风尚、仪式,分析和比较各种语言,可以为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提供资料。

二、杜尔干(08硕论述题:论述杜尔干的理论和社会学方法对人类学的贡献,并写出其主要缺陷。)(Emile Durkheim),犹太人,哲学家,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1、他利用民族学的实地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1)杜尔干提出把社会现象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提出了研究方法。

(2)他的理论观点播下了英国社会人类学的功能—结构论的种子。

2、杜尔干也用社会进化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民族学资料

他们不反对摩尔根,也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他们却自成一派,反对进化论派的心理学说,主张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发展规律的科学。法国社会学派在民族学研究中使用社会学派分析法来自杜尔干。

3、杜尔干的理论和方法集中表现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书中

(1)他的社会学观念建立在社会现象的理论上,主张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

(2)社会现象有两个特征:一是客观性;二是社会性。

4、杜尔干的基本观点是“集体表象”(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或“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ence)概念。“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

5、杜尔干对各种社会进行分类,提出“社会类型”概念。

(1)按各个社会的不同复杂程度来区分。

(2)按照杜尔干的说法,任何社会都是由简单社会单位的相加构成,不问社会的性质,处于什么历史发展阶段。杜尔干将确定和分析社会类型的社会学称为社会形态学。

(3)他的社会形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学说是不同的。

(4)杜尔干的社会类型也有一定的科学性,“制定社会类型是一种将社会现象进行分类,以便进一步解释它们的方法”。

6、要完整地解释社会现象,首先要找出事物产生的原因,然后研究事物的功能。

(1)杜尔干强调从客观出发解释因果关系,包含着唯物主义思想。

(2)在他看来,社会分工的功能就是保持社会的团结。

7、杜尔干对比较法的阐述不论对社会学还是人类学都是适用的。他指出一种社会现象的变量系列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分三种情况。

第一,将所研究的社会现象在一个单独社会中发生的各种事实作比较;

第二,对同一社会类型的各个社会的事实进行比较;

第三,比较不同社会类型中各个社会所发生的事实。

8、杜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从图腾制出发讨论宗教生活构成的基本原理

(1)提出图腾制是宗教的最原始形式。宗教现象可分为两个基本范畴:信仰和仪式。

(2)杜尔干强调宗教是集体的事物。信仰、仪式都是集体表象的结果。

(3)杜尔干对各种有关宗教起源的理论进行了批判。

(4)杜尔干提出宗教可以将自身与科学相协调。

9、我国留学法国的著名民族学家杨堃曾发表了大量介绍和评论法国社会学派理论方法的译述和论著。他概括了法国社会学派的传统和特点:

(1)法国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关系至为密切;

(2)偏重理论研究;

(3)以社会进化学说进行民族学研究,是民族学中进化学派的一支。杜尔干承袭了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孔德的实证主义,他的社会学方法以研究社会事实的发展规律为目的。

10、杜尔干的理论观点和社会学方法对民族学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1)他强调客观地研究现象本身,用客观考察、对比现实的事实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这是完全正确的。(2)杜尔干提出的“集体表象”概念,在说明社会条件对个人意识的作用上,有积极的一面。

(3)杜尔干提出的各种研究方法,值得借鉴,如他区分了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

11、杜尔干的理论和方法所存在的缺陷:

(1)在理论上表现了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1)把经济关系解释为利害关系和兴趣关系

2)他按社会的简单组合划分社会类型,强调社会团结

3)他将社会和社会意识视作同一意义

(2)在方法论上,他机械地理解社会结构,把一切社会都看成由各个最简单的社会构成的聚合体,也就是他的社会类型或社会形态,不讲阶级结构。

三、莫斯(Marce Mauss)

1、是法国民族学的实际开创者,杜尔干的继承人和外甥。

(1)能够用社会学分析法研究民族学材料。

(2)他重视对物质文化的研究,将古代的制度和现存的制度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民族学不应只限于研究落后民族,而应包括现代文明民族。1925年发表了《古代社会交换的形式和原因——礼物》,或译《赠予论》,提出社会交换理论,核心是礼物馈赠模式和互惠原则。

2、莫斯舍弃了杜尔干的起源理论方面,而着重应用功能理论方面。《馈赠论》一书影响深远,“整体”是该书的中心概念。

3、莫斯试图从馈赠、交换抽象出互惠的原则,并把这一原则看作人类社会中相互关系的基本形式。这是他的一条重要理论。

(1)莫斯继承杜尔干的学说,将社会现象分为生理学和形态学两类。他的社会形态学强调物质文化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决定性作用。他的社会形态学中包含了结构的概念,把结构分为物质结构(人口分布、城市、道路、住宅等)和社会结构(权力机构、社会组织、亲族组织)。

(2)莫斯还主张用统计学的方法、用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根据来进行民族学研究。

四、汪继乃波(A.Van Gennep)

1、是出生比利时的法国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

2、《过路礼》(1909)一书研究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重要事件如出生、青春期、订婚、结婚、死亡和有关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的各种仪式。

五、列维—布留尔(Lucien Levy-Bruhl)

1、在法国社会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杜尔干,任巴黎民族学研究所所长。

(1)他年长于杜尔干,但自认为受杜尔干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影响。

(2)主要著作有《低级社会中的思维功能》(1910)、《原始人的心理》(1922)、《原始人的灵魂》(1927)等。

(3)列维—布留尔对原始思维(08硕名词解释:《原始思维》)研究的基础是杜尔干的“集体表象”的概念。

(4)他试图确定两个基本论点

1)原始人的制度、风俗、信仰以前逻辑思维为前提,这是一种神秘的思维;

2)构成这个思维的集体表象及其相互的关联受互渗律(又译为共同参与规律)所支配。

2、列维—布留尔把人类社会分为两种类型,即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因此有原始思维和文明思维。

(1)原始人的思维是前逻辑思维,本质上不同于文明人的逻辑思维,后者能够进行抽象、概括和分类。(2)埃文斯—普里查德则对它作解释,认为列维—布留尔所说的原始思维是前逻辑的,并不是指个人有无能力,而是指他们是在他们那个范畴中推理;不是说原始人不能作相关的思考,而是说他们的信念不科学。

3、列维—布留尔采取并发挥了杜尔干的集体表象观念来解释他的前逻辑思维及其神秘的性质。

他认为原始思维和我们的思维之间不是生物学和心理学的不同,而是社会的不同,是思想模式不同,那些思维模式由社会事实所决定,是普遍的、传统的、强制的。

4、列维—布留尔认为不能把原始人的智力活动归结为文明人的智力活动的低级形式。

(1)他提出“互渗律”来解释原始思维,它是神秘的,但不是反逻辑的,也不是非逻辑的,说是原逻辑的。

(2)他们不注意事物的客观属性,只注意神秘的力量,这种神秘的力量在事物中起原因作用。

(3)列维—布留尔认为泰勒提出的万物有灵论最初在原始人中并不存在,只有若干互渗的表明。

5、列维—布留尔根据互渗律理论来分析原始宗教,论述了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真正的宗教的观念乃是一种来源于先前的智力活动形式的分化的产物”。

第五章功能—结构论P101

一、功能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

1、20世纪2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民族学和人类学家们各自用不同的理论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或自称“历史研究”,对各族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2、英国政府急需人类学家能够为政府统治各殖民地提供具体的意见和办法,以继续维持其统治。

3、非洲没有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可作为殖民当局的依靠,殖民当局破坏了氏族部落制度,等于消灭了可以依靠的部落首领和氏族长老

4、在英国,有两位人类学家即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和拉德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从功能观点出发,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1)他们主张人类学研究应集中在对现存文化或社会的分析和说明上,并创立了社会人类学。

(2)提出一种实地研究的方法论。

(3)功能学派的理论适应了殖民地管理的需要。

5、实地观察法

(1)要求人类学家学习当地土语,与土著居民生活在一起,进行直接的观察了解,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因此也叫参与观察法。

(2)以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的资料加以比较研究,力图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

(3)起到了挽救殖民者危局的作用。

6、英国政府在它的各个殖民地区域内均派有人类学家佐理殖民地行政。

7、功能主义能为殖民统治服务的理论核心是:一切文化都是有功能的,土著的氏族部落组织同样有其功能,殖民者应利用原有社会组织,发挥其功能,殖民者只要进行“间接统治”。可见当时人类学训练之实用价值。

