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大名家纹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2
日本细川家族珍藏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欣赏细川家族是日本九州岛岛肥后熊本藩重要政治、文化家族,主管熊本城达240年(1632-1871)。
其家族珍藏形成之初与其他日本大名家族相似,品类繁杂,主要由茶道用具、佛教艺术、日本书画及刀剑装备为主。
但是早在十九世纪初期,家传账目《古画御挂物之帐》便记载第十代家主细川齐兹(1755-1835)陆续购藏一百多件中国书画,这是家族与中国艺术深厚渊源的最早记录。
《细川齐兹像》,江户时代(19 世纪),永青文库藏日本九州岛熊本城德川幕府垮台后,许多大名家族为了生存开始变卖家中代代积蓄的文物。
据实业家及茶道家高桥箒庵(1861-1937)的说法,只有四个家族幸免于难,而细川家便是其一。
通过实业精神及在地产跟现代工业上的稳健投资,家族事业于明治时代蓬勃发展,到了大正时代已经积累丰厚。
这时,第十六代家主细川护立(1883-1970)开始扩充家族收藏,涉猎亚洲其它艺术文化。
他钟情文化艺术事业,重金资助考古工作,最著名的便是朝鲜半岛上汉代乐浪郡遗址的挖掘,自此他以汉代专家名噪一时,游访欧洲之时受学者、考古学家及古董商的接待,也因此有机会购得重要中国艺术。
他并协助订定日本现代的文物管理法。
敬请点击视频赏析作品明陈献章《自书诗二首》水墨纸本手卷28 x 273 cm.注:第一首诗题《三赠文都》。
周京,字文都,周镐弟,新会麻园人,以孝闻,从白沙先生学,明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第二首诗题《诗罢怀白洲先生》。
白洲,即李士实(1443-1519),字若虚,号白洲,江西新建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弘治六年(1493)任广东按察副使,官至右都御史,有《白洲诗集》明拓本《戏鸿堂法帖》墨拓纸本册页十六册每开:28 x 13.7 cm.注: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董其昌(1555-1636)取南梁袁昂《古今书评》“飞鸿戏海” 语义,辑晋、唐、宋、元诸家法书名迹,由吴桢镌刻而成,初为木刻,后毁于火,重新上石摹刻,故传世有木刻、石刻两种。
从日本「家紋」看文化渗透与身份归属(上)
丁瑞媛
【期刊名称】《日语知识》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 「家(か)紋(もん)」是日本家族的标志,在汉语中称为"家徽".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家紋」的设计和内涵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从平安时代公卿贵族中频繁使用的装饰性图纹,到家族祖先的出身、血统、身份、门第的象征,演变至现今类似「家紋」功能的校徽、公司徽章、集团会标等图纹.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丁瑞媛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林逋是否属于"晚唐体"诗人——从七律创作看林逋的诗风及身份归属 [J], 张立荣
2.从丧礼看妇女在亲属体系中的身份归属--以山东济宁农村个案为例 [J], 李霞
3.融家:身份在灵魂束缚中的最终归属--浅析伍慧明《骨》中莱拉的身份和文化选择 [J], 谭嫦嫦;石兵
4.从日本「家(紋)」看文化渗透与身份归属(下) [J], 丁瑞媛
5.话说日本的「家紋」 [J], 姜春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战国盔甲赏析因为假日有野炊活动,所以今天不写长篇大套了,咱们就说一说战国那些奇形怪状的铠甲吧。
首先,从最狡猾的狸子哥——德川家康开始吧。
金光灿灿可以看出,得势以后的狸子哥还是很奢华的,这金光灿灿的一身。
接下来,再来一套。
这一套就充满肃杀之气了有木有,但是狸子哥基本没出过手,所以有杀气也白扯。
