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投资银行的风险防范
- 格式:pptx
- 大小:173.56 KB
- 文档页数:36
第1篇一、引言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其运营和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银行的经营活动,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各国都对银行实施了严格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围绕我国银行的法律规定展开论述,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法律知识。
二、银行法律关系的主体1. 银行银行是指依法设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为个人和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在我国,银行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
2. 存款人存款人是指将资金存入银行的个人或单位。
存款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3. 贷款人贷款人是指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个人或单位。
贷款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4. 银行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是指依法在银行从事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的人员。
三、银行的法律规定1. 银行设立与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二)有符合本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三)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四)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五)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一)申请书;(二)章程;(三)注册资本证明;(四)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证明;(五)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2. 银行经营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业务:(一)吸收公众存款;(二)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三)办理国内外结算;(四)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五)发行金融债券;(六)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七)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八)从事同业拆借;(九)买卖、代理买卖外汇;(十)从事银行卡业务;(十一)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十二)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十三)提供保管箱服务;(十四)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投资银行学》教学大纲《投资银行学》教学大纲金融学系2006年9月修订力资源管理5.资产证券化理论资产运营的一般模式,资产证券化的原理,资产证券化趋势的理论分析6.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股票的发行和承销,债券的发行与承销,我国证券发行和承销实践7.企业上市发行上市,分拆上市,买壳上市,两地上市8.证券自营业务证券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9.基金管理基金的发起与设立,基金的运作与管理10、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资产证券化的类型,资产证券化的模式11.项目融资基金的概述,基金的种类,基金的发起与运作,对冲基金12.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概述,风险投资的产生与发展,风险投资的特点与原则,风险投资实务13.企业重组企业重组,企业收缩业务,企业并购业务二、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金融学专业本专科必修课程,其他专业选修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投资银行学》是为金融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投资银行的产生发展以及投资银行的作用,掌握投资银行主要业务的经营管理,理解投资银行的国际化战略。
四、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本课程适用于金融学、财政学、财务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专科二年级学生学习。
五、开课学期本科为大学四年级上半学期,专科为三年级上半学期。
六、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本课程为54学时,3学分。
七、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
八、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与《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联系性较强,部分内容有重复的地方,所以本课程侧重投资银行与经济实体的联系,而证券投资侧重利用证券如何确定投资策略的问题。
九、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与现实联系密切,授课过程中信息量较大,要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
十、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要求本课程采取期末闭卷考试,课程总评成绩由试卷成绩(90%)和平时成绩(10%)构成。