8、对保存原始公社制的各族采取不是直接管理而是间接管理的办法。这种管理在非洲大陆得到了最充分和最广泛的实现。

9、功能主义学派的产生,除了当时英国的政治形势外,还有学术上的原因。

(1)西方学术界开始流行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

他们把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并应用于社会实践。

1)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功能观点的正式宣布是由他在1926年《大英百科全书》所写的《人类学》一文而起的。一种以文化概念为基础的新学派,称之为“功能学派”。

2)布朗认为,功能概念最早应用乃在1895年杜尔干发表的《社会学方法论》中。

3)马林诺夫斯基称自己的学派为功能主义

a)强烈地主张应通过有机地、整体地把握文化诸要素的功能,把文化作为一个合成体来理解。

b)表现出为以后殖民地管理人员所热烈欢迎的那种研究社会的态度。他摒弃传统的静态描述方法,认为在文化中看见的是具有自己特点的一定的组织。

二、马林诺夫斯基及其功能理论和方法

(一)

1、马林诺夫斯基生于波兰,卒于美国。读了英国人类学家J.G.弗雷泽的《金枝》后,开始对人类学发生兴趣。1910年改行从事人类学研究。

2、马林诺夫斯基曾三次去新几内亚做探险调查。第一次1914/9-1915/3,第二次1915/6-1916/5,第三次1917/8-1918/8。

(1)最初用掺杂当地土语和手势的英语调查,三个月后就能与当地提供资料的土著交谈,用当地方言记录。

(2)帐篷驻扎在村子里土著人的茅草房中间,真正地投入当地人中。

(3)不以收集、描述典型材料,或部落结构的素描以及对它的文化的解剖为满足,认为民族学家也必须记录无法正确估计的有关实际生活。

3、马林诺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首次运用功能主义思想描述了土著居民的社会和文化。(1)该书叙述了“库拉”交易圈,一种精心设计的、联结东新几内亚与邻近列岛民族的贸易体系,主要交易项目是仪式物品——项圈和臂饰,这些物品非常受珍视,但没有什么功用上的价值。

(2)结论与当时一般人对原始民族的看法相反,他认为该岛居民没有严格的功利主义目的,而是固守传统风俗程序,“库拉”便是一种制度化的仪式性交换体系。

(3)把该社会中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理的所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虽然讲的是经济,但涉及社会机制、巫术力量、神话及传说等,展示了生活全景。

(4)还讲到男子的劳动和慷慨,与懒惰、个人主义、自私相反,强调这些特性在他们的文化中发挥活生生的联系的功能。

4、《文化论》

(1)在《文化论》中,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分为物质设备、精神文化、语言和社会组织四个方面。认为文化实体是自成一格的,人类学是研究文化的特殊科学。

(2)认为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揭示了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就在研究文化的功能,认为文化的真正要素是社会制度。

(3)强调的一个观念是关于文化本身,认为文化与人的需要有不可分的关系。

1)人类有机体的需要是第一个基本需要,由于需要而形成迫力,这种迫力迫使人们靠着有组织的合作及经济的道德的观念,而满足生理的需要。

2)第二个基本需要就是种族的绵续。这种生殖作用的文化体系是由各种制度组成的。

3)一社会的基本生物需要,是文化所由滋长、发展及绵续的条件,可称作“文化手段迫力”;第二类手段性质的文化迫力,就是法律组织的需要;第三类手段迫力即靠传统风俗为工具,即广义的教育。

4)文化在满足人类的需要当中,创造了新的需要,这就是文化最大的创造力和人类进步的关键。

5)基本的生理需要可以分成四大类,每一类都有一套相应的文化措施。

第一类经济制度是指工具、器物以及其他各种必需的物质的制作、使用和维护。第二类社会控制是指从各方面规划和指导人类的行为。第三类教育,即上一代人的经验和知识通过种种教育方法,传递给下一代。第四类政治组织,即各个社会中的权威中心。

6)马林诺夫斯基还认为文化是人工制品(artifacts)和传统体系所组合而成的,他还把文化看作是一种工具性实体(instrumental reality)。

(4)马林诺夫斯基配合《文化论》还制订了《文化表格》

提出文化的三因子和八个方面。

三因子即:物质底层、社会组织、语言(有时加上精神文化)

八个方面即:经济、教育、政治、法律与秩序、知识、巫术宗教、艺术、娱乐

三因子大体代表了文化的结构,八方面代表了文化的功能。

9、马林诺夫斯基1942年逝世后,1944年出版的他的《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对功能理论作了进一步表述和总结。

(1)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化,而文化是一个整体。

(2)功能和制度这两类分析法,将使我们能更加具体、精确和彻底地界定文化。

(3)意识到亟须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建立平衡。文化的理论必须立足于生物学的现实。

(4)在研究方法上,必须谙熟民族学田野工作,又是文化理论的专家。比较方法是研究课题的普遍法则的基础。田野工作经验及比较方法使人类学家认识到文化现象是相互关联的。

(5)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功能”能够解释起源和发展及许多社会现象,所以当代存在的一些制度和习俗,无须费心追溯到远古时代或遥远的地方。

(6)在学术上,

1)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论反对人类学的历史学派理论,特别是美国历史批评学派,认为该派把“文化”看成是一些互不相干的文化特质所构成的堆积体,功能学派则把文化特质的结合,看成是一种理性的历程,认为各项文化特质之间有必然的关系存在,与历史学派的理论是相反的。

2)马林诺夫斯基同时认为,功能的解释并不妨碍进化论和传播理论对社会发展的探索,而是可以弥补他们的不足。

(7)马林诺夫斯基还把“功能论”作为一种研究工具。他认为,功能论这种研究工具,是从事田野工作和比较分析不同文化种种现象所必须具备的。

(8)强调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化,并认为所有的文化基本上都是可以比较的,而视各文化为一封闭体。但实际上马林诺夫斯基对许多文化仅作了大量的描述,很少使用比较法。

(9)在研究的方法技术上,马林诺夫斯基强调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在生活上必须打成一片,精通当地的语言,才可做出对该社区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释。

三、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功能—结构论P128

(一)

1、功能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拉德克利夫—布朗(Alfred Reginald Radcliffe-Brown)深受杜尔干著作的影响。1922年发表了名著《安达曼群岛上的居民》。

2、布朗著作虽不多,但著述态度严禁认真。布朗系统地提出了结构和功能的理论,被称为“结构—功能论”(与题不同!!)(structural functionalism),在理论方面的影响超过马林诺夫斯基。

3、布朗为人类学学科构架中几个学科的合理划分进行论战

(1)提出了他的功能派与历史派的分工论。《社会人类学方法》一书特别阐述社会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区别。他指出研究文化事实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历史方法。建议民族学应对原始民族的历史进行构拟,而不是研究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他区分出两种文化层:一是非洲文化,一是东南亚文化。另一种方法是“归纳”研究,即应用自然科学的类比法。社会人类学的任务是探索社会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

(2)布朗认为进化学派几乎完全根据历史的观点而不是归纳的观点

(3)布朗对于民族学的上述看法是有片面之处的。

1)贬低了民族学的科学性,实际上民族学就是研究民族的发展规律的;

2)把研究非欧洲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学科分而为二,认为民族学构拟历史、起源,社会人类学研究社会文化发展规律,这种区分没有事实依据,基本上没有多少差别。

3)根据传统、系谱、语言及文化的各方面资料,用比较法、历史残余法等来追溯社会历史,为可行办法,不能说是臆测;

4)将一个集团的社会文化现状与它的过去相割裂,很难说能够找到发展规律。

4、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一是讲功能,二是讲结构。

(1)以“意义”和“功能”针对进化论的“起源”与“发展”。

(2)功能方法的目的是发现人类社会的文化的一般规律。

(3)功能方法就是这样,考察每一种具体现象,都力图把它看作一个广泛类别中的一个具体例子。

5、布朗在1922年出版的《安达曼群岛上的居民》一书,是用功能观点描述安达曼人的民族志著作

(三)布朗的结构功能论对以列维—斯特劳司为代表的结构人类学产生重要影响。

1、他研究一个社会的程序是考察它的社会结构,建立结构的形式或称模式,结构是由整套社会关系组成的。但后来列维—斯特劳斯提出他的社会结构是“模式的帮助去理解社会关系”。

2、布朗关于人们往往把相对立的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理论,也对结构主义学派产生很大的影响。他认为,矛盾的联系是人类思维的普遍特征。

3、布朗所采用的就是结构分析的方法,为真实的结构分析开辟了道路。

(四)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二人的思想接近多于意见分歧。

1、其共同点:

(1)都反对进化论观点,但布朗不绝对排斥,他接近斯宾塞的进化观点;

