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正安地区大竹园组分带性与铝土矿成矿作用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第47卷第1期2020年3月有色金属设计Nonferrous Metals DesignVol.47No.1March.2020贵州务川大竹园南段铝土矿床概略技术经济评价陈海(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大队,贵州遵义563100)摘要:贵州务川大竹园南段铝土矿床是由贵州省地矿局进行普查以及详查,该矿区有着大型矿床的矿产规模。
作者采用“净利润法”的技术经济评价办法对务川大竹园铝土矿进行经济评价,通过分析论证,认为务川县大竹园南段铝土矿有良好的投资效率,经济效益可观,同时兼具良好的社会效益"关键词:贵州务川;铝土矿;技术经济评价中图分类号:F4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660(2020)01-0076-03Brie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Bauxite Deposits inthe Southerr Section of Dazhuyuan,Wuchuan,GuizhouChe&H#(106Brigade,Bureau oO Geology and Miner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Guizhou Province,Zunyi563100,China)Abstract:The prospectiny and yeneraS explorationofthe bauxite deposits i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Dazhuyuan, Wuchuan,Guizhou Province arc done by the Bureau of Geolooy and Miner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Guizhou Province.The mininy aree has a larae scale mineal deposit.The author uses the)net profit method"to conduct economic ealuation of Wuchuan Dazhuyuan bauxite.Through analysis and demonOration,it is believed that the bauxite i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Dazhuyuan,Wuchuan County hat yood inestment efficience, considvable economic beneets,and yood social benefits.Keywords:Wuchuan;Bauxite;Techniccland economic evaluationo引言2013—2015年贵州省地矿局对务川县大竹园南段铝土矿勘探,共求获铝土矿(331)+ (332)+(333)资源量2101万t,为务川县氧化铝厂提供了充足资源保障。
铝土矿的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胡旭;周安乐;李城茂【摘要】针对铝土矿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结合某铝土矿区实际情况,从基底灰岩风化与页岩、泥岩风化两个角度入手,对成矿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区成矿模式,最后得出风化作用使成矿页岩、泥岩形成富铝碎屑物质,在剥蚀、冲刷、搬运作用下,于河道、洼地、湖泊等微地貌沉积环境聚集并形成铝土矿的结论.【期刊名称】《资源信息与工程》【年(卷),期】2016(031)004【总页数】2页(P9-9,11)【关键词】铝土矿;成矿作用;成矿模式【作者】胡旭;周安乐;李城茂【作者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一五地质大队,贵州贵阳55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铝土矿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的分析是找矿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准确的分析成果可以为找矿提供准确依据,然而铝土矿的成矿作用十分复杂,期间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干扰和制约。
因此,将某铝土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铝土矿矿区内矿体主要表现为层状产出,其厚度变化和含矿岩系实际发育水平存在必然联系,主要呈正相关,但含矿岩系会受到沉积、基底地貌等条件的实际影响,使得矿石的特点与沉积厚度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所以具体的成矿作用也有所不同。
(1)基底灰岩风化。
研究证实,含矿岩系的实际发育情况会受到基底岩溶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在含矿岩系沉淀之前,灰岩基底会受到一定溶蚀作用,在此作用下,洼地会变成主要的成矿位置。
