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0.79 MB
- 文档页数:7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工人阶级2.1954年《选举法》3.分为形式上的宪法和实质上的宪法4.以宪法为前提以保障人权为目的5.5年以上党龄互选方式产生二.选择题1-5 CDADA 6-10 CDBBC三、名词解释1、制度——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
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一般包括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约束两个部分。
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无意识地形成的,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正式约束也称正式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包括社会规则、政治规则、经济规则等。
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
(P2)2、中共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一种根本的组织制度。
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是中共处理党内关系、甚至一切政治关系的最高原则。
(P66)3、人大代表视察权——即代表在人大闭会期间有权参加本级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种专题调查和视察活动,了解同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情况,收集选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P108)四、简答题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P4)答: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P77)答:⑴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⑵ 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⑶ 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⑷ 组织和动员社会;⑸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五、论述题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P100)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2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民主集中制④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宪法规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所谓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纵向而言,全国人大在全国直下而上整个国家权力机关系统中居于最高一级。
他是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产生的,集中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他所制定的宪法、法律、决议,全国各级国家机关,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全国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
横向而言,在最高一级的国家机构中,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应处于最高的、首要的地位。
无论是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还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由它产生,受它监督,对他负责,即从属于他。
总之,按照宪法规定,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个国家机关可以超越全国人大,也没有一个国家机关能同全国人大相并列。
4全国人大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5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从属于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在每次全国人大开会时,向大会报告工作,全国人大有权罢免常委会组成人员,改变或者撤销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另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中央军委也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他们的工作。
6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为了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更有效的行使国家权力,宪法规定,全国人大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
中国近代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清朝末期:清朝末期的政治制度仍然是以皇帝为中心的绝对君主制,但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国内改良派的兴起,清领导开始试图进行一些有限的政治改革,如戊戌变法等。
2. 民国时期: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设立了国会和行政院等机构,制定了宪法和法律。
但由于国内政局不稳定,战乱频发,民国领导始终没有完全掌控全国局势。
3. 国共内战期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行了政合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法院制度等。
但在建国初期,由于国家尚未完全统一,还存在地方政权和统一政权并存的局面。
4.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逐步转向市场经济,并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制度改革。
其中,1982年颁布的新宪法规定了人大和领导分立的制度,加强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1990年代以来,中国进一步推动政治制度改革,包括财政体制改革、选举制度改革等,旨在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民主制度。
1.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⑴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民族自治机关、实行区域自治;⑵在港、澳、台湾设立特别行政区;⑶在一般地方行政区域,设置地方国家机关,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依照宪法所赋予的职权,管理要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事务。
2.《各级人代会常委会监督法》对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法律规定:⑴常委会监督的目的是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一尊重和保护;⑵重点是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⑶原则: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督;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行使监督权;四是监督同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但不代替“一府两院”依法行使职权;⑷把人大的监督置于人大代表和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3.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职权:⑴领导权⑵执行权⑶行使部分立法权⑷批准决定权⑸人事任免权⑹行使部分司法权⑺有权解散立法会4.特别行政区政府机关的职权:⑴制定并执行政策;⑵管理各项行政事务;⑶办理《基本法》规定的中央人民政府授权的对外事务;⑷编制并提出财政的预算、决算;⑸提出法案、议案、草拟行政法规;⑹委派官员列席立法会会议听取意见或代表政府发言。
5.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⑴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⑵是一个享受高度自治权,基本保留原有法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的特别行政区。
⑶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不同于中国的一般地方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
6.特别行政区享有的自治权: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7.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职权:⑴制定法律方面的职权⑵财政、税收方面的职权⑶对行政长官提出弹劾案的职权。
⑷监督权⑸对《基本法》的修改提案权。
⑹立法会行使的其他职权。
如受理市民的申诉。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作业题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历史性。
政治制度是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现象,是一个与国家密切相关的历史范畴。
政治制度就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将随着阶级、阶级矛盾以及国家的消亡而自行消亡。
第二,阶级性。
政治制度作为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反映了特定社会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第三,权威性。
政治制度通常是统治阶级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国家的名义正式颁布和强制执行的,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第四,层次性。