(2)都反历史主义,反对重构历史,但布朗主张适当使用历史文献资料;

(3)在理论上都重视研究习俗制度和行为的功能和意义,而不研究它们的起源和发展;

(4)都强调文化或社会的整体概念。

(5)方法上都重视实地调查,推崇比较法。

2、相异之处在于研究的侧重点、角度不同,理论解释的深度不同。

(1)马林诺夫斯基讲功能强调文化的生物基础,个人的基本需要即生存、传种等引起的各种制度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布朗把社会而不是个人当作起点,强调研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把功能主义的性质讲得更清楚。

(2)马林诺夫斯基以文化为中心,侧重对文化的功能分析;布朗以社会为中心,除功能分析外还主张对社会进行结构分析,社会结构研究是科学的最基础部分。

(3)布朗在比较广泛的实地调查基础上提出功能方法;而马林诺夫斯基的经验和材料几乎局限在大洋州特罗布里恩德岛这一小区范围。

(4)马林诺夫斯基仅注意共时研究,忽视历时研究;布朗则兼顾二者,是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

(五)综观功能学派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注意三点:

1、关于功能和结构的理论。

(1)功能学派对社会中文化的内涵的阐释是有价值的。

(2)整体性观点是可取的。

(3)研究文化在社会中的功能和意义,可以补早期进化学派着重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以及传播学派偏重横向传播联系不足,但不能认为文化要素的功能就是文化历程的法则。

(4)比较研究的方法得到了发展。

(5)依据的是实证论,主张只须研究通过经验能够证明的事实,用不着作前因后果的解释和找寻历史起因。这样的研究将社会现象的现状和历史发展割裂开;

(6)功能理论的核心是认为文化有不可分割性和平衡性,过于强调均衡,忽视社会的变化,企图躲避社会变革的现实。

2、强调人类学研究必须坚持实地调查,打破以往书斋式的研究。

马和布朗同在1922年发表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与《安达曼群岛上的居民》所依据的是亲自作实地调查的资料,被认为是人类学史上的转折点。

3、倡导应用人类学

(六)另几位学者

1、利奇(Edmund Leach)写了《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1954),1961年发表了《人类学的重新思考》。(1)他批评结构功能论,因为它不讲冲突和变迁。认为新的方法应包括历史幅度。他号召抛弃传统的类型学方法(主要指布朗的理论),接受法国的结构主义方法,被称为新结构主义。

(2)龚佩华对我国景颇族(分布在缅甸的称克钦)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认为利奇的三种动力理论有一定道理,但有明显的缺陷。

2、弗斯(Raymond Firth)以研究大洋州的民族学著作而闻名。他强调将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结构结合起来研究;主张将经济理论应用于人类学,并在经济人类学(07硕人类学概论名解)领域做出了贡献。

3、埃文斯—普里查德(Edward Evans-Pritchard)

(1)曾六次在苏丹做田野调查。《努尔人》(07简答:简述普里查德的《努尔人》的基本理论思想)(06人类学概论名解)

(2)弗特斯认为社会结构概念过于抽象,应研究由时间和地点决定的具体社会形式;赞扬将亲属制度作为科学研究对象是摩尔根的一大贡献。

(七)功能学派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从1935年开始。

1、吴文藻将西方人类学特别是功能学派的理论方法介绍到中国

(1)这是他对建立中国人类学的贡献。他的作品有《文化人类学》(1932)、《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和现状》(1935)、《布朗教授的思想背景与其在学术上的贡献》(1935)、《论文化表格》(1938)等文。

(2)吴文藻在介绍马林诺夫斯基文化的基本因子时,追溯了对文化内涵的这一分类法的来源;他本人亦曾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象征(语言)文化和精神文化四方面。

(3)他进一步分析文化三因子间的关系。功能学派对社会因子的解释是有创见的。社会制度是考察文化的最具体的实在的单位。但是,他们认为三因子地位同等重要、没有孰轻孰重之分却是不符合实际的。(4)他推崇功能学派,因为

1)这一派在当时的人类学中最先进,它提供一种高度动态的功能观点;

2)他重视功能学派关于理论的科学研究必须与应用相结合的主张。

2、林耀华的《金翼》是用小说体裁写成的人类学著作,通过研究作者的家族的历史,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和家族制度。《金翼》描写的是福建省古田县的一个农村(书中成为黄村),主人翁的房子因风水好而被称为“金翼之家”。作者描述了农村的经济生活,农事活动、贸易、婚丧习俗和日常生活。书中常用功能—结构的理论来指导文艺性的描写。并在最后一章以理论形式阐述了如何通过对家庭历史的剖析来解释支配人际关系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均衡的理论。但这种平衡状态是不可能永远维持的。变化是继之而来的过程。

《金翼》出版至今已半个世纪,这期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庄孔韶在他的导师林耀华指导下在黄村进行了多次调查,写成了《金翼》的续集《银翅》。展现“金翼之家”和黄村在50年中所发生的变化。

第六章博厄斯与美国历史学派P156

1、民族学发展到19世纪后半期已形成了“古典进化论者”和“人文地理学者”两大传统派别,前者主要关心社会和宗教制度,后者则关心物质文明发展的空间序列。但他们都想描绘出一幅连续的文化发展图。

2、博厄斯是继摩尔根之后近代现代美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奠基人。他企图将上述民族学的两种传统学说加以调和,并开创了新一代人类学。博被尊为现代人类学之父。现代人类学的建造者和设计者。

(1)博厄斯(Franz Boas)是德籍犹太裔人。大学时攻读物理学和地理学。

之后他坚定了为“人的科学”而贡献自己一生的决心。1885年完成《爱斯基摩人》专题论文;1886年移居美国。

(2)博厄斯的学术渊源,一方面继承德国体制人类学家维尔楚、民族学家巴斯蒂安、地理学家拉策尔等人的学术传统,同时他又与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共事三年。

(3)他培育和发展了美国现代人类学,建立了有次序的学位训练。他的学术工作扩展到民族学、体制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起美国人类学的四个密切联系的分支学科。

(4)博还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一贯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主义,反抗希特勒纳粹主义。

博的理论和方法论贡献有以下几方面:

一、提出人类学的目的和任务

1、最早为人类学提出研究目的和任务的是博厄斯,他在《种族、语言和文化》一书中提出

(1)人类学研究的目的,他说:“关于人类和他的历史”,是“在最广阔意义上的历史项目,必须包括人的形体发展的历史,人的生理学上的功能,思想和文化”。

(2)人类学的任务:

1)重建人类历史。必须在每个族的特点中来研究每个族。

2)揭示社会发展规律。

3)探讨变迁的动力。

2、从研究目的和任务出发,博厄斯主张用历史法取代比较法。

(1)方法的基本改变已经兼有观点的改变。

科学的质询必须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它们的起源是什么?第二,人们主张他们自己在不同文化中如何做?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容易回答,因为,一则由于外部的环境,二则基于内部的精神条件,这两者是共同指导文化成长的法则。

(2)《人类学比较法的界限》一文中,认为外部因素的影响在社会成长过程中更加明显;对心理因素的研究也有同样的结果。

(3)某种法则是存在的,它支配人类文化的生长,我们尽力去发现这些法则,我们希望去了解这些风俗存在的理由,发现它们发展的历史,发现共同的心理原因。

(4)博厄斯认为有另一种方法,即“揭示环境条件、理清心理学上的因素以及用过去的眼光实现历史的连接。综合运用这种方法,意味着重建历史。”假如人类学希望去建立支配文化成长的法则,必定要比较成长的进程。

二、历史特殊论P164

1、历史特殊论是博厄斯学派的重要理论观点之一,博厄斯也自认为是历史特殊论者。

(1)他认为构拟人类历史是关于人的科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必须从研究每个族的历史开始。

(2)实际上博厄斯是反进化论、反历史主义的,他的所谓历史是文化的传播。他对文化现象作纯粹客观的描述,而并不追溯历史。

2、博厄斯的动态变化观的优点是着重横向联系,但完全排斥和否定历史的一般纵向性进化,从而得出的历史特殊论,则只能是反历史主义的。

三、反种族主义的社会政治观

1、博厄斯始终不渝地站在争取正义、争取各族人民平等,反对种族主义、沙文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一边。

2、在《原始人的心智》一书中

(1)博厄斯运用实证材料,严密而科学的逻辑论证,有力地逐一驳斥了白种人生来在智力上比其他人种优越的谬论。

(2)关于种族的体质特征能随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异,博厄斯对此作了科学的调查和测定。

