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失眠32例
- 格式:pdf
- 大小:229.03 KB
- 文档页数:1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失眠个案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失眠个案
广东省中医院王新民
患者,女性,60岁,失眠12年,自诉每晚只能睡2-3小时,喝茶后加重,有颈椎病,大便干结,呈羊粪样,夜尿每晚2-3次,睡前喝茶后加重,经病友介绍来求诊。
初诊:2012年5月31日。
从患者的症状,中医学认为是肝血不足引起的失眠,针灸:照海,太冲,行间,血海,右侧内关,曲泽中药4剂,处方:生地黄20 土茯苓20 桑椹子20 女贞子20 旱莲草15 布渣叶10 白花蛇舌草10 甘草15 蔓荆子15 何首乌30 桑叶10 丹参20
二诊:2012年6月7日自诉针灸结合中药内服后,睡眠明显改善,每晚能睡5-6小时,夜尿消失了,大便也软了。
效不更方,继续针灸和中药内服。
多年的疾病,一次针灸和4剂中药,能有这样的疗效,虽然只是个案,我还是把它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50例关键词失眠症针刺疗法逍遥丸近年来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5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门诊病人,共10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寐的诊断标准。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5岁,平均49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2年,平均4.8年。
对照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3岁,平均4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平均4.9年。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①针刺:取主穴四神聪、百会、神庭、神门、内关、心俞、风池、照海。
配穴:肝郁化火配行间、足窍阴;痰热内扰配丰隆、中脘;心脾两虚配脾俞,心虚胆怯配胆俞、肝俞。
患者取坐位,用75%的酒精棉球常规进行穴位皮肤消毒,选用28~30号1.5寸银针,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
②内服中药逍遥丸加味,基本方:当归、柴胡、远志各10g,白芍、茯神、白术、夜交藤各15g,柏子仁20g,酸枣仁、珍珠母各30g,甘草5g。
加减:心情抑郁、脾气暴躁、易怒为肝郁化火,酌加牡丹皮、栀子、丹参、莲子心;面色无华、眩晕、视力模糊、肢体困重为血虚较甚,酌加太子参。
每日1剂,分2次煎服。
服法:午睡前和晚间睡前服用。
2.2 对照组:口服安定2.5mg,每日1次,睡前服用,配合谷维素30mg,每日3次;复合维生素B 22片,每日3次;七叶神安片2片,每日3次。
以上治法10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继续下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
3 治疗结果经治后,治疗组: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19例,显效(睡眠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21例,好转(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略有增加,不足3小时)7例,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3例。
报道针刺配合脑病治疗仪治疗失眠32例王和生,李忠仁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脑病治疗仪治疗失眠32例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脑病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
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针刺配合脑病治疗仪是治疗失眠的一种有效疗法,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针刺疗法;脑病治疗仪;失眠中图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05(2007)02-0118-02 失眠亦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以忧思劳倦为常见病因,在脑力劳动者中发病率高,本组66例患者均属单纯性失眠症患者。
笔者以针刺配合脑病治疗仪治疗失眠患者32例,获得满意疗效,说明针刺配合脑病治疗仪是治疗失眠的一种有效疗法,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来源于门诊,共6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
治疗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3±4.7)岁,平均病程(18.5±3.6)月。
对照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2±3.9)岁,平均病程(19.4±4.7)月。
2组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 >0.05)。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精神科社会制定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 CM D 222R )》[1]。
①有失眠的典型症状,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晨醒过早,醒后不能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②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4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③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④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针刺为主治疗不寐32例标签:针灸、耳穴、足浴疗法;不寐;辨证论治不寐,又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轻者入睡困难,重者彻夜不能成寐,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身心健康,笔者近3年来采用针灸治疗该病32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4岁;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20年。
1.2 辨证分型心脾两虚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昏乏力,面色苍白,纳呆,舌淡,脉细弱。
占4例。
