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辛德勒名单节选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4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10
辛德勒名单(节选)本课话题——人性美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辛德勒:我只想要回我名单上的人,因为她们对我非常重要.……看到他的人都安全地装运上车,辛德勒长出了口气。
他目送着火车驶出这个人间地狱。
辛德勒原本是一个恶人:他贪婪、自私、虚伪、好色……然而亲眼看到无辜的犹太人遭受摧残与杀戮时,萌发了善意,救下了一千多名犹太人。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2015年4月,安徽舒城初三女生小何骑电动车上学,见一老人摔倒忙上前搀扶,不料老人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交警反复勘查,终还小何清白。
老人伤愈出院时,善良的小何没有心生嗔怒,还带着家人向这位经济困难的老人捐款千元。
以德报怨,表现出的是一种令人动容的大度和宽容的人性美,不管是中世纪的爱斯美拉达,还是当代的初三女生,在她们的心灵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人类精神中最闪亮的东西——人性美的光芒.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心灵美是最高境界的美。
——爱默生2.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才能经久不衰。
——歌德3.美丽的心灵是那种博大、开朗而又准备容纳一切的心灵。
——蒙田4.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海涅5.外在的美只能取悦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伏尔泰6.永远要记住,你的心灵就是你一生的宝藏,你要不断地挖掘它.--卡耐基[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诧.异( )引擎.( ) 焚.化( )同胞.( )崭.新() 烟蒂.()搭讪.( ) 吆.喝( )烟囱.()濒.临()推搡.() 铁镐.( )搪.瓷( )撮捻.( )拎.东西( )【答案】chàqínɡfén bāo zhǎn dìshàn yāo cōnɡbīn sǎnɡɡǎo tánɡniǎn lī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劲错误!(2)笼错误!(3)颤错误!(4)荷错误!2.语境辨析法(5)一家磨.()坊,每到夜里一两点就开工,闹得邻居们根本无法休息,3年折磨.()走了7家邻居。
第二专题辛德勒名单(节选)【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文中写辛德勒打开皮箱时“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一沓沓崭新的钞票”,如果改成“他毫不犹豫地掏出一沓沓崭新的钞票”,好不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时联系人物的身份和心理来回答。
答案:不好。
因为辛德勒毕竟是个工厂主,是个纳粹分子,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还是有些心痛,恋恋不舍。
作者这样写更符合人物身份,符合人物心理。
2.文中对数字列举得很清楚,400、450、600、850,这是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表现出辛德勒救人的决心和目标;②直接说明辛德勒救的人数之多。
3.辛德勒为什么要劝说服装厂老板?这位老板答应了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服装厂老板是为衬托辛德勒这一人物形象而设置的。
解答此题时要联系“衬托”来回答。
答案:①是为了让这位老板加入救人的行列,拯救更多的人。
②没有答应。
③这样写更加衬托出辛德勒这一行动的艰难和伟大。
4.文中说伊特兹哈克“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明白了什么?他的表情为什么“严肃而神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伊特兹哈克明白了辛德勒救人的意图,被他深深打动,才有这样的表现。
答案:伊特兹哈克明白了辛德勒是在拯救人的生命。
他意识到这次行动意义重大,深感责任之重大,也表现出他对辛德勒的敬重。
5.从节选部分可以看出剧本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简洁明快;②个性化;③口语化。
辛德勒名单(节选)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错误的注音。
引擎.(qínɡ)镌.刻(jùn)贪婪.(lán)祈.祷(qí)崭.新(zhǎn) 拎.着(lǐnɡ) 笼罩.(zhào) 缭.绕(liáo)成沓.(dá) 喇.叭(lǎ) 掰.下(bāi) 骚.动(zāo)【答案】“镌”应为juān;“拎”应为līn;“骚”应为sāo。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漆黑濒临督促兴高彩烈恶梦厮打和蔼忙不迭地搪瓷飞驰权衡提心掉胆【答案】“彩”应为“采”;“恶”应为“噩”;“掉”应为“吊”。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导学号:08902019】做老师之前我并未认识到,一种职业能够如此深入地参与到很多人的人生里。