(3)博厄斯还驳斥了认为落后各族智力不完整、心理素质原始的观点,

四、在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上的贡献P171

1、博厄斯的研究工作也扩展到了民族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诸方面,且在他的影响下,在美国建立起与民族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四个分支学科密切联系的系科机构和相关的训练。

2、博厄斯在体质人类学方面的贡献,还在于与他的一般科学观点的紧密联系。

3、在考古学方面,博厄斯具有丰富的考古学知识,曾亲自进行过发掘工作。

4、在语言方面,博厄斯不仅是人类学家,也是位语言学家,他的民族学观点和著作,是和他的语言学研究分不开的。

五、方法论上的贡献

(一)反对演绎法、重视归纳法

博厄斯的治学方法主要是归纳法,即重视实验、实证,强调个性和相对性,注重实地调查。

(二)重视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

1、参与观察法。

2、多学科结合法。

3、民族学方法。

(1)他认为在不同国家的各族中发现了相同点和平行形式的时候,或者对比各种形式确定哪种形式产生较早等问题时都要慎重。

(2)新方法的知识认为对文化变迁的影响,行为和思想是重要的因素,而空间关系只给了接触的机会,这个进程是文化的而不应是地理的。

(3)博厄斯认为,经济条件是文化生活的部分形式,但它不仅是有决定力的而且是决定的因素。不同层次的心理态度也是有决定力的。

(4)早期人类学的谬误在于过分强调历史的重建,而反对一种有见识的研究,即为了透彻地研究个人就必须着重研究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

(5)博厄斯认为有一种方法比起一般的比较法更有把握,即在某部落全部文化关系的实际中,详细研究风俗习惯,及调查研究某部落与邻居部落间的地理分布。

这种方法能提供一种正确的历史原因,它导致风俗习惯的形式和心理学上的进程,它至少可以做到:1)揭示环境条件;2)可能理清心理学上的因素;3)可能实现历史的连接。

(6)在《民族学的方法》一文中,博厄斯赞同不同地区文化平行发展的重要性。

(7)博厄斯的民族学方法强调了各民族历史的独特进程,反对人类历史的一般进程,也就是反对进化论,但这种抑扬的结果,显然有偏颇。

六、博厄斯的学生们P178

20世纪20年代,博厄斯学派处于鼎盛时期,博厄斯及其学生们控制了美国大部分的人类学中心。

(一)克罗伯(Alfred L.Kroeber)

1、克罗伯对自然历史的痴迷,使他很快领悟到博厄斯的人类学分类法。克罗伯可能是博厄斯学生中年纪最大、寿命最长、著作最多的一个。主要著作有:《祖尼氏族与部落》(1917);《加里福尼亚印第安人手册》(1925)等。克罗伯视野宽广,他是用比较研究民族志的办法分析复杂的现代文明社会的高级文化的首批人类学家之一。

2、克罗伯是从语言研究进入人类学的

(1)他想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更好地研究文化的其他方面

1)他为人语言的第一个特征是“非个人的”,因此,他着重在语言的结构而非人们怎样讲;

2)语言是“历史上自然发生的”。因此,他把语言当作一种历史现象来研究,先找特征,再分类。

(2)克罗伯对语言的五个评判标准是:

1)语言——非个人的;2)历史的;3)着重模式、结构的相互关系,与所谓“功能”的解释不同;4)指责认为语言有心理学和生物学的特性的看法;5)“价值意义”。

克罗伯移上述语言的评判标准于文化,他考虑文化有两种混合成分,其一叫作真正的文化;另一种叫作价值文化。

3、克罗伯从博厄斯那里继承文化概念并将之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但不用种族、地理学或心理学去做解释,而发展成文化决定论。他否定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他的历史观点也与博厄斯有所不同,他比博厄斯更具史实和典据。

7、克罗博认为民族学(人类学)的主要对象是人类文化,是人类各集团的文化。

8、克罗伯关于文化的特点还有如下阐说:

(1)文化是敞开的,是承上启下的。文化是保守的,通常在比较安定的社会里,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有急剧的变革。

(2)对外来文化,只要效用大且有可接受的条件,就会很快传播。

(3)文化是一个整体,但也可划分层次。

(4)克罗伯在《北美土著民的文化区域和自然区域》(1939)一书中,非常重视与自然环境差异相对而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差异。

(5)克罗伯在《文化成长的形貌》一书中阐述了文化的“超生物性”或“超有机体性”概念。

(6)克罗伯还将文化分成各种类型,如独立型与依附型。

(二)罗维(R.H.Lowio)

罗维原先学古文字和自然科学。

1、罗维的特点是,对各种广泛的历史民族学理论(尤其是进化主义理论)抱有极端的怀疑主义态度。反进化主义是他学术观点的根本特征。他的主要观点是文化发展非规律论。

2、罗维反进化主义,特别是反摩尔根倾向很突出。在《初民社会》一书中,他处处驳斥进化论。

3、罗维认为物质文化可以有高下的区分,但社会学上的或者说精神方面的只能是主观的,是不能作科学的比较的。

4、罗维认为一般历史规律的存在根本没有得到证明,原始社会史学家不应当预先做出他们的假设。

5、罗维在《文明和野蛮》一书中再三强调传播的作用。

6、罗维不承认进化。

(三)威斯勒(C.Wissler)P188

威斯勒是学心理学的。

1、威斯勒在大家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归纳,并将文化区域和与之相关的年代区域上升为一种研究方法。

2、威斯勒认为,文化是社会集团或部落所表现的特质复合的总体。他提倡研究这种文化特质复合的分布,并把部落文化作为很多复合体的组合来理解。

3、威斯勒在设定文化区域时,把部落作为构成文化区域的基本单位。

4、威斯勒认为文化是由各个层次的单元所组成的一种完整的结构。

5、关于威斯勒的年代—区域关系(Age and Area)概念。威斯勒将文化类似性看作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由此产生了从文化区域概念向年代区域概念的转变。

6、由威斯勒提倡的文化—年代区域概念,作为民族文化地域研究的方法曾得到很高的评价。后来由于大量的实证研究,以及因其公式化的缺陷而使其价值降低。

(四)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

1、文学学士,后获哲学博士。是美国第一位驰名国内外的女人类学家。

2、20世纪30年代,她与心理分析学家合作,首次把通常用于个人的心理分析概念和心理学概念应用于集体,并于1934年发表了她的代表作《文化模式》;《菊与刀》一书于1940年出版,《种族:科学与政治》(1945)一书,提倡诸文化间的交流、交融和互相理解。

3、本尼迪克特还非常强调比较文化研究,如她的《菊与刀》。

(1)洞见了日美两种文化的本质,并对大量个体和群体行为作了清晰的解剖。

(2)看到了不同文化造就不同人格、不同的国民性。《菊与刀》也是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中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4、本尼迪克特对民族性的看法还认为,一个部族可以和邻居各族有很多共同,但总有一点根本不同。这一点使这一族成为它本身。这就是各族文化整合时的不同选择。

(五)米德(M. Mead)

1、博厄斯的第二位女弟子米德,也是一位蜚声美国国内外的女人类学家,师承博厄斯的基本观点外,对文化心理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米德把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作比较。

2、米德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中

(1)描写了三个群体,阿拉佩什人(Arapesh)、蒙杜古马人(Mungdugumar)、查姆布利人(Thamburi)(2)通过对上述新几内亚和伊里安岛人的调查,米德认为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养成的。男女们的性格可以随着不同的文化影响而有所改变。

(3)不同文化成员间的差异,可以完全归于作用不同的社会条件。而该作用又是文化机制所决定的。

3、她在《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一书中,申述她的论点,她的结论是青春期的情绪是文化造成的,认为青春发动期与心理变化有不可避免的关系,但仍受文化所制约。

4、米德调查、对比了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

(1)认为社会集体文化的制约是决定性的。

(2)我们认为米德的因材施教和人性解放是精辟之论,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5、20世纪30年代美国兴起的接近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各种倾向和方法中,博厄斯的两位女弟子在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她们得出的结论:

(1)婴儿幼儿时期各种各样的养育方式对形成不同的人格和国民性有重要的作用;

(2)人的可塑性和社会文化模式的力量;

(3)不同文化塑造的性别气质差异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性别、气质、人格、国民性等的文化制约性是她们的精辟之论。

(六)P208

1、默多克(G. P. Murdock)在《民族志图册》(1967)以及《世界文化图册》(1981)两本书中,收集了563个社会的人类学材料,并将之分析和分类,制作检索目录,并写出了《社会结构》(1949)一书,论述了家庭和社会内部的亲戚关系。

