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监控表
- 格式:xlsx
- 大小:23.82 KB
- 文档页数:1
成品出货管理流程一、订单收集1.销售部门接收客户订单,并按照订单要求填写订单明细表。
2.销售部门向生产部门递交订单明细表,生产部门开始准备生产计划。
3.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同时制定物料采购计划。
二、库存管理1.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采购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并进行库存管理。
2.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订单确认和物料交付安排。
3.仓储部门负责接收并验收原材料和零部件,并进行入库登记。
4.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领取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
三、包装1.生产部门完成生产后,将成品移交至包装部门。
2.包装部门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要求进行包装,保护产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包装部门将包装好的产品标识,以便于后续管理和追踪。
四、发货1.销售部门根据订单明细表和包装部门提供的产品信息,进行订单核对和发货准备。
2.仓储部门按照销售部门提供的发货清单,从库存中将产品调拨至出货区。
3.发货员核对发货清单和产品信息,进行出货操作,并记录出库信息。
4.发货员根据客户要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安排运输,并提供运输跟踪信息给销售部门和客户。
五、售后服务1.销售部门跟踪发货情况,与客户确认订单的收货情况。
2.客户收到货物后,进行验收,并及时反馈问题或反馈给销售部门。
3.销售部门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客户问题,并提供售后服务,包括产品维修、退货等。
在整个成品出货管理流程中,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和信息沟通。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和追踪机制,确保订单能够按时发货,并对问题及时做出处理。
另外,企业还应不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和准确性,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出货成品质量控制方案一、质量控制目标1.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
2.减少产品缺陷和返工率,降低成本。
1.品质管理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品质管理体系,包括品质控制流程、标准操作程序和质量记录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各项关键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可控。
3.检验测试:制定完善的检验测试方案,包括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和成品检验,确保出货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4.质量意识培训:开展质量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感。
5.供应商管理: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确保供应的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
6.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和分析产品质量,通过持续改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具体实施措施1.品质管理体系的建立a.确定品质标准和要求,制定品质控制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
b.建立质量记录管理系统,包括产品检验记录、质量问题反馈记录和质量改进记录等。
c.组织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确保品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2.过程控制a.准确把握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参数,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控制措施。
b.在生产过程中设置监测点,定期监测和记录关键参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检验测试a.建立完善的原料检验程序和标准,对进货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和测试。
b.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半成品检验,确保半成品质量稳定。
c.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质量意识培训a.培训员工质量意识,提高对出货成品质量的重视和责任感。
b.定期组织质量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能力。
5.供应商管理a.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核。
b.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提高产品质量。
6.持续改进a.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