政治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其结构是极为复杂的,表现为一定的层次性。
处于不同层次的政治制度,其内容、形式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第五,稳定性。
政治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被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它要发挥维持秩序、规范行为等功能则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但这种稳定不是墨守成规、僵化不变,相反,它是一种动态的稳定。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是什么?⑴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它居于中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中的内层,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直接体现。
⑶我国采取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4.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主要特色?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一、政治制度的含义:1.制度的含义:是规范、法度的意思。
2.政治制度:(1)广义含义: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
(2)狭义含义:将政治制度理解为政治统治的性质和政制统治形式的总和,即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3.政治统治的特点:(1)历史性:1.一定历史条件下随国家产生而形成的,与国家联系在一起;2.又是随着各国历史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更替而变化的。
(2)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
二、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1.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1)起根本性的、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的经济制度;(2)经济制度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
2.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制度的关系:(1)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性作用;(2)意识形态以及传统对政治制度及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决策活动、实施活动有重要作用;(3)思想文化意识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
美国政治学家亨延顿认为西方与非西方的冲突有两个:1.是权力、经济、军事的争夺;2.是文化上的差异,即基本价值观和信仰的差异。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2.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当代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行政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一般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
4.当代中国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城市社区居民区域自治制度、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四、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坚持的理由:(1)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事实和人民民主政治生活,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实际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当代中国的各项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2.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总结绪论1、什么是政治制度?它有什么特点?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政治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的总和。
特点:历史性、阶级性、权威性、层次性、稳定性。
2、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3、我国政治制度有哪些?(1)两大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政治制度的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2)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它有哪些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主要原则:(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民主集中制度(4)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任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每届任期五年。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最高立法权:(2)制定和修改宪法(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如义务教育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3)最高任免权: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国家主席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委主席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关于国家管理形式、机构设置、实际措施等的具体制度被称为( A )A.政治体制2.在中国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B )B.国家行政机关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按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主要是礼仪性的机构和职位:( C ) C.常务委员会会议4.作为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从属于( B ) B.本级国家权力机关5.我国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是( B )B.职工代表大会6.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以担任的职务是( D ) D.中共县委书记7.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总理连续任职不得..超过( B )B.10年8.属于国务院组成机构的是( A ) A.审计署9.我国公务员考核的重点是( D ) D.绩10.在我国,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统率机构是( A ) A.中央军事委员会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内部中央政权机关和地方政权机关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纵向上的划分和调节国家权力的一项基本制度。
2.人大代表:是在人民普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民权利的受委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3.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在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关体系中实质上或象征地居于首脑地位的部分。
4.行政法规:按照1982年宪法规定,则特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 简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简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应由以下诸项制度构成: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当代中国(zhōnɡɡuó)政治制度》考试范围题型:一、单选题(10,10’)二、名词解释(5,25’)三、简答题(4,32’)四、论述题(2,33’)绪论(xùlùn)1、论述:当前中国(zhōnɡɡuó)政治的基本特征。
(一)在党政关系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强调政党(zhèngdǎng)分开,九十年代以来强调当如何执政。
(二)在中央(zhōngyāng)与地方关系方面,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加强中央权威,服从中央的统一的经济政策。
(三)在经济走向方面,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经济并不明确,因而经济制度在激烈的意识形态争论中改革和前进。
(四)在国家与社会方面,20世纪80年代的紧张与冲突转变为90年代的相对缓和与和谐。
第一章1、论述: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党章与宪法的关系?①1st从文本分析上来说,中国宪法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文本表现,而中央党章却是作为中国政府制度的文本。
继而从合理的逻辑推论上来说,就是党章的衍伸和裂变成了宪法,那么宪法就承载了党章中的内涵。
由于对政治上的需要而对政治制度中的某些环节和体制进行适当的调整时,总是党章在前,宪法在后。
①2nd从合法化上,正当性以及法律上的效力上来说,中国宪法的合法化,正当了中共党章以及作为其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增加了对其一定程度上的政治认同感。
①3rd党章和宪法之间,一方面说没有关联性,但另一方面实际上又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现行宪法公布开始,党章每一次修改都直接引发宪法的修改,“政策性修宪”成为我国主导型的修宪模式。