2、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农民或民俗社会,并发展了一种进化的次序——乡村都市连续。雷德菲尔德的发展图式主要是在观念上,作为一种观点的连续的变化,而不是作为阶段的或同高水平的变迁。

(七)赫斯科维茨(Melville J. Herskovits)P209

1、赫斯科维茨是主张文化相对论的主要和最著名的代表。

2、博厄斯从早期起就强调的历史特殊论的观点,成为后来的文化相对论的理论依据。

3、文化相对论的基本观点如下:

(1)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应该用它所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

(2)文化相对论的原则是:“基于经验下判断,而经验是由每个个人按照自己的文化传承(enculturaion)来说明的”。“文化相对论是有关文化价值性质的哲学”。

(3)赫斯科维茨一方面指出欧美文化中的民族中心主义被认为是合理的,这种观点不利于其他的民族的兴盛,因而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把无文字民族对自己民族的认识与民族中心主义的真正涵义相混。P212

(4)赫斯科维茨认为,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各该群体所起的作用都是相等的,因此文化谈不上进步或落后。

第七章文化变迁与涵化P216

一、文化变迁(08硕简答题:人类学中关于文化变迁的机制有哪些?论述题:结合民族志资料,论述文化变迁。)

1、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1)文化变迁的含义: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

(2)文化的均衡稳定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

2、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

社会变迁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或更确切地说指社会制度的结构或功能发生的改变。

3、进化、发明、发现、传播或借用,是文化变迁的过程或途径。

(1)进化是社会内部发展引起的,如生产技术由低级发展到高级。

(2)发现是某些已存在的过去不为人所了解的事物变得为人所知。

(3)发明是对先前的材料、条件进行新的综合。

(4)传播是文化变迁过程的重要内容,创新的普遍形式。马林诺夫斯基把借用看作与其他的文化创新形式一样具有创造性。

4、传播和借用有几个特点:

(1)传播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2)传播是互相的、双向进行的

(3)文化传播的范围或借用的程度决定于两个民族之间接触的持续时间与密切程度

(4)相似文化的群体容易相互适应和借用量大

(5)重新解释(Reinterpretation)

(6)变迁的主要原因,有不同说法,一说技术先于意识形态;一说意识形态更为根本;米德等则认为越早学到的东西越难改变。

(7)文化系统的变迁,文化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迁,引起其他部分的相应变迁,巴尼特称之为连锁反应效应。最先改变的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二、涵化P222

1、涵化的含义,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一个主要内容

(1)涵化概念的不同表述;涵化是文化变迁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美国人类学家称之为acculturation。英国及受其影响的亚非、大洋州的人类学家使用文化接触(culture contact)一词,与涵化概念相当。对acculturation 一词的翻译有不同意见。

(2)涵化的含义:指不同民族接触引起原有文化的变迁,涵化研究是研究不同民族的接触而产生的文化变迁过程及其结果的。

2、对涵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1)最早使用“涵化”一词的是美国民族学局首任局长鲍威尔(J. W. Powell),他在1880年写的《印第安语言研究导论》中,描述印第安人与白人接触,学到他们的工艺和生活方式,这是通过涵化取得的,而不是通过教育。

(2)麦吉(W. J. McGee)在1898年提到“掠夺般的涵化”,认为文化之间的互变是敌意的和偶然的。(3)博厄斯在1896年写的《美洲神话的成长》一文指出,不同部落的涵化,其结果使他们大多数的文化特征变得一样。在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民族学的词汇中已经可以看到“涵化”一词。

(4)在德国,20世纪初已有人使用“涵化”这个词;英国人类学家很早就对文化接触感兴趣。研究文化接触的问题能够更好地运用功能理论和方法。

(5)有些人类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便致力于涵化研究。最早的三种研究成果都在1932年出版。

一是比尔斯(L. Beals)的《马约文化中的土著遗存》,着重讨论文化接触的问题;

二是特恩窝尔德(R. Thurnwald)的《涵化的心理学》,第一次提出涵化的心理学问题并对其概念和过程作了系统的分析;

三是米德的《一个印第安部落的变迁中的文化》,描述一个北美印第安部落安特勒人与白人的文化接触从

3、涵化的定义

(1)涵化“是由两个或多个自立的文化系统相连接而发生的文化变迁”。自立的(autonomous)系统指的是完全的、在结构上独立的系统。

(2)比(R. L. Bee)在《模式与过程》一书中提出,涵化的定义有几个特点:

1)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一种,当两个自立的文化系统相遇时发生的变迁。

2)涵化是有别于传播过程、创新、发明和发现的一种变迁过程。

(3)涵化和传播是密切相关的,但又不是一回事。

1)一个文化不经过任何涵化过程,也可以从另一个文化那里借用其文化特质。比如一种新产品可通过贸易渠道或电视输入。

2)赫斯科维茨将传播看作已成功的文化传递,涵化则是在过程中的文化传递。1954年的备忘录明确地把

涵化看作传播的结果,因而着重描述传播的结果而不是传播本身,更多地直接说明文化特质的整合问题。

4、1954年备忘录总结了研究涵化必须研究互相区别而又互相联系的方面:

(1)文化系统

在文化接触中各个文化系统作为一个独立单位而存在,有赖于某些因素,即保持界限机制、内部结构的灵活性和自我完善机制。

(2)接触情况

涵化的变化可能是直接的文化传递的结果,也可能由非文化的原因所引起,后者之中最重要的是生态和人口的制约,这些因素对涵化产生着影响。

(3)文化间的连接关系

1)文化间的连接说明不同文化接触时发生什么事情。接触事实上不是发生在文化之间,而是在互相建立联系的集团之间和个人之间。

2)这些联系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结构的,或者称为文化间作用系统;第二是成对关系的元素之间的联系。

没有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能够全面地处于涵化状态之中。

(4)涵化过程包括:

1)文化之间的文化特质的传递(即传播)。

2)文化的结合。涵化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

3)替代。

4)融合和同化。

5)隔离或孤立(Compartmentalization or Isolation)。

6)反应运动

三、文化变迁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复原法,据历史文献资料、考古记录、报道人回忆等,复原过去的历史。

(二)剖面分析法

(三)研究—再研究法,指回到一个先前研究过的社会进行再研究。

(四)变迁的纵向研究法或称持续观察法,固定一个点,每隔一定时间进行调查,这样,可以精确地记录所发生的变迁,研究为什么变,是怎样变的。

第八章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

一、结构主义者的“结构”概念

A、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概念是他的结构人类学的认识论的核心,

(1)他在《社会结构》一文中谈到何种模式是“结构”时,认为这不是一个人类学的问题,而是一个基本上属于科学方法论的问题。

(2)“结构是由一个符合几个条件的模型组成的。首先,结构展示出一个系统的一些特征。其次,对于任何一种给定的模型,应当有一种能安排一系列变形的可能,其结果是导致一组同样类型的模型。第三,上述性质使得作出下述预言成为可能,如果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要素作了某种改变,这个模型将会如何反应。最后模型应当这样被构成出来,使得全部观察到的事实成为直接可以理解的东西。”

(3)“‘社会结构’这个术语与经验实在的并无关系,而与根据经验实在建立的模型有关”不应把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混淆。

B、人类学家所说的社会结构一般指社会关系或某一群社会关系,指社会文化现象内部或它们之间的联系。

列维—斯特劳斯要研究的是现象之间的关系。他的社会结构是在实体之后所建立的模式,是在实际的社会关系中推想出来的抽象形式。

埃德蒙·利奇(Edmund Leach)也是著名的结构主义代表人物,他最能理解列维—斯特劳斯的思想。利奇指出,列维—斯特劳斯的探索,是想揭示“人类心理”的结构,找到对全人类的心理都普遍有效的思维构成原则。

(一)列维—斯特劳斯借用结构语言学的结构分析方法

利奇说列维—斯特劳斯在1945年写的《语言学和人类学的结构分析》是他后来全部结构人类学的基础。他从雅各布逊、特鲁别茨科依和乔姆斯基(08硕名词解释:乔姆斯基)处借用结构语言学的方法来解决人类行为的无意识结构问题。