b.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和客户满意度调查,在反馈中不断改善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成品出货管理制度在一个制造或生产企业中,成品出货管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个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高效地处理和出货成品,从而避免一系列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失误、延误或错误出货等。
下面,我将详细论述成品出货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第一部分:成品出货管理的基本原则成品出货管理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步。
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出货。
为此,管理者必须建立合理的出货管理流程,以确保产品的高质量,同时也要尽量减少延误和出错。
在建立成品出货管理制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准确性:管理者必须确保所有出货信息的准确性,包括产品名称、数量、价格、交付日期以及货物的发货地址等信息。
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订单延误或者错发,甚至引起客户投诉。
因此,需要在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准确无误。
2. 及时性: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仓储管理、物流管理和运输管理等措施,确保产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地发货到客户手中。
3. 安全性:企业应该确保产品在出货、运输和交付的全过程中都保持安全,防止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坏或者丢失。
第二部分:建立成品出货管理制度的方法为了建立成品出货管理制度,企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步骤:1. 设定管理目标:企业需要明确出货管理的目标,例如出货准确率、交货时间等指标,并将这些指标贯穿到整个出货流程中。
2. 制定出货方案:企业需要考虑到出货流程中的每个细节,并建立详细准确的出货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出货单、包装、运输方式、物流服务等。
3. 建立出货管理系统:通过建立一个可视化的信息系统来管理出货过程,就可以更好地控制整个出货过程,包括监控订单的状态、跟踪物流和更新出货信息等。
4. 制定出货标准:制定出货标准是确保出货准确性的关键。
企业需要制定清晰明确的标准,为每个出货步骤提供具体的流程和目标,从而确保出货准确性。
第三部分:成品出货管理制度的运用成品出货管理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形式有很多。
生产过程记录表范文日期:__________________产品:__________________生产批号:______________制造商:________________序号工序监控要点检查结果备注1原材料采购---2原材料检验---3原材料配料---4成品制造---5成品检验---6包装---7成品入库---8出货---9废品处理---10清洁和消毒---11设备保养---详细说明:1.原材料采购:记录所有原材料的采购日期、批号、供应商等信息。
可以使用表格或系统自动生成的编号进行编号,并记录在记录表中。
2.原材料检验:记录原材料的外观、纯度、含水量等相关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可以使用合格或不合格进行标记,并在备注栏中说明具体原因。
3.原材料配料:记录原材料的配料比例和加工方法。
可以使用百分比或重量比例进行表示,并在备注栏中说明具体操作步骤。
4.成品制造:记录每个制造工序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参数。
例如,温度、时间、压力等。
可以使用流程图或操作指南进行说明,并在备注栏中记录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成品检验:记录成品的外观、尺寸、重量等相关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可以使用合格或不合格进行标记,并在备注栏中说明具体原因。
6.包装:记录成品的包装材料和方法。
例如,纸箱、塑料袋或瓶子等。
在备注栏中记录包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7.成品入库:记录成品的入库日期、批号、存放位置等信息。
可以使用表格或系统自动生成的编号进行编号,并记录在记录表中。
8.出货:记录成品的出货日期、运输方式、目的地等信息。
可以使用表格或系统自动生成的编号进行编号,并记录在记录表中。
9.废品处理:记录废品的种类和处理方法。
例如,回收利用、焚烧或填埋等。
在备注栏中记录废品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0.清洁和消毒:记录清洁和消毒操作的日期、方法和用品。
在备注栏中记录清洁和消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1.设备保养:记录设备保养的日期、方法和维护人员。
在备注栏中记录设备保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销售出货流程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规范销售出货流程,提高出货效率,保障出货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销售部门所有出货流程管理活动。
三、流程管理1. 出货计划制定销售部门在收到客户订单后,应根据订单数量、交期等信息,制定出货计划。
计划应明确指出各个订单的出货日期、数量、送货地点等信息,并及时与生产部门、物流部门进行沟通,确保出货计划的顺利执行。
2. 出货准备在出货前,销售部门应对产品进行充分的检查和包装。
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应符合客户要求,包装应牢固、整齐,确保在运输中不受损坏。
3. 出货文件准备销售部门应及时准备出货所需的文件,包括发货单、装箱单、运输单据等。
发货单上应详细列出出货商品的名称、数量和规格,确保与客户订单一致。
4. 物流安排销售部门应与物流部门及时沟通,安排好出货的物流方式和运输车辆。
确保货物按时到达客户指定地点,并妥善安排卸货,避免物流问题影响客户满意度。