因此,基于沉淀形式的铝土矿大多在基底的灰岩处分布。
面对较为湿热的条件,自然环境中的水不断和大气接触同时作用在群页岩当中,使岩层中部分黄铁矿被氧化,生成硫酸亚铁,导致水介质变成酸性,酸性水在流过灰岩后,会沿着节理不断渗透至溶蚀,加之冲刷的影响,最终发育成台地,甚至汇集成独立的湖泊,这为成矿物质的聚集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灰岩溶解时产生的成矿物质,由于量很少,所以会被水流带走。
因此,溶解作用并不是主要的成矿作用,但会为成矿提供良好的场所。
贵州大竹园大型铝土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李沛刚;王登红;雷志远;翁申富;高兰【摘要】贵州大竹园大型铝土矿是中国近年来取得重要找矿进展的大型铝土矿之一.以采自大竹园矿区栗园向斜不同部位铝土矿、铝土岩和黏土岩的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质量分数)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稀土元素含量与铝土矿质量及成矿过程的关系,最后就稀土元素对于成因和环境的指示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铝土矿、铝土岩和黏土岩稀土元素总含量(不包括Y)分别为107.07×10-6、185.00×10-6和246.28×10-6,依次增高,说明铝土矿的成矿过程是一个稀土元素贫化的过程,也是Eu异常和Ce异常趋于增大的过程,即相对于黏土岩来说,铝土矿具有高Eu异常、Ce异常的特征;相对于重稀土元素来说,无论是栗因向斜西翼还是东翼,铝土矿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且轻稀土元素含量以及La与Yb含量之比均随深度变浅而增加;单纯利用稀土元素图解不能有效反映成矿物质的来源,但可以大体反映含矿岩系形成于海相或海陆过渡相环境;大竹园大型铝土矿与黔北其他铝土矿一样,总体上属于沉积型,可能与古喀斯特化过程、古风化过程有关.%Dazhuyuan large-scale bauxite depos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posits discovered in China recently. Based on the bauxite, allite and clayston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positions of Liyuan Syncline in Dazhuyuan mining area,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earth element (REE) contents (mass fractions) and space distribution of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relationships of REE to bauxite quality and metallogenic process were explained, and the significances of REE contents to genesis and setting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E contents of bauxite, a llite and claystone, which were 107. 07 × 10-6, 185. 00 × 10-6 and 246.28×10-6 without Y content, increased one by one, so the metallogenic process of bauxite consisted with the leaching of REE while Eu anomaly and Ce anoma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claystone, characteristics of bauxite were higher Eu anomaly and Ce anomaly; compared with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HREE),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LREE) of bauxite relatively enriched whether in the west or in the east of Liyuan Syncline, and LREE contents and the ratios of La and Yb contents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depth; REE diagram was unsufficient to discriminate the source of metallogenic material, but generally showed that mineral-bearing system formed in marine facies or transitional facies setting; Dazhuyuan large-scale bauxite deposit* which was the same with other bauxite deposits in North Guizhout generally belonged to sedimentary, and was related to paleo-karstification and ancient weathering process.