心肾不交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口干津少,腰酸软,月经紊乱,舌尖红,脉细数。
占18例。
肝火上扰不寐,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苦,便秘,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占10例。
2 治疗方法2.1 主穴取申脉、照海。
心脾两虚型加百会;心肾不交型加大陵、太溪;肝火上扰型加行间、风池。
以上穴位均选用0.25mm*40mm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
申脉穴选用泻法,提插与捻转手法相结合;照海穴有补法,亦用提插与捻转手法;太溪穴用补法;大陵、行间均用泻法,提插与捻转手法相结合;风池穴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
针刺每次30~40min,每10min行针一次,加强针感,每天一次。
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药物。
治疗每天一次,10次为1疗程。
2.2 耳针主穴:心、神门、皮质下、交感、脑干、神衰点。
心脾两虚型加脾、肝、小肠;心肾不交型加肝、肾、阳维、精宫;肝火上扰型加肝、耳尖、内分泌。
将王不留行子贴附在小方块胶布中央,然后贴敷于耳穴上,每天患者可自行按压数次,3~5天两耳交替一次,按病情酌情增减或更换穴位,10次为1疗程。
2.3 足浴疗法:配方:黄芪30g,柴胡12g,荷叶30g,丹参25g,红花10g,菊花15g,黄芩15g,夜交藤15g,龙骨30g,磁石30g,合欢花15g。
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1500ml开水同入脚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浸泡双脚30分钟后取出,擦干,按摩双脚。
顺序:1)擦涌泉穴5分钟,以局部感觉发热为度。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药物联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0年10月诊治的失眠症患者8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针刺配合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选用西药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2.5%,临床疗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地泮,每次5~10mg,每晚1次,连续服用1周,或服用至睡眠改善后停用。
同时给予乙烯雌酚,每次0.5mg,每晚1次,连服3周为1疗程。
治疗组患者首先给予针刺治疗,针刺取穴:心俞、神门、大陵、太溪、三阴交、神门、太冲、中脘、丰隆、厉兑、隐白、行间、足窍阴、风池、神门为主临症加减。
同时加服百合地黄汤加味中药,药方组成:生地30g,知母、百合、川芎各10g,丹参、麦冬、合欢花、酸枣仁、枸杞子各15g,龙骨、白芍各20g,茯苓12g,甘草6g。
偏于肾阴虚者加龟板胶15g,女贞子12g;偏心阴虚者加夜交藤10g,五味子、远志各6g;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者,加地骨皮10g,熟地30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连服3周,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本研究疗效标准分为三个层次,即临床痊愈:治疗后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睡眠时间在6h以上,醒后精力充沛。
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在3h以上。
有效: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加,但仍不足3h。
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改善。
1.4 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数据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类资料统计分析采用χ 2检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
p <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分组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2.5%,经统计学χ 2检验分析,临床疗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 2=4.381,p<0.05)。
中医研究2018 年 5 月第 31 卷第 5 期TCMRes. May 2018 Vol.31 N o;• 57 •节股性关节炎的治疗上效果确切[7]。
玻璃酸钠在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其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可促进疗 效提升,使患者关节功能及疼痛症状得到更显著地改善[8]。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骨痹”等范畴。
肝肾亏虚,关节受风寒湿外邪所侵袭,致使气血凝 滞,筋骨失养,是该病症的病机,故而治疗当以行气 止痛、疏风散寒除湿、温阳活血、补益肝肾为原则[5)10]。
针灸关元穴具有温肾暖脾之功,气海穴具 有调补元气之效,中脘穴可健脾祛湿;针灸内膝眼 穴、犊鼻穴可疏风散寒、通经活络、消肿止痛;针灸阳 陵泉穴、阴陵泉穴可缓解膝关节僵硬症状、消退红 肿;针灸血海穴能活血化瘀利湿等。
加之艾灸疏通 经络、温阳益气、活血祛瘀之功效,符合骨痹的中医 学治疗原则™。
本研究通过分组对比玻璃酸钠与其联合针灸治 疗的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明 显更高,Lysholm评分及V A S评分改善比对照组更 明显(-<0.01),说明玻璃酸钠联合针灸可促进疗 效进一步提高,同时对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症状的改 善更为显著,印证了上述结论。
综上所述,膝关节骨 性关节炎采用玻璃酸钠联合针灸治疗效果优于单纯 玻璃酸钠治疗,且联合治疗对膝关节改善及止痛效 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10参考文献[1]苗贵强,谭文成,吴昊,等.玻璃酸钠治疗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32(2) &218 -220.[2 ]GADEK A,MISKOWIEC K,WORDLICZEK J.Effectivenessand safety of intra-articular use of hyaluronic acid(Su-plasyn)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J].Przeglad Lekarski,2011,68(6) &307 -310.[3]张春龙,何好臣,安晓静,等.针灸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6) &112 - 113.[$]李刚,杨勇,胡仕其,等.