_____①_____他们是____②_____你的学识崇拜你,____③____因为你的帮助而感谢你,____④____是因为你的开导而信任你,____⑤_____ 仅仅是因为喜欢你的人生态度,____⑥____你都切切实实地在他们最好的年华里留下了印记。
为”,故选C项。
【答案】 C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08902020】A.辛德勒:你知道我要生产什么?是炮弹。
高斯:许多工厂都在制造这种东西,这不足为训....。
B.满载妇女的列车鬼使神差....般地驶入这个传说中的“地狱”,士兵们荷枪实弹早已在站台等候。
C.死里逃生....的女人们冒着大雪走出地狱般的消毒室,她们有如做了一场噩梦,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D.如果我是人,还有恻隐之心....的话,就会在林子里给她一枪,免得她遭受更多痛苦。
【解析】A项,“不足为训”指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这里应为“不足为奇”。
B项,“鬼使神差”指好像鬼神暗中差使一样,形容意外地发生某种巧合的事或不由自主地做出某种意想不到的事。
C项,“死里逃生”指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人性在复苏辛德勒名单(节选)一、课外阅读(2017·贵州遵义第四中学高二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谢谢你,儿子[美]汉诺奇·麦克卡迪餐桌上方一盏孤灯,将清冷的光倾泻在我的身上,我独自坐在那里,潸然泪下。
我终于将两个孩子哄睡着了。
作为一个单身父亲,我既做爸爸又当妈妈,我给两个小家伙洗了澡,和他们嬉笑打闹,在一起乱扔东西、疯跑、狂笑。
等他们安静下来,上床以后,我又分别在两个孩子的后背轻轻地拍上五分钟。
然后,我拿起吉他,拨动琴弦,低声为他们哼唱催眠的歌谣。
当孩子们最喜欢的那首《漂亮的小马》从我嘴里哼出来的时候,意味着这一切接近了尾声。
我唱歌的声音越来越小,节奏越来越慢,终于将两个孩子送入梦乡。
我是一个离婚不久的男人,两个孩子归我抚养。
我决心要竭尽全力为他们创造一个稳定、正常的生活环境。
我对他们笑脸相迎,有求必应,让他们还像过去那样活蹦乱跳,享受着快乐的时光。
晚上哄他们睡觉的做法和过去也没有两样——唯一的区别是他们的妈妈不在身边。
我在孩子的卧室里做完这套规定的动作,意味着一个平安的夜晚即将过去,新的一天就要到来。
我慢慢站起身,小心翼翼地帮他们盖好被子,生怕弄出声音惊醒他们,否则又要重新为他们唱歌、讲故事。
我踮着脚尖,走出他们的房间,关上门,蹑手蹑脚地下了楼。
我全身放松地坐在餐椅上,突然意识到这是我下班后第一次坐下来。
进门以后我就一直不停地忙,就像个转不停的陀螺——我忙着做饭,忙着哄两个小家伙吃饭,我一边洗碗一边回答他们千奇百怪的问题。
我在书房里辅导大儿子做二年级功课,在客厅里欣赏小儿子画画,对他精心搭好的积木大加赞扬。
然后给他们洗澡、讲故事、拍背、哼歌……等这一切全部结束以后,我才拥有这片刻属于自己的时间。
忽然间,忧愁、烦恼、悲哀等各种情感一股脑地涌上了我的心头。
《辛德勒名单》(节选)【教材分析】本文属于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的第三版块“人性在复苏”中的内容。
从形式上来说,它是电影剧本的节选。
电影剧本指以文字描述整部影片的人物和动作内容,所采取的写作形式。
它的结构也有别于小说和戏剧,是以“镜头”为单位,用“蒙太奇”的手法连接成整体。
本文节选了电影剧本《辛德勒名单》129个镜头中的镜头101到镜头117,共17个镜头。
从内容上来说,课文节选了电影剧本中辛德勒贿赂纳粹将军,营救犹太人的一部分。
这部分是电影情节的高潮,集中表现了辛德勒摆脱兽性,人性回归的蜕变过程。
它充分展现了辛德勒人性复苏的过程,完整地诠释了辛德勒身上人性的具体内涵。
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从本文的学习中理解这种美好的人性。
教学中有一个较为严重的遗憾——专题的人文内涵是“人性”这样一个比较抽象而且内涵又极为丰富复杂的话题。
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容易泛泛而谈,只进行空洞的讨论,忽视文字之间隐含着的思想情感,更不注意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具体的问题展开讨论。
【学情分析】学生对电影剧本相对比较陌生,对辛德勒其人其事地了解也基本停留在知道他曾经拯救过许多犹太人,而对辛德勒的精神,学生容易仅仅停留于“善良”或者“有人性”这些概念,我觉得需要引导他们从文本中感受辛德勒丰富真实的内心,走一走辛德勒的心路历程,从而去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
【教学目标】1了解剧本内容,理解文本主题。
2走进人物内心,感受辛德勒丰富真实的内心世界。
3理解辛德勒身上彰显的人性美的具体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走进人物内心,感受辛德勒丰富真实的内心世界。
2难点:理解辛德勒身上彰显的人性美的具体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