【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2(034)002【总页数】10页(P31-40)【关键词】铝土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矿床成因;成矿过程;大竹园矿区;贵州【作者】李沛刚;王登红;雷志远;翁申富;高兰【作者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大队,贵州遵义 563000;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大队,贵州遵义 563000;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大队,贵州遵义 563000;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0 引言位于贵州省北部务川—正安—道真地区(简称“务正道地区”)的大竹园铝土矿是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大队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现的一个大型铝土矿床[1-2]。
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应用———以大竹园南段铝土矿勘探工作为例陈海(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六地质大队,贵州遵义563100)摘要:矿产资源在目前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利用价值,在节能降耗的大环境下,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的利用需要向节能和降耗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具体的技术利用中,需要对技术应用做分析与规划,这样,技术的使用才会满足现有的要求。
文章以大竹园南段铝土矿勘探工作为例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应用,旨在为当前的工作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技术;大竹园南段铝土矿Metallurgy and materials作者简介:陈海(1983-),男,贵州晴隆人,大学本科,主要从事矿产勘查方面工作。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目的是要全面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对于各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最为显著的便是节能降耗。
就地质勘探和采矿业的发展来看,在过去的生产实践中,该行业的能耗较高,而且环境破坏性比较突出,这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绿色经济的发展要求下,该行业积极的进行了生产调整,在生产的过程中,勘探技术以及具体的找矿方法等均有了显著的变化。
基于此,对具体的技术利用和方法改变做分析,这能够为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
1地质矿产勘察及找矿技术要了解大竹园南段铝土矿勘探工作中的找矿技术利用,首先需要对我国使用的地质矿产勘察以及找矿技术做全面的分析。
基于实践总结可知,在实践中得以运用的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
首先是地质事件统计。
从具体的分析来看,不同的成矿条件会形成不同的矿藏,而且不同的矿藏区,其地质活动具有差异性,地质事件具有特殊性。
基于此,在一个地区进行找矿活动的时候,可以基于区域地质事件进行资料库的建立,基于地质事件的分析判断区域可能存在的矿藏,并结合其他的技术进行找矿,最终的找矿效果会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其次是在找矿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分析有利矿区。
贵州省正安地区大竹园组分带性与铝土矿成矿作用分析
正安地区铝土矿位于黔中-川南铝土矿成矿带(刘平,1995),自1941年乐森璕和蒋溶发现黔中铝土矿以来,前人对黔北在内的黔中-川南铝土矿成矿带做了大量工作。
据刘平(1987)认为本区铝土矿成矿时间为中石炭世-早二叠世。
陈代演等(1997)通过分析黔北铝土矿微量元素,认为该区铝土矿为滨海沼泽相沉积。
通过对正安一带铝土矿调查,区内铝土矿仅产于东部三江-正安县城分区(ⅰ);在该带西侧平模-瑞溪分区,未见铝土矿的产出,仅有铝土矿矿化(ⅱ);在平模-瑞溪分区往西(水坝塘-庙堂分区),未见铝土矿的产出,仅局部见矿化(ⅲ)(图1)。
为了说明区内铝土矿的成矿作用,以下根据所获资料进行分析探讨。
一、构造背景
研究区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都匀运动、广西运动、东吴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
其中广西运动与研究区铝土矿的形成密切相关。