本多忠胜这一套属于德川四天王之一的张学.....额,是本多忠胜。
此人号称战国张飞,其实都是后人杜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人勇武确实过人,而且笃信佛教。
另外,他还是真田幸村的大哥——真田幸之的老丈人。
井伊直政四大天王的另一个——井伊直政。
他的妈妈就是大名鼎鼎的女城主井伊直虎,今年的大河剧正在播放,收视率一般般。
真田幸村被德川家康坑死的天下第一兵——真田幸村。
号称和源义经,楠木正成并称战国三大悲剧人物,虽然头脑好使,但是人生确实很悲催。
去年的大河剧《真田丸》就是描写了这位大神的一生。
真田幸村曾用真田幸村返聘之前的大铠,看得出走的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路线。
武田信玄靠一本《孙子兵法》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信玄公,家传大铠十分有气势,手下的赤备军更是牛破天际。
上杉谦信信玄公命运的宿敌——毗沙门天上杉谦信。
看起来很帅气哦!我想到了赵子龙将军。
丰臣秀吉天下人丰臣秀吉的头盔是很有性格滴!织田信长织田信长的穿着也是很低调的。
直江兼续最最奇葩的直江兼续,脑袋上顶这个大大的“爱”字,火影我爱罗的原型。
最后上一个我个人最最喜欢的,独眼龙政宗的大铠。
火枪达人独眼龙,生不逢时只能认怂,做得一手好打糕(纳豆糕),坑的一手好队友(纯扯淡)。
感谢阅读,我去和女神烧烤啦,点个赞再走哦!谢谢!。
家纹的分类.txt31岩石下的小草教我们坚强,峭壁上的野百合教我们执著,山顶上的松树教我们拼搏风雨,严寒中的腊梅教我们笑迎冰雪。
家纹的分类家纹多数是对称的物象,种类极为广泛,这里试作一简单分类。
①植物使用得较动物为多,显示了佛法的影响。
例:银杏、松、沢泻、稻、竹、笹、柏、梶、茗荷、抚子、葵、牡丹、铁线、椿、梅、樱、茑、丁子、菱、桐、桔梗、菊、藤、虎杖、橘、杜若、片食等等。
②动物哺乳类、鸟类、昆虫类使用较多。
例:狮子、凤凰、鹿、马、兔、鹤、鹰(鹰羽)、雁、鸠、雀、千鸟、龟、蝶、蛤等等。
③器具多数是生活所需的物品。
例:轮宝、祇园守、折敷、币、铃、弓矢、刀剑、军配、阵笠、锹形、弦卷、杏叶、辔、帆挂船、舵、棹、车、团扇、扇、五德、笠、州滨、绵、丝卷、网、钉、鞠挟、琴柱、算木、钱、赤鸟、环、矢等等。
④建筑物与器材类不同的是立在一定的场所,无法移动。
例:千樫鱼木、栏干、鸟居、额、井筒、井桁、庵、石叠等等。
⑤纹样各种直线、曲线图案与绘画纹样。
例:菱、割菱、引两、目结、折入、稻妻、山形、笼目、龟甲、鳞、角、巴、轮、木瓜、轮违、蛇目、涡卷、唐花、くつわ、唐草、日足等等。
⑥文字家纹所选择的文字,大多有瑞祥的含义,字画简明端整。
例:一、二、三、五、六、八、九、十、百、万、大、小、月、水、天、山、川、无、林、上、中、加、吉、卍、巴、长、福、井等等。
⑦符号文字与纹样的结合,多数为咒符。
例:阿部清明印、九字。
⑧天文、自然日月、星辰、波浪、雪、云之类。
例:日、月、星(曜)、云、霞、水等等。
家纹略说●龙胆纹龙胆纹是源家的代表性家纹。
说起来,龙胆原是中国传来的讹名,把草根煎了当药喝,苦而有效。
某年,有人行经二光山(二荒山?)中,满山白雪里,突然看到一只白兔腾跃着。
兔子在雪中掘出一片草叶,自顾自跳走了。
行人深为惊奇,拔起这根草,咬了咬草根,味道十分苦涩;然而不过一会儿,整个人就充满了活力。
行人发现的这种药草便是龙胆,据说能让人感觉到超乎寻常的能力。
虽然最近十年日俄两国在解决领土问题上的立场有逐步靠近的趋势,即可先搁置领土争端,联合开发北方四岛,但是对大多数民众来说,放弃领土就等于损害国家利益。
历史上日俄多次采取战争手段改变国境线的划分,但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变成一个“死结”。
日俄两国抛弃历史旧账、和平谈判解决北方领土问题,使东北亚国际环境朝着更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看来路途漫漫、不容乐观。
注释:① 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0页。
② 周启乾:日俄关系简史(1697-1917),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页。