【课前准备】课前学生预习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
(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2)完成辛德勒人生简历表。
(党派、身份、主要事迹、最高荣誉,形成初步认识。
语文必修Ⅳ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三《辛德勒名单(节选)》精品教案从容说课《辛德勒名单(节选)》是“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的第三篇课文。
考虑到了学生对于人性的善恶美丑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影视剧本这种文学样式,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
本教案设计便以比较影视剧本、小说、话剧剧本在表现形式上的异同为切入点,再通过文本摘录研读、文学样式改写等手段,在解决学生对三种文学样式的认识的同时,也可以解决学生对“人性在复苏”这个思想问题的认识。
可谓“一举两得”。
教学重点自读探究,讨论认识在人性和兽性发生冲突时,人性该有多么可贵。
教学难点比较影视剧本、小说、话剧剧本在表现形式上的异同,并通过改写进行实践体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打印好的作业及材料。
课时准备1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比较影视剧本、小说、话剧剧本在表现形式上的异同。
2.通过改写进行实践体验。
过程与方法1.研读文本,借助资料,探究讨论,拓展认识。
2.采用自读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主完成文学样式的比较和改写。
老师作好引导工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对于人性的善恶美丑已经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自己表达对于人性复苏问题的见解。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自读节选部分的电影剧本。
1.观看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辛德勒名单》,或搜集有关辛德勒及电影《辛德勒名单》的资料,了解剧情,了解有关电影《辛德勒名单》的评论。
2.搜集战争年代的一些大屠杀的事例,或搜集与辛德勒有相似或相反经历的人物资料,并加以评论。
导入新课师我们虽然没有亲历战争,但我们通过各种历史上的文字记录、博物馆中的实物、回忆性文献资料,乃至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等,也对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战争,不但是残酷的,甚至是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
谁能列举一些战争时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惨绝人寰的屠杀行为。
生德国纳粹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大规模屠杀犹太人。
尤其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有四五百万犹太人、波兰人、吉卜赛人、苏军战俘和各国进步分子惨死在这里。
辛德勒名单(节选)本课话题——人性美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辛德勒:我只想要回我名单上的人,因为她们对我非常重要。
……看到他的人都安全地装运上车,辛德勒长出了口气。
他目送着火车驶出这个人间地狱。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2015年4月,安徽舒城初三女生小何骑电动车上学,见一老人摔倒忙上前搀扶,不料老人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交警反复勘查,终还小何清白。
老人伤愈出院时,善良的小何没有心生嗔怒,还带着家人向这位经济困难的老人捐款千元。
以德报怨,表现出的是一种令人动容的大度和宽容的人性美,不管是中世纪的爱斯美拉达,还是当代的初三女生,在她们的心灵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人类精神中最闪亮的东西——人性美的光芒。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心灵美是最高境界的美。
——爱默生2.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才能经久不衰。
——歌德3.美丽的心灵是那种博大、开朗而又准备容纳一切的心灵。
——蒙田4.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
——海涅5.外在的美只能取悦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
——伏尔泰6.永远要记住,你的心灵就是你一生的宝藏,你要不断地挖掘它。