十一、课程使用的教材名称及教学参考资料本课程使用教材:《投资银行学》周莉主编高教出版社或《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任淮秀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索引1. 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①总体环境总体环境的其他因素,如金融市场是熊市或行业正处于衰退期,都可能会加快企业失败的过程。
例如,尽管金融机构对次贷衍生产品建立了精巧繁杂的定价和评级模型,但面对2008年末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突然逆转的实际情况,模型的前提假设和市场现实风险严重偏离,导致风险定价功能失效,引发投资者的恐慌,并通过“羊群效应”传导放大风险,最后酿成全面性的金融危机。
这加速了一些自有资本较少的投资银行倒闭。
②企业政策例如,过分依赖银行短期借贷来运营的公司,如果未能为销售及其他收入的现金流作出合理、切实的估计,则会导致该公司不能如期归还贷款,从而为其带来财务危机,增加其倒闭风险。
盲目增长型企业夸张的投资计划的失败源于高杠杆运作,这些高杠杆运作同时伴随着未经调整的管理和运营结构。
③管理者及其管理风格的影响例如,一些民营企业有很多职业经理人是从销售做起来的,由于在做销售期间有着良好的业绩,最终得到老板的信任,使他们荣升为企业的总裁或总经理。
这类职业经理人,如果让他去主管一家贸易型的企业,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企业主管所经营的企业可能涉及较多领域,可能还包括生产、研发、技术等。
大多数经理人只懂得销售,对其他领域不够了解,在具体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终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危机。
因此,很多管理人员或企业家只具备有限领域内的专业知识。
如果管理人员不愿意接受专业建议,那么他们就会降低公司在中期内生存的可能性。
1.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 6①企业总体环境②企业政策③企业和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④管理人员的态度和疏忽⑤管理者及其管理风格的影响⑥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本身的历史与规模2.企业倒闭的不同类型及其原因★★★ 4①不成功的创业公司②增长雄心过大的公司(揭示了雄心勃勃的并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企业的倒闭程序)③极端迅速扩张的公司(具有炫目的增长速度的公司的倒闭过程)④成熟的、没有迅速增长的公司(这类公司的管理团队已经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失去了联系)3.评估企业业绩的定量方法★★ 4①盈利能力和回报②债务比率③流动性比率(现金和运营资本)④股票市场比率(每股盈余、市盈率、股利保障倍数)4.Z分模型★★★ 5①X1表示运营资本与总资产之比,可用于计量公司的流动性②X2表示表示未分配利润与资产总额之比,可用于计量资产负债比率③X3表示扣除利息和所得税前的利润与资产总额之比④X4 表示股票市值与负债总额之比,可用于计量当负债超过资产(即公司资不抵债)时,股票可能下跌的幅度⑤X5表示销售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可用于计量公司资产产生收入的能力5.Z分模型结果分析★★★ 3①<1.81 处于危险,很可能走向破产② 1.81<Z<2.99 需进一步调查③≥3 企业财务状况稳定6.企业倒闭破产风险的应对主要措施★★★ 4①企业放弃战略②管理层收购③资本再分配④企业私有化7. 避免战略风险最终有两个要素★ 2①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②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是将事情做得出色战略风险的两个要素凸显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8. 管理层收购的类型★★★ 5①管理层购出②杠杆收购③雇员收购④管理层购入⑤分拆9.管理层收购的原因★★ 4①被收购公司的当前母公司处于财务困难中,需要现金②子公司可能“不适合”母公司的整体策略③子公司规模太小,公司管理层无法保障充分的时间管理④子公司有亏损业务,将其出售给其管理者可能比进入清算的成本更低被收购公司也可能是私人股东打算出售的一家独立公司。
银行业法律法规模板:银行业法律法规1.银行业管理法规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金融机构- 第三章 银行业务-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五章 法 律- 第六章 附 则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设立和资本- 第三章 监督和管理- 第四章 合作与市场- 第五章 附 则2.银行业监管规章2.1 《商业银行监督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三章 组织管理- 第四章 资本管理- 第五章 运营管理- 第六章 风险管理- 第七章 分行与分支机构管理 - 第八章 存款保险制度- 第九章 违法和失职行为处理 - 第十章 运用外汇管理- 第十一章 附 则2.2 《金融机构存款保险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存款保险基金的设立 - 第三章 存款保险基金的管理- 第四章 存款保险基金的规模- 第五章 存款保险的范围和金额- 第六章 存款保险的个案处理- 第七章 存款保险费征收与缴纳- 第八章 存款保险基金的调整与返还- 第九章 监督检查及违法和失职行为的处罚 - 第十章 附 则3.银行业业务规定3.1 《商业银行个人存款业务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个人活期存款- 第三章 个人定期存款- 第四章 个人储蓄存款- 第五章 借记卡业务- 第六章 信用卡业务- 第七章 电子银行业务- 第八章 银行卡与支付技术- 第九章 附 则3.2 《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存款与贷款- 第三章 融资担保- 第四章 国内清算与国际结算- 第五章 投资银行业务- 第六章 票据业务- 第七章 信托业务- 第八章 金融资产管理- 第九章 证券业务- 第十章 期货业务- 第十一章 衍生产品业务- 第十二章 外汇业务- 第十三章 银行承销业务- 第十四章 资金托管与银行黄金业务 - 第十五章 附 则4.本所涉及附件如下:-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全文- 附件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全文- 附件3: 《商业银行监督管理条例》全文- 附件4: 《金融机构存款保险条例》全文- 附件5: 《商业银行个人存款业务规定》全文- 附件6: 《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规定》全文5.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及其修订和相关规定。