③David N.Wells,Russian Views of Japan,1792-1913,Oxford:Routledge Curzon,2004,p2.④ 李勇慧:《日俄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⑤Edgar Franz: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 and Russian Policyand Action on Opening Japan to the West in the Middl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Bamberg:Miinchen 2005,p57.⑥ 黄定天:《东北亚国家关系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25页。
⑦ 李若愚:《日本和沙俄外交史中的领土问题——以日本史料为中心的分析》,《俄国研究》,2014年第6期,第54页。
⑧David N.Wells,Russian Views of Japan,1792-1913,Oxford:Routledge Curzon,2004,p109.⑨Edgar Franz: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 and Russian Policyand Action on Opening Japan to the West in the Middl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Bamberg:Miinchen 2005,p85.⑩Edgar Franz: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 and Russian Policy and Action on Opening Japan to the West in the Middl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Bamberg:Miinchen 2005,p93.⑪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程浩:幕末日俄军事冲突与《下田条约》,2011年,第3页。
2022·05日本圣众来迎寺收藏的《十六罗汉图》现存15幅,每一幅纵143cm,宽89cm,是一套具有五代绘画特征的罗汉画。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有国内学者知道这一组画的存在,近年来随着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不断深化的文化交流,人们发现了很多保存在海外的唐、五代、宋、元时期的珍贵画作。日本收藏的这套五代时期的《十六罗汉图》具有明显的“世态相”特征,对于早期罗汉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五代时期,罗汉画的创作进入成熟期,相关文献记载比较丰富。但是具有典型五代特征的罗汉画传世极少,现发现的具有张玄“世态相”风格的罗汉画仅此一套。本文拟首先分析有关张玄与“世态相”罗汉画的文献,了解其作品的艺术特征。同时,将这套《十六罗汉图》结合宋代苏轼对张玄罗汉画的画赞进行分析,并与同时期相关图像进行比较,从而解析出“世态相”罗汉画的图像特征,进一步揭示出其背后的创作机制。一、五代“世态相”罗汉画渊一冤罗汉画中的野世态相冶罗汉在佛教美术中属于重要的表现内容之一,其成型早,发展时间长,流传广泛。据《宣和画谱》卷二载,早在梁代著名画家张僧繇就画过十六罗汉像,而以画罗汉闻名的画家大量出现则是在唐代《法住记》译出并流行之后,其中卢楞伽是创作这一题材的代表画家。罗汉画作为一种绘画门类独立起来是在五代以后,到了宋代,其类型呈多样化发展。在以往对于五代罗汉画的研究中,仅以“贯休风格”的图像为主体。而这组收藏于日本圣众来迎寺的《十六罗汉图》,每一幅画面都是以具体的情节展开,且人物的刻画与环境的表现并重。