——卡耐基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诧.异( ) 引擎.( ) 焚.化( )同胞.( ) 崭.新( ) 烟蒂.( )搭讪.( ) 吆.喝( ) 烟囱.( ) 濒.临( ) 推搡.( ) 铁镐.( ) 搪.瓷( ) 撮捻.( ) 拎.东西( ) 【答案】 chà qínɡ fãn bāo zhǎn dì shàn yāo cōnɡ bīn sǎnɡ ɡǎo tánɡ niǎn lī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劲⎩⎪⎨⎪⎧用劲.( )强劲.( ) (2)笼⎩⎪⎨⎪⎧笼.罩( )笼.屉( ) (3)颤⎩⎪⎨⎪⎧颤.抖( )颤.栗( ) (4)荷⎩⎪⎨⎪⎧荷.枪实弹( )荷.花( ) 2.语境辨析法(5)一家磨.( )坊,每到夜里一两点就开工,闹得邻居们根本无法休息,3年折磨.( )走了7家邻居。
(6)一名司机因迎面车辆大灯晃.( )眼,没有看清楚前面摇摇晃晃.( )的行人,差点酿成惨祸。
(7)黎明时分,院子里静悄.( )悄的,家猫悄.( )无声息地逾墙而入。
(8)睡梦中依稀感到一阵雨杂杂沓沓.( )地落下来,像千万个细碎的脚步,起床后却风平浪静,要不是看到邻窗书桌上一沓沓.( )平整放置的书稿被雨浸湿的痕迹,真疑心自己是做了一个梦。
【答案】 1.(1)jìn jìnɡ (2)lǒnɡ lïnɡ (3)chàn zhàn (4)hâ hã 2.(5)mî mï (6)huǎnɡ huànɡ (7)qiāo qiǎo (8)tà dá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xuān( )哗寒xuān( ) (2)⎩⎪⎨⎪⎧祈dǎo( )浪tāo( ) (3)⎩⎪⎨⎪⎧和ǎi( )暮ǎi( ) (4)⎩⎪⎨⎪⎧飞chí( )松chí( ) 【答案】 (1)喧 暄 (2)祷 涛 (3)蔼 霭 (4)驰 弛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疏忽·忽视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他在赛后痛心地表示,自己的球队几乎整场占据优势,但最后几分钟的________(疏忽忽视)让他们尝到了失败的苦果。
(2)首都机场的新风系统是装有特殊的空气过滤装置的,这说明,首都机场的区域空气污染是不可________(疏忽忽视)的。
【答案】(1)疏忽(2)忽视2.误解·曲解(1)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许多地方把工作的着力点仅仅放在“村容整洁”这一条上,________(误解曲解)了新农村建设的含义。
(2)调查显示,民众对精神疾病的病因仍存在________(误解曲解),求助方式存在偏差。
据统计,21.8%的上海民众首选抑郁症的患者需要去看精神科医生,而对焦虑症,这一比例仅有16.6%。
【答案】(1)曲解(2)误解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暴恐分子越是处心积虑,就越说明他们已经山穷水尽....。
( )理由:【答案】×感情色彩出错。
“山穷水尽”指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比喻陷入绝境。
从感情色彩上看,是中性词。
此处是贬义环境,应该用“穷途末路”。
“穷途末路”形容无路可走。
从感情色彩上看,是贬义词。
(2)如此类似的事例,在她19年的警察生涯中,不胜枚举,也正是这一桩桩不足为奇....的小事,彰显了一名人民警察心中有民的情怀。
( )理由:【答案】ד不足为奇”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
此处指小事不值得一提,所以应该用“不足挂齿”。
[识作者]富有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托马斯·肯尼利托马斯·肯尼利,澳大利亚最成功的当代作家之一,是一位富有正义感和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
于1982年因《辛德勒方舟》荣获布克奖。
他的小说多是从具有轰动效应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中获得灵感,常以人类的大灾难为背景,从中又透出正义所带来的希望。
控诉纳粹法西斯罪行、讴歌人类正义情感的长篇小说《辛德勒方舟》,11年后被改拍成电影《辛德勒名单》,使人类在战后深刻反思当年的历史,为打击当时曾经在世界范围内一度甚嚣尘上的为法西斯翻案的思潮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使他成为一个广受人们爱戴的作家。
书评家对其评价是“他能正视人类制造的能力,同时发现里面所隐藏的希望”。
主要作品有《辛德勒方舟》《吉米·布莱克史密斯的歌声》。
[探背景]托马斯的父亲和父亲的两个兄弟都代表英国参加了二战,父亲从非洲战场邮寄来的东西,给童年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写作《辛德勒方舟》与童年的记忆有很大关系。
他在英国的一家箱包店修理自己的旅行箱时,这家店的老板给他详细讲述了辛德勒的故事(这位老板就是被辛德勒救出的犹太人),托马斯由此萌发写作这个故事的念头。
此后,他调查了有关情况,采访了包括辛德勒夫人在内的很多当事人,完成了小说《辛德勒方舟》。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将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辛德勒名单》,托马斯的这部小说也随之誉满全球。
托马斯表示,斯皮尔伯格对他塑造的辛德勒这个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理解得非常深刻。