党章对宪法的政治影响不可忽视,但是党章是调整党员内部关系的最高标准,这是党章的本分;宪法是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社会关系的最高准则,这是宪法的本分。
2、简答:民主集中制的概念与表现a)概念: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b)表现:①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
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异同对比:相同性:✧就共和制的政体形式而言,属于同一类型,都具有代议制民主共和制政体的一般特征。
✧二者之间具有某些历史继承性和一定的共同性,在实践中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不同点:社会主义民主比资产阶级民主更具广泛性、更真实、更有保障。
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代表少数有产者利益,而非代表民意;✧是虚假的,清谈的,没有真正权利的;✧国家权力的行使是没有效率的;✧选举被少数人操控,排除了劳动人民是不平等的。
社会主义:✧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直接或是间接选出。
✧议行合一,国家权力机关统一掌管国家立法、行政等全部权力。
✧在全国代表大会休会期间,由常设机关代替形式国家权力。
✧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为人大制度,其特色在于:民主基础更广泛(社会主义全体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包括港澳台同胞与过外侨胞)。
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拥有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机关更大的权力。
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使我国人大制度的实际运作呈现出一定的特色。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人大制度紧密相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党领导,多党参政,共同合作)。
权力委托与权力丧失的关系:权力委托并不等于权力丧失。
人民委托出去的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权,而人民最终保留的是国家权力的所有权。
正因为如此,人们可以而且应当随时以国家权力所有者的身份去关注自己的国家权力被直接行使的情况,也就说,人民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去监督自己的代表以及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要求他们必须忠诚的当好人民的公仆,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行使好国家权力。
必要时,人民有权以主人的身份直接或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间接地撤换其公仆,从而保障国家权力永远属于人民,受人民的支配与控制。
人民民主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灵魂与基石,只有切实的实践这一原则,才能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的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阿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三讲当代中国的宪法制度一、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一)人民主权原则☐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二)人权保障原则☐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依法治国原则☐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四)民主集中制原则☐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民主集中制的宪法内涵☐在国家机构与人民关系方面,体现民主;☐在各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体现集中;☐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体现集中;☐集权原则;与分权制衡原则相对。
二、关于国家政权的规定国家政权的横向配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国家机构;职能;产生;关系;☐第三章,共79条,(57-135)规定了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基本职权、组成、运行规则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节国务院第四节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六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七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心得体会1)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是基本适合中国国情的。
中国人那么多,各种资源总量虽然不少,但按人口平均的水平,往往是很低的。
中国的生产总值很高,但按人口平均的产值是很低的。
鉴于这些情况,中国要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一定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一定要有一个真正的领导核心。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制度,是特别适合于我们这个国家的国情的。
2)中国现行制度中存在的不足,是有历史原因的。
中国目前的制度中使人感到最不满意的一点是权力过分集中,权力的作用太大。
林彪所说“有权就有一切”,大家不时所说的“官大一级压死人”,都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这种权大于一切的情况,不仅影响到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也为腐败的盛行创造了条件,还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所以,中国出不了诺贝尔奖得主。
这种权大于一切就是二千多年封建统治根深蒂固的一种表现。
治学政治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政治的科学。
而政治在本质上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因此,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学以政治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在实际生活中,政治关系具有多种外延形态,如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等,这些都是政治学研究的对象。
政治学同时又是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研究的目标和任务的。
它要求对于政治现象的描述和对于政治表征的把握,更要求深入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运动。
政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事研究,其研究的科学成果和结论对于人们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我国的政治学目前大体上是按照政治学基本理论、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和国际政治五大类来划分其基本内容的:政治学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政治学原理、马恩列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政治学经典著作研究、毛泽东政治学经典著作研究、政治管理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比较政治学等。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涵义、特点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各类政治实体加以遵循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
政治制度的六个特点。
二、中国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分为史前孕育期、正式确立期、曲折发展期、严重挫折期、恢复发展期。
三、中国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背景因素正面因素:马列理论、国际环境、战时经验、国情判断。
反面因素:封建传统、国际“误识”、战时惯性、国情制约。
四、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一是由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单一结构制度构成的国家形态的政治制度;二是由人民直接参与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以及政协制度构成的非国家形态的政治制度。
五、如何学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这门课深入阐析宪法、法律所规定的政治制度;将宪法、法律所规定的政治制度与政治实践结合起来研究;组织教学实践。
教学目的和要求:这部分是全书的总括,主要介绍本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
通过导论的学习使学生首先明确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和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
同时,通过对新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历程的剖析,使学生把握我国政治制度在新世纪发展的方向和创新的内容。
教学重点:中国政治制度的涵义和基本框架。
教学难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
第一章宪法制度一、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宪法的演进:五四宪法,75宪法,78宪法,82宪法。
二、宪法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规定宪法对国家制度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国家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三、宪法的解释、修改和监督实施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履行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四、关于中国宪政制度若干问题的讨论好的宪法必须有确保其得到有效实行的机制和路径,以免出现“有宪法而无宪政”的尴尬局面。