与贯休的罗汉画在绘画风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宣和画谱》中,将五代的罗汉画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贯休风格为代表的“野逸相”,另一类则是以张玄风格为代表的“世态相”。在《益州名画录·妙格下品》中对张玄有着明确的记载:“张玄者,简州金水石城山人也。攻画人物,尤善罗汉。当王氏偏霸武成年,声迹喧然,时呼‘张罗汉’。”从中可以看出,张玄是活动于前蜀武成年间蜀地简州金水一带画罗汉的名人。《宣和画谱》记载:“世之画罗汉者,多取奇怪,至贯休则脱略世间骨相,奇怪益甚。元(张玄)所画得其世态之相,故天下知有金水张元罗汉也。”由此可见“得世态之相”是张玄罗汉画最大的特点。渊二冤张玄与野世态相冶罗汉画
东北地方:
南部信直津挫为信↓秋田害李
最上义光↓伊达政宗↓片仓景纲↓东甲信越地方:
长尾景虎↓上杉景胜↓直江兼↓
北桑氏康↓武田信玄↓武田胜赖↓
马场信房↓山昌景↓山本勘助↓
真田昌幸↓真田幸村↓佐竹义宣↓
太田道灌↓村上义清↓
北陆地方:
柴田胜家↓朝仓义景↓丹波长秀↓佐成政↓前田利家↓大谷吉丰↓结城秀康↓
东海地方:齐藤道三↓稻叶良通↓
今川义元↓织田信长↓织田信忠↓
泷川一益↓九鬼嘉隆↓森兰丸↓
池田恒兴↓德川家康↓酒井忠次↓本多忠胜↓原康政↓井伊直政↓
山内一丰藤堂高虎↓鸟居元忠↓
竹中重治
近畿地方:
明智光秀丰臣秀吉↓丰臣秀长↓细川藤孝↓足利义昭↓浅井长政↓浅野长政↓筒井顺庆↓蒲生氏乡↓石田三成↓京极高次↓高山右近↓
片桐且元↓三好顺庆↓松永久秀↓
别所长治↓岛左近↓
中国四国地方:
尼子锉久↓山中鹿之助↓大内义隆↓陶晴贤↓毛利元就↓毛利辉元↓
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安国寺惠琼↓
福岛正则↓长宗我部元亲:蜂须贺正胜↓
宇喜多直家↓加藤嘉明↓
九州地方:
龙造寺隆信↓锅岛直茂↓大友宗麟↓
立花宗茂↓岛津义弘↓岛津贵久↓
岛津义久↓黑田孝高↓黑田长政↓
后藤基次加藤清正↓小西行长↓松浦镇信↓大村纯忠↓有马晴信↓。
藤原家徽-藤平家家徽--扬羽蝶橘家家徽-橘源家家徽--龙胆天皇以外的最尊贵的四大家~~其中源家更是初代幕府的建立者源赖朝所建立的日本第一个幕府镰仓幕府,而到了战国时期各大名都以出身这四家为荣耀。
那年头你不是这四家的出身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比如后来的室町幕府的足利家就出身于源家。
而到后来源、平两家轮流当政的谣言产生后,许多战国大名都开始称自己是姓源或者平~~比如织田信长、德川家康~长尾家徽-九曜武田家徽--割菱北条家徽--鳞上杉家徽--竹雀以上四家为战国时期的关东最大3家,为什么不是4家?原因:就职关东管领的上杉家只是个名义上的傀儡而已,若不是长尾景虎的改名(此人后改名为上杉谦信并在镰仓拜领关东管领一职)和仗义出手(帮助上杉宪政攻打北条家)上杉家可能早就被灭了。
那么争霸关东的三位仁兄,就是“后越之龙”上杉谦信(长尾景虎)、“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武田晴信)、以及北条氏康,前面2人一个是战国军神一个是战国第一兵法家~~在关东地区上演了10多年的龙虎斗,最著名的就是4次川中岛合战,上杉谦信被称为战神“崐沙门天”转世,在战场上使用昆字战旗,以“乱龙”旗为攻击信号。
而武田信玄的军旗就是“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的四如真言旗如下图!(此二人在日本历史和坊间流传都有极高的地位,很类似于我们关二哥)上杉谦信的昆字战旗乱龙战旗武田信玄的孙子四如真言战旗东日本···佐竹家徽-五本骨扇与月丸南部家徽--鹤里见家徽--三立最上家徽--二引两伊达家徽--竹与二羽飞雀苇名家徽--三引两东日本比较重要的大名家徽~不详细说明了···代表人物~佐竹重义~里见义宏~苇名盛氏~南部晴政~伊达政宗~最上义光,其中最富盛名的是伊达政宗和最上义光了···伊达政宗因为小时候得了疱疹····瞎了一只眼···是右眼····所以外号“独眼龙” 他有一身在乱世生存的本事和野心,也不缺发在乱世大展拳脚的决心····可惜的是生不逢时,等他长大,已经到了战国末期,丰臣秀吉已然文成武德,一统江湖·····。