投资银行学精讲复习重点第二章投资银行概述*一、投资银行的定义~目前世界投行依国别、金融体系、法律法规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分为三大类1、美国式(Investment Bank),投行概念源于美国,主要从事与证券市场与证券有关的业务活动。
日本、中国属于此类2、英国式(Merchant Bank),商人银行,最初从事存贷款,后从事证券,也从事中长期信贷。
3、德国式(Universal Bank),综合银行,全能银行,既从事长期、短期贷款,也从事证券的发行与承销。
~美国著名的金融投资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从宽到窄,四种定义1、任何经营华尔街业务的银行,都称作投资银行。
既包括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也包括保险公司和不动产经营公司2、投资银行业务只包括所有资本市场业务。
3、只包括某些资本市场业务,如证券承销、兼并收购等。
4、仅指证券承销与交易业务。
目前,许多经济学家都倾向于第二种定义。
投资银行是指主营业务为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
证券承销是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
二、投资银行的功能1、资金供需的媒介2、证券市场的构造者3、优化资源配置4、促进产业集中三、投资银行的行业特征①创新性(为什么需要创新)②专业性(专业性特征的体现)③道德性(为什么强调道德性)一、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投资银行是金融业和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现代意义上的投行是伴随着证券信用与信用证券化下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发展的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证券信用(既是三个阶段,三者又并存)◆2、现代投资银行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是在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离—融合—分离—融合”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业向国际化、证券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以及金融监管手段的不断完善,银行业与证券业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二、投行发展新趋势1、全能化2、国际化3、网络化4、集中化Q1:中国的金融业为什么选择分业经营?1.分离型投资银行的优点:(1)有利于降低银行运行中的风险(2)有益于保障证券市场公正与合理(3)促成了金融行业的专业化分工2.我国经济、金融的现实情况:(1)我国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2)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3)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Q:2、中国投行与国外投行的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政府应怎样帮助?(第十一章)1、市场规模2、经营模式3、业务结构4、监管模式5、相关制度环境第三章投资银行的运营与管理金融控股公司在此模式下,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同属于某一金融控股公司,二者是一种兄弟式的合作伙伴关系。
金融投资与风险防范演讲稿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金融投资与风险防范的一些想法。
作为一个金融从业者,我深知金融投资的重要性,同时也清楚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金融投资,以及更加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金融投资。
金融投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财务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财务增值,实现财务自由。
然而,金融投资也是充满风险的。
在投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
因此,我们在进行金融投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选择投资标的,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分析,避免盲目跟风,以免蒙受损失。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风险防范。
风险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无法完全避免风险,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降低风险。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投资风险,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进行风险防范,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投资者教育来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从而更好地抵御风险。
在金融投资与风险防范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保持理性、谨慎、勇敢。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金融投资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金融未来!
