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和述评
- 格式:pdf
- 大小:258.33 KB
- 文档页数:3
第27卷 Vo1.27 第4期 No.4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0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1年8月 Aug.2011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和述评
孙俊俊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本文通过综述专家和学者们在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迫切性、现状、阻力和应注意的问题、改革方向以及应 对之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观点,试图提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应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高校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1)04-0108--03[收稿日期]2011—04—20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方法是实现教
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提高教
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各高校纷纷推行教学改革,
其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
口和切人点。很多学者对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十分关
注,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将就此进
行回顾和总结。
一、关于高校教学方法的界定
关于“高校教学方法”的定义,学术界至今没有
比较统一的观点,可谓是众说纷纭。潘懋元教授认
为“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乃是教学形态的科学方
法,是科学方法在教学条件下的运用,即是说,高等
学校教学方法的本质是师生联系方式与科学方法的
统一,也是教学方法的对象特点与学科特点的统
一。”【1 J1∞薛天祥认为“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是教师
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
的途径和手段,也就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
题。”_2 也有学者认为“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就是
高校教师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引导和帮助学
生如何科学地认识已有人类知识成果和学科前沿知
识以及如何进行科学思维与探究的方法。”
通过以上表述可知,高校教学方法是一个多维
概念,既体现出“教学方法”的基本涵义,又体现出
“高校”的属性和功能。高校教学方法从属于整个
教学方法体系,是“教学方法”的基本含义在高校教
学领域的具体体现,但由于高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高校教学方法又有着区别于一般教学方法的特性。
有学者认为高校教学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
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教学方
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根据高等教 育的专门性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笔者以为高
校教学方法区别于普通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就表现为
明确的专业指向性和与科学研究方法的接近性。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迫切性及其必要性
目前,学术界关于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和迫切性的研究相当多,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
了深入的分析。周远清在首届大学教学论坛上指出
“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太死,把所有学生都培
养成一个模样,压制甚至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没有
个性就没有创造性。”_5 有学者指出“填鸭式的、布
道式的讲课依然盛行。”l6 钟秉林认为应从“信息化
和知识经济的社会要求”、“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
念的确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逐步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四个方面积极推进教学方
法的改革 。
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 ,可将高校实行教学
方法改革的动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教
学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
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扼杀了
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改革
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2)应对知识经济时
代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挑战的必然选择。
(3)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教学方法改革是高
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把教学方法的改
革作为全面推行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
(4)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确立,要求高校必
须改革教学方法。(5)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应用。
三、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现状
(一)国内现状
在大规模的高校教学改革的影响下,我国高校
[作者简介]孙俊俊(1987一),女,河南信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论。
第4期 孙俊俊: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和述评 109
教学方法的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传统的注入式
的教学方法受到普遍的批判,人们迫切要求在教学
方法中融人新的元素,发现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
学法等得到认可,并得以推广试行,也取得了不错的
成果。然而,“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在
领导管理体制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学校领导
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筹集资金以解决经费问题,因而
教师的教学改革往往得不到重视与支持,难以坚持。
虽然各级行政部门和学校举办过一些优秀教学评
奖,临时总结一些较好的经验,但缺乏系统的实验和
整体提高,难以形成大家所公认的有科学性的教学
方法。”ll J4印张波等学者也指出:“教学方法的改革
仍是滞后于其他方面的教学改革,其难度大、阻力 大、改革进展相对小。”【11]综合有关学者的研究,笔
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一些不
错的成果,但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方法改革仍很薄
弱,缺乏突破,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
(二)国外进展
学者们基于比较的视角对国外高校教学方法的
改革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其中,有学者指出,尽管
各国的文化背景、教育传统存在差异,但面对相同的
时代背景和挑战,各高校在教学方法改革上呈现出
如下一些共同点:重视讨论和交流;重视合作学习;
重视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个体化;重视采用
现代教学技术¨ 。也有学者单独对美国研究型大
学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研究后指出,美国研究型大
学本科教育改革新动向是: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
式、以探究为基础的大学新生年、创造本科生的顶峰
体验,构成了贯穿其本科教育全过程的教学方法改
革的核心内容¨ 。
四、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阻力
为什么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难度大?到底是什
么在阻碍着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学者们的观点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是各有千秋。
有学者从主客观两个角度探讨了高校改革教学
方法的阻力,客观因素主要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师资力量紧缺;各类评价指标
中关于教学方法的评价标准模糊,缺乏可操作性;管
理条框的约束等。主观方面的因素则包括认识理念
上的因素;能力上的因素;管理上的因素等¨ 。
丁三青学者则从宏观(理念)、中观(制度)、微观(技
术)三个层面去寻找病源,认为当前阻碍教学方法
改革的因素有三个层次十个方面:(1)理念层次(观
念上的陈旧狭隘;传统的思维模式;民主自由平等精
神缺乏;畏难心态);(2)制度与管理层次(高校扩招 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负面影响;管理制度工具性严重;
应试教育制度化;现行教学评估制度的缺陷;学校顶
层管理的技术主义);(3)技术层次(现代教学技术
的弊端) 。也有学者认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
阻力主要源于学校、制度和管理、管理者、教师、学生
等方面。从学校看,教学改革,特别是方法改革没有
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制度和管理看,工具性严重;从
教学思想观念看,存在较多陈旧狭隘的观念;从管理
者看,忽视教学的学术性;从教师看,缺乏培训和改
革动力;从学生看,存在思维定式和学习惰性 I2 。
当前阻碍高校教学方法改革顺利进行的因素是
多方面的,存在于各个角色和流程中,有理念的问
题,有条件的问题,有技术的问题,也有管理和制度
方面的问题,以及各方面的相互协调等。
五、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及应对之策
(一)改革方向
虽然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但在教学方
法改革的方向上表现出了大致相同的趋势。学者们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较多,虽然表述不一,但总的来
说,学者们对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有一些普遍
的认同。
笔者在综合相关学者观点¨卜 的基础上,得出
如下结论:(1)在教学方法的功能上,由“授人以鱼”
到“授人以渔”,由重视知识传授走向重视知识传
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2)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
想上,由注入式转向启发式;(3)在教学方法的结构
上,由教师讲授为主发展为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
结合,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教学方法的整
体改革和教学方法选择的最优化;(4)在参与主体
方面,由单向性走向多向性,教法和学法相结合,由
重“教”轻“学”转到重“学”;(5)充分运用现代化的
教学技术和手段,注重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6)在
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突破教学活动
的空间限制,让教学走向“社会大课堂”;(7)重视教
学活动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注意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二)应对之策
有学者认为,当前高校教学方法改革面临许多
困境:一是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足;二是扩招
导致教学条件不足,尤其师资严重不足;三是教学内
容改革存在着保守与冒进并存的不足;四是贬低讲
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五是用课堂效果等同于教
学效果,唯方法而方法;六是忽视学生在教学改革中
的作用 ]。根据有关学者心 的观点,可将当前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困境概括为以下几个方
面: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不够、
;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