古史今说:三分钟图说百年日本战国史,看战国的疆土日记本!(第294期)编语:有种说法,中国的春秋时代由十二个人组成了春秋争霸史,他们分别是:郑庄公、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晋襄公、晋景公、楚庄王、晋悼公、吴王阖闾、夫差以及越王勾践共同抒写出了气势磅礴的两个大字“春秋”。
战国时代的日本武士今天,咱们就借日本图册中的各位战国大名们,是怎样在一张张图册上画出精彩的战国兼并日记薄吧!战国时代的日本武士战国时代(公元1467年~公元1615年)在日本历史上一个最混乱,最受欢迎的时代。
让我们从应仁之乱开始,看看战国时代各战国大名们在图册上画出的疆土兼并史。
日本战国图(一)•公元1467年,随着应仁之乱、享德之乱(中国习惯称之为永享之乱)的爆发,战国的大幕拉开。
日本当时的分为东西两大阵营,从上图中的地理形势上,我们可以看出控制东京方面的西军(粉色、深蓝色)在形式上具有压倒性的实力,东军(青色、淡黄色)则完全处于劣势。
不过在当时的东军中,比如武田,上杉,今川等关东大名们都在后来,成为了这个时代(战国)的风云人物。
日本战国图(二)•当应仁之乱虽然是平定了,可是政变却依然避免不了的发生了。
当时细川政元(细川胜元的儿子)开始逐步掌握了,京都周边所有地区(绿色为细川氏实际控制的地区)的实际控制权。
同时,关东各地的大名们也开始了蠢蠢欲动。
日本战国图(三)•公元1500年,正好是发生关原之战的一百年前,这一年细川政元的派系与支持将军的幕府派开始内斗。
此时关于“战国三杰”之一的织田信长相关记载则完全没有相关的记载。
(织田信长崛起于十六世纪中期。
)日本战国图(四)•在公元1500年~公元1510年十年间,由于细川政元这位在战国初期有着“半将军”之称的幕后将军,在公元1507年被暗杀后,他的三个养子细川澄之、细川澄元、细川高国开始为了家督之位,展开了内斗。
恐怕这是那位八岁就继承庞大细川家族家业的细川政元,在死后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菊花传入日本是在奈良时代,恰好与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期吻合。
菊花传入日本,近水楼台先得“菊”,行事唯大唐项背的奈良宫廷自然而然就先风雅起来了。
至平安时代,平安王朝干脆就把旧历九月定为了菊月。
宫廷及贵族间则以“重阳节”、“菊花节”为背景,用“菊花杯”盛“菊花酒”,设“菊花宴”来驱除邪气,祈祷长寿吉祥。
到了镰仓时代,后鸟羽上皇爱煞个菊花,则干脆制菊花纹印章以为己用。
接下来的几位天皇循例继承下来了这一传统,并最终形成了以“十六八重表菊”为皇室家徽而一传至今。
至于为什么定皇室家徽为十六瓣菊纹,虽然有取当时天皇在位刚好十六年等说法传世,但毕竟史无定说,也就难以妄判。
不过取其共八层十六花瓣向外层层绽放以示皇家风范之意倒是显而易见的。
“十六八重表菊”作为天皇家徽一直使用至明治初年,又有了新规定,规定亲王等皇族家徽一律禁止使用十六瓣菊纹,亲王们的家徽也被定为“十四一重里菊”图样,即“十四瓣只有一层且向里窝着的菊花图案”,虽然窝着点,但与非皇族干脆就被禁止使用菊花图案作为家徽相比,已是皇恩浩荡了。
明治大步西跨,进步也就快,到了明治中期,一部分神社寺院的神殿、佛堂开始被允许可以用菊花花纹做装饰用了。
至“鬼子进村”时代,作为宣扬忠君爱国思想,日本军队的枪炮、军旗以及军舰都被刻上了金色的菊花图案以鞭策鬼子们更加努力杀人。
即使今天,日本的驻外使领馆的玄关大门上,因日本没有国徽也都以皇室家徽来替代。
日本人的护照表页也是以十六菊图案为标记。
还有50元日币背面也是一个菊花图案。
除此之外,尚有菊人形,那则是一种以人形竹架遍插鲜菊花而制成的“菊人”。
日本人喜附庸风雅,因此,每至旧历九月,去菊园赏菊,观菊人形展就至今盛而不衰。
菊花由中国传入欧洲,是近二三百年的事儿,时间虽短,但经洋人栽培嫁接而成的“洋菊”却是“菊”高“树”大。
借明治西进之风,日本菊也去西洋风流一圈,与西方洋菊一番“神佛习合”勾勾搭搭,“本地垂迹”后,竟也变成了和魂洋“菊”,也算是和菊的扬眉吐气吧。
071文化纵横铠甲的艺术 日本战国武将的美学第一章 日本铠甲发展历史略论第一个发展时期大约是上古时期至平安王国时代前期(10世纪),受当时的工业生产力技术条件限制所限,其铠甲主要是以木制短甲、挂甲等简单朴素的甲胄主体装饰形式为主。
最早的日本甲胄诞生于弥生时代,日本人的祖先,像所有东亚土著人一样,都穿着皮革,木制及藤条的枷锁。