1.中国今世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该包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地区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磋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特点是什么?依照传统的见解,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经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从更加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种准则或规范。
它拥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历史性。
政治制度是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此后才出现的现象,是一个与国家亲密有关的历史范围。
政治制度就是跟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将跟着阶级、阶级矛盾以及国家的消亡而自行消亡。
第二,阶级性。
政治制度作为阶级社会所独有的现象,反应了特定社会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关系,拥有鲜亮的阶级性。
第三,威望性。
政治制度往常是统治阶级依赖政权的力量,以国家的名义正式公布和强迫执行的,对全社会拥有广泛的拘束力。
第四,层次性。
政治制度作为一种规范系统,其构造是极为复杂的,表现为必定的层次性。
处于不一样层次的政治制度,其内容、形式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第五,稳固性。
政治制度的形成、确定和被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它要发挥保持次序、规范行为等功能则需要保持必定的稳固性。
但这类稳固不是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相反,它是一种动向的稳固。
3.今世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主要特点?第一,今世中国政治制度拥有宽泛的阶级基础。
第二,今世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益。
第三,今世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今世中国政治制度拥有本质上的优胜性。
第五,今世中国政治制度能够实现自己的改革和完美。
1 / 54.怎样理解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良和创新的一种形式。
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民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经过各样门路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渐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类制度和法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见解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撰写论文,题目如下(自动选择其一)
1、浅谈科学发展与城市经济管理
2、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城市政府职能转变
3、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
4、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
考核形式及要求:
撰写一篇不低于2000字的论文。撰写的论文要求用WORD修改功能,保持原
始修改记录。
城市管理是一门科学,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理论来指
导我们实际的工作,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不断掌握城管工作
的精髓和实质,才能实现城管工作质的飞跃。
浅谈科学发展与城市经济管理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不断强化三个
理念: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强化“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理念;
强化“加快发展、又好又快”的理念。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正确处理五个
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关系;正确处理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
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
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增强经济实力与致富职工群众的关系。
做深做好“发展战略”的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确立新的发展目标
农一师今后发展基本思路是:到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9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1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万元,团场农牧职工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
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是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制定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
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兵团“1+8”文件精神,力争在产权制度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
结构上有新的突破,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上有明显进展,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
企业制度,着力解决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问题。要防止只对抓新项目感兴趣,
不重视存量调整、不重视企业改革、不重视企业管理的倾向,对有资源优势、
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支柱企业,要全力支持其做大做强。要积极规范推进
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要充分发挥优势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的优势和潜力,
吸引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参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发
展潜力弱、竞争风险大、扭亏无望的企业,要下决心改制或退出市场。二是要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特别是要对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实行严格的经营业绩
考核制度和审计制度,加强监管工作力度。三是要扩大对外开放,着眼完善市
场体系,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鼓
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续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的政策环
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不断深化资本、劳动力、技术、分配等要素市场对
外开放,千方百计招商引资,特别是要抓好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和
重大活动的招商引资。遵循“搭建平台、招商引资、资源转换、形成特色、依托
创新、搞活存量、引进增量、优化结构、三个并重、促进发展”的原则,不断提
高改革开放水平,真正形成各类资本相互涌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
互促进、充分发展的新格局。
做深做好“生态文明”文章,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发展
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做好塔里木河流域
绿洲农业区生态节水灌溉工程等八大工程,重点加强防护林及绿色长廊建设和
大型场界防风基干林建设。组织实施野生动植物原生地恢复与保护、塔克拉玛
干沙漠北缘绿色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
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
二是构建节约型社会,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以农业节水灌溉、工业和城市
节水节能为重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到2010年,信息化、智能化节水灌溉面
积要达到220万亩。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发展节能产业,要依靠科技进步
和创新,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
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充分
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制订新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要提高城市
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
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建立严格的环保审批制度,加强管理,实行责任追
究制。总之,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念,共创和谐、美好、持续发展
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