补肾活血祛湿除痹法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9) :134 - 13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贝M 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5:137 - 140. [6] 范连彬,李飞.针刺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血瘀型膝骨性关节炎[J].吉林中医药,2017,37 (12 ): 1264 - 1266.[7] 石海卫,李丽.温针结合玻璃酸钠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山西中医,2016,32(2):41 -42.[8] 栗明明.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5) :81.[9] 赖家湖,郑斌红.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配合针灸治疗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1) :61 -61.[10] 郑志伟.玻璃酸钠联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 (9 ): 1599 - 1600.[11] 蒋宁茂.针灸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广西中医药,2014,21(5):46 -48.收稿日期:2018-01 -30(编辑田晨辉)文章编号 $1001 -6910(2018)05 -0057 -03•针灸经络$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失眠验案举隅何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河南郑州450008)摘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经过临床的不断探索,笔 者运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疗效明显。
106吸加快、血压升高、面肌颈肌强直,继而高度反射兴奋,呈阵发性、强直性惊厥、角弓反张、牙关紧闭、两手握拳.呼吸肌强直收缩而发生窒息,以上症状可因光、声刺激而加剧。
兴奋过后,继而麻痹,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以控制惊厥、保护延脑、中脑为治疗原则。
首先必须避免光、声刺激。
若中毒时问短,惊厥或肌肉强直未出现,可给化学解毒剂,如在半杯温水中加鞣酸19或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复方碘溶液1~2m L口服,使消化道中的士的宁产生不溶性沉淀,随即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以减少吸收中毒。
若已见惊厥,则应将患者移至黑暗及安静处,静注戊巴比妥钠或阿米妥钠O.3~0.59;或给水合氯醛等镇静剂,以制止痉挛.惊厥控制后酌情以1,2ooO高锰酸钾溶液或1%~2%鞣酸溶液洗胃.症状严重者,除输液外,还应立即吸入乙醚作轻度麻醉.中毒症状可因二氧化碳增高而加剧,应予氧气吸入.阿片类药物有兴奋脊髓的作用,咖啡因有增加士的宁毒性的作用,抢救时均不得使用.S含巴豆毒性成分的中成药此类中成药为数不多,如七珍丸、小儿脐风散、胃肠安丸等.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 r ot on t i g I i 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种子舍30%~50%的巴豆油和18%的蛋白质。
前者系剧泻成分,后者为毒性极大的细胞原浆毒。
一般口服巴豆油1/4滴即有猛烈泻下作用,2滴可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中毒主要表现为:口腔、咽喉灼热刺痛、流涎、恶心、呕吐及出血性急性胃肠炎的症状,严重者肠壁腐蚀糜烂、排泄米汤样大便,剧烈泻下而脱水,因肾脏受损发生蛋白尿、血尿、尿闭等,有时出现呼吸困难、体温下降、谵语、发绀等虚脱症状,最后可因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中医、中西医结合解救方法:误服在6h以内者,可用O.2%~O.5%高锰酸钾溶液或温开水洗胃。
洗胃后灌服生绿豆水.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如脱水,可输液;中枢神经抑制可嗅氨水或注射士的宁、可拉明等兴奋剂;腹泻剧烈可注射盐酸吗啡15m g,阿托品O.6m gI预防虚脱可皮下注射咖啡因及阿托品。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2 150·中医中药·针刺配合口服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36例李梦(广东深圳市福田区福中社康,广东 深圳 518000/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级在职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00)1 失眠概述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现代人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宣解,极有可能引起失眠,长期的眠睡不足,会让人每天精力不足,进而引起体力不足,甚至不少人因此而抑郁。
失眠是指[1]:每天睡眠时间不超4小时,并且服安眠药无效;或服用安眠药可入睡6小时,但入睡轻微,易醒多梦,醒时精神状态差,肢倦神疲,持续超过半个月者。
总的来说失眠根本上就是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不高,不能起到养精蓄锐人体休息的目的。
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最多用的方法是口服安眠药,尽管各种安眠药不断增多,起初可能有效,但时间久了,疗效不断下降,让很患者苦不堪言。
而针刺配合口服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通过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针对性个性化治疗,在临床上起到了很好的疗效。
2 临床资料2.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我科门诊失眠患者36例, 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30~40岁7例,其中40~50岁16例,50~60岁10例,60岁以上3例,病程最短 4月,最长 11年。
2.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是针刺治疗加口服酸枣仁汤加减。
2.2.1 针刺治疗:选穴:主穴、内关、三阴交、神门、安眠;配穴:心脾两虚:加 心俞、脾俞 ;阴虚火旺:加 太溪、复溜;肝火上扰:加 行间、太冲。
操作: 患者平卧,温度适中,局部常规消毒,用华佗牌2寸针灸针进行针刺,针刺行得后,其中内关,三阴交,神门用补法,安眠穴平补平泻,配穴根据虚侧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采及补泻手法。
每5分钟行针1次,1次半小时,7天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中间休息1天。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