在形式上,它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及大陆文明的影响。
日本自己的文化特色表现在太平洋岛国文化风格的木制护具及其纹饰而大陆的影响主要表现某些甲胄及武器(如戈)的形制上。
此外,《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还记载“其风俗不淫,男子皆露紒,以木绵招头。
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
妇人被发屈紒,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
种禾稻、纻麻,蚕桑、缉绩,出细纻、缣绵。
其地无牛马虎豹羊鹊。
兵用矛、楯、木弓。
木弓短下长上,竹箭或铁镞或骨镞,所有无与儋耳、朱崖同。
倭地温暖,冬夏食生菜,皆徒跣。
有屋室,父母兄弟卧息异处,以朱丹涂其身体,如中国用粉也。
食饮用笾豆,手食。
”且其与百越一样穿贯头衣、纹身、光脚,这种联系也能从侧面证明上述观点。
第二个发展时期为平安中期至镰仓时代(11-13世纪),大铠、胴丸、腹当这些具有强烈的日本风格的装饰性盔甲也开始出现和发展。
此时代的日本武士们主要佩戴着一种带有小勺状铲形前立的兜,脚上穿毛沓,主要是使用弓箭进行作战。
第三发展时期出现在南北朝~室町时代(13-16世纪),这段时期是一个地区政权变动交替频繁,地方力量逐渐扩张和膨胀的历史时期。
胴丸、腹卷铠在此时期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并广泛运用,原因在于这些防具较为轻便实用,适合徒步作战。
在此时代,足轻及其他轻型军事单位已经开始逐步取代骑马武士作为大名之间所发生战争的重要主力军。
第四个发展时期为战国及安土桃山时代(16-17世纪),在此被日后称为日本的黄金时代中,具有高防护及轻便特点的当世具足受到大名们的普遍青睐及欢迎,成为了日本最主流的铠甲。
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士刀鉴赏日本战国时期是日本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是日本武士与武士之间争斗最为剧烈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的武士文化中,武士刀的地位非常重要。
武士们视武士刀为自己的生命,也是他们身份和威望的象征。
因此,在日本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非常著名的武士刀,其中包括了像名刀打刀、太刀、短刀等等。
这些武士刀不仅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一件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接下来,本文将从武士刀的历史背景、武士刀的种类、透过刀纹鉴别武士刀等方面,在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士刀鉴赏方面进行阐述。
一、武士刀的历史背景武士刀的历史背景要追溯至公元11世纪时期,当时日本受到外敌的侵袭,政府设立武士作为抵御外敌的力量。
但是,在战斗中,武士使用的长刀(太刀)因为体积太大,不太适合在密闭环境中作战。
因此,武士们就开始使用比太刀更短小的刀剑,这就是短刀(刀)的起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士刀的制作逐渐趋于成熟,武士刀的使用范围也从仅仅是战争中扩展到日常生活中。
二、武士刀的种类在日本战国时期,共有三种主要的武士刀:打刀、太刀和短刀。
以下是对三种武士刀的详细介绍。
1、打刀:打刀最早出现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是日本战国时期武士刀种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打刀比较窄,长约70厘米左右。
由于它使用的是单刃刀,而且刃身比较厚,因此具有很强的切割力。
打刀的外观非常美丽,往往用金银固定装饰品,刀柄上裹有绫或麻鬃皮等等。