[巧识文]电影文学剧本电影文学剧本,专供电影拍摄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电影文学。
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侧重于听觉表现;电影剧本语言则是镜头语言,诉诸画面和动作,侧重视觉表现,人物对话不是第一要素。
电影文学剧本的结构也有别于小说和戏剧,是以“镜头”为单位,用“蒙太奇”的手法连接成整体。
实际拍摄用的脚本大多由导演根据原剧本按拍摄要求改写,称为“分镜头剧本”。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影片讲述了德国商人辛德勒良心发现,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展开拯救犹太人的计划,与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对将军软硬兼施,劝诱服装厂老板加入他的行动的故事。
影片中将他塑造成为一个救世主的形象,为了拯救犹太人而不惜耗尽家财,在白色恐怖下似一轮暖阳给人以光明和希望。
最后列车驶出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特写镜头正是人性对兽性的胜利,使人道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答案】①与高斯谈判②犹太人被成功拯救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01~102),回答下面的问题。
1.阅读101镜头,说一说这一场景描写有何作用?【答案】这一场景描写首先为后面的危险提供了背景:“天空中笼罩着一层浓重的黑雾”,那“浓重的黑雾”是焚烧尸体所致,这说明焚烧之多,“雪花似的东西纷纷从天空飘落”,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都是骨灰,这让辛德勒“十分诧异”,给人以阴森森之感,“在街道、汽车、行人身上布上了厚厚的一层”,这说明飞扬散布之广。
“儿童在街头无忧无虑地玩耍”,更衬托出战争之残酷,因为战争的灾难即将降临到这些“无忧无虑”的孩子身上。
这就为下面辛德勒的营救埋下伏笔。
二、阅读课文第二部分(103~105),完成下面问题。
2.镜头103中有三个“特别待遇”,其内涵是否相同?【答案】三个“特别待遇”内涵不完全一样:第一个是特别关照,第二个是指纳粹用毒气等手段屠杀犹太人,第三个是临时借用纳粹“特别待遇”这个词语,但表达的是特别关照的意思。
在当时的环境中,这反而成了“特别待遇”的特殊用法,所以后两个“特别待遇”加了引号。
3.镜头105表现了辛德勒和高斯怎样的特点?【答案】①辛德勒的智慧和解救犹太人的决心;②高斯的狡猾和贪婪。
三、阅读课文第三部分(106~109),回答下面的问题。
4.镜头109中,高斯对海伦的感情和做法充满着矛盾,透过这一形象,试分析这对表现人性的复杂性有什么作用?【答案】高斯是一个纳粹典型,他的许多举动是丧失人性的,但他又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
他对海伦的态度说明他并没有彻底丧失人性,辛德勒试图唤起他的人性,尽管没有成功,但他瞬间的犹豫正说明他身上还有一定的人性,可惜的是他无法使自己的人性战胜自己的兽性,最终成为一个彻底丧失人性的人。
他和辛德勒的对比,说明有时候人性战胜兽性并不是容易的,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这个形象的塑造,使影片对人性复杂性的表现更加深刻。
四、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5.作者是如何在发展、对比中彰显辛德勒的人性的美丑的?【答案】辛德勒的性格是发展的。
在节选部分中,辛德勒开始时只是受到焚烧犹太人尸体惨状的影响,仅引起心灵的震撼,并没有下定决心来拯救受难的犹太人,直到他的好朋友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下定决心做出抉择。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有私心的成分,但是当惨剧一再发生的时候,他已经从私心里解脱出来,没有个人成分在内了。
同时文章还塑造了贪婪、虚伪、狠毒的高斯等纳粹军官形象,从他们对金钱和对犹太人的态度两个方面与辛德勒形成对比,用极度兽性的丑恶来反衬辛德勒的人性的美丽和崇高。
6.标题“辛德勒名单”有什么含义?【答案】辛德勒为了营救将被纳粹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犹太人,以生产军火需要大量劳力的名义,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了一个个原本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
而犹太人只有上了“辛德勒名单”才能获得拯救。
于是粗陋的打字机敲打名单的镜头便成为整个影片的一条主线,也是最不提神的沉闷和枯燥的画面。
然而也正是这主题画面铅石一样顽固的重音和背景音乐羽翼一样舒展的柔声让观影者沉默不语,思绪万千。
辛德勒被犹太人尊为“义人”,“辛德勒名单”上在册的犹太人亦把自己称为“辛德勒的犹太人”。
名单,在辛德勒的墓碑上成为不被遗忘的记忆。
犹太人至今每年仍以诵读名单的方式悼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难的同胞,在特定的场合许多人轮流诵读,一读就是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