5. 出货跟踪销售部门应对出货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了解出货情况,遇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出货计划的顺利执行。
6. 出货信息反馈销售部门应及时向客户提供出货跟踪信息,包括货物发运时间、到货时间等信息,确保客户对商品的到货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四、责任分工1. 销售部门负责制定出货计划,对出货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2. 生产部门负责根据出货计划进行生产;3. 物流部门负责安排出货的物流和运输。
五、监督检查公司内设出货管理督导组,负责对出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六、执行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七、附则1. 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销售部门;2. 本制度未尽事宜,由销售部门负责解释和补充;3.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凡涉及销售出货流程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地方,以本制度为准。
产品出货尺寸检验报告模板1. 测试目的本次尺寸检验报告旨在对产品出货尺寸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产品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以达到优质的出货标准。
2. 测试方法本次尺寸检验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使用数码卡尺进行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测量;- 使用光学比对,将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3. 测试对象本次尺寸检验的测试对象为公司出货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 电子产品- 机械设备- 塑料制品- 金属制品4. 测试过程4.1 准备工作在进行尺寸检验前,需要准备以下工作:- 确保数码卡尺的准确度,并进行校准;- 确保光学比对设备正常工作;- 获取产品设计要求。
4.2 测量操作1. 针对每个产品进行测量,记录其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2. 将测量数据输入到光学比对设备中,与产品设计要求进行比对;3. 对比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的误差,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4.3 数据分析将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尺寸误差的范围和分布情况;- 尺寸误差是否符合质量控制标准;- 尺寸误差对产品功能和性能的影响。
5. 测试结果根据上述测试过程,得出以下测试结果:- 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的误差范围在允许范围内;- 测量结果符合质量控制标准;- 尺寸误差对产品功能和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6. 结论本次尺寸检验表明,产品出货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质量达到出货标准。
经过测试的产品,可以安全出货。
7. 建议基于本次尺寸检验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持续监控产品尺寸检验的结果,及时更新设计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 加强产品尺寸检验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测量和比对能力;- 对尺寸误差超出允许范围的产品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以确保产品质量。
8. 附录8.1 数据表格产品编号长度(mm)宽度(mm)高度(mm)设计要求误差(mm)-001 100 50 30 100 0002 80 40 20 85 -5003 120 60 35 115 58.2 设计要求产品出货尺寸的设计要求如下:- 长度:100mm ±5mm- 宽度:50mm ±5mm- 高度:30mm ±5mm。
工厂出货流程七个步骤英文回答:Seven Steps to a Lean Factory Shipping Process.1. Pre-Shipping Inspection: Conduct a thorough inspection of all outgoing products to ensure they meet quality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2. Packaging: Select appropriate packag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based on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and shipping requirements.3. Labeling: Affix clear and accurate labels to each package, including product information, shipping destination, and handling instructions.4. Documentation Preparation: Compile shipping documents such as packing lists, invoices, and bills of lading.5. Inventory Management: Maintain real-time inventory records to track product availability and facilitateefficient order fulfillment.6. Loading and Transportation: Use appropriate loading equipment and secure products within the shipping vehicleto minimize damage during transit.7. Post-Shipment Tracking: Monitor shipments to ensure timely delivery and address any issues that may arise.中文回答:工厂出货流程七个步骤。