1、列维—斯特劳斯从雅各布逊的音位区别特征和音位三角模式得到启发。

列维—斯特劳斯从音位三角模式引申到说明民族文化变化发展的烹调三角模式。

将煮熟食物看作用文化手段转变天然生食,变烂的食物看作自然转变天然生食。

列维—斯特劳斯研究的不是社会的现实的整体结构,而是将整体分成为各个部分的结构。

利奇强调列维—斯特劳斯要做的不是将单个文化项目进行比较,而是认为人类文化的普遍性只是结构意义上的而不是表面事实上的。

2、列维—斯特劳斯借用特鲁别茨科依的四个操作法。

特鲁别茨科的四个基本操作的结构方法。其一,结构语言学从研究“有意识的”语言现象转移到研究“无意识的”基础结构;其二,不把词作为孤立现象来研究,而是把词和词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基础;其三,引入“系统”概念;其四,结构语言学的目的是,或者通过归纳法,发现一般的法则。人类学可以采用与结构语言学相似的方法。

3、列维—斯特劳斯借用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理论。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深层结构是语法,是词与词如何结合成句子,即结构法则。要找到深层结构,必须找到变化法则。

列维—斯特劳斯在他的人类学研究中一直在找深层结构,找变化法则。

(二)列维—斯特劳斯研究社会结构的四种模式

1、有意识模式和无意识模式。有意识模式是从现象中建立的模式,民族志调查最容易提供这种模式。

土著人根据自己对当地社会的认识而向人类学家提供情况,又称“家乡制(home made)模式”。有意识模式不是真正的结构,不能用它来解释社会现象。

无意识模式是没有被人们直接地或有意识地觉察到的模式,因为它藏在深层。研究社会结构的目的就是找这个无意识的模式,用模式帮助理解社会关系。

2、机械学模式与统计学模式。

(1)模式的成分与现象的模样相同,称为机械学模样。但列维—斯特劳斯没有对模样相同或不同的含义作解释。我们把他的机械学模式理解为应该怎么做,统计学模式表明实际情况如何。

(2)利奇在1945年发表的《景颇亲属关系称谓》一文中,将“社会领域”分成两个不同的认识论范畴,即未处理的经验资料及根据它建立的模式。

他用与列维—斯特劳斯相同的方法得出了两种模式的假设,把机械学模式称为法定的准则,把统计学模式称为统计学示范。前者是人们应做的事的观念范例,依赖于观念行为;后者描绘人们实际上做的事,依赖于实际行为。

(3)他们在下列观点上是一致的。

其一,模式必须是解释性的,而不是描述性的;其二,模式是超经验主义的;其三,在描述的意义上可以示以一个思维构成物或一个较高级的抽象物为例,但这些还不就是模式;其四,“最真实”的模式是最能解释思考中的事物的模式。

(4)根据列维—斯特劳斯的论述,结构与模式是两个概念,两者具有同一性。结构一定是模式,但不是一般的模式,而模式却不一定是结构,只有最简单、最抽象、最真实的模式才是结构,一般的模式则永远只是模式。所谓最简单、最抽象、最真实的模式,存在于深层心理之中,它们是其他模式的基础。

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研究

(一)关于人类的认知和心理过程的研究

结构主义的目的在于由不同的文化分析揭示人类的共同心理结构。列维—斯特劳斯反复说明以下论点:

1、人类心理有一个基本的共同性,即倾向于分类,人类先天就有心智能力去整理和分类经验世界。

(1)列维—斯特劳斯在1962年出版的《今日图腾制度》和《野性的思维》两本书中阐述了他的分类概念,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类学是所有科学中最具解放性的。它不仅纠正种族和文化优越性的谬论,而且致力于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所有民族。它对人的本质的阐明超过哲人的所有反思或实验科学家的所有研究。 ——美国哲学家格拉斯·德·拉古纳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即指民族学。民族学是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家所做的最具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在英国学术界倾向于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人类学,有时又统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人类学主要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文化和人,其主要的代表理论为: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功能主义、历史主义、文化与人格、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新进化论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怀着对种族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厌恶和对落后国家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建立了“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其中以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为个中翘楚。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梅尔赫尔斯科维茨,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博厄斯认为,19世纪要发现文化进化规律的企图和把文化发展的阶段模式化的企图,都是建立在不充分的经验、证据之上的;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其形态并无高低之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这些术语只是反映出某些人的“种族中心论”观点,这些人以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其他人更正确。他还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的逻辑、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继博厄斯之后,许多文化人类学家都从文化和个性发展的角度阐发了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例如,露丝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各种文化同样都是有效的,现代文化和原始文化都是同样的实现人类潜力的方法,不能认为现代文化比原始文化更为先进高级,不同的文化并无优劣高低之分。而行为的是非标准也是相对的,被一种文化当作异常或病态的行为在另一特定文化体系内却具有特定价值。 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的“本性”,赫斯科维奇曾有一段精辟的描述:“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 尽管文化相对主义突破了西方中心论的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存在,有利于比较文学在向比较文化学拓展时,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其观点中也潜藏着一个悖论:如果所有的文化系统都满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必然推导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最优秀的文化,于是会固守自己的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它文化,结果导致文化孤立主义。而且,文化相对主义无视基本的事实,看不到历史上所有文化的发展都是同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包括异已文化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流派夏建中精品文档10页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说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的科学。 美国学者霍尔姆斯首先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个概念。 在美国称文化人类学,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德国称为民族学。 人类学的奠基者:拉菲托《美洲野蛮人风俗与远古风俗之比较》 古典进化论学派 这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第一个流派,是文化人类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盛行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成熟的标志在于E.B.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古典进化论学派认为文化进化的动力:心性一致,即人类心里一致说,人们都朝一个地方想。古典进化论学派很好地解释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是它却把文化的差异性简单地解释为发展阶段的不同,从而为文化歧视甚至是种族歧视埋下了理论种子。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一,早期的人类学知识的积累和研究组织的建立; 二,殖民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人们研究异种族、异文化的需要, 也扩大了人们的研究视阈; 三,思想根源在于进化论理论的提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斯 宾塞社会进化论。 E.B.泰勒: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第一个给文化和宗教下定义之人,第一个主张采用 统计法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人。《原始文化》、《论研究制度的方法:对婚姻和继承 法的应用》 进化论观点:人类社会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跟自然界一样, 是通过不断进化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文化发展的 各个阶段是相继相承的。 宗教理论:明确了什么是宗教:一切对于神灵的信仰;探讨了宗教的起源和产 生:万物有灵(全部宗教史的基础)。 婚姻家庭理论:“回避”习俗与居住模式:从妻居到从夫居;命名制度:亲从子 称;继嗣制度;产翁制:由母系向父系转变;婚俗:抢婚和外婚制。 人类学研究方法:比较法(分类比较)、残存法(残留的风俗习惯)、统计法 摩尔根: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对易洛魁部落联盟的研究,首次使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人类学,首创用亲属称谓来研究家族制度。《古代社会》、《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 亲制度》 原始社会分期理论:根据生产力(生产工具)的发展确定:蒙昧时代,野蛮时代, 文明时代。 氏族制度的发现: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氏族、胞族、部落、 部落联盟是一次发展的几个阶段,最终形成民族。 家庭史的研究:首次从亲属称谓制度来研究家庭和家族制度;家庭发展:“血缘” 家庭,伙婚制家庭(普纳路亚),偶婚制家庭,父权制/母权制家庭,专偶制家庭。其他学者:德国人类学之父:巴斯蒂安:人类心里一致说 瑞士的巴霍芬:母权论,标志着家庭史研究的开始 英国的麦克伦南:内外婚姻制度:母权制先于外婚制 英国的卢伯克:第一个提出残存法思想;宗教阶段理论 英国的弗雷泽:首创“社会人类学”一词;《金枝》:关于人类智力发展连续性和 进步性的理论:人智力发展经历了巫术阶段、宗教阶段、科学阶段 传播论学派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 在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影响下,一些美国的人类学者结合德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民俗心理学,开展了区域性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又常被称为“文化中的人格”(Personality in Culture)、“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等。 从心理学的传统来看,这个学派的形成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紧密联系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人类学家开始对形成成年人典型人格的重要因素——婴幼儿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兴趣,并继而发展成为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系统理论。 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如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等等;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承认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的同时,该学派某些代表人物(如林顿和卡迪纳)还十分强调人格对于文化的作用,如林顿写道:“在这种人格结构和个人所属的文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人格又在与社会文化的持续不断的联系中发展着、活动着。人格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着人格。”1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为该学派作出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实践上的贡献。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应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个体人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地分析模式,借助这一理论模式,可以解决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的那些不甚明显的意义。这种理论的潜力根植于心理分析对象及其解释的关注。(2)心理分析可以适合对人做两方面的研究,即生物角度和社会角度的研究,从而认识人身体所遇到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和人格通过社会制度表现自己的方式。(3)在人类学中利用心理分析要求人们认识到,文化研究中的心理分析强化了研究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因素必然限制通过对同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客观地验证其资料和结论。(4)这种研究也部分地纠正了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即认为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完全是被动的,或个人是一张白纸,文化可以在其上书写长久程序。2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艾布拉姆·卡迪纳(A. Kardiner)、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玛格丽特·米德(Margret Mead)和拉夫尔·林顿(Ralph Linton)等。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成功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对心理学的把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独立开展民族心理研究的同时,文化人类学家林顿与心理学家卡迪纳、杜波依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结果就是《个人及其社会》、《社会的心理界限》、《阿罗人》等一批民族心理研究成果的正式出版。在这些著作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众趋人格”、“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等概念,方 1林顿:《人的研究》,1936年英文版,P.464。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58。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人类学-是自然史的分支,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种族的学问"。更简明地说,人类学可以称为"人的科学"。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自然人,第二部分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来说,是研究社会人的科学。 人类学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人类学的观点一般以英、美两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应包括人类的体质、心理、文化、社会、语言、民族、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在他们那里,传统上习惯于将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研究人类自身体质特征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特征的文化人类学。狭义人类学是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和俄国,人类学一词传统上却仅指体质人类学,日本的一些人类学研究机构也仅限于研究人类的体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他们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学"这一概念,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同时也包括对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公元前322年。他不仅是用"人类学"这个名词的第一个权威,而且在上古时期,对于人的研究在亚里斯多德那里达到了顶点。他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创立了"生物阶梯"的思想。按照他的这一思想,一系列生物体的地位逐渐升高,呈阶梯状排列。亚里斯多德是绝对没有进化论思想的,但是他提出的生物以阶梯形式排列的原则对于后来18世纪进化论学说的发展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亚里斯多德在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涉及人与动物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方面的论点。但是在对人手作用的评价上,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手是由于智慧所致,从而明显地表现出其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地方性的知识"-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写了一本叫做《地方性知识》的书。这种"地方性知识",以区别于其它知识形态,特别是实证论者假定的"普遍性"知识形态。在格尔兹看来,知识的性质是地方性的、多元的,因为人们生活所凭借的符号系统是特定的、地方化的、分殊性的,借助这些符号系统的作用,意义结构才得以形成、沟通、设定、共享、修正和再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甄别日常行为的意义和类别,地方性知识力图维持这些特定的意义系统,并根据它去组织行动。 4、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科学,包括研究过去和现代人体的一切发展和变异 5、赫胥黎-达尔文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博物学家,他在动物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许多领域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达尔文关于类人猿接近于人类的正确判断,并且重点探讨了人类在动物界中的位置问题,在实践中发展了达尔文主义。赫胥黎在人类起源认识史上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的观点,向宗教神学提出勇敢的挑战。 6、新达尔文主义学派-以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和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为代表的学派。该学派的学者提出了种质选择论,强调对遗传变异的选择作用,因而是对达尔文选择原理的一个重要的说明。达尔文主张生物的渐变进化,而新达尔文主义者在广泛的实验中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另一种进化方式---骤变进化。这一概念的引入,对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另外,该学派还创立了基因论,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使进化论研究有可能深入到细胞实验的层次。但是,由于新达尔文主义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而实际上进化是群体范畴的问题,因此,该学派在解释生物进化时,在总体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文化人类学复习要点

