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课程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139.8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中国历史文化》课程标准1 前言

1.1 课程定位

《中国历史文化》课程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和知识性较为突出的基础课。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文化财富,为以后从事服务工作奠定基础,并使学生能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发扬民族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酒店专业学生将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重点的知识能够较好的掌握。学习本课程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对相关问题能够及时准确的予以解决并且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尤其在接待外宾的过程中,向其传递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讲解中国古代文化科学技术。

1.2设计思路

在对行业岗位调研、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酒店主要业务部门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者。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是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之一,也是后续进行顶岗实习时必须具备的知识。

《中国历史文化》所有的内容都描述着“文化”两个字。而对于文化的定位,目前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文化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生活文化、礼仪文化等等方面,而这些内容是从事旅游酒店服务专业的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作为直接与顾客交流和接触的酒店最前端的服务人员,谈吐不凡、知古晓今是吸引客人和保证顾客回头率的重要吸引力,有的时候甚至胜过员工的服务技能和酒店的硬件设施。所以学生学习好本门课程的知识,在以后的从业过程中无论是与来自五湖四海、异国他乡友人交流还是在以后酒店、景区的人员培训、文化设计、制度创新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议本课程课时为36课时。

2. 课程目标。

2.1、情感与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2.2、能力目标

为酒店行业培养能够依据中国历史文化创新和设计酒店经营理念、酒店文化和风格,能够在对客服务中以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服务于客户,从而帮助酒店稳定和发展客户资源。能够向宾客推荐国内或本地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和特色商品。

2.3、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打好学习其他科目以及未来继续学习的基础。如此,学生以后走上岗位,便具备更高的知识文化水平,个人修养,更能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当地文化。能在具体岗位上有所创新,准确合理的处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3. 课程内容与要求

3.1课时分配情况

《中国历史文化》课程在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总课时为36学时。

4. 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1)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来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教材结构。

(3)《中国历史文化》教材的编写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性、文化性,注重知识的广度和开放性,通过丰富的与酒店工作相关的实例传递中国历史文化信息,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为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纵深发展奠定文化基础。

(4)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通俗简洁,图例与案例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2教学方法

(1)按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导学应当辅助学生的自学,而面授应当侧重于理论教学部分,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线索,讲清楚思路与方法。

(2)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多媒体教学、小组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目标中所要求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3)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适当运用,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4.3教学评价

(1)本课程的成绩有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

中:

(2)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课堂表现(10%)、作业完成及优良情况(15%)、考勤(5%)

(3)期末考核采用理论试卷进行考核,以闭卷考试的方式,出考试卷为A、B卷,任由抽取,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总的教学评价为平时考核占30%,期末考核占60%。

4.4课程资源

(1)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幻灯片、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建立多媒体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育网站等信息资源。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项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