广西运动是加里东构造阶段的重要一幕,在志留系末期造成了黔中--黔北--渝南广大地域的持续隆起成陆,使研究区早古生代地层遭受风化剥蚀,形成起伏不大的准平原化地貌,为区内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构造成矿条件。
二、岩相古地理
据前人古地磁分析,研究区所处的黔北地区在二叠纪早期位于北纬8°12′(刘平,2001),属靠近赤道的湿热气候区,风化作用强烈,以化学风化为主,有利于铝土矿的富集成矿。
结合研究区地质
构造特征,志留纪末受广西运动(加里东运动)的影响,研究区历经早志留纪--早二叠纪早期的风化剥蚀作用,调查区准平原化趋于成熟(研究区内表现为下伏韩家店组厚度较为稳定,和大竹园组接触面较为平整)。
早二叠世末期研究区开始遭受海侵,海水总体由北东向南西间歇性缓慢入侵,区内除南西部庙塘一带局部保持高地,未被海水淹没外,其于地区均为沼泽相沉积环境。
其中在研究区东部形成潮间坪沉积环境,在研究区广大的中西部(ⅲ区)形成滨岸沉积环境。
沉积记录显示,由南西至北东,沉积厚度增大,与沉积环境相对应。
随后研究区遭受大规模的海侵,大竹园组与上覆栖霞组深灰色泥质灰岩、泥晶灰岩整合接触。
在研究区含矿岩系大竹园组受古地理影响,岩性具明显的分带性。
三、大竹园组沉积建造
研究区二叠系大竹园组厚0-8米,分布在安场向斜、桴焉向斜、平模向斜和石笋—扶土坝向斜。
大竹园组中下部为一套灰、深灰、灰黄色薄--中厚层粘土岩、铝质粘土岩,碎屑状铝质粘土岩夹砂砾屑铝质粘土岩及铝土矿,夹少量薄层碳质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上部为黑色碳质粘土岩夹薄煤层。
与上覆地层二叠系中统栖霞组含生物屑灰岩整合接触,与下伏志留系下统韩家店组灰黄色、灰绿色页片状粘土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本次调查工作发现研究区二叠系大竹园组在厚度、岩性组合和铝土矿矿点的产出上变化较大,具明显的分带性和相关性,具体分带
特征如下:
①厚度分带特征:在三江-正安县城一带(ⅰ),大竹园组厚度较大,厚在3-8米之间;在平模-瑞溪一带(ⅱ)大竹园组厚1-3米;在水坝塘-庙堂一带(ⅲ),大竹园组厚小于1米,局部见尖灭,见二叠系栖霞组含生物屑灰岩直接覆盖在志留系灰黄色粘土岩之上。
全区大竹园组总体具从北东向南西大竹园组厚度逐渐变薄的特征;
②岩性分带特征:在三江-正安县城一带(ⅰ)大竹园组铝土岩见含豆粒状、角砾状特征;在平模-瑞溪一带(ⅱ)大竹园组铝质粘土岩内见含大量植物化石碎片,局部含少量豆粒,并见铝质粘土岩内夹一层黑色薄层碳质粘土岩,该碳质粘土岩与铝质粘土岩间为截然接触关系,此外,在该区带大竹园组见夹灰岩角砾和铝质粘土岩角砾,灰岩角砾发育灰黄色氧化边;在水坝塘-庙堂一带(ⅲ)大竹园组铝土岩内砂质含量较高,见夹粉-细砂岩夹层,见顺层尖灭,具横向变化迅速的特征;
③铝土矿产出分带特征:在三江-正安县城一带(ⅰ)是研究区铝土矿点的主要产出区域,铝土矿层厚0.7-1.9米,通过探槽控制铝土矿层在该地区分布较为稳定;在平模-瑞溪一带(ⅱ)大竹园组al2o3含量部分大于40%,见铝土矿矿化点,分布多连续;在水坝塘-庙堂一带(ⅲ)大竹园组al2o3含量普遍小于40%,未见铝土矿矿(化)点产出。
四、成矿作用分析
研究区二叠纪早期处于靠近赤道的湿热气候区,有利于铝土矿的
富集成矿。
研究区受广西运动影响,在志留系末期抬升暴露为陆,风化剥蚀达到准平原化,形成有利于铝土矿成矿的地貌条件。
经历了晚志留纪-早二叠纪早期的风化作用,缺失地层厚度大,韩家店组及上覆地层(韩家店组上覆地层不清,研究区已遭受风化,剥蚀完毕)经原地化学风化形成富铝(三水铝石)的红土型风化壳(铝土矿成矿母质),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物质条件。
研究区早二叠世遭受海侵,残留在原地(近原地)的富三水铝石红土型风化壳被地表径流冲刷、搬运,由南西向北东搬运,在研究区东部滨岸相内沉积,形成沉积厚度较大的铝质粘土岩堆积,为研究区铝土矿的主要产地;而处于研究区靠近古陆的暴露环境的西部则无沉积或沉积厚度较小(多小于1m),不利于铝土矿的成矿。
在富三水铝石红土型风化壳搬运堆积之后的沉积--成岩期内受海平面升降影响,铝质沉积物多次暴露地表,进一步接受风化,在淋滤作用下进一步去硅、去硫、脱碳,形成铝土矿。
五、总结
研究区二叠系大竹园组铝土岩系可分为三个带,其中在在三江-正安县城分区(ⅰ)是铝土矿点的主要产出区域;在平模-瑞溪分区(ⅱ)大竹园组仅大量分布铝土矿矿化点;在水坝塘-庙堂分区(ⅲ)大竹园组没有矿点分布,未见铝土矿矿化。
以上大竹园组分带特征与铝土矿产出与大竹园组厚度关系密切,成矿作用受沉积环境的控制。
致谢:
本项目立足于贵州省1:5万正安幅、庙堂幅、新洲幅、水坝塘组区调项目,部分资料为共有资料,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中,得到项目全体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对项目集体和全体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刘平.五论贵州之铝土矿-黔中-川南成矿带铝土矿含矿岩系[j].贵州地质,1995,12(3):185-203.
[2]刘平.初论贵州之铝土矿[j].贵州地质,1987,4(1):1-12.
[3]陈代演,王华.贵州中北部铝土矿若干微量元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1997,26(2):37-42.
[4]刘平.八论贵州之铝土矿-黔中-渝南铝土矿成矿背景及成因
探讨[j].贵州地质,2001,18(4):237-243.
作者简介:卢树藩(1984年-),男,助理工程师,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矿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