题型: 名词解释5个,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5个,每题6分,共30分。 论述题3个,共50分。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 2、田野工作的特征。 3、人类学的领域。 4、人类学与社会学的比较。 5、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 6、文化人类学的调查方法。 7、什么是田野工作?什么是主位法,客位法。 第二章文化和文化变迁 1、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变迁?文化变迁的原因,文化变迁的途径或表现,文化变迁的类型。 2、什么是涵化。 第三章种族、民族与族群 1、种族的概念 2、种族主义及其表现 3、种族产生的原因。 4、种族的社会建构。 3、民族的特征 4、族群的要素有哪些。 第六章生态人类学 1、生态人类学的定义,意义。 2、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经济人类学 1、什么是经济人类学。 2、经济人类学的问题意识。 3、经济类型与交换类型。 4、经济人类学的形式论与实质论。 5、夸富宴。“夸富宴”(potlatch)的词义是“散尽”(give-away)的意思。慷慨的馈赠是获取尊敬的动机。一个人举办一次夸富宴很显然会带给他一定的声望,这种声望是与慷慨的程度成正比的。“千金散尽”的夸富宴行为是一种“妄想自大狂人格”的结果。在一个缺乏统治阶级的社会中,夸富宴的制度确保了物品的生产和分配的持续。 “夸富宴”由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Franz Boas)最初给以细致的描述,后来经由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再度解释的夸克特人的夸富宴仪式,一般都被后来的人类学家看成是一种再分配的经济制度。 夸求图印第安人(Kuakiutl Indians)的夸富宴(potlatch)。夸求图印第安人居住于英

人类学10大理论

杜尔克姆 尔干 杜尔凯姆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整理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 第一章人类学要义 第一节何为人类学 第二节人类学的领域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 章节要点: 人类学有如下概念要点: 人类学是研究人性与文化的学科,具有兼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特征。人类学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及他者性的学科,是以文化概念为中心,参与观察为主要方法,采取经验性的田野工作进行研究的领域。人类学是人类学者和田野调查点当地人进行的有关文化涵的知识性交流实践,并就文化撰写的结果——民族志素材进行分析、诠释或建构而著书立说(含口传记录和影视作品)。当我们承认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以及总会有共同的可供研究的分析单元与要素的前提下,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及差异,以及发现某种通则或进行理论概括的跨文化比较法才能得以实现。 在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中,跨越时空的生物——文化连续性与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体质与考古研究的共同旨趣。在此基础上,引起对人类自身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文化诠释。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和言语规则不尽相同,因此,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在关注同一族群部的交际的时候,同样注重跨文化互动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其意义。而当代的文化研究,因日益凸显政治的、经济的、区域的、国家的、信息的,以及全球化的巨大的系统侵入,不断影响传统人类学旧日的研究领地,为此传统乡土社会和外在力量移入之间的联动过程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今日人类学不可逾越的考查要点之一。 人类学在形成自身学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特有的学科认识论主题。例如对人类普同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个地理区域社会与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别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具有相对性和平等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或赞成某一群人的所思所为,而是将其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看待。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不只是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同时也是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人类群体的适应还包括教育、创新、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社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人类学主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从过程的、功能的、综合的(人的生物——文化系统)、认识论的和方法论的出发点考察人类社会,以下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社区和更大的人类社会之总体。上述人类的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等,也和田野工作、参与观察以及民族志一样成了人类学的几个重要学科标记。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 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 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 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 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 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大纲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其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为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的。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过程,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具有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系统地借鉴生物进化理论阐述社会进化理论的是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4、古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 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 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泰勒认为: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 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拿一些相同的原因来解释相同的现象。”泰勒进一步指出: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的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泰勒还划分了文化进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即原始末开化或狩猎采集阶段、野蛮的以动物驯化和种植植物为特征的阶段和文明开化的、以书写艺术为开端的阶段。

文化人类学概论

一、人类学研究定义、内涵、对象、结构 人类学定义:人类学是运用实地考察的手段比较研究各民族文化和社会的综合学科。广义的人类学涵盖了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 人类学目标:通过不同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以及通过人类文化变迁历史的研究,概括出人类行为的原理、原则及人类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学的最高目标。 人类学一词来自于希腊文中的(人)和(科学)。人类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501年,当时专指人的体质方面的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至今才100多年的时间。它被称为“在科学中历史最短、抱负最大”的“研究人类的科学”。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87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是人类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人类学研究对象——文化的特质 文化是共享的,是外在的,可研究性;文化是可习得的;文化是象征的,建基于符号的;文化是整合的广义人类学四个主要的分支: 体质(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或称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狭义人类学则仅指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 a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b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 c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d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熏陶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二、人类学的基本观点(学科观) (一)整体论也称整体观 局部与整体间有关系;局部与其他部分有关系,分三个维度理解: A是共时性维度,整体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B是历时性维度 C是生理——心理学维度,研究人类学者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文化相对论 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依据它所依赖的文化结构,以及它所属的价值系统的关系来判断和解释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是无法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只能按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 核心:衡量文化标准在该文化内部,不能以本文化的标准去衡量他文化 (三)文化普同观 人类学的核心命题是人性一致,人性需求一致,但解决此需求的手段具有多样性。可以称之为普同性。 我们特别强调整个人类是一个统一的物种,分享着一个世界,要解决相似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文化差异而忽视了这个道理。 (四)自观与他观(主位与客位) 自观又称“本位方法”或“文化主位研究方法”。主位方法是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己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即用本地人(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的眼光来努力理解文化。 他观又称“非位方法”或“文化客位研究方法”。客位方法是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即从学者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出发去研究文化。 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对文化人类学的看法