修定记录(1)空柜或货车进工公司,门卫对货柜人员/货物进行/封条登记,联络装柜负责人,经允许后,让其登记并发给其“访客证”,由保安陪同其进入指定装卸货区域,直到装卸货负责人到来,交待清楚后,由其带领至少一名以上保安来装卸区做好防范工作。
(2)空柜进入指定区域后,驾驶员先将相关资料交由装卸货负责人仔细核查登记。
(3)装柜负责人做好防范措施,严禁非授权人员进入装卸货区。
2、装柜程序(1)装柜负责人首先要到业务员处取得装柜相关资料。
(2)装柜负责人在核定文件资料和货柜7点检查等无误后,安排专职装柜员进入装卸货区。
(3)将需要装柜的货物名称/规格/数量/重量等情况通知装柜人员并逐一清点。
(4)装柜时至少一名以上保安在场监控,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发现可疑人物或物品立即进行隔离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
(5)装柜区域内人员除指定人员,其它人等不得入内。
(6)现场监控人员必须按订单清点货物的数量,检查货物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与定单相符,并如实填写出货记录表,如有任何问题要立即停止装货作业并及时向相关领导反映。
在确认问题解决并获得相关授权的情况下方可恢复作业.(7)装柜完毕锁上封条,并记录号码,各相关人员须在记录本上签名确认。
3、货柜出公司程序(1)装柜完毕交付拖运时须检查拖车司机的证件是否与所委托的运输公司提供的司机的资料一致, 装柜负责人(仓管员)确定相关装柜文件/资料等所有相关的检查项目无误后,报告相关主管,方可签写放行条放行,并记录货柜离公司时间,及时跟踪货柜运输情况,以保证客人货物离开公司后,在要求的时间内安全到达指定的仓库或港口.客户产品到达客人指定的目的地仓库或港口的时间由路程远近决定.若中途有任何情况,司机必须跟我司联系通报相关情况,我司将在第一时间向客户通报反映. (2)保安协同装柜负责人将货柜车引领到公司门口与门卫保安办理交接手续。
(3)门卫保安接到放行条后,严格对车辆进行检查/核对,确保无误后,收回“访客证”方可放行,如发现有可疑情况立即向上级汇报。
8 运行 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2.4供应商监视 组织应为供应商绩效评价制定形成文件的过程和准则,以便确保外部提供的产品、过程和服务符合内部要求和外部顾客要求。
至少应监视以下供应商绩效指标: a) 已交付产品对要求的符合性; b) 在收货工厂对顾客造成的干扰,包括整车候检和停止出货; c) 交付排程的绩效; d) 超额运费发生次数;
如顾客有所规定,组织还应视情况在供应商绩效监控中包括: e) 与质量或交付有关的特殊状态顾客通知; f) 经销商退货、保修、使用现场措施和召回。 8 Operation 8. 4 Control over externally provided processes, products and services 8. 4.2.4 Supplier monitoring The organization shall have a documented process and criteria to evaluate supplier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ensure conformity of externally provided products,processes,and services 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customer requirements.
At a minimum,the following supplier performance indicators shall be monitored: a) Delivered product conformity to requirements; b) Customer disruptions at the receiving plant,including yard holds and stop ships; c) Delivery schedule performance;
出货阶段1.拟定出货计划(储运):2.提交品质审核(储运):3.审核出货计划(FQC):客户规格生产批号出货批号重量(Kg)完成确认:1.组织出库(储运):2.执行出库(包装课):3.产品检查(FQC):完成确认:1.产品标签准备(储运):2.包装引导(FQC):3.缝包并码箱(包装课):4.封箱检查(FQC):5.封箱计重(包装课):6.粘贴物流信息(储运):完成确认:1.物流贴标(储运):2.装车出货(包装课):完成确认:备注:1.出货时,采用此单引导出货流程并逐段跟踪确认 2.发单频次:每单/每客户 3.此单随货放置,但不可随货发出包装装车出 货 监 控 表工作内容及完成确认
预计出货信息
评审
质量审核
出库
储运签核: 生产签核: FQC签核:
储运签核: 生产签核:
根据《出货申请单》,在“预计出货信息”中按客户/规格分类 填写当日预出货产品
规格,生产批号(含次级批号),重量。
填写完成后,连同《出货申请单》立即提交FQC审核。
储运签核: FQC签核:
储运签核: 生产签核: FQC签核:
复核产品标签是否打印错误;按出货先后顺序逐批次递交包装课班长(现场禁止多批
次同时包装),并记录出货批次与生产批次对应关系
谨慎装车,避免损坏货物。
监督物流人员根据“物流信息”正确贴上“物流标签”,检查货物装车后是否满足防
护要求。
工作步骤:
工作步骤:
根据出货批与生产批对应关系,开展包装工作。
包装时须自查以下项目:
①产品标签、产品是否对应? ②纸塑袋是否有破损?
码箱完毕后,须通知FQC,FQC检查合格后封箱。
在纸箱盖上粘贴对应的“托盘标识”、“MSDS标签”、“随货附件”等。
捆扎封箱,覆上缠绕膜,完成包装工作。
每件货物称重并记录,核实重量是否正确。按公司分类摆放好货物,等待装车。
查看货物是否准备完毕,贴上“物流信息”
打印准确数量“产品标签”,《产品出货单》,自查无误后交至FQC处。
审核产品质量与订单符合性。若有修改,则填写在“质量审核”一栏,且以修改后产
品信息出货
工作步骤:
将出库产品按预先划分放置点分类放置。
在出库完成后检查出库产品是否分类摆放,产品实际信息与“预出货信息”是否相符
。
根据出货紧急程度安排出库包装,为避免混淆,每次仅出库包装一家客户产品;完成
后再展开下一家客户产品出库包装工作。出库前先在包装区设置各规格产品放置点,
引导出库产品堆放。
工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