最后,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在金融投资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在风险防范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谢谢大家!。
第十一章投资银行与保险公司【37】.投资银行(P249)(三级重点)单选、多选、名词解释1、投资银行的界定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2、投资银行的基本职能19.4多选题投资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的核心。
(1)媒介资金供需,提供直接融资服务(2)构建发达的证券市场(3)优化资源配置(4)促进产业集中投资银行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资本的集中和生产的社会化,成为产业集中进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真题演练 19.4多选题】投资银行的基本智能有()A、媒介资金供需B、提供直接融资服务C、优化资源配置D、构建发达的证券市场E 、促进产业集中【答案】ABCDE3、投资银行的业务19.4单选题18.10单选(1)证券承销业务(投资银行帮助证券发行人就发行证券进行策划,并将公开发行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以筹集到发行人所需资金的业务活动)——最传统与基础的业务(2)证券交易与经纪业务——基本业务(3)并购业务(4)资产管理业务18.10单选(5)财务顾问与咨询业务(投资银行在公司的重大交易活动时提供的专业性财务意见)(6)风险投资业务(对新兴公司在创业期和拓展期进行的资金融通,风险大、收益高)【真题演练 19.4单选题】投资银行最为传统与基础的业务是()A、证券承销业务B、风险投资业务C、财务顾问业务D、资产管理业务【答案】A【真题演练 18.10单选】投资者将自己的资产委托给专业机构进行理财管理,这属于投资银行的()A. 并购业务 B.证券交易与经纪业务C.资产管理业务 D.风险投资业务【答案】C【38】.保险公司(P256)(三级重点)单选、多选、名词解释1、保险的基本知识保险公司:以经营保险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1)保险的概念保险: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专门用途的保险基金,并对投保人负有法律或者合同规定范围内的赔偿或者给付责任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
“投资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李宪印执笔人:朱世香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管理学院课程名称:投资银行学课程编号:183019英文名称:Investment Bank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51理论学时:51 实验学时:0学分:3开设专业:财务管理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投资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以现代投资银行的业务运作实践为基本素材,阐述投资银行的功能、组织结构和投资银行业的监管,系统介绍投资银行业务的基本原理、运作机制和管理方法,探讨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实际问题。
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投资银行学理论以及一定的分析、解决投资银行业有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掌握:投资银行的概念、性质、特征、功能、类型;股票的承销方式、债券发行制度以及承销制度;投资基金的概念和分类、投资基金发起设立与运作的过程和内容;兼并收购业务的概念及类型;掌握风险投资的步骤和特点。
理解:投资银行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关系;有关投资银行基本理论;投资银行在证券市场业务中的功能与作用;兼并收购业务的动因与效应。
了解:了解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股票发行、和股票上市等过程和内容;风险投资的含义、作用与功能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的来源其监管。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投资银行导论第一节投资银行的内涵及功能第二节投资银行的产生及发展第三节投资银行的行业模式及行业特点第四节投资银行的经营业务第五节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熟悉投资银行的经营业务,掌握投资银行的内涵。
第二章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与管理第一节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第三节投资银行的管理体制与治理结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投资银行的管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熟悉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掌握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
第三章证券发行与承销第一节证券业概述第二节股票的公开发行与承销第三节债券的公开发行与承销第四节证券私募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证券私募的相关知识,熟悉和掌握股票和债券的公开发行与承销中的相关问题。
投资银行学名词解释第一章投资银行业概述投资银行:指主营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
第六章资产证券化理论资产:指能够给其所有者带来可预期的未来经济收益的能力。
资产运营:是以价值为中心的导向机制,它以资产价值形态的管理为基础,通过资产的优化配置和资产结构的动态调整,实现资产增值最大化的目标。
第七章股票发行与企业上市1.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
2.股票发行监管制度是指企业公开发行股票的准入审批体制,它的核心是股票发行决定权的归属。
3.首次公开发行(IPO),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
4.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并将其资产置入,从而实现非上市公司资产的上市。
5.借壳上市,就是非上市的集团公司将其全部或部分非上市资产置入到其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换得上市公司的股权,从而实现上市。
6.普通股:指在公司的经营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
7.优先股:指公司在筹集资金时,给予投资者关于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优先权的股票。
第八章债券发行1.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2.国债是国家债券(又叫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指中央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4.市政债券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代理机构或授权机构发行的一种债券,也称地方政府债券或地方债券。
5.企业债券通常又称为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
6.债券的信用评级就是由专门的信用等级评级机构根据发行人提供的信息材料,并通过调查、预测等手段,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拟发行的债券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按期偿还债券本息的能力及其风险程度所做的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