由于打刀的刀刃形状很适合用来斩击人体,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打刀都是武士们最为常用的武器。
2、太刀:太刀是一种很长的双刃剑,用于在战斗中砍斩对手和防卫。
太刀在武士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刀身长达60厘米以上,刀柄长约30厘米左右。
太刀的重心近于刀柄一侧,因而使用起来很费力气。
不过,由于太刀绝对的威力和高水准的制作工艺,它成为了许多日本武士及其家族传家之宝。
3、短刀:短刀是一种比打刀短小的单刃剑,由于短小便于藏身,因而在日本战国时期使用最为广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和服家纹上的日本文化 作者:秦希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2期
摘; 要:在日本文化的发展中,由于受到内部文化因素以及外来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本民族文化的特性由于与外来文化在交流过程中需要示以区分,得到专门的重视,表现在衣食住行的不同生活方面,和服文化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服在如今日本的衣饰中仍旧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的和服形式是以江户时代的服装形式为主,保留了大量的图案、花纹信息。其中家紋的应用极为广泛,在目前的日本皇室以及名门的和服着装中依然遵循传统,装饰着家纹图案,本文对于家纹中的日本文化展开探讨。
关键词:日本文化;和服家纹;文化探究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01 引言: 日本的历史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到地形的影响以及综合性因素的影响,日本整个政治形式具有极强的自我特点,贵族政治的发展以及其后的军事势力的幕府统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家纹的产生与此密切相关,需要通过家纹代表一个家族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军事势力,在战争以及其他的方面示以区分。家纹的应用在初期具有较高的象征性,后期随着历史文的发展,包含的文化意味更为深厚。
一、和服家纹在日本历史文化中的发展与应用 家纹在日本文化中的应用范围较广,和服是最为典型的应用类型,在其他的应用形式中,包括日常用具、建筑物等等,家纹也同样具有其应用的空间。家纹这一形式,在日本的平安时代后期贵族家庭中开始使用,这是由于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对于本家族历史的历史文化等进行总结,为了表明自我的身份,使用的装饰性图案。例如,在日本的天皇家族中,就采用菊花图案的作为家纹,因此菊花成为日本的国花。在后期的发展中,家纹的应用从一般公家贵族的生活中,过渡至武家贵族,这一时期已经到来有武士阶层执掌政治的镰仓时代。在武士的家纹应用中,除了具有装饰性的作用,在战争中也是重要的标识图案之一,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家纹的应用到了江户时代达到全盛时期,这一时期中在不同家族大名、家臣的服饰上,均需要装饰有家纹的图案,彰显家族的历史以及独特的身份地位。值得重视的是,这一时期的家纹应用具有较多的政治意义,因此在男性的服饰用品中应用相对较多,在女性的服饰中应用较少。在日本的传统武士服装中,家纹的位置一般在后备的中心处。在目前的日本社会中,家纹由于其所具有的特殊象征意义,仍旧在使用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家纹的样式 家纹具有最为主要的作用是象征意义以及装饰意义,因此家纹通常具有线条简洁的特点,由于受到生产水平的影响,在色彩的选择上一般采取黑白两色。日本的家纹与欧洲的国家的象征以及各个家族的家徽相比,具有明显的日本文化风格图案的构成、线条的应用具有写意的特点,同时家纹的形状都是以圆形呈现的。