认识社会学之根本——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根本的定义,也是我在学习文化人类学以前对于文化人类学的全部理解。简单来说,在我看来文化人类学就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再大一点也可以算作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但是该怎么样理解这门学科、如何去剖析这门学科与社会学内在的联系、学习这门学科能够对我们的社会学学习提供怎样的帮助、以及我们该如何学些这门学科,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真正思考过。 在上过文化人类学的课程,以及阅读过课程教材和少量的相关书籍以后,我对文化人类学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对于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有课属于自己的认识,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角度来探讨人及其文化发展的脉络、规律,研究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自我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课题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研究范围极其广泛的学科,用徐杰舜先生的说法,文化人类学就是一个"千手观音",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既然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特殊角度来研究文化和人的学科,所以,我认为,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对于学习文化人类学的人以及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来说,无疑都是很重要的,也是相当基础的问题。在文化人类学领域有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考古学家通常从过去的文化出发研究物质对象,试图以此解释人类行为;语言学家研究语言,文化借助语言得以维持并代代相传;民族学家研究已观察到、体验到的文化,与他们想要了解其文化的那些人进行讨论。这决定了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是一门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涵的综合性学科,与我之前认为的文化人类学就是照本宣科的讲授、枯燥无味的学习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奠定了我现在对于文化人类学学习的全新态度。 所有文化历时而变迁,有时因为他们应付的环境已经变化了,有时由于外人的入侵,或者因为文化内部的价值已经改变了。虽然文化必须变革以调适于新的环境,但是变革中未预见到的后果对社会来说有时是灾难性的。人类是社会成立之根本,而文化亦是名族得以延续传承的之保障,将二者合而为一的文化人类学也是一门了解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一个基础性的学科,这样的课程的学习,更加倾向于拓展个人的视野,让其能够从更加宽广的视角去看待社会学、学习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社会学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学科,这种学科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本身的知识积淀,以及其自身思考问题的宽度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进一步肯定了文化人类学的学习对于学习社会学的我们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撇开其与社会学的联系不谈,这门学科的研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好处也是值得肯定的。文化为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及分配提供保证。它通过其成员的繁衍,为生物的延续提供保证。它使新成员濡化,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有用的成人。它维持其成员之间的秩序,

人类学理论流派复习资料整理

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历史条件和背景 新大陆的发现,殖民统治扩张开阔了西方的民族志视野。2)启蒙运动,自然法、社会契约论讨论赋予了“野蛮人”新的认知价值: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化;人类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高尚的野蛮人——早期的民族学作品大都出自一些法理学家之手,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变革的合理性。3)生物进化论:人类文化的差异被理解成文化进化的差异,人类的多样性被赋予时间意义,具有了新的学术价值,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自己的优越性,解释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为什么有不同的境遇。4)知识生产的制度化:学会、刊物、大学职业化。 进化论学派 基本论点:代表人物:巴斯蒂安、泰勒、摩尔根。1、主要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而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是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2、人类心智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进化的普同性,能把文化推向相似的发展阶段。3、文化的异同所反映的不过是文化所处的进化阶段的的差异,进化速率上的差异。4、文化的异同被赋予了时间意义,人类的差异被理解成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差异。 缺点和局限:首先,他们在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时候,只考虑文化现象发展的顺序,不考虑文化现象的其他联系和规律。其次,进化论派大多数把欧洲文化当作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高阶段,而把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冠以蒙昧、野蛮、落后的帽子,因而不免有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最后,进化论者把文化的相似性的根源看做是人类心理的一致性,显然忽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地理与生态环境等客观因素的作用。 泰勒:1、英国人类学之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第一个在近代科学意义为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2、在《原始文化》中,泰勒主要研究的是原始民族精神文化特别是宗教信仰、神话和传说的产生于发展。在此书中,泰勒透彻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基本思想,即全人类的思想是基本相同的。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他认为这两条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原理,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拿一些相同的原因解释相同的现象。”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和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和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他把各阶段的文化依次顺序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系列,认为所有的社会都要经过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的三个基本阶段。3、泰勒的宗教理论:首先,他明确了什么是宗教,泰勒认为最好“把神灵信仰判定为宗教的基本定义”,这个定义是文化人类学史上关于宗教的第一个定义。其次,泰勒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与产生,提出了万物有灵论,认为宗教起源于梦、死亡的思考和解释,它是一个心理的、认知的解释。4、泰勒的婚姻家庭理论:首先,泰勒研究了“回避”习俗,认为居住模式与回避习俗两者之间存在着粘附,即妻子家庭对丈夫的回避是与同妻居联系在一起,反之,丈夫家庭对妻子的回避也是与同夫居想联系的。其次,泰勒讨论了父系继嗣、母系继嗣、双系继嗣问题,这些继嗣包括家族名称、财产、地位与权力的继承。在此,泰勒又一次提出了人类社会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发展转变的。第三,泰勒对还“产翁“习俗进行了研究,称这种行为为滑稽的行为,同意人类学家巴霍芬的观点,认为”产翁“习俗产生于亲子关系纽带出现转折的社会中。第四,泰勒还研究了抢婚习俗和外婚制,认为外婚制与亲属分类制度相联系。5、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比较法、残余法和统计法。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

应用人类学 知识点整理

《应用人类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应用人类学的名称 应用人类学(applied anthropology)丹尼尔布林顿(美国人类学家)1896 拉德克里夫布朗(英国功能主义)1930 实用人类学(p r a c t i c a l a n t h r o p o l o g y)马林诺夫斯基1929“科学的人类学应是一门实用的科学。它的任务不在于阐明这些和那些制度的起源史,而在于指出这些制度在某一社会中的作用。不是为了更确切的描述,而在于教会与这些民族有关的殖民当局和企业主,为了更适当地达成自己的目的,应该如何去对待这些民族。” 行动中的人类学(a n t h r o p o l o g y i n a c t i o n) 戈顿 布朗 行动人类学(a c t i o n a n t h r o p o l o g y)索尔塔克斯(美国)、1940末50末“建立为人民使用的人类学家”直接去研究人民在社会文化变迁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妥善解决。呼吁人类学家站在人民的一边。 发展人类学(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t h r o p o l o g y)霍姆伯格 因为他主要从事社区发展研究 人类工程学(a n t h r o p o l o g o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埃利奥特 查普尔 主要是对社会现状进行改革核对将来社会进行规划。 辩护人类学(a d v o c a c y a n t h r o p o l o g y)决策人类学(p o l i c y a n t h r o p o l o g y)过去应用人类学多为社会中没有权利的族群或人们辩护 近年来多从事政策研究有关 2、概念 在承认人类社会不断向进步的方向发展的前提下,把人类学家对人类文化、社会的知识和理论,应用于改善和改进人类社会不尽满意的地方,以促进人类社会想进步方向发展的学科。同时也从事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石奕龙课本说法) 是人类学研究领域,也被认为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的责认为是人类学的应用研究。应用人类学是一门在承认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下,把人类学家对人类、文化、社会的认识和知识,应用于改善社会现状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 3、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1)理论研究(基础研究、纯理论研究、基本研究、基础理论研究) 通过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认识各种现象,探索其本质和规律,阐明其根本原理,沉声新的理论知识的研究。 在广泛意义上认识有关的客观对象。成果以理论形式出现。有较大普遍性。目的是认识本质和发展规律。总而言之,是一种知识的获得。“不带价值观念”“价值中立态度” (2)应用研究针对某一具体的实际的应用目标而进行的科学实验和技术研究。为认识和进一步改造克尔观世界,产生新知识提供新的科学方法和途径。 介于基础研究和开发活动之间的中间环节。 目标在于,当以基本假定、理论构成的政策态度转变为行动时,帮助吧基础研究的成果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文化人类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 二、课程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处长、变迁和金化的进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等以及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田野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分析特定的文化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地位及研究意义,掌握跨文化比较方法;了解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掌握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的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学科概述:什么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跨文化比较研究法;(1课时)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1课时)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普同型,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1课时)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典进化论、船舶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新进化论、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象征人类学以及解释人类学各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思想,理解各个理论流派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摩尔根、泰勒、博尔斯、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整体分析理论 第一节历史建构理论:古典进化论(摩尔根、泰勒的理论观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